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優選)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優選)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優選)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1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林業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同時把興林之計、富民之策作為重要地位,在抓好實施通道綠化、交通沿線綠化、鎮村綠化、環城綠化作為大造林綠化工程,提出建設生態的戰略目標,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創新營造林機制、經濟林產業富民、強化資源管護的四大戰略,整體推動綠色林業建設進程。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430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83%,林木綠化率達到81.4%。

(一)退耕還林工程。XX年開始試點,XX年全面實施,各級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明確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作為檢驗各級領導班子是否具有戰鬥力的試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截至XX年底,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29293公頃。

(二)天然林保護工程。XX年啟動後,進一步加強管護工作,建立森林管護站20處,豎立護林宣傳標語30個、小型固定標誌牌117塊,配備專職護林員108人;累計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頃,為4個國有林場的1180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社會統籌,使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恢復和發展。

(三)四大造林綠化工程。兩年來,全縣累計完成重點通道綠化648公里,補栽路段148.9公里,植樹 483萬株,在出縣際交界處,高標準建設綠化樹120公里,綠化面積2100畝;完成交通沿線綠化1900畝,環城綠化1200畝,村屯綠化82個,渠系校院綠化101個。

二、林業建設主要做法與特點

XX年以來,**縣採取超常規舉措,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投資,高質量施工,相繼實施了四大林業重點工程,推動**林業建設步入了快車道,成為**林業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多、質量最好的時期。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縣政府成立了工程領導小組,先後下發了(關於搞好四大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工程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縣、鄉兩級政府是工程實施的責任主體,政府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部門領導為主要責任人。嚴格實行政府負責、部門組織、年度考核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考核機制。XX年開春後,縣委、縣政府先後兩次召開動員會和推進會,及時進行安排部署。近期,縣委、縣政府實施以木蘭交界處至**道兩旁進行綠化工程建設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近年來,**縣把依法治林、強化森林資源管護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對亂砍濫伐林木、違法徵佔用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精心組織,摸底排查,累計查處各類林政案件18件,給予行政處罰43人,罰款4.1萬元,補種樹木2300株,徵收森林植被恢復費1.7萬元。二是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氣候乾燥,十年九旱,歷來是個森林火災高發的地區,境內有2個省直林局所屬24個林場,有1000多萬畝的森林和未成林地需要管護。面對日益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務,縣政府及時出台了(關於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決定)和(全縣林區山區實施封山禁火的命令),通過層層簽訂防火責任狀,加大督察力度,及時組織撲救,取得了近29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和無撲救人員傷亡的好成績,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資源安全,推進了呂梁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問題與建議

調查發現,**縣是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83%的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治理與破壞矛盾突出。通過實施“四大戰略”,林業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是,林業建設還面臨着任務重、難度大、產業發展滯後等不少困難和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森林資源管護任務越來越重,經費更加缺乏。隨着林地面積的增加,特別是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管護任務日益繁重,亂砍、亂採、亂挖屢禁不止,加劇了地表植被破壞。建議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強化管護也是發展的理念,努力提高林分質量水平。

林業產業開發相對滯後。產品加工開發力度不夠,龍頭企業發展緩慢,銷售信息渠道不暢,森林旅遊和林下產業開發利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借鑑“公司+農户+基地”的模式,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強化經濟林產業化基地建設,實現富民強縣。特別要重視經濟林優良品種選育,堅持以優良品種帶動優質發展,避免一哄而起的低效盲目發展。同時,重視加工產品的品牌意識,嚴把原料和加工質量關,儘快形成拳頭產品和品牌,提高發展效益。

林業技術力量不足,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鄉鎮林業站作為林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由於人員、經費、管理體制等原因,嚴重製約了其職能的發揮。建議加強縣、鄉林業站和技術推廣站隊伍建設,科學核定編制,調整充實人員,落實經費,真正承擔起科技服務、技術指導、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這次調研,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林業發展”為主題。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高潮的新形勢下,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林業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要突出解決什麼問題,用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來審視林業發展的.軌跡,通過調研,我們得到兩點重要啟示:

(一)生態建設必須從人民羣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環節入手,讓廣大羣眾儘早感受到生態建設的成效。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生態建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林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怎樣才能使林業生態建設進一步持續發展?我們在深入分析縣情、林情的基礎上,提出了“身邊增綠”的林業發展新思路。就是從“身邊增綠”抓起,從改善人民羣眾生產生活環境,特別是民居環境入手,把傳統意義上的對林業生態建設長週期、慢效益與人民羣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緊密聯繫和結合起來,使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儘快造福於廣大羣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環城綠化,先後組織實施城區鄉鎮村綠化重點工程,完成了環城林綠化和防護林建設,完成道路兩側綠化,基本形成環城“綠色長廊”,使整個縣城被濃綠環繞。居民有了休閒的好場所,民居環境大為改善。“身邊增綠”工程的實施,使廣大羣眾充分感受到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從而更進一步調動了人民羣眾造林的積極性,把投身林業生態建設變成了自覺的意願與行動。

