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七篇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七篇

在現在社會,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七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的目的

1、調查學生的近視情況,找出近視的原因、近視對個人的影響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案。

2、通過調查近視情況,提高人們預防近視的意識,從而降低近視率。

  二、實踐過程

1、我上網查閲資料,瞭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閲讀了近來的報紙及雜誌裏有關近視的相關內容,深入地探索近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

3、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以及近視所帶來的不便。

4、我到清遠市眼科醫院諮詢院長,國小生患近視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三、調查數據及分析

我在調查中發現,近視在12~18歲為高速發展期。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0.13%,中學生為56.12%,高中生為23.75%。每年,患近視的人數呈遞增趨勢,而且近視度數大增,上千度的近視眼都不是少數。學齡前兒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視的比例也大為增加。

  四、結論:

(一)近視的原因: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國小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和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玩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陽光下、車廂裏看書;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不合理飲食;看激光;國小生補課、家庭作業、鋼琴班、舞蹈班等等之類的課外培訓,都會使得國小生缺乏運動,睡眠過少。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户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污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後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6、不合適的配鏡,如配鏡過矯或配鏡不足。

7、全身健康狀況差 如體弱、早產兒、營養不良、偏食的兒童。

8、孩子如果長期吃含糖精食品,也會引起視力的降低,因為過多糖份的攝入會造成鈣、鉻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1吸收不足,會致使眼球壁彈性降低,眼軸拉長,從而促使近視發生和近視度數加深。

(二)近視的危害:

1、容易受損傷:孩子得了近視配戴眼鏡後,由於兒童活潑好動,若不慎受撞擊破碎,輕者眼睛被扎傷,重者導致失明。

2、學習成績下降:孩子得了近視不配戴眼鏡看不清字,配戴了眼鏡後容易造成視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使學習成績下降。

3、影響孩子前途:孩子得了近視,升學選擇專業和就業有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極大影響。

4、遺傳後代:現代醫學已經證明,由於後天因素得的近視,如不及時治療,也將遺傳後代。

5、危害身心健康:由於孩子近視,多種體育活動無法參加,影響孩子身體正常發育,致使孩子體質虛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

6、活質量低下:由於孩子近視,日常生活極其不便,例如:交際、旅遊外出、參加娛樂活動都有很多困難,由此產生心理障礙,致使生活質量低下。

7、導致併發症:得了近視如不及時治療,不但度數會不斷加深,最終成為高度近視, 還可導致視網膜脱離、黃斑出血、青光眼和白內障等併發症、甚至失明。

8、太多不便:由天氣變化而帶來的太多不便,如:雨天、黑暗時、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帶眼鏡進出,温差太大容易反霜,擦拭後帶來鏡片磨損,致使視物模糊,度數逐年增加。

  五、建議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衞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最近這些年,興起了一股中學生打工熱,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身為中學生的我們,到底該不該在未完成學業時,去接觸這個社會?基於這個問題,本小組對一些家長,老師,學生及一些社會從業人員進行了相關調查。

  問卷調查:

1. 打工中的收穫(多選)

a報酬 b瞭解社會 c對所學知識加深認識

2.你有沒有在假期去打工的想法?

a有 b沒有

3.你希望找什麼類型的工作?

a服務員 b售貨員 c推銷員

4.你認為打工應具備的條件:

a良好的交際能力 b知識基礎 c健康的體魄

5.您認為高中生在假期打工合適嗎?

a合適 b無所謂 c不知道

6.你覺得高中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多選)?

a掙錢 b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磨練自己 c打發時間

d豐富假期生活 e找新鮮的感覺

7.據你瞭解,家長對高中生假期打工的做法支持嗎?

a很支持 b無所謂 c很反對

8.你覺得家長對高中生打假期工有哪些顧慮?(多選)

a擔心高中生的人生安全

b擔心高中生受不良風氣影響

c不捨得高中生吃太多的苦

d覺得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打工會丟自己的面子

e會分散高中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習

9.針對高中生打工,您認為社會應(多選)

a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b營造更好的社會環境

c鼓勵並給予特別的保護和關愛

10.關於高中生的打工問題,您還有什麼要説的嗎?

