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合集六篇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合集六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合集六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緣由

xxxx年至今,我國曾進行了4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表明,我國青少年的體質不斷滑坡,其中,中國小生近視發病率逐年上升,近視率位居世界前列。最近一次調查顯示: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佔31.67%,中學佔58.07%,高中佔76.02%,大學佔82.68%。學生近視眼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我校每學年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4次監測,發現學生視力不良率在75?左右。“是誰悄悄蒙上了你的眼睛”?

為全面瞭解學生的視力狀況,以便給學校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構築近視防控網絡提供依據,我曾指導XX級“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對我校學生的視力狀況做過一次調查。XX年5月10日,《勝利教育報》以“油田中學學生視力令人憂”為標題,發表了該次調查報告。7月11日,《中學生學習報》以“中學生視力狀況調查報告”為題進行了刊登。10月26日《勝利日報·新生活》以“一半中學生戴眼鏡”為題作了報道,在校內外引起了較大反響。

XX年,我指導課題小組的同學再次對部分年級的視力狀況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八年級年級的近視率較XX年又有了變化:由22%上升到38%,增長了16%。“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調查結果令人擔憂!於是《關注“心靈的窗户”——中學生視力調查》一文,發表在《勝利教育報》第467期上。

時隔3年多,學生的視力狀況如何呢?近視率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帶着一系列的問題,我再次對1200名學生的視力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以期對我校學生的近視預防、視力保護盡一份綿薄之力。

二、過程

首先,我設計了學生視力調查表,利用政治老師所教班級多的優勢,分發到每個學生手中。由他們具體詢問、詳細統計各班的視力狀況。然後,把信息反饋回來,由我再彙總統計,得出結論。整個過程歷時半個月,材料翔實,程序嚴格,數字真實可靠。

三、結果

全校視力調查一覽表以上數據表明:近視率隨年級的變化而變化。八年級學生近視率明顯高於七年級年級,初四年級學生近視率又明顯高於其他年級。

不少學生自七年級起即配戴了眼鏡,到八年級時已達好幾百度。個別學生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弱視等視力問題。視力不良率在56?左右,超過40%的學生戴眼鏡!

20xx年與XX年視力對比表(略)

以上數據顯示:20xx年與XX年相比,學生眼鏡佩戴率下降了8.3%。説明學校通過推行新版眼保健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堅持冬季長跑鍛鍊等成效顯着,説明學校在積極預防近視、科學用眼宣傳方面措施得力。基本達到了《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用五年左右時間使學生近視率明顯下降”要求。

20xx年的七年級年級與XX年的七年級年級比較發現,眼鏡佩戴率增加了3.39%。這説明同齡青少年眼睛發病率越來越高;説明預防近視需要從國小開始,需要從娃娃抓起。

四、感言

眼睛是人類最寶貴的感覺器官,是感知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的窗口。是誰悄悄地蒙上了你的眼睛?讓我們説説他是誰: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也是近視的禍根。“減負”,想説愛你不容易!電視、電腦、網吧,愛他沒商量,害你也沒商量!天空灰灰、高樓幢幢,月亮的臉偷偷地在改變。環境污染、綠色難得一見!“暗箱效應”引發視力退化!

青少年近視者越來越多,發病年齡越來越小,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實在令人擔憂!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充分意識到,防控中國小生近視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重要方面,關係到民族的興衰,關係到祖國的未來。

學生時代是養成科學用眼的關鍵時期。眼睛一旦發展為近視很難再治癒,因此要認真、自覺地經常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對視力正常的學生有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作用;對已經近視的學生,能夠起到延緩近視加深的作用。

應該養成良好的用眼衞生習慣。不正確的閲讀書寫姿勢,長時間地面對書本、電視、電腦或遊戲機等行為,會對視力造成極大的傷害,這些行為如果不加以糾正,即使眼保健操做得再認真,也很難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建議同學們遠離電子遊戲,培養高雅情趣;按時做眼保健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多與家長、老師溝通,積極做好近視預防、視力保護工作。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在全國中國小生近視眼防控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強調,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把包括視力狀況在內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這為形成全覆蓋的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網絡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我們看到了希望。但願我們的視力調查能起到一定的督促和警示作用。視力跟蹤調查,我們還會繼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眼明才能心亮!一雙雙純真、漂亮、美麗的大眼睛,千萬不能被厚厚的鏡片所遮擋。請有關部門多關注學生“心靈的窗口”,請同學們自覺擦亮自己的“窗户”!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高校的後勤工作是整個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科研和改革發展的堅實保障,往小了説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學習生活,往大了説關係到社會和高校次序的穩定。針對學生的意見對食堂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調整,使服務更加優化,在衞生和就餐環境上進一步改進,從而營造和諧的就餐環境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條件,使同學們能夠得到更好的飲食服務,提高對高校學習生活環境的滿意度。

