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專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

工商企業管理是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專業,它的目標是培養能夠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論和專業實用技能,通過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經營決策和有效管理,為學生今後進一步攻讀工商管理類研究生(MBA)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對專業工商管理人才越發顯示出強勁的需求。營銷師、會計師、人力資源師、項目經理等職位將成為未來企業人才競爭的焦點。工商管理專業包括經濟類學科與管理類學科,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學科。

我於20xx年8月20日對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進行了企業調查。總經理鄭憶龍人力資源部王經理,他向我介紹了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員工的招聘、錄用及培訓,員工的福利等情況,並借閲了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員工手冊》和20xx年度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各部培訓記錄。

一、工商管理專業簡介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自學考試學科調整後產生的新專業。這一專業的設置是為了培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工商業及其他各類企業管理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經過專業學習,成績合格者應系統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有廣泛的知識。熟悉各類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學方法,能夠勝任企業管理工作。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

(1)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是培養優秀的涉外企業和機構的管理型人才。該專業將培養學生系統掌握現代的管理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企業綜合管理的基本素養和操作能力,掌握良好的專業技能、外語基礎和與人們進行溝通與協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較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良好的學習能力、應變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工作能力,使學生具備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才幹。

(2)培養要求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企業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3)畢業後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工作和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

5、瞭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之專業概述

工商管理作為管理學的重要分支,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如何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廣義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領域很多,相關專業有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旅遊管理,會計專業等。

1、就業方向

一是國家和省市各級經濟綜合管理部門或行業管理部門;

二是以大中型工商企業為主的內資企業;

三是外資或涉外經營的工商企業,以及國際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其他類型的諮詢服務等中介企業;

四是銀行、證券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

五是在國內院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到國外高校深造學習。

2、就業行業或部門的百分率

國有企業30、92%錄取研究生7、77%出國0、62%民營及私營企業12、10%其它2、66%中國小及其它教學單位0、95% 0、62%其他事業單位2、73%高等學校1、83%機關3、54%醫療衞生單位0、07%科研設計單位2、36%金融單位4、59%下面在詳細介紹工商管理類各個專業的情況

(5)工商管理應聘須知

選擇管理崗位,對世界經濟和科技信息要敏感,迅速收集分析、正確處理並及時作出相應的對策。因此,要求應聘管理職務的人員首先要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並具有運用現代管理手段進行管理的才能,掌握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個人素質方面,要具備較高的管理和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規劃能力和應變能力,還要求有較好的自控能力。

二、企業調查

通過在校近三年的學習,掌握了現代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此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據所學的有關工商管理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選擇了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為調查對象,通過走訪該企業的總經理鄭憶龍和人力資源部經理,查閲企業的《員工手冊》及20xx年度企業各部門培訓記錄,寫了這篇調查報告。通過此次社會實踐,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企業只有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於所學知識有限,只能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企業的就業情況和企業人力資源的部分進行分析,因而無法做到全面的、深層次的分析。

(1)實習企業簡介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於1992年l2月31日正式成立。自成立以來,秉承宋慶齡遺志,發揚宋慶齡偉大精神,遵循“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三項宗旨,在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統戰部的直接領導下,在省民政廳的具體幫助下,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指導下,積極履行公益機構職能,堅持“開門辦會”工作方針,緊扣時代發展主題,自覺圍繞黨和政府工作大局,以獨特的工作視角,發揮着公益組織的作用。以青少年為主體,開展國際民間交流,海峽兩岸互動、互訪活動,在關愛未來,實施資教助學、醫療救助,圍繞少年兒童素質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開展有益於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項活動;在經濟實體建設,創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領域,增強機構影響力和綜合實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家民政部於授予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全國先進民間組織”光榮稱號,於授予“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光榮稱號。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公益文化交流服務中心,是以“和平,統一,未來”三項宗旨為指導,以促進文化交流為主旨的綜合性、公益性服務平台,為兩岸及國際友好交往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積極促進兩岸及國際公益文化交流事業的發展。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公益文化交流服務中心自試運營以來,先後承擔了“辛亥百年,和諧中華”豫台書畫交流展、台灣幼獅管樂團河南文化交流活動、20xx兩岸書法繪畫比賽、“美好人生,祖孫情深”兩岸夏令營、20xx世界大學生賽艇挑戰賽、世界大學生中原文明講堂等一系列公益活動的接待和會議任務。酒店開業時間20xx年12月,主樓高6層,客房總數85間(套)。

(2)調查經過

此次企業調查,我有計劃的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基層員工及人力資源部都進行了走訪詢問,並重點對工商管理的一個重要分支人力資源管理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得出了一下幾點見解。

1、員工的招聘和錄用

企業在員工的招聘和錄用工作中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嚴格的面試、錄用測驗等。企業在招聘員工時也向求職者全面客觀的介紹企業情況,企業所能為員工提供的培訓、晉升、薪酬、福利等,使求職者能從這些信息中判斷自己對所應聘的工作是否滿意,是否能勝任其職。這一做法將有助於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選擇到更優秀的員工,也有助於員工堅定其在企業長期工作和奮鬥的信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2、重視員工的職業生涯計劃,滿足員工個人發展需要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公益文化交流服務中心從員工進店開始就指導員工確定自身的職業目標,幫助其設計個人的成長計劃,併為員工提供適當的發展機會。這樣做減少了員工的流失,提高了員工的.滿意感。

3、加強與員工溝通,促使員工參與管理

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員工的創造性、積極性的發揮。作為服務第一線的員工,他們比管理者更瞭解顧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為員工營造了一種和諧的大家庭氣氛,使員工能充分發表意見,積極參與管理。如總經理接待日等方式,通過與員工雙向溝通,使企業管理者可以做出更優的決策,此外,管理者不僅加強與企業現有員工之間的溝通,而且也要重視與“跳槽”員工的交流,因為管理者認為這些員工往往比企業現有員工更能直接、詳實的指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瞭解員工“跳槽”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便更好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宏運百貨讓員工參與管理,進一步發揮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員工的工作責任感,使員工更清楚的瞭解管理人員的要求和期望,更願和管理人員合作,做好服務工作。

4、關心員工的生活

企業員工一般工作壓力較大,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少,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的管理者從生活上多關心員工,為員工提供各種方便。首先,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員工時間分配,充分為員工減少壓力,生活方便。然後,會有很多機會參由各個部門舉辦的各項員工活動。其次,管理人員還對員工進行感情投入。在節日、員工生日的時候送上賀卡、禮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員工家裏有什麼困難,盡力提供支持與幫助,解除了員工的後顧之憂。

5、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

中心從員工的需要出發,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報酬體系。它包括直接報酬、間接報酬、非金錢性報酬三方面內容。直接報酬主要指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工時工資加班費等。間接報酬主要指員工的福利。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採用統一的方式,為員工提供醫療保險、養老金、帶薪假期等福利。非金錢性報酬是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員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質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員應適當的考慮員工的精神需要,通過各種精神鼓勵措施來激勵員工,如評選“最佳員工”、授予“崗位能手稱號等。管理人員還應注意到:不同的員工的精神滿足是不同的。並根據員工個人的差別有針對性的採用各種激勵手段。通過以上幾方面的調查,可以看出管理者是真正重視員工,把員工放在首位,切實把“員工第一”運用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正因為如此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吸引和留住優秀的員工,使企業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為賓客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得到各方朋友的肯定。

(3)調查總結

最近一項調查表明,我國超過半數以上的企業處於中高度危機狀態。報告顯示,困擾我國企業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資源危機,有33、7%的被調查企業表示人力資源危機對其企業產生了嚴重影響。在調查中發現,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意外離職,有時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為他們熟悉本企業的運作模式、擁有較為固定的客户羣,而且離職後只要不改換行業,投奔的往往是原企業的競爭對手,勢必會給原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帶來較大的衝擊。

通過對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的調查,或許能給那些處於危機狀態下的中國企業帶來些啟示,甚至是經驗。

三、結語

經過了近三年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習,自己在企業管理知識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社會調查報告就是將學到的知識如何用來分析各種實際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一個途徑。

在調查相關企業時,走訪了主管部門,有針對性的提問,力求做到準備充分,有的放矢為調查報告內容的準確,翔實打下基礎。調查訪問的過程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懂得了要了解一個事件的本質,要通過現象看到更多的信息,必須要全面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當然這也離不開相關單位的配合和指導教師的耐心指導,通過寫作調查報告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為以後學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從就業角度來説,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工商管理各個專業儘管設置和就業方向不同,但從總體趨勢上分析,未來五年內各專業就業形勢依然看好。

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方向的不同,工商管理各個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取向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大致説來,工商管理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就業選擇:

(一)一般傳統管理類崗位由於專業性不太強,在人才市場上,沒有經驗或經驗不足的工商管理類畢業生應聘一般傳統管理類崗位將收到有技術背景並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其他專業畢業生的有力衝擊。

課堂上講授的理論一般比較抽象,必須結合工作實際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企業一般會安排管理專業的新員工下基層接受相應的鍛鍊,以積累進入管理層所需的經驗。

這是一個過渡時期,相應的薪酬標準也很低,這樣的現實可能與許多畢業生的職業期望值存在巨大的落差。

不少畢業生由於無法接受而選擇離開。

(二)市場營銷類崗位市場營銷崗位市場需求量大,入行要求低,高端營銷崗位收入豐厚使得無數求職者紛紛加入市場營銷崗位的角逐。

現代商業社會經營與銷售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興衰。

發展中的中國更需要有專門商品知識的營銷人員。

相對於其他專業的從業人員來説,工商管理的畢業生在與市場營銷相關的市場管理和項目策劃領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現。

行業競爭加劇對銷售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

專家建議畢業生和準畢業生們不妨根據自身的職業定位和興趣愛好,選擇某一行業的某家領軍公司切入,深入研究該行業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以及經典的營銷案例等,有目的地培養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三)人力資源管理類崗位目前,國內大學沒有專門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而工商管理開設了該門專業課。

但是,今年來,國內企業對於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需求持續走高,他們在企業外部戰略和內部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一般大中型企業在企業內部都設立有人力資源部,主管企業招聘,員工培訓,績效考核,人事調度等相關事宜。

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的薪酬相對較高,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的高級管理人員比一般管理人員更容易成長為職業經理人,步入高職高薪的金領行列。

當然,好的工作崗位競爭也非常激烈。

專家建議有志於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準畢業生們不妨善用學校的實習安排,儘量爭取到一些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見習,熟悉招聘、考核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簡單而實用的工作技巧。

工作滿一年的新人則可以考慮考取國家認可的“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為個人的職業發展添磚加瓦。

(四)物流管理類崗位物流,繼物資資源、人力資源之後,素有有“第三個利潤源”之稱。

物流的職能是將產品由其生產地轉到消費地,從而創造地點效用。

物流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產品、服務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對壓縮物流成本的訴求已轉化成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被列為12類緊缺人才之一,市場需求量超過600萬。

物流管理又分為企業內部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管理兩類。

這是個比較注重管理經驗的崗位,一般新人的待遇根據所服務的行業的不同而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但是高級的物流作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明顯高於其他一般的管理崗位。

物流管理崗位的特殊性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物流、法律、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對外語的要求也比較高。

獨之秀職業顧問建議學有餘力的準畢業還可以適當的參加一下全國報關員、跟單員資格認證,有利於熟悉物流作業流程和提高物流規劃意識。

(五)出國或者考研與其他學科專業相比,工商管理畢業生中出國和考研的比例並不高。

一方面,管理類專業在發達國家也很熱門,留給外國留學生的空位相對較少,因而導致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畢業生出國深造受阻。

另一方面,由於專業限制,一般學校的MBA要求申請人必須具備幾年以上的管理經驗才能報考,而一般院校開設的MBA進修課程收費又比較高,這也是畢業選擇先就業的主要原因。

此外,主要從事企業、文化、體育交流活動的策劃項目管理師,幫助企業和個人進行管理諮詢、戰略規劃管理諮詢師等其他工作崗位也是工商管理畢業生不錯的就業選擇。

總體來説,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分類多,適用面廣,對口行業比較多,在未來五年內,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會保持比較好的態勢。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2

隨着國際油價的上漲,國內外油品的緊缺,昂貴的油價促使大型石油企業增大生產規模,加大原油的開採與冶煉。從而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來滿足企業這項需要。作為石化專業的學生,我們必須隨時瞭解石化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及所應具有那些專業素質,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專業能力,適宜就業方向,更好地施展自己的專業技能,為石化行業服務!

