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5篇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5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5篇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

近年來,建築業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頻發,進而引發了不少的社會矛盾。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的通知》精神,加強建築業農民工管理,規範企業用工行為,進一步研究解決建築業存在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城鄉規劃建設局建管科以泓泰臵業有限公司工地為例對我市的建築業農民工工資支付和勞動合同簽訂情況進行了調研。

現狀

(一)我市建築業企業主要用工形式

我市建築業企業使用農民工主要有二種形式:一是農民合同制職工,基本上是長期跟老闆合作的農民工,此種農民工與老闆要麼是同鄉,要麼是家族關係;或者是有技術的施工員、預算員。二是“包工頭式用工”,此種用工臨時性較強,基本上是當地農民工,因工程需要,臨時在當地聘用。

(二)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1、勞動合同簽訂率。總體來説,建築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較低。據統計,建築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為20%。我市建築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不到5%。

不同的用工形式,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存在很大差別。對農民合同制職工,企業大多與之簽訂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包工頭式用工的,包工頭與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包工頭與農民工多為口頭協議。

2、勞動合同內容。建築業農民工勞動合同內容不規範。企業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中,只有少數明確了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工作要求、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安全生產責任、用人單位的有關規定製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工資待遇等;多數只對工作任務、工資支付時間和安全生產責任作了約定;個別的勞動合同條款還與法律規定不一致。 (三)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

包工頭對農民工普遍實行計件工資制。大多數包工頭能按照約定按時支付工人工資。包工頭主要使用的是施工員和材料員,這兩個人一般是合同制的,工資也是按月約定工資,這兩個人的工資大部分能夠按月足額發放。其它的農民工一般與包工頭下面的各工種的班組長打交道,包工頭把工資發給各工種班組長,由班組長把工資發給農民工。因受建築工程施工、驗收和結算階段性的影響,普遍採取按年節預支,年底或工程結算後全部兑付的工資支付辦法。預支付工資數額能夠保障農民工的基本生活。農民工急需用錢時,可以向包工頭預借。

(四)農民工的現狀

1、已出現年齡斷檔趨勢。建築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施工現場的機械化作業有限,難以從根本上替代和解決施工現場的手工操作問題。現在所使用的農民工大都在40-55歲之間,而30-40歲的農民工已不多見。從年齡上看,已出現斷層,帶來用工荒的問題。由於從事建築施工生產的工人出現青黃不接,農民工作為建築業勞動力的主要提供者,對建築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已構成威脅。

2、技術技能水平不高。從調查的情況來看,農民工持證上崗率約為10%,大部分沒有進行過操作技能培訓。放下手中的農具,來到施工現場,就成了建築工人。雖然在施工前,都有技術人員對他們進行書面交底和現場技術口頭交底,但很多工序因為之前從未乾過、更沒見過,難以提高其技術技能水平。

3、安全意識不高。根據調查統計,從建築工地出現安全事故頻率來看,60%的農民工受到過傷害。在施工作業之前都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但現場經常看到農民工不戴安全帽,將安全帽丟在一邊,休息時將安全帽當成臨時凳子使用。從業農民工的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4、施工質量和效率較低。農民工來自農村,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對施工現場的施工也一無所知。其生疏的.操作技能,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四五級工才能做的活,讓一二級工

去做,難以保證質量。在施工生產中出現了質量問題,必須推倒重來時,他們就不幹了,他們要求做了活,就要給工錢,重做不給工錢就走人。

5、季節性因素影響工期。不論施工現場多忙,在農忙季節,他們都會離開工地回家忙農活。農曆的年節日,農民工都是要回家的,不論施工現場有多大的事。因此,農民工的季節性因素不僅直接影響工程工期和質量,而且無序流動,給施工現場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出現了季節性用工難的問題。

6、法律維權意識淡薄。大部分農民工不知道簽訂勞動合同,只是口頭上約定所做工種的價格,做完後結清。到工作做完後,守信的老闆就會結清,不守信的老闆就會拖。很多來我局投訴的農民無任何憑據。因此,惡意討薪,或“討薪專業户”,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拖欠原因

(一)拖欠工程款、通過包工頭支付是工資拖欠的主要原因

拖欠工程款是拖欠工資的主要原因。建築業企業由於拿不到工程款,無法保證職工工資的足額支付。工程款分“步、項”結算的方式,導致建築業企業職工工資難以按月足額支付。而包工頭的參與是造成工資拖欠的另一主要原因。大量無法人資質的包工頭參與建築工程承包,使用工管理、工資

支付和權益保護等各項監管措施難以有效落實,最終導致建築勞務市場秩序混亂,用工不規範。有的包工頭領取工程款後,故意剋扣,甚至一走了之,造成農民工工資難以及時足額發放。

(二)用工主體不合法,導致勞動合同簽訂主體缺失 目前,建築勞務隊伍“有資質無人員、有人員無資質”現象較為普遍。註冊成立勞務企業必須納税,而建築勞務分包利潤率很低,另因勞務企業資質標準較高,組建難度大,致使目前建築市場上承攬工程的大多數勞務隊伍沒有取得合法資質。大量無合法勞務分包資質的勞務公司和包工頭不具備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尤其是一些承攬工程的包工頭直接從社會上招募農民工或從農村家鄉帶出一批親朋好友,更不具備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同時,由於無組織的零散用工無法實行有效管理,致使少數包工頭有機可乘,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給工資追討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三)行業特殊性和企業、農民工缺乏積極性,導致勞動合同簽訂率低

一是建築業用工具有階段性和臨時性,建築業農民工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這給簽訂勞動合同帶來困難。企業與農民工多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二是農民工自身文化素質偏低,維權意識不強,認為沒有必要簽訂勞動合同,或擔心要求籤訂合同會影響工作機會的獲得。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2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部分外向型企業,特別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一些外向型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大批工人被裁,致使農民工返鄉。作為勞務輸出大縣的泗水縣,是否受其影響出現大批農民工返鄉現象,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此,我們組織部分_委員,在職能部門的配合下,對全縣農民工外出務工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民工基本情況:

我縣共有44萬農業人口,勞動力總數為24萬餘人。據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共有外出農民工16.7萬餘人,分佈在全縣591個村中的62000餘户家庭。其中大中型城市務工人員13.7萬餘人,主要分佈在天津、北京、青島、煙台、濟南等地區,少數在上海、廣州等珠江三角和長江三角地區,從事機械加工,服裝、建築、製鞋、玩具加工,餐飲服務業等。出國務工人員3100餘人,主要分佈在日本、新加坡、韓國及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主要從事有機械製造、電子、水產、建築、農業等。市內縣內就近就業2.7萬餘人。

春節期間,因受金融危機及其它影響,我縣大量農民工返鄉,原因是企業停產、半停產,企業提前放年假,也有個人原因提前返鄉,回家過節等。春節之後農民工陸續外出,至二月中旬,沒有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5234人,包括在國外打工非正常返鄉的200多人。

調查結果顯示,我縣沒有出現大批農民工返鄉,沒活幹的現象,農民工做到了有序就業。原因如下:

(一)爭取主動,及時輸出一批。面對企業減員,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實際,我縣勞務輸出部門超前做工作,春節前就與勞務輸入地區聯繫,與外省市的86個用工單位洽談,爭取到4.5萬個用工崗位。並及時向社會公佈用工信息,暢通農民工就業信息渠道,春節後,返鄉農民工及時外出,重新走上就業崗位。

(二)誠信敬業,原單位保留一批。泗水農民工吃苦耐勞,愛崗敬業,深受用工單位的讚譽,部分農民工打工時間長,已成為企業管理人才和技術人員,得到企業的信任。有的企業減員,但技術骨幹及管理人員仍得到留用。另外,泗水的農民工很講信譽,願與企業一起共渡難關。面對企業降低工資,工資降低幅度在200—400元,仍願意在企業打工,如苗館鎮李家坡村農民工徐家臣,在維坊海花集團打工,工資由1800元降到1300元,本人春節後又返回原單位繼續打工,類似這種情況的農民工人數佔60%。

(三)挖掘潛力,本地安置一批。依託本地用工企業,如華金集團,柘溝石材加工,聖水峪鄉花生米加工、黃溝鄉玩具加工等企業安臵一批。特別是花生米加工廠、玩具加工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提供了低門檻、靈活多樣的就業機會,僱傭三、四十歲,甚至五十歲以上的農民就業,既可在工廠集中生產,也可在家裏生產,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

(四)回鄉創業,帶動安置一批。調查中瞭解到部分外出務工者,利用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學到的技術、管理知識和積攢的資金,回鄉創業,在家搞種植業、養植業、或辦企業。如聖水峪鄉小河村,往年外出農民工中有30人今年在家發展生態農業,建成了大拱棚,種植蔬菜,預計年收入可達萬元以上。泗張鎮小山村司光元投資十幾萬元,進行木材加工,還安臵10餘人就業,目前,返鄉創業者達3000餘人。

二、農民工的願望與要求

調查中瞭解到,沒有外出務工的農民工5234人,其原因是一部分人因年齡偏大不願外出;個別青年回家蓋房結婚,短期內不準備外出;另有一部分因季節性工作,如在日照鹽廠曬鹽,或從事建築業等,暫時沒外出務工;還有一部分打算在家鄉辦企業,還沒有尋到合適的商機。通過與這部分人座談,瞭解到他們的.一些想法和願望。希望通過勞動培訓,學到技術,在尋找工作中處於優勢,有培訓要求的人員佔40%以上。回鄉創業的面臨資金不足,比如搞養殖、種植業,或加工業,希望在資金方面提供方便,並在税費、用地等方面得到優惠政策的扶持。

三、對策及建議

(一)開展用工宣傳,確保本縣企業用工。近年來,我縣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些企業陸續落户泗水。去年以來新建和在建的企業,今年將陸續建成投產,經對企業用工情況調查瞭解到,下半年縣內企業有17400個就業崗位,我縣現有人員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用工需要,為及時解決本縣企業用工問題,建議勞動部門加強與企業聯繫,瞭解用工情況,及時向社會公佈用工信息,協助企業招聘員工,並對用工人員進行培訓,為企業正常運轉提供人力資源。