在問卷中經過統計得知,有90%的學生贊同假期打工,大部分認為它可以使我們提前接觸社會,感受父母的工作來之不易,這對我們形成節儉意識有很大的幫助。在鍛鍊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得到一些報酬,花自己掙來的錢很踏實,還可以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並有13%的同學已在這個暑假中嘗試了一回打工生活,並許諾來年暑假若有時間的話,還得繼續。但有8%的學生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到以後出社會再培養能力,況且打工存在一定的危險,另外2%的學生保持中立。

本小組在校外通過調查40位家長,其中有13名家長允許自己的孩子假期去打工,他們認為較早的接觸社會可以培養交際能力,體會賺錢的辛苦,有必要鍛鍊一下。另外的有27位家長則反對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主要原因是學業繁重,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打工。其次是因為閲歷不深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遇到危險時不懂保護自己。

我們還採訪了50位社會人員。其中34位贊成,主要因為中學生可以鍛鍊自己,在工作中可以學習為人處事,培養交際能力,另外的16位則反對中學生假期打工。主要原因是一些中學生雖有打工的念頭,但是吃不了苦,沒有足夠的毅力來完成交代的工作,有些半途而廢,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條件。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對中學生假期打工是支持的,即利大於弊。中學生的重要任務固然是學習,但社會又何嘗不是一間教室呢?培根説:“知識本身並沒有教人們怎樣運用,運用的智慧在於書本外。”我們學習的知識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我們終將走入社會。在剛接觸這個社會時,重要的是心裏承受能力與交際技能和團結的精神。我們希望廣大中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假期打工”,不要把它當作天方夜譚,家長們也不要讓孩子當“温室裏的花朵”,較早接觸社會是有益處的。

  對某同學的採訪對話:

【問題】你覺得中學生假期打工好嗎?

答:很好的主意。可以豐富生活,搞好社交關係,也可以掙一些零用錢,不必像父母伸手。我這個暑假就要去打工~

【問題】為什麼同意?

我認為打工使我們提前步入社會,會有益於我們磨練意志,所以我同意。

【問題】你覺得假期打工對你的意義?

我覺得這是件好事

畢竟中學生總有一天會長大

總要自己經歷人生,因此現在步入社會不是件壞事

真的可以鍛鍊能力

據材料瞭解:

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許多中學生外出打工,不用説那些貧困户,就是家財萬貫的子女也外出打工,據説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子女們在學生時代也有打工的經歷。

當然,一方面產生這種現象是由於那個社會造成的,但我想更多的方面是由於他們教育體制決定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中國社會中,父母做的一切似乎都為了子女,他們不希望兒女再像自己過去生活得那般苦澀,於是就伸出自己強有力的臂膀,盡力為子女們擋風遮雨,含着怕化抱着怕摔,百般呵護。

小鳥都有翅膀,翅膀硬了,就應該離開大鳥獨自飛翔了。總不讓小鳥飛,它將來能飛得起來嗎?於是,許多青少年跳出了“愛”的羈絆,用那雙用來邁入“聖殿”的雙腳,先踏入社會這塊熱土——選擇在假期打工。當然,對於家長們的擔心,也是無可厚非的。

“中學生假期打工” 之 我見

在這次活動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針這些問題,我們根據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向那些還在打工或將要打工的同學們提幾項建議。

(建議1)同學們最好找些與熟人或同伴一起工作,這樣遇到問題可以相互商量解決,或者及時請教父母,老師等長輩,作好自身保護工作。

(建議2)學生是以學習為主,社會實踐只是學習生活的一個小插曲。我們應該量力而行,否則不僅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嚴重的反而會有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建議3)社會上如果有一些好的企業可以提供一些適合我們中學生職位,並安排合理是工作時間,即可以讓我們積累步入社會的經驗,也可以鍛鍊我們的品質。

總結:

打工只是一種磨練的過程。中學生假期打工得到了許多同學、家長們的認可和支持。 一方面,家境相對貧寒的學生,想乘此機會掙些學費,生活費;另一方面,平日消費較大但手頭又不大寬裕的學生,想通過打工,掙些零用錢。所以,我們在學習之餘應多多的鍛鍊自己,打工就是一種可行的途徑。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課題提出背景

1、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的物質和精神享受越來越講究,許多學生都會追求時尚高檔的科技產品,手機成了中學生的寵兒。校園的許多角落都會看見學生在使用手機,手機類型更是五花八門。

2、學生使用手機成了越來越普遍的現象,手機的用途在學生當中也越來越呈現出時代潮流的氣息。從利用手機來通話、 發信息,漸漸發展成手機上網,利用手機參加各式各樣的媒體投票活動也越演越烈。