(二)林業發展必須與農民羣眾脱貧致富緊密結合,使廣大羣眾從林業發展中受益。過去一提起林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長週期、慢效益。這樣的狀況使得廣大農民不願投身林業,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和發揮。把羣眾經營林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林業長期效益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有機聯繫起來,使林業發展真正與廣大農民致富意願、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融為一體。農民羣眾一旦從林業發展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際利益,必然從根本上煥發起建設林業、發展林業的熱情,必然把林業作為自己的致富源泉而備加珍惜,林業的穩定、高效、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切實的保障。

通過對**縣林業發展的調研,我們深切體會到,林業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中心任務,就是要解決林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林業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和改善廣大人民羣眾生產生活的生態環境,為廣大羣眾提供日益豐富的林產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林業的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羣眾,把林業發展與羣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林業的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區施策,分類指導。這就是我們通過對**林業的調研,對林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初步思考。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2

隨着經濟與社會的不斷髮展,人類社會對林業的主要需求已經轉變為生態需求,把緊緊抓住舉辦奧運會、建設新農村、統籌城鄉發展做為重要的歷史機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從林業整體的發展上看,對服務於總體功能定位和地方經濟的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我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

(一)森林資源現狀

建國初期,全縣的森林面積只有12667公頃,森林覆蓋率不足,活立木蓄積量只有15立方米。據森林資源第六次清查結果顯示(2004年調查):全縣土地面積199265公頃,其中林地面積151228公頃,佔土地面積的75.9;其它土地48036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24.1。全縣人均佔有林業用地0.6公頃。

從蓄積看,全縣活立木總蓄積180.立方米。全縣人均佔有林木蓄積6.7立方米。

由於森林面積的增長,灌木林面積的擴大,使全縣林木綠化率從99年的55.4增加到現在的69,提高了13百分點,年平均遞增1.百分點。

(二)城鄉綠化

近年來,委、縣政府下大力氣對縣進行改造,整治河道,淨化污水,處理垃圾,植樹、種花、種草,先後建起了香水苑公園、媯川廣場、夏都公園、江水泉公園、媯水公園、三里河濕地公園、百泉公園等14處別具風格的大型公共綠地。

目前,城的綠地面積已達616.6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8.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9.6。

20xx年以來,康莊、永寧、舊縣、八達嶺、千家店五個小城鎮先後被列為重點綠化小城鎮,新增綠化面積1500公頃,城鎮綠化建設初具規模,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自19xx年開展花園式單位建設以來,延慶已累計建成“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23,實現綠化覆蓋面積70平米。從20xx年開始,我縣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出了綠色村莊建設項目,三年來,推進重點綠化村莊7xx,栽植油松、刺槐、連翹等6xx品種的大規格喬灌5xx餘株,創建達標“xx綠色村莊”.

(三)人工造林效果

19xx年,康莊風沙危害區核心區治理工程被確定為全市綠化重點工程,到20xx年共完成荒山荒灘造林2161公頃,過去狂風肆虐、沙土飛揚的荒灘如今已經變成了綠蔭冉冉,芬芳宜人郊野森林公園。

從20xx年開始,我縣開始啟動北山綠化造林工程,先後進行了爆破造林工程、林業生態工程、農業生態工程,六年來,延慶北山綠化造林1333公頃,植樹15萬株,苗木保存率達95以上,成為我縣北部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20xx年―20xx年,全縣完成荒山造林21.畝,保存面積20.畝,保存率達85。

(四)森林資源保護

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資源。建立自然保護區1,總面積餘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30以上。20xx年我縣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自然保護區先進集體”。

在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市各項林業方針、政策的同時,我縣結合實際制定和出台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農田林網體系建設與保護意見的通知》、《關於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的補償辦法》和《關於禁止家畜在野外放牧的.實施辦法》等政策性文件,有效地保護了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在森林資源管理上,一是強化限額採伐制度,依法審批徵佔用林地。

二是強化林業有害生物的測

(五)林業產業

長期以來,堅持造林綠化和地區經濟發展、生態旅遊、農民致富相結合,不斷推進林業產業化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果品、林木種苗、花卉、蜂業、生態旅遊五大產業框架。一是果品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二、問題

(一)林業生態環境還很脆弱

雖然全縣森林質量總體上正在逐步提高,但林分質量和防護功能還很脆弱。如全縣林木總蓄積為18立方米,按18畝林地計算,每畝蓄積量僅1立方米。存在嚴重的有山沒有樹,有樹不成林,有林不出材,有材缺效益的現象。在防護作用上由於人工幼林和灌木林比重大,沒有形成喬、灌、草、地被植物復層林分結構,生態防護能力較低。

(二)部分荒山荒灘急需綠化

目前,我縣尚有荒山荒灘畝,其中荒山4.畝,荒灘1.畝。荒山多集中在高山和遠山,屬困難地造林。荒灘多集中在採石場、採砂場和季節性河牀,造林難度大。

(三)城鄉綠化問題

一是城鄉綠化的設計整體水平亟待提高。二是綠色村莊創建還缺乏自轉。三是缺乏項目的支撐。

(四)森林資源保護手段

主要體現是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上。尤其是森林防火方面,野外火源防不勝防,具有突發性和撲救的艱鉅性。病蟲害防治以美國白蛾為主要的侵入性蟲害,已對我們構成了極大的危脅。