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從石化公司瞭解到現在石化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以及現在石化公司所需怎樣的專業人才。到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樂清分公司瞭解到,現在石化行業的前景,隨着國際油價的上漲,石化行業的資金運行的緊缺,促使很多企業關門歇業,從而出現了許多人員的下崗,雖然這樣但是石化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還是特別緊缺的,特別是管理崗位的專業人才。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對與管理這一崗位的勝任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社會實踐能力,還有就是自己的動手能力,我們要承認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比現有的老職工都要強,但是他們的實踐能力都比較柔,大學生要加強社會實踐能力,我們要通過努力,通過學校和社會的不斷努力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現在石化專業大學生在石化行業的崗位特別多,石油行業經過前幾年的體制改革和重組,預計畢業生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各專業的畢業生尤其是研究生仍將是石油工業就業市場上的緊俏產品。只要畢業生願意到石油行業就業,每個人包括女生找到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應該是不難的,就石化公司而言,大學生可以到基層的加油站工作,一開始可以先拿油槍,從基層工作開始鍛鍊自身能力,再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加油站管理人員,特別是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人員,加油站的計量員,以及加油站的站長等崗位,這些都是石油公司的基層崗位。這些崗位現在特別多,現在石油公司急需加油站的管理人員,由於最近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樂清分公司要擴建三個加油站,所以需要的石化專業人才也就特別多,石油公司現在對加油站的管理人員的緊缺主要表現在我們現在只能從現有的職工中選出能力比較強的進行綜合能力的餓鍛鍊,這樣很浪費人力物力,所以石油公司對大學生的需求也就特別多了,我們很歡迎大學生到加油站這些基層工作鍛鍊自己。

石化專業學生還可以到油庫工作,油庫的崗位待遇比加油站的要好一些,但大學生要作好思想工作,在油庫工作是一件比較枯燥的是,而且要耐得住寂寞,在油庫,特別是到洞庫時,那是很寂寞的事,大學生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才可以勝任這樣的工作。還有石化學生可以到煉油廠工作,在煉油廠有很多的崗位提供給石化專業的大學生,特別是油氣儲運的學生,可以做好油品的收發工作,特別是原油的進庫和原油輸送到機器上的過程,都需要油氣儲運專業的學生。而且在煉油廠的成品油的運輸也需要這樣的專業人才,所以説石化專業的就業是很好的,但現在的工作都是合同工的形式,不再有正式工了,就是有也只是原來的老職工了,隨着他們的退休,石化將不再有正式員工了,全部都是合同工,但是合同工的待遇還是可以的,一般的社會福利都會給予的,石化還有自己的福利,在這不好説,每個石化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有福利。石化專業學生還可以到石化設備企業工作,特別是油氣儲運專業的學生在石化設備企業可以找很好的崗位,特別是石化設備的設計方面,擁有相當好的經驗,通過專業知識的運用,更好的設計出石化運用的設備,為石化行業的生產設備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油庫的設備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石化學生具有這樣的能力,特別是油庫管道的設計鋪設,對提高油庫的.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證。在油庫石化專業的學生還可以管理油庫的用電設備,對電器的合理設計以及電路的鋪設,用電的安全措施,特別是油庫的防爆措施,運用專業知識更好的為石化行業服務。提高油庫的用電安全,使油庫成為安全的油庫。石化專業的學生還可以到油田一線工作,在油田可以運用油品輸送工程技術,油田工作是特別辛苦的,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無法承受油田的寂寞以及工作的艱辛,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到油田工作是鍛鍊大學生能力的最好崗位,為以後的管理崗位很有幫助。能夠提高以後的管理能力,更好的為石化企業服務。

對於大學生今後的就業工作石化相關負責人是這麼説的:

1、提高外語、計算機水平,積累專業經驗,使畢業生自身條件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相適現在石化專業大學生在石化行業的崗位特別多應。如各石油單位對外合作的任務加劇,需要既懂專業尤其是具有現場經驗同時又具有良好的外語知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畢業生。擁有相關知識的畢業生現在的人才市場十分緊缺,所以大學生在學校期間應該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

2、加強自身基本的文明禮貌和道德素質,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工作條件好的單位往往要求也比較高,比如説衣着打扮、待人接物,基本的行為舉止和做人的基本素質等方面也影響用人單位的選擇。

大學生的形象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形象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就業成敗,所以説大學生應該注重自身的素質形象,人雖然要外在的美,更需要內在的美。這就要求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

3、現浙外的企事業單位也很多,不妨可以把就業的眼光放遠一些。雖然在浙江工作有很多好處,浙江的企業事業單位更喜歡浙江境內的畢業生,這種現象比較明顯,但這樣存在的就業壓力也比較大。為了能夠更好的找到工作我們可以放眼遠一些,到西部工作,發揚大學生支援西部大開發,通過對原油儲備的瞭解,我國的原油都存在西部不發達地區,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可以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知識才幹為西部的建設而努力。通過在基層的工作更好的瞭解基層工作者,為以後的發展提高保證。

4、在校期間應該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多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用人單位對黨員、擔任過班幹部和參加過各類社會活動的學生比較看好。所以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學校大型社會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為以後的工作提供保證。通過這樣的鍛鍊我們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為以後的就業減少壓力,現金就業壓力特別大,我們要為自己提供一切可以勝任的機會,把握機會,更要創造機遇。

畢業生就業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指揮棒,運用的好,就會促進學生在學校的全面發展。我們正在與用人單位多方接觸,希望能夠建立一種長期合作的穩定關係,使學生就業工作能夠穩步有序的進行。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3

一、前言部分

本人於5月x日至7月x日在蘇州萬傑裝飾公司進行社會實踐,就職工工傷認定案件問題做出調查,筆者發現,如何進一步保障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提高勞動者的待遇水平,已成為我場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令人深思。本文將重點分析其中幾個較為普遍發生的法律問題,希望對解決勞動和社會保障問題有所借鑑和啟迪。

調查人:蔣友才

時間:5月x日至7月x日

地點:蘇州萬傑裝飾公司

調查方法:走訪職工

二、事實部分

我國的工傷認定製度建立於20世紀××年代中期,19××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是建國後第一部專門性的涉及工傷認定方面的法律。從建國後到改革開放之初,由於當時經濟結構單一,政企不分,企業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因此是否構成工傷是由企業進行認定的,並主要由企業給予相應的工傷待遇,形成國家調劑與企業責任相結合的模式。工傷保險制度的改革從20世紀××年代末開始,進一步擴大了工傷保險的範圍,隨着20××年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的出台,目前已基本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工傷保險體系。

20××年至20××年,我區法院受理該廠工傷認定行政案件12、22和36件,案件數量增長幅度較大,遠遠高於同期行政案件增長的`速度。

三、分析部分

(一)工傷認定行政案件數量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該公司共有職工三百餘人,龐大的勞動者羣體,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大量的勞動爭議,從而引發越來越多的行政訴訟案件。

2,某些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從企業的角度看,不少企業只圖抓生產效率,不重視企業的生產安全,既忽視對職工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也缺少安全生產防範措施和制度建設。

3,勞動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隨着我國法制環境的逐步改善,法制宣傳活動的*開展,勞動保障部門和法院救濟勞動者實際案例增多,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在發生事故以後,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二)工傷認定案件的結案情況

20××年至20××年該公司的工傷認定行政案件中,被告的敗訴率約佔全部案件的10%左右。工傷認定行政機關敗訴的原因主要有:

1.認定結論的事實證據不足。在不少案件中,行政機關未能充分核實相關證據,未能嚴格把握“用人單位否認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這一原則,在缺乏充分事實證據的情況下就做出事實認定結論,導致被法院判決敗訴。

2.認定程序違法。少數工傷認定行政機關執法水平不高,程序不夠規範,包括沒有履行好相應的告知義務,沒有進行必要的證據審核,超過法定期限作出認定等情形。

3.判斷標準與法院不一致。由於現行規範工傷認定的法律、法規規定過於原則,而在實際中新情況、新問題較多,勞動者發生事故的情形也是多種多樣,是否構成法律意義上的工傷事故,往往存在許多爭議,行政機關和法院的認識標準不統一,也是行政機關敗訴的一個主要原因。

4.從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工傷保險制度存在的若干

問題第一,工傷認定的模糊地帶較多,立法層次過低,認定標準難以統一。

5.在可作為裁判依據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條文規定方面,涉及工傷界定的主觀因素過多,彈性太大,缺乏確定性標準,如《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情況,哪些是“有關”、哪些是“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有着較廣的含義;再如對“上下班”行進路線亦未有明確定義,缺乏易操作性。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4

我國的紡織服裝配料專業市場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專業市場也不斷提升,在紡織服裝產業中的地位日益顯著,由於我國各個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紡織服裝產業基礎、貿易活動水平、區域消費習慣等影響因素不同,各地的紡織服裝配料專業市場的發展水平、發展特徵也各不相同,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參差不齊,在產業中的地位迥異.

目前全國各省幾乎都有較具規模的布料批發市場,但在全國較有影響的當是廣州的中大市場、浙江柯橋的「中國輕紡城」、廣東的西樵輕紡城、遼寧西柳的布匹市場和四川荷花池布匹市場,這五個市場並稱中國五大紡織品批發市場,廣州的中大市場在全國排名第二,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紡織品及輔料集散地.廣東省外較大的市場還有紹興紡織城、蕭山紡紗市場、寧波紡紗市場、杭州中國絲織城、吳江絲綢市場、成都紡紗市場、西南紡織市場和西安文藝路紡織一條街,以及河北石家莊的.蚨綸市場、湖北武漢金昌輕紡城、湖北荊州洪城商港布匹市場、福建石獅市場等.這些市場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產地為圓心,輻射周邊地區,而真正對全國有輻射作用的還數前述五大市場,若討論市場的活躍性或競爭性話題,廣東市場領跑全國當之無愧,全國看廣東,廣東看中大、西樵、東莞,這三大市場是全國布料市場的晴雨表.

在對中大服裝配料專業市場的大範圍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形成對中大服裝配料專業市場發展現狀的總體掃描性分析.報告一共分為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發展概述、區域市場分析、分行業市場分析、專業市場案例、專業市場問題研究、未來發展趨勢等6大部份.通過對中大服裝配料專業市場的總體發展脈絡整理、各個市場發展的特點總結、不同經營品類的市場概括、具體專業市場的案例分析等,對中大服裝配料專業市場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悉,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以期獲得一些對市場投資者、開發商、管理者有參考意義的結果.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5

隨着建築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造價諮詢、項目管理等相關市場的不斷擴大,社會各行業如房地產公司、建築安裝企業、諮詢公司等對造價人才(包括造價員和造價工程師)的需求不斷增加,造價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畢業生主要在施工、建設、工程造價主管部門、工程造價中介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等崗位工作。

一、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基本現狀

工程造價專業是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新專業,我院培養的人才是否滿足社會需要,目前和未來幾年的人才供求關係如何,該崗位對畢業生有何要求、在某範圍內有多少院校設有相同專業及其特色如何等等,都是培養人才時必須瞭解的。此外,廣泛深入的調研,對學校、學生和用人單位三方都大有裨益。對學校來説,通過對本校畢業生的工作狀況進行跟蹤調查,向用人單位徵求在專業設置、畢業生素質、培養目標和方向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可以瞭解自己的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合理;對學生來説,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新型、科學的就業觀;對用人單位來説,可以更多地瞭解學生的就業意向和需求標準,便於採取相關措施吸引廣大畢業生。

工程造價人才的社會需求量大且有增長趨勢。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建築業發展對全國經濟的增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每-個工程項目又都離不開造價人員的參與,因此整個建築業的發展給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並且隨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從業人員的需求量有增長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全國建築市場逐步開放和規範,一系列相關政策相繼出台,各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不同體制的設計院(所)、建築工程公司等紛紛成立,增加了對工程造價從業人員的總量需求。

二.工程造價行業對畢業生的需求

工程造價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所提高。無論是技術、知識、質量,還是管理、效益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現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特點是:(1)低素質的人員供大於求,真正高素質人才卻十分有限。所謂的“高素質”,既包括專業素質如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又包括基本素質如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用人單位更看中員工的基本素質,他們認為專業素質通過對員工的培訓比較容易提高,但基本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用人單位反映,對基本素質低而專業素質高的員工用起來更不放心,因為他們隨時可能變換工作崗位甚至為了個人利益泄露公司祕密。(2)“複合型”人才稀缺。所謂“複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預算又懂施工,既懂專業又懂管理,既懂造價又懂經濟和相關法律法規,既能搞土建預算又能搞安裝預算、裝飾預算等。隨着經濟和技術的不斷髮展,對工程造價管理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對工程造價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來説,除了具備“高素質、複合型”外,還要有動手能力,能持證上崗。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效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往往要求畢業生最好能一到單位就馬上上崗,或者經過短暫的培訓後馬上投人工作,這就需要學生在學校就能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而畢業生的上崗證則是由國家的相關法規決定的。

3.明確畢業生的從業範圍和就業崗位。工程造價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是到中小型設計院(所)、建築管理企業、企事業單位的基建部門及房地產開發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監理公司、中外合資或合作、外商獨資的工程公司等建設業主單位、建築安裝施工單位和裝飾公司等從事工程造價管理相關工作的,一般從單位工程預算等基本工作開始做起。

三、正確定位人才培養方向,明確培養目標和規格

雖然工程造價專業的整體就業形勢較好,但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正確定位人才培養方向、明確培養目標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社會調研比做“力的大小”,那麼培養目標就是“力的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形成物理意義上的“力”。這個“力”就是幫助工程造價專業走向成熟的“推力”。必須強調的是,“調研”是“基礎”,“培養目標”必須是充分調研基礎之上的“目標”。

