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1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五個校園”的意見》(渝委辦發〔20xx〕50號)文件精神,為加快“五個校園建設”,沙坪壩區二塘國小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學校以20xx年成功創建區級“綠色學校”為起點,繼續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主題活動為抓手,普及環境科學知識,努力打造綠色校園,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文明”、“綠色校園”的建設。現結合學校建設綠色校園的情況進行認真自查,並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成立創建工作小組

學校把創建“綠色校園”工作作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學校自20xx年來成立了創建“五個校園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校長任組長,負責“五個校園建設”總的規劃和佈置;副校長為副組長,負責協調、組織、部署“五個校園建設”的各項工作;德育處、教導處、後勤處等部門負責人、全體教職工等為成員,負責“五個校園建設”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司其職,確保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二、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綠色校園管理

(一)將“綠色校園建設”納入三年發展規劃。20xx年學校制定三年發展規劃時將“建設五個校園”工作納入其中,並按時間順序有序開展各項創建工作。歷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將環境教育等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特別是成立了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後,更是做到有規劃、有目標、有落實。

(二)將“綠色校園建設”納入學期工作計劃。每學期校長在制定學校年度工作計劃時,都把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和綠色校園創建工作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德育處、教務處、總務處等部門都落實了相應的措施,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每個方面,讓環境教育的理念牢牢樹立在全校師生心中。

(三)將創建工作與文明評比結合起來。學校結合綠色校園建設工作開展了不定期的抽查教室、辦公室是否有“無人燈”現象,教室、公共場合是否有自來水未關等現象,並將檢查情況與文明辦公室、優秀教研組、文明班級、文明個人等評優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時藉助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班級黑板報等媒介深入廣泛開展綠色教育工作。

(四)將創建工作與績效工資結合起來。學校將綠色校園工作與班主任工作聯繫起來,制定了“二塘國小護綠衞生檢查評比制度”,並將班級考核情況與期末班主任績效工資考核結合起來,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環境衞生改變和學生文明行為的規範。

學校通過制定學校工作規劃和學期工作計劃,完善各種評優評先制度等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五個校園制度建設,規範了管理。

三、發揮課程作用,實施綠色教育理念

學校根據條件切實落實“以生為本”理念,從開設課程、學科滲透、環保宣傳等多角度對學生開展紮實有效的綠色環保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活動。

(一)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開展環保知識教育。學校利用集體朝會、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校園廣播等途徑及時對學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宣傳綠色環保知識,及時反映學校創建工作的最新情況等。如開展“綠地行動”,“藍天行動”,“寧靜行動”,“碧水行動”,“珍惜水資源”等知識的宣傳,提高了師生的環境意識。

(二)利用重大紀念日,積極組織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四、二二”世界地球日等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如:發動學生為班級獻花;開展環境保護徵文比賽、環境知識問答等;利用“3.12”植樹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植樹護綠;利用重慶市開展創模活動引導學生開展垃圾分類、廢電池回收、愛鳥護鳥、對周邊環境進行監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環境的行動。

(三)引導學生開展“環境保護”的各種教育主題活動。學校開展了“垃圾回收愛心儲值行動”計劃,該活動開展一年多來,不僅有效回收了學校班級的可利用垃圾,同時潔淨了校園,樹立了全體同學的愛心幫扶行動;鼓勵學生參與有關環境保護的小課題研究,如五年級學生在20xx年參與的“井口工業園區工業“三廢”污染情況的調查研究”小課題在校級進行了展示;每期參加社區開展的環境保護活動,如三年級學生進入社區進行環境維護,撿拾垃圾等活動;通過不同方式向羣眾宣傳環保知識、節約水電、節約用紙,美化、綠化、淨化……

(四)開展德育社區化活動。結合學校德育社區化活動,學生分年段開展活動。如五六年級學生分別到園區企業開展現代企業生產知識瞭解以及現代企業廢水廢氣處理知識瞭解;三四年級學生到敬老院進行敬老、愛老感恩活動;一二年級學生參加校內護綠衞生潔淨行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環保意識,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高尚情操。

(五)利用課堂主渠道,開展綠色教育活動。學校要求各年段都要開展環境教育的課程;除此之外,各學科教師利用課堂主渠道,寓環境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有意識地進行環境教育滲透,傳授環保知識,對學生進行節水、節電、防污染、倡低碳等環境教育。

四、落實科學建設,營造綠色校園環境

學校十分重視綠色規劃,按照“總體規劃,逐步建設”的思路,精心設計、科學合理地開展我校“綠色校園”的建設。

首先,學校打造綠色環境。20xx年學校將足球場周邊地塊改造成為了綠色花台。進入校門後呈現在眼前的是綠樹成蔭、花紅柳綠的美麗場景。校園花園內花草樹木生長良好,在校園足球場四周、塑膠操場環道、道路兩旁都因地制宜設立了綠化帶,校門前過道兩旁重新栽種了樹木,校園常年綠意濃濃。

其次,打造綠色校園文化。20xx年起學校為每個班級設計了班級展示牌,以學校倡導的“綠色環境”為主色,進行班級介紹,“每月之星”,“中隊格言”等一應俱全;學校定期粉刷樓面、過道、圍欄,更新校園提示語牌;在教師辦公室購買綠色植物,在每層樓道種植小盆綠色植物,並分給每個班級,由孩子們進行每天養護。整個校園建設達到了綠化美化效果,實現了環境育人的目的。使校園內四季有綠色,四季有花開,四季聞花香,營造了環境教育的良好氛圍。

五、踐行綠色行動,構建綠色生活理念

學校不僅開展豐富多彩的綠色教育系列活動,而且更加註重教育全體師生踐行綠色行動,養成環保低碳生活方式,讓綠色生活理念在二塘國小生根、開花、結果。

(一)校園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學校實行大隊部、中隊衞生值檢查制度,由學校大隊部成員,各班級中隊組織學生構建成自主管理小組,輪流負責學校環境衞生的檢查、督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而且鍛鍊了他們的管理能力,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熱情,同時極大地淨化了學校的環境。

(二)開展“垃圾回收、愛心儲值行動”計劃。經學校和德育處籌劃,20xx年學校開展了“垃圾回收愛心儲值行動”計劃,總務處為每個班級添置了垃圾回收箱,每天各個班級將礦泉水瓶、廢紙、廢報等垃圾分類存放,中午由專人按時交到德育處垃圾回收處,德育處安排2位大隊幹部負責記錄重量。各班級獲利資金的三分之二將返回班級,三分之一作為學校德育處愛心儲值基金,定期對學校困難學生進行幫扶。學校開展“垃圾回收愛心儲值行動”以來,學校環境我們將持續認真地做好本項活動,真正打造學生環保節約習慣。

(三)注意合理使用資源。學校在水、電使用等方面採用責任追究制和環境教育相結合的辦法,除正面引導學生珍惜資源外,班級水電實行班級負責制,教育學生杜絕“無人燈”現象;關門關水檢查等制度;公共場所的水電使用由後勤人員專門負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費。

