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報告心得體會14篇

報告心得體會1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報告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報告心得體會14篇

報告心得體會 篇1

一直以來就很喜歡讀於漪老師的書,因為她是一個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她是心中揣着一團熱情之火對待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堂課的。我從頭至尾認真讀了她的報告,心中重新燃起了作為人師的光榮使命感,同時更堅定了不斷提升自身文化底藴的決心。

正如她所説“每節課都將影響到孩子的生命質量”,本着對每一個學生的愛,本着對明天的國民素質的關切,於漪老師的教育思想和她的身體力行讓我們看到了身為人師的典範。她的報告回答了很多我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的疑惑。怎樣上好每一堂課?怎樣對待不同的學生?怎樣我所追求的課堂教學的境界正是於漪老師所描述並親身做到的那樣:教師要以自己的真才實學啟發學生旺盛的求知慾。教學過程應當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得,開啟智慧,於漪老師的所説的課堂教學要多功能、立體化,課要教在學生身上、教到學生心中,成為他們良好素質的`一部分。她所倡導的“活的教育學”將會成為我不斷奮鬥並實踐的目標。於漪老師説的我們有不少教師正在淪為“高學歷的野蠻人”,我們要進行文化積澱,這是良好素養的重要基石。我們必須擠出時間來讀書學習。這也是我們從事了一段時間工作的人容易遺忘和懈怠的。

讀完報告,深感自己和於老師所提出的人師的要求相去甚遠,要改進和努力的內容很多,總結起來我要攻下兩個高地,一個是學科知識的高地,另一個是學科教學的高地,這將成為我今後的努力方向。不斷學習提升文化底藴,提升教學自信力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成為一個善思善學的學者型教師

報告心得體會 篇2

幼兒是祖國未來,民族希望,他們健康和安全時刻牽動着父母、老師和許多人心。

幼兒園大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麼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們卻缺乏着生

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後果,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對突發事件不能做出準確判斷。當處於危險之中時,也缺乏保護自己能力。《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顯然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不僅要保護好幼兒生命安全,更重要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安全指導、教育,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防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安全意識。

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著名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曾講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

首先良好生活行為養成,能使幼兒躲避傷害。例如,正確有序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乾淨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走、跑時靠右行,可以避免與同伴碰撞。仔細地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小細節,教育他們自己事情自己做,這樣,孩子在自己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促進自我保護能力和作用。只有創設良好生活環境,才能培養幼兒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遵守遊戲規則,形成自護習慣。幼兒自我中心特點極為突出,玩得高興時,常常忘記了要遵守規則和秩序,往往一擁而上,你推我擠,極易造成身體傷害。因而,在遊戲活動中,注意培養幼兒按秩序遊戲,遵守遊戲規則,也是使幼兒獲得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重要途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故事、遊戲模擬等,讓幼兒判斷是非,知道遵守規則、互相謙讓重要性;又如,設置問題方法。幼兒特別喜歡手拉手走樓梯,有時甚至三個人一起拉手走,這是比較危險,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並由於小手相拉,摔倒人失去了本能手扶地等自護動作,而容易導致頭部受傷。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創編了“上樓梯”兒歌,以此提高幼兒思考能力,從而使幼兒學會積極防禦。

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能力。為了更好深入安全教育,強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根據幼兒園課題設立了一些主題活動,其中 “玩安全”包括《使用剪刀》活動,通過豐富多彩教學活動,把生活中一些安全小常識編成一些生動有趣小故事和一些易懂兒歌,在教學中運用形象語言,童趣情景和活動教具來幫助幼兒瞭解保護身體重要性。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東西”,我們在晚間活動時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教育幼兒使用剪刀時不能將剪刀對着自己和別人、取放剪刀時應握着小心輕放。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後該怎麼辦?”然後讓幼兒實踐操作,逐步掌握技能,就學會了正確使用剪刀、遊戲棒等尖利物方法。避免了不必要傷害,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經過安全自我保護教育,我們發現在活動中成人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積極地防禦。同時,培養幼兒自我行為規範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真正使幼兒形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和諧發展。

報告心得體會 篇3

今天上午,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聆聽了徐州一中的歷史特級教師—李鳳遐的講座。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或者可以説是震撼!

