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徵引、旁騖、敬業樂羣、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學習“總——分一總”的結構。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4、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過程與方法:

1、在反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並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薰陶。

2、從文章結構人手,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閲讀議論文的方法,理解本文舉例論證的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關係的宣講,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點:

1、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2、學習“總——分一總”的結構。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三、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研討探究法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談話: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着對未來職業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呢?

看來同學們的理想都非常的遠大,今天我們一起去聆聽梁啟超先生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敬業與樂業》(板書課題)雖然時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樣會給同學們許多啟示。

(二)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他與康有為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三)演講的基本知識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思考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據分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舉例論證是舉一些事例來闡述觀點,這種方法叫舉例論證(又叫擺事實);

道路論證是講一些道理來闡述觀點,這種方法叫道理論證(又叫講道理)。

不同點:

(1)、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四)介紹學習目標:

(五)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積累字音字形,詞語解釋。圈點勾畫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中心論點是什麼?

——中心論點: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説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邏輯聯繫?由此給文章分部分。

——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後,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

第二部分(第2~8段):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

第一層:(2~5)論述有業之必要

第二層(6、7)論述“敬業”的重要。

第三層:(8)論“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六)小結:本文作者運用總分總的結構,論述了“敬業樂業”這一中心思想,結構清晰。

附板書:

敬業與樂業

梁啟超

1、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不二法門總

(2~5)論述有業之必要

2~8論述敬業樂業的重要性(6、7)論述“敬業”的重要。分

(8)論“樂業”的重要。

(9)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總

第二課時

(一)檢查上節課內容

1、詞語解釋

2、文章結構

3、文章中心

(二)朗讀2~5段,思考

1、概括內容:

——有業的必要性

2、中心是“敬業與樂業”為何用4個段落的內容來寫有業的必要性?

——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前提。

3、體會作者運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有業之必要的?

講道理孔子:説明無業的害處

舉例論證百丈禪師:説明世界上還有以有業為重的人

4、作者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的用意是什麼?

説明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

5、作者在説明有業的必要性時,運用了什麼結構?

總——分——總

(三)朗讀第6、7段,思考

1、這段文字主要闡述的觀點是什麼?文章分哪幾個層次來論述的?

——要敬業

2、思考:什麼是敬?什麼是業?為何要敬業?怎樣做才是敬業?

1)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2)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3)一方面,勞動是人為了獲取生活資料,為了謀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為勞動,才使得生活有意義。

4)忠實

3、作者運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敬業的重要性

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四)朗讀第8段,思考

1、概括內容:

——樂業的重要性

2、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後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為什麼呢”,轉入論述為什麼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4、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作者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五)朗讀第9段,思考

文中説“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説説“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六)小結

看來我們的同學已經領悟了梁啟超先生演講的真諦並深受他的感染,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不管在什麼崗位上,只要努力,就會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是金子無論在哪兒都會發光的。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並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結構,理解本文的主題

4、學習本文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教學難點】

1、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2、演講與口語特色的體會

【教學資源準備】

教師準備:課前預習學案。(內容見“教學過程”中“自學學案”)

學生準備:1、課前閲讀課文完成“自學學案”

2、查閲資料蒐集與作者相關的信息、資料。(可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特色分析】

此設計有三大特點:

1.重視學法的指導。如課前有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對照學案,自己預習課文,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更是以小組的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把課堂的舞台還給學生,養成學生主動質疑,大膽發問的習慣和能力,並且以小組為單位給學生以展示的平台。教師適時地給以“導”和“點”的作用,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重視問題設計,形成文體意識。

以議論文三要素為出發點,精心設計問題,並形成一個文體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容串聯起來,從而站在議論文問題的高度把握全文,每個問題都有明確的解決思路和具體方法,從而達到以點帶面、學以致用的閲讀效果。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先生1922年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所作的演講。讀過課文的同學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師的博學、幽默與平易吧,同時也一定會為他的演講所折服: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語言通俗嚴密。讓我們一起走近大師,與大師對話吧。

自學學案部分:(此部分由學生課前預習完成!)

一、 問題導學:

1、 走近梁啟超(查閲資料,把你知道的有關作者的知識寫在下面)。

2、找出文中生字,通過查字典,能説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語,查出意思,背給同學聽。

3、 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

4、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論點是什麼?

5、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6、本文在論證論點時,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舉例説明。

7、討論文章結構,理清思路。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二、 預習檢測:(一)填空:

1、《敬業與樂業》選自《 》,作者( ) ,中國近代 ( )派代表人物,與其師 ( )一起領導了著名的“( )。

2、這是一篇( ),一開始,梁啟超就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家經典《 》和道家經典《 》中的格言,開宗明義地提出了( )的論點,圍繞論點採用的論證方法是 ( )接下來,分別談論了( )、( )、( )的重要性;最後,又用( )和( )總結全文旨意。

(二)、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旁騖( ) 揀擇( ) 銜着( ) 承蜩 ( ) 佝僂( ) 褻瀆( ) 強聒不捨( ) 粘蟬( )

(三)、解釋下列詞語

①斷章取義: ②不二法門: ③安居樂業: ④強聒不捨:

課堂教學部分:

一、學案自學部分展示:(檢查預習,分組交流)

1、分組互查、質疑、交流。

2、全班質疑、交流,投影展示部分優秀學案。

3、教師點撥。

二、研讀學習,理解內容:(合作探究,分組討論)

1、作者是怎樣論述“有業”的必要性的?(閲讀2----5段)

2、什麼叫敬業?為什麼要敬業?作者是怎樣論述的?(閲讀6----7段)

3、怎樣理解“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作者認為苦樂的關鍵在於什麼?(閲讀第8段)

4、“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説説“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三、品味語言,感悟特色:

1、從講演詞的角度分析下面兩段話,你認為哪一段表達效果更好些?為什麼?

A 、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卻滿肚子不願意做。不願意做又不能逃過。結果還是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這是專門替自己開玩笑。

B 、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卻滿肚子不願意做。不願意做又不能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這不是專門替自己開玩笑嗎?

