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園實踐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1

大學是我們人生的重要階段,在這裏,我們可以獲得高等知識,鍛鍊各方面的能力,收穫美好的友情,或許還有愛情,力爭將自己培養成為一個高素質人才。這樣,就需要我們積極地融入大學生活,積極地適應大學生活,適應大學的教學模式,適應大學的生活方式,從大學的各個領域學習知識,陶冶性情,完善品德,建立人格。因而,大一新生學習生活的適應情況應該是學校老師與同學們都重視的問題。為此,我們開展了適應情況調查。

一、調查目的、對象和方法

調查目的:調查並總結呈現大一新生學習生活的適應情況,從中發現問題。提醒同學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存在的問題進行快速調整;樹立優秀榜樣,積極引導同學們刻苦學習,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調查對象:西南石油大學20xx級各個專業的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準備:我們這一組共四人。在接到一份實踐調查後,首先確定了調查的主題;接着用了幾天的時間商討了許多需要調查的問題,最後精心挑選了十個問題;隨後我們用了兩週時間進行調查。調查期間我們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接着我們用了一週的時間對調查進行了總結和歸納。

二、結果與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家對大學還是不適應,問題反映在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第一個問題:請問您覺得自己是否適應了大學生活?根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同學認為自己適應了大學生活,54%的學生認為有點不適應,2%認為自己不適應,而非常適應的學生是0。這個問題從整體上反映了新生的大學生活適應情況。同學們熟悉了大學生活,但是不太適應但正趨於適應。

下一個問題:請問您覺得自己時間安排合理嗎?那這個問題呢,64%的同學認為安排有點合理,20%的同學認為自己安排得不合理,16%認為合理,沒有人認為非常合理。從時間安排的自我評價來看,同學們都明明想過時間安排問題,也明明知道自己時間安排得合不合理,可能因為一些原因,難以制定學習生活計劃,或者是制定後難以付諸實踐。而對於大學是否制定奮鬥目標這個問題?只有22%的同學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22%的同學還正在計劃,只有18%的同學還沒有計劃。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我們常説奮鬥目標是人前進的方向,指路燈給人前進的動力,倘若沒有目標,或目標不明確那麼我們該怎樣安排大學生活呢?怎樣有意義地度過大學生活呢?請同學思考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付出什麼?

在大學裏我們要注重合理安排時間。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有序高效地展開,讓我們全面發展。據調查結果顯示:有54%的同學一般晚上12點睡覺,28%的1點睡覺,4%的人超過一點鐘睡覺,只有5%的人關燈就睡覺。而您屬於哪一種呢?是隨大流去早點睡覺?還是獨自探索黑夜中的奧祕呢?晚上睡眠質量差,早晨起牀就困難了,吃早飯的時間就更緊張了,有時候上課也會遲到,在課上還會打瞌睡,這樣整天就會顯得有些混亂無趣了。俗話説:人若有所得必有所失。要上課不遲到可能就要不吃早飯,或是犧牲自己的睡覺時間,這也就需要大家做出明智的判斷與取捨。應該放棄什麼?應該追求什麼?

下一個問題:請問您適應了老師的教學方式了嗎?一半的人認為有點不適應,近兩成的人表示自己不適應,只有36%的人認為自己適應了。另外:每天在課後主動按時完成作業和複習知識的人只有4%,經常按時按時完成作業和複習的人佔34%,還有54%的人偶爾做,8%的人根本不會做。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態度問題。現在,按時完成作業和複習知識的重要環節,課堂知識掌握不牢,只有課後多花功夫,這樣才能真正地吸收知識。有大二一類似學霸的學長告訴我:學習很簡單,只要課上認真聽課,下課認真完成作業,考前認真複習就可以了。最後一個問題請問您覺得你的知識吸收效果怎樣?64%的人認為效果一般,18%的人認為很差,只有8%的人認為較好。

