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1

一、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麼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市村民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為調查項目:“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佔36.59%、17.07%和46.34%,這説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瞭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瞭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國小及文盲所佔的比例分別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於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

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為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污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工業三廢”是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在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佔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數村民並不瞭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温室效應和温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温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温室效應”。造成温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温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乾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説,温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温室效應的只有33人,佔被調查人數的80.49%。

2.農民的環境行為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為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看到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為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裏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釦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裏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

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裏,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於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為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穫後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為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結果有1人勾選“不清楚”,4人回答“不會造成污染”,兩項合計人數只有5人。可是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裏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26人,“隨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佔全市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裏廢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為。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污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於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

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全採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穫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採摘食用?”95.12%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説明大多數農民是瞭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大多數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二、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為環保知識缺乏,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為不雅。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保科普知識.表彰環保先進事蹟.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保“大篷車”、文藝演出、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羣眾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

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為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創建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為的人羣中,較低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較大,這説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於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國小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遊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瞭解環保知識;在中國小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區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三)建立新型農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為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循環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為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循環系統,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建設相互依存。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2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長順縣交麻鄉交麻村下轄16個村民組,502户,總人口20xx人,耕地面積5410畝。主要產業是以養豬、養雞、養羊為主的畜牧業,以烤煙、生薑為主的種植業,全村集體經濟偏於薄弱。

今年來,隨着中央、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種植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萬元,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其中:來源於農業方面的收入25萬元,在全鄉4個村中處於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

1、從業人員分佈情況。現全村共有20xx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歲以下人數為264人,18―60歲之間人數為1567人,60歲以上人數為222人,勞動力人口數為1567人。根據20xx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村1567人勞動力人口中,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人口有1193人,佔勞動力總人口的76%;從事二、三產業的為374人,佔勞動力總人口的32%,其中:23人從事交通運輸業,35人從事批發與零售業,316人從事其他行業。

2、產業結構情況。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種植為主。以20xx年為例,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10畝(含複種指數),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30畝,總產量63.25萬公斤,在糧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薑為主,以林果業為補充,畜牧業以養豬場和分散餵養豬、牛、羊和雞為主。

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設有鄉村公路1條,約7.8公里,一事一議項目通組公路硬化正在建設中;現有田間道路25條,約10公里,全部道路均為泥巴路;水利設施建設上,壩塘共8個,小水池120個,沼氣池80口。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訊。現交麻組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難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847人,參合率90%;全村有17户農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國小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補”政策已落實到位;農村税費綜合改革以及相關惠農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實。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5人,村民委員會委員5人;全村共有黨員52人,其中:男性黨員45人,女性黨員7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村委會到鼓揚紅巖的鄉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繕、路面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雨天行走艱難,從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水池、水窖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綠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衞生條件差,全村的16個小組均無垃圾處理池;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衞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不足,嚴重製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基本上還處於“牛耕馬馱”的小農經濟狀態,增加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我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着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xx年,我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在交麻鄉乃至全縣村委會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烤煙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生薑、核桃種植才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我村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羣眾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寬;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動、不積極,工作方法不多,還存在“等、靠、要”的現象;這些將嚴重製約和影響了整個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進程和質量。

5、新農村建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十分突出。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但“重建設、輕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項目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集體資產存在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嚴重的減值和流失的隱患,部分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村組公房、鄉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組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村“兩委”班子成員中,國小、國中程度文化還佔56%的比重,這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和後勁不強,在帶領羣眾致富的路上力不從心;二是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完善、加強。目前,塘坎組和大地組兩小組組長一職還空缺,無人擔任;三是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對策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羣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體,充分調動羣眾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羣眾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項目,建一個,成一個,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多的增加羣眾和村組集體負擔,搞舉債、負債建設,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須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對於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國小軟硬件建設、垃圾處理池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要繼續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着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明年,我村將加大產業化進程步伐,形成以“科學種植穩村、科學養殖興村、特色養殖富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在今年推廣雜交玉米、烤煙和生薑種植的基礎上,明年將大力推廣有機高粱的種植和200畝核桃種植;養殖業方面,在穩定商品豬、商品羊出欄數的基礎上,加大扶持綠殼蛋雞養殖户的養殖力度,為我村產業化打下基礎,從而可以推動我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必須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在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要注意確保糧食產量穩定、確保畜禽養殖安全。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整個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我村各幹部和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羣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我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長期性、持久性的過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户,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生產環境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羣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我們村幹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積極理清我村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3