2、再讀課文,找出文中你喜歡的句子並談理由,並體會本文的演講和口語特色。

四、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1、課文論述為什麼要敬業時,舉大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件事論證;論述怎樣做到敬業時,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一個共和國、挑糞的把馬桶收拾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這樣以兩種差距懸殊的職業作比,對比鮮明,説服力強。試仿照這種舉例論證的方法,為課文第三、第四段再寫一組類似的論據。

2、讀了本文後,你認為學生該如何“敬業與樂業”?

(1) 要求學生當堂寫150字左右的演講稿或小議論文。

(2)當堂交流,學生老師進行點評。

五、佈置作業,課外訓練:(學案內容)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在閲讀課文的過程中,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積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引入新課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啟超。學生讀頁下注。

二、一讀文章,讀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文章主要談了幾個方面的`問題?

三、二讀文章,讀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的心靈,或者給你的啟發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歡哪些?給大家5分鐘,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背誦最多的句子。

四、三讀文章,聯繫生活

1、我的鄰居經常對他的小孩説這樣的話:“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掃大街去!”請同學們運用文章中作者的語言來批判這種觀點。穿插杜魯門當選總統時,記者採訪其母親時説的一些話。

2、現在有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泡網吧,打遊戲。梁啟超在文章中説,“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並且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理由。請你也參照這種寫法,説説學習是有趣味的,勸誡這些同學。動筆寫一寫。

五、四讀文章,讀出自己

談談讀了這文章,自己有何收穫。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二、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三、指導學生閲讀課文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麼?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於説明題目雖然來源於古籍《禮記》和《老子》裏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裏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於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第三、四段是論述"敬業"的重要,可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一層。

思考:(1)作者怎樣闡述什麼叫"敬"?(2)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三段作者闡述什麼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後,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後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並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並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説明無論做什麼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接着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並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説理立於不敗之地。

2、朗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的重要,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歎"做工苦"這個實例,説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説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着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五、小結

講演詞的第二部分內容理解的重點是闡述什麼叫做敬業,為什麼要敬業,怎樣做才算是敬業。

六、佈置作業

1、探究練習二。

2、選用隨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檢查背誦

學生背誦"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廣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歎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和樂業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説説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如下: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0、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可以;關鍵在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目的在於通過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製成資料卡片,要註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範。

四、小結

1、中心意思: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説服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為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闢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六段。

2、選用隨堂練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5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把握中心論點,理清結構層次。

3、學習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體會其作用。

4、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5、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瞭解作家作品,創作背景2、疏通字詞句,朗讀課文3、找出中心論點,理清結構

教學步驟

導語:人生基於事業才有價值,事業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人們對事業的態度。“業精於勤荒於嬉”,唐代文學家韓愈如是説、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關於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見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他的演説《敬業與樂業》。

一、作家作品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 戊戌變法”運動的領袖之一。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説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二、體裁及創作背景

演講詞:本文是梁啟超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髮表的一次演講,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係的演講稿。

中華職業學校是以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創始人和理論家黃炎培為首創辦的,以“敬業樂羣”為校訓,重視理論聯繫實踐,重視勞動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

樑先生的這篇演講稿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證有力。所講內容在今天仍有巨大教育意義。

三、疏通字詞 聽讀課文

旁騖 佝僂 承蜩 褻瀆 駢進

敬業樂羣 斷章取義 言行相顧 不二法門 理至易明 主一無適 強聒不捨

四、整體感知: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請在文中找出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對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1)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2)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3)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4)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5)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7)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8)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9)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0)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1)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2)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3)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以句(9)為例: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諾貝爾歷經無數次失敗,都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終於,在一次爆炸實驗成功後,他從廢墟中爬出來,激動萬分地狂呼:“我成功了!”

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但他們懷着找到“鐳”的夢想,有一天當居里夫人在簡陋的試驗室外看到室內那一簇跳動的藍光時,她舒心地笑了,因為她終於發現了鐳,併為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進行了成千上百次演算,演草紙可以裝下幾麻袋,終於攻克了令無數數學家嚮往和歎息的哥德巴赫猜想。成功的那一刻,他的嘴角浮出一絲淺淺的微笑。

2、依據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劃分文章結構層次。

敬 提出問題 (1) 揭示全文論述的中心—敬業與樂業 總

與{ 分析問題(2——8)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分

業 解決問題 (9) 總結全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總

五、朗讀課文第1段,思考:

1、作者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

作者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學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敬業樂羣”和“安居,樂其業”,開宗明義地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

2、採用這種方式提出論點有什麼好處?

用引用格言這種方式提出中心論點,既可以交代出處來源,在對原文的闡釋中闡明使用意圖,避免聽者混淆原意與引申義,顯示論述的科學性,演講的趣味性;同時也便於提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演講的綱目有一個大致認識。

六、閲讀2—8自然段,整體感知

(一)、圍繞着“敬業與樂業”這一中心,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有何關係?

第一層(2~5)提出有業之必要。(鋪墊)

第二層(6~7)論述“要敬業”(原因及做法)

第三層 (8)論述“要樂業”(原因及做法)

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

(二)閲讀2—5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在文中找出,是作具體的分析説明。

舉例論證:孔子對無業遊民無可奈何;唐朝百丈禪師在日常生活中親力親為。

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從而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根據自己的理解,試着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出幾條理由。

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賴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牽制;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於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規律,有利於健康養生。

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幹的鍛鍊;

事業上的小小成功,都會增強自信心與成就感,給人帶來精神滿足;

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

課後小結

《敬業與樂業》是一篇説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演講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梁啟超先生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這次演講,是想讓學生們認識到有業、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

本節課我們分析了“有業的必要性”,知道“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必要條件,下節課我們將討論作者是如何讓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和“樂業”的。

課後習題

1、摘錄並積累文中的名言警句,體會其含義。

2、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把握中心論點,理清結構層次。

3、學習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體會其作用。

4、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5、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導入:

1、分析作者如何論證“敬業”和“樂業”。

2、進行拓展延伸活動。

3、理解品味語言,探討語言特色。

4、積累名言警句。

教學步驟:

一、閲讀6、7自然段,思考

1、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地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學生)首先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着,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麼可敬的,為什麼要敬業”;最後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並引導,再次回到“唯一的祕訣就是忠實”,“是敬”。

(教師)敬 1、什麼叫敬業?

“凡做好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也不旁騖,便是敬。”

“敬”由心生、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做好一件事就是敬。

2、為什麼該敬業?