(五)林業產業沒有實現產業化

林業經濟缺乏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更沒有形成產業鏈,主要果樹品種缺乏後續的加工產業,龍頭的拉動作用沒有發揮起來。

三、基本指導思想

我縣今後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文件精神和現代林業思想為指導,確立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總體戰略。以生態建設為核心,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堅持植樹造林與資源保護並重,林業生態與林業產業並舉,實施精品戰略,城鄉一體推進,加速構築高標準的林業生態體系,高效益的林業產業體系和高水平的森林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實現構築綠色屏障、保護綠色資源、發展綠色產業、建立綠色延慶的宏偉目標。

四、建議

(一)提升縣城的綠化美化水平

縣城是西北的一顆明珠,是全縣的對外窗口,綠化美化的亮點首先應體現在縣城。作為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縣城,總體綠化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很多地方我們落後於同等發展程度的區縣城。比如:我們公園不少,缺少各自的特點格調;街道綠化零亂;單位與居民小區綠化是我們明顯的弱點;城市整體綠化投入資金少,管理水平差;縣城與鄉村結合部不管是綠化還是環境整治更是問題較多的地方。突出延慶山水城市的特點,從建設理念上提高,關鍵是要有特色。

突出鄉土樹種的使用。如:小葉楊、柳樹、榆樹、國槐、臭椿、欒樹、五角楓等。尤其是中山植被羣中的橡櫟類、樺、椴等應積極馴化入城,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迴歸自然。突出城市森林的營造。延慶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最好的景觀就是城市森林,要在綠化黃土不露天的基礎上多栽喬木,多植大樹,讓樹冠層佔領立體空間,實現城在林中,人在園中,路在綠中。

突出街道綠化一樹一路、一路一景,設計主要樹種,合理配置伴生樹種。

突出街道、單位和居住小區綠化的通透性,內外借景,綠化成果共享,隔離牆應變為透視欄,形成整體景觀。突出居住小區和單位綠化水平,應結合花園式單位創建,研究運行機制,明確責任單位,建設與綠化同步,給居民提供生活休息的温馨空間。

突出城市的綠化精品亮點。縣城的各個公園都應是精品亮點,它們應體現不同的區域定位,形成一顆顆的閃亮明珠。突出綠化美化管理水平。一方面需要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明確責任主體和檢查督促,讓城市的綠化美化成為城市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提升延慶川區重點地區生態佈局,加快四大生態走廊建設

四大生態走廊指:媯河生態走廊綠化;官廳水庫延慶段庫濱帶生態修復;龍慶峽下游沙荒治理和北山旅遊線觀光產業帶建設。四大生態走廊總面積約5畝,是以縣城為中心的生態環形圈,是提高延慶以媯河為主題的重大生態建設工程,也是打造旅遊資源,增加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四大生態走廊建設已例為縣委、縣政府的“十一五”規劃,是必須完成的綠化工程。

四大生態走廊要以大生態、大園林、大綠化、大產業理念進行建設,突出點、線、面結合,路、樹、景配套。綠化與園林相融,生態與產業雙贏。

媯河生態走廊應突出媯河中段生態治理,貫通十二個景點,形成林藥、林花、林草的林下經濟模式,以植物材料裝扮36公里全程。道路控制線內外結合,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並與周邊民俗遊結合起來。

官廳水庫庫濱帶建設應突出濕地景觀,不同的海拔高程線配植適地樹種,喬灌草結合,形成延慶川區西部一道森林生態屏障。

龍慶峽下游沙荒治理應同一、二、三期800森林相連,形成萬畝以上的震撼性的森林景觀,使龍慶峽與湖濕地成為拓寬龍慶峽大景觀的延伸,也是延慶水源地的重要保護區。北山產業帶西延古龍路,東伸香龍路,以路為線上下兩側發展觀光果樹帶,這是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提高果園生產力的重要項目。

(三)提升重點小城鎮的綠化

延慶現有1鄉鎮,建議八達嶺、康莊、張山營、大榆樹、永寧、舊縣、千家店、四海這小城鎮綠化先行,形成以城帶鄉,以鎮帶村,以點帶面,以重點帶一般的綠化格局。按照小城鎮綠化達標條件,結合各自特點,扮綠、扮美、扮靚。

合理規劃,適地適樹,設計要突出以人為本和服務功能。在重點抓好小城鎮綠化的同時,加大花園式單位和綠色村莊建設力度。全縣每年花園式單位達標不少於2,綠色村莊每年不少於2。

綠色村莊建設一定要同農民意願結合;同農民收益結合;同環境整治結合;同新農村建設結合;同村莊規劃結合。村莊綠化要形成村莊森林環抱,街巷林蔭遮道,公園花妍繁茂,庭院果香人笑的效果。

(四)提升路網、林網、水網的營造和管護

我縣的路網、水網綠化是比較好的,綠化率已經達到了9,效果十分顯著。“三網”綠化的骨架,是連接城鎮、保護農田,構建山區生態的基本網絡。農田林網在“三網”中是建設的關鍵。雖然我們研究了很多政策,但效果均不理想。農田林網推進困難的核心是其長遠利益與農民近期收益碰撞而出現的裂痕。