(二)組織培訓,提高農民工就業技能。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術培訓,由勞動保障局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就業培訓中心、高級職業中學、技校等培訓基地等資源,對本縣企業所需人員進行崗前技能培訓。同時爭取上級失業培訓補貼資金及失業保險金,認真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術培訓、陽光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免費為農民工進行專業技能、法律法規、維權、種養殖業、建築業、餐飲業、營銷業等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三)加強引導,規範境外勞務輸出。對出國務工人員加強引導,慎重選擇出國,引導出國務工人員在辦理出國手續時,應通過正規中介機構,保證外派勞務合法,避免勞務輸出糾紛,促進境外勞務輸出健康發展。

(四)制定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工創業。一是實施“綠卡”制度。為回鄉創業的投資者提供“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的高效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二是税費減免。制定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税收減免政策,或實用招商引資新建企業政策,支持農民工創業。三是用地優惠。政府向返鄉創業者提供土地使用優惠政策,對土地使用給予資金補貼。四是資金扶持,幫助農民工創業者申請貼息貸款及小額貸款,爭取農業項目補貼。

(五)典型示範帶動,推動農民工創業。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推廣農民工創業典型。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如苗館鎮馬家井村孟慶友,在日本打工三年返鄉後,投資200多萬元,建成奶牛養殖廠,養奶牛50多頭,年收入14.4萬元。黃溝鄉村民張秀玲,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更多農民就業。張秀玲在青島玩具廠打工4年,回鄉創辦了大黃溝村、東義村和南義黃引集村3處玩具加工廠,安排200多名農民就業。返鄉農民工創業,是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他們不僅帶回了新技術和觀念,還拓展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方式,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3

近期,XX縣農業局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全縣勞務輸出大鄉,就XX縣返鄉農民工現狀進行了專題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農民工返鄉基本情況

20xx年9月以來,全縣農民工提前返鄉人數逐月增多。據統計,返鄉農民工達29982人,佔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總人數的83%左右。其中,因金融危機影響返鄉農民工1080人,佔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總人數的2% 。目前XX縣尚未出現農民工返鄉潮。

二、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

1、因金融風暴返鄉。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導致沿海地區部分企業倒閉、停產、減產、降薪、減員,全縣因此返鄉農民工達1080人,佔返鄉農民工總數的2%。

2、因季節性等因素返鄉。西北、東北等建築行業受季節影響返鄉農民工達28902人,佔全縣返鄉農民工總數的 96%。

3、因災後重建返鄉。5.12地震中XX縣農房損毀多,是省級重災縣之一,政府規劃重建總户數達8888户,要求2008年12月底完成,災後重建任務較重,導致農民工提前返鄉達6225人,佔全縣返鄉農民工總數20.7%。

4、受中央惠農政策影響。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新的糧食收購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工返鄉具有吸引力。回鄉創業興辦實體130人,佔全縣回鄉總人數0.4%。

三、返鄉農民工結構性特點

一是從地域分佈上看,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返鄉農民工達1493人,佔4.9%。

二是從行業分佈上看,製造業、建築業農民工返鄉達26983人,佔90%。從事製造業的返鄉5696人佔19%,從事建築業的.返鄉21287人佔71%,從事服務業和其他行業的僅佔6%。

三是從年齡結構上看,29歲以下15590人佔52%,29歲至40歲10493人佔35%,40歲以上的3899人佔13%。

四、存在問題

農民工經過城市工作與生活的“洗禮”,學到了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掌握了熟練的技能技術,帶回了多年積攢的資金,是家鄉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股生力軍。但仍存在一些不利影響。一是XX縣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受金融風暴影響,經濟將持續疲軟,企業用工也會減少,對勞動力轉移輸出影響較大。大量農民工迴流,目前只有少量求職者現身人力資源市場求職。由於該縣本身就業崗位有限,加之受金融危機影響能提供的崗位也在減少,預計今年將對該縣人力資源市場構成衝擊,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二是沿海一帶的企業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停產倒閉的速度比較快,面比較大,目前在當地觀望和處於“半就業”狀態下的農民工有可能在後期陸續返鄉。三是當前返鄉農民工大部分年齡偏大,沒什麼技術特長,再就業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政府引導。四是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規模小、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不高,面臨融資難、人才缺、土地緊張等困境,急需國家出台相關政策給予扶持。五是如不妥善處理好農民工失業返鄉後的培訓、就業、社保轉移接續、隨返子女入學、土地經營、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等相關問題,將不利於構建穩定和諧的社會關係。

五、決策建議

針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認真貫徹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和省、市的部署,積極應對,主動解決農民工返鄉新問題,努力把各種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促進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1. 加強動態監控。在勞務輸出重點地區設立農民工返鄉監測點,做好在外務工人員的穩定工作和在當地的轉崗推薦就業,及時掌握農民工返鄉的規模和速度。各鄉勞務部門每週上報一次本地農民工返鄉情況。為減少農民工返鄉後就業生活困難,要建立農民工返鄉迴流基礎台賬,加強動態監控和統計分析。

2. 搭建就業平台。加強對農民工的信息引導和就業服務,加強與勞務輸入地區的聯繫和銜接,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縣外勞務辦事機構和勞務經紀人的作用,同時合理引導返鄉農民工就業。鞏固與外省大型企業的勞務合作基礎,將輸出重點逐步轉向長三角地區及環渤海灣等受金融危機影響小的地區和行業。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及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契機,加強區域勞務合作,為農民工外出務工開闢新的渠道。各級人力資源市場要加大收集和發佈用工信息量,降低農民工求職成本,暢通求職渠道,充分發揮各類職介機構的中介組織作用。

3.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逐步提高農民工培訓補貼專項經費。動員社會培訓資源,利用農民工大量返鄉時機,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4. 鼓勵和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在全縣確定3個農民工回鄉創業示範鄉,扶植示範鄉創業就業培訓,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吸納當地勞動力。各鄉要在創業場地、税收優惠、金融信貸、就業扶持政策、創業培訓、創業服務等方面,鼓勵扶持有創業願望和創業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規模種植、養殖業,興辦農產品生產及加工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

5.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農民工工傷保險、醫療保險,探索農民工養老保險可接續、可轉移的辦法。切實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加強與勞務輸入地區勞動保障部門的協調配合,督促用人單位按規定支付農民工工資和經濟補償金。多渠道提供和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公辦中國小為主的“兩為主”方針,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加強執法監督,依法規範職業中介、勞務派遣活動,嚴厲打擊坑害農民工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妥善處理因企業裁員發生的勞務糾紛,切實維護該縣農民工合法權益。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4

一、調查目的與意義

伴隨着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我國各行各業都遭受着衝擊。社會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矛盾的加劇。而在就業方面,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中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有着大量農民工羣體,他們為經濟的迅速發展做出了貢獻。據有關資料顯示,將近百分之八十的農民工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這些地方的產業特點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以出口為導向,用工需求和國際經濟週期有很大關係。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很大,受到嚴重打擊的是沿海外向型經濟,特別是外向型經濟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首當其衝。農民工成為全球金融危機下我國最先受損的龐大羣體,被迫失業走上返鄉回家之路。因此能否處理好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將影響到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節奏和發展進程。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農民工自身素質技能着手,只有真正瞭解到他們是否想進一步學習,希望學習哪方面的技術知識,並幫助他們學到一定的技能,才能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社會地位,同時解決我國的一系列衍生矛盾。

我國的農民工問題一直十分突出,嚴重阻礙了我國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要求。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勞動就業人員的流動,尤其農村進城就業的熱潮,農民工為城市建設提供了無窮的生產力,但由於農民工生活環境的影響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造成自身綜合素質偏低,在進城務工時,農民工受到社會的排斥和歧視,被限制和禁止從事某些職業,很難找到得心應手的從業行業,基本都在勞動強度最大,工作環境最差,薪資待遇很低的行業內工作,這一方面是城鄉差異影響下思維觀念的差異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因為廣大農民工本身缺乏相關的素質,這裏包括行為習慣和專業技能。且政府和社會對農民工的關注沒有達到法制化、系統化、規範化的程度,使農民工的很多權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因此,切實去了解農民工的思想動態,積極引導、扶植他們去就業;同時在國家出台有利政策的情況下,許多農民工積極開展創業。

但是農民工科技文化素質不高,勞動技能單一;農民工經營風險較大。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創造學習的條件,是任重道遠的,也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要求。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舉措。一旦讓廣大農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關的素質,他們不但能促進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能為他們家鄉的經濟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而當今,找工作難,工作找人也難。這是為什麼?本次調查研究就是旨在回答這個問題。

二、社會調查的時間和地點

為了解農民工的學習需求,使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更好地提供服務,根據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統一安排,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農民工進行了社會調查,調查時間和地點如下:

調查時間:20xx年2月2日

調查地點:省縣鎮、鄉

三、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採用訪問調查和個人問卷調查兩種方式結合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民工個人的基本情況(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狀況、家庭成員、工作區域、工作地域、工作單位、税後月收入),民工個人的學習需求情況(是否願意繼續學習,學歷層次、學習科類,學習方式、學習學校或機構),民工個人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民工再學習的希望和要求等。

四、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圍繞“農民工學習需求”問題,處於掌握較多的信息的考慮,調查對象選在不同年齡階段,調查了五名羣眾。調查對象均是隨機找到的農民工,滿足條件。

五、討論與建議

無論是一開始的闡述還是上面材料中的敍述,我們不難看出,要強人強市強省乃至強國,教育的重要性仍舊是不容置疑的。現在社會上同樣是這樣一個局面,很多農民工爭相去競爭培訓機會,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雖然這只是很多農民工中積極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們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農民工頭腦“富”起來了,難道我們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帶動後富這個道理嗎?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給這個方式下什麼定論,但是,看看當今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二月失業返鄉的農民工數量達到20xx萬左右。如果不妥善處理好這麼一大批的人的就業問題,後果可想而知。

教育,仍舊是教育,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一個又一個農民工兄弟去搞創業搞科研搞自主。我們只能依靠社會,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給那些想學習,需要技術的農民工兄弟創造學習的機會,拓寬學習的.渠道。盡最大的力量去優化現有的教育培訓機制,加強教育培訓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納農民工的企業。

我想就這一問題再提出並重申幾個觀點和看法。

第一,充分利用職教資源加強農民工職業教育和培訓。

我國現擁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約1.5萬所,高職院校有1100餘所。這是農民工培訓的豐富資源,當務之急是制定政策,並給予經費支持,使得中高等職業學校真正成為農民工教育的重要載體。