建設綠色校園是我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活動的開展將使全校師生環保意識得到極大提高,綠色教育的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綠色生活將逐步成為我校師生的常態。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綠色校園的建設和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此項工作,通過“五個校園建設”的創建,辦好沙坪壩區的北部窗口學校。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2

一、學校概況

連雲港市臨海路國小始建於1932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市實驗國小。學校位於連雲港港口,依山傍海,佔地面積4281平方米。校內法桐青翠,雪松長青、鳥語花香,清新怡人,是一座花園式學校。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42人,教職工41名。校內設有校園廣播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電子白板班班通,建有軟件製作室、網絡控制中心、學生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儀器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閲覽室、體育器材室、衞生室、校史室等各專用教室,配有籃球場、排球場和乒乓球活動場地,能基本滿足學生活動需要。

二、具體做法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涉及到學校教育教學、校園環境管理等各個領域。為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近年來,我們從增強師生環保理念入手,採取組織領導、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環境滲透、環保競賽、社區實踐多管齊下的辦法,使綠色創建卓有成效。

(一)加強領導,健全制度,紮實推進學校創綠。我校於20xx年12月被連雲港市環保局、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綠色學校。自20xx年初啟動省級綠色學校創建以來的三年間,我校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的組織管理,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適時成立了創建辦公室、環境教育組、創綠活動組、宣傳材料組和環境建設管理組,明確職責,分工落實,並創建工作納入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列入了學校、處室、年級、教研組的教育教學計劃,建立了全校性的工作運行和管理機制,形成了師生共同參與、上下齊抓共管的創建格局。為確保創建落到實處,我校健全並落實了《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創建工作制度》、《創建工作目標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管理制度》、《校園綠化管理制度》、《校園環境衞生管理制度》、《校園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校園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管理制度》和水氣聲渣污染控制制度、措施。

(二)學科滲透,增長知識,強化師生環保理念。為此,我校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學科滲透計劃。學校教學計劃、教研組教研計劃、備課組活動計劃中都包含了學科環境教育的滲透內容,提出了明確的學科滲透要求。二是研究教材,篩選環境教育知識點。各教研組在制定計劃前明確分工,篩選彙集環境教育知識點,打印分發,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有的放矢。三是開展學科滲透評比。三年間,我校多次開展環保教案評比、環保優質課評比活動,促進了知識教育與環境教育的有機融合,增強了教育效果。四是搞好日常抽查。為增強學科滲透實效,我們還通過抽查教學計劃、查閲備課本、聽課評課等途徑,檢查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情況。

(三)活動滲透,拓寬視野,增強環境教育實效。

一是與綠色德育教育活動相結合。“綠色德育”並非簡單意義上的生態環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綠色”所代表的自然、和諧、人文等思想的德育觀。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綠色德育教育模式,努力營造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育人環境。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傳環保知識,滲透環保理念;利用環保主題班隊會、板報、櫥窗、校園廣播、電教多媒體設備,全方位地傳播環保知識。我們尤其注重校園網絡建設,在學校網站開闢了“綠色學校”專題,重點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教育學生自覺節水節電節約紙張、不吃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減少白色垃圾污染、多走路少坐車,引導學生參與植樹護綠、愛鳥護鳥、垃圾分類。

二是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近年來,我校相繼在“環保興趣小組”的學生中開展了“別了,超薄塑料袋”、“讓噪音遠離我們”、“環保小製作”、“巧手利用廢物”等綜合實踐活動,效果良好。

三是與環保競賽活動相結合。近年來,我校開展了“共創美麗校園”演講比賽,舉辦了環保主題的手抄報、繪畫比賽,開展了校園“美中不足”發現之旅活動,給樹木掛上知識卡活動,以“環保知識”、“愛鳥周”、“綠色的地球”、“綠色的家園”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評比,班級環境衞生、節約能源評比,將節約水電、班級衞生、垃圾分類納入評比內容,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四是與紀念日集中活動相結合。學校利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日和植樹節、愛鳥周等,圍繞主題,組織“環保宣傳員”、“環保小衞士”到街道、社區開展宣傳,組織清掃“七一廣場”、清除白色垃圾、保護母親河等活動,發出“致學生家長的環保倡議書”,擇時向家長展示學生“廢物利用小製作”,喚起社會共鳴,營造人人關心環保、個個愛護環境的濃郁氛圍。五是與社區環保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生們經常利用紀念日,走出校門,散發環保資料,宣傳環保知識,制止污染行為,擦洗街道護欄,清掃衞生死角,澆灌路邊花木,當好愛護花木宣傳員和小“保鏢”。

(四)環境滲透,優化育人氛圍,打造校園生態亮點。我校十分注重校園環境建設,千方百計打造校園生態亮點。校園環境優雅。步入臨海路國小校園,人們無不被花香、草香、書香所吸引:搖曳生姿的花木,雅緻寫意的草坪,組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和諧與自然,似乎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了靈性的墨香,彷彿空氣中也充盈着淺唱低吟。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凸顯在辦公樓的外牆上,學習園地、名人警句、格言、師德師風、重要規章、師生書畫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剪影、可圈可點的學生範文、字畫張貼在文化長廊。激勵類、警示類、環保類、安全類標語在樓道、梯間隨處可見。生態文化、教室文化、寢室文化、樓梯間文化、走廊文化、餐廳文化、廁所文化等校園文化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玲瓏的水池、蜿蜒的小路相映成趣,品種繁多的植物鬱鬱葱葱濃郁的文化氛圍浸染着這裏的每一寸土地,一年四季處處芳草青翠,綠樹成蔭,鮮花豔麗,果實飄香,鳥兒鳴唱,真正做到了鳥語花香。優雅的校園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給人們帶來了美的感受和無窮無盡的樂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學校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多年來,我們一手抓校園綠化美化淨化,一手抓節能減排,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在我校已變成現實。校園水、氣、聲等主要環境質量全面達標,我校從未發生一起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人身傷害事故。“少扔一片紙屑,淨化一次心靈”、“捐出一張廢紙,奉獻一片愛心”、“節省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儉一滴水”,每一項倡議都得到了師生們的積極響應,隨手關燈、擰緊水龍頭、紙張雙面使用、垃圾分類處理、廢物回收利用,等等,已成為大家的`踐行準則。

三、主要成效

省級綠色學校創建三年,我校累累碩果,主要表現在:

(一)師生環保意識日益增強。我校通過召開動員大會、創建節約型校園、加強校園環境管理、舉辦環保主題班隊會、組織開展環保競賽、環保教案評比、環保優質課評比、環保公益活動等多種形式,既增強了師生的環保理念和踴躍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又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師生全員參與生態環保行動、投身綠色創建的參與率。我校“創建綠色學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的師生初步了