民生問題是事關人民羣眾生存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和解決好的核心問題。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麒麟建設,最近,鎮政協工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在民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採取與部門負責人研討,與站所負責人、村組幹部、居民代表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我鎮民生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就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

一、我鎮民生問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關注並解決民生問題就是要落實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每個城鄉居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有醫就、平安生活。調研中各界反映,近年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我鎮民生問題,積極落實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城鄉人居環境的建設投入。目前,城鄉居民(四個移民鄉村除外)收入穩中有升。

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75元,高於8000元的達到25%以上,低於20xx元貧困線的不到15%。

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3685元,貧困人口不到農村人口的10%。

80%以上的居民水、電、路、電話、閉路電視“五通”,95%的居民擁有穩定的磚混和磚土木私宅,無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總户數的1%。

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99%。

100%的村設有衞生所,98.4%的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保險。

13%的非農人口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10%的城市困難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啟動了農村低保,城鄉弱勢羣體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了2%以內。

社會治安狀況逐漸好轉,關乎民生的"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隨着社會保障的需求增長,我鎮關乎民生的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民眾的心理預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響民生的矛盾問題正在日漸顯現。

(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1、設施老化,部分農村居民出現飲水困難。

我鎮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大都建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受當時自然和經濟條件所限,設施建設規模較小,設備承載能力低下,目前,這些設施大部分已過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長,已經老化的設施不堪重負。目前的設施改造進程遠不能滿足羣眾的生活需要。

2、房價看漲,中低收入居民無力改善住房條件。

街道200多户居民中,約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房屋內,近20户常住居民沒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條件,不少農户也想進集鎮購買住房,但面對日益看漲的房價都深表無奈,只能等待觀望。

3、投入少,農村公益事業發展難以滿足農民需要。

目前農村公共設施、質量低、農民集資建設負擔等問題比較突出。由農民負擔村組公路經濟壓力太大,象我鎮麒麟到岱鰲的麒岱公路屬縣級公路,縣、鎮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也多次向有關部門呼籲,但相關部門答覆硬化該路須村組籌資,搞了配套工程,方可開工,據測算,僅這一項投入,陽和一個村就需要100多萬元,村組實在無力負擔。

3、管理滯後,農村公共設施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據反映,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建成的公共設施由於權責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機械破壞、被盜無人管理以及後續維護缺乏投入等問題,難以長期發揮作用,給原本不足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增加了負擔。調查統計,近幾年全鎮有老樅桐公路10多公里的瀝青路面被壓壞或劃壞、有1000多米輸電線被盜、有3個村文化活動室未向羣眾開放而是租賃或挪作他用。永安敬老院雜草叢生,養老人員寥寥無幾,功能未能發揮。

(二)就業方面

目前,全鎮登記的失業人員很少,隱性失業、半失業人員變數較大。

1、就業困難人員仍然是城鎮就業的難點。從再就業情況分析,兩類失業人員就業比較困難。一是“4050”人員就業渠道窄。這些人員由於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業技能單一,難以適應企業高素質、技術型、複合型、年輕化用工的要求,因此實現再就業難度較大。二是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乏力。由於缺乏就業主動性和就業技能,就業信息不暢通,就業政策不瞭解,因而實現“再就業”比較困難。

2、就業幫扶政策的落實不夠到位。今年僅進行了一期就業技能培訓。

(三)教育方面

目前我鎮已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仍備受人們關注。

1、高中教育質量不高。今年麒麟中學大學聯考位列全縣位列倒數位次。

2、教師隊伍建設滯後。教師隊伍存在編制緊、優勢人力資源補充慢、部分教師素質偏低、教學經驗欠缺、責任心不夠強,年齡偏大教師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我鎮教育教學提質增效。

3、素質教育推行緩慢。受教育導向的影響,教育考核機制偏重“升學率”,淡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普九”教育目標貫徹不夠到位。

(四)社會保障方面

目前我鎮羣眾關注程度較高的社會保障總體上可以分為生活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勞動保障四大類。

1、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面窄。目前我鎮納入鎮城低保人員僅有供銷社、茶場、糧站等少數企業單位,據調查,目前城鎮因多種原因部分生活困難羣眾還未能納入低保範圍。除“五保户”外,農村幾乎很少有人可以享受低保,但部分農民又確實存在生活困難的現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機制的運行需靈活操作,不斷完善。