從上面的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大學新生在適應大學新生活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高中的教學模式與生活方式,沒有得到轉化,沒有了老師與家長的督促,同學們顯得有些鬆散。

2、同學們思想上沒有意識到未來任重而道遠,國家在今後的發展中發展需要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儘可能地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3、執行力太差,毅力不夠頑強,沒有為自己大學規劃,學習計劃,沒能夠充分利用時即使有大學規劃也很難實踐。

4、有些同學的自信心太差,不相信自己的潛力與實力,從而沒有專心投入學習。

不過,也有一些值得大家學習的人,他們對待學習認真刻苦,對待生活積極向上,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榜樣。我們小組真切地希望大家能夠儘快適應大學,適應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積極融入這個大學,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2

一、實踐概況

我們於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後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築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一定的調查,獲得了一定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結論。

二、實踐內容

1、關於一條有爭議的路

走進北大東門,可以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作為北大少有的幾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條爭議頗多的路,路邊整齊的人工保養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全新的北大。這條路周圍集聚着北京大學比較現代化的建築羣——理科一號樓、二號樓、逸夫一樓、逸夫二樓、逸夫苑、理科教學樓等等。而在這條路的盡頭又是富有傳統韻味的仿古式樓羣。

很多人認為,路面的寬闊與筆直與周圍建築的仿古式屋頂不大協調。除了整齊的人工草坪,路的兩面是栽種得整齊得近乎過分的小樹,而路的盡頭則是生長多年的高大而遮蔭的大樹,不協調的感受更加強烈。

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謂的“視覺適應性”。在很多時候,我們很少考慮特定的環境,只是單純地去套用一種種看上去很好很先進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環境對建築等人為設施的特殊要求。

也許這也是規劃中的一個問題。就如同北大校園中隨處可見的新式建築與老式建築的交相輝映,也許不能算是完美的選擇。

2、校園裏的世外桃源——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燕園眾多園林中較小的一個,園中只錯落着十幾幢精緻雅潔的二層小樓和平房小院,這裏是北大教授一個住宅區。人們常説,“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園,但燕南園住的都是名教授”。單説50年代,燕南園裏就住着馬寅初、湯用彤、周培源、馮友蘭、朱光潛、思想彙報專題陳岱孫、侯仁之、林庚諸先生,後來又搬進來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執教燕京大學的時候也曾經在此生活過。這足以反映其內涵的深厚與文化積澱了。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3

題目:

校園不文明行為

內容來源:

平時觀察

報告內容:

當你走進校園,踏入教室,觀察一番之後,在這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會發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們不難看到,在我們教室的桌鬥裏,什麼沒吃完的零食,廢紙片,揉成團的草稿紙,地攤上買來的小玩具,鉛筆屑、塑料袋、沒交的數學作業本……裏面可是應有盡有;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有的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左搖右晃,有的把手伸進桌鬥裏,自顧自地玩玩具等;晨會上有左顧右盼,在下面竊竊私語的同學;教室裏有亂塗亂畫的桌子,搖搖晃晃的凳子;有用腳“開”門的同學;還有下課後,把樓梯扶手當成滑梯的同學;在整潔的校園裏,有我們同學丟的紙屑、塑料袋;還有一些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髒話、爭吵、搞不團結。以上這種種現象,不僅嚴重地違反了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而且也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

這時這個校園在你心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我認為可以在教室、宣傳欄等公共場所貼一些宣傳畫,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舉動。通過宣傳,慢慢使大家形成一種良好習慣。也可以在低年級搞一次“清理小課桌”活動,在高年級搞個“校園不文明現象大通緝”漫畫徵集評比活動,增強大家對校園不文明現象的厭惡和憎恨。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點滴之事做起,從我做起,跟不文明行為永遠告別,為學校的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一、前言

校園作為學習活動的場所,而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愉悦的心情具有重要的.影響,一旦這種學習場所被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充斥,我們的心情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應該倡導校園文明現象,創造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優雅環境。