解了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環境科學基礎知識,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創建綠色學校的目的意義。師生關注校園、社會、家庭的環境問題。近年來,我校先後發放了《“加強環境保護倡導生態文明”社區問卷調查》、《“踐行低碳環保倡導生態文明”家長問卷調查》、《關於秸稈禁燒告學生家長書》、《致學生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和《學生家長創建綠色家庭承諾書》,把加強與社會、家庭聯繫溝通的過程變成師生全方位關注環保、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呵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過程。在創建綠色學校活動中,廣大師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融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建設的大潮之中,時時關注環保,事事想着環保,人人愛護環境,個個保護環境。

(二)師生環保行為業已形成。學校積極倡導並踐行綠色消費,不使用對環境污染嚴重、對師生身心健康有害的產品,不使用或儘量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不使用超薄塑料袋購物。師生自覺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節約糧食;自覺愛護花草樹木,不折損花木、不踩踏草坪;自覺愛護環境衞生,不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瞭解並掌握了垃圾分類處置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養成了維護環境衞生整潔的良好習慣;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傷害、不食用應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不破壞野生植物的生長;自覺參與學校、社區、社會的環保公益活動,參與率達到99%。20xx年6月,我校被連雲區教育局命名為無煙學校,在校園顯著位置設置了禁煙標誌,教師戒煙率達100%。

(三)學校環境教育成果豐碩。三年來,我校先後榮獲全國少兒美術教育示範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防震減災示範校、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連雲港市綠色學校、連雲區環境教育先進集體等20個國家和省市縣級榮譽。我校教師受縣以上教育、環保等部門表彰十多人次,在市級以上報刊、會議、網站上發表(交流)的環境教育及科普論文、環保教案等14篇,獲得環保類獎項5個,有多位教師的環境教育教案、論文獲獎。50多名學生的近百件作品先後在省、市、縣的環保徵文、環保主題班會、演講、小製作、繪畫比賽和藝術系列現場比賽中獲獎。20xx年6月10日,江蘇電視台《生態與環境》節目組及《連雲港日報》社專題採訪我校綠色學校創建的經驗做法。

(四)校園管理檔次得到提升。綠色創建既培養了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也搭建了提升校園管理檔次的平台。校園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校園環境質量全面達標,校園內的水塘、池沼水水質均為Ⅲ類水質;校園空氣清新,無焚燒樹葉和垃圾現象;環境噪聲符合國家標準;校辦企業、學校設施及施工現場沒有產生對校園和周邊環境有害的污染源。水電紙張的節約管理措施到位,水循環利用以及廢物回收再利用,得到了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校園環境管理、垃圾分類處置、食堂衞生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得到了較好落實。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56%,折枝毀木匿跡,花草樹木無病蟲害;辦公、學習、生活場所整潔,採光良好,廁所幹淨,無衞生死角;食堂、飲水系統、小賣部符合衞生安全標準;校內公共活動場所無造成師生人身傷害的事故隱患,近年來未發生重大人身傷害事故。

四、存在不足

近年來,我校創建工作成績可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學校環境教育與外界的聯繫溝通尚顯不足。今後,我校將聘請專家、學者作為校外輔導員,開闢更多的校外活動基地,舉辦各種形式的貼近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座談、講座、參觀、觀摩與實踐活動,提高活動的實效性。

二是校本課程中的環境教育“份量”尚顯不足。我校將立足校情,進一步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加大環境教育內容比重,有計劃地搞好校本課程的組織實施,努力提升我校環境教育質量,努力打造具有臨小特色的校園人文環境。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3

一、學校概況及創建工作簡介

承德市實驗國小始建於1949年,其前身是承德師範附屬國小。目前學校佔地面積15974M2,建築面積12292M2,現共有46個教學班,158名教職員工,2900多名在校生。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我校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藴,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享譽熱河大地。特別是近些年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立校、以科興校、依法治校”的方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逐漸形成了鮮明的“自主、快樂、和諧、發展”的育人理念,並以此作為指導,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取得顯著的辦學成果。學校曾榮獲全國羣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國小作文教改實驗校、河北省德育示範校、省自主學習教改實驗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示範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環境教育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全民族環保意識的奠基性工程,也是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校歷來高度重視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在這方面擁有優良的傳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校就連續多年保持市級“花園式單位”和“文明單位”桂冠,20xx年又被授予全省“綠色學校”的殊榮。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我們對“綠色學校”的認識也日益深入。最近一個階段,我校積極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精神,將創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堅持用和諧發展思想、可持續發展觀審視工作實踐,全方位、多渠道地推進環境教育,不斷提升師生的環境意識和人文素養。我校的辦學理念中的“和諧、發展”四個字,不僅是強調學生個體身心的和諧、素質的協調,也是我們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辯證統一關係的科學闡釋,是對“可持續發展觀”深入理解的集中體現。

二、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和成果

(一)健全組織,建章立制,統一思想,真正形成創建工作網絡。

在創建工作過程中,我們首先成立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由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和少先大隊等各部門相互配合、齊抓共管;我校還注重這方面的建章立制工作,不斷完善和優化各項規章制度、規範和實施細則,逐漸形成了全員參與、羣策羣力、運轉高效的嶄新格局和長效機制;我校不僅將其納入學校工作要點之中,還研究制定專項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領導班子把該項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每學年初專門召開會議,謀劃部署有關工作。經過不懈努力,我校全體員工切實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進一步增強了做好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以校本培訓為基本途徑,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育活動的實施、學校工作的開展,關鍵在於教師。我校認為,綠色學校工作的創建工作同樣需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作用。因此,我們以校本培訓為基本途徑,致力打造一支熱愛環境教育事業,觀念領先、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幾年來,我校一方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赴外地參觀,學習借鑑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聘請環保領域的專家來校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另一方面引領廣大教師依託國際互聯網和校園網等現代媒體,佔有豐富的環境教育資源,同時圖書館訂閲了相關期刊雜誌,如《中國環境報》3份,《環境教育》和《人與自然》各1份,成為我們瞭解最前沿信息動態的有效途徑。

(三)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全力抓好學生的環境教育。

1、整合課程資源,牢牢把住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

依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校把環境教育滲透進語文、科學、社會、思想品德等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教師要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撰寫環境教育實施計劃,將環境教育體現在教案設計和實際操作中,學校也相應地修訂了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學生在課堂中瞭解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掌握了環境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對生態平衡、資源、污染、垃圾分類等概念有了初步理解,獲得了一定的情感體驗。

2、將環境教育與“自主德育”有機結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自主德育”是我校“十五”期間申報的市級立項科研課題,是深化德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實質是充分尊重和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通過內化的過程,最終達成優良的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這種理念運用到環境教育領域同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我校又大膽革新德育價值觀,確立了“新一代合格小公民”的德育培養目標,而在提出的“合格小公民”具體標準中,又把“基本的環境素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一條。上述觀念的更新、思想的轉變,為環境教育增添了新的助推力,也增強了德育工作和環境教育的實效性,可謂一舉兩得。這樣更加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激發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從而自覺地養成環保習慣,發自內心地踴躍投身到環保實踐當中。

3、寓環境教育於課外校外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之中。

實踐活動是實施環境教育的有效載體。我校堅持創新活動形式,拓寬活動領域,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系列活動,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實踐平台,使環境知識與環保行為有機結合起來:

一是開展主題班(隊)會、環保知識競賽、以環保為題材的書畫、徵文以及小製作展覽活動。學校經常性地舉行“珍愛生命,關愛家園”、“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等主題班(隊)會;每學期的環保徵文、繪畫活動更異彩紛呈,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尤其是學生紛紛用廢舊物品製作工藝品和科技作品,既培養了環保意識,又鍛鍊了動手和創新能力。

二是抓住植樹節、愛鳥周、無煙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環境日等有利時機舉行教育活動。例如,每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之際,我校學生都製作展板,上街發放宣傳資料。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以來我校學生向市民共計發放宣傳資料4500多份;近兩年的無煙日前夕,我校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由宋慶齡基金會、全國少工委聯合舉辦的“太陽花”杯無煙花季勸阻青少年吸煙活動,發起全校範圍內的學生拒絕吸煙簽名行動,學生有近2300多人(次)參與了簽名,教育效果非常顯著,12名師生榮獲使者稱號,學校連續兩年被評為“‘太陽花杯’公益活動組織獎”。

三是利用校園宣傳媒體,營造濃郁的環境教育氛圍。板報櫥窗開設環境教育專欄,並定期更換內容;校內樓內的佈置設計匠心獨運,“少一片垃圾,便多一片清潔”、“天空是小鳥的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等宣傳畫、宣傳標識隨處可見,學生在潛移默化間思想情操受到了陶冶;紅領巾廣播站、“七色光”電視台(閉路電視系統)和蒲公英校報經常播(刊)出環境教育內容。在這些宣傳陣地發揮影響的同時,廣大學生輪流參與到宣傳實施過程中,這本身就是一種極佳的情感體驗。

四是蓬勃開展環保實踐周和文明班級、“環保小衞士”評比。我校一直大力倡導“我為校園彎彎腰”,號召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為了加強對學生衞生習慣的監督管理,我們採取班級小監督員上崗值勤,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了示範、督促的作用,並將每班學生的表現情況納入班級量化考核,作為文明班集體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學校還出台了“環保小衞士”評選標準,每學期評出“環保小衞士”若干名,予以表彰獎勵。

五是將“環保假日小隊”活動引向深入。我們堅信,將環保教育帶進家庭,輻射社區,才是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根本意義所在,於是我校堅定不移地把“環保假日小隊”活動作為創建工作的一個切入點。幾年來,假日小隊的足跡遍佈大街小巷、文物景點、機關單位,如桃李街、中心廣場、避暑山莊、“母親河”武烈河等。他們揀拾垃圾,清除“白色污染”、非法小廣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為維護名城形象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特別是他們圍繞環境污染收集了大量信息,深入開展了調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並以書信形式寄給了市長。

六是深入、持久地開展“手拉手,地球村”回收活動。少先大隊動員學生回收垃圾,分類處理,並將所得款項陸續寄送了《中國少年報》編輯部,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四年多以來,回收款總計2165.3元。

4、將環境教育納入校本教研和科研的範疇,提升到科學的層面。

針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結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與學校實際,我校又積極開展校本研究,摸索新時期、新形勢下環境教育規律,先後進行了《“自主德育”理念下的環境教育》、《新課程實施與環保實踐》的專題實驗,總結和提煉出了一整套較為科學完善的教育策略。

(四)加強環境建設,重視環境育人的巨大作用。

我校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加大投入,逐步地改造校園,真正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和美化。自20xx年開始,我校按計劃鋪設了水泥方磚,修建了校園雕塑,粉刷了牆壁;每年購買栽種各種花草樹木,使校園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最近五年以來,僅綠化費用就相繼投入約100餘萬元。特別是投資400多萬元的新教學樓和投資80多萬元的現代化運動場先後於20xx年底和20xx年8月份竣工,更為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環境衞生方面,學校嚴格執行《學校衞生工作條例》,教室、宿舍、餐廳和辦公室等場所定期消毒;學校為各個班級劃分衞生擔當區,落實責任制,每天由指定班級學生打掃,部分區域則由專人負責清掃,校園各處做到“五無”,即地上無痰漬紙屑、牆壁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衞生無死角,為師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空間。如今,我校校容整潔,秩序井然,給來參觀的客人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五)加大管理力度,杜絕和減少浪費,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

本着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我校對設施、設備、財物在內的各種資源,統籌使用,合理配置,規範管理,厲行節約,重複利用。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師生不浪費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已經蔚然成風,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成為廣大同學的共識,回收廢紙,多使用再生紙,拒用一次性餐具已經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六)打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我們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環境教育的層面上,而是繼續豐富綠色的內涵,上升到人文、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審視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我校認為,“綠色”象徵了自然、和諧、人文和民主。基於這種理念,我們又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打造濃郁的校園文化:

①圍繞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學生精心排演的小話劇《森林爺爺》以及在避暑山莊文化節上表演的舞蹈《百人荷花舞》就是其中的代表。

②倡導“書香校園”,創建學習型組織,師生將讀書、學習視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式,自覺地浸潤在書香氛圍和快樂體驗當中。

③營造寬鬆、愉悦的人際環境和心理環境,一是構建平等、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二是推行人文化管理,體現在關心教工生活,為教師創造性工作營造自主的'空間等等,校園處處洋溢濃濃的人文關懷。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校綠色學校的創建活動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花園、樂園、學園、家園的境界已經初見端倪;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環境素養明顯增強,綠色的生活方式、人生信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已經牢牢熔鑄在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中,體現在日常行為裏。學生還在《個性化作文平台》、《承德日報》和《承德晚報》等報刊上發表有關環境方面的作文30多篇。承德電視台、《承德日報》等新聞媒體也多次報道了我校綠色學校的創建情況。

學校的創建活動還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其它各項工作的開展。近幾年,我校在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改科研等方面成績顯著,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這與綠色學校創建的作用密不可分,息息相關。

三、關於未來的幾點設想

我校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與外地先進學校先比還有差距,因此我校經過研究,決定今後要從以下幾點尋求突破與創新:

1、環境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今後的日子裏,一方面我校將聘請更多的資深專家、學者作為校外輔導員,開闢更多的校外活動基地,舉辦各種形式的貼近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座談、講座、參觀、觀摩與實踐活動,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另一方面,要在環境教育帶動家庭、輻射社區這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努力喚起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切實建立起“一帶二”、“一促一”新模式(“一帶二”即一個孩子帶動父母二人,“一促一”即一個家庭促進一個街道或小區),併力爭探索出新經驗、新做法。

2、致力於開發“綠色校本課程”。我校要立足鄉土,把握潮流,放眼未來,開發出一套具有“大避暑山莊文化”特點與本校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並儘快投入到實施過程之中。

總之,我校將以此次省級綠色學校驗收工作為契機,繼續鞏固已有的成果,不斷吸收先進經驗,將綠色學校的創建作為實現“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創河北省一流的品牌學校”這個總目標的關鍵一環來抓,努力爭創國家級綠色學校,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學校,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4