1.人才培養目標。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在為工程建設一線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具體地説,就是該專業應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既有良好的工作素質又有較強的技術崗位技能、具備工程建設一線造價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等技術實用型人才。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要掌握現代經營與管理知識,具有熟練從事建築、安裝及高級裝飾工程預、結算,以及工程投標報價與招投標的能力,成為既懂技術又懂經濟的工程造價管理專業人才,從而在畢業後可以到中小型設計院(所)、建築業管理企業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基建部門及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建設業主單位、建築安裝施工單位和裝飾公司從事工程造價的相關工作。

2.學生培養規格。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素質而言,學生應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具備良好的人文、心理素質以及紮實的實踐操作技能,掌握廣博的專業基本知識。就能力而言,學生到畢業時應具備各專業工程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決算的能力,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工程項目經濟評價的能力,管理工程項目的能力,開展工程招投標、合同談判、合同管理的能力,以及關於工程變更索賠的實踐應用能力。就技能而言,學生應具有較強的識圖、計算機應用和操作技能,具有對外語的基本聽、説、寫能力,能閲讀、翻譯專業資料;能夠組織與協調生產,進行經營管理決策;掌握財務管理及審計技能。就知識而言,學生應掌握土建、安裝和裝飾的識圖知識,瞭解建材、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術知識,懂得經濟、管理、財會與審計等基本的經濟和管理知識,瞭解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知識、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識,以及概預算的基本理論及編制方法、財務結算與決算等工程造價管理方面的知識。學生能夠為適應清單報價後要建立企業定額的實際情況,掌握定額的編制原理與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會生態圈的重點節點,無時不受社會變革與震盪的影響。具體説來,我們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前尤為重要。

第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思維模式是經濟基礎的客觀反映,我國漸進式改革的推進、多元經濟結構的確立、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都加速着文化相對主義時代的到來。形勢呼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維的全面革新,期待着我們讓受教育者成為道德主體,尊重他們的主體意識,勇敢地直面道德困惑。也呼喚着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及時調整,改變當前目標過高、缺乏層次、可操作性欠缺的現狀,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

第二,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實際戰鬥力不夠強,不少人缺乏走近學生、瞭解學生、熱愛新事物的熱情和膽識,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切實保證這支隊伍的長期穩定和及時更新,以遏制結構老化、人才流失的勢頭。

第三,我們的教育對象發生了變化。新時期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意志薄弱,性格任性,生活難於自理,難於適應集體生活。但他們又承載着社會和家庭的很高期望,自我定位和期望也高,同時還面臨着來自學習、就業、情感方面的日益增大的壓力。隨着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數量迅速增長,他們的素質、家庭狀況和社會地位參差不齊,他們的思維漸趨複雜,心理問題不斷增多。這些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專業將會有一個更大更快的發展空間,社會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需求將逐步轉向高職高專培養出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本專業的教學改革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6

一、設置交通工程專業的必要性

1、交通工程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交通工程行業是一個多元化綜合性產業,其服務範疇早已超出了傳統交通工程業的概念。它涵蓋港口(集箱)、公路、航空、鐵路(軌道交通)、橋樑、水路交通、管道交通、代理、報關、倉儲、物流管理和汽車維修等行業領域, 近年來,我國交通工程行業仍舊保持着快速的發展勢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人才的緊缺已是制約企業、行業繼續發展的關鍵瓶頸。據統計交通行業的需求量佔建築行業對畢業生需求量的60%,近年來還以增幅8%的速度穩步增長。

未來的交通工程行業將以公路、鐵路(高鐵、地鐵、輕軌)、航空為主要方向,行業發展對人才需要也將側重於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從事交通運輸規劃、交通工程設計、交通控制系統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人才需求成直線增長。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我國交通工程行業從業人員約340.5萬人, 交通工程行業人才缺口已達15萬人。截至20xx年10月我國有各類交通類企業101857家,同比去年,減少186家,下降了0.18%;從業人員404萬多人,同比去年增加了50多萬人,增長了16.1%。因此按照行業目前的發展速度, 加之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數量與質量一時難以達到企業要求,交通工程專業人才缺口將愈發明顯。

2、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分析

經濟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經濟活動的加強,必然導致原材料、產品和人員的流動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導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運輸需求的增長是刺激運輸供給、促進區域交通發展的重要市場信號。城鄉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將會使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區域交通的建設上來。公路網做為區域交通的重要子系統,必將得到更快的發展。

公路交通建設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交通工程項目的發展影響區域資源開發,交通工程項目的發展影響社會進步,交通工程項目的發展影響對外的聯繫,區位和交通條件是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推動地區工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區位和交通條件是吸納投資的基本保證,因為原料、材料和產品的運輸都依賴於交通條件,而且良好的交通條件也保證了足夠的物流、人流和消費市場,它們

也是促使其他相關產業鏈的有利因素。相比於公路,鐵路系統由於其運輸效率高, 因而更有助於吸引外來投資,從而能夠有效地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地區經濟發展應注重於有計劃的產業結構調整。河南省區域經濟的分析印證了產業結構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以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主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此外,區位和交通則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條件。河南的區域經濟發展表明越是交通條件優越的地區則經濟越是發達,鐵路沿線的縣域經濟普遍好於非鐵路沿線的縣域經濟。改善交通條件、調整產業結構,是落後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促進河南省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來看,顯然,對於落後縣市而言,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加快經濟發展,努力追趕上週邊經濟發達的縣市,而改變產業結構、改善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將是一些積極有效的舉措。從省級層面來説,應該加強對於東南部地區的投資,特別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通過改變交通狀況來使這些地區更好地吸收外來投資,從而有效地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從固定資產投資的空間分佈來看,應該有計劃地向東南部落後地區適當傾斜,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從縣市級層面來説,各地政府應該積極地改變產業結構,努力發展第二產業,促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從而帶動縣域經濟的成長。隨着中原經濟區的建設特別是鄭州航空港的設立,對於交通工程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鄭州市正將形成1-5號地鐵線,城際、城軌、快速公交等也在進一步完善和管理化,最終形成智能交通產業。

3、交通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交通學科的發展正逐漸呈現出知識性、綜合性和以人為中心的特點。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厚基礎、寬專業、高素質、強能力的交通工程人才,同時要求交通工程專業的人才具有適應性強、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好的特點,應該成為工程系統型的複合人才。

調查發現,交通工程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主要有:大專、本科及以上,如表1所示,其中大專或高職畢業生佔40%、本科以上畢業生佔60%。一般企業均要求員工的學歷為高職以上畢業,大專或高職畢業的人員從事勘察、施工、監理、檢測、諮詢等工作,交通運輸專業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將在政府交通規劃、管理的主要部門、交通安全管理、養護與維護管理、監控與通訊管理、科研院所、教育部門和相關專業公司,從事交通行業管理、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交通營運

的運輸組織、計劃調度、生產經營、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職稱結構主要有助理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其中工程師佔有的比例超過50%。年齡結構主要分佈在20-45歲,20-30歲佔有的比例過半。

交通工程行業從業人員主要分佈在合資、民營、國營、政府、科研院所、教育部門等企業,調研內容如下表1所示。

4、相關同類院校該專業開設情況

1)開設交通工程的學校:

(1)重點本科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同濟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江蘇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新疆大學

(2)普通本科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重慶交通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理工大學、石家莊鐵道學院、太原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遼寧科技大學、大連交通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蘇州科技學院、福州農林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交通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廣州大學、五邑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寧夏大學

(3)三本院校

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建築裝飾學院、黑龍江大學劍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長安大學興華學院

(1)交通工程專業

《1》本專業培養具備交通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管理等方面知識,能在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從事交通運輸規劃、交通工程設計與施工、交通運營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主要課程:交通土建方向主要課程:工程製圖、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結構力學、結構設計原理、橋樑工程、基礎工程、線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交通規劃管理方向主要課程:交通規劃、系統工程、道路運輸組織、交通控制與管理、交通流理論、交通工程設施設計、道路樞紐設計、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城市客運交通

《3》畢業生適合在公路交通運輸系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及工程施工建設企事業單位、交通土建等大中型企業、研究單位和從事公路A.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土木與交通學院

交通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或到國內外有關教學研究單位相近學科繼續深造。

B.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土木工程系

(1)交通工程

《1》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交通工程和系統規劃、設計與控制等方面知識,獲得從事現代城市和區域交通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能在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從事交通規劃設計、交通控制系統開發、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2》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主要學習交通工程項目設計與管理方面的系統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技能,受到交通運輸規劃、管理與交通工程設計方面的系統訓練,並具備在交通管理及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軟件的研製與開發、道路橋樑施工與管理及監理工作領域工作的初步能力。

《3》主幹課程: 交通土建工程(包括工程測量,選線設計,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包括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交通信號控制技術,智能交通系統等),運籌學,運輸經濟學,交通規劃原理,城市交通管理與控制,高速公路建設與管理。

C.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

(1)交通土建工程方向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學、工程地質、橋涵水力水文、道路工程勘測設計、路橋施工技術、道路結構、橋涵結構設計基本原理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現場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土木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在公路管理部門、勘察設計單位、路橋施工企業、路橋工程監理單位、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從事技術、教育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2》專業主幹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測量、路橋工程施工、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結構設計原理、橋樑工程。

《3》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學生畢業後可在公路管理部門、勘察設計單位、路橋施工企業、路橋工程監理單位及政府職能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從事技術、教育或管理工作。

D.河南理工大學 採礦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專業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學、交通工程學、交通設計、交通規劃、道路勘測設計、結構設計原理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交通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交通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在交通規劃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勘察設計單位、路橋施工企業、路橋工程監理單位、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從事技術,為維護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7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沒有想像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沒有想像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音樂的聲音是富於創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點,為我們帶來心靈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但在我們實際的音樂課教學中,音樂則不再發揮着那樣神奇的魅力,這是因為:把音樂作為一門課程來進行系統地學習,它本身賦予人的自由想象空間就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定限制。因此,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以實踐性課堂結構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一、音樂教育的現狀

隨着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素質教育的不斷向前推進,近年來,音樂教育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各級教育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有效地推動了整個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基礎音樂課程體系所存在的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在音樂學科領域中同樣存在。其主要的、突出的現象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片面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在一次某省的音樂賽課中,有一堂國小六年級的音樂鑑賞課因其教學設計合理、課堂氛圍活躍、德育目標明確等獲得了較好的評價。的確,從對一堂課的評價標準來講幾乎無可挑剔,而且“育人”思想貫穿始終??,但是有一個細節讓我生出無限感慨:在欣賞完家喻户曉的《春節序曲》後,老師讓學生髮表感想,同學們都以“鑼鼓喧天、載歌載舞、嬉戲玩耍”等喜慶的語言博取了老師的點頭認可和微笑讚許。然而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舉手説:“老師,我認為他們在打架”,老師的微笑僵住了,“他們就是在打架,上一次我家樓下的棒棒軍打鬧時就這樣,當時我還在家做作業呢!”小男孩的臉已經漲得通紅。最後老師仍然沒有領情,以這首曲子的真實背景否定了小男孩的創作性體驗。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語文、數學等工具學科,在最具創造性特點、最需要想象力的音樂學科領域中也凸現出來了,由於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的音樂教學習慣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主要方式,這種你教我學、我講你練的灌輸式教學牢牢地禁錮着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能惟師是從、惟書是從,只能被動地接受一個“標準答案”,而不是創造地表達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顯然,這種死記硬背、陳舊落後的教學方式不符合現代教育的精神,更是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二)忽視音樂的審美體驗。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各級教育教研機構對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強學生的綜合技能訓練。於是老師便“講理論、訓練視譜”,甚至強化訓練所謂的“鋼琴彈奏方法、歌唱發聲技巧”等,在教學內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與專業藝術院校幾乎相近,使學生接觸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同時,教學方法上,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主動參與;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輕對音樂的表現,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悦過程等。如:一位老師在講解3/4拍子的含義時,不停地強調“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三拍,強弱規律是強、弱、弱”,而幾乎沒有引導學生感受3/4拍子的音響效果,顯然,學生懂得了知識的含義,卻無法有效地運用於演唱或演奏中,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音樂的實踐體驗,因此理論顯得死板而導致音樂失去感染力。這種理論化傾向的教學模式,對音樂課程自身的價值與教學目標的實現設立了一定的障礙。

二、音樂課程教學本身具有它的特殊性

音樂既不是單純的歌唱、彈奏等方面的技能課程,也不是單一的理論學科,而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以美育為基本屬性的音樂學科,在其教育、教學形式與過程中,與其他學科有着顯著的區別,那就是:淡化傳統中那種赤裸裸的知識傳遞過程,代之以師生雙方主動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動。羅丹説:藝術就是感情,音樂美,即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只有優美的曲調,才能產生動人、感人的藝術魅力。因此,音樂教學應在啟迪、激勵、喚醒、感染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因為音樂具有其自身的價值:

(一)審美價值

在生活中,音樂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輕鬆、愉快地享受着它帶給我們的所有感受,而一旦搬上講台,音樂就成了學生必修的一項工具學科,甚至成了“輔德”的武器,其自身的藝術魅力卻被忽略了。應該説,音樂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樂教育的長處在於給學生觀念上以情感的支持和美的體驗,因此,音樂教學應堅持以審美教育為前提、充分揭示音樂要素(節奏、節拍、旋律、音色、和聲、力度、速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以整體的方式來體驗音樂,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產生情緒的反映和情感的體驗。