第二,教育資源重心下移延伸到農村基層。

我國教育資源城鄉分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縣城,農村本土教育資源匱乏。只有把教育資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層,從上向下貫徹,從下向上執行,才能將教育培訓做到位。特別是在當前農村普遍存在中國小生源減少和校舍閒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閒置的校舍資源,建立一些長效性的基層教育基地和培訓網絡。

第三,加大新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

農民工教育還有賴於自我教育,靠別人靠社會畢竟不能有長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為此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大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勞動力資源豐富且輻射範圍廣的中心村規劃佈局學習網絡。充分利用現有閒置的中國小校舍,建設文化活動室和圖書閲覽室等公共設施豐富農民文化生活,並使新農村成為農村人口自我學習的基地,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

第四,加強發達地區對農民工教育的支持

相對於農民工大量湧入大中型城市的現狀,這在暫時沒有可以解決的具體方案。大城市的發展需要廣大農民工的建設,而作為一定的回報,政府應當鼓勵並加大經濟發達地區對周邊農村的扶持。充分關心農民工的生產和生活的基礎上,擴大政府培訓機構的培訓面,以抓好質量為突破,加大對農民工培訓的財政支持,切實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只有將農村建設成城市,才能從根本上把農民工帶離邊緣化,讓他們重新正常的軌道上。

第五,積極探索“以工代學”的繼續學習模式

指農民工以學徒身份到培訓機構培訓,在師傅的指導下學習技術,免去學習費用,根據合格產品數量領取學徒工資,以解決農民工繼續學習費用困難,“以工代學”模式的探索將為解決農民工繼續學習費用問題走出一條新路。

總而言之,要把加強農民工教育這件事作為我國現行教育任務的一個重點,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來緩解或解決城鄉教育資源長期失衡的現象。教育要面向農民工,為其創造更多的教育培訓機會;教育要面向新農村,使教育成為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使新農村成為農民工教育的主陣地;教育要面向未來,使其成為提高農民工技能和素質的主渠道,成為提升全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無論是對於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公平配置,還是對於全面提升全民素質,農民工繼續教育都將具有長遠的戰略性意義,三農問題也能在這個問題解決的同時得到解決或大大的改善。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5

隨着國際金融風暴逐漸影響到我國的實體經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外向型企業產品訂單減少、生產下滑甚至停產,大量工人失業,一部分農民工紛紛踏上返鄉歸程。最近,我們對全市農民工迴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情況不容樂觀。

一、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1、返鄉迴流人數近一成。20xx年全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約110萬人

,其中在省外務工的約95萬。據調查,截至11月底,全市返鄉迴流約9萬人,約佔全市外出務工農民工總人數的8%。

2、返鄉迴流時間提前2個月。農民工返鄉時間過去一般在春節前後10天以內,今年返鄉的啟動時間至少提前了2個月。

3、返鄉迴流農民工中年齡偏大者居多。據調查,返鄉迴流農民工中,16-25歲佔11%,,26歲-40歲佔32%,40歲以上佔57%。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務工人員迴流的以40-50歲的大齡農民工為主,這部分農民工大部分因文化水平較低,從事的是高體力、低技能工作,失業後很難在當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縣在福建打工的煤礦工人、加工廠工人等。

4、返鄉迴流農民工主要來自沿海地區和勞動密集性行業。返鄉迴流農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長三角和我國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帶為主,約佔70%以上;返鄉迴流農民工中,85%以上來自出口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從行業來看,以從事製衣業、玩具業、機電業所佔比例最高,總數達到66%,其次為建築房地產業,佔19%。

5、大部分返鄉農民工對打工期間的工資待遇較為滿意。調查表明,65%的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25%的工資不按時但可以足額發放,由此可見,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在調查中,部分農民工對現有的按年度或項目結算工資的方式頗有怨言,希望按月發放工資。農民工收入狀況有所改觀。據調查,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佔45.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佔44%,兩者合計,近九成農民工月均收入超過1000元。65%的農民工對收入狀況表示基本滿意。究其原因,關鍵是其對進城務工的期望值較低,雖在城市務工,但他們仍以在農村務農收入為參照,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二、目前農民工迴流的原因

企業經營不景氣是農民工提前返鄉的主要原因。據返鄉農民工反映,農民工提前返鄉主要是其所在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出現破產、停工、歇業等情況所致.如臨澧縣安福鎮望城村的農民工周尚鬆説“十幾年過來,都是下半年這個時候最忙,唯獨今年10月份就已經接不到活幹了。”其所在工廠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工廠開工不足或停工,對工人或是放假,或是採取自然裁員。特別是十月份以來,開工時間不足一半,所拿的工資已不能維持正常生活,二是返鄉迴流工的收入相對較低。據調查,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據臨澧縣太浮鎮王化村的農民工楊振國説,他在深圳三和興玩具廠務工,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但每天必須工作10個半小時,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時間才能拿到這麼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時間,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時,那麼他們就只能拿到月800元的底薪。而且工廠每月還要扣住宿費等。由於城市生活費用較高,又一時難以找到工作,被解僱的農民工只能選擇返鄉。三是國家最近陸續出台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國家1000億投資計劃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讓他們感覺在家鄉也可能存在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採取有效措施,從容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當前農民工大量返鄉,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和收入的增長,更多的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工作穩定的壓力。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民工集中返鄉,意味着全市部分農民家庭收入鋭減。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效緩解他們的失業之痛,我市各區、縣(市)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幫扶計劃,擬定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切實搞好為農民工“五送”活動,即:送崗位、送信息、送培訓、送政策、送温暖,收到了一定效果。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安置和幫扶工作,關係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為了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建議採取以下七項措施,幫助返鄉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一是全力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繫用工單位收集崗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實際,進行個別推薦和進場求職相結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崗位。

二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使返鄉農民工具備用工單位所需掌握的技能。一些農民工暫時回家,利用春節前的空隙時間,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如桃源縣勞動局近一個月就對100多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計算機、電工電焊、車工等技能培訓,唯美學校培訓工業設計、電腦軟件高級技能人員10多名,這些必將對他們以後的再次就業增強競爭力。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三是積極協調配合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

四是積極協調配合税務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落實相關税費減免政策,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

五是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以點帶面進一步促進返鄉農民工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六是積極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可以象臨澧縣那樣對吸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安置返鄉農民工人數,幫助提供小額貸款,通過“綠色通道”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從而促使更多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降低用人成本。

七是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返鄉農民工,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救助,妥善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儘早幫助返鄉農民工渡過難關,儘快重新就業。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6

為了解我國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為黨和政府制定有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次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的專項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城市農民工工作和生活條件普遍較差。他們勞動強度大,生活開銷大;文化程度低,社會保障低;工作環境差,生活條件差;文化娛樂少,技能培訓少。儘管如此,但多數農民工仍認可目前生存的現狀,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調查報告共分四篇,第一篇為《城市農民工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狀況》,第二篇為《城市農民工生活與教育狀況》,第三篇為《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評價和希望》,第四篇為《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範圍、方式和內容

本次調查範圍為:全國各級城市(含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中固定崗位就業的農民工和靈活就業的農民工。

調查對象是:年齡在16-65週歲的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包括被企業(單位)招用的在固定崗位就業的農民工和在社區街道上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靈活就業的農民工。

調查採用面訪方式,對在固定崗位上就業的農民工直接深入企業進行調查,對靈活就業的農民工採取街道社區攔截調查和入户調查方式。

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包括勞動就業、獲取報酬、就業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勞動技能培訓等情況。

(二)調查樣本的抽取

1、在固定崗位上就業的農民工樣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總體,分兩階段抽取城市農民工進行調查。即先在製造業等12個主要行業中抽取一定數量的企業(單位),然後從中選取一定數量農民工進行調查。在抽取農民工時按照該企業(單位)農民工從事的主要職業,適當考慮了農民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分佈。

在抽取各省級農民工樣本總量時,考慮到東部地區是農民工的主要輸入地,因此江蘇、浙江、廣東省抽取的樣本不少於1200個,其他東部省份抽取的樣本不少於900個,中部省份不少於650個,西部省份不少於400個。

2、靈活就業的個體農民工樣本的抽取

以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為總體從街道社區中選取靈活就業的農民工,適當考慮農民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分佈。

4個直轄市各抽取200名農民工,15個副省級市各抽取30名農民工,各地級市和縣級市分別抽取10名和5名農民工進行調查。

(三)調查的樣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各類農民工29425人。

1、樣本分佈情況

按工作崗位分,固定崗位就業農民工23880人,流動就業農民工為5545人,分別佔81.16%和18.84%。

按從事工作的行業分,在製造業,建築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中工作的農民工分別佔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中工作的農民工分別佔13.88%、9.75%、8.22%和1.26%;其他農民工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採礦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金融業中工作。

按從事的職業分,主要為各類服務員、生產工人、技術工人、建築工人、專業技術人員等,分別佔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東中西部劃分,東部地區調查農民工13435人,中部地區調查農民工8980人,西部地區調查農民工7010人,分別佔被調查的農民工數的45.66%、30.52%和23.82%。

2、農民工基本情況

在調查的29425名農民工中,男性農民工19027人,女性農民工10398人,分別佔64.66%和35.34%。

從婚姻狀況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別佔被調查農民工數的61.82%和36.51%。

從年齡上看,16-25歲的農民工有8954人,25-35歲的農民工有10553人,35-45歲的農民工有7516人,45歲以上的農民工有2402人,分別佔被調查的農民工數的30.43%、35.86%、25.54%和8.17%。

從文化程度上看,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農民工有756人,國小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有3750人,國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有7848人,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有1759人,分別佔被調查的農民工數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二、城市農民工勞動就業情況

(一)農民工的求職主要靠親朋好友

許多農民工在外出務工經商前並沒有聯繫好工作,進城後,一般經城裏的親戚、朋友或已在城裏定居的老鄉介紹找到工作。據調查,由定居本地的親屬、朋友介紹的.佔28.20%,由同樣在外務工經商的同鄉、親友介紹的佔25.99%,自薦到用工單位工作,佔10.51%。另外,還有部分農民工是通過自主就業,招工廣告,包工頭、老闆招募,勞務市場,招聘會,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找到工作,分別佔7.94%、7.38%、5.15%、3.85%、2.46%和2.05%。

