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1

很偶然的機會,打開了這本《迷戀人的成長——20位教師的課堂發現》。剛剛打開就被書中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無法放下。深吟淺唱地翻過書中的每一頁,不知不覺中就走進了“生命化教育”。在字裏行間不停地穿梭,就不由得把“生命化教育”當作一種信仰。這是一本讓人流淚着又微笑着、痛並快樂着的書,但不管你是流淚還是歡喜,這本書都會讓你迷戀上人的成長…….

這本書其實是福建20位教師踐行“生命化教育”以後得出的教育智慧的結晶。書中篇篇精品,當然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的話,你打開扉頁或是任意一篇都會給你一個很好的證明。可以很明確地説,只要你讀了《迷戀人的成長》,你心中就會充滿了對“生命化教育”的信仰。書中的20位教師都是眾人皆知的名師,他們是積極的生活者、真正的博學者和優秀的教育者。他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生命的珍視,通過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親切自然,讓我這個剛從高校畢業的新人在踏入教師隊伍之前就感受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師形象。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工作的愛,達到一種迷戀的程度,因此,能在如此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得到如此多的精彩發現。現在選取幾個“發現”的片斷,與大家共同感受“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發現一:“回想我十年來的教學生涯屯有不少理智控制不住感情的衝動行為,也有不少在情急之下所做出的莽撞行為,現在是後悔莫及呀!但我慶幸,參與生命化教育實驗,我不再粗暴,不再簡單,我變得成熟,變得有智慧了!在今後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直麪人生,以成全每一個富有個性的人的發展為自己的價值取向。”

一個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但很少有人能這樣勇敢地分析、解剖自己,這樣真誠地直面錯誤,立下要培養富有個性的人的諍諍誓言。

發現二:真誠的'“美化”。

教師的愛能創設一個愉快的教育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煩惱、焦慮、緊張、害怕、反感等情緒是心理疲勞的主要因素,在這種脾氣和情感狀況下學習,將會抑制智力的活躍;相反,在愉快、心平氣和的心境下學習,則往往伴隨血液循環的亢進、大腦皮層得到豐富的營養,從而使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下而不易疲勞。當教師微笑着走進課堂時,學生們便也露出笑臉,教室裏陽光燦爛,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因此,我想,任何一位教育者都應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藝術,用智慧、用技巧、真誠地去“美化”學生的過錯行為,用尊重、信任、激勵去喚醒每個生命個體。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對學生的錯誤行為採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具有説服力的批評,這些做法,乍看起來都是為了把學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動機,或者説僅僅靠善良的動機,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每對孩子進行一次批語實際上就是讓他又一次加深了自己是壞孩子、惡劣孩子、十分討人嫌的孩子的印象。”

如果所有的教師都能勤於研究,勇於實踐,把自己對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運用於實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師生關係會更和諧,我們的課堂會更加富有人性。

發現三: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為生命表達的教育。回到生命,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

馬克斯?範梅南(加拿大)説:“教育智慧與其説是一種知識,不如説是對孩子們的關心。”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孩子們的心靈。”教育的智慧,不在乎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而在乎如何協助孩子培養智慧,因為知識都是舊的,生命卻是新的。學習是種邁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氣,只有時刻注重孩子的體驗、感受,讓孩子們真正地“做自己”,教師才能因着孩子的快樂而快樂,師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學課堂。

發現四:把課堂當成生命中的一種美麗探險。黃瑞夷老師説,其實教師日常上課在愚鈍和機敏之間往往也是這一念之差。全力關注學生我們就機靈了,全心關注教學環節我們就愚鈍了。看來要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教師必須做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當教師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來淺顯得如同識字課本一樣時,他才能把精力從教材上轉到學生身上,才是用一輩子來備課。