(二)創造性發展價值

首先,音樂的產生過程就是全部的創作過程,學生的表演或欣賞都必然伴隨着創造性的表現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其次,音樂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任何一首作品,有多少聽眾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感受,有多少表演者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藝術風格,這一特徵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學科較大的優勢,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我們提出音樂不謀求統一答案,音樂課儘量不接觸真理;其三,音樂的特殊功能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熱情,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故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不應該被忽略。

(三)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引起人們關注的音樂要素也很多,比如學生在學習電子琴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並不是電子琴的演奏技巧,而是這種高科技的樂器的演奏效果帶給他們的震撼,從而引起了對電子琴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表達個人情感的可能性,同時在這種表演過程中,也激發了學生當眾、自信的表現慾望,因此,在教學形式上常常以集體的方式進行,需要學生牢固樹立羣體意識,大量個人、小組音樂活動的產生,成就都靠集體力量獲得。這種相互配合的羣體活動,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助於人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展現。

三、感受與鑑賞是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的基礎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既然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那麼聽覺感知便成了

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唱歌、演奏樂器、識譜等均離不開聽覺的主導作用,音準、節奏感、聲音表現等諸因素也都需要由聽覺來鑑定和調整。在音樂教學中,以欣賞作為前提,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感受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而對音樂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與評價。可能有人會説:不講解又怎樣使學生理解音樂呢?“請相信學生的能力。”有一位心理學家説:“在沉默中聽偉大的音樂作品而不加以評論也有巨大的教育價值??因為偉大的音樂作品總會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當然,這樣説並不等於就可以忽視講解和技能訓練的作用,因為在教學中,討論和講解終歸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們與對音樂的整體鑑賞有了相輔相承的作用,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擺正聆聽與討論講解的關係。比如學生通過欣賞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產生對嗩吶這種樂器的興趣,並對與之相關的如嗩吶的特徵、音色、樂曲的創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識都有了想了解的渴望,把這些作為討論的問題,然後把答案與音樂的音響效果結合起來,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且對他們以後深入接觸理論知識、或者在彈奏作品時的處理都會有很大的啟迪作用,所以,只有緊密地圍繞着感受與鑑賞來進行和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才能跟上音樂藝術的規律,使音樂教學收到良好的成效。

總之,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合理的課堂結構,充分利用音樂自身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對音樂的情感體驗親身參與音樂活動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對知識的渴望,來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也就有可能學得積極主動,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8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金融專業是運用性極強的一門專業,它適用於任何人事部門、企業、機關及其他組織的活動中。通過大學兩年的課程學習,我學習了各種有關金融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是卻還沒有把所學知識淋漓盡致的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所以我的調查目的就是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這是必須的。我的調查目的就是負責瞭解調查單位的業務流程及財務運作模式,進一步加深對金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自己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更加紮實,使專業技能更加提高,為畢業投身於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調查單位簡介

我所在的調查單位是江西省興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依法設立、從事招標代理業務並提供相關服務的社會中介公司。其性質不是一級行政機關,是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化公司,工作程序多,環節多,專業性強,工作人員分類精細,有造價工程師,工程造價預算員,會計師,項目經理,文員,出納等等,我所調查的職位是該公司的一名財務。

三、調查的內容

(一)原始憑證的審核、整理

所謂原始憑證就是當一筆經濟業務發生時最先取得或填制的,我的任務是把每次工作人員送來的憑證先審核其真實性,看看是否有填制單位公章和填制人員簽章。然後在確認憑證的完整性,看是否有塗改,數字是否清晰。確認其真實性之後再按時間順序整理裝訂,再將其進行分類,以方便記賬。

(二)原始憑證的錄入

原始憑證的錄入就是把填制的憑證數據將其歸類,然後填寫到單位的賬本里。我所在的調查單位的這一程序是由電腦來完成的。電腦有自己編織好的賬單表,然後我的任務就是對應手頭上的填制單,將其數據一個個的輸入進電腦。然後根據借貸雙方的原則,電腦自動生成賬本。這一步驟主要取決於細心程度,不然一個小數點,都可以使工作發生紕漏。

四、調查的認識

(一)真誠

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或者外表,但是絕不能偽裝你的心。第一次在這種公司調查,心裏不免有些困惑,不知道周圍同事怎麼樣。應該怎樣與別人相處,第一次踏進辦公室,我就知道自己到了一個新環境,必須開始去適應這一切。但是無論你想怎麼去適應它,真誠是唯一的方式。比如見面了一句微笑的問候,就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好的心情。也代表了對同事和周圍人的尊重,然別人感受到了尊重和關心。

(二)溝通

想要調查期間學到更多的東西,除了用耳朵,還要學會用嘴去溝通,跟領導之間,同事之間都需要有交流才會有收穫。剛開始領導並不會瞭解你的工作能力,也不清楚你的個人優勢在哪,溝通,是瞭解一個人最快的方式。跟老闆之間的溝通同時也在考驗你的應變能力和口才水平,這就需要你發揮你的智慧,在短時間內讓老闆知道你的個人長處,讓老闆加深對你的印象。跟同事建立起好的關係也是從溝通開始的`。很好的溝通能力其實這也是我們走向未來社會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

(三)講究條理

你不想讓你在上班期間忙的手忙腳亂,養成良好的有條理的習慣,在整理憑這一階段,各種各樣的憑證很多,這就需要學會有條理的去給它們分類,以便很好的區分。避免翻箱倒櫃的找,憑證很小,但是你不能忽視它們,一張小小的憑證可能是整個工作任務是否能成功完成的關鍵。這使我聯想到一個故事,一個企業裏,總有那麼一個人每天都能把堆積如山的資料整理完成,而其他同事們卻每天都在為這些文件而煩惱,別人問他的成功之處,他就説雖然每天的信件很多,但是他可以將他們按緊急性和重要性來分類,是工作變的井然有序,辦事效率也隨之提高了。所以養成有條理的好習慣,能使我們在工作中受益匪淺。

五、調查的總結

轉眼間,暑假即將過去了,我也即將成為一名大三的學生了,這意味着大三過後,我們就要踏入社會,靜下心來回顧了一下自己的調查生涯,發現短短的一個月給我帶來的感觸頗深,調查真的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它不僅是對你一個學期下來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更是一個把理論跟實際相結合的最好方式。鍛鍊我們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學會去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實際動手的能力。在整個調查過程中,我每天都有新的體會,和新的收穫。

這次的調查,我第一次接觸了原始憑證,以及各種各樣的發票,和賬單。還有各種原始合同,這讓我對經濟專業有了一個更加感性的認識,不懂的我上網查找或者問同事,並把所學知識結合在一起,這讓我對我的專業有個更加深刻的瞭解與體會,並知道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

通過調查,我也使我的思維有了更多的轉變,邏輯能力也增強了。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我也懂得了,其實大學文憑只是一塊敲門磚,進入工作崗位,大家都是從頭開始,凡事都要自己去摸索,學會變通。沒有人會手把手教你,只有你自己去培養好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便適應時代的需要。通過這次調查,我主要有一下感想:

一、要確立自己的目標,並端正自己的態度。平時,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給自己確立一個目標,在公司,你能否勝任這份工作也取決於你對你工作的態度是否積極,只有態度正確,即使你的專業知識在這方面很薄弱,你也可以很好的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它,學習好它。態度正確了,再樹立好自己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聽別人是怎麼説的,不斷的吸取經驗。

二、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其實我們在校生不管在哪家公司工作都一樣,不可能一開始就會有大把大把的工作交給你,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都不知道你來這個公司你可以幹嘛,甚至出現在這裏上班沒意思,想要放棄的念頭,但是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你熟悉公司你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同時公司熟悉你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你在這個期間必須努力學習,讓自己更加優秀,有能力的話就要做到讓公司離不開你的存在,這才是正確的方法。並且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

三、要勤勞,任勞任怨。我們在校生去調查,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把我們當學生一樣去看待,公司一般不會把很重要的工作任務交給我們去做,我們只有從身邊最微小的工作開始做起,這樣才能得到領導的注意和賞識,勤勞是一個人最能讓人欣賞的本質,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一步一步的往更高的層面去發展。所以不要抱怨任何小事,我們應該學會去做好任何一件小事。

這次調查不僅僅是對我大學兩年生涯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更是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不知道的知識。並且在就業的心態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的我只想找一份自己喜歡,並且最好和專業對口的工作,但是現在我知道了,想找一份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工作很難,找一份跟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東西我們是出了社會才開始學習和接觸的,甚至跟專業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我們要建立起先就業在擇業的就業關,不要小看任何一份工作,任何一份工作你想要把它做好都很難很難。

這次調查讓我鍛鍊了自己,提高了自己。這次實踐是我的一比寶貴的財富,相信在以後的工作生涯裏,我能更好的熟悉我未來的工作,並且把它做的更好。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9

一、調查背景:

面對很多學生所學專業瞭解不足,為了更好的學習,並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

二、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的瞭解護理專業的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護理專業人員的就業前景,以便及時做調整,為以後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

三、調查對象:任課老師

四、調查方法:訪談、參考文獻

五、調查內容

(一)、護理專業的設置情況。

護理教育是我國宏觀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為醫療事業培養合格護理人才的艱鉅任務。建國以來我國護理教育為各級醫療機構培養了數以百萬計的畢業生,為提高衞生服務質量和水平,推動衞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羣眾對健康的需求、對衞生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衞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護理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衞生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護理、藥學和醫相關類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計劃》的精神,為更好的提高護理專業隊伍的總體素質,以適應提高護理教育更好的適應我國衞生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滿足廣大人民對衞生的需要的需求,我國在21世紀初抓住機遇,擬新開設護理學本科專業。

1、社會需求方面

隨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逐步實現,衞生服務模式從傳統的醫療救治逐步轉向保健、康復的心裏狀態和行為方式等的全面照顧。衞生服務模式的改變增強了護理工作的作用。衞生服務體系的改革也是護理服務成為新的重要的增長點。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為了迎接老齡化的挑戰,就必須加快發展社區服務。隨着社區服務體系的健全,社區服務工作將承擔更多的初級衞生保健、流行病學調研、傳染病監控、衞生宣傳等工作,成為你公共衞生體系的重

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者廣泛的工作在社區診所、家庭、機關、學校、廠礦等場所,從事護理、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老齡人口日益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的加大了護理的需求。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社區護理將形成一支穩定的隊伍,約佔護理人員總數的一半以上。

2、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現狀

我國總體的人力狀況明顯少於衞生行政部門的人力編排要求,也難以適應整體護理需求,甚至與出現有的醫院護士僅限於完成打針發藥。由於護士處於超負荷狀態下工作,沒有最好的精力做好基礎護理,部分工作由家屬完成,由此產生了護理質量嚴重下滑的現象。

面對對於護理人才的需求,20xx-2003年衞生部護理人才需求預測研究課題組根據我國醫護人力17年的資料(1985-20xx),對未來護理人力需求進行了預測,希望以這樣的目標而奮鬥,到20xx年我國的醫護比例應達到1:1。醫護人數均達到232.3萬人,甚至於考慮到老齡化的問題,需求應該更大,顯然,對於快接近20xx年的現在來説,目標遠遠沒達到。在這間,對護理,醫學和藥學的改革,20xx年,年招生數每年遞增15%;到20xx年,我國各層次護理教育的招生數量比例應為中專佔50%,大專佔30%,本科及以上佔20%。以此層次調整,我國的護理教育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3、對人才的培養

護理學專業隨着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對護理人員數量的需求,更是對人才的需求。於是,就此為目標,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突出本科教育,是教學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全面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面向各級醫療機構、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單位,培養出: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牀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是:本專也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知識的醫院基礎、預防保健的基礎理論知識,受到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牀護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護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一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礎理論知識;

2、掌握護理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3、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並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

4、具有社會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國家衞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

6、瞭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動態。護理學專業的主幹科學:基礎醫學、護理學、心理學。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導論和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內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臨牀綜合實習、社區實習、論文撰寫等,一般安排不少於52周。

根據拓寬專業口徑與市場要求相結合的要求,護理學專業培養模式一般是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及部分專業基礎課之後,在進行專業方向分化,即前期趨同、後期分化。這種模式不僅僅能較快的急需的的學科輸送專科護士,滿足日益發展的醫療工作的需求,而且有利於我國護理學專業內涵的充實和各類專科護理人才隊伍的建設與提高,也能為日後將專科護士納入到畢業後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護理學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具有本專業所學的文化基礎知識,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知識,護理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或臨牀護理等技能。並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初步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成為高級護理人才。

(二)、護理專業的現狀及發展狀況

隨着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兼併、減員增效,使一部分人員下崗待業。相比之下醫療衞生系統相對比較穩定,已有調查中顯示,謀求護士職業主要為求穩定佔首位。但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護士學歷不高,從事的.是服務性工作,社會地位不高,重醫輕護的現象較為普遍,與相應行業比較付出與收入不足,晉升機會較少,構成護士隊伍內部的不穩定性,一旦護士達到一定學歷,流失的可能性較高。院內醫技性工作、辦公室祕書等成了流失的目標。 在醫學日益發展的今天,隨着整體護理模式的不斷普及與推廣,護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在日趨完善。因此對護士學歷的要求相應提高,各級晉升必需具有一定學歷。另外,護士為勝任日新月異的護理工作,對充實新知識的迫切性不斷增強,護士對提高學歷的迫切性已佔據個人奮鬥目標的首位。