3、本學期初,學校政策在是否允許學生帶手機回校方面更嚴格了,禁止學生把手機帶到不教學區。這一政策引起了許多人的爭議,那麼現在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4、手機在校園裏出現,確實在某方面為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是也隨之帶來了一定消極的影響:手機成了考場作弊的幫兇;有的學生在休息時間和上課期間沉迷於手機遊戲,嚴重影響休息和學習;有些學生盲目地 將手機與別人的進行比較,形成了不良攀比風氣。

二、研究目的

瞭解使用手機情況, 讓學生了解帶手機的利與弊,制定相關干預策略,指導學生合理地使用手機,研究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養的評價方法。

三、研究方法

(1)蒐集、篩選和閲讀與課題研究密切相關的,介紹信息時代的學生上課使用手機情況的各種文獻,圍繞上述課題研究內容系統深入地掌握有關理論和方法。

(2)面談。對在校學生進行隨機走訪面談,得出部分調查問題的數據結果。

(3)問卷。對我校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完善調查數據。

(4)分類。在文獻研究、面談和問卷的基礎上,將我校在校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具體用途和其對應使用時間進行分類。

(5)比較研究。根據分類的結果,對我校在校學生上課對手機的不同用途所佔時間進行橫向比較,從而得出我校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具體用途,為提出解決我校在校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問題的具體方法做準備。

(6)綜合研究。根據比較研究的結果,對我校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時間占上課時間的比例進行研究,為研究得出我校學生上課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做準備。

四、可行性論證

科技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眾多的學生使用手機已經很普遍。使用手機一方面方便了學生與家長的聯繫。然而更多的學生把手機當作一種娛樂產品。玩遊戲,聽歌,發短信等。這嚴重違背了家長當初為他們買手機的初衷。因此,我們與老師進行了討論,分析。我們對課

題研究的可行性進行了初步的論證。

1、研究課題的知識要求:

對我們來説,完全可以通過努力達到,我們可以通過查閲關於中學生使用手機弊端的例子,資料。然後在知道老師的幫助下,適當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活動,瞭解使用手機與不使用手機的中學生在學習以及人際交往方面的不同,尋找解決的途徑。引導使用手機的中學生重視收集的弊端和學習。

2、組員分工:

問卷設計:張麗娜

數字統計,分析:範揚

調查問卷發放,回收:張麗娜、範源豪

活動記錄及資料保管:白秋麗

錄音,攝相:劉佳豪

3、所需要的條件:我們的調查活動需要下列物品:圖書資料,計算機,手機,照相機等。這些物品我們將在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下解決。

4、指導老師:我們聘請海嘯老師、範歡歡老師、海燕老師為我們的指導老師。

五、研究小組成員

指導老師:海嘯、範歡歡、海燕

小組組長:李舜堯

小組成員:張麗娜、範揚、範源豪、劉佳豪、白秋麗

六、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9月20日) 組建課題組,填寫課題申請書;擬定課題研究方案;選擇適宜於本課題的研究方法,進行人員分工。撰寫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和第一階段工作總結。具體工作由李舜堯負責。張麗娜負責蒐集資料。

第二階段 研究實踐階段(20xx年9月20日至20xx年10月30日)

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制定此問題的調查表,確定重點調查對象,組織進行問卷調查活動;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個案調查整理,研究問題成因,找出相應對策;結合實際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並形成書面調查報告。

發放調查問卷,由張麗娜、範揚負責。

第三階段 總結與結題階段(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30日)

(1)整理資料。從小組成員處將填好的問卷和採訪途中記錄的信息資料進行初步整理。把數據交由組長進行進一步的整理和總結。

(2)撰寫研究報告。經過小組討論,確定了調查報告的基本框架,請指導老師和我們一起分析並得出結論,制定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干預策略及方法,由組長李舜堯筆撰寫。最後將研究成果製成文檔。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隨着時代的發展,更多的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用異地戀的方式來寄託自己的感情,異地戀很普遍的存在於18-25歲年齡層的人羣中。作為一種爭議很大存在很廣的戀愛形式,關於異地戀的話題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

1.異地戀的定義 戀愛,你是兩個人基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最強烈、最穩定、最專一的感情。