教師教學要從關注“錯”與“對”中轉向關注差異,只有關注學生的差異才能成全學生,才算尊重個性,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學,反過來學生的差異也成全了教師,一個教師的成長必是在錯綜的學生差異中獲得成就的。讓不一樣的學生都有相應的發展,是對教師的挑戰,挑戰使他變得敏感、聰慧、富有才華;關注學生差異的課堂是開放的、是無法預設的,它只能憑教師的才情、文化的底藴、教學的素養、生活的積澱,依學生的個性藝術化、個別化地處置,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成長。關注“錯”與“對”的教學,只能使教師的匠氣日益加深,教學會讓教師沒有靈氣,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自然對學生是一種摧殘。因此,生命化教育課堂提倡成全學生就是要成全學生的個別、成全學生的差異,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學、生命飛揚的教學。

這20位老師的這些質樸真切的文字,來自於他們對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與激情。這些文字告訴我們:那個能夠不斷啟發、感動、刺激教師的課堂其實是教師生命的一部分,無論從哪一頁打開,都充滿了對人的成長祕密的感歎和眷戀。教育的發端是愛和責任:對自己、對所有的生命、對探求未知的努力、對我們虔誠地期待又無法預知的未來。

生命化教育行動沉潛而細緻地深入到這20位教師的課堂。他們的教育智慧和創造力,他們富有生命真情的文字,以他們的堅韌與耐心,預示着生命教育值得肯定的美好可能。

最後,我想用這本書的主編張文質先生的一段話與已經在教育崗位上奮鬥和即將加入教育大軍的同學們共勉:

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尊重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善待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滿足每一位學生的要求開始;

從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開始;

從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開始。

輕輕地合上書,另一個教育世界卻在我的世界打開。“生命化教育”留下的智慧不由地在我腦中激盪。當然書中也有缺點,誠如體系比較混亂,沒有對“生命化教育”作系統詮釋。但這絲毫不損它的魅力。捧起書的瞬間感悟,正如“漆黑的夜裏,一根火柴劃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輝”;追尋中的豁然開朗,就像“走進五月的果園,各色各樣的果子累累垂掛在枝頭,你打開你記憶的袋子,任意盛裝採擷來的美好的果實”;掩卷後的理性思考,又似“走進上帝的伊甸園,你大膽摘食了智慧的果子,於是你通曉了一切。”

那種對生命意識的尊重,會使你在潛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動直至把你的生命意識喚醒,同時又悄然地把“生命化教育”作為你對教育的信仰。打開《迷戀人的成長》,開始迷戀人的成長吧!讓我們一起體驗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喜悦,感受美麗的教育人生!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2

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可或缺的巨大支撐。書籍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當我合上書本時,稍思片刻,就會深深地發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

利用一學期時間,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陶行知教育名篇》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 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鋭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鋭,才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 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為的產生與鞏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羣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多種素質和條件。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記得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温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第二,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脱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為夷。

第四,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繫,迅速地切入正題。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作為教師,既然我們已經幹了這一行,就要熱愛它,從中尋找讓我們快樂的一點一滴。每天抱怨,應付工作,只能讓我們自己沉浸在自己製造的愁苦氛圍內不能自拔,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事業發展,何苦呢?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但願在其新鋭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

通過參加讀書學習活動,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教師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學生。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在暑期潛心閲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匪淺。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一個人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有自己的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願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願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

鄭傑校長在書上論述:真正的學習並不是一個人關起來苦讀,或如古人那樣需要懸樑刺股地讀死書和死讀書。真正的學習藉助於有效的表達和傾聽,他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他經常會自問和反思“為什麼”,理性地分析並得出結論,然後他會和別人充分交流,並對不同於自己的觀點抱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

葉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要求教師學會反思,即強調教師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對於教師來説,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着眼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它是緊貼中國小教師教育教學情境的、常規的、經常性的教育教學研究方式,更有利於教師的成長。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學、反思、行為糾正、科研等手段進行。這大大突破了傳統研究方法的時空侷限。反思強調教師的自主學習。要使每一位教師學會學習,使他們在羣體學習活動的同時實現個性化。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以探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性很強,如果離開教育教學實踐,只讀幾本教育理論專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學工作的。