她是個一線的教師,她的經歷是如此的豐富,聽她講她的故事,簡直是種享受,對,完全可以這樣講。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愉悦,一種輕鬆,一種前所未有的振奮。但更深刻的是我感受到了一種希望,來自心靈深處的期望——原來當老師可以這樣幸福。

她樸實,她堅韌,她執着。她是個很成功的老師,母親,妻子。我相信,她感染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聆聽者。一線教師,就是因為她也在一線,她每天的'生活似乎應該很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但是,又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我反覆問自己,是心態,是她對生活的激情。用李老師自己的話來説,就是“選我所愛,愛我所選。”“一個人的心有多遠,他才能走多遠。”

對於一個你年過半百的老人,能在講台上,依然綻放出生命的光彩,真的是讓我慚愧。當談到她對教育的韌度,教育的温度,教育的高度時,物品感受頗深。“熱愛”這個詞,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能很好的詮釋她了,在李老師的身上,我讀到了“熱愛”。

李老師最豐趣的地方就是她説除了生她的寶貝兒子的時候,就沒就進過醫院,更是讓我敬服至極,身體健康,是現在多少人一直在追求的啊!而她是既成功了,身體也沒有毀掉。我想我們每個人也希望如此吧!用李老師的話來説,為什麼一定要當“紅燭”,一定要犧牲自己呢?每一個當老師的人都很羨慕吧!但是“嫉妒”、“恨”就不要了!嘻嘻!

她的感染力,她的激情。打動了我,是深深的打動了我。也打動了所有人。從老師們情不自禁的掌聲裏,就充分的體現出來了,當老師,尤其是當班主任,要是能這樣就好了。她的學生寫給她的那些信件,聽得我掉了好幾次眼淚。

奉獻,這些都源自於她對於她的學生的熱愛。她對學生的平等、尊重、理解、寬容、信任、自信,都已經在我的內心裏有了烙印。她説的多精闢啊!誰不希望被人欣賞,被人關愛,被人尊重啊!那種幸福和温暖折射出來的不也是幸福和温暖嘛!不漠視學生的弱勢,不遷就家長中的強勢,能以一顆童心在心理上和學生相容。

一個永遠是“十七八歲”的李老師給我上了人生的一課。這位亦師、亦母、亦友的“鳳媽”讓我對前途充滿了光明,給我的人生指明瞭方向。

報告心得體會 篇4

學校裏的每一位教師都有值得頌揚的感人之事。他們樸素的思想、正直的言行、平凡中彰顯人性光輝的事蹟都是激勵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XX年12月3日下午,我校組織織教師觀看了遠程“視頻教育”《師德報告會》,認真聽取幾位來自一線的教師,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個人先進事蹟,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下面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第一、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只有愛孩子的教師,才能教好學生,教師的愛會使學生受到感動,更能使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信賴的橋樑。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要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對學困生要“愛”字當頭,格外偏愛,偏愛能更好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實際出發,有目的地進行教育。

第二、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選擇受教育者,必須面對現實,我們所有教育的基礎是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真誠地熱愛每一個生命,以尊重與愛去構築學生健康的人格,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生命基石。作為教師,我們還應當懂得欣賞,欣賞每一個不同的`個性,欣賞豐富多彩的生活,善於發現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功,為他們真誠喝彩,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支持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下一個人生驛站。

學生怎樣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呢?聽了四位教師的師德報告後,我深有感觸,並深受啟發,更是深受教育。四位老師年齡各異,經歷有別,但有一個共同的情感——愛心——使他們走到了一起。愛心,成為他們塑造崇高師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楊維澤和呂宜民兩位老師不遠千里,克服種種困難,在條件艱苦、餘震不斷的災區支教。承載着組織的信任,同事的關心,家人的支持,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真愛;李雪梅老師每天面對不同的學生滿含微笑,幫殘扶弱,盡心竭力,吳順峯老師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超負荷工作,展現給學生的是摯情,是真情。不可否認,如果説名師的造就離不開一定的機遇和條件的話,即使有,也只會垂青於那些一貫勤奮與努力的人身上。

決心以這次報告為契機,強化主人翁責任感,深入紮實、有創造性地落實好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也引發了幾點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管是師德標兵還是優秀教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因此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加強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進一步研究《新課程標準》,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更新自己的觀念,提高教學效率。

二、要加強師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

三、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對自己教育教學中所存在問題要勇於承認,勤於創新。通過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首先提高素質。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報告心得體會 篇5

但是即便自己認為已經很認真了,可還是在幫助配置注射液的護士拆藥的包裝袋,並且在每個鹽水瓶上寫病人的姓名的時候犯了錯,把藥單給錯了人。憑着幾分鐘前接觸的印象,我以為這個老人就是剛才的那個,把藥單給他之前沒有報名字認人。雖然這個錯誤被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改正了,可事發之後我感到害怕。假如因為這個錯誤而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安危,那這個責任我擔負的起嗎?這是一個教訓,它警告着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原則,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核對牀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

見習中時常會聽到病人要求某某護士給他打針,議論着誰打針技術高,誰又打得很疼。其中聽到最受打擊的一句話是:“千萬不要給實習生打,最怕讓他們打了。”這讓我很不服氣,可又不得不承認打針準不準是要積累一定經驗和掌握技巧的。同時我也懂得了只有自己技術高了,自然病人會尊敬你,信任的讓你為他打針。