二、校園不文明現象

教學樓:教學樓牆上桌子亂塗亂畫、不沖廁所、桌子內有大量垃圾、佔座圖書館:佔座現象、將隨後拿來看的書不能放回原位

民族餐廳:佔座、打飯時不排隊、浪費嚴重

西操場:場地具有瓜子皮、垃圾

三、調查結果分析

1、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佔座現象屬於相對嚴重的現象,就其原因有個人原因,也有校方的管理原因。

對於個人而言:特殊時期佔座屬於“正常”,比如臨近期中期末考試、考研、考公務員時期,考試大軍將座位變得供不應求,但是在平時比如圖書館,本身有些人已經有座位,但是就是將自己的包包、書籍或隨身帶的東西放在座位上,給人這個座位有人的錯覺。就其校方的管理團隊而言,可供上自習的教室少,平時在一些時期開放的可供自主學習的教室有限。

2、其他不文明行為,個人的自身素質佔主要原因,一些人從小養成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在他們眼裏,這是很不起眼的一部分,殊不知一切從小事做起。在桌子、牆壁的亂塗亂畫,是一些人慣有的做法,有考試的信息,也有他們自己所謂的“藝術”之作,這些行為破壞了校園的某些正常秩序,例如經常需要保潔阿姨擦洗,還需要學校定期對破壞嚴重的部分維修,於己於他都是一種負擔。

3、排隊在生活中很常見,在銀行裏,在吃飯的時候,在領取賑災物品時,然而在校園民族餐廳我們可以看到,打飯沒有秩序,甚至時而出現推擠現象,這給餐廳業主帶來了很大的煩惱,明明大大的幾個字寫着:請自覺排隊,但是沒有人管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擁擠中打自己的飯,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有內外因,外因主要是學生剛下完課,人流大,餐廳本身也小,內因主要是大家潛意識裏都想早點打到飯,從小沒有排隊的習慣;其次平時的學習生活很忙,大家很少注意這些“微小”的行為。

4、主席上台以來,提倡節儉,因此節儉之風在全國盛行,但是對於校園而言,節儉之風似乎並不是那麼有成效,浪費依然很嚴重,比如在餐廳,不根據自己的量打飯,這種現象的產生,個人的原因是主因。

校園的學生來自南北方,生活習慣不一樣;其次學生花的是父母的錢,抱着一種不珍惜,不節儉的態度;但是對於餐廳方面來説,飯菜質量差、可選的餘地少、餐廳競爭力低。

四、解決對策

1、對於佔座:首先校方應該滿足學生的上自習需求,及時調整可開放的教室數量,保證自習可上,特殊時期可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員進行疏導,做到人性化服務。其次對於學生自身而言,需要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素質,保證自己的行為不影響第三方,做到德行天下,傳播文明行為。

2、亂扔垃圾等行為:首先校方管理團隊應設立較合理的垃圾箱放置點,保證垃圾有地方可放,並且還應派工作人員及時清理垃圾,而且應該對放垃圾做一些宣傳引導。其次對於個人而言,向前一步,文明一大步,這應該還是個人的自身修養問題,個人應養成良好的習慣,雖然是一小步的差距,但是確是文明的差距。

3、排隊:首先應該保證餐廳的服務質量,並且設立疏導人員,在高峯期進行提示,一旦提示久了,勢必會形成一種自覺意識,不必為這種現象煩擾,而且打飯窗口也應有所提示。其次對於個人而言,大學生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徵,象徵着高素質,所以應該養成主人翁意識,自覺排隊,互相謙讓,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浪費歷來是一大詬病,對於校方餐廳而言,首先應提高飯菜質量,飯菜應具有多樣性,不在以單一的形式呈現;其次。對於學校而言,應將餐廳出租給有能力,能滿足學生需求的公司或個體户,並且應適當提高民族餐廳的數量,以便存在競爭力;加大對節儉的宣傳,響應國家的號召。