“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事無大小,只要盡職盡力去做,就有可能實現人生價值。

業 3、怎樣敬業?

忠實職業

在論述“敬業”時,作者主要用了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

(圖示)道理論證:首先引用朱子的話解釋“敬”

其次引用《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故事中的語句闡明要想把勞作做到圓滿就要發自內心地敬業最後引用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話分別從反面和正面強調不敬業的危害和敬業的重要性

舉例論證:①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同一價值

②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

③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

強調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要發自內心地忠於職業

2、在論證敬業的重要性時,作者兩次運用了設問句,在文中找出,體會好處?

第6段:“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

第7段:“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唯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

這裏採用設問形式可以自然流暢地引出下文,既起到過渡的作用,使文意連貫得體,又能激發讀者興趣,引人深思。

3、拓展延伸①:

第6段説:“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

門衞師傅每天起早貪黑,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確保了我們校園的'有序和安全。這種踏實負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李素麗,一個普普通通的售票員,卻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用努力和責任心把售票員的工作做到圓滿,成為全中國最好的售票員。

拓展延伸②:

第6段中説:“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説:“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崙的話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該怎麼看。

課文中,作者認為任何職業不分高下,是勸告那些“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人們,要腳踏實地、勤懇敬業,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進而體會職業的樂趣和人生的價值。從現實的個人生活幸福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安身立命(儒家),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平和(佛家)。

拿破崙的名言,則是為了激勵人們樹立遠大抱負,努力挖掘自身潛能,勇於向命運發出出挑戰。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職業分工的確有“尊卑”之別,任勞任怨地‘敬業”未必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與獲得尊重。這時候,還要讓職業卑賤者“敬業樂業”,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有維護既有等級秩序之嫌。拿破崙的話也有問題:在一支部隊裏,元帥只能有一個,士卻需要千千萬,如果每一個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懷揣着元帥夢,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也大為可疑。畢竟,社會所提供的“元帥”職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數“士兵”想當“元帥”又當不了士兵,人生豈不盡是一場失敗?

可見,兩種説法適用的語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觀也有區別。如果説,梁啟超教導人們要忠於本職、不可好高騖遠,體現了隱忍而內斂的中國人生哲學,那麼,拿破崙鼓勵士兵要爭當元帥,則是典型的西方個人本位的進取型、外向型人生觀。

二、閲讀第8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怎樣論述“樂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學生)作者在開頭用“第二要樂業”,跟第6段“第一要敬業”遙相呼應,使演講層次清晰明瞭。接下來列舉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歎做工苦這個例子,説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樂業”的“樂”。接着,分四點深層論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最後引用孔子的話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上“人類理想的生活”。

(教師圖示)列舉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歎做工苦的例子,説明要學會苦中找樂。→“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分四點深層論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引用孔子的話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上“人類理想的生活”。

三、閲讀第9段,思考

作者在結尾再次強調“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勉勵人們要敬業、樂業。因為作者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説説什麼才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學生)首先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要心生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進而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教師)無論是從謀生的角度,還是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任何人都應當有一份正當職業,業無貴賤,一定要滿懷熱忱、踏實負責、一絲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善於發現樂趣、富有創造力,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我們不僅能夠過上人類合理的生活,還能夠不斷提升自己人生境界。

四、合作探究

①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嗎?

文中“業”的含義並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於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②文中説,“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説法嗎?聯繫現實生活説説你的理解。

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説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是隻有“勞作”,“休閒”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休閒在生活中所佔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③梁氏的“敬業”説,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繫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説法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説,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五、賞析語言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生動通俗,充分體現了演講的特點。試從文中舉出例子,加以説明。

(學生)例1:第3段作者在引用完孔子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等話後,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講解。尤其是説道孔子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説道:“難!難!”時,孔子那無可奈何、愁眉苦臉的情態便躍然紙上。

例2:第8段作者在闡釋“‘樂業”時説“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嚥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語言幽默,深入淺出地説明人活一世,勞苦是免不掉的。

例3:第8段“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恰到好處地利用現場環境,抓住聽眾心理,自然地引入自己的觀點,非常有利於引發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教師)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2生動通俗,如話家常。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

六、積累格言警句

1、文題《敬業與樂業》是從《禮記》裏的“ 敬業樂羣”和《老子》裏的“ 安其居,樂其業 ”兩句話中斷章取義造出來的。

2、當今社會有些人吃飽了飯,不肯動腦筋做一點事,這種人很難造就。用孔子的話説“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印證了孔子的“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每個人都要敬重自己的職業,不能分心到事外。否則,用曾國藩的話説,就是: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學生齊讀)

七、課堂練習

《敬業與樂業》在開頭交代題目來源後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主體部分分別論述了 、 和 的重要性。末段總結全文,簡言之,敬業就是“ ”,樂業就是“ ”,這才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再次強調中心論點。可見全文的總體結構是 式。為使論證更加鮮明有力,作者主要採用了 和 的論證方式。

課後小結

《敬業與樂業》是一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的演講詞。

梁啟超先生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提出“敬業與樂業”的主旨,接着,從“有業”、“敬業”、“樂業”三方面層層深入地加以論證。準確周密的思維、生動有力的語言不僅給予當時職業學校的學生以人生和事業方面的思考,更能啟發同學們以“敬業樂業”的精神去提升我們的學習。去實踐生命的價值。

課後習題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6

一、設計説明:

《敬業與樂業》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裏的第一篇課文。

它首先是一篇主旨鮮明,層次清楚的議論文,其次它還是一篇語言通俗,文短意長的演講稿。因為文章的這些特點就註定了它在本單元中甚至整個九年級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為議論文,學生在八年級上冊書中接觸了一個單元,對議論文體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已經開始學習寫一些簡單的議論文,但無論從學生的閲讀還是寫作來看,學生對議論文掌握得情況都不容樂觀,因此學好這一單元的文章,對學生進一步瞭解並學會使用議論文體是至關重要的。而本篇與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相比,無論在議論的層次、結構還是方法等方面都是最有代表性的。