如果説學生是在為“明天”而學習,那麼教師就是在為“今天”而學習,這是現實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帶着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教育教學中的習慣行為及其消極後果;找出驅動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麼,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經過這種分析,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形成更明確的認識,會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更優化。由於教師是帶着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讀了這本書,裏面的很多章節讓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稱職的服務者》,就是説我們做教師的都要為學生服務,為幫助學生的學習服務。那麼我們又是怎樣服務於學生呢?我覺得在我現在的教育中,教師要擺正位置為學生的服務,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服務的好壞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服務手技能和態度,把學生作為服務的對象,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好的心態,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後,才會醒悟,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又如《誰是學校的主人》讓我知道了學生、領導、教師誰是學校的主人呢?我們常説學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學生應該是學校的主人。可是決定學校大事的時候學生有沒有決定權呢?那麼學生何來主人之言。那麼教師是嗎?領導是嗎?我覺得真正的主人應該是我們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校的一切,那們你就是學校的主人。還有很多內容如《把困難當作機會》……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4

我很慶幸自我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

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最後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最後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説》,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説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説;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資料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説“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衞;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個性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齊做同樣的事,

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此刻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鋭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5

假期裏,讀了人民教育編輯部《教學大道——寫給國小數學教師》這本書,讀完後使我感受頗多。在自己平日的聽課過程中,面對一節好課,總是不由自主的讚歎:他怎麼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設計,學生怎能學得如此自然……,而自己的教學總是那麼平淡,談不上激情,也説不上有什麼效率,就算把名師的教學設計搬入自己的課堂,卻還是感到課堂的蒼白、學生的無神,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缺了自然而然的知識生成。讀了這本書,體會到:一節好課在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獨到的解讀,在於對學生精準的理解,在於對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

《教學大道——寫給國小數學教師》這本書,給我們指出了我們在數學這條道路上,我們必須思考的一些問題:數學是什麼、我們應當思考的幾個數學問題、我們應當有怎樣的專業素養、我們應當關注什麼。書中用鮮活的實例,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對數學的思考,其中提到的問題正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遇到並也在不斷思考,討論的話題。數學家張景中《感受數學的力量》,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數學思想的魅力。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要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要解決問題就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徑和手段,這就是策略。這種策略無不受到數學思想的影響和支配。數學思想指導着數學方法,數學方法是數學思想的具體表現。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能會非常強化對學生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而簡化甚至忽略一些過程性的東西,直接給出答案、方法,學生反覆練習,機械掌握……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既重視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又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運用,我們不必給學生講這是集合,這是函數等概念,但老師首先要有函數等數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滲透,潛移默化,這樣無疑有助於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無疑有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

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但收效甚微,我們也在不斷思考,他們為什麼學不好數學,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怎樣的幫助才是有效的?在讀了俞正強老師對學困生問題的思考與感悟之後,自己也似找到了新的方向。有的學困生,面對某個知識點,無論你怎樣教,總是掌握不好,但過一段時間後,會突然發現這個知識點他也掌握了,自己也會感到奇怪,原來這是學生的.“成熟”。有些學習困難是暫時的,是由學生暫時的不成熟引起的,等一等,不要着急,給他成熟的時間,自然他就會了,這也是對生命的等候。《聖經》中有句話:“治一個人的病,先撫摩他的心”,對於學困生,如果自己不能改變他的學習狀態,使他進步,那我不能傷害他,要給他持之以恆的關懷與守侯,讓他處於一種等待的狀態,等着可以改變他的人出現。對於技能教學,在自己的教學中,經常性的是把總結出來的規則教給學生,認為這樣學生不易出錯,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在讀了可否給技能教學來一次革命後,我對文章中提出的相機誘導有所感觸,文章中説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習就象呼吸一樣自然,好為人師的我們往往會做出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弗雷登塔爾説:泄露一個可以由學生自己發現的祕密,那是壞的教學法,甚至是罪惡,而相機誘導也並不是一時半刻就會的,需要我們有深厚的功底。對於課的處理,離不開教師個人的見識,而要形成見識,則要靠數學的功底,更要靠教師的使命感、職業意識和責任心。我們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讓學生在對概念與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學習技能,而不是單純的記憶與模仿。