我校創建於20xx年,學校現有班級24個,學生853名,教師70名,大專、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58人,區教壇新秀8人。學校十分注重硬件設施建設,學校建有教學樓、食堂、傳達室、水房、計算機教室、勞技教室、音樂教室、實驗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專用教室齊全;建成了Internet校園寬帶網絡。建有籃(排)球場、學生活動區;教學儀器、電化教學設備均達教育現代化標準,學校以“為未來奠基”為辦學目標,以“真善美”為校訓,以“敬業、精業、踏實、創新”為學校精神,全體教師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服務意識,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近三年來,學校辦學成績突出,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好評,獲得了“徐州經濟開發區規範管理示範校”、“徐州市課改實驗先進學校”等多項榮譽。20xx年3月,學校通過了省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的評估驗收。20xx年12月,我校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江蘇省和諧校園”。

我們早就意識到環境教育對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意義。20xx年初,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確定了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目標,旨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以學校新建為契機,優化育人環境,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和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以綠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切實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一、科學規劃,提供堅實的保障機制。

學校領導以深刻、長遠的辦學理念,擺正環境教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位置。要求各條線、各部門教師堅持以綠色觀念教育學生,在全校範圍內滲透環境價值觀、環境道德觀、環境參與意識與環境建設的創新意識,明確創建綠色學校既是一個學校工作目標,更是一個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對創建綠色學校具有深刻的認識。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創建督導員,工會、教導處、少先隊、總務處等各室主任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環保工作的文件,提高教職工對創建綠色學校的認識。學校領導小組加強了對環境工作的領導,有明確的分工與職責,認真對照《省“綠色學校”評估標準》,全面規劃和管理學校環境建設工作,分設環境建設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組和檔案資料組這三個主要工作小組。各小組組織人員對照評估指標和相應任務,分析學校環境教育的狀況,研究制定環境教育的計劃,把環境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目標,將責任目標落實到人。經過努力,學校全體員工切實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進一步增強了做好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精心設計,建設優雅的校園環境。

創建高水準的綠色學校,首先要創造優雅亮麗、賞心悦目的校園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此,學校在新建落成之後,就請專家多方論證,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學校綠化方案。有翠色慾流的草坪,有松柏竹林、果樹紅花,有平坡石座、花壇盆景,整個校園綠草如茵,花木掩映,四季常青,季季有花,月月飄香。目前,學校佔地總面積有29497平方米,綠化面積約達13708平方米,約佔46%。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學校環境佈置又進行整體構思、精心設計,力求把學校的每一面牆,每一個區域做成教育的資源空間。我校的環境文化建設呈現校園文化環境、班隊文化環境、專用教室環境三個板塊。校園環境建設在三個聯廊和外圍環境上做足文章。展示廊、閲讀文化廊、還有那草坪裏樹立的愛綠護綠友情提示牌等等,都努力體現濃郁的文化育人氣息,對學生的視野和情操形成強烈的震撼力。班隊文化建設板報、評比欄、文化牆,形成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專用教室環境做到主題明朗,彰顯特色。如音樂教室,環境幽雅,從背景、窗簾、桌椅等處處散發着濃郁的文化氣息;“人文、特色、和諧”的學校環境文化是學校師生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是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的展示,它薰陶、感染着八小的每一位師生。

三、多維輻射,實施有效的環保教育。

環保教育必須從學生抓起。我們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重點是從環保宣傳與學科滲透兩個方面進行多維輻射,對學生開展紮實有效的環保教育。

環保宣傳方面,我們做到:

1、對教師的宣傳培訓。要推行環保教育,必須讓教師確立環保的理念,掌握環保的知識,學習環保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開展並促進學校的環保教育。我們利用校本培訓組織教師學習《中國小環境教育實施指南》,組織教師開展環境教育大家談沙龍,引導教師提高開展環境教育的思想認識。

2、對學生的環保宣傳。一方面,由少先隊牽頭,利用集體晨會、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學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我們有大隊長的環保行動倡議,有校長的開學動員,有輔導員就某個話題的解説分析。如張明星老師就不使用一次性筆芯的講話就引起了孩子們熱烈的反響。另一方面,由各中隊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活動,各班每週利用一次自主晨會時間進行“環保大家談”。孩子們有時製作環保宣傳海報張貼在學校的環境教育宣傳欄內,有時開展環境教育宣傳板報評比,有時開展生動活潑的班隊主題觀摩活動,形成了良好的環保氛圍。

3、對社區的環保宣傳。我們通過學生的心聲與行動向家長及社區宣傳學校的環境教育體系。少先隊員發紅領巾倡議,呼籲全社會的共同抵制白色污染。孩子們與家長簽定家庭環保公約,帶動家庭同走環保之路。

學科教學中不失時機地進行滲透,是國小階段進行環境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們既要求教師努力挖掘教材中潛在的環境教育資源進行環境滲透教育,又要求各學科組每學期有不少於一次的環境教育學科滲透研討交流活動,發揮本學科環保教育的整合功能。

語文組的老師在閲讀、寫作、口語交際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特殊的葬禮》通過塞特凱達斯瀑布前後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由於環境污染,導致大瀑布的消逝,增強了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再如“做賀卡”的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掌握做賀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懂得大量的賀卡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木材資源,也給地球帶來了生態負擔,進而提倡一種新的時尚——用電子郵件或電話來交流感情。號召學生"減卡救樹"。

數學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學校及學校周圍社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對環境問題進行多角度的參與和實踐,並利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陳豔老師面向全校執教了《保護水資源》一課,她帶領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用水現象,進行實驗,收集數據,使學生認識到保護水資源,刻不容緩的現實,促使他們都投入到保護水資源的行列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利用校本課程開設環境教育專題課,如低年級的校本課程專題就是《我愛大自然》,它成為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有效載體,成為素質教育的着力點和突破口。

四、全面實踐,開展豐富的環保活動。

實踐活動是實施環境教育的有效載體。我校堅持創新活動形式,拓寬活動領域,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系列活動,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實踐平台,使環境知識與環保行為有機結合起來。

一是開展少先隊環保知識競賽、以環保為題材的書畫、徵文以及小製作展覽等系列環保活動。如每學期的環保徵文、繪畫活動異彩紛呈,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尤其是學生紛紛用廢舊物品製作工藝品和科技作品,既培養了環保意識,又鍛鍊了動手和創新能力。

二是結合校園文化節,開展環保專題推進活動,如抓住植樹節、愛鳥周、無煙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環境日等有利時機舉行教育活動。

三是藉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定期開展有意義的環保體驗活動。引導學生開展了“環境整治有成效”這一主題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小主題開展活動,瞭解家鄉的`環境建設的可喜變化,參與社區的環境整治活動,孩子們的足跡遍佈大街小巷、。他們揀拾垃圾,清除“白色污染”、非法小廣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此外,我們還開展了“我為學校作貢獻”、“我在家庭設個崗”等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活動。