異地戀,是相隔兩地的戀愛,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求學和深造,工作等各種原因而“背井離鄉”,有些異地戀的情侶本來是在同一地區生活,後來因為其中一方或雙方讀書(如到外國留學或到國內其他地區的學校就讀),工作、移民等發展而成。也有一些情侶一開始就是遠距離,例如來自不同地區或國家的人發展成情侶,由筆友開始發展為以寫情書維繫戀情的情侶,以及由網友發展成網戀的情侶等。一些情侶也可能因為申請移民而要其中一方先前往外地居住,另一方留在原居地,也屬於異地戀。一般異地戀是比較穩重,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因為維持異地戀需要忍受更多,當然也會收穫更多。

2.異地戀的現狀

據調查顯示:

(1)一份3613人蔘與的問卷調查及網上調查顯示,曾經有過異地戀經歷、或正在進行異地戀的人數高達58%。

(2)有55.45%的人表示能夠接受異地戀,但仍需要努力。26.36%的人認為能夠接受,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夫妻同在一個城市並居住在一起的佔56.7%,同在一個城市但不住在一起的佔18.2%,兩地分居的佔23.4%。

由上數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有異地戀經歷或支持異地戀的人的比例超過了八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異地戀的成功比例往往沒有達到這麼高,甚至沒有達到三成,究其本質,可歸納為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1)相互瞭解不足。異地戀的前提是雙方可以相遇並擦出愛的火花,然後在不同的地域共同地來維繫這份感情。但是在此之前必須明確兩人是什麼關係,是否真的互相瞭解,是否想更進一步的發展,又是往什麼方向去發展。因為對異地戀的雙方來説,很可能一年或者幾個月的瞭解就會成為未來很多年相互維繫感情的源泉,如果相互瞭解不足,再加上地域的阻隔所產生的誤會,很難讓人相信這幾個月的認知可以支撐伺候的幾年甚至十幾年。

(2)無法排遣孤獨。異地戀的地域限制性是其最明顯的特點,雙方不能及時的見面和交流,就算是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視頻語音傳輸技術已經觸手可及,但無論圖像再清晰,語音再逼真也無法模擬面對面的交流,更不可能達到同等的效果。難免令人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嚴重的影響到生活,極容易導致心理的畸形和歪曲,最後無法承受而切斷感情。

(3)時間沖淡感情。異地戀的時間限制也是其突出的特點之一,隨着時間的流逝,從客觀規律發展看來,感情也會逐漸變淡。很多語言的交流便成為一紙空談,空洞且乏味。時間的本質是日復一日的重複,難免會使人產生厭倦疲勞的感覺,當然也會令人充滿嚮往。但是時間作為一把雙刃劍常常在發揮作用時只能發揮前者,一旦異地戀只是疲勞和厭倦的疊加,那麼異地戀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4)信任責任缺失。異地戀的雙方會有感覺不安全的體會,所以猜測懷疑逐漸累積,責任感慢慢淡化,只要一方在無意中觸碰到了導火索,就很有可能引發難以挽回的感情爆炸,進而導致感情破裂。這種矛盾也廣泛存在其他的感情形式問題中,但是在異地戀的背景下行人責任的缺失就顯得尤為致命,脆弱的異地戀無法承受這些思想上的問題的重壓。

所以,異地戀的現狀不容樂觀,各種各樣的細微波動就又可能擊垮它的防線,儘管在現實生活中異地戀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數,但是佔絕大多數的還是失敗的案例。現實這股強大的無形力量常常令人無法抗衡,如果不在雙方互相瞭解的基礎上加以感情的強化,就很難做到真正的成功。

3.異地戀的心理

理論上將愛化為三種成分:親密,激情,承諾。所謂的親密是指伴侶間心靈相近,互相契合互相歸屬的感覺,屬於愛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指強烈地渴望與伴侶結合,促使關係產生浪漫的外在吸引力的動機,屬於愛情的動機成分。而承諾指的是對兩人之間親密關係所作的持久性承諾,屬於愛情的認知成分。

在異地戀當中,經常會出現所謂的空洞的愛和伴侶的愛。空洞的愛也就是有對愛承諾,但是缺少愛的親密和激情。這種愛已經失去了精神上的情感和身體吸引。除非愛的承諾很有力量,否則這樣的愛必將結束,因為承諾很容易受到清醒的改變和影響。而伴侶的愛是親密和承諾的組合,它的實質是一個長期的有承諾的友誼。因為異地的緣由,戀人間無法獲得愛情中的激情部分,難以得到真正的完美的愛,並且空洞的愛和完美的愛都有很大地侷限性,所以異地戀的人大都在心理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顧慮和問題。