一、影響滿意度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食品的質量、就餐環境是否輕鬆、服務態度、是否便利以及食物價格都可以影響學生就餐的滿意度。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菜價過高,有些家庭狀況不好的,對於食堂的價格有些接受不了;

2、衞生狀況不佳,食堂的餐具沒有采取消毒措施,飯菜裏經常吃出小蟲子和頭髮,甚至出現肉類變質不新鮮等;

3、食堂服務人員太多很冷漠不熱情,在刷卡過程中有存在無辜刷卡不認賬的情況,更有甚是菜價漲了給的量卻少了;

4、菜品過於單一,且口味不佳,大學生滿意度大大降低;

三、提升滿意度的策略

1、高校應根據情況建立質量監管體系,對學校食堂飯菜的質量進行有效監控,保證菜品乾淨、保證菜品新鮮,應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建立食品衞生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強對食堂服務人員的培訓與學習,加強其應有的服務意識,投入更多的衞生措施,加強環境上和個人的衞生工作,建立學生對食堂的監控組織,讓學生可以將意見進行及時反饋,國家、政府和學校都應對學生食堂提供必要的支持;

3、食堂承包商應自覺承擔減少責任,應加大降價幅度和種類,適時增加菜的種類,注意營養搭配,增加一些地方小吃,對學生口味進行調研,迎合其偏好,對於不符合標準的承包商,嚴格不予注入;

4、購入循環使用的就餐餐具,方便學習使用,對餐具進行完善的消毒功能;

5、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進行評比,建立獎懲機制,提高食堂的服務水平的同時提高大學生們的餐飲滿意度;

就餐的好壞不但影響到學生吃飯問題,更多的影響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進而影響到整個高校的正常運行。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中國經濟走勢

1.當今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四種壓力影響:

第一種影響:受到歐美經濟放緩影響。

第二種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或到了拐點。

第三種影響:人口紅利率的下降。

大部分用人單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學歷畢業生不用的狀況,現在更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的培養。

第四種影響:多年來結構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也是參差不齊。20xx年發生的金融危機無疑又使這一問題雪上加霜。這一問題成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 亞洲開發銀行(ADB)20xx年10月2日公佈20xx和20xx年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料分別為7.6%和7.4%,據有關統計數據,中國GDP增長估計7.5%,保8難以持續。

3.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分析 近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於消費、投資和出口(俗稱“三駕馬車”)。

【解讀】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認為,隨着政府在消除就業歧視和實現平等就業方面政策導向性的增強,性別差異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影響儘管依舊存在,但程度已大為減輕。此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和女大學生比例增加有關。

A、20xx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為38.6%,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為37.7%,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為23.7%。

B、20xx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為37.3%,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為54.8%,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為7.9%。

  二、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首先,受歐美經濟低迷影響,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將放緩。其次,內外環境的變化,使得20xx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成為大概率事件。

現階段,中國的經濟面臨通貨膨脹壓力、財政債務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多種壓力,使得政府下決心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等措施。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減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經濟低迷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前言: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在這期間大學生的數量更是突飛猛進。大學生也有過去的“天之驕子”成為今日的“無人問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怎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呢?帶着這一問題和思考,同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進行了這一次調查並進行了準確統計和深入分析:

中國受歐美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轉型的影響,20xx年預計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繼續回落,出口增長乏力,致使大量的企業減員或倒閉,加上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據有關統計,中國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減少就業崗位100-200萬人。出口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有30萬至50萬人失業。

四、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1、“十二五”期間的就業形勢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依然用了“嚴峻”二字。“一方面,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

