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9篇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9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9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摘要

微商是這兩年新興的一種職業。微商通過微信朋友圈平台銷售產品,門檻較低,是不少想要兼職賺取零花錢的大學生的最愛。

隨着近幾年來互聯網與通訊行業的飛速發展,網絡和手機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人們對它們的依賴程度也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隨着依賴程度的增強,人們的生活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微信作為時下最熱門的社交信息平台,也是移動端的一大入口,正在演變成為一大商業交易平台,其對營銷行業帶來的顛覆性變化開始顯現。微店的開發也隨之興起,微信商城網店是基於微信而研發的一款社會化電子商務系統。大學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新鮮血液的團體,他們的生活與時俱進,同時也開拓創新。這次社會調查,我針對了大學生這個走在前沿的羣體,調查他們開設微店的的情況,目的在於瞭解大學生對於微店的看法和對開設微店的經驗做一個調查分析。

二、調查概況

1.調查背景

微店是全球第一個雲推廣電子商務平台,微店網的上線,標識着個人網商羣體的真正崛起。微店是基於微信而研發的一款社會化電子商務系統,消費者只要通過微信平台,就可以實現商品查詢、選購、體驗、互動、訂購與支付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其中,微網網絡研發的微信商城網店系統,同時又是一款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微信、易信四網一體化的企業購物系統。開微店無需資金成本,是最

適合大學生、白領、上班族的兼職創業平台。那作為時代前沿的大學生,開設微店的情況如何?微店的收益如何?對於位點又有什麼看法,成為了我這次調查行動的動機。

2.調查目的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羣體,思想先進,是一個創意出新、敢想敢做的羣體。這次的調查目的就是針對大學生開設微店的情況以及大學生對微店的使用情況,以便了解大學生對微店的瞭解程度。

3.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題是針對大學生開設微店的情況。一方面瞭解大學生開設微店的情況如何以及微店對於大學生創業是否有幫助,另一方面瞭解大學生對於微店的態度。

三、調查分析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調查,我將大學生分為兩種羣體,一是微店店主也就是賣家,二是微店使用者也就是買家和潛在買家。我分別訪問了經濟管理學院四個正在開設微店的大學生賣家和作為潛在客户的買家大學生。

訪問記錄分析

賣家:

通過調查可以得出,在網上開微店的大學生大多以女生居多。微店產品以代購、食品以及服裝為主。微店中所銷售的產品主要是以店主的喜好為由,與他們所學習的專業並無相關。大學生經營微店的時間並不是特別長。微店的買家一般老顧客居多,都是80、90後。雖

然大學生開微店的收入不高,但無門檻、無店鋪成本便可開店的優勢仍然可以使大學生賺取一定的生活費或者零用錢。大學生在開店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少問題,但是他們也沒有想要放棄,對於畢業後還是否會繼續經營微店這個問題,他們都給予的肯定答案。

買家:

如今大多數人們雖然聽説過微店,但對於微店的瞭解並不算多。對在微店上購物的印象還不錯,因為一般是認識的朋友開的微店,但很多人都沒有在微店上購物的經歷。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都不瞭解微店,不敢輕易相信微店購物,有一部分人認為微店購物程序太麻煩,不懂應如何在微店上購物,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沒有在微店上看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人們在網上購物,購買的產品一般以服裝、禮品、禮物化粧品、零食等居多,而電子數碼產品和藥品的購買較少。

四、調查結論

1.大學生做微商的理由更多的是發現別人都在做微商,因此跟風也成為了微商代理,順應目前發展的趨勢。大部分是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了進入了微商這個行業。

2.大學生做微商的目的也比較簡單,大部分是僅僅想獲得額外的經濟收入,也有一部分認為微商也是勤工儉學的一種途徑。同時也有一些大學生做微商是為了獲得了一些社會經驗,為日後踏上社會做準備。

3.許多大學生微商做這一行的時間都不長,大部分的大學生微商都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並沒有做滿一年。

4.大學生微商銷售的產品以化粧品為主,三成的大學生微商選擇了化粧品為經營內容,當然也有不少大學生選擇了服裝、食品等作為銷售的產品。

5.約有近五成的大學生以網絡進貨的渠道,也就是説,大學生微商的產品質量並不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經過網絡代理層層圈錢,賺到手的利潤並不多。

6.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仍有近五成的大學生微商表示,如果重新選擇,仍然會選擇微商這個行業。

7.其他大學生對於大學生微商產品大多數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雖然對微商產品保持一個質疑的態度,但看到喜歡的產品仍然會查看詳情。目前大學生可能會購買的產品已經不僅僅是護膚品了,食品、服裝、裝飾品都成為了大學生選購微商產品的新的熱點。

五、總結與建議

(一)大學生如何經營微店

1.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購買羣體

由買家所填寫的問卷分析可知,雖然如今網購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大多數人對於微店並不瞭解,在微店上購物並未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開設微店的大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社交網絡來加大對微店的宣傳力度。用詳細的產品描述、細心的售後、以及對顧客的照顧與尊重來增加微店相對於普通網店的優勢,同時樹立微店良好的品牌形象。