對於個人,浪費不浪費雖然取決於自身,但是應主動適量打飯,多瞭解外界糧食的動態,為後代多考慮;我們的節儉,或許可以為其他貧困地區的人帶來一定意義的緩解,這不僅僅是一份社會責任,更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在享受各種權利的同時,還應當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的價值。

五、總結

大學校園是學習、生活的地點,也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所以愛護靠大家。當你看見不文明行為時,應當本着一種主人翁的意識去制止、勸導。一個優雅、舒適、有秩序的校園環境不僅僅關係着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更是社會文明風氣的體現,也是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

校園是社會的一部分,屬於社會的前沿,因此社會道德文明建設應當首先從校園開始,鼓勵大學生樹立健康、文明的社會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我們的國人的素質才會不斷的提高,國家才會更加富強、文明。

校園實踐調查報告4

大學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歷史中師生員工共同傳承和創造的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大學個性特徵的重要標誌和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一所大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濟寧學院在擴大辦學規模、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增強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十分重視學校的文化建設。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學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精心設計,全面部署,整體推進。按照學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濟寧學院校團委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使學生各方面的文化才能有所表現,大力鼓勵社團活動蓬勃開展,組織了“三下鄉”“校園十佳歌手”“校園十佳主持人大賽”“大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大學生讀書節”等一系列文化活動,並且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進行調查研究,着重查找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分析成因,提出對策和建議。

本次調研工作主要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資料查詢、兄弟高校經驗學習等方式進行,其中問卷調查調查的院系包括文化傳播系、教育系等8個系,並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29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00份,回收率93.1%,從中抽取500份進行研究,並且進行分析報告,最後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對現階段我校特色文化建設工作調查數據分析

1.校園物質文化現狀

( 1)大學生對校園活動中的社會實踐情有獨鍾。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在回答“你對下列哪些校園文化活動比較感興趣”問題時,

有66.4%的大學生選擇了“社會實踐”,有33.2%的大學生選擇了“學術科技”,其餘依次為“文化藝術”(51.4 %) , “體育競技”(27.6 %) , “志願服務”(29.2%) , “創業教育”( 34.8%) “素質拓展”(32.0%)“心理健康”(31.4%)“其他”(0.8%)。可見,大學生對校園物質文化活動中的“社會實踐”情有獨鍾。

(2)提升素質,拓展能力是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的主要目的。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在回答“你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目的”問題時,82.0%的大學生選擇了“提升素質,拓展能力”,以下依次為: “休閒娛樂,拓展社交範圍”佔74.4% ,“施展個人特長,才藝”佔33.4% , “綜合測評加分”佔20.0 % , “無聊,打發時間”佔11.8%,“交友”佔27.6%,“其他”佔0.6%。由此可見,大學生多認為提升素質,拓展能力是參與校園文化的主要目的。

( 3)對於“你參加校園活動情況如何”問題,大學生的回答多為“不經常”佔69.6%,回答“經常”的只佔23.6%,回答“從不參加”的佔6.8%。這説明還需正確引導同學參與校園活動。

(4)在涉及“相比較而言,你更願意參加”這個問題上。同學回答學校舉辦的活動佔36%,回答本系舉辦的活動佔30.6%,回答班級舉辦的活動佔18.2%,回答校外活動的佔15.2%。

(5)在回答“你對我校組織展開的學科專業競賽及科技文化活動的評價”問題時。選擇很滿意的佔10.6%,滿意的佔35.0%,一般的佔49.2%不滿意的佔5.2%。

2.校園精神文化現狀

(6)大學生對校園文化的需求呈多樣化。接受調查的大學

生在回答“對我校組織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的評價”(活動有“三下鄉”“校園十佳歌手、校園十佳主持人大賽”“春季田徑運動會、大學生足球聯賽”“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等)問題時,大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很滿意”,絕大部分選擇了“滿意”,少部分選擇了“一般”,只有極少數選擇了“不滿意”。大學生對校園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並追求文化活動內容、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所以濟寧學院對此展開了調研,調研數據對日後文化活動工作展開形成了莫大的幫助。