2、近兩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20xx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大調研。調研顯示,近兩年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是在中小企業就業,去中西部就業的畢業生比重逐步提高。 從學歷上看,研究生初次就業率最高,本科初次就業率略低,高職高專初次就業率最低。從專業看,工科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理科和文史哲類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從畢業院校看,重點大學就業率較高,普通本科和獨立學院就業率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已就業者中,部分畢業生流動性較高。

3、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心理 一些高校畢業生寧可成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蟻族”,也不願意到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就業。多數高校畢業生仍然希望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希望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的積極性不高。

4、大學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傾向於在城市、在高收入行業求職就業。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礙。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户籍制度、幹部人事制度與市場就業機制還不完全適應。以幹部身份和户籍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與社會勞動力資源的統籌管理不協調,導致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政策不平衡,畢業生在地區之間、企業與機關事業之間流動仍然存在障礙,畢業生身份轉換困難,就業渠道不暢通,進一步加劇了結構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需要大量畢業生,但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較小,部分企業用工不規範,對畢業生吸引力有限;基層教育、醫療、農技等部門急需人才,但由於編制限制等原因,吸納畢業生能力有限。

5、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我國中小企業太少,就業容量不大。

二專門人才素質未達標,造成崗位難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暢,造成職位浪費。

四結構失衡是就業難的主要因素

A、時間結構 大學畢業生供給增長的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

B、區域結構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間與城鄉間差異,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很難對大學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地區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將難以改變。

綜上情況所述,給20xx年大學生畢業生提出以下建議:

1、關於職業生涯規劃:

現在職業規劃當中,很多時候會對學生有一種誤導,就是給學生們過早的制定了一個職業點,比如根據你的個性、特徵等來評定你就適合做什麼,過早的給學生定了一個框框,告訴學生就這個職業最適合他,這就對學生造成了束縛。其實我們的學生不明白,人的這種個性的東西是不斷的變化的,比如講我的興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價值取向,它是隨着外部的環境的變化和自己的學習,自己的體會,是在不斷調整的。

2.轉變觀念是實現順利就業的關鍵:

此外,就業難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滯後,制約了人力資源的'充分流動。雖然這種現象隨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務措施的出現得到了一定緩解,但是距離由畢業生就業障礙轉變為就業動力還有不小差距。

大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性、能力、作出個性化的職業選擇,不把求職的目光盯在傳統的“集中”的區域、行業、單位,拓寬求職的視野。 改變“短期求職”為“較長期求職”在選擇工作時,大學生不能太理想化,一個人可能要經過3至4次的選擇,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對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背景:問卷調查

發出問卷100份

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100份

二.具體分析:

此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以及當前高等學校英語教學效果與社會英語培訓機構教學效果之比較,為高等學校英語教學體制改革提供現實依據和具體建議。

此次調查採取多階抽樣方法,即從瀋陽的各類社會英語培訓機構中隨機抽取了其中的雷式外語四、六輔導班。其中樣本總量為100,共發出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為100%,隨機抽取樣本個體,其所反映的具體情況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此次對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導致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欠佳;高等教育的英語教學質量與英語社會培訓結構相比在學生認可程度上後者優與前者。具體情況顯示如下:

1、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佔52%,以應付考試的佔38%,而出於興趣學習英語的僅佔10%由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英語並非出於興趣或愛好,而是社會所趨,比如英語四級證書與學位證掛鈎,以後走上社會求職英語四級證是一道門檻等等此類。

2、認為高教英語教學質量一般的同學佔63%,認為良好的佔7%,認為不好的佔30%。而相對應地,認為社會英語培訓機構教學效果一般的佔34%,認為良好的佔54%,而不好的僅佔12%。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高教英語教學質量的認可度遠遠低於社會培訓機構。究其原因:大多數學生認為高等學校教師教學缺乏明確目的性和針對性,沒有輕重之分,教學形式枯燥無味,教師自身水平不夠理想,特別是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等等。而對社會英語培訓機構的看法卻相反,認為其教學有針對性,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較專業並經驗豐富,教學水平一般較高。

3、從學生的學習精神狀態來講,認為在社會英語培訓機構的學習精神狀態更好的佔58%,而認為在校內學習精神狀態更好的僅佔12%。一樣好的佔29%,且認為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是由於校內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的學生佔54%,學習目的問題佔41%。由此可以看出在學習精神狀態上高教英語教學也遜於社會培訓機構。