2.優化營銷策略。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以前只要一提到眼鏡,不少人會想到科學家、博士、教師。可近幾年來,我們發現有國小生也戴上了眼鏡,還有一些已經近視的同學,不及時配戴眼鏡,視力嚴重下降,從而影響學習。從數據顯示,全國國小生近視率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七八,如果保護得好,一般到18歲時,視力才會停止下降;如果保護的不好,視力會一直下降。下面我們就圍繞國小生近視這個話題展開研究。

  二、引起近視的原因

1、現在科技發達,研究出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國小生們也想試一試,輻射對眼睛傷害很大,但因為好玩,玩的時間過長,而學生們對這些科技產品的興趣又抵擋不住。2、有些同學喜歡看課外書籍,看書是好的,可有些同學總是喜歡躺在牀上看,由於光線過暗,從而影響視力。3、學生們現在做作業,總是喜歡趴着寫。這樣一來,近視的同學一多再多。

  三、怎樣防止國小生近視

現在,許多家長總説,我給孩子講,他不聽,一到放假,就拿着手機、電腦不放。既然這樣,我們應該怎樣防止呢?1、每天一起牀,就看看窗外的藍天綠樹10分鐘。2、看電視、玩手機時不要靠得太近,看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就用熱水把毛巾打濕,敷在眼睛上,休息5到10分鐘,再繼續看。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摘要》本文從優化教師教學方式方法、開展形式靈活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環境等方面,明確闡述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慾望和能力。

關鍵詞:創新 實踐 興趣 能力

實踐磨鍊意志、砥礪品格、陶冶情操、發展個性、鍛鍊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設計,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拓展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成為“學歷 +素質 +技能”的“適應型”人才。而創新是一個名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肩負着祖國發展前進的使命,更應不斷培養自己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創新與實踐在我們身邊是什麼樣的?

本學期的13周-16周我們對本校以及外校進行了一次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調查,發放問卷以及與同學的深入交流,更多的瞭解了我們對創新和實踐的理解和問題。

一、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在創造能力方面存在着較大的知行反差

1、對創新的認知已相對充分。現代的大學生都認為創新和實踐活動非常重要。同意“創新和實踐是大學生應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本研究中,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課外實踐,也對創新意識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知。這表明當代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在大學生努力創新是有意義的事,創新能力已成為每個大學生參與明天競爭的資本。他們都認為大學的學習成績不代

表什麼。約80%的同學認為大學更多的是學習能力。普遍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創新能力不滿意。因此,在校學生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現狀相對令人滿意。

2、在創新的“知、行”上反差明顯。上文説到在校學生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現狀相對令人滿意。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貫徹實施上做的尚不盡如人意。我們在調查大學生參加各類創新性活動的實踐情況時發現:表示沒有參加過有關創新實踐的活動的學生佔90%,正在進行中的7%。從此結果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學生都對科技競賽缺乏參與。因此可以看出,從不參加的學生仍然佔有很大的比例。

(二)外界環境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也有較大影響

1、我們調查的主要是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調查結果如下

表一:促使您做實踐活動的最主要動機是什麼

從結果分析,對於實踐活動,基本都是因為課程才去做。雖然大學學科較少,自己安排的時間比較多,但是我們好像對實踐沒有刻意地追求。而是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其他的娛樂活動上。雖然提到實踐,大家對此都很認同,但是付諸於實際的太少,就如上一條所分析的一樣,知行反差較大。

表二:您覺得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驅動力是什麼?

從結果可分析而得,很多學生覺得創新意識的驅動力是社會和學校的要求。個人喜好佔很少的一個部分在創新實踐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方面,老師是很重要的一個旗幟。在很多學生看來,創新實踐是個很大很空的説法,沒有對這方面的較明確較清晰的説法。這就需要老師對此的點撥指導。這個方面也是我們缺乏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對策與建議

(一)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在學生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實現的,不應該是外界強加於學生的。從此可以看出創新教育的關鍵的任務,是讓學生進行創新活動,給學生提供適宜的活動目標,以及為達到創新精神培養目標所需的活動條件和環境。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性、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展。以學生實踐性,自主性活動為基礎的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及整體素質全面提高。在進行課外實踐活動或創新思維培養時,應注意在完成一個題後,再對該問題進行研究,增減條件或改變設問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認真思考,給學生進一步探究創新留下拓展的空間,優化思維品質。。只有樹立創新學習觀,改變傳統機械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才能使學生加強自身創新觀念,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進行自覺學習,創新學習,使自己成為高素質人才。

(二)從教師的方面考慮,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素質。教師應該把教學活動變成一個創造性活動過程,拓展課本,將豐富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素質,促進教師進行積極的創新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的創新人格需要改進教學,實驗技術設備。我們都知道,信息化開闢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時代,我國高等技術教育要抓住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的機遇。要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硬件環