(7)學生對我校校園文化活動現狀的評價一般。對於“你對我校校園活動文化現狀的評價”這一問題, 10.2%的學生選擇“很滿意”,32.2%的學生選擇了“滿意”,48.4%的學生選擇了“一般”,9.2%的學生評價“不滿意”。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我笑校園文化活動現狀評價一般。

(8)我校位於孔子故里,文化聖地,有優越的文化底藴。在回答“你對我校校園文化環境和氛圍的評價”這個問題時,很滿意的佔10.2%,滿意的佔29.0%,一般的佔52.6%,不滿意的佔8.2%。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是我校文化積澱的基礎。

3.校園制度文化現狀

(9)“你覺得我校校園文化活動內容怎樣”,很豐富的佔15.4%,一般的佔52.2%,比較單一的佔29.2%,很單一的佔“3.2%”。

(10)“你對我校校園文化活動質量如何評價”,水平和檔次很高的佔“7.6%”,大部分同學還是覺得“水平和檔次還行,有較大的提升空

間”佔69.8%,相當一般的佔“19.8%”,很差的佔“2.8%”。

(11)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自發的具有很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羣眾組織。“你對學生會,學生社團的活動組織與管理能力的評價”,有10.8%的同學選擇了很滿意,27.4%的同學選擇了滿意,52.8%的同學選擇了一般,只有9%的同學選擇不滿意。

(12)校園文化活動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在回答“你認為目前我校校園文化活動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多選題)這個問題時, 41.6%的大學生選擇“主題不明確”,其餘為: “宣傳不到位,宣傳形式不夠吸引人”( 63.2%) ,“活動頻率不適宜”( 38.85%) , “組織不到位”( 37.2%) , “其他”(4%)。

(13)在回答“你希望學校增加哪些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多選題)問題時,大部分選擇了“社會實踐”佔59.6%,其餘的有:“學術科學”佔31.6%,“文化藝術”佔39.4%,“體育競技”佔21.4%,“志願服務”佔24.0%,“創業教育”佔40.6%,“素質拓展”佔35.6%,“心理健康”佔35.6%,“其他”佔1.8%。

(14)校園文化發展離不開同學們的建議。在回答“你認為校園文化活動應該側重於哪方面的活動,發揮何種作用”(多選題)問題上,“社會實踐、實習活動,以提高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為主”佔76.4%,“生動有趣的娛樂活動,以豐富校園生活,放鬆身心為主”佔51.4%,“學術講座或學術交流,以增加修養,增長知識為主”佔49.4%,“特長培新等活動,以拓展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主”佔57.4%,“其他”佔1.4%。

濟寧學院校團委專門針對這次問卷調查進行了研究,進一步明確了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使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工作有待加強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一項戰略性任務,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應與學校的總體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以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發展目標為基礎,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和原則,前瞻性地提出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並明確責任與分工,落實相應的工作機制。

1.以大學精神為核心的學校精神的凝聚、培育與弘揚不夠

大學精神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靈魂,它的核心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的價值追求。辦學理念主要是以大學理念為基礎,反映學校建一所什麼樣的大學和如何建設這樣的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和如何培養這樣的人的認識、觀念和態度。我校正處於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如何形成為全校師生員工共同認可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理念與辦學定位,形成全校師生員工共同的價值追求,既是推進學校新時期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目前大學精神在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中彰顯不夠,體現大學精神、大學理念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還不夠健全,未充分重視挖掘、提煉、培育體現我校歷史傳承、學科特點和辦學特色的學校精神,新時期學校的辦學理念尚未成為全校上下的共識,相關研究和建設工作比較滯後,精神文化在學校發展中的引領和激勵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

2.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大學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在長期積累過程中積澱和創造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p32m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