要提高英語技能,自學和參加培訓機構是兩種主要方式。但因為各種原因,各位同學的英語自學能力不是很理想,在一家知名英語教育機構的調查報告中,高達61%的人平時基本不閲讀任何英語讀物;每週閲讀10小時以上的只有1%。另外,75%的人基本不使用英語寫作;偶爾寫寫的僅有18%。可見,僅靠自學很難養成英語學習習慣,更不用説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了。在我們學習英語的自覺性不高的情況下,到培訓機構“補一課”無疑成為了提高英語技能的一個重要途徑。

可儘管如此,由我們的調查數據得,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只有近20%的學生曾經參加過校外英語培訓,其人數甚至不足所調查學生總人數的1/4。由此可見,校外英語培訓在大學生,至少是在大一、大二學生中還不是十分熱門。我想,其原因大概與校外英語培訓機構的收費有一定關係。我在網上曾看到過一則消息,在瀋陽落户的多思國際英語學校,學一級英語竟需7480元!儘管它是一所全新模式的英語學校,可仍讓人驚訝於它學費的昂貴。當然這麼昂貴的學費是少見的,但不可否認,大多數英語培訓機構的收費對於大學生來説,支付起來仍有一定的困難。畢竟,大學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學生,大多數人是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的。

綜合上述情況我們不難總結出現行高等學校英語教學面臨的四大難題:

(1)如何以一種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在校內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精神狀態,如何樹立校內教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

(2)如何擺正學生的學習心態提高校內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3)教學質量、教學方法存在一定問題,應如何改進和加強師資隊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4)如何讓廣大英語教師樹立競爭意識也是至關重要的,社會英語培訓機構之所以能有如此好效果其中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競爭意識較強,因此學校對英語教師獎懲制度的完善至關重要。

 三.結論:

針對上述情況,建議高等教育機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師生互動。比如開展英語遊戲,觀看英語電影,在課堂上增強學生動口能力及多給於學生表現機會以增強學生自信心。

大學生英語學習調查問卷

1.請問你的性別是?

A男 B女

2.請問你有晨讀的習慣麼?

A有 B沒有

3.你通過什麼方式接觸英語?(可多選)

A書報 B歌曲 C電影 D講座

4.一天大概花多少時間在英語學習上?

A少於半小時 B多於半小時小於一小時 C多於一小時小於兩小時 D多於兩小時

5.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A社會需求 B應付考試 C興趣學習

6.自己的英語在哪方面比較有優勢?(可多選)

A聽力 B閲讀 C作文 D其它

7.平均每個月看幾部英文電影?

A一部 B二部 C三部 D多於三部

8.您認為高教英語教學質量如何?

A良好 B一般 C不好

9.您認為英語培訓機構效果如何?

A良好 B一般 C不好

10.您認為學習精神狀態在哪裏比較好?

A高教 B培訓機構 C哪裏都一樣

11.您是否參加夠英文培訓?

A是 B否

12.每週英文閲讀量多少?

A從不 B1小時以上5小時以下 C5小時以上10小時以下 D10小時以上

13.您平時進行英文寫作頻繁麼?

A平時基本不寫作 B偶爾寫寫 C經常寫作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背景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有着不同於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又受到限制。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又很大影響。

二、調查目的

瞭解市場調查的整個流程,實際執行一次電子問卷調查;

進一步瞭解在校大學生的服裝消費行為,以及對流行時尚的看法,進而為針對學生服裝銷售產業提供參考;

更好地經營本博客,滿足大多訪問者的需求,特組織此次問卷調查

三、調查對象及形式

向在校大學生髮放電子問卷,問卷總共12題,11題單選必答題,1道選答題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此次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的社會調查,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特點產生的原因有了深刻理解。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來自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大眾傳媒以及市場中影響着消費決策的營銷、文化等手段。

從調查結果來看,理性的消費觀、講求實際仍是當代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但也有不理性的一面,也有側重時尚、名牌,存在攀比心理。其實很多大學生,都知道自己的生活費用來之不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許的攀比心理,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聖人,每個人都有一顆虛榮心,看到別人身穿名牌,或穿漂亮的衣服,都會手癢癢想去買。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去克服,儘量管住自己,買實惠的、自己確實需要的東西。雖然,大學生尚未邁出社會,但是大學生圈子也相當於一個小小的社會,生日請客吃飯、特殊的紀念日的事經常發生,戀愛消費,都成為了他們消費的一部分。