此外,學校還在食堂後面的空地上建立了紅領巾種植基地,實行班級綠化責任制。孩子們在自己的責任田裏播種子、種蔬菜、載果苗,鋤地拔草,親手創造了生命的綠色。各中隊建立了班級生物角,孩子們養花養草,有滋有味,喜迎綠色進教室。

四是在優秀班集體評比中倡導“我是校園小主人”的學生自主管理,注重在細節教育活動中抓好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節水、節電、節紙、節糧、愛綠護綠等。為了加強對學生衞生習慣的監督管理,我們採取班級小監督員上崗值勤,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了示範、督促的作用,並將每班學生的表現情況納入班級量化考核,作為優秀班集體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

五、關於未來的幾點設想

我校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着些許不足,今後還要繼續努力尋求新的突破:

首先,進一步推進環保課程建設。將環保教育與學校校本課程研究相結合,提供豐富的環保教育課程資源,形成新的學校環境建設亮點。

其次,要在帶動家庭、輻射社區這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喚起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切實建立起“一帶二”、“一促一”新模式(“一帶二”即一個孩子帶動父母二人,“一促一”即一個家庭促進一個街道或小區),併力爭探索出新經驗、新做法。

總之,我校將以綠色學校的創建作為實現“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創開發區一流的品牌學校”這個總目標的關鍵一環來抓,努力爭創市級綠色學校,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學校,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5

一、學院概況

是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現有在校生5300人。學院隸屬於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建校歷史五十餘年,學科涉及文、管、農、工等應用領域,畢業生遍佈全國各地,素有“管理人才的搖籃,科技專家的沃土”之稱。

全院共有教職工363人,其中專任教師178人,含省級學術帶頭人7人,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87人,雙師型”教師54人,具有註冊執業資格的教師8人。

學院佔地1900畝,建築面積20.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7億元;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公寓樓、餐飲樓、俱樂部、產業化教學基地羣、標準化田徑運動場、商業服務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功能齊備;各類實驗室、標本室55個。建有電視衞星接收站、外語小電台和校園信息網。圖書館藏書21.8萬冊,電子讀物3.93萬種。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學院形成了人才培養基地化,合作辦學國際化,校企一體、雙元制教學,校農合作、產學研緊密結合,教科農工貿一體化,仿真模擬教學,多種形式辦學,與就業准入制度接軌,畢業生就業率高等特色和優勢。已跨入全國高校600強行列。

二、工作開展情況

我們的目標是:不但要成為環境保護、環境治理和綠色農業生態示範區,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而且還要成為環保知識教育宣傳基地,為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組織管理

學院領導十分重視綠色學校建設工作,從20xx年開始就制定了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教務處、專業系、學工團委、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併成立了宣傳教育、課內教育、課外教育、環境建設四個工作小組,分工負責組織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同時,為了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培訓、派出學習等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培訓。20xx年10月份結合學院實際,進行了ISO14000環境管理國際標準認證工作,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有關環境、環保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目前,此項工作已通過初審。

(二)課內教育

1、開設選修課

全院公共選修課中開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綠色食品管理與生產技術》等課程。

2、課內滲透

在全院各專業公共基礎課中滲透環境教育內容,在《思想品德修養》課第九章(追求高尚人格)的第一節(道德品質的形成與作用)中滲透“保護環境”等內容;在《鄧小平理論》課中第三章(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的第五節(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滲透“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等內容。

在《經濟學原理與農村經濟》、《農村經濟》、《農業經營與管理》等課程中滲透“農業資源管理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在《園林植物環境》、《園林綠化》、《旅遊地理》、《農村政策法規》、《花卉學》、《作物栽培學總論》、《植物保護學通論》、《家畜環境衞生學》、《農業生物技術》、《藥用植物栽培學》等課程中滲透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環境教育的意義、作物生長與環境條件、農業自然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3、班會課

各班級定期在班會課中專題或滲透環境教育內容,加強對學生的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4、環保實驗操作技能培養

種植類專業在實驗中滲透環保內容,注重在相關實驗中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具體表現在噴霧器的使用、肥料鑑別實驗、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野生植物標本的採集、土壤剖面觀察等項實驗中。

(三)課外教育

1、成立課外活動小組。

學院團委組織成立了3個環保課外活動小組。分別組織了植樹、節約用水實踐周、保護環境主題教育會、環保知識競賽等活動。課外小組活動要求定期、定內容、定輔導教師、定地點。

2、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環保科普宣傳活動。

黨辦、團委、德育教研室共同進行組織,採用廣播、板報、徵文、宣傳畫、講座等形式,開展環保主題教育活動。

3、環境教育與團隊活動相結合。

每年組織教師及學生參加牡丹江市、寧安市組織的春秋兩季植樹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精神,也使學生受到了熱愛環境、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

(四)環境建設

學院將環境育人納入學院的四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方針之中,並已付諸實施。

1、校園綠化美化

多年來,共植樹60多個品種36000多株,種植草坪1.2萬平方米,覆蓋13萬多平方米,佔可綠化面積的100%,實現了多年來裸露地全部進行軟硬覆蓋的目標,另撥出3萬平方米土地作為環境保護和綠化美化的園林、風景林、豐產林苗基地,近幾年,每年用於環境建設方面的投資均在20萬元以上,為環境建設任務的`落實提供了保證。

2、開展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國際標準認證工作

為實現教學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工作與國際接軌,達到標準化的規範,也為滿足專業實訓的需要,學院與北京世標認證中心聯合,於20xx年10月份開始進行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和ISO14000環境管理國際標準認證的準備工作,並於今年5月末通過了ISO90001:20xx國際質量標準認證,通過了ISO14001:20xx的環境管理國際標準的初次審核。這標誌着學院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及服務質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環境建設也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制訂校區環境保護辦法

學院針對實際,制定了校區環境保護法,對產生的煙塵、異味、噪聲等污染行為及對衞生的不規範行為進行有效制止,並採取防污治污措施,多年來,共消滅小鍋灶200多個,集中鍋爐房,採用符合國家防污標準的鍋爐,保證了校園內空氣清新,取締校園內的遊戲廳及不規範的經營行為,保證了校園環境的健康有序。

3、定期進行衞生清掃

對校園的衞生堅持經常清掃,保持校園乾淨、教室整潔、食堂衞生符合標準、廁所清潔無味,並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能回收再利用的進行回收,不能回收利作的進行集中處理,保證了校園內的潔淨。

三、工作成果

多次獲得區、市級綠化先進單位稱號;城市園林綠化甲級單位、市級綠色學校、省級綠色學校、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單位、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省級庭院綠化先進單位、省級甲級庭院綠化先進單位、省級花園式單位、省級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級精神文明單位。

通過多年的努力,學院的環境建設逐步提檔升級、學生的文明程度逐漸提高,營造了優美、文明的育人環境,為學院更大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培養優秀人才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但是,仍存在由於資金方面的限制使環境建設檔次不高,地處村鎮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學生環境意識還需進一步提高等不足和不利之處,我們今後還將進一步努力,加大育人環境的建設力度,加快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使學院早日成為環境一流、學風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特色一流的職業學院。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6