2、社會養老保險擴面慢。

目前我鎮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僅百名,城鎮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進展緩慢。養老保障已經受到了城鄉各類就業人員的`普遍關注,城鎮社會養老保險擴面進展比較緩慢。由於務工人員的養老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造成務工不安心、企業用人不穩定。農民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農民一直走的是“養兒防老”的路子,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農村家庭養老問題正逐步發生變化,一孩户、雙女户逐步進入老齡階段,父母和兒女分居越來越普遍,農村老人的生活質量不高,養老問題日漸突出已經影響了社會的和諧,他們的養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運行和監管缺陷。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xx年底在我鎮開展以來,已經覆蓋全鎮98.4%的農村人口,成為被農民認可的較為理想的醫療保障措施。調查反映,該項制度在惠農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是報銷起付線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

二是定點治療的門診少,不便於羣眾就近就醫;

三是對定點醫療門診的監管不到位。羣眾反映,現行制度存在定點門診受益較大,參保羣眾得實惠較小的問題,即入了合作醫療的.羣眾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高,不入的羣眾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低。

(五)醫療衞生方面

雖然我鎮的醫療衞生事業有了重大發展,但是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貴、病痛解除難仍在影響民生。

(六)社會安全方面

1、農資漲價過快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農民羣眾反映,農業税減免所帶來的實惠被持續上漲的水費、農藥化肥、種子地膜等農資價格所抵消,農民種地的成本較免税前增大,相當一部分農民種地靠貸款,導致生活困難。

2、物價過高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今年以業農副產品漲價,尤其是豬肉價格飛漲,物價過高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3、盜竊案件突出,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由於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多,留守多為“386170”人。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盜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電線、電纜等案件頻發,嚴重侵害了居民的財產安全,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二、改進的意見建議

解決民生問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着眼長遠,立足當前,多措並舉,全面覆蓋,把教育作為民生之基、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為民生之源、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安全網,實現基本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教育、綜治等各方面的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政府的綜合實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關保障制度,逐步實現基本的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全面和諧穩定。對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社會關注、羣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要積極採取措施研究解決。

(一)堅持富民優先,把提高羣眾收入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基礎。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教育,加強全民創業政策的檢查落實,在狠抓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研究並落實加快農業產業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化運作的有效舉措,引導城鄉居民實現持續穩定快速增收。

(二)不斷完善落實社會保障措施。深入分析社會各類人羣的保障情況,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對困難羣體的救助由個案式處理向制度化轉變,本着養老不養懶的公德原則,確保每一個人的基本生活。

1、切實落實好現有的社會保障政策。建立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落實責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單位要定期自查報告現有的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落實情況,對不落實基本社會保障政策的用人單位給予責任追究。

2、拓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範圍。進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實現“應保盡保”,確保城鄉每個生活困難羣眾都能得到政府的關懷。

3、加強宣傳,落實責任,積極爭取各級支持,促進城鎮非職工人羣合作醫療保險制度順利實施。

4、參照城市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辦法,在農村試點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5、逐步增加公益建設投入。

6、建立困難人員社會救助基金制度。面向社會募集資金,專户管理,機動調用。

(三)採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當前羣眾生活中的具體困難。

1、建議出台農村人飲設施改造中、短期規劃。

2、協調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引導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4

環境現狀分析:

透過西湖村的環境調查以及其他農村的環境調查資料顯示,大致能夠分析得到農村的污染現狀: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得當。隨着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現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農村,各種生產、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現。在街道上,垃圾堆隨處可見。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爛酒瓶等,不僅僅影響農業生產,還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危及人體健康,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還有一些牲畜的放養造成了村中道路環境較差。

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低。農村的生活污水處於無序排放的狀態。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順着自制的排水溝流到田地裏。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期,農村生活污水成分簡單,能夠自然降解。但是隨着我國農村的城鎮化不斷髮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簡單,加上農民對環保意識的欠缺,同時也受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鎮生活環境的污染程度不斷加深。據村名告知,在許鵬村的唯一的一個池塘以前十分清澈,池內常常養有不少魚類等水生生物,而此刻,由於水污染導致,池塘發臭,池內生物腐敗。