境,使教師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只要他們深入問題,善於反思和總結,只要有所發現,而且是經過自己獨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創新思維,我們要予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並長期地、自覺地培養這種探究、創新思維習慣。對學有餘力並有着濃厚興趣和鑽研精神的學生,我們就得因材施教,,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從社會學校制度等方面考慮,要儘量建立有效的制度,以激勵學生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讓創新和實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這些制度能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激發。教師的綜合素質上去了,才能培養高素質創新實踐人才。而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合理的評價方式,可以挖掘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擁有創新能力,以素質培養為教學目標的教師的新鮮血液,在學生的創新活動中充當引路人,真正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四.結論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在高等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調查表明,在校大學生對創新意識有較充分的認識基礎,但受各種因素制約,創新的認知與實踐嚴重背離。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認真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認清目前高等教育在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上的不足,對症下藥,

參考文獻:

[1]吳志華《論學生實踐能力發展》

[2]陳克勤《中學開設“創新思維訓練”課程的實驗研究報告》

[3]姚秀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4]於莉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對象:建設銀行分行及其分支機構

二、調查時間:5月17日至6月15日

三、調查目的:金融機構內外審應如何有機的統一和結合,從而達到節約審計成本,有效掌握和防範金融風險。

四、調查內容:

1、建行分行及其分支機構接受檢查的總體情況

2、建行分行及其分支機構接受檢查所支付的審計成本

3、建行分行及其分支機構接受檢查發現問題情況

五、調查結論和體會

建議是由人民銀行、銀監會以及審計署等相關機構相互協調,建立一個能夠達到信息共享的“金融機構檢查體系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在該平台上集成相關金融機構的“基本情況信息庫”、“檢查、審計發現問題庫”、“已整改問題庫”等等,使各類檢查、審計機構能夠更為清楚的掌握被檢查、審計機構的相關信息,這樣才能夠改變目前相對複雜且混亂的檢查、審計現狀,從而提高檢查、審計的效率。目前,商業銀行在開展各項業務的同時,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應付各種審計和檢查,這些審計和檢查包括來自銀行內外部的各類稽核、審計、紀檢監察、人民銀行、銀監局、審計署、地方勞動局、税務以及局派駐的監事會等。商業銀行接受各種形式的檢查是必要的,但是,上述機構的檢查有相當一部分是重複的、表面的、低效甚至無效的,其對於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及治理結構的改善起到的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各種案件、違規層出不窮。基於這種情況,文作者對建設銀行市分行接受的各類檢查進行了調查和統計,並就調查和統計的結果進行了簡單分析。

一、調查對象概況

建設銀行作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其經營的業務、產品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管理模式在中國銀行業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特別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股改上市,已成為當前金融業改革的焦點。建行作為建設銀行家一級分支機構之一,其經營規模及盈利水平與兄弟行相比在近兩年來一直名列中等偏上的水平,目前下轄二級機構個,正式員工多名。

二、調查方法

為了能夠節省調查對象的時間並能夠有針對性的獲得相關數據,文作者主要採用了問卷的形式,對建行市分行本級及其個下轄二級分支機構進行了調查。

三、調查內容

5月17日至6月15日,對建行市分行本級及其下轄個二級機構全年接受的各類檢查、審計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們得出以下數據:

(一)市分行本級及下轄機構接受的各類檢查、審計共計次,檢查機構來人共計人次,用時共計個工作日。

(二)市分行全轄用於接待各類檢查、審計的費用共計萬元,其中車船費支出萬元,接待用餐費支出萬元,調查對象為配合檢查提供場地及相關配套設施等支出萬元,其他支出萬元。另外調查對象為配合各項檢查、審計,共動用人次,用時共計個工作日。

(三)各類檢查、審計共計發現各類問題個,去除多次檢查發現的同一個問題的重複統計數目,各項檢查、審計共計發現問題個,涉及金額共計億元,其中調查對象的內部審計、檢查沒有發現的問題共計個,涉及金額萬元。

四、調查結論

通過調查發現,建行市分行接受的各類檢查、審計從整體上看存在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方面:

(一)各類檢查、審計發現的問題具有較強的重複性,例如對於同一筆業務的同一個問題,重複檢查、審計發現了餘次。

(二)調查對象為了接待各類檢查付出的人力、財力過多,且國家目前沒有對相關的檢查事項進行系統的約束或管理。

(三)檢查、審計單位的信息共享不夠,致使相當一部分檢查雖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發現的卻是其他檢查單位已經發現過的問題。更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要原因是來自調查對象外部的檢查、審計整體上難以協調,特別是一些地市、縣級金融管理機構的檢查,往往帶有明顯的功利性。

五、調查體會

通過調查和分析我們知道,各項檢查、審計還是發現了一些值得調查對象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並不主張將現有的檢查、審計體系推倒重建。