突出村委會的組織作用和對羣眾的宣傳教育。各鄉鎮、村要結合縣政府的政策同農田承包者利益掛勾,讓農民收益得大頭,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提高苗木質量,適當大苗,當年成活,三年成林。村裏專門看護或責任制到人頭。依法嚴懲毀林者。

(五)提升造林質量,消滅宜林荒山荒灘

延慶現有宜林荒山4.畝,荒灘2.畝,“十一五”期間可消滅宜林荒山荒灘。

荒山荒灘面積越來越少,造林也就到了關鍵的攻堅階段。因為立地條件好的地塊已經造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且近年乾旱少雨,保證造林質量才能確保成活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3

一、林業產業發展現狀

××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山地面積佔91.2%,是××省重點林區和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多年來,林業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要求,圍繞構建“綠色××,富裕××,和諧××”這一主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為目的,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多項生態建設工程為支撐,從增加林業貢獻率着手,嚴格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實施了速生豐產林、世行貸款造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一批生態建設工程,森林資源持續增加、質量不斷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明顯加強;深化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態效益、產業效益、林農效益凸現;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產、加工和交易基地,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結構漸趨合理,林業產業建設邁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目前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241.93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417.45萬畝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積196.99萬畝,灌木林地面積27.76萬畝,疏林地面積6.52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0.66萬畝。森林覆蓋率5從1978年的20.1%增至的53.8%,活立木總蓄積量533.82萬立方米,20林業產值突破了2億元,力爭超過3億元。

(一)第一產業穩步發展。林木培育業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建設驅動下,全縣羣眾造林積極性高漲,以杉木、川滇榿木為主速生豐產林發展迅速。目前有速生豐產林93萬畝,其中杉木30萬畝、華山鬆20萬畝、桉樹15萬畝、川滇榿木等速生商品林28萬餘畝。20建設10萬畝以杉木、川滇榿木為主速生豐產林,實現100萬畝以上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設目標;經濟林樹種結構漸趨合理。核桃、板栗、油茶等特色經濟林從的2.57萬畝增至年的10.39萬畝,產量89.18萬噸,年繼續建設核桃10萬畝、油茶1000畝;綠化苗木事業發展加快。育苗面積從20的213畝增至20xx年的3375畝,年產綠化苗木及花卉2120餘萬株(盆)。特別是以“滇東木蓮”為品牌的.綠化苗木基地初具規模。

(二)第二產業初具規模。全縣共有林產品加工企業45家,20xx年生產鋸材12931 m3,實現產值2564萬元;生產細木工板10961 m3,實現產值2849萬元,20xx年預計實現產值8000餘萬元。

(三)第三產業逐步壯大。菌子山、鳳凰谷具有較好的景觀優勢和森林旅遊資源,20xx年接待遊客27.9萬人次,涉林產值7027萬元。

二、基本做法與典型經驗。

(一)突出重點,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林產業發展。數量充足、佈局合理、結構科學、質量優良的各類森林覆蓋,才能發揮生態系統整體防護功能,才能構築良好的森林生態屏障;建設林木利用率高、產品增值效益明顯、產業鏈條長、符合現代林業發展要求的企業,才能較好的聯結帶動農户增收,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因此,建立符合縣情、林情的發展思路與制定科學的產業建設規劃,走有序、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現代林業發展的精髓。我縣根據區位、氣候等優勢,確立了速生豐產林基地、特色經濟林基地、綠化苗木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設規劃,並始終不一的堅持,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作用,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活力。

(二)明確責任,嚴格落實,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機制。我們實行各級領導幹部任期林業產業目標責任制,簽定責任狀,將林產業成績作為政績考核重要內容,每年按制定的考核獎懲辦法,嚴格考核並兑現獎懲。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強化了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

(三)調整結構,靠山致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煥發出羣眾空前的造林、營林、護林熱情,投資發展商品林成為羣眾增收致富的“熱門”;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整體功能進一步完善,推動了林業服務體系、經營體系、森林資源管護體系和流轉體系的建設,加速了林產業結構升級和良性循環發展,使林業收入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事實證明,林業既能顯現生態、社會效益,又能很好發揮經濟效益,實現脱貧致富目標。

三、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縣共有林業用地面積241.93萬畝,人均擁有林地面積6.13畝,林業在發展農村經濟中佔有較大優勢,但由於種種原因,資源優勢並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林業資源整體開發利用仍處於相當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條殘缺。目前,我縣林業產業中,第一產業比重大,二、三產業滯後。第二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龍頭企業少,產業鏈條短,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二)缺少龍頭企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加工企業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為主,技術和工藝落後,經營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極低,產品增值效益不明顯,缺少生產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聯結帶動農户能力強、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

(三)配套體系建設跟不上,市場服務功能不完善。一是市場建設跟不上,經營規模小,標準化、規範化程度低,存儲能力和流通服務水平相對較差,影響林產品的流通。二是林業技術、信息、生產資料服務體系不完善。特別是經營者需要種植信息、病蟲害防治技術、藥品等,得不到及時諮詢和購置。三是先進的森林培育技術、林產品加工利用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普及應用落後,不適應新階段林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四是農民的科技素質也與新階段的要求不適應。