這次見習我學會了許多,也讓我發現自己的很多不足。護士這一職業需要站着工作,可我顯然還無法適應長時間的站立。一天工作下來已經是精疲力竭,回家倒頭就睡。所以我還需多加鍛鍊身體才行。要知道自己如果倒下了還怎麼救死扶傷啊。見習還讓我瞭解了藥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以前一直認為,藥理作為一門考查課不需要學的太認真,護士又不為病人開藥。直到有一病人問我病歷卡上的藥名時,我就犯傻了,不知如何回答。看來好好補習一下藥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還記得日全食那天,病人們看着電視裏的實況轉播,而我們護士卻不停地忙碌着。親眼目睹窗外天色由亮變暗,又由暗變亮。一位護士開玩笑的説:“唉,我們護士就是辛苦呀,從白天忙到黑夜,又黑夜忙到白天。”這是句玩笑話,可護士的辛苦卻是真的。忙碌、危險、責任,這八個字是我對護士這一職業的`理解和認識。做一名優秀的護士將成為我一生奮鬥的目標。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這一個月裏,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很多東西,接觸了很多人,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也對護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感謝這次見習,它讓這次暑假變得有意義了許多。

報告心得體會 篇6

一、《報告》分析了我國居民膳食與營養健康現況及問題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的營養保障和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3歲,居民營養不足與體格發育問題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是食物供應充足、膳食質量提高的主要貢獻。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營養健康問題。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問題突出,成為是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油高鹽攝入在我國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飲料消費逐年上升,全穀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

二居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身體活動總量下降,能量攝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為重要公共衞生問題,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

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食物結構有待改善。農村居民奶類、水果、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於城市居民,油鹽攝入、食物多樣化等營養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層。

四是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羣的營養問題應得到特殊的關注。

五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居民營養素養有待提高。

二、《報告》彙集分析了膳食與健康研究的新證據

在《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20xx)》的基礎上,工作組進行了近5年證據更新,收集了30餘種不同食物(及加工食品)與健康、膳食模式與健康、身體活動與健康等國內外科學研究文獻,參照世界衞生組織(who)指南及grade評價體系,進行證據評價,提出了我國食物與健康證據評價方法和結論推薦意見,並組織了幾十位營養學、醫學、流行病學等學科的專家進行了分析討論,綜合評價了200餘條食物與健康的科學建議、膳食模式與健康的科學推薦以及身體活動與健康的科學指導。

《報告》顯示,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膳食模式、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各種類食物攝入量過高或過低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已有較多的證據,《報告》中彙總了與主要健康結局風險降低相關聯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穀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製品、奶類及其製品、魚肉、堅果、飲水(飲茶)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過多攝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結局風險的膳食因素主要有:畜肉、煙燻肉、食鹽、飲酒、含糖飲料、油脂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及以上。

《報告》中還特別強調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近年來,膳食與健康的關係已從單一營養素或單一食物轉向膳食模式與整體健康狀況或疾病風險關聯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據營養科學原理和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而設計的。長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長壽和預防膳食相關慢性病的重要基石,並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中國人羣不同膳食模式對健康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品、經常吃奶類和大豆製品、適量的穀類和肉禽類、烹調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這些膳食特點的地區,人羣發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報告》還提供了維持健康體重和身體活動與健康關聯的證據。有證據證明體重過低或過高都會對健康產生明顯的影響,證據等級為b級。目前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身體活動不足可導致體重過度增加,多進行身體活動不僅有利於維持健康體重,還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發生風險和全死因死亡風險,改善腦健康,其推薦等級均為a級。

三、《報告》彙集研究了世界各國膳食指南關鍵推薦

《報告》中通過對世界各國46個英文版本的膳食指南全文、91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膳食指南圖形進行梳理,彙集研究了相關關鍵推薦、食物信息和消費指導的信息。各國指南推薦條目中關鍵詞出現的頻率最高的十個關鍵詞如下:“蔬菜/水果”“鹽/鈉”“脂肪”“糖”“體育運動”“水”“奶及製品”“穀物”“魚”“食物多樣性”。世界各國膳食指南越來越更加關注膳食模式的平衡、合理及健康,不同地區和國家根據各自的膳食特點,為了預防和控制疾病,提出不同的健康膳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模式、dash飲食模式、美式健康膳食等。《報告》採用文獻檢索綜述的方法闡述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和健康關係研究結果。

四、《報告》聚焦健康中國建設,提出落實合理膳食行動政策建議

一是以循證為依據,更新膳食指導性文件。在充分考慮我國不斷變化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和突出營養問題的基礎上,以循證營養學為手段,以科學證據為指引,充分考慮公共政策發展趨勢,定期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滿足人民健康發展的需要。