我們的建議是由人民銀行、銀監會以及審計署等相關機構相互協調,建立一個能夠達到信息共享的“金融機構檢查體系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在該平台上集成相關金融機構的“基本情況信息庫”、“檢查、審計發現問題庫”、“已整改問題庫”等等,使各類檢查、審計機構能夠更為清楚的掌握被檢查、審計機構的相關信息,這樣才能夠改變目前相對複雜且混亂的檢查、審計現狀,從而提高檢查、審計的效率。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背景:

現在,國小生吃零食的現象很普遍,走近一些學校,就會發現校門前的地面上有學生扔的零食包裝袋,尤其是風大的時候更是颳得到處飛舞,校園裏,隨處可見拿零食吃的學生。課堂上,很多學生趁着老師轉身的機會拿出吃的來吃。放學時,賣零食的小店被學生擠得滿滿的。有一些國小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據調查表明,我班60名學生裏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佔70.06%,經常吃零食的25.84%,偶爾吃零食的佔65.73%。僅有3.37%的國小生從來不吃零食。

二、調查目的:

零食泛指非正餐時間所吃的各種食物。世界各國兒童青少年幾乎都有吃零食的習慣。在我國,近年來受西方飲食模式的影響,加之食品種類的增加與廣告的宣傳,國小生吃零食的比例在逐漸增加。其中,國小生常以冰棍、膨化食品、巧克力等作零食,還經常吃冰激淋、糖果、酸奶等。多項調查表明,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可佔學生全天膳食中總能量攝入的20%-30%,零食提供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一天營養攝入中也佔有一定的比重。同時,零食還可提供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並使學生得到一定的享受。因此,不能簡單地讓學生去掉吃零食的習慣,但為了營養素的均衡全面,又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所以,要積極引導,讓學生學會選擇營養相對均衡、全面的零食,使他們既能享受到吃零食的快樂,又能獲得健康。為此,我對國小生吃不吃零食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三、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4日—7月20日 調查地點:翰香國小,小區公園,鼓樓步行街。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發出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5份) 訪問法(與被訪者交流) 上網查閲相關資料。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一共發出1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5份,統計分析如下:

1、被調查人員情況分析:

被調查人羣情況分析:本次被調查者女同學居多。由於一年級同學認字不多及認知事情能力有限,問卷基本分散在2—6年級同學中抽樣調查。

2、同學們吃零食頻率。

3、同學們吃零食的種類。

4、同學們在哪些地方買零食。

根據統計,我們可以瞭解到,大部分國小生都經常吃零食,許多同學選擇在小店購買零食有些同學吃零食形成了習慣,不加節制,一天到晚零食不離口,雖然滿足了“嘴”的要求,但到吃飯時卻吃不下去了,造成主次顛倒,影響食慾,妨礙消化系統功能,結果損害了身體健康。

5.同學們吃零食的時間。

在我國,近年來受西方飲食模式的影響,加之食品種類的增加與廣告的宣傳,兒童青少年吃零食的比例在逐漸增加。其中,國小生常以冰棍、膨化食品、巧克力等作零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可佔兒童青少年全天膳食中總能量攝入的20%-30%,零食提供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一天營養攝入中也佔有一定的比重。同時,零食還可提供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並使兒童得到一定的享受。該不該讓孩子吃零食呢?營養學家認為:國小生正處於長身體的特殊時期,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對要多,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於健康的小食品,能夠為身體發育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素,孩子們還能夠從零食中得到一定的享受。因此,可以讓孩子適當地吃一些零食。不過零食中含的營養素遠遠不如正餐食物中的營養素均衡、全面,零食中的糖含量一般明顯高於正餐。經常吃零食會引起齲齒、營養素攝入不足等問題;所以,允許孩子吃零食,但不能夠以零食來代替正餐,應當讓孩子從一日三餐中獲得他們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除此之外,購買零食應該注意買營養價值高、衞生乾淨的小食品做零食。 有些人喜歡吃一些小食品,如瓜子、蠶豆、花生、榛子、松子、核桃、杏仁、紅果片、果丹皮、柿餅、蜜餞、餅乾、小糕點等,人們常把這類小食品稱為“零食”。

一般而言,這類小食品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例如瓜子、花生、蠶豆、榛子、杏仁、核桃等大都是一些植物的種子,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含有許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無機鹽及各種微量元素等。適當吃一點,能夠補充人體對這些營養素的不足。又如果丹皮、紅果片、橘餅,以及各種蜜餞如杏、梅、李、棗等,都是經過特殊方法加工製成的。除了具有一定的營養外,還美味可口,能開胃健脾,適當吃一些,也有好處。可是有些人吃零食形成了習慣,不加節制,一天到晚零食不離口,雖然滿足了“嘴”的要求,但到吃飯時卻吃不下去了,造成主次顛倒,影響食慾,妨礙消化系統功能,結果損害了身體健康。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背景:

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在節假日出去旅遊,並且,寒暑期出行回家也是大學生所面臨的共同的話題。並且因此,我們想就大學生選擇何種出行交通工具進行調查,進一步瞭解我校大學生出行狀況。

二.調查準備過程:

首先,我在網上查閲了一些有關調查問卷及報告的信息,通過收集各方面信息並參考範例初步設計出了調查表,通過自己反覆查看並參考別人意見,反覆修改最終做出用於調查的問卷。接下來尋找了調查對象,根據實際情況最後確定了調查人羣及較為可行的實施方案,對具體的調查實施作出計劃。自此,調查的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三.調查報告説明:

1.調查時間:20xx.6.10~20xx.6.12

2.調查對象:重慶能源職業學院

3.調查目的:通過本次調查,瞭解我校大學生出行交通工具選擇的情況。

4.調查方法:

A問卷調查,共100份。

B.指定對象問詢

5.調查結果預測:本次調查題目貼近生活,由於某些因素限制,實施調查範圍過小,能夠調查的人羣也十分有限,以及調查方法不夠準確全面,結果必然不夠準確。況且,在不同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當地大學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該調查結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調查能代表我們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學生關於出行交通工具選擇的情況,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

四.數據統計和分析:

1)調查表(共100份)

調查表格式如下:

1.您的性別是

□男 □女

2.您的'年級是

□大一□大二 □大三 □大四

3.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學生嗎

□是 □不是

4.您覺得我們校園周邊交通環境如何

□差 □一般 □好 □很好

5.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費

□低於500 □500~800 □800~1200□1200以上

6.您每月用於出行的費用為

□低於100 □100~200 □200~300 □300以上

7.您一次出行的交通話費一般是

□3元以下 □3~5元 □5~7元 □7~9元□9元以上

8.您每月的出行頻率為

□1~3次 □4~6次 □7~9次 □9次以上

9.您主要的出行方式為

□公交車 □火車 □自行車 □出租車 □其他

10.您為什麼選擇上述的出行方式

□方便快捷 □安全 □價格便宜 □舒適 □環境好

11.在大學階段,你城市出行的主要目的為(多選)

□學習 □購物/娛樂 □返家 □會友 □實習/兼職 □公共事務 □其他

12.您覺得交通工具對個人形象的重要性

□很重要 □比較重要 □一般 □不重要

13.您最喜歡哪種交通工具

□火車 □公交車 □出租車 □自行車 □其他

14.您認為哪種出行方式最划算

□火車 □公交車 □出租車 □自行車 □其他

15.燃油價格上調對您有什麼影響

□減少出行頻率 □更換交通工具 □沒有影響

16.您每次出行花費的時間為

□1小時以內 □1~2小時 □2~3小時 □3小時以上

17.您的出行距離為

□2公里以內 □2~5公里 □5~10公里 □10~15公里 □15公里以上

18.您可以接受的候車時間為

□小於10分鐘 □10~15分鐘 □15~20分鐘 □20分鐘以上

19.您一般和什麼人一起外出

□獨自一人 □男/女朋友 □室友 □其他

20.您認為阻礙出行的最大問題是

□資金不足 □閒暇時間不足 □個人不喜歡出行 □沒有合適的外出夥伴 □其他

2)調查結果分析:

1.出行方式選擇:77%的同學熱衷於公交車回家,14%的人認為公交車是最方便快捷的選擇。

2.節假日是否該外出:調查的大多數能源學生(82%)認為節假日應該選擇較近的地方娛樂,綜合時間和費用的原因。問詢特定同學,瞭解到大家短途出行一般選擇重慶主城景點,這都是綜合了時間消費眾多因素後選擇的結果。

3.出行方式選擇的因素:

學生黨,在出行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出行方式選擇主要受一下幾方面影響:

①出行費用。因為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因此出行考慮最多的依然是價格因素。出租車出行畢竟價格高,尤其是重慶出租車難搭,經濟因素限制了個別同學選擇;此外,高鐵提速提價,部分同學也不太熱衷;相反,大家覺得最經濟適用的便是火車。另外,詢問法綜合得知,省內出行,一般大家熱衷於汽車出行,即大客。

②出行時間。一般而言,為避開出行高峯,部分同學會選擇提前出行

③出行距離。有些同學出行距離較遠,就會比較傾向高鐵等較為便攜的出行工具,距離相對較短的,則會選擇火車或汽車等,並根據費用進一步進行考慮。

④出行人數。同行人數也是考慮外出乘坐哪種交通工具的一大因素。同行人數多的時候,調查發現大家比較傾向於坐火車,低價,即使時間長,也可以娛樂;同行人數少的時候,外出交通工具的選擇範圍會更加廣泛,有極強的可活動性。

⑤出行地點。調查表結果顯示,外出目的地也對於所乘交通工具的選擇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分析得出,外部經濟因素在我們外出交通工具的選擇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⑥出行對象。調查發現,多數人願和室友或男女朋友出行,很少個人出行