護士工作集體力、與腦力與一體,長期倒班,編制緊縮,工作量大,又要確保不出差錯事故,長年累月身心疲憊,因此七成的護士感到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緊張和休息時間少。

護士心目中對護理管理者的排序來看,實幹型居首位,其次為開拓型。説明護士對管理的觀念在改變,要求管理者除了以身作則,具有解決問題,善於傾聽羣眾意見,與他們交流、溝通外,還必須具有敢於冒險,善於創新、獨立思維、嘗試變革的開拓精神。護理管理者只有實幹加創新才能帶領護理隊伍走向21世紀。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衞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衞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衞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衞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衞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根據衞生部的統計,到20xx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淨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隨着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國家將急需200萬護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把目光瞄準中國。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業內專家介紹説,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如護士在美國平均年薪達5萬美元,而美國缺護士30萬人。在澳洲,護士最容易找工作或獲得升遷,同時,只要擁有了澳洲註冊護士的資格,等於拿到了通向英聯邦國家工作的“綠卡”。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護士均有許多優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再者,隨着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我國近年來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卻呈現出小型化趨勢。而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羣疾病譜發生了

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着難得的機遇。

目前,國內很多大中城市的醫院都設有涉外門診,而一些合資醫院以及“洋”醫院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紮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護理學人才在具備護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專業知識外,還能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那麼就業選擇將更為寬廣,可以從事在華的涉外醫護服務、國際技術合作交流和資料傳遞等。

(三)、護理專業相關的職業證書

醫院是人民健康保障的發源地,為了滿足醫院對護士的需求,但又不僅僅是數量的需求。國家便針對護士開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使得我們的護士質量的到很大的保障,也讓病人們放心的把自己的健康交到她們的手中。國家老齡化程度也越來越嚴重,他們對健康的需求、對防禦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此,國家也並不是説,讓其在社會中自由的發展,閒人口的老齡化帶來的負擔,反而是依然將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為了為他們的健康送去了保障,國家也設立了《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在醫學事業中,自拉寧格爾以後,對衞生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關鍵,我們只有做到最好的衞生才能提供最好的護理和治療。於是,《衞生行業護理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就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誕生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各種各樣的證書來完善我們的醫學事業。

(四)、護理專業的就業方向

隨着社會的發展,護理學就業前景將被越來越看好。護理類專業畢業生將有更加廣闊的就業空間,同時社會對護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分工更細化的要求,學有一技之長可以以自己獨特的優勢在就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分配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病房、門診、急診及病房從事臨牀護理工作,也可分配到社區醫療康復機構、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等醫療衞生部門從事社區護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牀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工作。護理學專業畢業以後不用擔心無法就業的問題,因為,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醫療行業的要求越來越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0

大學生就業專業對口指所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相符,目前,大學生就業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很普遍,並隨着近年大學生就業難的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20xx年就業藍皮書中調查研究表明,全國20xx屆本科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為67%,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7%。

本調查旨在研究近年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程度,從地區、高校層次、學歷層次、專業、個人意向等方面對專業對口的情況進行分析,從已經就業人員的就業情況(近5年)和即將就業的應屆生的就業意向兩方面綜合調查,並分析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對職業發展可能存在的影響。

本次調查中,針對已就業人員,在全國範圍內採取網上調查和實地隨機調查形式進行調查,針對應屆畢業生,在全國有代表性的地區(北部選擇北京,中部選擇河南、湖南,南部選擇廣東),選擇不同層次的高校採取實地調研形式進行調查。本調查實地調研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96份。網絡調研問卷完整填寫量為94份,實地調研和網絡調研共收到990份有效問卷。

基本情況 (一)接受調查者情況

1.性別

接受此次調查的大學生性別比例為男生56.38%,女生43.62%,男生略多於女生,但性別比例基本均衡。

2.學習層次(學歷)

接受調查者專科(高職)佔25.53%,本科佔29.79%,碩士研究生佔28.72%,博士研究生佔15.96%。本科生所佔比例最高,除博士研究生外,其他三個層次的調查對象人數比例相差不大。

3.最後獲得學位的學校層次

接受調查者的最高學位獲得學校分佈於各層次,其中“985”高校或中科院佔31.91%,“211”高校佔10.64%,非“211”普通本科高校佔34.04%,高職高專校佔23.4%。學校層次中位於中等的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比例較高,其次是“985”高校和高職高專學校,構成結構既有普遍性,又均衡兼顧了較高和較低層次的高校。

4.獲得最終學位大學所處地區

接受調查者最後就學的大學所處地區主要位於中南部,其中中西部內陸佔42.55%,南部佔36.17%,另有小部分屬於北部(12.77%)和中部沿海(8.51%)。

5.所學專業

接受調查者的專業分佈為理科(自然科學)佔59.57%,具體學科根據受調查者的填寫有數學、化學、生物、力學、經濟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科學、環境科學、醫藥、護理、園林、道路施工、土木工程等專業;文科(社會科學)佔40.43%,具體學科根據受調查者的填寫有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經濟學、會計、財務、英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專業分佈較廣泛。

6.所學專業就業面判斷

受調查者對本專業的就業面判斷,認為就業面廣和限於專業相關領域的分別為約40%,認為就業面窄、需求量小的佔18%。主觀判斷總體較為樂觀。

7.年級

受調查者中已畢業工作的大學生和在校生約各佔一半,具體而言,20xx年的應屆畢業生佔18.09%,非應屆的在校生佔26.6%,20xx年及以前畢業生佔55.32%。在校生和非在校生各佔約一半的情況讓兩類調查對象較為平衡。

(二)接受調查者的對口就業情況與就業滿意度

8.未來工作的專業對口意向

接受調查的在校大學生對未來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的意向為,嚴格限本專業的佔7.06%,與本專業相關即可的佔56.47%,對專業無要求的佔17.65%,不想從事所學專業工作的佔18.82%。可見在校大學生對未來工作的專業要求不嚴格,超過七成的被調查者對就業的專業要求寬鬆。

9.對未來的工作設想

接受調查者對未來工作設想情況是,56.1%的人表示不清楚,但都願意嘗試,42.68%的人表示考慮得很清楚,還有1.22%的人從來沒想過工作的事。對未來工作呈積極態度的人接近99%。

10.就讀學校及院系的職業規劃指導情況

接受調查的在校大學生中,15.66%的人接受過所在學校和院系3次以上職業規劃指導,53.01%的人在入學時接受過職業規劃指導,還有31.33%的人從未接受過職業規劃指導,未提供職業規劃指導的學校或院系超過三成,比例偏高。

11.所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的對口情況

接受調查者中,有略多於一半的人所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部分相關,剩下的一半中,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完全對口的佔26.83%,不相關的佔20.73%。可見,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相關的達到八成。

12.就職年份

接受調查者中,就職年份在2年以內的佔67.12%,2年到5年之間的佔26.03%,5年以上的佔6.85%。大部分就職年份較短。

13.對現在工作內容和狀態的態度

接受調查者中,對當前的工作狀態很滿意的佔15.94%,表示一般的佔71.01%,表示不滿意的佔13.04%。

14.認為專業不對口對工作發展有無影響

接受調查者中,認為專業不對口對工作發展影響很大的佔17.33%,認為影響一般的佔70.67%,認為沒有影響的佔12%。其中認為專業不對口影響一般的與對當前工作狀態滿意度一般的比例非常接近。

15.目前是否有跳槽打算

接受調查的工作者中,目前沒有跳槽意願的佔22.67%,有適當機會可以考慮跳槽的佔70.67%,時刻尋找機會跳槽的佔6.67%。對於跳槽表示不急切也不排斥的態度較平和者所佔比例,與對目前工作狀態滿意度一般的比例一致。

16.專業不對口對跳槽意願的影響

接受調查者中,認為專業不對口是導致跳槽的原因的人約佔60%,認為想跳槽是由於專業不對口以外的其他原因的約佔40%。全部或部分由於專業不對口導致跳槽想法的超過被調查者的一半,説明專業不對口有可能影響職業發展和延續性。

結果分析 學校與專業類型影響對口就業情況,就職年份影響工作滿意度

(一)在校大學生中,文科生認為就業面廣,對未來工作接受範圍寬;理科生認為就業面窄,對未來工作專業要求較嚴格

對於文科(調查對象中包括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經濟學、會計、財務、英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和理科(調查對象中部包括數學、化學、生物、力學、經濟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科學、環境科學、醫藥、護理、園林、道路施工、土木工程等專業)學生所認為的本專業就業前景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就業面廣的學生中,文科學生超過2/3,理科生只有略多於兩成(圖1)。文科(社會科學)由於所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經濟各方面較為貼近,兼容性較強,所需應用的場合較多,學生對於專業就業面的預期較為樂觀;而理科(自然科學)由於所學內容專業性和排他性較強,學習對象的特定性導致就業的兼容性不夠,學生認為就業面的範圍要求較為嚴苛(限與專業相關,就業面窄)。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就業面的預期不同,因此未來工作意向也有差異。文科學生受訪者未來意向工作與專業相關或對專業無要求的比例均高於理科學生,但表示不想從事所學專業工作的受訪者,在理科學生中所佔比例(26%)大大高於文科學生比例(8.6%)。

調查結果表示,文科學生就業意向靈活性較強,可接受範圍較大,對專業相關的要求低,對本學科的認可度較高。理科學生就業意向或較嚴格地限制為本專業相關,或對專業認可度不高(表現為不想從事所學專業工作)。這與以往理科生就業率高於文科生就業率,理科就業面相較文科更廣的認識有所差異,但也能得到解釋:因為以往的理科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選擇自主性較樂觀,使得現在的理科學生仍堅持未來就業與專業相關,而過去不容樂觀的文科畢業生就業情況使得現在的文科學生越來越放寬專業限制標準,降低就業要求,造成了“文科學生就業面更廣”的這種認知假象。

(二)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職業規劃指導情況最好,非“211”本科高校次之,“985”高校和“211”高校最差

總的調查結果中,學校進行過一次職業規劃指導的佔53%,集中指導次數大於3次和為0次的分別佔15.7%和31.3%。對受訪者的學校層次進行分類分析後發現,不同層次的高校進行職業規劃指導的差異較大。高職院校由於其“職業院校”性質,學生就讀的結果是面向就業,因此比較關注學生就業問題,進行過3次以上職業規劃指導的超兩成,進行過一次職業規劃指導的近七成,而沒有進行過就業指導的約一成。其次為非“211”本科院校,進行過職業規劃指導的近七成,從未進行過就業指導的約三成。“211”高校職業規劃指導情況差別較大,進行過3次以上職業規劃指導的超過四成,是四類中比例最高的,但其中從未進行過職業規劃指導的也超過四成,使得總體職業規劃指導平均情況處於較差水平。“985”高校進行過三次以上職業規劃指導的僅為7.4%,為四類中的最低值,從未進行過職業規劃指導的比例超過四成,總體情況為最差(圖2)。

調查數據顯示,高校進行職業規劃指導的情況與自身的定位是相關的,高職院校是以培養面向就業的`職業技術人才為主,故非常重視職業定位和指導;非“211”本科院校在學術研究和理論創新方面弱於“211”和“985”高校,畢業生直接就業的比例也較高,進行就業指導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從就業方面下功夫也能有效地提升在同類學校中的競爭力。而“211”高校和“985”高校均屬於研究型高校,更傾向於培養學術領域的專業人才,也鼓勵學生繼續深造,故不是特別關注就業;同時由於學校層次和知名度較高,其學生在擇業競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種種優勢使得學校不那麼擔心學生的就業問題。

對於不同層次學校的畢業者,就業與所學專業對口情況是,“985”高校和“211”高校略優於非“211”普通高校和高職高專學校,但差別不明顯。雖然學校層次差別較大,但高職高專學校和非“211”本科高校已通過較好的職業規劃指導,有效地縮小了在就業方面與其他兩類高校的差距,充分説明學校進行適時恰當的職業規劃指導作用明顯。

(三)已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專業不對口比例理科高於文科

雖然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調查中,理科生對專業對口程度要求較高,但對實際已就業畢業生的調查結果顯示,情況並非如此,所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的對口情況中,不相關的比例在理科畢業生中的比例為文科畢業生的3倍多。具體而言,理科畢業生中,從事職業與專業完全對口的約佔三成,稍高於文科畢業生,部分相關的約佔四成,不相關的約佔三成;文科畢業生中,從事職業與專業完全對口的約兩成,部分相關的約七成,不相關的僅一成(圖3)。

調查結果一方面説明理科學生雖然對就業專業契合度要求較高,但在實際就業中,其被接受範圍更廣,一些用人單位在某些職位沒有明確專業要求時,更偏向於招收理科生,使得理科生就業可塑性更強。而文科生雖然就業意願寬泛,但實際就業中,用人單位對其專業相關度要求較高,能從事不對口工作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對於“是否對口”和“對口程度”的判斷,受個人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由於文科所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各方面貼近的可能性更大,成為“萬金油”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文科畢業生做出“從事職業與專業相關”的判斷的比例更高。