這本書中需要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做為老師我一直在努力,通過對名師們課堂的學習,使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在課堂上調控,如何為孩子營造輕鬆愉悦的課堂氛圍和自由健康的成長空間。於是在讀書中,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一天天領悟了教育的真諦,一天天感受着教育的神聖。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6

有幸拜讀了李炳亭先生寫的《高效課堂22條》,《高效課堂22條》是李炳亭先生潛心研究教育10餘年看完後最深的體會是它以最簡潔明瞭的語言,概括講述了我們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高效課堂22條》從題目來看,就覺得教育理念新穎,貼近教育教學工作,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指路燈。回顧新課程改革以來,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進行了新課程培訓,也搞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無論是教師主角的轉換,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課堂模式的構建無不是為了掀起教育的另一番新天地。

高效課堂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體,學生卻成為了真正的主角。他們組成學習小組與對子,在自學的基礎上再經過羣學,討論,每個人都對知識有了相當的掌握,於是學生接過了教師的擔子,走上了講台,大膽的表述着自我的觀點,從容的講述着解題的思路。一堂40分鐘的課,以前教師可能講30分鐘或40分鐘,在高效課堂,這一情景完全相反,一撥又一撥的學生走上了講台向自我的同學授課,教師坐在了學生的位置,要麼給予引導、要麼向學生學習。能夠説,在這個課堂上,“教”與“學”真真切切到達了教學相長的效果。

而高效課堂上,學生跟教師則是平等的.關係,學生有跟教師一樣的權利,他能夠講課,能夠對教師的做法提出自我的看法,師生共同探討。教師説的學生並不是完全認同。出現疑問的時候,學生會大方的跟教師説:教師,我認為這道題應當這麼做。即使講錯了也沒需要培養的38種好習慣”,每一種好習慣都從故事引入,讓我們思考學到了什麼讓人能夠從中學到知識,再運用到實踐中。例如:書中在培養孩子“遵守諾言的習慣”裏,引用了《宋慶玲的故事》,故事裏的小慶玲為了她之前答應教小珍疊花的事,而放棄了全家到一個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樣,她等了一個午時,小珍也沒有來,爸爸遺憾地説“早明白就一齊出去,慶齡一個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慶齡卻説,我們約好的,我本來就應當遵守自我的諾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們出去玩了,也不會高興啊!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學到了什麼呢?小慶齡是自我決定留下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她必須也是想去那個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終放棄了,是因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們從故事裏不難猜到,信諾言,不僅僅讓守諾的慶齡歡樂、有尊嚴、也讓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賴。

如今,作為父母的我們能夠怎樣做呢?1)、凡向孩子許諾言,就要儘量兑現;2)事前提醒孩子諾前三思,事後提醒孩子兑現諾言;3)發現孩子守信用,要及時表揚;4)不“逼”孩子許不可能兑現的諾言。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培養的習慣實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許多良好的習慣的話,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7

我是懷着一名幼兒老師的心情看完的。這不是一本書,是篇文章,但我把它當書一樣的看了一篇又一篇。本書的核心思想: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心態寫出了自己對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點寫出了幼兒教師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寫不完的工作;

2、工作強度大,活兒忙不完;

3、工作上的比賽無休止;

4、幼兒老師的安全責任大;

5、在社會,沒有誰能瞧得上幼兒老師;

6、每天都在幼兒的吵嚷聲中度過;

7、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瘋子般。

8、為了佈置區域什麼垃圾物品都要。

9、家長工作有難度;

10、當孩子們長大了,認識兒時的幼兒老師幾乎是零等等。

幾點心得:看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十幾個孩子一起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後頭還跟着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熱門思想彙報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於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場面那傢伙那整個一人間練獄啊!哭還算小事,現在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兒園,所以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就從這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同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裏話,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幾篇後,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作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幸福。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因為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裏的不同。雖沒有國小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麼的高級,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才子們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8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

以前我總是説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閲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閲讀。

二、愛在自由裏

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國小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9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範文10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於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於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説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覆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麼,怎樣的事是我們都願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為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裏愛上學習、樂於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着手改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hy/jiaoshi/wpmo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