4.等車時間:隨着日益增加的交通壓力,很多人都不願意20分鐘以上的候車,等太久便會更改出行方案及減少出行頻率。

五.調查總結

正如調查預測説的一樣,本次調查題目貼近生活,由於某些因素限制,實施調查範圍過小,能夠調查的人羣也十分有限,以及調查方法不夠準確全面,結果必然不夠準確。況且,在不同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當地大學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該調查結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調查能代表我們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學生關於出行交通工具選擇的情況,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於大學生出行這一普遍性問題,通過調查,我們的觀點是:在校大學生應該充分節儉,適當外出,選擇價格便宜對自己合適的交通工具;同時,我們可以很堅定地説,未來大學生外出將會越來越成為普遍性的現象。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説,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説,校園裏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説,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並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重視,而且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瞭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採用EXEL 20xx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見圖1)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具體見圖2)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具體差異見圖3)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xx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詳細可見表)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温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餘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裏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於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於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鋭觸角的羣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裏面一般都是同齡羣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羣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羣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羣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説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説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籲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不斷髮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厭煩學習,即便是成績優異的的學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厭學情緒。為了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教育教學的新思路,特進行此項調查。

調查對象:

天獅民族中學七??九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個別交流

調查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

2、學生問卷調查

3、個別交流,收集相關數據

4、統計調查資料

5、分析調查結果

調查過程:

問卷調查

資料統計:(總人數417人)

1、喜歡學習的有235人佔57.3%

2、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沒意思的63人佔15.1%,因為不懂而不學習的112人,佔27%

3、希望學校多開展活動的佔85%

4、認為教師對學生影響大的佔46.3%

5、因對某位老師不喜歡而該科成績差的佔35.2%

6、學習目標不明確的佔36.7%,

7、認為自己努力的佔673.%;想學好的佔98.3%

8、認為學習無所謂的佔21%。

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的資料分析,學生中有42%左右的學生存在厭學傾向。學生的厭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學生理想缺失,沒有目標。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如今這個社會,如果還有人説自己學習是為了某某主義,大家都會笑話他。即使再退一步,説學習是為了中華之崛起,這樣的人大概也很少了。我們現在很多人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服。我不好去評論這些想法哪個對哪個錯。畢竟從根本上來説,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人的自由。為某某主義也好,為中華之崛起也好,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好,都是為了使自己過得舒服。不過,如果僅僅是為了讓自己過得舒服的話,這種學習觀是值得懷疑的,它完全是自私的了,不是人性自由所追求的——自由的人應該是既利人又利己的。而完全自私的學習,也使得學習這個本來應該具有正外部性的事業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更有甚者,有些學生根本沒有目標,也就談不上學習了。

2、 新學習無用論左右學生思想。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意識衝擊着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普遍家長認為孩子讀中學外出是打工,大學畢業後外出也是打工,家長也就並不重視學生讀書。學生在家長和社會意識的潛移默化下也就認可了這種價值觀。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片面的認為就是不讀書,也一樣有所成就。

3、學校生活單一,學生無法表現自我。

通過調查,學生整天都重複着教室、寢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習生活太枯燥乏味,而且提供給學生的展示平台太少,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得以在學習上展示自己的長處。而成績並不理想的,甚至較差的則難以實現自身的價值,他們渴望表現自己,不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學生普遍渴望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拓展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希望在學習之外的空間表現自我。

4、 教師的教育影響學生的學習。

62%的學生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不僅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教育對象,同時最重要的是學生同時又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當學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教師的尊重時,他在內心深處會產生對學習的牴觸情緒,學生希望得到老師對他的肯定。如果課堂教學形式活潑有趣,教師所教知識通俗易懂,學生的興趣會增加,這就需要教師更多的耐心和用心。

5、學生學習壓力大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

與部分學生厭學相反,有41%的學生有學習壓力,這種壓力大多來源於家長。現在社會競爭相當激烈,家長在競爭攀比的環境中生存,他自然而然也就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大壓力的競爭,攀比的氛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往往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給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裏負擔,他們強迫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失去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天真、好奇、好玩的天性被扼殺。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6、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心路歷程中最為躁動不安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裏,青少年無論在生理上或心理髮展、社會適應等方面都要經歷巨大的變化,擺在他們面前需要面對的,不僅是學習、交往、發育、升學、就業等自身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同時,還有現代化進程中社會轉型給他們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與考驗。一方面,強烈的自尊心與過高的期望值常常使他們幻想一切順利、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實際的現實面前,他們又面臨着各種壓力,要承受各種困惑、煩惱、挫折、憂傷乃至不幸。處在這種現實中的青少年,面對挫折和失敗,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擊,部分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承認自己經常伴有焦慮不安、精神抑鬱、冷漠、恐懼、易怒、自卑、多疑、逆反心理等症狀。這種心理狀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調查反思:

在問卷調查與學生交流的中,在整理與分析統計數據的同時,我們覺得,我們學生的厭學傾向比較嚴重,當然,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徹底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農村中學學生在校上課時間遠遠大於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所以,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應該是每位教師的首要任務。如何提高效率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每節課的學習任務,內容安排要難易適度。要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收穫,使他們在學習中有成就感,讓學生學得快樂。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這樣的效果肯定比老師為主的講解,學生被動聽課要好得多。第三,教師對於每一節課必須精心準備,這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教師要充分的利用現有的教學輔助工具加以直觀教學,讓課堂變得更簡單明瞭、生動風趣。改變以往的枯燥、乏味的填鴨式講授。最後,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授之以漁遠比授之以魚更能讓學生接受。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克服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期,愛活動愛表現是他們的天性。學校要針對學生實際,開展多種活動。這樣既可以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也可以提供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還可以讓學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轉學生的厭學情緒。同時學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慾望也能得到滿足。這樣,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也能體會成功的喜悦,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3、 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調查發現,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學生形成的壓力很大。為了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學校要與家長建立民主和諧的合作關係。學校成立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教師要經常家訪,建立家校互訪制度,必要時教師要指導家庭教育,使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教育規律和科學育人的方法,使家長能夠正確的對待自己孩子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家校及社會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發點着眼於未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乃發展,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教師的魅力感動學生。

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有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師生關係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從而影響他的學習效率。“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位老師,就會遷移到喜歡他教的課程,不良的師生關係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關係的矛盾衝突會阻礙教與學的結合,阻礙教學交往的通常性與有效性。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民主平等的,他是構建互相激勵和教學相長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愛學生,對學生要有寬容之心,要允許學生犯錯誤,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理由。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師權威。對學生的嚴厲呵斥、橫眉冷對只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以至於越來越討厭學習。作為教師,嚴師的要求已經遠遠不夠,我們在對學生嚴格的同時還應該更多的把他們當朋友。多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尋找厭學的根源。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5、改善隔代教養的現狀,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個性品質。

當前學生普遍隔代教養,性格和心理存在或多或少缺陷的現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與學生進行心理訪談活動勢在必行。教師應該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加強學習輔導,生活的關照,行為的矯正,定期與家長聯繫,掌握單親和留守家庭學生在家中和社會上的情況。在做耐心細緻工作的同時,也對學生嚴格地教育和要求。及時的開設講座或開展活動,對單親和留守家庭學生進行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格的事情。對出現的違紀行為決不能遷就,耐心的思想教育與嚴肅的紀律處理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班級的温暖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多與家長結合,儘量給孩子更多與父母溝通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的個性品質更完善。

總之,中學生厭學現象問題已不容忽視,只要每個學校、每個教師、每個家庭都重視起來,找出癥結,努力想辦法來改變這一現狀。我想,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會把學習當作己任,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成為新世紀的有用之才。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摘要]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特徵進行研究,有助於企業發展大學生網上市場,取得未來的競爭優勢。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網絡購物情況進行了五個方面的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了大學生網絡購物潛力大、購物網站集中度高等基本特徵。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購物

一、調查目的、方法和對象

1.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深入瞭解大學生網絡購物的消費特徵,為面向大學生經營的企業開發大學生消費市場,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提供依據。

2.調查方法

本研究中對大學生消費特徵變量的設計參考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網絡熱點調查報告》之“網絡購物”部分。調查問卷對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個變量的測盤採用的是自填問卷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羣體特徵的測量;對大學生是否選擇網購的原因測量;對大學生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徵的測量;對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徵的測量;對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的測量五個方面。

3.調查對象

本調查在湖南農業大學的學生中隨機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回收294份,得到有效問卷279份,回收率為98%,有效回收率為93.3%,具有統計意義。有效問卷中男生佔50.7%(142份),女生佔49.3%(137份)。

二、調查結果

1.大學生網絡購物羣體特徵

(1)性別年齡特徵。調查結果顯示,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而男生網絡購物羣略高於女生(如圖1)。互聯網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於女性,男生比女生更敢於冒險和追求新的事物,而且男生的網絡基礎知識比女生普遍,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絡購物比率要高於女生的原因。

(2)年齡特徵。大學生年齡在18歲到24歲,其中18歲~22歲的學生人數最多,所佔比重為89.7%。並且調查還發現,大三大四的學生網上購物的比例明顯高於大一大二的學生,由此可見,網齡對網絡購買影響較大,網齡越高,越容易進行網上購物。

(3)支付力特徵。從調查結果來看,收入在400元~800元之間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的最多(見圖2)。大學生主要的生活來源是來自於家庭的供給,81.1%的學生月消費居於400元~800元之間,每月生活費過高和過低的人所佔比例都較小。

2.網絡購物原因分析

(1)不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對網站不信任,怕受騙,質疑其安全性,擔心網上付款環節等(見圖3)。沒有網絡購物經驗的消費者對網絡零售商的瞭解很少,而質量、信息搜索以及訂購都是在消費者真正進行消費的時候才能夠切身感受的。因此,這些因素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是否參與網絡購物。