二是以問題為導向,基於全方位影響因素干預的理念,以平衡膳食為核心,提出了精準化營養指導措施。

三是以慢病預防為目標,全方位引領健康生活方式。特別強調,肥胖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險因素,成為多種慢性病(包括癌症)的共同病理基礎。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與落實離不開健康的食物消費環境。

四是以營養導向為指徵,構建新型食物生產加工消費模式。將營養與健康理念貫穿於食物生產、加工、烹調、選購、進餐的各個環節和體系中,營造健康的食物消費環境。

五是以營養人才隊伍建設為舉措,宣傳和踐行健康中國。各級政府應把加強營養職業人才(註冊營養師、公共營養師、營養指導員等)培養和隊伍建設,全民營養周、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宣教活動,作為落實合理膳食行動、實現健康中國行動目標的重要措施。

報告心得體會 篇7

一、僅有環境美,才有旅遊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完美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裏,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説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所以,人們經過遊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蹟,讚歎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於旅遊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閲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一樣,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説“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遊者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築、文物古蹟,以及與文化傳説有聯繫的風物,感到異常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緻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完美生活的讚美。旅遊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遊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繫一齊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遊覽的興味。

可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繫在一齊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並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堅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淨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經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能夠到達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茅給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所以,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此刻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淒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願一顧的厭煩之地。

因而,僅有環境美,才具有旅遊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任務;並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遊財富的職責。

二、開發與保護並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遊景點的同時,開闢新的旅遊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遊風景區、開發旅遊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遊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所以,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遊資源,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於治的新觀念。保護旅遊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所以,必須貫徹樹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到防患於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闢為旅遊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遊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於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遊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一樣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蹟受到程度不一樣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遊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遊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一樣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儘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遊者前來觀賞。

三、搞好環境保護,促進旅遊業發展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丰姿的旅遊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遊業工作中,注意旅遊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異常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遊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1、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規劃

一個良好的旅遊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污染,能滿足旅遊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所以,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築、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遊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遊規模等,從而提出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必須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範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遊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並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於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於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遊環境,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遊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遊業,雖能夠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遊污染等消極因素。如當遊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細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枴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遊”的標誌,惜以“留芳百世”等不禮貌行為。

報告心得體會 篇8

今天,學校組織了一次法制報告會,聽後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知道了許多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由許多小事引發的,告誡我們與同學相處時,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芝麻綠豆小事,因為人與人之間無法相互諒解就被無限擴大,其實有時只要一句誠懇的“對不起”相信就會煙消雲散。告誡我們青少年千萬不要感情用事,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傷害了別人,同時自己也收到了法律的制裁。

我們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難以預料到災難什麼時候來臨,什麼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法律意識逐漸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違法犯罪事件逐漸增加。十五、十六正是人生最嬌嫩的花季年齡,或許就是因為淡薄了法律意識,藐視了法律的.威嚴,從而容易走上違法之路。

我認為,想走正路,不沾歪風邪氣,應從自身做起,從自己的言行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生命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麗的,如果把這最美好青春浪費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那將是人生一道抹不去的陰影,陷入無底的深淵,不能自拔。所以,加強法律意識必須從每個人做起。

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學習,珍惜青春,正確的對待生活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報告心得體會 篇9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很有幸在上週五下午聆聽到百梓派出所黃所長的一次法制報告會,固然只有短短的一小時,但是他所講述的內容令我和在座的所有同學都收益匪淺。我們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難以往預料到災難什麼時候來臨,什麼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在我們生活中法律意識逐漸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違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加。十五、六歲正是人生很嬌嫩的花季年齡,或許就是由於淡薄了法律意識,藐視了法律的威嚴,從而輕易走上違法之路。

在我們同學中有時會發生一些小摩擦,動起受來,假如不能剋制,可能就會造成升級,嚴重時會至傷至殘。到那時才後悔已經晚了人很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則是很美麗的篇章,假如把這很美好的時間浪費在那幽暗而又陰森的且失往自由的屋子裏,那一生將會有一道抹不往的陰影,陷進無底深淵,不能自拔。青少年犯罪,不僅虛度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還會連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由於他們把一切都交給了我們,就算是為了他們,我們也不能做出這種傷害他們的事。所以,加強思想道德的意識必須從我們青少年開始。

發生在某城市的.綁架案——違法分子綁架了三個孩子,其中死了兩個。當專案組職員解救出那名獲生的小孩時,問他為什麼能這麼鎮靜的等到公安叔叔來救他時,令人驚喜的是那位小男孩的話:”我相信公安局和爸爸媽媽能把我救出往的,我不怕!”是呀,正是由於那個小男孩的無畏和相信法律才拯救了他的生命。一個七歲的小孩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是接受了這麼多年教育的人呢!法律是保護我們人生安全的很好武器。相信法律,增強法律意識,是保護生命的重要方法。