(二)農民工職業涉及城市生活的諸多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農民工從事的職業有各類服務員、生產工人、技術工人、建築工人、專業技術人員、一般職員、辦事員、管理人員、居民服務人員、商務服務人員、個體業主、小攤小販、家政服務人員、市政環衞工人等。

從性別上看,男性農民工從事的職業主要有技術工人、生產工人、建築工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分別佔被調查農民工總數的17.65%、16.66%、12.99%和8.94%;女性農民工從事的職業,依次為各類服務員、生產工人、一般職員及辦事員,分別佔被調查農民工總數的35.14%、13.27%和10.45%。

(三)農民工工作時間過長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城裏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平均每週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時。

從每天工作時間看,平均每天工作時間不足8小時的佔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的佔53.26%。每天工作9-10小時的佔26.28%,每天工作11-12小時的佔10.70%。有2.91%的農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

從每週工作時間上看,46.90%的農民工每週工作7天,36.71%的農民工每週工作時間為6天,15.58%的農民工每週工作時間為5天,只有0.81%的農民工每週工作時間在4天以下。

從調查中瞭解到,造成農民工勞動時間過長的原因主要是: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益,而工人也為了多掙錢,主動延長工作時間。

 三、城市農民工社會保障情況

(一)農民工所在單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據調查,29425名農民工所在的單位提供工作待遇情況是:簽訂合同或協議的佔54.01%,能兑現工資的佔85.14%,提供加班補貼的佔49.87%,有雙休日的佔11.87%,能提供工傷補償的佔42.84%,可以帶薪休假的佔20.47%,可提供崗位培訓的佔47.23%,有住房補貼的佔7.58%,提供住房公積金的佔4.76%,婦女可以帶薪休產假的佔被調查的女農民工的比重為20.22%。

(二)半數以上的農民工簽訂了勞動合同

在調查的29425名農民工中,簽訂了勞動合同的有15891人,超過半數。其中,簽訂固定期限合同的佔68.27%,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佔10.53%,簽訂臨時合同的佔21.20%。

在簽訂有固定期限合同的10849名農民工中,平均簽訂合同期限僅為一年。其中,75.68%的農民工簽訂了9-12月的合同,7.91%的農民工簽訂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農民工簽訂的合同時間超過兩年。

據調查,簽訂過合同的農民工對合同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很清楚所籤合同詳細內容的農民工佔了22.94%,比較清楚合同內容的佔了41.94%,一般瞭解合同內容的佔了23.02%,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內容的只佔9.05%和3.05%。

(三)農民工購買保險比重較低

據調查,農民工沒有購買保險的情況居多,沒有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農民工分別佔被調查農民工總數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險由單位購買的比例分別為11.89%、12.61%、8.41%和23.09%,由農民工個人自己購買的比例分別為6.56%、7.23%、2.55%和4.62%,由農民工個人和單位共同購買的比例分別為8.18%、6.39%、4.39%和4.83%。

(四)多數單位能夠為農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護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特殊崗位上就業的農民工中,10.93%的農民工有非常嚴密的勞動安全防護措施,23.74%的農民工有較為嚴密的勞動安全防護措施,51.47%的農民工有一些勞動安全防護措施,13.86%的農民工沒有勞動安全防護措施。

調查結果還表明,在高温下作業,由單位給農民工採取防暑降温措施的佔60.97%,由農民工自己花錢採取防暑降温措施的佔19.77%,還有19.26%的農民工未採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注:職業中各類服務員包括餐館、飯店、髮廊美容、保潔等服務員,技術工人包括木工、石工、泥水工、電工、修理工、縫紉工、廚師、駕駛員等,居民服務人員包括送貨員、送奶工、送報員、送水員、洗衣、洗染、搬運工、人力車伕、廢舊物資收購人員等,商務服務人員包括打字、排版、影印、美工人員、快遞員、話務員、保安員等,家政服務人員包括保育員、保姆、小時工、護工等,小攤小販包括賣菜、賣報、賣煙、推銷員、售貨員等。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7

岱嶽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區,全區共有人口100萬,其中農業人口就超過大半數。區內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工業基礎薄弱,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農業,全區有農村勞動力50多萬人,屬勞動力富餘區。由於全區有大量的剩餘勞力,轉移勞動力成為農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條主道,大量的勞動力輸出,不僅增加了本區經濟收入總量,同時也讓多數外出務工者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觀念得到改變,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農民工在經濟建設中作用的發揮,農民工的社會地位、福利待遇等問題所產生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問題解決不好,它必將是一個社會問題,將會對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及社會隱患。因此,解決好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已成為當務之急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農民工參保率低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參保政策缺乏瞭解,不知道什麼是社會保險,認為只要每月工資能拿到手就行了;二是多數農民工存在臨時思想,沒有長遠考慮和打算,只考慮眼前利益,認為務工不是長期職業,參保後每月自己還要交錢,減少了月收入;三是文化水平低,參保和維權意識差,對自己應享受的權益不去爭取,也不去加以瞭解;四是企業老闆為了減少支出,只從效益考慮,也有意迴避員工,這類問題不想給員工作參保宣傳發動,或者是老闆只從採取選擇性的給少數人蔘保;五是農民工的流動性比較大,人員難以固定,員工也有好乾就幹,不好乾或不想幹就不幹,説走就走。給企業老闆和參保工作帶來較大難處。

二、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險工作的幾點建議

鑑於全區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且分佈區域廣,就業的行業多等特點和從根本上解決務工人員老有所依的實際問題,提出以下工作建議:

(一)明確一個專門的機構,按照行政區域對轄區內的外出務工人員及企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普查,摸清底數、務工地點及所在行業等基本情況。

(二)加大對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政策法規的大力宣傳。一是利用各種渠道和不同形勢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提高農民工的參保意識;二是印刷一些與保險相關的宣傳資料發放到農村;三是利用新春佳節農民工回鄉訪親期間組織他們進一步學習領會了解社會保險知識、講講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好處等;四是加強工作力度,在各鄉鎮也要成立農民工工作辦公室,工作要明確有具體的人抓。要實行長期性的一個工作格局,隨時瞭解、把握基本情況,並幫助他們解決在參保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五加大監管力度,督促引導農民工積極參加各種社會保險。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8

“農民工”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更好的解決農民工的工資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我們根據轄區內近年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了調研,報告如下:

一、20xx——20xx年度農民工檢查數據分析

20xx——20xx年度,XX區勞動大隊按照市發文件精神,組織多次農民工工資專項檢查行動,並將農民工工資維權貫穿落實在日常巡查中,有效地維護了農民工權益。兩年來我大隊共主動巡查網格內用人單位565户,涉及勞動者XXXX人次,其中農民工3255人。下達調查詢問書XXX份,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12份,督促用人單位補籤、新籤勞動合同XXXX份,兩年來共接待諮詢201起,成功調解簡單勞資糾紛XXX起,為職工追回拖欠工資和押金共計114萬元,有效地維護了轄區勞資關係的和諧穩定。

二、主要經驗做法

XX區農民工工資檢查服務工作以追求服務手段多樣化為目標,不斷開拓創新,轉變執法理念,通過實施“四大轉變”,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推動了農民工工資檢查服務工作的創新發展。

一是轉變監管手段,夯實監察基礎。隨着勞動者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人力少、任務重、難度大的矛盾顯現出來,很多時候是疲於應付。為此,大隊從完善監管手段出發,變突擊應對為常態監控,利用網格化、書面審查、分類監管等手段,充分發揮監察職能,綜合運用日常巡察、舉報專查、專項檢查和勞動年檢等手段,全面掌握用人單位基本情況,進一步規範用人單位勞動用工管理、保險繳納、工資支付等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用人單位隨意拖欠和剋扣農民工工資的問題。

二是轉變服務態度,提升監察水平。對接待來訪諮詢、投訴人員,XX區人社局注重超前思維,拓寬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勞動大隊建立了“心理疏導室”,在主動做好勞資雙方情緒穩定工作的同時,探索“心理疏導法”積極調解勞資糾紛。變被動受理為主動熱情服務,按照相關辦事流程及時處置,對於不屬於受理範圍的投訴舉報,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定期召開執法經驗交流座談會,邀請相關專業人員研討工作中的疑點和難點。對外來農民工維權實施“綠色通道”制度,不斷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20xx年1月16日中午,XX勞動大隊接到江蘇淮安來鎮江某服裝廠打工的女職工劉某等8人投訴,反應自己在轄區某服裝廠打工,臨近過年已買好車票急着回家,但工資被被老闆剋扣,請求勞動監察部門幫助維權,接到投訴後大隊立即啟用外鄉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當即立案並及時安排上門進行調查,約談服裝廠老闆袁某,教育老闆要自己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雙方約定,以及不及時支付工資的嚴重性,責令其按時足額支付工人工資,經過近3個小時的溝通,當天下午袁某就到銀行取現支付了拖欠職工的工資34580元,使外鄉的農民工於次日安心踏上回家過年的路。

三是轉變執法理念,塑造監察形象。全面推行“133”監察執法思路,大力推進“柔性執法”, 推進“柔性執法”,積極打造具有XX特色的勞動監察執法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具體説就是“樹立一個意識、堅持三個結合、實現三個轉變”樹立執法服務優先的意識;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結合、查處與預防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實現由事後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執法監察向執法服務轉變、單一維權向維護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轉變。堅持把剛性的法律與人性化操作有機結合起來,針對部分用人單位負責人缺少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學習,法制觀念淡薄;農民工缺乏維權意識,重口頭協議,輕簽訂勞動合同,給投訴、維權、執法帶來相應難度的實際,區人社局堅持開展以“一封信、一張聯繫卡、一本勞動保障釋疑手冊”等“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服務,對違法行為樹立以批評教育為重、整改完善為基的理念,按照“幫扶為主,真情服務”的要求,變程序執法為柔性執法,對有不規範的企業及時發出監察建議,寓執法於指導之中、於幫扶之中、於宣傳之中、於服務之中,做到既嚴格遵守勞動保障監察各項程序和要求,又注重維護用人單位聲譽和利益。使用人單位和廣大農民工變過去“出事找監察”為現在“事前問監察”。XX區勞動監察堅持“柔性執法”,努力把勞資糾紛解決在企業家門口,實現解決一個爭議,教育一片的目的,促進勞動關係更加和諧,這一做法經《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市級新聞媒體等宣傳後,有效提升了XX區監察執法的知名度。