同時,理科畢業生的專業不對口比例較高也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理解,一是專業對口程度不高使得所學專業知識利用率不高,未能充分做到“人盡其才”,某種程度上是對教育資源和人才的浪費,此為欠佳的一方面;二是説明理科的就業靈活度高、適用面廣,經過系統理科知識訓練的人在即使相關度不高的崗位也能勝任,較具邏輯性的理科思維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此為具有優勢的一方面。

(四)在校生學歷越高對就業專業對口的期望越高,已就業者對口比例最高的是碩士學歷,最低的是本科學歷

在調查中表現出的就業意向受學歷的影響較為明顯,學歷越高對就業專業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要求越高。在校博士生有八成期望未來工作與專業相關,剩下兩成則表示不想從事所學專業的工作,受訪者中沒有一人表示對就業的專業無要求。這説明博士生對未來就業的行業領域定位較清晰,較長年份的學習和專業領域研究,對於未來工作的定位有所幫助。受訪的碩士生也是近八成表示未來工作要與所學專業相關,而對專業無要求和不想從事所學專業工作的各約一成。這説明碩士生對未來工作定位也較清晰,但是相較博士生,能接受不限專業的工作,其靈活性稍強。對於大學本科和專科(高職)的受訪者,期望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分別為略多於四成和不到四成,而專科(高職)的受訪者中表示對就業專業無要求的,高達近四成(圖5)。這也表明了較低學歷的在校生對於就業對口的期望較低。

實際已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對口情況與在校生的就業期望基本一致但略有差異。從事與專業(完全或部分)相關的比例最高的是碩士學歷,最低的是本科學歷。專科(高職)學歷的畢業生由於在校接受過面向就業的專門系統的“職業教育”,有較明確的就業去向,雖然在校生對就業對口的期望不高,但實際就業對口情況尚可。本科學歷的就業者的實際對口情況與期望較一致,均處於較低的比例。而博士學歷的就業完全對口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幾類,超過四成。

(五)就職年份越長跳槽意願越低,跳槽意願受就業不對口的影響較小

調查結果顯示就職年份對跳槽意願有一定影響,就職2年內和2到5年之間的受訪者,表示不打算跳槽的比例均約兩成,而就職5年以上的受訪者該項比例翻了一番達四成。説明工作年份越長,工作的穩定性越強。還有約一成的工作2年內的受訪者表示時刻尋找機會跳槽,由於工作年份短,對工作的適應性和工作資源的積累都不夠,跳槽的成本也較低,於是工作中稍有不順就容易激起較強的跳槽意願。

同時,就業的專業不對口對跳槽意願的影響較小。受訪者中表示跳槽完全是由於專業不對口的僅佔4.5%。而專業不對口對跳槽的影響隨着工作的進行和深入會繼續變小。認為跳槽的原因完全是專業不對口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本身沒有跳槽打算。而認為專業不對口不是跳槽的主要原因的人中,超過八成的人表示有適當機會可以考慮跳槽,這説明實際工作中,跳槽和專業不對口沒有直接聯繫。

(六)就職年份越長工作滿意度越高,對現有工作滿意者也有跳槽打算

就職年份對工作內容和狀態的滿意度影響較大,就職2年內的認為現有工作很滿意的僅佔13%,工作2到5年之間的認為很滿意的佔17.6%,工作5年以上的該比例達到一半。而工作2年以內的受訪者有近五分之一明確表示對現有工作不滿意,但是工作2年以上的沒有此表示。

對工作不滿意者有略少於一半人表示在時刻尋找機會跳槽,這是不難理解的。同時,對現有工作滿意的受訪者也有略少於一半的人有跳槽打算,他們表示有適當機會可以考慮跳槽,雖然該比例與對工作不滿意的受訪者的該項比例很接近,但是含義完全不同。對工作滿意者的跳槽意願是為了尋求更好的平台,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雖然對現有工作滿意,但是也願意嘗試新的崗位。可見跳槽的原因並不都是負面的。

對策建議

加強指導,調整結構,正確認識 (一)加強學校的職業規劃指導,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

各高校應重視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加強職業素質和職業意識的培養。一方面,開設一定量的職業指導課程,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集中的職業規劃指導,在大學生入學時就進行相關指導説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課程內容和心態變化,實時跟進,及時關注和解答學生們與職業規劃相關的困惑和問題,使大學生有正確的職業心態和積極進取的職業觀,客觀冷靜地認識自己,為畢業後順利對口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高校應重視學生在校期間與社會的接觸,加強“社會課堂”的開展,為學生提供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勤工儉學的機會,尋找和開闢實習和實訓基地,加強學生對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的瞭解,明確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儘早制定就業計劃。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吃苦的精神為出發點,提高個人的學業水平和職業核心競爭力。

(二)合理設置和調整高校招生名額與專業,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我國從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使越來越多的人享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促進了高等教育均等化發展,每年的畢業生數量也不斷增加,相對於崗位數量,畢業生供過於求的態勢愈加明顯。在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就業對口率勢必打折扣。在這種環境下,高校的人才培養亟須與市場對接。

要控制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在源頭上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停止大學擴招,合理設置高校專業與名額,參考市場導向,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接軌。同時,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廣職業技術體制,通過職業大學的教育渠道,培養訓練有素、職業感強的畢業生,達到解決就業率和對口率低的難題,加快我國轉型時期的產業升級。

(三)鼓勵民辦高校的發展,支持校企合作為畢業生提供對口就業機會

民辦高校是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財政性經費創辦的高校,在過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但在近年其優勢逐漸顯現,尤其是由實體企業出資創辦的高校,培養學生的同時也是在為企業儲備專業技術人才,採用“工學結合、就業直通”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畢業生對口就業的可能性。雖然目前對於民辦教育的分類管理模式尚無定論,但實業界和學術界都進行了關注和討論,應積極鼓勵民辦高校的發展,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高等教育,倡導以企業為支撐的民校自己根據需要培養人才,自己解決對口就業。

校企合作是民辦高校發展的重要模式,企業創辦的高校應加強同其他企業的合作,而沒有企業背景的高校更應尋求和加強與多方的合作,與企業簽訂人才供需合同,展開“訂單式”培訓,開拓和豐富學生的就業渠道。

(四)正確認識專業對口的意義,培養學生就業的靈活性和可塑性

最後需要注意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應過分誇大就業專業對口的重要性。對口就業固然是充分利用了教育資源,減少了人力資源和知識浪費的現象,但在不能保證對口就業的前提下,更應重視求職者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挖掘和發揮個人潛能,規避不對口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對於求職者個人,應勇於嘗試不對口行業的工作,進行行業瞭解和職業規劃,主觀上增強就業的靈活性,分析自身的優勢和長處,尋找個人能力和興趣與不同行業工作的契合點;同時加強通用知識技能的學習獲取,例如外語能力、計算機使用、軟件操作等,增強自身在各行業的適應性和兼容性。

其次,對於用人單位,也應改變不合理的招人條件,例如有些基層管理崗位,用人單位接收文史、政管等專業的學生,卻拒絕數理專業的學生,這是在求職者公平競爭的起點上進行了區別對待,這種招人方式應得到改善。另外,用人單位應鼓勵各專業交流,吸收具有不同視角的新鮮血液。

再其次,從職業發展和延續性來看,對口就業不具有必須性。就業者對於工作滿意度的判別,對口與否所佔比例很低。一旦進入職場,就不需要刻意強調所學專業與工作內容的差異,畢竟無論對口與否,差異是肯定存在的,而個人紮實的基礎、全面的知識、協調的能力、謙虛的態度,對於職業發展和延續都是很重要的。同時在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時,有適當機會可以考慮跳槽,更説明了職場中可塑性的重要。職業延續固然能讓個人厚積薄發,但是職業的流動性也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重要方面。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計,以人為本。企業的發展説到底是人的發展。企業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競爭。當代社會,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學習速度和培訓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參數。培訓則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識及相關技能的重要途徑,有時甚至是唯一途徑。在當今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必定是那些能夠使其員工充分發揮自己全部潛能的企業。這意味着,企業員工必須接受培訓作為繼續學習的一種手段,員工培訓在幫助公司迎接競爭性挑戰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員工培訓可以有效地幫助公司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重視員工培訓工作的公司會比他們的競爭對手錶現出更好的經營業績,更有信心迎接競爭性挑戰。培訓不僅通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員工受益。故有人説,培訓是企業送給員工的最佳禮物。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員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員工的幹勁和熱情。企業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企業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並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繫,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為了充分了解公司員工思想現狀,瞭解公司對員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瞭解統化、結構化的公司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xx製藥有限公司範圍內採取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發出問卷36份,回收問卷35份,其中有效問卷34份,中層管理人員問卷4份,主管級及員工級30份,現簡要對問卷結果加以統計與分析。

為了全面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修養和專業能力,增強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培養具有較強的社會競爭力,能迅速適應就業需要的護理人才,護理系團總支安排每名學生在寒假期間,自主安排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能力,提升素質,鞏固在校理論學習。從而為下階段的學習和適應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1.調查時間:.

2、調查地點:xx製藥有限公司

“有一份付出,就會有一份收成。”我堅信,我們現在付出了辛勤勞動,將來一定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過這次假期的短期社會實踐,我感覺首先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雖然自己身為一名研究生,但是真正的實踐機會很少,動手的機會很少,所以,我們不能眼高手低,什麼都要去學,什麼都要去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應該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為以後更好的適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調查方法:採取問卷式調查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xx製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抗腫瘤藥物為主的製劑生產廠家,藥品的生產質量和管理直接關係到人民用藥的安全問題,對於加強職工的質量意識的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發展理念與文化

1、 企業發展方向較為明晰。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約有95%左右的員工認為,自己對本公司的發展戰略表示瞭解或十分了解,這主要是與公司目前的業務重點和工作目標有關,但剩餘的5%左右員工表示了困惑,這必然會造成實際工作缺乏目標,或者人力資源的較大浪費。

2、 將近九成員工熟知企業的精神和價值取向。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它直接關係到人民的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因而“不斷進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幾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員工,可見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敬業度和忠誠度起到了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業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設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調查數據顯示,認可公司有一個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達到85%,而15%左右員工則認為一般,沒有員工對此表示反對。 此外,僅有45%的員工認為公司的制度體系非常完備,而認為不完備的人數達15%。

(二)組織結構與崗位設置

1、 近九成員工對公司現行組織結構認同,並表示與部門業績息息相關。公司現有員工中,九成員工對現有機構設置表示贊同,認為現行設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 現行職能職責、業務流程與實際工作銜接較好。依據調查結果,80%員工認為目前的崗位職能配置、工作業務流程有效,而認為其在實際中有指導性、參考性作用的僅佔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與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層管理者獲得了較高的支持率。部門負責人作為xx製藥有限公司的中堅力量,肩負着不斷創新、發展企業的重任,從統計數字發現,在工作任務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員工認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做到了用人所長,但仍有20%人員認為存在不公平現象。

2、 部門內部溝通基本順暢,但部門間急需加強。多數員工普遍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上級對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較強,並就工作內容進行溝通,但從後續問題的調查顯示,部門內溝通並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員工反映,部門間的工作銜接並不十分理想,很多時候只是員工自己溝通和聯繫,而部門負責人溝通比例也僅佔55%。對於部門內部的員工間溝通,調查者則在三個方面表現較為均衡:自己協調、詢問同事、求助領導。

3、 中級管理人員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多數員工認為,在以後的工作中,中級管理人員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個人素質,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領導藝術、團隊文化、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而據中級管理人員的調查顯示,則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團隊文化、領導藝術、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

(四) 團隊精神狀況和素質

1、 除少數員工外,團隊士氣良好。在實際調研中,28%的員工認為我們團隊的精神非常高昂,60%認為我們團隊是一個充滿關愛、團結一致的集體,但12%的員工認為團隊現處在低迷的時期。針對團隊的特定成員進行調查時發現,約有35%員工反映某些員工沒有與整個團隊融合起來,表現出例外或特例的行為。

2、個人利益與個人績效沒有緊密結合。團隊是由個人構成的,個人業績是團隊業績的基礎,只有實現個人利益與個人績效息息相關,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而據相關數據顯示,xx製藥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繼續努力。

二是廣泛發動宣傳。我局 召開了全體職工會議,傳達學習《關於 整治 不作為慢作為 亂作為 問題專項 行動的實施 》的文件精神, 並進行了宣傳動員。

專項經費保障不足。由於沒有關愛留守兒童的專項基金和專項經費,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經費主要靠幹部職工捐款、社會捐贈、辦公經費來維持,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持續性和有效性難以得到保證。

3、 團隊的素質能滿足工作要求,但總體提升緩慢。據統計資料顯示,60%員工認為公司團隊的素質與優秀企業相比,總體水平不差上下,25%認為略差,15%認為較差。在員工與團隊合作的信心方面,30%員工認為團隊正向有利方向發展,35%認為沒有變化,20%保持觀望狀態。在團隊素質的提升方面,40%員工非常認同我們的團隊正在進步,35%基本認同這一事實,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認同。