一切違反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運,就同一座直接橫斷河流的堤壩一樣,或者被立即沖垮和沉沒,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渦所腐蝕,並逐漸地潰滅。一個有前科的人,就算是在微小的偷竊行為也令人感到羞恥。在漫漫人生中,為何不做一個知法、懂法、遵法的公民呢。在我們有限的時間內做一個公正的人。

一次法制報告會僅有短暫1小時,但是其中的啟發卻可以使人受用一輩子。

報告心得體會 篇10

【摘要】背起行囊,和隊友們踏上征程,奔赴湯溪,共同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我們實踐隊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採取了多種形式來紀念建國60週年、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們來到寺平村,訪問細菌戰的受害者,見證滄桑歷史;我們發放問卷調查,瞭解當代農村青年的生存狀況;我們收集60張笑臉,60份祝福,與祖國同發展,紀錄微笑故事;我們奉獻主題文藝匯演,活躍鄉村文化,共同慶祝祖國60華誕。其間有喜有憂,亦有歡樂和苦累,因為社會實踐是一種磨練的過程,“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地接受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我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着自己。

【關鍵字】社會實踐;我愛我的祖國;心得體會;知人生;長才幹

20xx年正值祖國60華誕,我院暑期實踐隊將走進金華市婺城區第二大鎮——湯溪鎮,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為農村有文藝特長的農民朋友們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同時也發揮大學生優勢,將先進文化帶到鄉村去,共同慶祝祖國60華誕。希望在此次的實踐過程中,既能為繁榮鄉村文化出一份綿薄之力,又能鍛鍊隊員們交流溝通的能力,夯實當代大學生的羣眾基矗

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我背起行囊,和隊友們踏上奔赴湯溪的征程,共同體驗着不一樣的生活。雖然不知道湯溪的住宿條件如何,不瞭解那裏的村民是否會配合我們,不清楚活動是否能順利進行,更有許許多多的未知數,然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社會實踐正是這樣一種磨練過程,這過程中有喜有淚,亦有歡樂和苦累,可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為我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因為途中可能發生的事件,強烈地超出了我們已知的範疇,以一種陌生和挑戰的姿態,敦促我們警惕,喚起我們好奇,① 使我們謙虛,亦因為“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所以我希望能在這短暫的時光中體味人生,增長才幹,使自己成長。

一、當苦難已成為往事

在“七七事變七十二週年”的特殊日子裏,我們來到擁有七百多年曆史的寺平古村,訪問了這樣一羣特殊的人——細菌戰受害者。細菌戰是抗戰時期日軍為節省工本,擴大成效,採取的毀滅人性的戰術,當時大量的“霍亂”、“鼠疫”、“傷害”、“炭疽”細菌粉末被播撒於寺平村,導致當地無數的無辜百姓不得不忍受一輩子的折磨。

而如今,當我們去訪問這些倖存的受害者,早已年過半百的他們談起過去的往事時,更多地是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談論,在他們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對現在生活的滿意。也許對於他們來説,時間能洗滌傷痛,當苦難已成為往事,重要的是珍惜和抓牢身邊的幸福,活在當下。在傷痛日復一日的折磨下,這是一股怎樣的毅力和勇氣支撐着他們捱到今天,並還能如此坦然地生活着,他們是多麼的堅強。我被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着,可我又不想侷限於感動,我希望將其化作一種奮鬥的勇氣和動力,激勵着自己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縱使以後多麼困難和挫折。

特別的一年,特別的一天,特別的見聞,當苦難已成為往事,瞭解過去,從而正視歷史,勿忘國恥,以將仇恨、悲憤化作愛國熱情,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調研者,幸福着

為了解當代農村青年的生存狀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代農村青年的生存狀況的調研則成為了我們實踐的.一個主要部分。對於做調查問卷的艱辛,我早已耳熟能詳了,更何況正值夏日,條件更為嚴峻,不過集體的力量,還有很多村民們熱心的態度讓我倍感涼爽。於我而言,此次問卷調查的收穫不僅於此,因為我深感作為一名調研者的幸福。

首先,幸福來源於被調查者的配合。湯溪鎮的村民們真的很善良,很熱心。他們對於問卷,大多態度嚴謹,一字一句地讀,不懂的地方更是詳細詢問,有的似乎是感覺到我們的辛苦,給坐,倒水等等儘量讓我們舒適些,這些着實令我很感動。當然其間也吃過不少的“閉門羹”,還有態度冷漠,草草了事的,但是隻要想到那些熱心的可愛的人們,心裏就倍感幸福。

其次,幸福來源於調查過後的總結與收穫。此次問卷調查的總結與收穫也是頗多,具體如下面幾點:

1.做問卷調查臉皮要厚,要笑臉迎人,自己更不能有情緒。一找到目標人物,就要厚着臉皮上去“打擾”,即使遭到拒絕,也要微笑道謝,不能鬧情緒,否則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要有耐心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尤其是當有些被調查者不配合的情況下,更要耐心講解與積極引導,還有當被調查者錯答或者漏答題目的時候,也需及時指出並糾正等;