3、土地污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由於缺乏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公眾環境意識,不是靠改良種苗提高抗病潛力來提高產量,而是超多使用化肥農藥。遇到雨水沖刷,化肥農藥便滲入地下或流入河流。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不僅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同時,還透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並威脅到農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在農村,個性是在農耕時節,大面積的焚燒作物,屢見不鮮,直接導致了空氣污染嚴重。除此之外,工業污染也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農村污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經過分析,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幾點:

1、部分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不高。長期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後,信息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了許多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衞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等等。環境意識的淡薄使農民養成了不注重環保的生產及生活習慣。

2、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説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3、農村環境監管力量過於薄弱。國家環境保護的重點都在於城市的污染問題,而農村污染問題則長期沒有受到重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雖然此刻許多地方鄉鎮一級政府也建立了環保機構,設立分管領導,但是多屬空架子,基本沒有認真履行環保職責。

4、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高污染企業想農村轉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圍的化工廠,濃煙四起,給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農村環境污染改善方案:

對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我們就應從以下四個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及參與環境保護的消極性是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所在,所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用心參與環境保護與治理,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羣眾的環保意識,調動農民羣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用心性和主動性。

2、用心向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解決好農村產業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農民的許多不夠環保的生產習慣多緣於落後的生產技術,應加大政府對農村事業的投入,多向農民宣傳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應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層人員的各項素質提高了,農村的環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目標也才能儘早的實現。

3、加強領導,保證隊伍的清正廉潔,營造農村環境保護濃厚氛圍。政府應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項活動負責到人,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這天,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要儘量避免因為環境問題而阻礙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問題,勢必會出現農村環境污染規模和影響的不斷擴大,進而最終影響到城市,這不貼合“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如果上述各項措施能夠切實落實到位,農村的樹才能更多、更綠,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藍,農村的生態和生活環境才能有明顯的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會更快、更穩。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5

一、調查情況介紹

1. 調查地點:

2. 調查對象:村委會以及當地的村民

3. 調查背景:

近年來家鄉發展迅速,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312國道和西合鐵路穿境而過,以及近年來滬陝高速,西商高速等的開通,比亞迪等的入住,使得沙河子鎮也重新定位為省級工業重鎮。而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再熟悉不過了,在這一切帶給家鄉美好的同時,也親眼目睹了由此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特別是環境方面。昔日的青山綠水,碧水藍天不見了蹤影;昔日的“秦嶺最美是商洛”不知要從何談起;而那昔日引以為豪的“一江春水送北京”早已顯得是那麼的(流經舒楊村的丹江河是丹江口水庫的一級支流,而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的水源地)。山林樹木鋭減,荒山裸露,雨季來臨,山洪、泥石流、滑坡時有發生。特別是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日常生活垃圾開始爆炸式增長,在城市式環境衞生尚未普及至此,而且人們環境意識尚未脱離鄉村生活模式的情況下,依然保留着垃圾隨處倒,怎麼方便怎麼來的生活惡習,農村人們的生活環境已經變得慘不忍睹,到處垃圾成堆,各種“白色垃圾”隨處可見,惡臭飄飛,整個就一郊區垃圾廠。此外,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城市還在採取老的發展之路,重經濟,而忽略環境保護,可執行發展觀貫徹不徹底,工業污染加劇,河流污染嚴重。總之,農村環境正在惡化,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4. 調查目的:

在以上的背景之下,我利用暑假的時間在家鄉進行調研,目的在於喚醒村民們的環保意識,提醒政府等相關部門增強對農村地區環境的重視程度,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大力推動新農村建設,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關注民生,為“為中國夢”添磚加瓦。此外,也藉此機會將自己所學的社會學知識加以實踐,增強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努力將自己歷練成為21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也為“中國夢”進獻自己的一點點微薄之力。

5. 調查過程:

在調查開展的前期我先提出了一下幾個問題:我村環境狀況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有什麼樣的解決方法?為了解我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我對我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簡單調查。先後採訪了村支書、幾個村農户和幾個養殖專業户,此外還對鎮上的兩家大企業,詢問了他們在污水處理方面的一些情況,它們是比亞迪商洛實業有限公司和陝西鋅業有限公司商洛煉鋅廠,因為這兩家公司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是當地污染最大的兩家企業。還對本村的大部分地區進行的實地的觀察。最後,在這些走訪、詢問、觀察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學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並寫下此調查報告。

二、存在問題

(一)生活垃圾污染

1) 農民的環境意識較差,農村生活環境“髒亂差”現象嚴重,“柴草亂堆、污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畜禽散養”等問題普遍存在,不僅影響鎮容村貌,還對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2) 垃圾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環使用的,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塑料和電子等產品產生的難以降解的廢品佔比例越來越大。