本單元共有六篇文章,其中包括三篇演講稿,一篇悼詞,綜合性學習也要求學生學寫演講稿,並且進行演講。由此可以看出,體會演講稿的特點,把握演講的技巧,學習寫演講稿,學會演講是本單元教學的重中之中。而本文是本單元的開篇之作,也是演講的特點和技巧體現得很明顯的一篇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滲透演講的'相關知識,無論對於本單元后面的幾篇課文的教學,還是進行綜合性學習都是大有幫助的。

本節課的目標確定為:1、在反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並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薰陶。2、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3、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特點。

在文章2-5段的教學上,因為這一部分論證層次清楚,論據充足,論證方法靈活,演講的特點也比較突出。把這一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一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怎樣巧妙地使用論證方法為自己闡述的論點服務的,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演講的特色。並且以此為引子,引導學生總結讀書的方法,來自學課文的其他段落。這樣以來,即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又能讓他們活潑主動地發展,還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會了一種讀書的方法。除此之外,為做到知識性和人文性並重,豐富積累與能力培養並舉,我還設計了一些精彩的環節,如“看看這些可敬的人”“挑戰權威”“背誦大比拼”“暢所欲言”“互送書籤”等,通過創設情境,在自覺不自覺當中將學生學習引向高潮,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 談話: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着對未來職業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呢?

生1:我想當一名醫生,因為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許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許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當一名畫家,因為我喜歡畫畫,我想用我的筆描繪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當一名慈善家,把錢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使他們過上向我們一樣幸福無憂的生活。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瞭解演講的基本知識和作者的相關知識。

2.初步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3.積累“敬業樂業、不二法門、強聒不捨”等詞語。

學習重點:理解積累“敬業樂業、不二法門、強聒不捨”等詞語。

學習難點: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瞭解演講和作者的相關知識。

自學指導一:請大家識記關於演講的基本知識和課本註釋①中作者的相關知識,3分鐘後檢測。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既要有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二、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自學指導二:請大家理解並識記議論文的相關知識(特別注意家橫向的語句),4分鐘後檢測。

1.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是以理服人。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①論點,就是作者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是文章的靈魂,是完整的陳述性判斷句。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箇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 a.文題 b.開篇 c.中間 d.結尾;注意:當開始與結尾出現類似的語句時,開頭的為論點,結尾處的是呼應論點。

②論據,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主要有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確鑿的事例,史實,統計數據;

道理論據包括:經過實踐的精闢理論、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公認事理

三、把握重點字詞的音形義。(10分鐘)

自學指導三:識記課本下面重點字詞的音形義,5分鐘後完成自學檢測。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學指導四:這是一篇説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演講稿,請大家模仿作者當時演講的情形,輪流進行演講比賽(10分鐘)

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議論文的相關知識和本課的生字生詞,希望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並且靈活運用。

當堂訓練: 請大家在當一次演講家,模仿梁啟超先生進行演講。

自學檢測一:

1.演講是以 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 、 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2.梁啟超(1873-1929),近代 ,著名 。 運動領袖之一。

字 號 ,別號 。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 ”。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自學檢測二:

議論文是以 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 、 ,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其三要素是: 、 、 ;其中, 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而且他的位置一般有四個:文題、開頭、文章中間、結尾。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 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一般情況下只有兩個,包括 (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和 (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 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簡言之就是: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

自學檢測三: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教誨( )解剖( ) 駢進( ) 佝僂( ) 層累( ) 揀擇(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旁wù( ) 斷zhāng( )取義 xiè( )瀆 強guō( )不捨

3.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

②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③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

④道理極容易明白。 ( ) ⑤輕慢,不敬。 ( )

⑥嘮嘮叨叨説個沒完。( ) ⑦重重疊疊的層次。( )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課文主旨,瞭解作者的人生觀,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2、整理和積累文中用以論證論點的大量經典格言警句,體會演講通俗淺顯的語言風格,培養自己的演講能力。

3、理清文章論證結構,瞭解作者是如何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掌握講道理、舉例子兩種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討論、點撥、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只有能夠鼓足幹勁工作並懂得什麼是汗水和疲勞的人,才會理解歡樂的感情”,他告訴我們工作要有一種執着的敬業精神,要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為人類創造財富為快樂。今天我們就學習與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關的文章《敬業與樂業》(板書)。

二、文題背景及解析

文章題目點明瞭演講的論題。其中“業”並不是侷限於狹義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因此“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限於正式的課主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八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以過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今天的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認真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字詞)。

2、理解課文層次:

⑴鞏固複習議論文三要素、基本結構:

板書: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⑵概括內容: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總體結構是“總──分──總”:開頭總起全篇,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先論述“有業”,再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最後總結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釋題,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2~8段):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3、課文內容研讀: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⑴為什麼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論題的來源?有必要嗎?

在文首進行説明,可避免聽者把論題和古籍中的語句原意混淆,又顯示了演講的趣味性。同時提出論題來由,也便於揭示全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演講的內容有大致的瞭解。

⑵講演的目的是“敬業與樂業”,為什麼梁啟超在論證論點之前先説“有業”的問題?他是怎樣介紹“有業”的必要的?

“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前提基礎,對“待業”的態度,決定能否“敬業”、“樂業”。

先引用孔子的話,再用事例證明,然後用自己的話從反面論證了“有業”的必要。

⑶如何理解文中的“業”:

對“業”的理解,不應侷限於職業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學生的學習,課外活動等,可以指自己的興趣愛好,學術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四、歸納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

1、結構條理清晰:

課文開頭提出論點,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必要性,末尾總結全篇,提出希望。

2、論證方法的多樣性:

道理論證使演講富有説服力。舉例論證使演講詞具體生動,吸引聽眾。

3、語言淺顯通俗。

五、課堂訓練

1、精讀6、7段,思考下列問題:

⑴文段中引用了誰得名言?説説表達了什麼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意思是專注於某一項工作就是敬業。名言有權威性。語言簡潔而深刻,指導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強文章的説服力。

⑵文中舉了什麼事例?説明什麼問題?有什麼作用?

把當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項職業進行對比,指出職業無高下貴賤之分,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論據能充實議論內容,有力地證明觀點。

2、文中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對我們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啟示?