四是轉變監控模式,創新監察思路。平時,區人社局充分利用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這一新型監管平台,充分調動基層監察力量的工作積極性,通過網格實時採用企業信息、用工情況。在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的同時,通過電話、短信、致轄區用人單位公開信等形式對用人單位經常進行提醒及常用勞動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結合勞動保障誠信示範企業評價活動的開展,引導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20xx年1月27日,勞動大隊接到基層網格報告轄區閩鎮建材廠可能在春節前出現工資拖欠的事件後,積極協助蔣喬鎮政府、秀山村級組織,地方公安派出所,通過向閩鎮建材廠負責人林某宣傳勞動法律法規,並現場監督拖欠工資發放全過程,幫助來自四川宜賓的謝某、楊某等39名外來農民工拿到老闆欠他們的23。5萬元工資,讓外鄉農民工在風雪之夜裏踏上回家過年的路。《鎮江日報》、《京江晚報》對此都進行了正面報道。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工要求維權缺乏有力工作證據。目前,大多數農民工在知道自己權益受到侵害時,都知道找勞動保障部門,可是他們往往都缺少證據(如不能提供用人單位提供的`欠條)。給勞動維權工作帶來很在困難,有時也只能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是農民工要求籤訂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工資的意識有待增強。對於一些較複雜、棘手的案件,由於職工只能提供口頭協議,至使自己許多的權益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

三是勞動監察的裝備設施配套不足。隨着人們的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要求維權的案件、爭議呈現日益增多的態勢,但目前我區從事專職勞動監察的工作人員只有6人,在外執法檢查服務時分為2個工作組,但由於經費不足,只有一輛舊麪包車用於執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人力少、任務重、裝備差、難度大的矛盾顯現出來,很多時候還只是發揮“消防員”的作用,疲於應付。

四、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是加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雖然XX區人社局每年開展以“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宣傳工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意識得到了一些提升,但整個社會的法制環境,人民羣眾依法辦事的意識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二是建議對勞動監察增加投入,改善現有條件。雖然《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勞動保障監察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但對經費要求並沒有強制性,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可能多一點,但就XX目前的情況投入到勞動監察的專項經費還非常有限。致使目前從事勞動監察人員的服裝、裝備、車輛都無法適應工作的要求。

希望全社會能共同呼籲,為XX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配備必備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和攝錄工具等基本的辦案設備,以便更加有效地推進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建議把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所需的辦公費、辦案費、專項檢查費、裝備使用維護費、人員經費和業務培訓費全額納區級財政預算,保證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正常開展,以更好地維護轄區穩定的勞動關係。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9

20xx年四季度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伴隨着危機進一步蔓延,對我市農民外出務工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市農民工非正常返鄉人員增加,務工收入下降,農民工外出就業形勢嚴峻,給我市農民持續增收帶來壓力和困難,引起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高度關注。為了及時瞭解我市農民工非正常返鄉情況,為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提供決策依據,近日,市統計局採取全面調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農民工外出務工情況及農民工非正常返鄉人員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市農民外出務工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農民外出務工從快速增長期轉入到穩定發展期,全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規模不斷擴大,勞務經濟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31.6萬人,佔全市農村鄉村從業人員比重38.7%。我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主要集中在鳳台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13.7萬人,佔全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比重43.4%),潘集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8.7萬人,佔全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比重27.5%),毛集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3.1萬人,佔全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比重9.8%),大通區、謝家集區、田家庵區、八公山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及所佔比重分別為:2.1萬人、6.7%;1.9萬人、6.0%;1.7萬人、5.4%;0.4萬人、1.3%。

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地域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和建築業。

二、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市當前農村勞務經濟的影響

據調查,截止到20xx年12月底,受金融危機影響全市農村外出打工勞動力非正常返鄉人數2.1萬人,僅佔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人數的6.7%,目前儘管從數量上來看還並未形成大批民工返鄉潮,但綜合多種因素分析,真正對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影響將在春節後,應引起各級政府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一)因所在單位裁員或停產、收入明顯減少成為農民工非正常返鄉的主要原因。

據對全市5732名非正常返鄉人員的問卷調查,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市2.1萬非正常返鄉人員中因為收入明顯比金融危機發生前減少而返鄉的佔46.2%,所在的公司(單位)因訂單減少而裁員或停產返鄉的佔37.1%,在外生活成本提高,繼續外出打工不划算返鄉的佔7.6%,所在公司(單位)因經營困難而破產倒閉返鄉的佔4.5%,認為所處的打工環境明顯不適應(包括:住宿不方便、孩子上學不方便、當地人岐視民工、工資不能足額及時兑現、醫療養老失業保險等政策不配套、在當地受老闆欺負等)返鄉的佔1.4%,認為其它原因返鄉的佔3.2%。

(二)文化程度低的青壯年農民工成為非正常返鄉的主流。

從年齡構成來看,全市非正常返鄉迴流農民工20歲及以下的`佔11.7%,21歲至44歲的青壯年卻高達61.7%,45歲至54歲的佔21.0%,55歲及以上者佔5.6%。

從勞動力文化素質來看,受教育低的勞動力返鄉的比重大,其中:國小文化程度(包括文盲)以下返鄉人員佔全部非正常返鄉人員的52.4%,國中文化程度佔37.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10.6%。

(三)經濟發達地區返鄉人員和外出務工時間較短的人員返鄉比例較大。

在調查中從長三角非正常返鄉迴流的佔全部非正常返鄉人員的30.0%,從珠三角非正常返鄉佔23.5%,從本省其它市非正常返鄉迴流的佔14.3%,京津地區非正常返鄉迴流的佔8.3%。

據調查外出務工時間的長短也是影響非正常返鄉的主要原因,在調查中發現外出2-5年的勞動力返鄉佔到69.5%,20xx年當年外出當年返鄉的佔14.5%,外出6-10年的佔12.3%,長年在外打工而非正常返鄉迴流的僅佔3.7%。

(四)從事勞動密集型及外向型產業的人員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

據調查,在我市非正常返鄉人員中從事服裝加工行業的返鄉人員佔到22.3%,從事玩具加工行業的佔到11.5%,從事電子行業的佔到2.8%,從事其他工業的佔到3.8%;從事建築業行業的返鄉人員佔到26.8%,從事批發零售行業的迴流人員佔到19.8%,從事餐飲業的佔到3.6%,從事交通運輸行業的佔到1.3%,其他行業佔到7.4%。

(五)非正常返鄉人員返鄉後收入下降明顯,少數農村居民家庭生計可能發生困難。

據對返鄉人員調查中發現,有81%的人員返鄉後不能馬上就業,僅有19%的人員在返鄉後馬上能夠就業。

工資性收入一直是拉動我市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20xx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約4500元,其中:工資性收入2443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54.1%。據對我市非正常返鄉迴流人員調查瞭解,有95.8%人認為返鄉迴流後收入明顯減少,其中:有48.3%的人認為每月收入減少2000元以上;有27.9%的人認為每月收入減少在1500-2000元;有9.9%的人認為每月收入減少1000-1500元;只有13.9%的認為每月收入減少1000元以下。

(六)由於金融危機還在蔓延,我市非正常返鄉迴流人員春節後繼續外出務工的意願大大降低。

隨着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加深,我市農民外出務工就業的形勢愈發嚴峻,我市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壓力加大。

調查顯示非正常返鄉迴流人員中有71%的人員春節過後不準備外出務工,僅有29%的人員在春節過後繼續外出務工,表明絕大多數農民工對金融危機衝擊下,外部打工形勢不看好,對將來感到迷茫。

三、對穩定和發展我市農村勞務經濟的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做好農村穩定工作,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當前經濟運行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宣傳,堅定各級政府與廣大農民發展農村勞務經濟的信心,困境之中困難之時,信心比黃金更加珍貴。同時進一步貫徹中央20xx年一號文件《關於20xx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要求的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切實解決當前農民工就業困難和工資下降等問題。中央在20xx年底追加的1000億拉動內需的資金,我市積極爭取了2.9億元,主要用於煤礦棚户區改造和農村民生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投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採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投資項目的帶動功能,最大限度安置好農民工就地就業,努力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

(二)加強對農民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

“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農民工實用性、針對性的業務技能培訓,幫助提高農民工業務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在調查全市非正常返鄉迴流農民工對政府的建議和希望中,首先選擇有關部門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的高達64.8%,由此可見農民工對本身職業技能提高是多麼急迫與渴望。

(三)強化和完善政府職能,提高為農村勞務經濟服務水平。

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一項巨大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多個職能部門和社會方方面面,目前實行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的力度弱,解決困難問題有些力不從心等,建議市政府對現有相關部門力量整合,建立起調度有力協調有序的長效運轉專門機構,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農民工的管理和服務,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效率。我們僅以農民工外出組織化程度為例,據瞭解當前我市農民工以老鄉親戚介紹方式結伴自發外出務工佔絕大多數,而通過政府職能部門或市場中介形式組織外出務工的尚微不足道,我市廣大農民工對外地務工需求準確信息和行情迫切渴求,並希望有關部門搞好信息服務,以便減少外出盲目性及辛苦求職的旅途奔波,減少開支。

(四)借鑑外地經驗與我市實際制定出台幫扶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

外省、市有許多扶持和幫助農民工就業和創業的先進經驗,我市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制訂相關政策和措施幫助和支持農民工就業和創業。如:我市可否將失業返鄉農民工在城鎮創業就業人員納入小額貸款扶持範圍。是否對誠實守信企業在資金週轉困難時,減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存入等。

注:1、由於目前國家關於農村外出勞動力及非正常返鄉迴流尚無統一的界定標準,為此我們結合農村經濟工作特點及本地實際,確定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必須同時符合兩條標準統一調查口徑:一是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在空間上必須達到跨出鄉鎮及以上地域;不包括在本鄉(鎮)內由第一產業就地轉入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因為此方面難以界定統計數據難搞準確),二是外出打工20xx年全年累計時間必須達到3個月及以上,全年累計低於3個月,視為臨時工,屬未成功轉移不在統計之列。