一、學校簡介:

柴桑區馬回嶺鎮中心國小位於九江市柴桑區馬回嶺集鎮,創建於1950年,下轄7所村小(其中完小6所、初小1所)、4所公辦幼兒園。

全鎮國小教師117人,其中,高級教師7人,一級教師13人,學歷合格率為100%。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班44個,學生數1167人,學前教育階段11個教學班,學生數200人。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教師週轉房、學生食堂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實驗室、電腦室、音樂室、科技室、舞蹈室、器樂室、圖書閲覽室、播放室等功能室裝備先進;籃球場、乒乓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塑膠跑道、足球場等體育活動區設施完善,能滿足學生學習活動的需要。

校內設有“馬回嶺鎮鄉村少年宮”,是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項目,於20xx年3月1日正式開放。目前已開設文體、科技技能培訓、經典誦讀、社會實踐等四大類共17個活動小組。

二、組織管理方面:

學校一直把環境教育作為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並把它與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等結合起來,互相滲透。學校成立以校長鬍飛為組長的學校綠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各分管領導擔任成員。小組成員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定期研究落實制度,部署環境教育工作,切實抓好校園綠化工作的落實。積極按照學校工作要求,展開工作,按照學校綠化的總體要求,全面完成校園的綠化工作。學校設有分管領導,定期組織環境教育培訓;並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由分管領導主持組織開展環境教育的學習研究。每學期計劃、總結齊全。為搞好環境教育,學校提供足夠的經費保障。學校綠化、環保工作有佈置、有檢查,並按時組織環保教案評比、教學觀摩活動等。

三、教育過程方面:

我校環境教育工作重過程、重實效,將環境教育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要求全體教師要增強環保意識,認真鑽研教材,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並將其作為業務考核的`一項內容。結合校本課程,積極開展環保專題活動;充分利用主題班隊會開設環境教育專題課;組織徵文和知識競賽活動。圖書室、閲覽室訂有環保內容的書刊,有固定的宣傳標語、宣傳欄、廣播站,大力宣傳環保教育。校內設有專門的環保科技活動小組,具體由分校領導負責,每學期有計劃、有措施,有活動記錄。

四、環保行為方面:

環保意識是在環保行為中不斷培養起來的。為使環保行為應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切身體驗中受到深刻的環保教育,每年學校利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地球日、臭氧日等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校內、外宣傳活動。如,學生用廢舊紙張製成“再生紙”,在上面進行數學題的演算,走上街頭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及環境調查活動;植樹節時,通過校園之聲廣播,呼籲全校的人們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植樹造林活動中去。為使學生懂得珍惜資源,我們開展了節約、回收資源活動,環保科技小組對縣城河水和城區空氣進行檢測活動。並在學生中開展“愛護環境綠色校園”的活動,向家長宣傳不用塑料袋購物、有亂扔廢舊電池等,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環保教育,提高了環保意識。

五、環境建設方面:

校園佈局合理,環境優美,可綠化地均能得到綠化,20xx年6月對辦公樓前時行硬化、綠化,使校更乾淨、整潔,突出了景觀效果。學校擬在校園內開闢一處勞動實踐基地,重視勞動基礎建設。師生共同參與,讓班級充分利用各自的綠化區域結合班級文化實施綠化活動,並因時耕種部分植物,體現勞動基地的自身內涵,使其具有育人功能,又具景觀效果。學校衞生制度健全,校園整潔,自身污染能得到控制。

六、教育效果與成果:

學校長期抓實環境教育工作,從校領導到各任課教師及班主任,環境意識逐步增強,環保知識豐富。學生們在活動中加強了環境意識,增長了環保知識,養成了良好的環保文明習慣,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樓道內不追逐打鬧,大聲喧譁,自覺節約水資源,積極回收可再利用廢品。

環境教育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提升了師生的文明素質。先後有數十名教師積極撰寫環保論文,各個班級積極開展環保教育主題班會,全校學生參加了“綠色學校”徵文活動,教育成果顯著。

我校重視環保教育,多形式的開展活動,使我校環保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績。達到了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的目的。

環境與教育是人類面向21世紀的重要課題。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責任,為進一步增強師生的環境意識,推動全社會環保事業的發展,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會克服一切困難,在學校環保、綠化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績,使學校環保工作向更高標準邁進。敬請領導來我校指導、驗收。

國小創建綠色學校的自評報告7

環境教育對於社會與個人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我校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把“立足學校,擴展家庭,服務社會”作為開展環境教育的基本模式,並提出了“文明、節約、關愛、和諧”八字綠色方針,讓環境教育深入課堂、深入生活,師生同樹綠色理念,實施綠色教育,促進人與環境的相融相和與健康發展。

一、營造綠色環境,實施人文教育。

陵陽中心國小座落於舉世聞名的陵陽河文化遺址北側,始建於1956年,1996年正式搬遷到此。學校佔地64畝,總建築面積43290平方米。現有21個教學班,在校生968名。現有教職工66人,其中專任教師48名,市縣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20人。

學校在上級的領導與指導下,學校緊緊圍繞“崇文尚德,以德立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確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校訓、“民主合作,奮進創新”的校風、“平等寬容,和諧互助”的教風、“善思好問,愉悦體驗”的學風,先後榮獲“市級規範化學校”、“日照市優秀家長學校”、“縣級課堂教學示範校”等近30餘項榮譽稱號。

二、創建綠色學校,豐盈學校內涵

(一)健全組織機構,提供物質保障。

環境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學校重視環境教育,把創建綠色學校納入工作日程。成立創建學校組織機構,由校長任組長,做好學校環境教育工作的規劃與實施,並按計劃一步步展開工作,明確任務,責任到人,保證了環境教育在決策、師資、設施和經費上沒有後顧之憂。在全校形成了校長親自管理,分管人員具體操作,全體師生齊動員的良好教育局面。

(二)專題培訓學習,提升教師認識。

為了加強師生對環境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環境教育的效果,我校通過組織的環境教育專題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從中學到了必要的環境知識和開展環境教育的方法,從而在全校範圍內普及環境教育理念,使學校的每一個老師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發展。

(三)校園環境典雅,文化環保相融。

學校佈局合理,校內綠樹成蔭,幽靜恬美。學校注重綠化、美化、淨化建設,校內景觀樹木近千株,綠化面積達5千餘平方米;校園文化建設格調高古,兩座校園雕塑昂揚向上,藤蘿景觀翠綠如蔭;植物園樹木、花草依時令生髮,成為學生實踐活動的樂園;家鄉文化牆彰顯家鄉歷史悠久燦爛,環保牆展示藍天碧水美好願景;學校的兩條主路——尚德路、崇文路,古樹遮日,意韻雋永;教學樓內名人長廊、經典階梯時時啟智、處處育人。形成“兩塑、兩牆、兩路、兩壇、一園、一架”的校園景觀格局。