點撥:本題考查我們讀後的感悟,應結合文中主要觀點,討論我們應以何種態度投入到學習之中去。

【板書】

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要敬業

敬業與樂業有業之必要

要樂業

結論:敬樂人類合理生活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並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2、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精心導入

同學們,請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你怎樣才能把學習當一件樂事呢?為此,梁啟超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2、簡介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後教師做適當補充。

【多媒體顯示】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二、介紹演講的基本知識。

【多媒體顯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一讀課文,查字典、詞典,讀準加點字音,記住詞語寫法,解釋詞語的含義。

【多媒體顯示】

① 旁騖():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guō ”不能念成“kuō”“鶩”不能寫成“騖”。

② 褻瀆()(): 輕慢、不敬。

③ 徵引:引用

④ 駢()進:一同前進。“pían”不能念成“ bían”

⑤ 敬業樂羣: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⑥ 斷章取義: 斷,截取;章,篇章。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⑦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⑧ 言行相顧:言行一致。

⑨ 強聒不捨():嘮嘮叨叨説個沒完。強聒,過分囉嗦。不捨,不停。

⑩ 安其居,樂其業:

⒒ 佝僂 ( )( ):雞胸駝背。“gāulàu”不能念成“ júlǘ”

12、承蜩( ):捕蟬

四、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請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

【多媒體顯示】

①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整天吃飽了飯,不肯動腦筋去做點事,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呀!

②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説一句有道理的話,只是賣弄小聰明,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呀!

③主一無適便是敬。——專一於某種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業。

④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自知。——天地雖大,萬物雖多,我只知道有蟬翼罷了。

⑤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坐在這座山上,又想着那座山,結果一事無成、

⑥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⑦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現在只做分內的事,不要希望做職分外的事。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這種道理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⑨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做人要是發憤讀書忘記了吃飯,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而忘記了憂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將要老了,如此而已。

五、三讀課文,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多媒體顯示】

第1段,對題目作簡單解釋,然後提出中心論點。

第2段,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

第3段,從反面論述,説明無業的害處。

第4段,説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反面論述。

第5段,作者具體論述有業之必要。

第6段,開門見山提出第二分論點“要敬業”。

第7段,以設問方式把“要敬業”的論述引向深入。

第8段,論述“要樂業”。

第9段,歸結全文。

六、學生討論文章的結構,理清文章的思路。

複習提問:議論文的三要素及其議論文的結構。

【多媒體顯示】

明確: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提示:引論——本論——結論)

明確: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論述中心。"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二部分(2—8):從三個方面來論述(有業 :做人之本;敬業:主一無適便是敬;樂業:生活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7):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七、重點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1、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前提。(2—5自然段)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論證“敬業”時,(6—7自然段)先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説明“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着,以“為什麼該敬呢”和“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得圓滿呢”設問,分別從人類生存的需要(為生活而工作)與個體生活的意義(為勞動而生活)出發,論證了“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和“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的道理。

【多媒體顯示】

(1)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説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説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着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答案】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開拓學生的思路。

例如,“有業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賴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牽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於無所事事、煩悶無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規律,有利於健康養生;四、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幹的鍛鍊;五、事業上的小小成功,都會增強自信心與成就感,給人帶來精神滿足;六、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他們懷着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

(2)課文説:“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説:“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崙的話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看。

此題意在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能力,能辯證地理解人生問題。所討論的問題比較複雜,應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來把握討論的深度,不必強求他們達到某種程度。

【參考答案】:

課文中,作者認為任何職業不分高下,是勸告那些“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人,要腳踏實地、勤懇敬業,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進而體會職業的樂趣和人生的價值。從現實的個人生活幸福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安身立命(儒家)、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平和(佛家)。而拿破崙的名言,則是為了激勵人們樹立遠大抱負,努力挖掘自身潛能,勇於向命運發出挑戰。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職業分工的確有“尊卑”之別,任勞任怨地“敬業”未必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與獲得尊重;這時候,還要讓職業卑賤者“敬業樂業”,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有維護既有等級秩序之嫌。拿破崙的話也有問題:在一支部隊裏,元帥只能有一個,士兵卻需要千千萬,如果每一個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懷揣着元帥夢,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也大可懷疑。畢竟,社會所提供的“元帥”職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數“士兵”想當“元帥”又當不成,人生豈不盡是一場失敗?

可見,兩種説法適用的語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觀也有區別。如果説,梁啟超教導人們要安於本職、不可好高騖遠,體現了隱忍而自斂的中國人生哲學,那麼,拿破崙鼓勵士兵要爭當元帥,則是典型的西方個人本位的進取型、外向型人生觀。

3、學生認真閲讀課文第八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多媒體顯示】

1、本段要説的中心話題是

2、本段的中心論點是

3、為本段的中心論點提供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論據。

4、本段中設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了運用舉例論證外,還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

6、發揮想象,將“這種生活,真算得上人類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寫出來。

7、説説本段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答案】

1、樂業

2、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3、居里夫人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她懷着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來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4、引出話題

5、道理論證 對比論證

6抓住“樂業”進行想象,根據實況評改

7、多用口語,注意交流,易使人產生共鳴

八、四讀課文合作探究。

(一)、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和樂業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説説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多媒體顯示】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如下: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0.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可以;關鍵在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目的在於通過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作者提出“業”的含義是不是侷限於人們常説的“職業”?

【多媒體顯示】

明確:文中“業”的含義並不侷限於人們所理解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所以,“業”並不侷限於正式謀生的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三)、作者在文中説,“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如何看待這種説法?

明確:作者的這種説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只有“勞作”,“休閒”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正如“不是為了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四)、作者在文中提到“合理生活”應如何理解?