(2)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有過網絡購物經歷的被訪者們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時效性便利性、價格低以及商品多樣性(見圖4)。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主要在於網上購物更方便,更能夠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商品信息。

3.大學生對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徵

(1)獲知集道。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網絡購物者獲知購物網站的主要途徑是朋友介紹、網站介紹、網上廣告、網絡鏈接、電視報紙雜誌廣告等(見圖5)。大學人口比較密集,消費的趨同心理,使得大學生們消費時在室友、同學、朋友、老鄉的影響下很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2)選擇原因。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72%)會通過在多個網站間進行商品比較來選擇購物網站,選擇某一購物網站看中的主要原因是知名度高、信用(信譽)良好(見圖6)。大學生有着較清晰的品牌愈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選擇購物網站大多集中在幾個大型網站,淘寶網64%,易趣網24%。

4.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徵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類型。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網上最常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包括服裝鞋帽、書刊、數碼音像製品、在線充值、票務/教育服務等,這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對全民調查得出的用户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主要是書刊、服裝鞋帽、數碼音像製品、化粧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等些微的差異,但這些商品和服務更體現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的消費。書刊質量風險不大,運輸較為方便,因此,大學生網上購買服裝的比例增多,説明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信任度高於普通市民。

(2)購物頻率和購買金額。從調查結果來看,購物頻率每月不少於一次的僅為22%, 30%的學生為三個月一次, 56%的學生的平均購物金額為100元~300元(見圖7),這與上述的大學生主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類型是相吻合的。

(3)價格期望。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進行網絡購物的大學生選擇均是比商城價格低30%以下(見圖8)。説明對有些大學生來説價格並不是影響其是否進行網絡購物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消費偏於理性,不僅關注產品的價格和質量,而且有着較清晰的品牌愈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

(4)付款方式。從調查結果來看,84%的網絡購物學生選擇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網上支付。我國的電子支付狀況已得到較大改善,大部分學生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比較放心。

5.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特徵

(1)網上購物的擔心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有網絡購物經驗者對商品的質量擔心程度最高(37.9%),對售後服務和物流快遞的評價較低,對商品種類、查詢方便性的評價較高(見圖9)。沒有網絡購物經驗者更多的是對網上消費的安全與隱私表現出了較大的不信任傾向,而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大學生,已經對其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説明大學生的初次網絡購物體驗非常重要。

(2)需要改善的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商品質量、售後服務、安全性、配送及時性是被最多提到的幾個方面。

(3)未來購買意願。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83.7%),明確表示不會的很少(6%)(如圖10)。即使至今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在被問及“以後是否會嘗試網絡購物”時,表示今後會進行網絡購物的佔到69%,説明他們對網絡購物的發展非常期待,在網購條件讓他們感到滿意時願意去嘗試。網絡購物與傳統購物相比在方便及時性、信息的豐富性等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

(4)網絡購物前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購物的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會被人接受。這也符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20xx年“中國將迎來電子商務貿易的高潮”的論斷。

三、結論

1.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

大學生雖然受經濟條件的約束,在校期間無法開展更多的網上購物活動,但其參加工作之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社會中中高收入的羣體。所以,大學生的價值也絕不僅僅侷限於他們目前的實際購買量,而在其終身價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他們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潛力是巨大的。此次問卷調查也支持這一結果,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83.7%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69%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也表示今後會進行網絡購物。

2.大學生網上購物市場已經形成

由調研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已經普及,大學生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普遍為1小時~5小時,這些人羣對網絡可謂相當依賴,同時,在曾經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人羣裏86%的購物者對其進行的網上購物是基本滿意的,説明至少有86%的人對網上購物是能夠接受。以上數字告訴我們,面對大學生的網上市場已經形成,正等待商家去開發。

3.拍賣網站人氣最旺

此次調查顯示,拍賣網站在大學生中具有非同尋常的吸引力,79.2%的學生選擇光顧拍賣網站。相比之下,只有13.8%的學生將B2C網站作為自己的購物首選,7%的學生在站購物。

4.購物首選網站高度集中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購物首選網站集中在幾個網站。在每一類網站中,大學生的選擇都集中在某幾個知名度非常高的網站。這種現象在拍賣網站中表現得更為明顯,84位選擇拍賣網站的學生中有74位選擇了淘寶,只有10位學生選擇了其他網站。另外,目前中國B2C購物網站數量己超過12000個,但調查結果卻顯示大學生們網上購物的首選網站主要集中在卓越、噹噹等幾個網站中。門户類網站的得票也基本上被網易、新浪二大站瓜分。網絡降低了企業的進入門檻,無數企業可以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但是調查中反映出的大學生消費者高聚集度卻表明只有那些能在行業中排名前幾位,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網站才能吸引絕大部分人流量,繼而取得企業發展所需的顧客規模,贏得最後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j4g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