3.要試着換位思考,別人幫忙做問卷是處於熱心,要心存感恩,同時若自己以後遇到別人做問卷等類似之事,也要伸出援手,積極配合;

4.要學會隨機應變,問卷調查時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情況,自己要學會很好地處理;

5.對於問卷設計,要合理控制題目的數量,同時題目設計須嚴謹,因為在本次問卷中,當很多人看到背面還有很多時總是有些埋怨,實踐中也體現了部分問題的設計缺乏嚴謹;

6.問卷調查路線分配須合理,本次調查中很多路線重複,導致效率有所降低。

三、累並快樂着

社會實踐是一種磨練的過程,苦累是在所難免的,然而快樂是主旋律。因為在這説長也長説短也短的七天裏,我們二十四個或相識或相聞卻未相識或陌生的隊友們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着實踐,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扶持,一路走來,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共同譜寫了一段段美好又難忘的回憶。我不會忘記與大家一起家人般地吃飯、聊天與遊戲,不會忘記一起頂着炎炎烈日日做着調查問卷,不會忘記一起分享板藍根、綠豆湯和西瓜,不會忘記一起幫“家人”過生日,不會忘記……

四、美好的心靈

60個微笑、60份祝福,與祖國同發展,是我們慶祝祖國六十週歲生日的又一賀禮。如今看着成品中包含各個年齡段的燦爛微笑,視頻中一聲聲真摯的“我愛我的祖國”、“祖國,我們祝您六十歲生日快樂”,感覺特激動,不僅僅因為那是我們實踐的心血與成果,更是那一張張笑臉,一份份祝福所寄託的廣大人民對祖國的祝福,所表達的他們真誠而熾熱的愛國之情。一份祝福,一個微笑,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給的人幸福,收的人回報;一份祝福,一個微笑,僅有幾秒,就轉瞬即逝,留下的回憶,終生美好。②

五、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台下十年功”,實踐以來的一直排練,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文

藝匯演。激情四射的健美操,幽默搞笑的單口相聲,氣勢磅礴的詩朗誦等等,加上互動環節湯溪村民們的踴躍參加,“台上的一分鐘”精彩不斷,整場晚會很是成功。

隨着晚會的順利結束,我們在湯溪的實踐也就正式結束了。回想着我們所經歷過的實踐活動——短暫卻收穫頗豐,所以我覺得這次的社會實踐雖然有些教訓,但總的説來還是比較成功的。

我認為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的前期方案制定階段準備工作較充分,這就為我們以後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矗

2.我們所進行的幾項活動都是與農村當地緊密結合的,比較符合農民的口味,因此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比較容易能被農民所接受,這也是我們活動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條件。

3.我們實踐隊的隊員們不僅多才多藝,而且思想素質較高,能吃苦耐勞,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特別是當部分活動由於條件有限不能按原計劃實行時,能夠隨機應變,及時制定相關方案等,這也是本次活動能順利進行的本質所在。

至於做的不好的我想主要體現在此次活動的初步計劃上,由於對所有的條件瞭解地不夠充分,對實地考察不夠深入,也將事情想得過於理想,以至於部分活動不能按計劃進行,影響了整個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不過正因為有經驗有教訓,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實踐,不論如何,本次的實踐活動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赴湯溪的實踐活動就這麼結束了,有太多太多令人難忘的回憶,深情厚誼……然而對於此次實踐,我所收穫的遠不止這些,我還認識到了人際交往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階梯,學會了與陌生人更好的溝通與交流,更深切地體會到了團隊合作、分工合作以及團隊的信心對於集體工作開展的重要性等等,這些必將是我以後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寶貴財富。同時,我也感覺到自己在不斷的成長,在自身方面亦發現了一些缺點和不足,應該向別人學習,並加以改正,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讓自己更加自信。

今年夏天,在湯溪的土地上,流下了我們堅定的腳步,灑下了我們青春的汗水,“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我們,仍用實際行動證明着自己。

參考文獻:

[1]畢淑敏 《旅行使我們謙虛》[m] 我的行走筆記 時代文藝出版社 XX年.1

[2]西班牙民歌 《微笑》 國小語文第十冊 北師大出版社 XX

報告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4月10日,我有幸赴焦作學習兩天,在現場聆聽魏書生老師給我們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班主任管理經驗,兩天的學習雖然累但也很充實收穫很多。我工作17年多,一直當班主任,雖然比較辛苦,但能和學生親如一家的感覺讓我喜歡,17年的教學生涯,我自已覺得積累了一點經驗,但沒有一些實質性的指導,也缺少一些反思。通過聽魏書生的“如何當好班主任’講座讓我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的理論。聽完講座重新審視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後面對學生,應心懷愛意,教育之花必然璀璨盛開。而這種愛是寬容和信任。因此以後在後進生的教育上,我要始終堅持三個心:

一、關心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後進生。在班集體,我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後進生能夠感受到集體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感受到班主任關心。安排座位,我堅持好中差的搭配,組織建立學習互助小組,讓優秀學生在完成自己作業的同時幫助他們,自己更是在課後精心輔導,不斷鼓勵他們,促使他們取得更大進步;課堂提問,我激勵後進生踴躍發言,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班級活動,我不忘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如:趙德龍、鍾康龍等,讓後進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屢教不改的,我則寓愛於嚴,嚴中有愛。

二、信心後進生往往有一種自卑心理,長期的落後,讓他們感覺樣樣不如人。實際上後進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勢,比如學習差的,他在體育方面很好,或在音樂、美術方面有特長,班主任要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千萬不要吝惜“好話”,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後進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為了給他們以自信,我還試着吸收後進生參與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讓他們承擔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樹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實踐證明,這種委以任務的方法能使後進生產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這不失為轉化後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耐心後進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覆無常,所以做後進生的思想工作是不可能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改好的。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觀分析不良行為反覆出現的原因,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所以遇到後進生不良行為出現反覆,我常常告戒自己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地反覆做教育工作,必須要有“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與他們交談,耐心地幫助他們。於是,憑着這份耐心和對他們的信心,我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與他們交流,做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主任的愛是一種細緻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愛。我一直在用心地進行着這種愛。我的真心付出得到了孩子們的理解和信任,尊敬和愛戴,看到他們快樂成長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魏書生老師的成功我想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字——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對班主任工作的愛。所以也許我不能夠做到最好,但我堅信:我一定會做到更好,因為我有愛。

報告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5月14日、15日,我有幸聆聽了著名教育家馮恩洪先生的“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不勝欣喜。

在這場珍貴的講座上,馮教授沒有用講稿,課件也極其簡潔,甚至一直站着。馮教授具有親和力及深含哲理的講座始終讓會場充滿了令人愉悦的氣氛,讓我們感受到教育大家的風範。在他睿智的教育故事及不凡經歷中,我深深感受到其對教育事業無悔的執着、澎湃的激情,在此想談談聽完馮教授講座後的幾點體會。

一、感動於教育實踐家馮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經歷馮恩洪不僅是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他在1985年就對德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獨道的見解及思考。1987年他提出了“合格加特長”的目標模型,指出卓越不止一種表現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某個統一認定的所謂的優秀標準。接着在1990年他提出了“用規範保證合格,用選擇支持特長,校園裏不能只有就範而沒有選擇”。而後1993年他倡導了“優秀教育資源最大化”,使之進入尋常百姓家。在20xx年他又提出了“教育的真諦在於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的理念。馮教授的工作生涯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有知識、有思想、有膽略的老師。

二、感動於馮恩洪教授“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的理念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

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其所倡導的“因材施教”,至今仍是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馮恩洪教授指出:“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而由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一場革命,是一場告別書本中心走進學生髮展為本的革命,是一場教育的深刻變革。”“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關鍵的關鍵是要研究學生,使教師告別書本中心,走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變革新時代。”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學生個體存在着差異,若想達成統一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要合理,“以學定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適合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

科技迅速發展,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教育為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標準及要求。那麼怎樣才算是一位成功的教師呢?我認為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懂得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之外,更應該是能將學生在校的“接受教育”,甚至是“忍受教育”成功地轉變為“享受教育”。讓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我愛學”。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生動性、趣味性、全面性地開展工作。

三、感動於馮恩洪這位高齡教授每天一小時的學習精神馮教授的這種讀書習慣從198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他説讀書給他帶來了成功和樂趣,當讀書使他對教育的認識由簡單走向龐雜,再從龐雜迴歸到簡單,這時他發現他把握了教育的真諦。

聽馮教授講即使再忙碌,一天中沒有學習一小時的話也會在半夜醒來自覺地把這一小時的學習時間補上。看着台上年近七旬的馮教授,我不禁羞愧萬分。論精力,我正處青年,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論學識,我胸無點墨,有太多的知識和經驗需要學習。儘管也會時常學點東西充充電,勉強着上上公開課,但我一直清楚自己與名師的距離相差甚遠。人常説“貴在堅持”,二十多年的每天一小時學習使得馮恩洪教授成為一代名家,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就應該善於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希望自己能緊緊跟隨教育前輩們的腳步,通過不斷努力,在教育這條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報告心得體會 篇13

20xx年的春天,因為兩會的召開變得與眾不同。面對壓力,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會克服重重困難,勇往直前。現在我還是一名預備黨員,但是我已經在黨組織的教育下不斷的成熟。我想如果我始終堅持努力,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的。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指標也透出絲絲暖意我們要珍惜好勢頭,滿懷信心闖難關,堅定不移促發展,抓住時機趁勢而上。