3) 農村成為城市垃圾的.轉移地。由於農村天地廣闊、管理鬆散,往往成為城市轉移生活、建築垃圾、有毒有害工業、醫療衞生垃圾的選擇地。

4) 村鎮佈局不合理,基本上沒有環衞基礎設施、垃圾收集房等基本配套,生活垃圾絕大部分未能實現無害化處理,造成某些鄉鎮特別是中遠郊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區、生產區、農田、河邊等處堆積。

(二).水危機

一方面,是飲用水方面。雖然本村基本上飲用的蓄積山泉供應的自來水,因此飲用水目前還未受污染過,飲用水水質目前還算合格。但不排除的工業污染繼續嚴重的情況下,污染物經過雨水而匯入自來水供應系統內,就將影響人們的健康。另一方面就是農業用水方面。由於當地工業的迅速發展,河流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受到污染,難以在用到農業生產上,此外由於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造成需水量的大增,因而地下水過度採取,導致水位下降,以難以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其他方面還存在大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後,基本無相關的設施,基本處於無序排放;沿河、湖圩區灌溉水受到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農業退水污染,主要是因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所致。此外,集約化養殖業對水環境的污染問題也日益突現,畜禽糞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隨意丟放,進一步加劇了水體污染。

(三). 空氣污染

當地雖處於山區,總體植被覆蓋率還是較高的,但當地空氣已經受到污染。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當地冶煉,化工企業的發展,而且這些公司大都沒有承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在治污排污方面盡到自己的職責。如果再任其發展,不加以治理的話,在不久的將來也即將成為當地人民的“隱形殺手”。另一方面,就是農忙季節的農作物秸稈焚燒,由於當地耕地有限,難以形成規模化的集中回收再利用,因此農民還是普遍採取傳統的直接焚燒,這就造成了空氣的污染,雖然秸稈焚燒是具有時效性,季節性的,但大量的集中焚燒,對空氣的污染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

三. 建議意見

1. 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有機統一體。應以搞好農村垃圾處理和清潔衞生為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的,加快推進新農村清潔工程,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諧美好家園。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改善村容村貌狀況方面主要有一下幾點建議:

要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羣眾是農村垃圾等環境污染的製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他們對環境衞生的認識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等農村環境情況的宣傳教育,利用農村人口學校及廣播、宣傳欄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羣眾的環保意識。

建立完善環保制度,實行責任制,對村民門前實行三包、村幹部分片包乾制度,由村委會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好的表揚獎勵,對違反環保規定有損村容村貌的行為,要進行批評教育,並限期糾正和改進。

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要儘快形成“户集、村收、鄉運和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和以縣為主、鄉村為輔的污水處理機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運網絡體系,按照“村收集、鄉鎮運輸和處理”的要求,在各村設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點(中轉站),配備清潔工,各鄉鎮建設垃圾焚燒爐或垃圾填埋場,負責收集垃圾到焚燒爐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填埋。

2. 飲用水安全,向來是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它關係到千家萬户

的生命健康。針對本村的水危機,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完善村內的供水體系,將其正規化,政府應該建立正式的供水公司,負責農村的飲用水供應,放棄傳統的由村自行負責,出了問題無人問津,村幹部相互推諉,最終損害村民利益的現狀。

相關的企業應該積極承擔的自己的社會責任,進行污水達標排放,相關部門也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履行的監管職能,保障人民的利益。

3. 本村所處的地方,空氣污染雖然尚不是很嚴重,但也必須引起人們的注意,做到防患於未然。因此有一下幾點建議:

相關企業和政府部門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履行還自己的職責。企業做到改進技術,減少排放,政府起到自己的監督作用,共同致力於環境的保護。

村民也應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放棄自己傳統的秸稈焚燒相關,政府也要鼓勵相關的秸稈回收利用企業,積極進入當地,開拓市場,實現當地的秸稈利用回收。

四. 總結

這次調查雖然時間很短,卻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一方面通過這次實踐,我們更深一步地瞭解了農村,瞭解農村各方面的情況,提高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另一個方面,是對自己所學的知識一次昇華,也是對自己的能力的一次歷練,它也促使我們來思考如何運用所掌握的知識來回報社會,為促進農村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中國夢”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6