(五) 員工個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揮

員工專業技能的.自我評價。員工普遍認為,在實際工作中自身的專業技能比較滿意,這一比例高達80%,僅有15%左右的員工認為自己的技能相當完備,與此同時,5%員工對自身知識與技能表示了不滿,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專業技能轉化方面,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員工認為自身的技能基本發揮,25%員工認為沒有完全發揮,可見專業素質在向業績轉化上並不十分理想,員工的潛能和能力有待於進一步開發。

總之在實習的過程中,雖有一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收穫的喜悦。這是我們初涉社會的開端,邁向殘酷而美好的未來……我要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不斷奮鬥和前進。

四、今後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目前公司的培訓現狀,為了讓公司的培訓更有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培訓體系:

1、強化員工責任心的培養。針對本公司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特性,對員工加強質量意識的培養,使員工充分意識到缺乏責任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及給公司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保證生產有序地進行。

2、加強員工之間相互溝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員工進行交流,使員工的意見能夠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便於部門之間以及領導和員工之間的的相互瞭解和協調。

3、調整人員配置、促進員工技能發揮。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點對其崗位進行調整和安排,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特長,避免人才浪費。

4、加強團隊融合提高團隊素質。多進行一些團對活動和考核,以便加強團隊合作,從整體上提高整體素質。

加強員工培訓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改變員工的平庸工作行為,儘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測性,保證質量低劣的員工無法進入,有效降低優秀員工的流失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對各類員工進行不同目的的分類培訓,以滿足不同員工的不同需求。加強員工培訓,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相互配合的工作環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和鬥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將自然地傾瀉出來,自覺與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儘可能好,不僅讓員工覺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時對企業有了滿足感和歸屬感。也使企業和員工得到共同的發展,真正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2

應用化學是現代化學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滲透和融合,是介於化學與化學工藝之間的一個應用理科專業,是培養理工結合的“用”化學人才。與化學專業相比,要求應用化學專業學生接受更多的應用性、實踐性的知識教育。如何完成這一培養目標,應用化學專業的發展模式如何適宜瞬息萬變的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是高校應用化學專業教育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一、高校應用化學專業知識的體系組成

應用化學研究範圍涵蓋了整個化學領域,並與多門學科相互滲透,包括精細化學品,無機化學品,藥物化學,應用電化學,應用光化學,能源化學,工業分析化學等。應在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及適應科技發展的基礎上,設置學業發展方向。增加應用性的專業選修課,開設專業特色選修課,並做到專業課與基礎課並重,體現學科前沿的新知識,把專業發展重點放在交叉學科,前沿學科。

建立靈活多樣的適宜現代化需要的新型教學體系,以基礎服務於專業,才能培養出開拓型人才。打破化學基礎課程教學體系中理工分離的傳統,突破四大化學壁壘,對其內容進行利用重組,優化與更新,建立以物理化學為先導的理工融合的教學新體系。開課順序為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並增設化學工程基礎、化工過程與開發、概念設計、化工製圖等工程類課程。新體系可將其中交叉部分進行融合,以增強知識的系統性。

為使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可加強學生在企業中的生產實習和化工見習。一些高校正在探索3+1的培養模式,即利用3年時間完成校內學習,用1年時間到科研單位和企業進行專業技能訓練。

二、21世紀高校應用化學專業發展

基礎化學實驗改革中,提倡創新教育,素質教育,創造一個適宜學生自學的實驗教學環境,保證學生在實驗課中的主體地位。單純講授化學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開設相應的化學實驗,要儘可能地涉及當前應用化學發展趨勢,內容要有創新性;兼顧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及學生能力與素質的綜合培養,並考慮實踐性、安全性的因素。

在教學中引入計算機技術,提高效率是今後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它可使抽象知識形象化,使老師在課堂中的書寫環境比黑板更豐富,並可利用網上最新成果圖片引入課堂,開闊學生視野,主動參與性加強。對於化工課程而言,因學生在學習時,既沒有先導課,又無後繼課,許多化工設備也沒有見過,僅靠示意圖很難把設備內部結構搞清楚,學生的興趣不大,多媒體教學更是迫在眉睫。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對化學學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學正從傳統意義的化學化工領域向材料、生命、能源、醫藥等領域滲透,應用化學專業以其滲透性、綜合性、邊緣性及鮮明的應用特點正煥發出勃勃生機。作為培養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適應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複合型應用化學高級專門人才的基地而言,只有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才能辦出高水平的應用化學專業,以滿足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需要。

三.應用化學專業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重要性

專業實踐是一種接觸實際的生產活動,同時也是瞭解社會的重要途徑,是本科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學環節。在教師和實習基地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本科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生產實習,可以使學生快速、準確地建立感性認識,鞏固專業思想,並獲得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從而有利於理論知識的牢固掌握與實踐轉化。

化工生產實習主要是在化工企業內進行的。由於化工生產的工藝過程是在易燃、易炸、易爆、有毒、有害的作業中進行的,稍不注意就會有受傷或者生命的危險。因此,要求生產實習教學,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實踐是一項複雜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要聯繫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還涉及到化:企業的實際生產知識和工藝、組織紀律等多方面內容,所以合理的生產實習考核方案,不僅會有效地調動學生實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實習效果和質量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四.傳統化工生產到現代化工生產的轉變

化學反應在實驗室進行與化工大生產是同樣的原理,但實驗室反應與化工大生產有着本質上的區別。為方便於管理及監控各個生產環節,生產部門將生產過程分為原料精製單元、催化劑單元、聚合單元、粉料輸送單元、乾燥單元、造粒單元、混合單元及公用設施單元。合成單元又分別由反應釜、送料泵及輸送管道等常規設備組成。通過熟悉工藝,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了理論用於實驗室合成與化工生產間的關係與本質上的區別。

傳統的生產通常是要用大量的人力和設備在廠房中完成。但在聚丙烯產品的生產車間,所有的設備都安裝在露天,管道錯綜複雜,煙筒高聳,生產現場基本看不到工人,這與同學們腦海中的車間概念截然不同。露天運轉的設備又必須具備耐各種腐蝕的性能才能保證正常使用。因此,在工業化大生產中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了,對生產工人要求也相應提高了,需要文化層次更高、操控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儘管在現場操控很少,但技術人員在控制室裏卻要求要有極強的業務水平及責任心。熟悉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和控制部件。同學們對於一個技術人員所必須的責任心有了深入的認識。

五.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

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由於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業前景美好。畢業生可以在相關高校、科研院所、輕工、醫藥衞生、商檢、化工、農業、冶金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與生產及管理工作。

一次性就業率都較高,就業行業包括教育、材料、軍工、汽車、軍隊、電子、信息、環保、市政、建築、建材、消防、化工、機械等行業。部門包括:各級質量監督與檢測部門、科研院所、設計院所、教學單位、生產企業、省級以上的消防總隊等。

應用化學專業的畢業生適宜到石油化工、環保、商品檢驗、衞生防疫、海關、醫藥、精細化工廠等生產、技術、行政部門和廠礦企業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適宜到科研部門和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適宜繼續攻讀

應用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應用化學專業主要是培養具備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應用化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應用化學與其它專業在專業的知識結構與能力方面有所不同,在社會上可以發揮各自的特色,適應社會對人才不同需求。因此,應用化學專業應該建設成一個重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3

摘 要:目前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但學校傳統單一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生就業及市場需求相脱節,本文以對華南師範學院外語系商務英語專業260名10屆畢業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為例(因為華南師範學院地處廣州天河區,位於沿海,人才與企業對接出入受其他干擾因素較小,故特選取其作為調查對象),介紹問卷對象、內容、範圍,數據採集時間、方法和實施,然後從畢業生的就業的基本情況和企業對商務英語畢業生人才需求的要求及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教學及課程開發的要求三個部分分析,探討分析社會市場對商務英語人才的要求與展望,以利於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和課程設置的進一步改革完善與發展。

關鍵字: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就業市場

從20世紀50年代初,隨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建立,商務英語在中國開始起步。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國內越來越多的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等相關的課程;進入90年代至我國加入WTO,經濟和商務全方位多層次與世界全面接軌,商務英語的重要作用在經濟建設和國際交流中日益顯現出來。因此,商務英語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不僅在在經貿、財經類院校等得到迅猛的發展,而且迅速延伸到其他各類不同的院校。21世紀後,隨着經濟國際化的趨勢,商務英語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一、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的現狀

迄今為止,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已具相當的規模,全國已有15所大學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開設商務英語本科專業,包括高職高專在內,我國大約有20xx所大專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但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xx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xx)》中指出,我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機制與社會需求發生脱節,僅10%的中國大學生符合跨國公司的人才需求。而調查顯示未來三年大中型跨國公司在中國需要70~80萬人,再加上所有外資企業和優秀公司,需求量達到200~300萬人。但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國際商務活動層次較十年前有明顯提高,現下我國的國際商務活動層次較十年前有明顯提高,然而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和科研相對滯後,未能滿足高層次商務活動交流的需求。我國正處在一個發展迅猛的時代,外語專業人才規格應該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舉辦外語專業的院校也應該根據自身的辦學基礎和特色以及人才市場對外語專業畢業生需求的結構,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關於問卷

(一)調查對象、範圍和採樣時間

本問卷調查的對象是華南師範大學商務英語專業的10級畢業生,高校位置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他們的就業主要分佈沿海地區。

(二)問卷設計的指導思想、問卷內容和方法

本次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畢業生的就業的基本情況。第二,企業對商務英語畢業生人才的要求。第三,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教學及課程開發的要求。問卷以書面調查形式為主,輔之畢業生個人訪談,以便對部分內容作更深入的瞭解。

(三)問卷的實施

1.問卷準備工作

以班為單位進行調研的組織、宣傳和問卷回收,每個畢業班下設多名聯絡人員,可及時掌握問卷進展情況。

2.問卷的落實、回收及真實的保障

參加本次問卷的對象為10屆畢業生,共260人,回收有效問卷242份。學生把問卷帶到實習或者求職企業,完成後上交給具體的聯絡人。

三、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問卷一)畢業生基本就業信息分析

1.畢業生所在單位性質

表 1 :畢業生所在單位性質分析

被調查的畢業生中女生佔78.5%,男生佔21.5%。表1顯示,42.5%的學生在三資企業就業,39.4%的學生到私營企業謀職,這兩個部分佔全部畢業生的81.9%。説明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大部分都集

中在私營和三資企業。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就業的學生只佔畢業生的16.85%,這是因為這些企業的門檻設置比較高,一般的學生難以達到標準而被排除在外。剛走出校園就選擇自主創業並且最後實現自主創業的學生很少,只佔 1.25%。有趣的是,我們在個人訪談中瞭解到,許多學生父母本身是小企業主,他們希望孩子在各種企業崗位磨練並積攢實際經驗後,再回到家族企業承擔更大的責任。

2.畢業生就業地區分佈

表 2: 畢業生就業地區分佈

從表2中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分佈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經濟較為發達,其中廣州和上海吸納了近七成的學生,很少有商務英語的應屆畢業生願意呆在省內。

3.畢業生就業企業規模

從圖表3中可以看出,商務英語畢業生就業的企業規模呈現出兩頭大中間小的特點:高達40%的畢業生在40—200人規模的小企業謀職,另外有38%的畢業生在1000人規模的企業工作。

表3:畢業生就業企業規模(員工人數:人)

4、畢業生就業崗位羣分析

表4 : 畢業生就業崗位羣分析

從上表畢業生就業崗位羣分析得知,畢業生大都在外貿、船務、貨運或者外向型企業謀職;另外,廣東地區的外向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如服裝、陶瓷、傢俱行業等員工數量多,這些公司一般都配備一定數量的外貿、跟單、船務等相關人才,處理對外銷售的所有環節。

從表中數據可看出,21.49%的畢業生從事外貿跟單,27.69%從事外貿銷售工作,這兩個崗位吸引了近五成的畢業生;其餘五成畢業生按比率遞減分佈在船務、翻譯、助理/祕書、客户服務和採購崗位中,其中船務佔 13.64%,報關員比率最少,我們從個別訪談中瞭解到,與商務英語相關的工作要求畢業生對報關流程有一定的認識,如畢業生持有報關證則優先錄取,而專職報關員一般由中專畢業生擔任。因此,把大綱課程設置中的選修課“報關實務”可以充分滿足畢業生相關的素質要求。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4

就業是大學畢業生面對市場進行自我定位從而自主選擇職業的過程,大學擴招導致畢業生數量激增,使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加,而不久前的金融危機更導致了大學生就業艱難。由於畢業生自身素質問題、自我定位不準確、期望值過高以及預期與企業招聘期望不符導致大量畢業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只有認清當前社會形勢,瞭解就業環境、就業政策、就業形勢和就業動向,根據現狀分析當前就業環境,認清本專業的就業優勢和劣勢,才能尋求未來職業的發展之路。

一、日語專業的就業優勢

1、日企數量大幅增加

近年來,中國境內政治情況相對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投資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市場,巨大的市場潛力為外資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吸引了大量的日資企業在華投資。距離日本較近的大連、煙台、青島等沿海城市的日資企業數量眾多,長三角地區的日資企業也不斷增加,為日語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日企人才需求旺盛

眾多的日資企業為就業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據瞭解,日企在快速消費品、製造業、金融以及貿易等行業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較大。近年來,由於部分金融和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一些金融方面的崗位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外,隨着經濟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企業對於懂日語並且擁有其他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