而且,在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羣體,急需完備的消費教育引導其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理應在大學生消費教育領域承擔更多的責任,要繼續教育引導學生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能力,而學生自己要積極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建立健康的、科學消費觀。

通過此次的調查,我也在反思自己,作為一個大學生,在還沒有獨立的經濟收入的前提下,我是否也做到了能夠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努力克服自己,管住自己儘量不要因為一時即興而買了沒用的東西。回憶大學一年,我覺得我確實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雖然知道家裏經濟並不富裕,但有時候,我還是會很瘋狂的購物,很不理性的買了很多不實惠的東西,有些衣服穿不了幾天,就後悔當初衝動的購物。生活費用完了,一個電話回去,錢又到了卡上。現在想想,對父母的虧欠太多了,他們那麼辛苦的賺錢,而我卻還這麼快樂的花他們的血汗錢。我想這次的調查活動,我是受益匪淺的。作為當代學生,認清自己的責任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在校園時為了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是為了學到對自己、對他人有幫助的知識,而不是去享受生活的。因此,我們要理性的對待消費,買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要考慮到自己可支付的範圍之內。

在這次的社會調查中,我們每個組員都受益匪淺,大家集心協力、分工合作,按時完成了我們的任務。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 大學生班集體意識現狀及分析

調查採用問卷與訪談結合的辦法,發出44份調查表,收回有效問卷41份,問卷有效率100%。分析結論如下。

(一)1、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普遍認同

(1)在對班集體的認知上,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普遍認同。

76%的學生認為大學集體是温暖的家,心靈的歸屬,有10%的學生認為集體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另有14%的學生不清楚大學對於他意味着什麼。這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能將集體置於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將大學集體看的很淡。

(2)大學生的情感認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對集體主義價值觀的認同。

40%的學生認為大學能給自己帶來温暖,32%的學生認為大學能給自己帶來熱鬧,21%的學生覺得大學能給自己帶來榮譽,僅有7%的學生認為大學給自己帶來了麻煩和束縛。大學生在集體中,大多數恩能夠生活的比較開心,能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和舒心,僅有少部分無法正常融入集體當中,這説明,集體帶給學生的多是積極的影響,而學生對這種影響給予了正面的認知與反饋。例如:

學生對班級開展班級活動抱着無所謂的態度,甚至認為根本沒必要看站班級活動。

2. 大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目的

在調查的41為大學生中,只有14位同學選擇了參加班級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樹立班級形象,而選擇活動本身意義的同學有2位,還有5位同學覺得參加班級活動是為了好玩。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大學生參加班級活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班級的凝聚力,而是取決於活動本身對自己是否有益。

3. 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的原因

抽取問卷中的第17題:你不想參加班集體活動的原因是?(選項後的數據是該選項被選擇的次數)A. 活動太無聊 9 B.有事要忙,沒空參加 30 C.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D.對自己沒有幫助 1 E. 其他 1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自己有事要忙,沒有時間參加,大多數學生是因為這一方面的原因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第二個方面是活動本身的原因,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班級活動太無聊;第三個方面是認為班級活動對自己沒有幫助,這是極少數人的原因。

大學生對班級活動的參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班的班級凝聚力。在班級活動中,能更好的促進班級成員之間的情感溝通,讓班級更加和諧,也讓班級成員有一種集體認同感。但是從這份問卷中也可以看出,當今的大學生對班級開展的活動,是有選擇的參加,大多數人更願意參加那些有意義的班級活動或者是對自己有益的班級活動。所以要提高班級活動的參與度,必須提高班級活動的質量。

(三)班級管理模式及參與度

班級是高校學生參與學校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事務與每一位同學息息相關,每一位同學都應儘量參與其中,為班級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學生的班級意識主要體現在對班級事務決策以及班級管理方面的參與度。

(一)班級事務決策

1.63.4%的同學會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可見這部分同學積極參與班級事務決策,關心班級的發展,為班級的進步獻計獻策,這是班級意識強烈的一種表現。我們要明確知道,學生是班級的主體,班級的發展與個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我們要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的決策。