(四)開展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素養。

1、重視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因此我們把環境教育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根據各學科的實際特點,挖掘環境教育結合點,把環境教育與教學目標有機結合、有效滲透。比如在語文課中,《春天來了》、《美麗的小興安嶺》、《海底世界》、《只有一個地球》、《桂林山水》、《鳥的`天堂》等課文,聯繫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數學課中,學生收集身邊的環境數據,並把它們改編成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如“家庭日均使用垃圾袋的統計”、“小區月用電量的粗略計算”、“一億張紙有多厚”等,通過這樣的學習,即提高了學生的環境意識,同時又培養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思品課中,讓學生走進動植物的世界,培養愛護動植物的習慣;科學課中,老師介紹自然現象、各種動植物形態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瞭解大自然;美術課指導學生繪畫,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2、誦讀文化經典,感悟綠色之美。學校結合新教育實驗中的兒童課程,進行“晨誦、午讀、暮寫”活動時,要求每班學生每天堅持利用早、中、晚各時段的活動中,找尋意境優美之詩詞,進行誦讀、描繪,從中體驗環境之雋美。如學生從《春日》、《詠柳》等膾炙人口的古詩中體會到春天的美好,萬物生長的快意,明白了擁有一個和諧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懂得關愛身邊的一草一物。在“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語句中,明白資源的有限,懂得珍惜資源的重要,學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課外豐富多彩,行知環境教育。環境教育不僅滲透到各科的日常教學中,而且貫穿於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中,學校充分利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無煙日”、“衞生示範周”、“文明示範周”、“主題活動月”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定期舉辦環保書畫比賽、綠色校園黑板報、手抄報設計比賽,以及徵文、演講等比賽,這些活動順利有效開展,反映了師生們有良好的環境意識,大大促進了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

(五)開展節能活動,倡導綠色工作。

1、開展回收活動,回饋班級建設。節儉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為當代的學生更應傳承。“取之有度,用之有節”這個道理學生明白不難,但更重要的是讓其付之行動,為此學校要求每個班級為單位,進行日常垃圾分類、收集舊報紙、撿拾飲料瓶桶等活動,其收入用以班級購買圖書;實行圖書、文具、玩具漂流或捐贈活動,讓學生把自己讀過的書籍、不用的文具、玩具進行二次利用,充分發揮其效用,讓學生體驗變廢為寶,節約能源節能過程與意義。

2、實行節約辦公,倡導綠色工作。學校積極開展節約辦學,做到物盡其用,倡導綠色工作。學校在水、電使用等方面採用層層落實責任和環境教育相結合的辦法,總務處制訂有節水、節電措施。除正面引導學生珍惜資源外,公共場所的水電使用由後勤專人負責,教室的水電使用由各班指定專人負責,明確責任,落實到人,使水電的浪費大幅度減少。教師提倡綠色辦公,多使用電子文稿,做到雙面用紙;合理使用電器,做到人走燈關、儘量少開空調、節約用水等,這些綠色行為,節約學校辦公費用。

(六)探究環境問題,經歷感同身受。

1、校外環境探究,宣傳環保意義。學校組織學生開展《陵陽河污染源》調查,同學們用行動研究的形式,通過實地觀察、訪問、實驗、思考、做方案、提建議等方式,深刻感受到環境保護的意義。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成立了由四、五、六年級學生組成的課題活動小組,經過細緻的討論,師生共同制定出了課題活動計劃和方案;小組的同學實地考察,調查污染的程度。經過實地考察,小組成員親身體驗受到污染的嚴重性。他們寫觀察日記――我們一定要愛護環境,環境才不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接着採訪附近居民對河水污染的看法,並整理所收集的意見。小組成員寫出活動日記,整理出活動的小結,並將資料整理後向學校、社會宣傳,加強全民的環保意識。

2、校內製度規範,做到身體力行。學校制定文明禮儀條規和衞生公約,落實“一衞、兩崗、三無、四淨”制度。“一衞”指綠色小衞士,負責檢查個人衞生;“兩崗”指文明言行監督崗、環境衞生監督崗;“三無‘指室內外無一片紙屑,無一人説髒話,無一人打架;“四淨”是指手、臉、頭髮、衣服乾淨。實行督查員制,督查亂扔紙屑、垃圾和説髒話、互相追打的等違紀同學,做到“兩帶”“四勤”“八不”。兩帶指帶手絹、帶廢紙袋;“四勤”指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洗澡;“八不”是指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到垃圾、不破壞綠化、不損壞公物、不説粗話、髒話、不帶廢物品(早點盒、零食袋)進校園。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讓學生形成衞生意識、環保習慣。

(七)活動提升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綠色代表的是純潔、環保、健康,綠色教育就是要強調培養學生的純潔心靈、文明修養和高尚情操,養成關注、保護、完善人類生存的環境意識、能力和行為習慣。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學校主要通過社會活動、環保小組活動和少先隊活動三個方面的綜合實踐來培養和提高師生的綠色行為。

1、定期服務社會,宣傳綠色行動。學校定期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潔淨校園環境”活動。每年的“環境日”都組織學生對校園進行大掃除,做到室潔角淨;隨時監控學校周邊環境衞生情況,發現髒、亂、差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打掃,並向附近居民提出建議,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經過長期努力,環保意識都內化為同學們自覺的綠色行動。

2、環保小組跟進,室潔園淨花紅。精細校園花草樹木的管理,按區分班管理,負責平時的衞生整平、澆水護理等,通過學生辛勤的勞動,做到草青樹綠花紅。當校園櫻花盛開之時,熱烈的粉紅色便溢滿校園,樹下留下了學生賞花的身影。不久那一樹鮮紅明淨的櫻桃便俏立枝頭,從末出現折花摘果現象。校園裏,綠色小衞士檢查校園,看看地面是否乾淨,提醒同學們説話走路輕點,使全校學生養成了講衞生、不隨地吐痰、扔垃圾的好習慣,養成了彎腰撿紙的行為,保證了校園的整潔、安靜。

3、同步主題活動,內化環保意識。少先隊根據工作計劃,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進行“地球媽媽我愛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6月5日)“低碳節約小公民”、每年的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收穫的快樂”等主題活動,並通過演講、畫手抄報等形式倡導學生綠色行為,內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校園綠意無限,師生共享健康。

經過不懈努力,全校師生在時刻牢記“文明、節約、關愛、和諧”的綠色行為,學校的育人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隊伍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學生視校為家,養成了良好的環保行為規範,自覺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園的美化、綠化與淨化。同學們已經把節水、節電、惜糧,回收可利用資源作為一種自覺的行為,並且不時的提醒身邊的人,使他們也認識到浪費資源的可恥。從而增強了師生的環境意識,行知環保行為,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文明行為,提升了學校的辦學質量。校園內教育、人文、知識、綠色如空氣一樣,瀰漫於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總之,學校已達到創建市級綠色學校的標準及要求,特提出申請參加第六批市級綠色學校的評審,歡迎各級領導專家到學校指導與評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w05l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