(四)政策扶持力度小,項目投資少。國家投資側重於生態建設,用於產業建設的投資少,政策性貸款爭取難度大。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的建設,雖使林木價值增值、林農增收,產業經濟整體水平得到提高,林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但20xx年金融危機給木材深加工基地帶來巨大沖擊,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資金週轉緩慢,融資難,無法正常存儲木材原料,不能滿負荷生產,造成企業生產效益低,挫傷發展熱情,也影響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五)林業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林業工作涉及面廣,技術性強,工作難度大,肩負林業執法、資源管理、公益服務等管理職能,目前機構設置不合理、體制複雜等因素嚴重製約了林業發展。

四、意見與建議

(一)完善配套體系建設,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質量。完善市場,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龍頭企業,以行業繁榮帶動產業發展;開創品牌,實施名牌戰略;加強林業標準化建設,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教育與人才培養。

(二)進一步深化林業各項改革,理順林業體制機制。一是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構建林業科學發展體制機制。要把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主題,作為林業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全力破解影響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構建現代林業體制機制,使廣大農民真正成為山林的主人,獲得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發家致富的創業平台,充分釋放38萬農民和241萬畝林地的巨大潛力,為實現林業科學發展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二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科學利用人力資源。以依法理順林業主管部門的職能職責和工作關係為根本,以創新林業管理機制,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探索林業執法、資源管理、公益服務管理新體制為重點,規範林業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新時期林業發展新趨勢,依照現代林業發展要求,強化管理、服務等意識,轉變單位職能,科學合理設置機構,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發展“瓶頸”問題,促進林產業科學發展。

(三)繼續加速推進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狀況。我們應始終把造林綠化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把森林經營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永恆主題,把科學經營的理念貫穿到林業建設的全過程,堅持“管嚴公益林、放活商品林、改造低效林、培育珍貴林、發展速生林”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快推進天保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大力推動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着力推行身邊增綠活動,讓林上山、進城、上路、入村,推進“綠色××、富裕××、和諧××”的建設進程。

(四)進一步全面加強資源保護和管理,鞏固擴大生態建設成果。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積極主動建立森林災害應急反應機制和防治服務網絡,健全和穩定林業行政管理體系,整合林業執法資源,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從提升林業部門執法權威和社會公信力着手,着力實施森林防火工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程,規範種苗、林木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生態安全。

(五)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做強做大林產業。我們應堅持開發利用與資源培育保護相統一原則,以“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為目的,從增加林業貢獻率着手,積極培育森林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着力打造100萬畝生態公益林、100萬畝速生商品林、30萬畝優質核桃、30萬畝油茶、1000萬株綠化苗木“五大基地”,做大做強以華海木業為龍頭的林產品加工、交易業。

(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投入,提供林業發展堅實保障。當前,我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林業對促進農民增收、增加就業機會的潛力和優勢,在爭取上級生態工程、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基礎上,暢通投資渠道,吸引社會投資向林業流動。其次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健全林業資金目標管理約束機制和責任體系,強化資金使用和運行管理,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着力改善民生。

(七)強化組織領導,提高科學執政能力和水平。結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黨風廉政建設着手,轉變工作作風,落實工作責任,加強隊伍建設,把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轉化為廣大林業幹部職工的自覺行動,全面提升林業幹部職工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4

一、林業生態建設的主要成效

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林業發展最快的三十年,全縣上下以工程和西部大開發為契機,高舉生態與產業兩面大旗,以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為依託,以發展保護為中心,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為重點,以加強林業自身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服務於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均取得輝煌成績。三十年來,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由78年的176.1萬畝上升到現在的262萬畝,淨增85.9萬畝;有林地面積由78年的88.3萬畝上升到現在的178.4萬畝,淨增90.1萬畝;活立木蓄積由78年的97.38萬立方米上升到現在的418.8萬立方米,淨增321.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78年的25%上升到現在的49.6%,淨增23.7個百分點;林業系統建築總面積由78年1037平方米上升到現在104229平方米,淨增10.3萬平方米;國家對林業的投入由78年的不足5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近1個億;全縣林果收入由78年的200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近6個億。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全縣林業實現了四大轉變,即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由純發展型向發展與保護並重型轉變;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轉變;由林業部門單打獨鬥向全社會齊抓共管轉變。一個山清水秀、民富林強的新屈鄉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工程建設成果豐碩。近二十年,全縣先後啟動實施了防護林、德援造林、世行貸款造林、生態環境保護、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庫區濕地等一批重點工程,各項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防護林從89年開始啟動,十年完成重點人工造林30.9萬畝,封山育林3.65萬畝,低效林改造15.1萬畝,幼林撫育5.3萬畝;德援項目從95年開始啟動,六年完成人工造林13.94萬畝,封山育林9.71萬畝,灌草種植0.2萬畝;世行貸款造林由95年開始啟動,三年完成人工造林1.58萬畝,封山育林1.41萬畝;退耕還林從2000年開始啟動,截止2009年全縣共完成坡耕地造林22.3萬畝,荒山造林12.7萬畝;天保工程從2000年開始啟動,截止目前,全縣落實森林管護面積181萬畝,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4.17萬畝,封山育林17.9萬畝,飛播補植管理5萬畝,安置森工企業富餘人員333人。德援項目從建設初期到終期評估驗收,一直被譽為全省的樣板。退耕還林工程從04年開始連續三年被授予全省退耕還林先進單位,07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