2. 還有很多同學對班級事務不聞不問,或是持觀望態度,這是對班級不負責任的表現。造成這種現象可能是由當前大學生的突出特點引起的,現在的大學生想法多,實踐少,集體意識淡漠。很多學生對班級的民主管理更是懶得參與,認為這是“為他人做嫁衣”的“賠本買賣”。加之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中庸”、“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思想的消極影響,一些原本積極參與班級事務民主管理的學生也因怕被同學説三道四而畏縮不前,甚至採取置身事外的態度。

此外,我們還分析了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如班內有12.2%的同學會積極參加班內事務的討論,有56.1%的同學是比較積極地參加討論,這部分同學認為他們在班級決策中扮演了參與者或是助手的角色,能夠為班級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有37.1%的同學討論活動持一般態度,這些同學中有一部分認為自己扮演了觀眾的角色,並沒有為班級做出很大的貢獻;但是這個班級中沒有同學會不積極參加討論,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説明大家都有比較好的班級意識。

(二)班級管理模式

大學的班級都是由學生直接管理的,少數情況下會有班主任的指導性參與,這體現了高校班級管理相對民主的特點,尤其是允許學生輪流當值管理,這在很大成度上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鍊。學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學生的民主管理應當走在整個社會的前列。作為身兼民主管理主體之一和被管理對象雙重角色的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更自覺、更主動,民主參與熱情更高,他們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學生管理班級的必然性。同時每個同學都參與班級的管理,是學生具有班級意識的體現。由此可知,該班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班級的管理,具有很強的班級意識。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該班的班級管理模式屬於學生管理的民主模式,理論上應該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管理模式,但由表3我們可以看出,僅有10%的學生非常滿意這種模式,66%的學生比較滿意,還有7%的同學不滿意這種模式。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結果呢?

首先,在高校中,班級事務民主管理理應重視學生民主參與精神的培養和民主決策過程的體現。

但因受我國傳統文化和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多有一種思維定勢:管理就是如何順利處理行政事務,提起民主就容易和自由、無序劃等號,因此真正的民主很難實現。

其次,班團委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班團委是學生參與班級事務民主管理的最主要形式,應全面地反映出學生對班級事務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但是,很多班級的班團委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班團委幹部應該鼓勵其他同學積極參加班級的管理工作,讓所有人對班級事務有一定的瞭解,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班級意識與班級榮譽感。

(四)人際關係

對於大學生而言,人際交往對學習、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的意義。大家在大學生活的交往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許多的問題。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氛圍中,應該如何改善人際關係,如何加強人際交往,是每個大學生都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

1. 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現狀

大學生在與班級成員的相處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很注意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的,時常能考慮他人的感受,並且他們認為班級同學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但是也應該看到少部分學生認為班級同學的關係不太熱情,或者覺得班級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根本無所謂。

2. 少部分學生不合羣的原因

(1)心理閉鎖。主要表現在對同學不信任,在自己和他人之間架起一道無形的牆。有的大學生與人交往時,喜歡主觀猜測,懷疑對方。對他人的敵意和猜疑,他人也會以同樣的態度作為對等的回報。這樣,無疑會給人際交往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2)自私自利, 求全責備。目前,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但又普遍缺少社會的磨練,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出現偏差。這類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認為他人為我是理所當然的,我為他人是難以接受的。這類大學生只能讓人敬而遠之,難以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係。

(3)自卑與清高。自卑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有的大學生對自己不能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產生自卑心理。也有的大學生自命不凡,以為自己高人一等。這種孤傲的心理使人在交往過程中容易擺出“目中無人”“唯我獨尊”的態勢,這難免引起對方的厭倦和反感。

(4)嫉賢和報復。有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嫉賢妒能,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諷刺、挖苦、中傷,或者在別人遭遇困難和挫折時, 幸災樂禍;另外與嫉妒心理相伴而行的還有報復心理,使交往雙方本來可以化解的矛盾不僅得不到化解,反而加劇。

(5)人格缺陷。人格的缺陷常常直接引發交往中的衝突,如有的人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火,對人充滿敵意、態度生硬或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賞,苛求於人;有的人虛偽奸狡,為人心術不正。這些都是極易引發人際交往衝突的因素,是人際交往障礙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班級建設的策略