明確:綜合全文的意思,作者的所謂“合理生活”是:首先要有業,不能“絕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鶩,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樂以忘憂”。

(五)、選出自己影響最深的句段品味。

1.我這題目,是把《禮記》裏頭“敬業樂羣”和《老子》裏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我所説的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品味:引用儒家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並且進行組合再造,開明宗義地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言簡意賅、觀點鮮明。

2.孔子説:“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説:“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説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着他,也沒有辦法。

品味:引用孔子《論語·陽貨》和《論語·衞靈公》裏的話,由此延伸出孔子對“無業遊民”的態度,再用“可見”自然得出自己的觀點:“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着他,也沒有辦法”強調“有業”之重要,為下文説“百行業為先”作好鋪墊。

3.他每日除上堂説法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多歲,日日如此。

品味:“每日”與“日日”説明了百丈禪師從切實行動出發,堅持不斷勞作,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質,與前文中“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相印證。

4.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勞作。

品味:本句承上啟下,“儒門”與上文“孔子”相照應,“佛門”與上文“百丈禪師”相呼應,“正當職業”與上文孔子話中“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羣居終日,言不及義”相呼應,同時引出下文“百行業為先”的觀點。“不斷地勞作”與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相呼應,同時引出下文“萬惡懶為首”的結論。

5.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

品味:用“蛀米蟲”和“盜賊”的比喻,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無業之懶人”徹底討伐的態度,從另一個側面説明“有業”之必要。

6.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

品味:“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也就是説凡可以稱做一件正當職業的,不管是當大總統,還是拉黃包車,就職業性質來説,都是神聖的,勞動價值是相同的,對社會對大眾都是有益的。所以説“其性質是可敬的”。

7.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品味:前句是由上文事例得出的結論,後句是由結論得出的觀點,自然回答上文設問:“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雙重否定句更顯立場鮮明。

8.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

品味:作者認為凡是職業都是神聖的、可敬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都又是社會性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勞動價值相同,“並沒有高下”。説明“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9.“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從口邊流露出來。

品味:從司空見慣的歎氣聲“做工好苦呀!”談起,使文章更進一步貼近生活,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使作者的觀點更具説服力。

10、但是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

品味:“但是我要問他”結合演講的情境與聽者交流,有一種面對面説話的語氣,容易引發聽者共鳴。一個反問“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是上文“做工苦”的假設推論,接着作者舉了“我”勞作苦,別人不勞作“賭錢吃酒”也苦推翻了“不做工就不苦”的假設,説理充分。兩個“難道”領起的反問句增強了辯駁的氣勢。

11.我生平最受用的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又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捨。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我盼望諸君和我一起受用。

品味:課文的總結句。作者之前先後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三個問題,最後把“敬業”和“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樂趣”,簡而言之,“合理的生活”首先應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含義深刻、簡潔明瞭地總結了全文,迴應了首段中的“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六)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試從文中舉出例子,並做説明。

可以先讓學生各抒己見,並舉出文中相應的例子。教師做適當補充,最後多媒體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

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説道:‘難!難!’”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例如提到百丈禪師的故事時,説“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

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後,“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在反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

2、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

3、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特點。

過程與方法:

1、採用多種閲讀方式充分閲讀

2、瞭解作者的觀點及理由

3、合作探究把握文章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並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薰陶。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前板塊:預習指導表

板塊一:談談你所瞭解的作者

請你搜集資料,課上介紹給大家。

板塊二:這些詞語你查了嗎

請你有感情的讀課文,相信你會讀也會解釋下列詞語:

旁騖 褻瀆 敬業樂羣 斷章取義 強聒不捨 駢進

板塊三:談談你的見解

文中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很深呢?

板塊四:讀出作者的心聲

你認為作者想對青年學生説什麼呢?

板塊五:動腦筋想問題

你在預習中遇到什麼問題了嗎?請在課上提出。

課中板塊:

板塊一:我講故事你來談

一個年輕人手中攥着一隻鳥,去問智者:“您説我手中的鳥是活的還是死的?”他想:如果智者説是活的我輕輕一捏,鳥就會死掉;反之我就讓鳥活着。總之智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猜對的。沒想到智者不慌不忙地説:“生命在你手中。”

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呢?讓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自然會理解到命運是自己把握的,而如何把握命運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通過一個哲理故事引發學生的.議論,以創設情境引出下文(通過談話導入新課能使學生儘快進入課文,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為落實這一節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打下基礎。簡單地對這篇文章演講對象進行介紹,會更有利於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板塊二:我説你補充

交流課前板塊內容

1、追尋作者的足跡(學生介紹作者、作品,教師補充)

梁啟超先生字卓如,別號有任公、滄江、中國之新民及飲冰室主人等。廣東省新會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著名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的文章被稱為“新文體”。文編《飲冰室合集》。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以試驗、總結、推廣職業教育而著稱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該校1918年5月由黃炎培發起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的,校址在上海陸家浜。以黃炎培提出的“敬業樂羣”為校訓,提倡“手腦並用”“雙手萬能”,着重理論聯繫實際,重視生產勞動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強調教育與社會聯繫,有優良的傳統和校風。(點評:通過作者簡介拉近學生和作者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作者產生親近、敬佩之情,這對學生走進這篇演講稿,理解作者演講的目的,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2、讀讀詞語,講講含義

旁騖 褻瀆 敬業樂羣 斷章取義 強聒不捨 駢進(點評:字詞教學採取通過學生互動的形式能使學生對易錯的字音、字形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而針對這篇文章層次結構比較清楚的特點,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有助於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

板塊三:我會講道理

一、默讀課文,理解文意(屏幕展示需要思考的問題)

1、想想梁啟超先生要對學生們説什麼呢?(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論點)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試着陳述一下理由(要求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來回答.通過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文意,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文章做準備)

二、教師範讀和學生朗讀相結合(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演講的特點: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從文中尋找什麼是業,什麼是敬業,什麼又是樂業?(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教師總結:9段文字,按議論文的一般論證結構,文章可劃分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第二部分是2~8段,論證中心論點:第一步論述有業的重要性,第二步論述為什麼要敬業,接着論述樂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第9段,歸結全文。(點評:為了理順文章結構,讓學生從文中尋找什麼是有業、什麼是敬業、什麼是樂業,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一步的瞭解,在學生各抒己見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作者説理的邏輯性和嚴密性,為下一步深入研究課文做準備。)

板塊四:學一點文體知識(小組合作學習)

(本文是一篇演講稿,也是一篇議論文,因此把握議論文的三要素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上一板塊已經分析了論證結構,在此基礎上接着引導學生學習論據和論證方法,學生會很容易理解。教師可以以其中的一部分為例來學習,其餘讓學生自己分析,從而學生會掌握學習議論文的方法)

例如:我們先從論述有業入手,引用孔子的話從反面論證有業的重要性;用百丈禪師的例子從正面論述有業的重要性,因此本部分用事實和理論作論據,運用了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

動腦筋想問題:

文中在論述敬業的時候,用什麼作論據?採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小組討論,教師點撥)

獨立分析:作者又是怎樣論述樂業的?