2、對於受金融危機影響造成的農村外出打工勞動力非正常返鄉迴流的統計標準我們規定是:20xx年10月至12月份因金融危機衝擊引起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而造成的非正常返鄉迴流,主要是考慮到了金融危機蔓延負作用於20xx年10月份方才顯現明顯,也考慮到新年返鄉團聚,全國各地於20xx年元月中旬步入春運高峯的民俗傳統等,不包括外出農村勞動力正常返鄉過年,因家中私事或生病返回等。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0

隨着國際金融風暴逐漸影響到我國的實體經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外向型企業產品訂單減少、生產下滑甚至停產,大量工人失業,一部分農民工紛紛踏上返鄉歸程。最近,我們對全市農民工迴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情況不容樂觀。

一、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1、返鄉迴流人數近一成

20xx年全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約110萬人,其中在省外務工的約95萬。據調查,截至11月底,全市返鄉迴流約9萬人,約佔全市外出務工農民工總人數的8%。

2、返鄉迴流時間提前2個月

農民工返鄉時間一般在春節前後10天以內,今年返鄉的啟動時間至少提前了2個月。

3、返鄉迴流農民工中年齡偏大者居多

據調查,返鄉迴流農民工中,16-25歲佔11%,,26歲-40歲佔32%,40歲以上佔57%。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務工人員迴流的以40-50歲的大齡農民工為主,這部分農民工大部分因文化水平較低,從事的是高體力、低技能工作,失業後很難在當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縣在福建打工的煤礦工人、加工廠工人等。

4、返鄉迴流農民工主要來自沿海地區和勞動密集性行業

返鄉迴流農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長三角和我國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帶為主,約佔70%以上;返鄉迴流農民工中,85%以上來自出口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從行業來看,以從事製衣業、玩具業、機電業所佔比例最高,總數達到66%,其次為建築房地產業,佔19%。

5、大部分返鄉農民工對打工期間的工資待遇較為滿意

調查表明,65%的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25%的工資不按時但可以足額發放,由此可見,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在調查中,部分農民工對現有的按年度或項目結算工資的方式頗有怨言,希望按月發放工資。農民工收入狀況有所改觀。據調查,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佔45.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佔44%,兩者合計,近九成農民工月均收入超過1000元。65%的農民工對收入狀況表示基本滿意。究其原因,關鍵是其對進城務工的期望值較低,雖在城市務工,但他們仍以在農村務農收入為參照,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二、目前農民工迴流的原因

1、企業經營不景氣

據返鄉農民工反映,農民工提前返鄉主要是其所在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出現破產、停工、歇業等情況所致。如臨澧縣安福鎮望城村的農民工周尚鬆説“十幾年過來,都是下半年這個時候最忙,唯獨今年10月份就已經接不到活幹了。”其所在工廠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工廠開工不足或停工,對工人或是放假,或是採取自然裁員。特別是x月份以來,開工時間不足一半,所拿的工資已不能維持正常生活,

2、返鄉迴流工的收入相對較低

據調查,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據臨澧縣太浮鎮王化村的農民工楊振國説,他在深圳三和興玩具廠務工,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但每天必須工作10個半小時,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時間才能拿到這麼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時間,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時,那麼他們就只能拿到月800元的底薪。而且工廠每月還要扣住宿費等。由於城市生活費用較高,又一時難以找到工作,被解僱的農民工只能選擇返鄉。

3、政策

國家最近陸續出台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國家1000億投資計劃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讓他們感覺在家鄉也可能存在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採取有效措施,從容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當前農民工大量返鄉,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和收入的增長,更多的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工作穩定的壓力。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民工集中返鄉,意味着全市部分農民家庭收入鋭減。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效緩解他們的失業之痛,我市各區、縣(市)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幫扶計劃,擬定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切實搞好為農民工“五送”活動,即:送崗位、送信息、送培訓、送政策、送温暖,收到了一定效果。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安置和幫扶工作,關係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為了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建議採取以下七項措施,幫助返鄉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1、全力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繫用工單位收集崗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實際,進行個別推薦和進場求職相結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崗位。

2、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使返鄉農民工具備用工單位所需掌握的技能。一些農民工暫時回家,利用春節前的空隙時間,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如桃源縣勞動局近一個月就對100多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計算機、電工電焊、車工等技能培訓,唯美學校培訓工業設計、電腦軟件高級技能人員10多名,這些必將對他們以後的再次就業增強競爭力。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3、積極協調配合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

4、積極協調配合税務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落實相關税費減免政策,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

5、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以點帶面進一步促進返鄉農民工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6、積極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可以象臨澧縣那樣對吸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安置返鄉農民工人數,幫助提供小額貸款,通過“綠色通道”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從而促使更多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降低用人成本。

7、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返鄉農民工,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救助,妥善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儘早幫助返鄉農民工渡過難關,儘快重新就業。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1

近年來,崇信縣高度重視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不斷強化返鄉創業就業服務,充分激發他們對建設家鄉的熱情,全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穩步推進。近期,結合全縣精準扶貧工作,通過相關統計數據分析和對農民工的情況調查,總結出了一些促進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具體想法和建議。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和特點

(一)基本情況

崇信縣是一個農業縣,轄2鄉4鎮2個工業園區,人口1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18萬人。農村勞動年齡人口約5萬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約3萬人,全縣累計返鄉農民工近11000人,返鄉農民工佔常年外出農民工總數的50%。其中,實現自主創業的農民工6000多人,主要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個體經營等形式實現創業就業。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特點分析

1、返鄉創業主體多為中青年羣體。這個年齡階段的農民工經過多年的打拼磨練,積累了相當的富餘資金,且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工作技術上游刃有餘,人際關係和社交網絡上如魚得水。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思想觀念經過在外的歷練不再保守落後,他們有勇立潮頭自主創業的意向。當他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有足夠的創業條件,有完善的創業基礎,有良好的創業環境時,返鄉創業便順然誕生。返鄉創業人員中湧現出的創業明星如柏樹鎮的謝月林、銅城工業園區杜銀祥、黃寨鎮馬寨村的高昕等人,在外打工一些年後,觀念認識和經驗、技術的積累都達到一定程度,同時有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優惠政策因素,他們便回鄉創業,投入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創辦建材生產企業、種植養殖合作社、職業培訓學校等,安置和帶動縣內富餘農村勞動力就近創業,發揮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2、返鄉創業的規模相對較小、結構單一。從全縣返鄉創業者建辦實體看,企業多是小規模企業,主要依靠自有結餘資金,親朋好友幫扶資金,投資10—50萬元的較多。在縣內建辦的自己的企業及實體店20xx多户,比如從事種植、養殖行業的返鄉農民工在發展結構上相對比較單純,所以創業成功率還有優勢,真真在發展前途上下功夫,還能形成更多的規模。

3、返鄉創業經濟效益明顯,但穩定性差。大多返鄉農民工文化程度雖比一般農民高,但大多也都是初高中畢業的低學歷,只有打工經歷,掌握的多是生產技術,沒有受過相應的專門創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存在一定盲目性,市場分析和產品定位以及防備風險的能力比較欠缺、在企業管理上更是缺乏,造成在自主創業初期雖然經濟效益明顯,但穩定性較差,堅持發展潛力不足。一些返鄉自主創業的農民工,起初年均收入在5—10萬之間,時間一般為2—3年,但也不乏成功創業者,收入能夠達到20—30萬左右,與外出務工收入和本地就業相比,收入偏高。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原因及近年來措施成效

(一)原因分析。

大部分農民工返鄉,選擇在家鄉就業的原因大體分為四類:一是因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無人照料,放棄外出打工機會,以方便照顧家庭選擇回鄉就業;二是因為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文化水平偏低,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用工需要,導致農民工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大批農民工因找不到崗位而返鄉。三是統籌城鄉發展加速,地方創業環境不斷改善,為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提供了吸納空間。四是有一批長久在外務工的農民工,通過打拼,掌握了一定技術,有着收入頗豐的資金積累。目前,本縣務工工資水平雖比外面發達省市、地區平均低300—500元,但扣除外出就業的交通、房租等成本,當地務工的實際收入水平與外出就業基本相當。

(二)近年來的措施成效

1、完善政策機制。近年來,崇信縣委、政府堅持把加快推進全民創業作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事來抓,為返鄉創業搭建平台,壯大了縣域經濟實力、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先後出台了關於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了各鄉鎮(區)的工作目標任務,要求縣婦聯、縣總工會、縣人社局、縣有關金融機構等部門整合資源抓好政策的.落實和工作的開展,各部門結合實際,提供了共多項優先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各鄉鎮(區)結合項目實施作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規劃,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人數佔有勞動力的農民工人數的20%以上,全縣已掀起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熱潮。

2、強化典型帶動。各鄉鎮(區)結合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都培植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示範户,示範户的種類主要是結合縣扶貧辦項目、縣農牧局種養項目發展種養的大户;比如黃花鄉涼水泉村的致富女能人袁佔梅帶動羣眾創辦了涼水泉榮盛養殖園、高年養殖園,在她的帶動下,近年來,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984元。她曾先後榮獲“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甘肅省勞動模範”、全省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女能手等多項榮譽。手工製造企業、服務業示範户以樑小紅為代表成立了公劉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以傳播手工刺繡編織技藝、培養優秀文化傳承人才為目的,着力於傳統手工刺繡、編織等作品的研發與創新,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與提高,打造突出崇信傳統刺繡編織文化的精品力作,讓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愛好者更多的瞭解崇信公劉農耕文化和民俗藝術,實現創業願望和夢想, 這些典型示範户充分發揮了吸引和接納農民工創業就業的作用。

3、部門協作推動。出台優先優惠政策的相關職能部門及負責項目審批的服務部門深入到各鄉鎮(區)主動對接,尋找工作的重點,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服務,縣人社局、農牧局結合精準扶貧在各鄉鎮的協作支持下,大力抓技能培訓,提升農民素質促增收,緊緊圍繞果樹工、電焊工、餐廳服務、牛肉拉麪等多種農民實用工種集中培訓,截至目前共有6624農民工參加了技能培訓,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扶持政策有待加快落實。優先優惠政策的對接難。已經出台的優先優惠政策,但真的要享受政策的優先優惠,在加強辦事程序上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農民工在申請享受和辦理落實上較難。