(二)三防工作全面加強。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強。縣鄉兩級防火機構進一步健全,防火設施進一步完善,防火措施進一步紮實,火警次數由70年代的每年20餘起下降到現在的不足10起,實現連續31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好成績,;二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加強。通過加強檢疫與防治,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由78年的30%上升到現在的85%以上,林木種苗及種子花卉檢疫率由60%上升到95%以上,組建了市第一個縣級森林病蟲害檢疫檢驗室和林業生物標本室;三是限額採伐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天保工程啟動後,全縣取消了商品材採伐計劃,調減了農民自用材指標,農民自用材由2000年前的7萬立方米/年下降到現在的3.6萬立方米/年,調減了35%,與此同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林木採伐、運輸、經營、加工、檢疫“五證”管理辦法,全面推行林木採伐許可證服務代理制,極大地方便了羣眾,提高了辦事效率;四是林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全縣上下嚴格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從2000年起,平均每年查處非法徵佔用林地案件近20起,收取森林植被恢復費500萬元以上;五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得到加強。成立了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建成省級自然保護小區5個,保護面積68610畝,對全縣402株古大珍稀樹木進行普查登記,並對其中45種特別珍貴的樹木和18各珍稀植物進行了掛牌保護;六是林業執法工作得到加強。林業執法機構由70年代的1個增加到現在的17個,林業專業執法人員由70年代的不足10人增加到現在的近100人,林業案件的查處量由70年代的平均每年10餘起上升到現在的200餘起,林業執法和資源保護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

(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大規模開展飛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還林、封山管護和節能保林,全縣森林植被迅速得到恢復,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全縣森林資源分三個階段實現了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1980年至1992為第一階段,以飛播造林為主,12年間共進行飛播8次,21個播區總面積達90萬畝,使65萬畝荒山禿嶺披上了綠粧;1993年至1999年為第二階段,全縣以消滅荒山和綠化達標為中心,93年消滅了宜林荒山,95年實現了綠化達標,被省政府授予綠化達標先進縣;2000年起截止2007年為第三階段,全縣以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為依託,7年間完成坡耕地及荒山造林30多萬畝,封山育林17.9萬畝。30年來,全縣新增林業用地86萬畝、有林地90多萬畝、活立木蓄積320多萬立方米。全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據統計,30年來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由78年的2030平方公里下降到1075.86平方公里,土壤侵蝕模數由治理前的4194.2噸/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現在的1170噸/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由78年的851.42萬噸/年下降到時現在的125.88萬噸/年,各種自然災害明顯減少,各種野生動物和野生禽類明顯增多。

(四)林業產業發展壯大。全縣按照穩步發展第一產業、大力發展第二產業、突破性發展第三產業的總體思路,林業產業板塊不斷髮展壯大,結構更加合理,門類更加齊全,林果產值由78年的2000多萬元增加到現在的近6億元。一是一批以消耗森林資源為主體的木材經營加工企業被關閉,從2000年開始全縣共關停木材經營加工企業40多家;二是以柑桔、茶葉、板栗、核桃為主的多經基地快速發展,全縣多經林面積由78年的18萬畝上升到38萬畝,增加了20萬畝;三是以森林旅遊和特種養殖為主體的新型林業產業蓬勃興起。九畹溪漂流、鏈子崖探險等一批特色生態旅遊項目和特種養殖業已在庫區嶄露頭角,成為拉動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五)林業科技卓有成效。一是科技隊伍建設卓有成效。林業科技人員由78年的15人增加到現在的98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達90%以上,中級職稱達80%以上;二是技術培訓工作卓有成效。近十年來,全縣圍繞板栗、核桃等農村支柱產業,大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和技術培訓,每年開展技術培訓不少於50場次,培訓農民達1萬多人;三是科技創新工作卓有成效。廣大科技人員立足本職,大力開展林業科技創新,林業科研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林業系統在國家、省、市林業科研院所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林業科研項目20多個,其中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縣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生物籬防止水土流失、農林複合模式、板栗豐產栽培、管氏腫腿蜂防治馬尾松毛蟲、空心李選育等技術在全省、全市均處於水平。

二、當前林業生態建設的主要問題

(一)森林資源總量嚴重不足。在庫區,是森林資源相對貧乏的縣、市之一,全縣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和森林覆蓋率在山區縣、市中均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更少,森林資源的匱乏已成為制約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二)土地退化和濕地污染現象比較突出。由於我縣人多地少,加上耕作方式落後,全縣土地退化的現象比較突出,部分地區已出現沙化現象,如楊林趙家山、郭家壩五龍等地已出現沙化跡象。工程新建後,我縣人地將矛盾更加突出,幹流及八大支流被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土地退化和濕地污染已成為我縣生態建設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