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國在新常態下,繼續完善發展經濟政策,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經濟增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體現了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工作重點。

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聯繫羣眾,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始終堅定信心、始終依靠人民,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讓各種智慧源泉充分湧流,讓各種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儘管我並不十分自信,但我懂得改善自己,提升自己,這也是我想參加黨校學習的初衷。在20xx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議,民生問題所佔篇幅長、着墨多。四個方面建議位於報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佔篇幅最長,約20xx字。

報告還特別強調減少能源消耗,着重解決和減少中國面臨的嚴重空氣、土壤和水污染。“要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

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始終堅定信心、始終依靠人民,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讓各種智慧源泉充分湧流,讓各種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改革和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新中國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就是一次次戰勝艱難險阻、一次次經受嚴峻考驗的過程。知難不難,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個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都要有一股韌勁兒,有一股闖勁兒,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的精神,千方百計尋求科學發展之路、民族復興之路。

供給側改革對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政府要管好用好政府資金,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使4萬億投資最大限度發揮效力;要持續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消費熱點,盡最大力量釋放居民消費潛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集中力量優先安排民生工程,多關心羣眾生活,解決羣眾困難,使擴內需、保增長的過程同時成為擴就業、保民生的過程。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户中。”只要全國人民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我們一定能走出低谷,迎來滿目春光,中國經濟必將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穩健的步伐。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勵百姓、教育百姓、融入百姓,從而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增瓦!我對此充滿相信,我向黨組織保證,我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做事,希望能夠早日通過考驗。

報告心得體會 篇14

我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這文化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談人的品德。不止我們,國外的很多哲學家也都在探尋是非善惡的路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就像我剛剛讀完的《沉思錄》,馬克·奧勒留就可以作為古代國外探尋“美德”這一話題的哲學家代表。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談“德”,在倡導中華美德,這其中的原因,在我看來,不論你在社會上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德”都是立人之本。而且我覺得,現在説的個人素質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的“德行”。“德行”又分“德”和“行”,有了好的品德才能有得體的行為,所以一個人一切的一切又都歸結在了“德”上。一個人的“德”能反映他的人品,也能折射出他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社會上所有人的“德”則能反應一個國家的文化。這讓我再次深刻地認識到了一個人“德”的重要性。

在網上查找德育主題報告會的時候偶然看見一名教授説的一段話:“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帶來對物質、科學、技術的頂禮,對競爭的膜拜,導致不平等的存在,隨之而來的是以往上爬,成為“成功者”為目標的'精英教育,實利主義、實用主義、消費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泛濫,從而形成生態環境的危機,精神、道德的危機,教育的危機,有可能導致整個人類文明的腐蝕與毀滅。”這讓我想到講座中的那位教授所講的東西,他在談到儒家的時候曾歸納儒家思想為:“人到底是什麼?如何做人?做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面對經濟的高速發展,那些被淹沒在經濟浪潮中的唯利主義者、形式主義者等就是沒弄

明白這三個問題。聽完講座,我對這三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就是“德”。人是動物的一種,但為什麼和其他動物不同呢?科學上可能會給出腦容量、上肢與下肢的比例關係等數據,但我認為,從人文的角度説,人是有“德”的動物,其他的大多數動物只能依靠本能生存,但人能通過對是非善惡的判斷來確定是否符合“德”。實際上,我認為,在這一方面,“德”又可以等同於理性,但實際上,“德”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誇張一點説,是規範人們的東西。

講座中説得好:“不論你是教書育人的老師,還是工地搬磚的工人,都要有‘德’,在這方面,他們是沒有區別的。”那首先就必須知道到底什麼是“德”。在漢語字典中,“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而在老子看來,德是一個大概念,包括忠、義、仁、信;孝、慈、恭、謙這八個方面的內容。在我看來,“德”所包含的東西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每一個動作到每一句話,甚至是眼神的變化,都是“德”的一部分。聽完這個講座後,我頓時覺得,人與人的交往過程正是互相欣賞對方美德的過程。不論你是否察覺,我們每天都處於觀察他人品德的過程中,而這種過程會帶給我們思考,這種思考也許是下意識的,也許是印象深刻的,最終都會多多少少地改變我們自身的“德”。我覺得這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結合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深刻地體會到課堂學到的東西,還是遠遠不足以讓我們立足於這個社會,想要好好的立足於社會,就必須有“德”。

很多人都説,當今是一個道德缺失的時代,我不完全贊同。因為很多國人的素質實在是亟待提高,更壞的是,這令一些素質高的,有“德”的人不知所措,跟隨主流會覺得墮落,而潔身自好又會招他人譏諷。要我説,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雖然我不信佛,但我相信有因果報應,無“德”的人終將落得不好的下場。

標籤: 心得體會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339n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