(二)創業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返鄉創業者的初期投資大多靠外出務工積累的資金,資金量不大,創業時缺乏通盤考慮,一次性投入到項目中去,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缺乏後續資金和防備風險的能力。還因受限金融體制、企業規模、信用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返鄉創業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十分困難,只有靠高息民間借貸輸入企業維護生產和再生產的“血液”,成本高、負擔重,有時因資金短缺,痛失不少好的商機,資金問題成為返鄉創業者創辦企業難以持續發展的瓶頸。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2

20xx年春晚農民工代表旭日陽剛以汪峯一首《春天裏》感動了全中國。“農民工”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更好的解決農民工的工資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我們根據轄區內近年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了調研,報告如下:

一、XX-20xx年度農民工檢查數據分析

XX-20xx年度,xx區勞動大隊按照市發文件精神,組織多次農民工工資專項檢查行動,並將農民工工資維權貫穿落實在日常巡查中,有效地維護了農民工權益。兩年來我大隊共主動巡查網格內用人單位565户,涉及勞動者xxxx人次,其中農民工3255人。下達調查詢問書xxx份,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12份,督促用人單位補籤、新籤勞動合同xxxx份,兩年來共接待諮詢201起,成功調解簡單勞資糾紛xxx起,為職工追回拖欠工資和押金共計114萬元,有效地維護了轄區勞資關係的和諧穩定。

二、主要經驗做法

xx區農民工工資檢查服務工作以追求服務手段多樣化為目標,不斷開拓創新,轉變執法理念,通過實施“四大轉變”,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推動了農民工工資檢查服務工作的創新發展。

一是轉變監管手段,夯實基礎。隨着勞動者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勞動保障工作人力少、任務重、難度大的矛盾顯現出來,很多時候是疲於應付。為此,大隊從完善監管手段出發,變突擊應對為常態監控,利用網格化、書面審查、分類監管等手段,充分發揮職能,綜合運用日常巡察、舉報專查、專項檢查和勞動年檢等手段,全面掌握用人單位基本情況,進一步規範用人單位勞動用工管理、保險繳納、工資支付等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用人單位隨意拖欠和剋扣農民工工資的問題。

二是轉變服務態度,提升水平。對接待來訪諮詢、投訴人員,xx區人社局注重超前思維,拓寬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勞動大隊建立了“心理疏導室”,在主動做好勞資雙方情緒穩定工作的同時,探索“心理疏導法”積極調解勞資糾紛。變被動受理為主動熱情服務,按照相關辦事流程及時處置,對於不屬於受理範圍的投訴舉報,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定期召開執法經驗交流座談會,邀請相關專業人員研討工作中的疑點和難點。對外來農民工維權實施“綠色通道”制度,不斷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20xx年1月xx日中午,xx勞動大隊接到江蘇淮安來鎮江某服裝廠打工的女職工劉某等8人投訴,反應自己在轄區某服裝廠打工,臨近過年已買好車票急着回家,但工資被被老闆剋扣,請求勞動部門幫助維權,接到投訴後大隊立即啟用外鄉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當即立案並及時安排上門進行調查,約談服裝廠老闆袁某,教育老闆要自己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雙方約定,以及不及時支付工資的嚴重性,責令其按時足額支付工人工資,經過近3個小時的溝通,當天下午袁某就到銀行取現支付了拖欠職工的工資34580元,使外鄉的農民工於次日安心踏上回家過年的路。

三是轉變執法理念,塑造形象。全面推行“133”執法思路,大力推進“柔性執法”, 推進“柔性執法”,積極打造具有xx特色的勞動執法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具體説就是“樹立一個意識、堅持三個結合、實現三個轉變”樹立執法服務優先的意識;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結合、查處與預防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實現由事後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執法向執法服務轉變、單一維權向維護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轉變。堅持把剛性的法律與人性化操作有機結合起來,針對部分用人單位負責人缺少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學習,法制觀念淡薄;農民工缺乏維權意識,重口頭協議,輕簽訂勞動合同,給投訴、維權、執法帶來相應難度的實際,區人社局堅持開展以“一封信、一張聯繫卡、一本勞動保障釋疑手冊”等“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服務,對違法行為樹立以批評教育為重、整改完善為基的理念,按照“幫扶為主,真情服務”的要求,變程序執法為柔性執法,對有不規範的企業及時發出建議,寓執法於指導之中、於幫扶之中、於宣傳之中、於服務之中,做到既嚴格遵守勞動保障各項程序和要求,又注重維護用人單位聲譽和利益。使用人單位和廣大農民工變過去“出事找”為現在“事前問”。xx區勞動堅持“柔性執法”,努力把勞資糾紛解決在企業家門口,實現解決一個爭議,教育一片的目的,促進勞動關係更加和諧,這一做法經《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市級新聞媒體等宣傳後,有效提升了xx區執法的知名度。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3

近年來,**區總工會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積極探索服務好農民工的新方式,新途徑,堅持抓基礎、抓基層,突出重點,突破難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圍繞農民工,做好服務文章,在活動方式上做到新、活、靈,千方百計為農民工做好事、解難事,助推脱貧攻堅,為建設“荷美**”作出了新貢獻。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 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我區目前非公企業總數為1634家,有農民工13821多人。我區農民工務工行業主要集中在建築業、製造業、板材行業、建材行業和服務業。多數農民工為本地剩餘農民勞動力,少部分為外地到本地務工人員。雖然目前經濟下行,但我區農民工並未大量失業,目前,這些農民工大多情緒穩定,生活安定,並未對社會形成不安定的因素。

二、當前農民工最需要工會幫助解決的問題

(一)就業和創業信息的提供問題。一是在家待業的農民工多數願重新外出務工,但由於信息不暢,苦於無招工信息,只好在家等待觀望。二是部分想在家創業的農民工雖然有良好的.願望,想在種植業、養殖業上有所發展,但由於對市場需求不瞭解,創業項目難選擇,不敢去幹。因此工會應加強為農民工提供就業和創業信息。

(二)農民工技能培訓問題。農民工技能水平低,影響了農民工重新就業和創業。一是我區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數為國中以下文化,對科技知識接受能力不強,在外打工多數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從事體力勞動或在服務業從事簡單的勞動,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擇業競爭力不強,影響了農民工就業。二是部分想從事種植、養殖業農民工普遍缺乏相關的種植、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影響了農民工自主創業。因此工會應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力度。

(三)農民工生產生活困難問題。部分農民工家庭增收困難。我區農民工收入中勞務收入佔了50%左右,農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依賴打工的收入。農民工家庭一旦發生意外失業,家庭都會面臨較大生產和生活困難,需要幫扶。

(四)農民工維權幫扶問題。農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幹,二怕工資低掙不着錢,三怕幹了活領不到工資。其中最怕的就是幹了活卻領不到工資。因此工會應該加大對農民工維權幫扶。

三、工會服務農民工的平台、載體以及方式手段和做法

(一)創新維權服務形式,為農民工解憂。一是打造網式維權服務。在**街建立**區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在**產業園建立工會工作站,在**區農業資料有限公司建立大型企業職工法律援助站和**蓮藕產業(核心)示範區建立“農民工之家”,形成“一中心、三站點”服務模式,派駐律師在站點接受職工(農民工)的維權諮詢和法律援助。此外在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工地貼掛《農民工維權告示牌》50塊,告示牌上寫明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內容、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律師聯繫方法,讓職工(農民工)維權有依據、有門進、有人幫、有收穫、增信心。

(二)轉變幹部作風,到一線去服務農民工。新形勢下,農民工已成為產業的主體。工會工作重心必須下移。工會人員必須往一線安排,經費也重點往一線傾斜。我會從20xx年開始,在**產業園區工會工作站,安排了2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常年駐守開展工會業務工作;在**城區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安排1名法學專業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開展職工維權工作;在**蓮藕產業(核心)示範區工會“農民工之家”,安排1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常年駐守開展服務農民工工作。在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園區工會工作站和示範區工會“農民工之家”實行工作日誌登記、職工(農民工)來信來訪登記和具體開展服務職工(農民工)工作登記制度。每個站點的工會工作者每個月要向區總工會彙報開展工作的情況。

四、問題和困難

(一)企業建立工會積極性不高,甚至認為建立工會增加麻煩和負擔。農民工“無家”可歸。

(二)農民工對入會意願不強,好似入會要交會費,增加負擔。

(三)農民工會員流動性大,有的會員不定時地到外地務工,管理難度大。

(四)大部分非公企業不重視工會建設,投入少,組織農民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更少,影響企業工會活力和戰鬥力發揮。

五、意見和建議

針對農民工目前狀況,建議:

一是加強企業主對建會好處的教育和動員工作,積極建立企業工會,讓農民工有“家”可歸;同時真正發揮企業基層工會為農民工服務作用,增強企業工會吸引農民工入會能力。

二是加強農民工入會的好處宣傳,積極發動農民工入會。

三是各級工會高度重視農民工會員工作,在生產生活上多關心,積極解決農民工會員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合法權益的維護,讓農民工體會到工會組織是自己信賴之“家”,工會工作者是自己“孃家人”。

四是加強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和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提高農民工就業率和創業率,助推脱貧攻堅。

六、**區農業產業化合作企業(合作社)組建工會、發展農民會員情況

目前,我區農業產業化合作企業(合作社)組建工會的有**蓮藕產業核心示範區工會、黃練鎮科寶小蠶共育基地工會,其中核心示範區工會包括2家公司(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現代化農業合作社),2個村3個屯5個村民小組(即:**村**屯2個村民小組,**村內**屯1個村民小組和外**屯2個村民小組),擁有農民工576人,發展會員144名;黃練科寶小蠶共育基地工會有農民工33人,發展會員33名。這兩個典型的農業產業化合作社工會,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4

據農民工年度監測調查資料顯示,20xx年我市700個農村居民調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農民工[1]920人,佔家庭人口的比重為39.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平均每户擁有農民工1.31人。我市農民工呈現出男性多於女性、已婚多於未婚、31-50歲年齡者多、國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參加過技能培訓者多等基本羣體特徵;本地就業者多、製造業從業者多、生產或運輸設備操作者多等分佈特徵;從業時間增加、收入顯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縮小等就業特徵。

  一、我市農民工基本情況

1、男多女少

從性別看,男性佔68.3%,女性佔31.7%。男女比例為2.15:1,比20xx年的2.23: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趨勢沒有改變,但近年來呈現出男性務工比重逐年上升趨勢。