(三)林業生產經營管理集約化程度不高,效益較低。一是經營手段滯後。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縣林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森林單位面積和蓄積也比較低,林地資源畝均產出水平只有200元左右,森林單位平均蓄積只有3立方米左右;二是科技含量不高,現代科技成果在林業生產經營中的普及率及成果轉化率約30%左右;三是林業機構不夠穩定,林業隊伍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長期以來,林業機構和管理體制變來變去,林業力量薄弱,幹部職工教育和知識更新的步伐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嚴重製約了林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形勢越來越嚴峻。我國是世界上森林火災發生最頻繁和受外來有害生物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調查,全國平均每年發生森林火災1萬餘起,受害森林面積900多萬畝,現有林業有害生物8000餘種,造成嚴重危害的達292種,其中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達32種,有害生物發生面積達1.6億多畝,已超過年人工造林面積,給我國帶來國土生態、物種、能源、糧食、木材和氣候等多方面的安全隱患。我縣地處工程壩上庫首,隨着工程新建後所帶來的人流、物流和森林植被的恢復和工程新建後所帶來的人流、物流,我縣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形勢也將更加嚴竣。

(五)林業產業體系不健全,投入嚴重不足。林業產業作為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支柱。當前林業產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林業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比重較小,就全縣而言林業產值僅佔農業產值的30%左右,全縣山地面積佔整個國土面積的80%左右,林業產業的潛能和優勢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二是林業產業門類不齊全,發展不平衡。林業產業僅侷限在簡單的培育用材林、發展經濟林、培育花卉種苗和開發森林旅遊上,而對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特種養殖和林下資源開發等新型產業重視不夠;三是投入嚴重不足資金。相對而言,國家對生態建設的投入較大,而對林業產業的投入較少。

三、採取的主要對策

在當今全社會高度重視林業的大環境下,如何抓住當前西安部大開發和林業工程眾多的大好機遇,推動我縣林業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工作,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應着重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林業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對林業工作的認識。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着生態建設和生態產品供給的雙重使命。2003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必須把林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全縣上下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一是要充分認識新時期林業巨大的生態功能,努力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切實擔負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歷史使命;二是要充分認識林業巨大的經濟功能,努力保障木材供給和發展林業產業,切實擔負起促進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光榮任務;三是要充分認識林業的巨大社會功能,努力增加就業和建設生態文明,切實擔負起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職責,不斷提高新時期全社會對林業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以大工程推動林業大發展。一是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全縣要抓住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大好機遇,重點抓好樹種置換、確權發證、政策兑現、信訪查處、成果鞏固等工作;二是繼續抓好天然林保護和生態公益林補償。要進一步完善天然林管護體制,強化鄉鎮、村管護職責,努力探索生態公益林補償的形式和辦法,提高管護成效;三是繼續抓好庫區濕地保護。儘早啟動庫區濕地保護項目,切實加強庫區濕地監測與保護;四是繼續抓好低效林改造。通過撫育施肥、改接換種、防蟲治病等手段,加大低效林改造力度;五是繼續抓好科技支撐。以國家林業局蘭陵溪退耕還林科技支撐點為契機,切實加強與上級科研部門的聯繫與配合,針對我縣在林業生產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科研攻關,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六是繼續抓好項目爭取工作。全縣要在退耕還林新一輪規劃、公益林補償、低效林改造、庫區濕地、生物質能源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省、市對林業的投入,增強林業發展後勁。

(三)加強林業執法和森林資源保護,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俗話説“三分造,七分管”,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始終是全縣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過加強對林業政策法規的宣傳,採取法律、行政和經濟等多種手段,實行綜合防治。一是切實加強森林防火。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對森林資源危害甚大,全縣上下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按照“科學預防、積極消滅”的方針,紮紮實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全縣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二是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病蟲害被人們稱之為“無煙的森林火災”,同樣對森林資源會造成毀滅性損失,當前全縣重點要抓好松材線蟲病的除治和以核桃為主體的經濟林病蟲防治工作;三是切實加強對林地、林木、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全縣上下要從源頭着手,認真研究各項管理措施及辦法,加大工作力度,嚴禁亂徵濫佔林地和濕地,亂砍濫伐林木,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四是切實加強對木材市場和流通領域的監管。加強木材流通領域的檢查和木材經營加工市場的巡查,嚴禁非法運輸和無證經營加工木材,進一步規範木材市場;五是切實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加強森林公安、檢查站、林政稽查隊伍建設,不斷充實林政執法人員,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四)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不斷壯大林業板塊。按照興林富民的總體要求,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林業產業政策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一是大力發展以柑桔、茶葉、板栗、核桃為主體的經濟林產業;二是大力發展以庫區自然風光和屈原文化為主體的森林生態旅遊業;三是大力發展以野生動物為主體的特色馴養繁殖業;四是大力發展以維維、帝元、屈姑為載體的森林綠色食品業;五是大力發展以道路、城鎮、景區綠化為中心的特色種苗花卉園藝業。在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的同時,不斷完善林業產業政策,積極培育和扶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各種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努力提高林業產業市場化能力和林產品質量。

(五)大力實施科技興林戰略,不斷提高林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林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現代林業建設中起着巨大的支撐作用。我縣作為國家退耕還林科技支撐示範縣,有較好的工作基礎,當前圍繞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蘭陵溪科技點為載體,繼續加強與中國林科院、省林科院、亞研所、華農大、大學等科研院所的聯繫與配合,依託上級科研院所的力量,全面完成各項科研任務;二是大力普及推廣林業常規技術;三是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送科技下鄉活動;四是大力加強示範園建設;五是切實加強林業科技隊伍建設和科技人才的培養。