黨的全會,確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描繪出了我國農村改革的新藍圖。如何按照省委“一手抓抗震救災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災後恢復重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黑水縣農村經濟繼續健康發展?為此,筆者先後深入沙石多鄉昌德村等20餘個村及相關農村企業、涉農部門進行專題調研,通過調查研究、座談訪問等形式,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

一、黑水縣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黑水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縣幅員面積4356平方公里。縣境內最低海拔1790米,最高海拔5286米,全縣總人口5.8萬餘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農業人口達5萬人。由於歷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約,黑水縣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村經濟發展滯後,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黑水縣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縣預計完成生產總值3.9億元,同比減少28.9%;預計完成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192元,比上年增加276元;糧食預計總產15207噸,比計劃減少783噸。由於地震影響比上年均有所減少,但從長遠看我縣農村經濟受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牧民整體素質不高、穩定增收渠道難、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等因素制約,新時期黑水縣所面臨的農村工作任務仍然十分艱鉅。

(一)自然條件惡劣、農牧業基礎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極差

黑水縣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泥石流、乾旱、洪災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其中又以旱災最為嚴重,春旱、夏旱、伏旱時常交替發生。全縣農業生產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另外,由於農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區,山高坡陡,土壤貧瘠,肥力低下,雖然完成5000畝基本農田改造,但農業生產條件仍然較差。通過大力實施交通通暢、通達工程建設,完成通村公路55條496公里,農村交通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由於地震破壞影響,造成部分農村機耕道通暢能力差,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農村基礎設施設施數量少、配套不夠完善,水利設施損毀嚴重,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未徹底解決。

(二)農村人口總體素質低下,發展意識不強

受地理條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則安”、“小進則滿”、“等、靠、要”的惰性心態依然存在,缺乏開拓創新能力和敢闖、敢冒的精神,創新發展意識不強。接受科技能力差,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極低,基本上維持着傳統農業的耕作和管理模式。農村實用人才缺乏,科技示範户和專業大户培育少,農牧民科技意識淡薄,接受新技術、新品種的能力弱。

(三)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緩慢,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難

農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滿足農牧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突出表現在農村缺乏優質教育資源和優秀教師,教師資源配置嚴重失衡。農村醫療衞生建設遲緩。農村公共衞生體系建設滯後,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衞生服務、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體系尚不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四)農村缺乏活力和動力,農牧民增收渠道不多

為積極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黑水縣不斷探索產業結構調整、助農增收的新方式、新舉措、新思路,先後引導農牧民搞基地建設、科技示範、反季節蔬菜、特色水果、勞務開發等,也取得一定成效。如沙石多鄉昌德村共有農户39户,人口171人,全村人均純收入1805元,在州黨史辦的傾力幫扶下,該村實施以“改廁、改圈、改水、改路、改廚,建太陽能、建院壩、建垃圾處理點”為內容的高半山脱貧致富奔小康試點工作,農村基礎設施環境和衞生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引導村民種植蓮花白60畝、大黃22畝、木香100畝、試種秦艽0.5畝、柴胡2畝、早實核桃60畝;此外,積極爭取資金5萬餘元修建村活動室,為加強村級陣地建設和豐富羣眾文化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當年該村人均純收入增加260元,農牧民增收效果明顯。與此同時,四美溝村的大白菜、紅巖鄉的洋葱已經在成都、南充等市場享有盛譽。但是,全縣有特色的基地規模不大,目前的結構調整普遍侷限於規模擴大,品種更新,佈局調整等水平和層次上,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運用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科技含量不高,農民對新品種缺乏新的種植技術,尤其是在產品包裝、運輸上缺乏先進的理念。一些幹部和羣眾對市場銷售信息把握不靈,曾經出現過農民等蓮花白、洋葱價格最後遭遇滯銷的情況。

二、對加快黑水縣農村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一)明確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黨的全會和省委xx次全會確立的深化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為我縣農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按照州委九屆七次全會的部署,我縣提出了“保穩定、抓重建、強三農、壯支柱、促發展、創輝煌”的總體工作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三農”工作,在“抓重建”和“強三農”上狠下功夫,緊緊圍繞農牧業增產、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目標,抓住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國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貧開發和綜合防治大骨節病試點、牧民定居行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機遇。確定了到20xx年農村工作目標: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81億元,年均增長4%;年糧食總播面穩定在1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萬噸以上;畜牧業產值達到5752萬元,年遞增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現代農牧業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綜合效益明顯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事業更加完備,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二)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契機,加強農村發展基本制度建設