2、八成以上已婚

從婚姻狀況看,已婚人員佔8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別為85.0%和87.0%;未婚人員佔12.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別為13.1%和12.7%;離異或喪偶的人員佔1.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3、近六成農民工年齡在31-50歲

調查結果顯示,20xx年我市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41.3歲,其中男性為42.3歲,女性為39.0歲。

從年齡構成看,30週歲及以下的佔20.6%,比上年降低1.8個百分點;31-40週歲的佔23.7%,比上年降低1.4個百分點;41-50週歲的佔34.2%,比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50週歲以上的佔21.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31-50週歲的接近六成,是農村居民家庭中非農就業的'主體。

4、文化程度以國中為主

從文化程度看,國小及以下佔13.8%、國中佔67.6%、高中及以上佔18.6%。我市農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國中為主。從年齡看,年輕人羣文化程度相對更高,30週歲及以下年齡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31.8%,比30週歲以上年齡組高16.6個百分點。

從性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佔21.5%,男性佔17.2%,女性比男性高4.3個百分點。農村女性勞動力要付出努力,擁有更高學歷才能勝過男性,在競爭中獲得從業機會。

5、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不足兩成調查結果顯示,20xx年我市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17.9%。其中只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佔24.2%;只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62.4%;同時接受過農業技術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13.4%。從性別看,男性接受過培訓的比例為19.4%,明顯高於女性的14.7%。

從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過培訓的比重越高。國小及以下、國中、高中及以上接受過培訓的農民工分別佔14.2%、17.5%和22.2%。尤其是參加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國小及以下、國中、高中及以上接受過的比重分別佔9.4%、13.0%和18.7%,顯著高於參加過農業技術培訓的比重5.5%、7.7%和4.1%。

  二、我市農民工就業分佈狀況

1、近九成以本地就業為主

由於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為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大量崗位,一直以來都是外地農民工務工的流入地。對我市農村勞動力來説,基本上無需外出就可實現充分就業。調查顯示,在鄉內從業的佔88.9%,是我市農民工最主要的從業地區;在鄉外縣內、縣外市內及國內其他省市從業的農民工分別佔5.8%、3.8%和1.5%。

從年齡和婚姻狀況看,30歲以上農民工更傾向於在鄉內從業,比重比30歲及以下的農民工高19.4個百分點;已婚人員選擇在鄉內從業的比例比未婚人員高23.0個百分點。

農民工情況調研報告 15

20xx年四季度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伴隨着危機進一步蔓延,對我市農民外出務工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市農民工非正常返鄉人員增加,務工收入下降,農民工外出就業形勢嚴峻,給我市農民持續增收帶來壓力和困難,引起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高度關注。為了及時瞭解我市農民工非正常返鄉情況,為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提供決策依據,近日,市統計局採取全面調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農民工外出務工情況及農民工非正常返鄉人員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市農民外出務工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農民外出務工從快速增長期轉入到穩定發展期,全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規模不斷擴大,勞務經濟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31。6萬人,佔全市農村鄉村從業人員比重38。7%。我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主要集中在鳳台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13。7萬人,佔全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比重43。4%),潘集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8。7萬人,佔全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比重27。5%),毛集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3。1萬人,佔全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比重9。8%),大通區、謝家集區、田家庵區、八公山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及所佔比重分別為:2。1萬人、6。7%;1。9萬人、6。0%;1。7萬人、5。4%;0。4萬人、1。3%。

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地域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和建築業。

二、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市當前農村勞務經濟的影響

據調查,截止到20xx年12月底,受金融危機影響全市農村外出打工勞動力非正常返鄉人數2。1萬人,僅佔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人數的6。7%,目前儘管從數量上來看還並未形成大批民工返鄉潮,但綜合多種因素分析,真正對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影響將在春節後,應引起各級政府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一)因所在單位裁員或停產、收入明顯減少成為農民工非正常返鄉的主要原因。

據對全市5732名非正常返鄉人員的問卷調查,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市2。1萬非正常返鄉人員中因為收入明顯比金融危機發生前減少而返鄉的佔46。2%,所在的公司(單位)因訂單減少而裁員或停產返鄉的佔37。1%,在外生活成本提高,繼續外出打工不划算返鄉的佔7。6%,所在公司(單位)因經營困難而破產倒閉返鄉的佔4。5%,認為所處的打工環境明顯不適應(包括:住宿不方便、孩子上學不方便、當地人岐視民工、工資不能足額及時兑現、醫療養老失業保險等政策不配套、在當地受老闆欺負等)返鄉的佔1。4%,認為其它原因返鄉的佔3。2%。

(二)文化程度低的青壯年農民工成為非正常返鄉的主流。

從年齡構成來看,全市非正常返鄉迴流農民工20歲及以下的佔11。7%,21歲至44歲的青壯年卻高達61。7%,45歲至54歲的佔21。0%,55歲及以上者佔5。6%。

從勞動力文化素質來看,受教育低的勞動力返鄉的比重大,其中:國小文化程度(包括文盲)以下返鄉人員佔全部非正常返鄉人員的52。4%,國中文化程度佔37。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10。6%。

(三)經濟發達地區返鄉人員和外出務工時間較短的人員返鄉比例較大。

在調查中從長三角非正常返鄉迴流的佔全部非正常返鄉人員的30。0%,從珠三角非正常返鄉佔23。5%,從本省其它市非正常返鄉迴流的佔14。3%,京津地區非正常返鄉迴流的佔8。3%。

據調查外出務工時間的長短也是影響非正常返鄉的主要原因,在調查中發現外出2-5年的勞動力返鄉佔到69。5%,20xx年當年外出當年返鄉的佔14。5%,外出6-10年的佔12。3%,長年在外打工而非正常返鄉迴流的僅佔3。7%。

(四)從事勞動密集型及外向型產業的人員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

據調查,在我市非正常返鄉人員中從事服裝加工行業的返鄉人員佔到22。3%,從事玩具加工行業的佔到11。5%,從事電子行業的佔到2。8%,從事其他工業的佔到3。8%;從事建築業行業的返鄉人員佔到26。8%,從事批發零售行業的迴流人員佔到19。8%,從事餐飲業的佔到3。6%,從事交通運輸行業的佔到1。3%,其他行業佔到7。4%。

(五)非正常返鄉人員返鄉後收入下降明顯,少數農村居民家庭生計可能發生困難。

據對返鄉人員調查中發現,有81%的人員返鄉後不能馬上就業,僅有19%的人員在返鄉後馬上能夠就業。

工資性收入一直是拉動我市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20xx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約4500元,其中:工資性收入2443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54。1%。據對我市非正常返鄉迴流人員調查瞭解,有95。8%人認為返鄉迴流後收入明顯減少,其中:有48。3%的人認為每月收入減少2000元以上;有27。9%的人認為每月收入減少在1500—2000元;有9。9%的人認為每月收入減少1000—1500元;只有13。9%的認為每月收入減少1000元以下。

(六)由於金融危機還在蔓延,我市非正常返鄉迴流人員春節後繼續外出務工的意願大大降低。

隨着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加深,我市農民外出務工就業的形勢愈發嚴峻,我市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壓力加大。

調查顯示非正常返鄉迴流人員中有71%的人員春節過後不準備外出務工,僅有29%的人員在春節過後繼續外出務工,表明絕大多數農民工對金融危機衝擊下,外部打工形勢不看好,對將來感到迷茫。

三、對穩定和發展我市農村勞務經濟的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做好農村穩定工作,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當前經濟運行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宣傳,堅定各級政府與廣大農民發展農村勞務經濟的`信心,困境之中困難之時,信心比黃金更加珍貴。同時進一步貫徹中央20xx年一號文件《關於20xx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要求的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切實解決當前農民工就業困難和工資下降等問題。中央在20xx年底追加的1000億拉動內需的資金,我市積極爭取了2。9億元,主要用於煤礦棚户區改造和農村民生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投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採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投資項目的帶動功能,最大限度安置好農民工就地就業,努力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

(二)加強對農民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農民工實用性、針對性的業務技能培訓,幫助提高農民工業務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在調查全市非正常返鄉迴流農民工對政府的建議和希望中,首先選擇有關部門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的高達64。8%,由此可見農民工對本身職業技能提高是多麼急迫與渴望。

(三)強化和完善政府職能,提高為農村勞務經濟服務水平。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一項巨大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多個職能部門和社會方方面面,目前實行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的力度弱,解決困難問題有些力不從心等,建議市政府對現有相關部門力量整合,建立起調度有力協調有序的長效運轉專門機構,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農民工的管理和服務,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效率。我們僅以農民工外出組織化程度為例,據瞭解當前我市農民工以老鄉親戚介紹方式結伴自發外出務工佔絕大多數,而通過政府職能部門或市場中介形式組織外出務工的尚微不足道,我市廣大農民工對外地務工需求準確信息和行情迫切渴求,並希望有關部門搞好信息服務,以便減少外出盲目性及辛苦求職的旅途奔波,減少開支。

(四)借鑑外地經驗與我市實際制定出台幫扶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外省、市有許多扶持和幫助農民工就業和創業的先進經驗,我市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制訂相關政策和措施幫助和支持農民工就業和創業。如:我市可否將失業返鄉農民工在城鎮創業就業人員納入小額貸款扶持範圍。是否對誠實守信企業在資金週轉困難時,減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存入等。

注:1、由於目前國家關於農村外出勞動力及非正常返鄉迴流尚無統一的界定標準,為此我們結合農村經濟工作特點及本地實際,確定我市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必須同時符合兩條標準統一調查口徑:一是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在空間上必須達到跨出鄉鎮及以上地域;不包括在本鄉(鎮)內由第一產業就地轉入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因為此方面難以界定統計數據難搞準確),二是外出打工20xx年全年累計時間必須達到3個月及以上,全年累計低於3個月,視為臨時工,屬未成功轉移不在統計之列。

2、對於受金融危機影響造成的農村外出打工勞動力非正常返鄉迴流的統計標準我們規定是:20xx年10月至12月份因金融危機衝擊引起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而造成的非正常返鄉迴流,主要是考慮到了金融危機蔓延負作用於20xx年10月份方才顯現明顯,也考慮到新年返鄉團聚,全國各地於20xx年元月中旬步入春運高峯的民俗傳統等,不包括外出農村勞動力正常返鄉過年,因家中私事或生病返回等。

標籤: 農民工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613q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