(六)努力加大對林業工作的投入。現代林業的特殊性及長效性,決定了必須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必須從項目、技術、資金三個方面不斷加大對現代林業工作的投入。要樹立資源有價、生態有償的觀念,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林業投入的長效機制和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一是加強林業項目儲備和新項目的爭取工作,根據國家經濟政策及宏觀佈局,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儲備一批切實可行的項目,儘量多的爭取國家投入;二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制定和完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企業積極參與林業建設;三是加強對現有林業工程項目和資金的監管,不斷提高建設質量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四是加強與各級財政、發改、農業、水保、水利等部門的溝通與聯繫,限度地加大對林業工作的投入。

(七)切實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現代林業建設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責任重大。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林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強有力的領導體系,及時研究和解決林業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層層明確職責,建立健全林業建設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相關部門要按照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積極參與和推進林業建設。要建立健全各級林業機構,切實加強林業隊伍建設,積極推進林業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和工作方式創新,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現代林業建設。

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5

荒山綠化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明年要在全縣範圍內大打一場宜林荒山殲滅戰,為了更好的完成好此項工作,促進全縣林業生態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我局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宜林荒山現狀及分析

十八大召開之後,生態文明建設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成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荒

山綠化作為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着我縣生態文明能否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我縣國土總面積176.9萬畝,林業用地面積68.25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2.79萬畝,疏林地面積5萬畝,灌木林地面積14.02萬畝,未成林地面積9.67萬畝,宜林地面積16.37萬畝,苗圃地面積0.25萬畝,輔助生產林地0.15萬畝,四旁植樹總株數278.33萬株,森林總蓄積量52.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2.88%,林木綠化率22.22%。宜林荒山重點分佈在古韓鎮、下良鎮、虒亭鎮、北底鄉、王村鎮和上馬鄉,大力實施荒山綠化工程對改善全縣生態環境有着重要的意義。

二、初步思路

林權改革後,由於後續配套政策未能及時銜接,林權户空有林權之實,沒有造林綠化之力。僅靠政府單方面推進荒山綠化,效果不甚明顯。因此在調研和探索的基礎上,初步思路為:引入市場機制,按照“政府引導,政策配套,企業投入,指標置換,全民參與,多元經營”的指導思想,打造“政策化扶持、企業化經營、多元化開發”的荒山綠化新模式。

三、實施內容

1、總體佈局。

按照“分片區安排、分重點佈局、分年度實施”的要求,已經完成5.78萬畝;—分別每年完成3萬畝。用5年的時間着力構建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發揮的荒山生態網絡體系。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真正實現“山上綠起來,環境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的生態建設目標。

2、佈局原則。

①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注重規模的原則,根據各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宜林則林、宜果則果、林(藥)草間作,實現優質高效。

②堅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穩妥推進的原則,從我縣實際出發,制定長遠發展目標,建立長效機制,完善林業政策。

③堅持生態優先、產業支撐、增加收入的`原則,以生態建設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支持和帶動生態建設。

3、栽植模式。

——在土壤條件較好的區域,建議採取“大坑大水”栽植模式,坑大能保證增加一定的土壤厚度,積水保墒。建議栽植乾果經濟林為主,樹種選擇主要有核桃、紅棗等。

——在土壤條件較差的區域,建議採取“條帶栽植”和“零星栽植”模式相結合的模式,最大可能增加綠化面積。建議栽植闊葉樹、風景樹等混交林為主,樹種選擇主要有楊樹、柳樹、楓樹等。

——在土壤條件很差的石質山區,建議採取“大魚鱗坑”栽植模式,大魚鱗坑能較好的蓄水保墒,增加土壤厚度,成活率較高。建議栽植灌木林和針葉樹為主,樹種選擇主要有側柏、刺槐等。

4、運作模式。

按照企業經營為主的總體思路,可以確定四類經營主體:

第一類:企業經營。

我縣作為一個工業大縣、煤炭大縣,境內大量煤焦企業,既有減排治污的義務,又有恢復生態的責任。因此,可以要求煤焦、化工等為重點的碳排放企業主動經營,成立專業隊伍綠化荒山,建設企業林、環保林。可以將企業用地指標、污染排放指標、年度考核指標、生產量與荒山綠化面積掛鈎。比如綠化荒山100畝可新增用地指標0.1畝;年度考核中造林面積不達相應指標責令停產等,硬性分解任務,實行“捆綁”審批。

第二類:專業合作社經營。

扶持林業專業户建立合作社,帶動羣眾綠化荒山。實行培訓、補貼、獎勵“三位一體”予以大力扶持。比如重獎在綠化荒山中成績突出的集體、企業和個人,提拔重用表現突出的優秀幹部等。

第三類:農民自主經營。

鼓勵廣大農民積極參與荒山綠化。把林權改革後確權到户但沒有經營能力的荒地,通過合法流轉再次集中起來,在確定經營主體和規劃設計後,劃分區域,劃定班號,制定優惠條件吸引廣大農民參與綠化。比如鼓勵農民“認養”,在負責保栽、保活、保管的前提下,發展林下種養經濟,收入歸農民所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kj2k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