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有關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有關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調查報告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一、背景

走進各高校校園,觸目皆是的各種招聘廣告無疑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觀點已成明日黃花之際,當代大學生不再囿於象牙塔內狹小的空間,總想探出頭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無疑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徑,甚至在校園內形成潮流。調查顯示,十之八九的大學生有過打工的經歷或計劃。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經濟大潮衝擊下的觀念變化。觀念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現象則值得我們關注。

大學生打工,是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儉學的有效途徑。找份兼職工作,利用課餘時間打打工,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説,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他們之中更多是為了從實踐中學習經驗,得到鍛鍊,增加畢業時求職簡歷的厚度和“含金量”。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況且,現在不少用人單位動輒以“需相關專業工作經驗N年以上”為條件,令許多優秀畢業生望而卻步。於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打工觀念逐漸地在改變,他們認為:在求學階段就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將來的求職簡歷中填上閃亮的幾筆。

二、調查的目的與意義

(一)調查的目的

1、通過對東莞大學生兼職問題的調查,瞭解現今大學生如何權衡學習和工作之間,映射出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通過調查,瞭解兼職對大學生們知識水平、職業技能的影響。

3、通過調查,瞭解大學生兼職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並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4、通過對調查數據和資料的分析,撰寫相關結論報告,提高團隊的調研技能。

(二)調查的意義

1、兼職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有利於瞭解現今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價值選擇,映射出大學生的人生觀和職業觀,總結出大學生生活的特徵。

2、調查兼職行為可以探索大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方向、發展趨勢,以及所具備的優勢和麪對的挑戰。對職業生涯規劃內容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3、本次調查的內容為是大學生的“選修課”——兼職,大學新生通過本調查可以得益匪淺。

4、通過調查,可以瞭解大學生選擇兼職的傾向和意圖,為東莞高校勤工助學工作以及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三、調查的內容

(一)擬解決的問題

1、通過調查大學生兼職情況,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總結出大學生兼職行為相關特點。

2、通過綜合分析法,針對東莞大學生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3、從大學生參加課外兼職活動的意向,總結出東莞大學生在兼職上的選擇傾向,為東莞高校管理工作提供建議。

(二)調查內容包括

1.對兼職的認知了解程度,包括是否做過兼職、通過何種途徑知道兼職信息。

2.對兼職的需要,喜歡什麼類型的兼職、兼職最吸引大學生的地方。

3.對兼職活動的選擇傾向,包括是否喜歡兼職、參與兼職的頻率、選擇兼職的習慣等。

4.對東莞大學生兼職現狀的滿意程度調查,即兼職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是否會繼續堅持做兼職。

5.對大學生兼職管理的發展趨勢調查。如對進行大學勤工儉學管理工作改革的期待。

四、調查方案設計

(一)調查方法

1.文獻調查法:通過蒐集各種文獻資料,摘取與調查課題有關的信息。查閲資料要達到一定規模,充分利用圖書館電子閲覽室、期刊室的資料。可利用圖書館的維普資訊網,查閲資料。瞭解內容包括大學生兼職一般工種,

2.實地觀察法:親臨大學生兼職工作現場,經歷一個完整的工作日。體驗大學生兼職工作環境,工作強度。為此,本小組兩位成員聯繫了東莞市“真功夫英語”補習社的負責人汪先生,後者向調查小組提供了體驗一個完整的兼職工作日的機會。

3.訪問(訪談)調查法:調查小組專門採訪了曾經在中國移動公司東莞分公司工作過的方佳億同學、校勤工助學中心常務副主任鍾展鵬。調查小組還專程趕往東莞市東城區,採訪了東莞市“真功夫英語”補習社的老闆汪先生,與其探討了大學生兼職的諸多問題。

4.問卷調查法:東莞理工學院是廣東東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學校於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20xx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xx年5月獲批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11437人,其中本科生10032人,專科生1405人,成人教育學生10132人。此次問卷調查,我們面向東莞理工學院全體在校大學生髮放了電子版問卷110份,有效收回問卷103份。

五、調查工具情況

(一)問卷星:一個專業的在線問卷調查、測評、投票平台,專注於為用户提供功能強大、人性化的在線設計問卷、採集數據、自定義報表、調查結果分析系列服務。與傳統調查方式和其它調查網站或調查系統相比,問卷星具有快捷、易用、低成本的明顯優勢,已經被大量企業和個人廣泛使用。