一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牧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場承包經營權,保持現有土地、草場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努力推進農牧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牧業經營方式轉變。積極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組織,建立健全農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着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推動統一經營向發展農牧户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二是建立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草場管理制度,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在9.6萬畝。三是建立和完善農牧業支持保護制度。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加大對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拓寬農牧業投入來源渠道,整合投資項目和支農(牧)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現代農村金融服務制度。加強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加大對農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加大農牧業信貸投入,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農牧業信貸規模,提高農牧業信貸比重,增加金融服務產品。從信貸總量、擔保、利率、期限、服務等方面對農牧業產業恢復重建給予大力支持。放寬擔保條件,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範圍。

(三)以強化帶動為助力,走現代化特色農牧業發展道路

按照“特色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力以及農畜產品商品化率,促進農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推進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跨越。一是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牧業。利用黑水獨特的自然優勢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調整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脱毒薯、優質生豬等特色產業和反季節蔬菜、特早實核桃、優質晚熟桃、豆薯蕎、本地山雞、道地中藥材等,打造一批精品農牧業和知名品牌,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經濟。在適宜區域發展特色水果0.2萬畝、綠色無公害蔬菜2萬畝;在宜糧生產區推廣優質小麥1.5萬畝、優質青稞2萬畝、優質玉米1萬畝、優質豆類2萬畝、優質脱毒馬鈴薯2萬畝、優質蕎麥1萬畝等糧食作物;在高半山地區發展以木香、柴胡、大黃、秦艽為主的道地中藥材畝,為農民致富開闢新財源。加快發展特色養殖業,着力打造生豬產業,大力發展圈養山羊和小家畜家禽,提高畜禽商品率,畜禽出欄達到8.5萬頭(只)。積極發展特色林產業,重點發展特早實核桃4000畝,加快發展後續產業。二是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在沙石多鄉、蘆花鎮、色爾古鄉、知木林鄉、卡龍鎮以及旅遊沿線發展“農家樂”、“藏家樂”50餘家,開闢田(果)園觀光體驗、藏羌餐飲、攝影、購物等,建設一批生態、民俗、紅色、休閒旅遊項目,並以農(藏)家樂帶動農副產品加工、銷售及其它旅遊關聯產業的發展,實現人均旅遊收入達100元以上。同時,帶動餐飲娛樂、觀光購物、交通物流的發展,拓寬農村增收渠道。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農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級服務站點,構建以農牧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牧業科研、示範教育、供銷合作社、專業大户和涉農(牧)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農牧業基層技術服務體系和生產經營服務體系。走產供銷、產加銷一體化、公司+基地+專合組織+農户的路子,不斷提高農牧業生產的組織化和市場化程度。

(四)以恢復重建為紐帶,加大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突出抓好特別是汶川地震損毀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發動羣眾搞好農牧業生產設施重建,儘早恢復農牧業生產和農村經濟,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

一是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着力整理重建地震受損耕地、受損農田水利灌溉渠系、儘快恢復高產穩產農田,黑水將恢復改造受損土地1500畝。修建引水灌溉工程,恢復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000畝。積極開展中低產田土改造和永久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快農村交通通訊恢復重建。在災後恢復重建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優先實施農村公路恢復重建,完成村內損毀道路、機耕道、牧道、林區道路的恢復重建。大力加強通信幹線網和移動基站的恢復重建,優先做好農村公眾通信網和應急通信能力建設,推進網絡化綜合服務平台建設,提升農村通信服務水平和災備應急能力,逐步實現城鄉網絡信息共享。

三是提高農村災害預報、處置和自救能力。加強地震災害、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提高監測水平。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完善處置預案,增強災害處置能力和農牧民避災自救能力。加強防洪、抗旱設施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提高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設施抗災保障能力,提高農村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築質量,落實安全標準和責任。

(五)以推進農村公共事業建設為重點,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堅持把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努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廣大農牧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一是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完善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逐步提高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標準。進一步優化農村中國小布局和結構,合理調配和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積極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國小教職工全員聘任制、教師資格准入制、競爭上崗制、新聘教師合同制和城鎮學校、教師對口支援農村學校制。