處於18-25歲年齡層的年輕人往往情感約束性差,理智性較弱,在異地戀中很難真正地做到心理的平靜和淡然。特別是對於重視戀愛過稱的人而言,異地戀的心理折磨會是極大的痛苦。例如異地戀的人在心理上會有堅持的意念想法,其中就會有人則會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來想一些美好的事情來喚起回憶,減少相思的痛苦。但有些人則會逐漸迷失自我,出現不同程度的幻意和動搖。所以異地戀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雙方的心理狀態如何,是否能夠調適到最好的心理去面對異地戀的考驗。

異地戀的人思想更加成熟穩重,也更能從別人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在意志堅定的情況下,異地戀會成為極大的動力,能夠在心理上給予自己鼓勵,使自己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而在意志不堅定的情況下,異地戀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阻力,相應的,就會產生對別人的幸福生活的羨慕感和嫉妒感,此時,異地戀的人或另尋新歡,或憤恨社會,甚至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來。對於正在經受異地戀的人羣,社會應當給予給多的關注和理解。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心理干預治療。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目的

調查服裝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情況

二、調查方法

1. 口頭提問及問卷調查

2. 日常的觀察總結

3. 調查完成後,對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4. 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數據統計

1.這次調查的男生佔27%,女生佔73%

2.熱衷的服裝類型:運動裝23.3%休閒裝53.3%正裝3.3%時裝9.9%其它9.9%

3.購買衣服頻率:一個月以內10% 二至三個月以內33.3% 半年 13.3%一年0%不固定43.3%

4.是否有鍾情的服裝品牌:有33.3%,沒有66.6%(品牌有:李寧,真維斯,361,nike等)

5.常去那裏買衣服:泉城路 35.5%,.山師20.0% 老東門15.5% 洛口5% 其他14%

6.服裝價格是否會影響你的購買意願:會63.3%,不會36.6%

7.購買服裝的誘因:天氣變化16.1%,節假日促銷16.1%,看到同學購買新衣服15.3%,逛街時隨意看中13.6%,零用錢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廣告雜誌影響12.4%

8.是否會選擇網上購買服裝:會35.7%,不會64.3%

9.每個月服裝商的消費:50以下2佔0%,50-100佔36.6%,100-200佔33.3%,200以上佔3.3%

10.品牌服裝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 主要是因為心情愉快生活質量提高了33.3%, 沒考慮跟隨社會潮流33.3%, 其他30%

四、數據統計具體分析

1.大學生對服裝的需求度較高: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對於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趨勢

2.理性消費佔主體: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服裝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圍,當代大學生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3.女生對服裝的需求意識比男生高:通過調查顯示:女生購買服裝的頻率遠遠大於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卻大於女生。説明在對於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間還是有較大差異的。但無論是購買次數較多還是名牌重視度較強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存在一定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學生能正確控制自己消費慾望:物價上漲後,大學生們的消費支出增加,其中餐飲消費支出最多。就普遍產生了一個特別的現象:大學生在服飾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調查者分析認為:物價上漲後,服飾日用品、化粧品及娛樂消費的價格並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漲,大學生們的消費支出卻少了,這説明他們是有意地減少了在這些對大學生來説的享受型消費,把錢用在餐飲、學習等必要的地方。

五、問題現象

1.從購買服裝的頻率看

(1)購買服裝的消費還是合理的:調查結果顯示購買服裝的頻率都集中在一個月一次和二至三個月一次這個 結果表明大學生夠買服裝的主要原因還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滿足虛榮心,但消費分配的主方向還是對的。

(2)還存在服裝的的消費還是不合理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還存在小部分人購買服裝的頻率較高,過分重視名牌的現象仍然存在。通過對服裝消費的不合理能從側面反映出對每月生活費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費過多的問題。

2.從那方面吸引購買服裝的角度看

(1)當代大學生能夠把握購買服裝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服裝的主要作用是對因季節氣候變化而對人體產生一定的保護,其次是為了美觀,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過調查反映出學生重視服裝的質量,喜歡經濟實惠耐穿的衣服,不會盲目因為對一件衣服的喜歡而不考慮價格的購買。