(二)MicrosoftExcel軟件,進行數據輔助分析。

六、資料收集方法與分析方法

(一)資料收集方法

此處的資料收集方法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宏觀的資料收集(如大學生兼職背景資料的收集),另一是微觀的資料收集(如大學生資料,大學生兼職工資表資料等)。

(二)資料分析方法

1.內容分析法。關於團購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分析大學生兼職行為兼職選擇權

重等問題是此次調查的出發點,也是調查要解決的結論性問題,當然少不了內容分析。內容分析法

2.數據分析法。數據分析是調查性課題關鍵的步驟,很多結論都是從數據中或

者數據呈現的規律分佈中總結出來的,所以,數據分析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數據分析中,我們會將數據處理成量化的圖表來立體地進行分析。

3.綜合分析法。綜合分析法,顧名思義,綜合各種分析法,包括對資料的整理、

對數據的分析、對內容的分析等各方面。

七、人事分配與技能掌握情況

(一)調查人員的組成(我們小組共兩個成員)

調查人員是此次調查的執行者,是活動的調查工具。

根據科學的調研人員與程序配置,我們將此次調研的人員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1.調研督導:1名(由指導教師擔任)

2.調查人員:2名(負責前期工作,如問卷設計、執行問卷調查等)

3.數據錄入員:陳襯蘭(負責統計數據,並做出相關圖表)

4.訪談對象聯繫人:王志鴻(負責聯繫訪談對象、設計坐車路線)

(二)對調查人員的規定

6.儀表端正,大方,穿着得體。舉止談吐得體,態度親切,熱情。具有認真負責,積極的工作精神。調查員應按時完成分內的調查工作,並注意團隊合作。本次調查務必本着實事求是之原則,杜絕編造,假定等情況。至少有一名調查人員有一次以上的兼職經歷。

八、調查項目階段與時間安排表

我們將調查分為以下階段

d)選題階段:選取“東莞大學生兼職問題”作為調查題目。準備階段:包括抽樣方案設計、問卷設計、調查工具準備、人員安排等。實施階段:包括髮放問卷,問卷收集與保存,嚴格執行調查設計的方案。結果處理階段:包括數據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等。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隨着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讀到國中畢業了。但是九年義務教育後,由於受個人以及家庭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大一部分應屆國中畢業生沒有選擇升入高中繼續自己的學業,而是就此進入社會,他們以何種形式走入社會?是否得到了就業指導,接受了職業培訓?幾年之後,不同的選擇又有怎樣的差別?為此,我根據大學生大學生假期實踐調查報告的要求,對國中畢業生畢業後的去向及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目的:很多農村孩子認為學習沒多大用處,混個國中畢業就可以了,出去找個工作很簡單,大學畢業也不是一樣還要找工作嗎! 然而,這個社會是信息的時代,是知識的時代,雖然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但是正是因為有了知識,他們才有了去追求理想工作和高品質生活的機會,沒有足夠的知識終將被時代所淘汰,所捨棄。所以,希望這次實踐調查,使農村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鍛鍊我的社會實踐研究能力,提高我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調查方法:本次調查主要採取了走訪和訪談的方法,此次調查正直春節之際,拜年、同學聚會等給本次調查帶來了很大方便。

 三、調查結果

 (一)被調查者概況

本次調查被調查者的年齡集中在19—22歲,被調查者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親的文化程度一般是國中,母親則是國小或以下。至於父母的職業,除個別畢業生的家長是老師、司機等,90%的學生家長是農民。這種狀況使得父母在對畢業生的學習、就業等方面可提供的幫助極為有限。

 (二)國中畢業生的去向

根據調查顯示,畢業生的去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繼續讀書,二是工作賺錢。

 1)繼續讀書。選擇繼續讀書的畢業生中又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公辦高中,選擇此類的畢業生最多,佔到50%,其次是復讀,有20%的畢業生,此類畢業生一般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學習成績不是太差。還有10%的畢業生選擇上職業高中。

畢業生選擇繼續讀書的原因多種多樣,居於前三位的是:為將來有個好工作、實現自己的理想、將來為社會造福。這有點出乎我們調查者的意料。在農村供孩子上學的目的只有一個,家長們想到的不是社會進步、人類福祉,而僅僅是希望孩子可以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一個被調查的女生説,她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她的父母不再種地,可以像城裏人一樣生活,所以她要好好學習。當然這一結果是值得我們慶幸的,至少説明畢業生已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對於農村的孩子接受教育、升學無疑是走出農門的最佳途徑抑或唯一途徑。要解決國中畢業生的升學需求與高中教育供給之間的矛盾,則需要我們不斷加大教育投資,尤其是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大力發展高中階段的教育。另外還應當以就業為導向,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實現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均衡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應該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2)工作賺錢。