二是加強農村醫療衞生事業。抓緊災後醫療衞生機構重建,重點加快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等基礎設施的恢復重建和配套設施建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以縣衞生醫療機構為龍頭的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健全農村公共衞生監督管理機制,實現農村公共衞生安全,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

三是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挖掘以“卡斯達温”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紅色文化,積極開展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倡導健康文明向上的農村生活新方式。

四是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完善農村五保户、“三孤”人員供養救助制度,推進集中供養,不斷提高供養水平。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軍人的優撫政策,積極做好農村老齡、殘疾人事業。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和社會管理。積極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充分保障村民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推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2022社會問題調查報告範文7

一、課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係嗎?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有關書籍,瞭解普通人是怎麼近視的。

2.調查詢問同學,瞭解他們是怎麼近視的。

3.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學校一共有多少人近視了。

4. 瞭解近視可能會引發的併發症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學校共有56個人近視。

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國小生22.8%患有近視,國中近視率猛增到55.2%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

近視成因較多,據我們猜想,造成近視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如被灰塵或污水刺激導致近視,個體因素,營養體質因素和睡眠因素。導致學生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作業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過度地看電視、玩電腦,攝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質。

眼球各部分較小,晶狀體大小基本正常,前房淺。高度遠視眼眼球小。視較小、色紅、邊緣不清、稍隆起,類似視炎或水腫,但矯正視力正常或與以往相比無變化,視野無改變,長期觀察眼底情況無變化,稱為假性視炎。 現在國小生近視率很高。雖然近視存在某種的遺傳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響。目前除了配戴眼鏡外,沒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唯有持久地開展預防措施。中學生極高的近視率和現行的教育制度雖然有一定的聯繫,但更多的是因為用眼習慣而導致近視的發生。近視預防的重點也在於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近視的危害 從其近視的程度來講分為輕度、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視四類。輕度近視一般在300度以下,這時的近視很多是假性近視和真假混合性近視。家長應該着重防止近視往高度發展。中度近視一旦控制不住,發展成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日常生活不便,升學、參軍、工作都會受到限制,還會誘發眼部疾病、遺傳給下一代。高度近視一旦控制不住,發展成為超高度近視(1000度以上),視網膜隨時可能脱落??

四、結論

通過對調查的分析,我發現近視的原因有: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 不合理飲食;

9. 在車廂裏看書

10. 遺傳因素

11.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12.從整體來看,作業負擔較重的同學佔大多數,作業負擔隨年級的升高而加重。

13.無論是哪個年級在做作業時都沒有好好的讓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時間又一次隨年級的'增高呈遞減趨勢。

14.抗疲勞眼藥水與眼保健操都是對眼睛有治療作用的,但卻沒有引起同學的高度重視。

15.近視人數雖然遠遠高於非近視人數,但不佩戴眼鏡的人卻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這表明同學們對近視的問題還不夠重視!

16.其中的因素,像:姿勢不對、用眼不當之類的毛病,我們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燈光太暗或太強之類的,我們可以調節;像防護不當、用藥不當之類的,我們可以儘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每日堅持遠眺、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並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不要睡在牀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4、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5、不要長時間使用視力,每學習50分鐘後,應當休息10分鐘。

6、看電視的次數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要控制在1小時以內。距離不要太近。至少隔兩米遠。

7、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要記住眼科醫生給大家的勸告: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看書、上網、看電視不要連續超過一小時,不要在太強太暗的光線下看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寫字姿勢,堅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衞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從我國近視人口數量看出,我們國家的近視的人口很多,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國小生,充分體現我們中國小生不愛護眼睛,才會近視的,我希望我們大家一點要愛護眼睛讓3億這個數字成為歷史,讓更多人打開這張不近視的“窗户”。

關於國小生近視問題研究調查

1、每天作業做多長時間?

a. 2小時以內 b. 2—4小時 c .4小時以上

2、中間是否休息眼睛?

a. 是 b. 否

3、每天上網、看電視多長時間?

a. 2小時以內 b. 2—4小時 c. 4小時以上

4、在校休息時間是否休息眼睛?

a. 是 b. 否

5、是否滴抗疲勞眼藥水?

a. 是 b. 否

6、是否認真做眼保健操?

a. 是 b. 否

7、是否近視?

a. 是 b.否

(請近視的同學回答以下問題)

8、從什麼階段開始近視?

a.國小低年級 b. 國小高年級 c.國中

9、近視後是否配戴眼鏡?

a. 是 b.否

標籤: 範文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gge1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