(讓學生自主學習剩下的段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交流,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議論的方法掌握得更透徹)

板塊五:我提問你來答(這一環節師生、生生互動。學生提出存在的疑問,問同學、問老師)大屏幕展示我提出的問題:

1、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作者所説的“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嗎?(對於任何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都能夠全心全意地去做,並能在專心做得過程當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地步。)

2、梁啟超先生這篇演講稿的語言有什麼特點呢?(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多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意化深為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闢的警句,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3、我們目前也要敬業樂業,而我們的業是什麼?怎樣做才是敬業樂業呢?(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把握現在)

板塊六:我知道這樣一個敬業樂業的人(學生講教師也要講)

我準備了任小艾老師的故事。任老師説,老師要做一眼泉。為了做一眼泉,任老師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感動了首都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一本一本教育專著,一本一本育人經典都成了她的營養快餐。讀出自己,這是任老師多次強調的問題。讀書需要思考,需要結合實際進行反思,需要讀出新的感悟,只有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領悟實質能夠創新這才是讀書應該到的境界。任老師做到了。從書裏面,從實踐當中,她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不斷的感悟,持之以恆,不斷的昇華,於是有了任小艾,有了全國聞名的這位模範班主任。感謝任小艾,讓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懂得了讀書的妙處,懂得了樂在其中的道理。

課後板塊:拓展訓練

1、職業有沒有高下之分呢?請你擺明觀點、蒐集資料、説明理由。

2、把文中喜歡的名言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並背誦下來。

課後記:

這篇文章是議論文,學生要會分析論證方法、過程,體會本文的演講特點。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1

1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並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結構,理解文本的主題。

4.學習文本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2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議論文的學習,對於議論文的結構,論點、論據、論證的理解不夠深刻。

3重點難點

1.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2.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3.對演講稿的口語特色的體會。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並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結構,理解文本的主題。

4.學習文本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學時難點

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教學活動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係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後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説》雜誌,並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後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後,脱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任教授,並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國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闢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並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徵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 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捨:嘮嘮叨叨説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捨,不停。

敬業樂羣: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説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邏輯聯繫?

(2)演講最後,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説“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麼,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後,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嗎?

(2)文中説,“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説法嗎?聯繫現實生活説説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説,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繫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説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的含義並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於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説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是隻有“勞作”,“休閒”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休閒在生活中所佔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説,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佈置作業

文中説:“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説:“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崙有句名言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於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並積累所引用的經典、格言,體會演講詞語言的特點。

2.引導學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觀點和材料。

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來闡明觀點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以讀促思。

2.利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3.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繫實際引導學生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運用事例和道理來證明觀點的。

2.引導學生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繫實際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所提出的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思考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導語:在一次奧運會中,馬拉松比賽慶祝勝利的典禮早已結束,坦桑尼亞的選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進了已經幾乎空無一人的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他的雙腿沾滿血污,綁着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週,跑到了終點。著名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艾克瓦里,為什麼要這麼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個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説:“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外送我來這裏,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敬業和責任的深刻內涵,同時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敬業與樂業》就是宣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一篇文章,這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職業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所作的演講詞。讓我們去聆聽先哲的教誨,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展示課件並展示艾克瓦里的圖片素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並根據教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1.作者所認為的“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樣的生活?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的?

3.劃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間起過渡聯結作用的語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領悟品味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進行品味。

1.作者在論證“要有業”“要敬業”“要樂業”這些觀點的時候列舉了哪些例子?講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經典語句、格言,找出並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並説説這些材料所證明的觀點分別是什麼。

3.品味本文演講和口語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時,怎樣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的?還有哪些語句如話家常?

(2)作為一篇演講稿,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很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作者證明觀點所運用的方法,進一步理清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聯,從而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2.通過品味語言,瞭解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四)質疑問難,思辯拓展

1.教師導語並設計問題:文中作者在談到“要樂業”這個觀點的時候寫到“‘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我們的身邊也常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好苦啊”,如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導他要樂學。

2.文中作者認為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是同一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見的小組擬定一個簡單辯論提綱,展開辯論。

3.小組內交流:你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麼?你將怎樣對待這份職業?

【設計意圖】1.通過解析作者的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觀點,並進行充分有力的論證。

2.讓學生能盡情地參與討論,發表看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思辯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五)佈置作業

對家人或熟悉的人進行訪談,瞭解他們對自己職業或學習的態度,思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將責任和趣味統一起來的人。

【設計意圖】瞭解不同的人的職業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3.結合生活體驗品味哲理,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建立快樂學習觀。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範讀、跟讀、自由讀、表演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的觀點。

(本文教學擬設一系列緊扣文本又貼近生活的話題,在對話中推動學生閲讀、思考和探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提出疑問:

1.你理解的“業”指的是什麼?職業、工作。

2.“敬業”是什麼意思?專心致力於工作。

3.“樂業”又是什麼意思?快樂地工作。

4.標題是否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否。

二、 飲冰室主人——梁啟超

結合註解1瞭解梁啟超。

補充:(多媒體呈現)

梁啟超自號“飲冰”,取的是莊子內熱飲冰之意,只是數十年的“飲冰”,也未能涼了他的熱血。

“飲冰”與《飲冰室合集》:“飲冰”,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意思是現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飲冰,我難道內心很焦熱嗎?後人以“飲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反覆閲讀課文,討論:(多媒體顯示問題)

1.演講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的觀點?