(2)追求時髦是大學生永恆不變的話題:大學生總是名牌的程度的現象十分嚴重,有時可能為了追求名牌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服裝.卻忽視了服裝本身原有存在的價值。

六、政策建議

1.樹立一個良好的消費觀。消費觀是消費者對消費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態度,是消費者對消費內容、消費目標、消費方式和消費模式等涉及整個消費活動諸因素的一種價值判斷的態度。高校應加強消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理念,樹立節約消費和適度消費的觀念,避免和克服虛榮心、攀比心理,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消極主義的影響,不奢侈浪費。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對自己的每項開支做出預算和記錄,經常反思自己的開支是否合理。

2.量身定製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絕大部分的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較高的知識和能力。定製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可以正確規劃自己的支出,為以後建立一個良好的理財觀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規劃習慣。

3.調整消費結構。 在當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消費時尚瞬息萬變。而大學生是最容易被捲入時尚潮流的羣體,有些消費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學生應克服從眾心理,在既定的消費支出約束下,合理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以達到最少的支出帶來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購買產品,以免過度浪費。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牙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跟隨着前輩們的足跡,紛紛跳入創業的大潮。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創業初的一腔熱血未必就能換來財富與經驗。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不斷地對那些毅然走在創業路上的學子們以打擊。有人説創業的結果多半是慘淡的,更有人説創業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嗎?

近日,前程無憂在網上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並開設了社會範圍調查問卷“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同步進行,真實反映當前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是本次調查的初衷,同時將大學生的想法與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兩相比較,-

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大學生創業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

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是支持。其中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説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眾人眼裏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説,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創業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推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貸款優惠,減免税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為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案例的影響,it被廣泛認為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這與大學生們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説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説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為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説,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是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大學生創業作了對應。

當然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説:“因為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為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為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摘要:當今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每時每刻都處在更新之中。然而,人們讀書學習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造成許多人與當今主流文化的脱軌。大學生面對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需要多讀書去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閲讀中存在着很多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大家廣泛的關注。

一.引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一個國家的興衰與未來和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密不可分。大學生作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身上肩負着建設祖國和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重任。歷史賦予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如此之重的責任,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如何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在我們肩頭的重任,出色的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歷史使命,關鍵在於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優秀當代大學生,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才能在日後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閲讀在這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讀書對於大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讀書對於一個國家的整體國民素質和人才戰略儲備也相當重要。但是,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18-70週歲國民圖書閲讀率為54.9%,人均紙質圖書的閲讀量僅為4.39本,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國民閲讀水平明顯處於落後的狀態。由此可見,我國整體讀書的現狀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進行有關我校在校大學生閲讀情況的調查就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開展了這次針對我校在校大學生閲讀狀況的問卷調查,以期掌握第一手的原始數據資料,深入瞭解我校大學生閲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解決措施。

二.基本情況

1.調查地點:四川理工學院

2.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3.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製作好調查問卷,分配地點按比例對應的人羣進行調查

4.調查問卷樣本量:200

三.大學生閲讀情況

根據樣本數據計算,四川理工學院學生對課外閲讀保持比較積極的態度佔84%,基本大部分人都對閲讀有着正面看法,認為閲讀是對生活和學習以及社交是十分重要或者是有用的。但是雖然有着正確積極的認識,四川理工學院的學生並沒有真正的較高頻率閲讀。大學生是否制定了具體的課外閲讀計劃見表1。

大學生制定具體的課外閲讀計劃比率只有少數的9%,絕大多數大學生並沒有制定具體的課外閲讀計劃,他們只是無聊的時候隨便看一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沒有系統的希望充課外書籍當中學習積累大量的知識和經驗。

在關於閲讀地點的調查中,我們得知還有接近一半的大學生是在寢室當中進行閲讀。在四川理工學院的寢室氛圍中進行閲讀是有點影響閲讀效果和效率的。這一點反應了在匯北校區由於離匯南圖書館有較遠的路程,學生就在寢室進行閲讀。大多數調查對象選擇了教室或自習室作為自己的閲讀地點,可能是於這些地方安靜的環境有關,有利於閲讀。

在課外書類別中,只有13%的學生選擇了自己專業有關的書籍,他們認為在課外就應該看點經典文學和言情類小説陶冶一下情操,放鬆一下自己。有40%的學生看課外書籍是為了打發時間,並沒有明確的目的。而且有60%的學生每天課外閲讀時間少於一小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7wv5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