3、日企在中國發展潛力大

中國人口眾多,隨着經濟的發展,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不斷消失,但中國人的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強,中國市場本身的潛力越來越大,使得日企在華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非但沒有撤出中國市場,反而加大投資力度,在中國市場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大。

二、日語專業的就業選擇

1、進入日資企業

在眾多的就業選擇中,進入日企是大部分日本專業同學的第一選擇。進入日企相對簡單,除了一些特殊崗位,日企在招聘時一般不要求應聘人員的特殊技能,進入日企之後,企業會系統地培養職員的技能。另外,受日本傳統終身僱傭制的影響,日企的穩定性很高,只要工作態度嚴謹認真,即使業績不好,日企也不會輕易裁員。但同時,日企會要求員工嚴格按照公司計劃行事,不喜歡員工標新立異。

2、從事翻譯工作

隨着經濟發展,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越來越頻繁,對翻譯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翻譯對語言知識積累要求很高,但報酬也很豐厚,進入政府機關專職翻譯人員的收入很高,自由翻譯者的工資也相對較高,且工作時間自由。

3、從事導遊工作

導遊行業的門檻較低,收入較好,相對於其他工作來説,工作時間相當自由,也沒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作為導遊,工作地點多變,工作環境豐富多彩,可以盡情領略各地不同風光。同時能增強人際溝通能力,擴大視野,提高語言交流能力。但該職業對就業者的年齡以及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4、進入IT行業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日本的IT行業發展迅速,對知曉日語的計算機人才或懂得計算機的日語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日語+計算機”類的複合型人才很受歡迎。

5、在日本就業

日本的動力嚴重短缺,並且短缺現象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熟練掌握日語的人才在日本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多。日本的社會安定、治安好、犯罪率低,且基礎設施好,交通便利,生活環境十分舒適。

6、其他去向

成為日語研究者,在大學任教或從事外貿工作,在服務性工作機構以及教育性工作機構工作

三、日語專業的就業問題

1、社會經濟原因

隨着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勞動力成本及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廉價勞動力以及低廉地價的優勢逐漸消失,在華投資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日企的投資規模同時也受到影響。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經濟危機席捲全球,使得日本的經濟發展緩慢,招聘需求大幅減少,日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增大,就業問題變得突出。

2、就業供需失衡

近年來由於小語種格外受歡迎而形成了小語種熱,開設日語專業的學校不斷增加,日語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畢業生與崗位所需要的`人才之間的供需關係逐漸失衡。同時有不少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上班族在業餘時間參加日語培訓班,這也為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巨大壓力。

3、畢業生自身不足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掌握了很多語法知識和大量詞彙,但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導致口語不夠流利,無法清楚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多即使拿到國際能力測試一級的學生也對日本企業文化、日本禮儀以及商務用語缺乏瞭解。一些學生在學校只滿足於課本所學的知識,缺乏實際應變能力,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應聘場合緊張膽怯,無法充分表現自己,從而錯失工作機會。

4、就業期望過高

大學生就業理念存在一定誤區,有些人寧願到外企做小職員也不願在中小企業工作,就業艱難就選擇考研,對工資水平期望值過高。日本人做事認真嚴肅,要求員工態度認真嚴謹,擁有良好的時間觀念以及較高的自身素養。日企喜歡把工作的目標、進程等訂得細緻明瞭,然後嚴格地按照計劃執行,不喜歡個人標新立異。同時大部分日企會要求員工加班,工作較辛苦,從而使廣大畢業生望而卻步。

四、日語專業的就業對策

1、瞭解就業現狀

大學生應瞭解本專業的就業情況以及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應多瞭解就業信息,瞭解社會需求,關注各類就業動向,從而為自身找到正確的就業方向與奮鬥目標。在就業難的大社會背景下,只有時刻做好準備,機遇才會眷顧我們,才會看到曙光,如果選擇逃避,等待我們的只是無底深淵。

2、加強就業指導

學校應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使就業指導成為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要求。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對自己人生規劃的能力。

3、端正自身心態

有些畢業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對工作挑三揀四、怕苦怕累、對薪酬要求高,不注重自身的提高,從而錯失工作機會。因此,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理性地看待就業,調整好自身心態,切勿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4、提高自身素質

求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自己的綜合競爭力,只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才能在嚴苛的工作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要以積極的態度融入就業市場,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力。

在日企數量不斷增加、對人才需求量大的社會背景下,作為日語專業的畢業生應當充分了解當前就業形勢以及就業動態,把握好本專業的就業優勢,同時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既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有出色的應變能力的新世紀人才。同時還要有危機意識,要積極主動地瞭解各方面就業信息,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藉助多種渠道,把握好就業機會。還要懂得變通,根據就業形勢變化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要一味固執己見。另外,學校也應加強畢業生的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為學生就業和人生髮展的道路上提供指導作用。

關於專業調查報告15

  ××省××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續多年居××省各縣(市)首位,列全國百個產糧大縣(市)前10名。20xx年全市農業總產值40。5億元,其中農業產業化產值達到27。6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63。5%,“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0。8%;農民人均收入2459元,其中通過產業化實現的人均收入佔63。9%,五年間提高了31個百分點。××市通過農業產業化發展,正在由農業大市向畜牧業大市、加工業大市和經濟強市轉變。

一、現狀與成效

××市把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措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一是形成了奶牛、雞蛋和生豬三大主導產業。奶牛業在十年間登上三個台階,奶牛從1991年的2。2萬頭,到目前奶牛存欄達13萬頭,户均1。09頭。肉牛飼養量20萬頭,生豬飼養量51萬頭,家禽飼養量1054萬隻。全市現已具備年提供15億公斤糧食、8萬噸肉、32萬噸鮮奶、10萬噸鮮蛋、7億公斤瓜採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增加了農民和財政收入。全市農民通過養奶牛人均增收480元,通過飼養家禽人均增收190元,通過養豬人均增收140元,通過釀酒、飼料加工人均增收330元,通過農民在龍頭企業和市場就業人均增收80元。20xx年畜牧業過腹轉化農作物秸杆90萬噸,佔秸杆總量的65%,僅此一項農民增收8000多萬元。農業產業化發展使農民增收有了穩定的渠道,為市財政培植了新的財源。20xx年僅雀巢公司一家就上繳税金1。2億元,佔全市財政收入的42%,成為市財政的支柱。

三是推進了糧食轉化增值。糧食的過腹轉化和加工轉化,改變了農民過去賣原糧的低效循環狀態,有效地緩解了農民賣糧難。20xx年畜牧業轉化糧食6億公斤,轉化增值5億元,加工轉化1億公斤,轉化增值0。5億元,轉化糧食佔總產量的46。7%。

四是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全市專兼職從事畜牧養殖業的勞動力16。8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0%,農民離土創業人員14萬人,佔農村總勞動力的51%。

二、經驗與做法

1.把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盛產玉米、水稻、高粱和瓜菜、烤煙等作物,農業資源豐富,農蓄產品質量好。近年來,××市立足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以加快畜牧業發展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確立了由產糧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的發展目標。他們反彈琵琶,抓市場、上加工業,帶產業、促養殖,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通過加快發展畜牧業生產,實現。糧食過腹增值;通過招商引資建設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實現加工增值;通過建設城市市場,培育發展中介組織,實現農產品流通增殖。通過梯次、多次增值,增加了農業綜合效益,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

2.把做強龍頭企業與做大主導產業緊密結合起來。近幾年,××市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着力點放到引進培育龍頭企業上,扶持、扶強、扶大龍頭企業。在奶牛業,1990年引進了世界50強之一的瑞士雀巢公司,從那時起,千方百計扶持企業發展,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大做強這個龍頭企業。該公司已三次增資擴產改造,總投資由初建時的2。6億元增加到了6億元,鮮奶日加工能力由150噸增加到700噸,20xx年又啟動了四期擴建工程,建成投產後,日加工能力將達到1350噸。現在××農民每天供應雀巢公司700噸鮮奶,收入130萬元。在玉米產業上,引進了××綠色食品集團公司等7家企業,年加工轉化玉米605萬噸。在小米產業上,引進××焦氏集團建設萬噸小米加工企業,帶動全市發展無公害穀子0。33萬公頃。

3.把完善市場體系與強化流通帶動功能緊密結合起來。××市加強對農業產品市場的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建成了新勝蛋禽等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全國性批發市場為龍頭,以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專業市場為骨幹,以城鄉集貿市場和經營網點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市場年交易額達15億元。新勝蛋禽批發市場已與全國13個大中城市的30多家公司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係,日銷售鮮蛋600噸以上,日交易額220萬元,帶動全市飼養蛋雞1000萬隻。鮮蛋收購覆蓋××、吉林兩省10多個縣(市),遠銷到廣州、上海、江蘇、福建、安徽等省市,每天銷往俄羅斯鮮蛋有70噸。市場各環節吸納從業人員2300多人,年創收2800多萬元,養雞户年收入1億多元,經銷户收入600多萬元,帶動相關加工和服務業增加產值1億多元,實現利税800多萬元。另外,全市流通經濟組織發展到200多個,流通大户300餘户,從事農產品營銷的經紀人達2400餘人,市場和流通中介組織已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牽動力量。

4.把依靠科技進步與加 強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基地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第一車間。××市把依靠科技進步與加強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用先進技術裝備基地,圍繞龍頭企業和市場對基地進行合理佈局,培育典型,發揮示範作用,推進專業化生產和規模經營。目前專業户發展到5。6萬户,專業村256個,專業鄉(鎮)9個,分別佔户、村、鄉(鎮)總數的42%、66%和30%。湧現出了一批奶牛生產萬頭鄉(鎮)、千頭村、百頭大户和蛋雞生產的百萬只鄉(鎮)、十萬只村、萬隻大户。大力推廣普及先進適用技術和綜合配套的高產優質生產模式,奶牛生產全部推廣“凍精配種、配合飼料、秸杆三化、暖舍飼養、防疫滅病”的高產模式。雞蛋生產普遍推廣“純化良種、配合飼料、密集飼養、科學防病”的高產模式。20xx年推廣先進技術60多項,先進技術覆蓋率達到96%。

5.把創造優良環境與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化發展環境,對龍頭企業實行掛牌保護,派駐專人負責協調監督對企業的各項檢查、收費等問題。對收費項目進行集中清理,印製收費項目目錄,給企業發放收費項目“明白卡”,取消和緩收收費項目83項,合併92項,下調44項,一年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萬元。同時,出台了鼓勵鄉鎮發展奶牛業的政策,新增奶源增加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市鄉兩級五五分成,鄉鎮每增加1噸鮮奶,可增加税收60元,調動了鄉鎮發展奶牛生產,擴大基地規模的積極性。發揮政府的宏觀控制作用,調整龍頭企業和農户間的利益關係,讓利於民,雀巢公司在兩年內七次提高鮮奶價格,鮮奶價格由每公斤0。78元上調到1。60元。在鮮蛋銷售上,每天都由市場主管部門首先定出鮮蛋參考價,防止蛋價大起大落,保護養殖户和營銷户雙方利益。強化環境治理,打擊偷、盜、毒害奶牛犯罪活動,嚴肅查處個別奶站投機倒把、剋扣奶户的違法違紀行為,保護養牛户的切身利益,維護主導產業的正常經營秩序。

三、啟示與建議

××市農業產業化的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現實選擇,帶給我們一些重要啟示:

1.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把壯大龍頭企業作為關鍵環節來抓。搞好龍頭企業建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促進聯合等多種渠道和手段,陪強陪壯一批產品競爭力強,為農户提供系列服務、與農户利益關係密切、牽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實現規模經營,把龍頭舞起來,才能把農業產業化帶動起來。

2.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大力推行集約化經營。推進集約化經營是農業產業化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促進農業資源向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集中,引導農民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建設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的商品生產基地,把基地規模和產業做大了,農民收入才能提高,農業產業化才能保持快速發展。

3.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利益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原動力。沒有利益驅動,產業鏈就會脱節。只有加強政府宏觀控制,按照市場經濟原則正確處理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公司和農户的利益關係,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把農業產業化經營納入市場化、法制化軌道,才能實現龍頭企業、基地、農户、市場的一體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產業化鏈條的凝聚力。

4.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選擇好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立足發揮優勢,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模式,選擇主導產業。××市農業產業化形成了牛、雞、豬三大主導產業,主要是因為在主導產業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本地的資源優勢、農民的基本素質和市場的有效需求。這三個產業都屬農村傳統產業,農民有基本的技術和經驗,而且市場容量大,技術和市場風險相對比較小。

5.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大力提高市場化程度。市場化程度直接影響着農民進入市場的速度,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速度。培育農業產業化市場體系,搞活流通,是加快農業市場化進程的有效手段。只有採取政策扶持、效益吸引、典型引路等辦法活躍市場主體,建設和完善市場體系,從根本上架起小生產通向大市場的橋樑,才能使廣大農民通過進入市場來實現收入的增加。

6.推進農業化產業化經營,必須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消費環境較差,這既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的制約因素,也是農村市場啟而不動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強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夯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真正啟動農村市場,提高農民消費水平。建議國家採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加快農村電力、道路、水利、教育、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大對農業科研與推廣服務、農村教育、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村抗禦自然災害、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標籤: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0qp3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