明確:“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明確:作者首先論述有業之必要,因為“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接着再論述敬業之重要和樂業之重要;最後歸結全文: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既有責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討

設計如下話題:(多媒體呈現話題)

1.課文是如何論述有業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讀3、4自然段,正音。)

樑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化用自古語“百事孝為先,萬惡淫為首”,談談這樣化用的好處。

準確的化用旗幟鮮明地表明瞭講演者的態度,極有感染力。

3.請結合現實談談你對“業”的看法。

示例:(多媒體呈現)

(1)一個人有了職業,好處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獻,充實了生活,也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踏踏實實的。一旦一個人沒有了職業,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更惡劣一點,他可能去幹一些不利於國家、不利於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肯定沒有快樂。這樣就會影響到社會風氣。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談到了有業既利於自己,也利於社會,並從反面説到了無“業”的危害。)

(2)當一個人整天無所事事,他就會像一隻離羣的'大雁,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會感到無比的鬱悶與孤寂,即使他想掩蓋,也不能擺脱他的形隻影單。所以,有業是必要的。(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地描述出無業的悲哀,讓我們明白有業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業

聽了同學們的討論,請寫一段文字補充論證有業之必要。(討論可能會一晃而過,要求學生寫出來,有助於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放

聽寫詞語: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理至易明、飽食終日、言行相顧、心無旁騖、趨之若鶩、褻瀆、發憤忘食、老之將至、強聒不捨。

二、繼續研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論述敬業之重要的?請勾劃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論證思路。

(1)首先解釋什麼是敬?

明確:“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2)接着論證“為什麼該敬呢?”作者用了一個極具感情的詞語來説明職業是可敬的。

明確:“神聖”。

(3)作者還舉了事例來證明“職業的神聖”。

明確:“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你覺得哪些人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示例:(多媒體呈現)

①居里夫人在實驗室裏勤奮工作,提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梁啟超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説,他演講到緊張處,就是表演。手舞足蹈,歎息,狂笑等,樑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講就如他所説,做一種勞作做到了圓滿,所以他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③邰麗華自小失聰,但這並沒有阻擋她對舞蹈的熱愛。她始終不渝地舞蹈着,一場《千手觀音》向世界展示了靈動優美的舞姿,使世界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來作者又講到“如何敬”的問題,體現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6)《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是什麼意思呢?請講述這個故事。

(7)接下來作者又舉了兩個例子——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同一價值。”

(8)你們贊同這個觀點嗎?

示例:(多媒體呈現)

①我認為這幾件事並非有同樣的價值。比如説,一個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極少數人受益,當它消失之後,給人們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一個共和國的存在與否卻關係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價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啟超的觀點。價值是不能有職業的高低來衡量的,同樣是為社會作貢獻,雖然功勞不一樣,但價值是等同的。如果人們的職業有價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潔工辛勤工作一輩子,他的價值就不如其他人嗎?每一個敬業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同一價值。

(這樣的討論有助於培養質疑精神。名家的觀點也不一定全面,我們應該有懷疑精神,要敢於説“我認為”。不同的職業創造的價值也許會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用價值來判定職業的高低,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樹是可敬的,小草同樣裝點着春天。)

2.課文是如何論述樂業之重要的?

(1)朗讀課文,體會演講的特點。(多媒體呈現演講特點)

①語言通俗,如話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結合現場氣氛。“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

結合前文,看看還有什麼特點,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註解。

(2)樂業之重要。

樑先生首先説明“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人應該“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然後從四個方面論證“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四個方面可概括為:睹其變化樂、奮鬥前行樂、競爭得勝樂、杜絕遊思樂。(加點字多媒體呈現)

(3)請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教師可以自己的教育快樂觀證明職業是有趣味的:“在淺薄浮躁與急功近利的今天,語文給了我一片寧靜的天空,一顆自由的心靈,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襲自然的情感。在語文園地裏耕耘,我快樂!”

三、拓展延伸

請結同學們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板書設計】

(總)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生活的不二法門

“有業”的重要性(敬業樂業的前提)

什麼是“敬”

論述“敬業” 為什麼要敬業

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分)論證中心論點

怎樣做到敬業

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論述“樂業”

為什麼要樂業

(總)總結全文――敬業和樂業也就是責任心和趣味(人類合理的生活)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的中心論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章的多句名言。

4.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感體驗,理解“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及思路。

2.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感體驗,理解“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點撥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意點出“敬業”

二、尋找論點,理清思路

1.學生默讀課文

2.學生勾畫出文中的關鍵句或中心句

預設: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先要説説有業之必要

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工作

第一要敬業

凡職業都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唯一的祕訣就是忠實

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苦樂全在客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凡職業也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敬業即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3.將原來的句子縮減為五句話

預設: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先説説有業之必要

第一要敬業

第二要樂業

樂業即責任心,敬業即是趣味

4.明確論點: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理清思路,明確三者的關係:有業——敬業——樂業

有業是基礎,敬業是良好態度,樂業是最高境界

三、合作整理,發現方法

1.分組討論,以“我喜歡第幾段,因為這一段有( )的論證方法”的句式討論文章的論證方法,要求句式中包含某一段,理由中須涉及到論證方法

2.積累文章中出現的名句,展示,並齊讀

安其居樂其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羣居終日,言不及義,難矣哉

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

主一無適便是敬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四、自由討論

1.你認為你的“業”是什麼?你如何做到敬業與樂業?

2.你覺得學習樂嗎?

五、教師寄語

敬重學業,樂於學業,就會迎來豐收好季節!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敬業與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樂 業

敬 業

有 業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理解、積累“徵引、旁騖、敬業樂羣、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3.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過程與方法:

1.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關係的宣講。

2.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教學方法:

誦讀法 研討探究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旁騖( ) 佝僂( ) 解剖() 扯直( )

2.根據注音寫字。

褻dú( ) pián進( ) 教huì( ) jiǎn擇( )

二、 導入新課

1.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係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2.資料助讀

(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後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説》雜誌,並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後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後,脱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任教授,並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國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闢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3.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學法指導: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關鍵句。在議論文中,就要領會作者的觀點.

[明確]: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四、交流互動

1.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2.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説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邏輯聯繫?

學生回答後明確: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後,分別淡論了 “敬業”和“樂業”兩個問題。

“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演講最後,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説“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麼,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五、質疑交流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嗎?

2.文中説,“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説法嗎?聯繫現實生活説説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説,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繫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説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的含義並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於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説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是隻有“勞作”,“休閒”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休閒在生活中所佔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説,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4.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六、自主小結

本文是梁啟超於1922年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所作的一次演説的演講詞。這篇講演詞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什麼是敬業,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全文結構完整,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表達通俗透徹,説服力強。

七、反饋練習

文中説:“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説:“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崙有句名言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於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八、佈置作業

1.本課《與課堂同行》

2.按要求預習下一課《陋室銘》

標籤: 樂業 敬業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hy/sheji/0lmp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