目前,他們有的繼承父業,有的自己創業,更多的是在各種場所上班,他們的工作是靠老鄉和親戚朋友的介紹,或者自己隨便找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調查中發現,已經步入社會的國中畢業生相對於仍在讀書的同齡人來説,在待人接物和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更為成熟,也更現實,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差別。

 四、結果分析

首先,我們從畢業生的主要娛樂方式、心理狀態、未來規劃等角度來了解畢業生現階段的生活情況。

 1)主要娛樂方式。在農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雖然比往年顯著提高,但仍然較為有限。國中畢業生反映他們平時並無娛樂活動,一般就是看電視、上網、聊天或呆着什麼也不幹,只有在節假日時,會外出旅遊等。在這種情況下,畢業生缺乏一種向上的精神。他們只是偶爾看一下報紙雜誌甚至有20%的畢業生從不閲讀報刊,這使得他們獲得信息的途徑有限而單一。

 2)心理狀態。在被調查的國中畢業生中96%以上的畢業生都對未來充滿希望,但他們又不同程度的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壓力,表現為不自信甚至是自卑。例如感覺到別人對自己不重視;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擔,在各處都起不到作用;經常感到泄氣;遇到一位陌生人就感覺他比自己強等等。這些消極的心理情緒會影響畢業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如果這種情緒得不到及時調整,在畢業生升入高中或進入社會以後將更加明顯,甚至產生極壞的影響。但在農村地區根本沒有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等心理服務,這就需要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3)未來規劃。大多數正在讀書的同學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已經工作的國中畢業生對自己的未來生活大多抱有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態,沒有明確的目標,欠缺進取精神,而且,受年齡和家庭的影響,成家立業成了他們的當務之急。

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給更多的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國中文化水平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要在社會立足,就要有更加深入的學習,讓自己有一技之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被社會所淘汰!

五、小結

九年義務教育後國中畢業生的去向如何,決定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最終意義,也直接影響着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國中後”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我們對現行教育體制的反思又是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此次社會實踐調查所取樣本較少,存在一定的不足與侷限。對國中畢業生的調查還應當繼續,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狀況的調查報告 當代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而人們都説大學就是一微型社會,對於每一個大學生來説,我們要漸漸地學會去如何在這樣一個社會中自處,如何展現自己的魅力,迸發光彩。大學校園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我們遠離了父母,暫時告別了朋友,親戚,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這使我們在十分懷戀昔日好友的同時又渴望獲得新的友誼。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社會交往能力日趨重要。從大學這個微型社會步入真正的社會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於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説,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一)關於大學生人際關係不適的表現

通過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於人際交往的已佔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佔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睏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係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由於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係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後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後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裏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後,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症。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説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一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麼”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鬱鬱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髮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願意與他人交往,但由於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瞭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願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願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説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係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係。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為。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

5、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並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説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並不簡單,大學校園彙集着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着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係複雜難處,其中宿舍關係就佔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為人際關係發愁,你説能不鬱悶嗎?

6、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衝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麼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説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後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彷彿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於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自身對社交能力的認識

(1)據調查顯示,現在大多數大學生對於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是有一定的認識的。他們大多數表示,社交能力對個人日後的長足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具備了良好的社交能力,那麼,這個人在以後得事業發展中就會減少許多的阻礙。對於其他人來説,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也能得到較好的解決,處理事情也會比別人輕鬆很多,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也會容易得多。這樣,他們就會比別人擁有跟多成功的機會。

(2) 經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大多數大學生對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的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同時,他們對自身能力的高低也能有一個較為準確評估。

還有我們通過對部分公司人員的採訪調查得知,從公司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表示不滿意。他們認為社交能力不僅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完成質量,更可以展現一個人的風度與神采,對一個人的事業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那些在大學裏有着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善於與人打交道的優秀青年更加容易獲得大公司的青睞。

大學生歷來是備受社會矚目的一個羣體,現代社會大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面臨着許多挑戰和機遇,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具備應付這種挑戰的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在團隊中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工作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其中,社交能力應該居於首位。但是據不完全統計,70%以上的大學生都存在社交的困惑,甚至有少數大學生有些一定的社交焦慮和恐懼。因此,大學生必須要提高社交能力。 在人羣中,口才好的人定然是有較大吸引力的。如果擁有良好的口才,與人交往起來便會得心應手。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是説話要適時。適量。適度。同時,要好好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去練習,例如,辯論賽,課堂發言等等。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標籤: 三篇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1jq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