由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在多數高校學生的班集體意識比較強,但仍有部分同學十分缺乏這種意識,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自我意識膨脹,團隊協作意識的缺失;學生過分強調自我,遇到問題從自身利益出發,不考慮集體利益。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班級建設出現了這樣一些現象: 班級似乎是少數人的班級, 有些大學生對班級事務不感興趣;不積極參加班級各項集體活動;不能很好的處理好與同學間的關係。大學生這些不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不僅影響學習,也影響了班級建設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班級的和諧,每個班級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合適的建設策略。

(一)以愛心鼓舞學生

班主任是學生班級的直接領導者,他們承擔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體管理的職責。師生之間只有形成了情感的連接點,才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而要達到這種師生之間的融合,老師就要愛學生,尊重學生,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之中,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使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感到心靈上的慰藉。老師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學生自尊心,對學生要一視同仁,用真情感

動學生,建立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師生關係。

(二)合理設立班級成員的角色

通過班級內部各種角色的設立,使每個班級成員在班級中都有一定的職務,承擔一定的權力和義務,這有利於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班級凝聚力建設。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知人善任,提供展示的舞台,滋發每個成員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尤其是一支能幹的班幹部隊伍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利用情感力,關愛每個成員培育和諧的班級氛囤。班級要關心成員的成長成才,關心成員的親身利益,讓班級成員能夠感覺到被重視、被關心,感覺到班級的温暖。

(三)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

在班級體建設中,班幹部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他們既是老師與學生聯繫的紐帶,更是各項工作和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的價值觀(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總評價和總看法)、道德觀及行為傾向對班級成員的思想言行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班幹部隊伍要具備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溝通聯繫的工作意識,真正成為學生好處的維護者,學習生活環境的優化者,行為言語的規範者,情緒意見的疏導者,上級政策的貫徹者,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對班幹部與班集體都充滿信心,這樣才能促進班集體的良性發展。

(四)制定利於發展的班級體制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説過:“集體的一切,歸總起來,都擺脱不了紀律的形式。”創建和完善相應的規章體制,有益於學生明確奮鬥目標,瞭解行為規範,排除外部干擾,提升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班風,形成班級工作的整體合力。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在與學校規章體制一致的前提下,創建一套系統的、嚴格的班級體制規範,以此來督促每位同學形成良好的習慣,使之更適應社會發展。

(五)加強班級特色文化建設

針對班級特點,每個班級形成自己的班級文化,包括班歌、班徽、班訓等。以此班級特點為核心,開展各種班級集體活動,形成自己班級的文化特色。久而久之,班級都會團結在這個文化理念的周圍, 並且會不自覺地把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學習或生活中去。有了共同的班級文化,就會形成共同的班級目標,並最終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班級的凝聚力便會增強,班級文化包括班歌、班徽、班訓、班旗等。

(六)開展活動,“籠絡人心”

眾所周知,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凝聚力的主要形式。形式多樣的活動,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增長知識,提升本領,也方便於學生之間增進理解關心、加深感情、創建友誼。開展活動時,組織者要利用活動的機會制定整體的活動計劃,使各種活動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橋樑,從而密切老師和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使師生之間能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同學們在活動中增強了主人翁精神,班級的凝聚力也增強了。而在舉行活動中,要要注重班級榮譽感的培養,因為有了集體榮譽感,就能讓學生在從事各項活動時,都能做到從集

體的角度出發,維護集體的榮譽。

(七)合理利用網絡條件

在當今時代下,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樣它也可以為我們的班集體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大學的班級不同於國中的班級,在大學裏,同學之間的相處基本上只有上課時間,甚至於上課都會分散開來,這就要求我們利用其它途徑促進大家的交流,網絡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個班級可以再網絡上創建自己班的羣、微博等交流平台,方便大家隨時分享自己的最新動態。利用網絡進行班級管理是一種很時尚的管理方式,因此在同學之間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及應用。

大學班級可以説是每一個班級成員的“家庭”,在這個家裏面,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教育經歷都不同,尤其是在現在的獨生子女居多,這些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班級的建設及發展情況。然而現在的大學班級建設中存在着許多的問題,因此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班級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能指望一揮而就,更不能期待一勞永逸。加強班級建設,對於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推進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其有重要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yp1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