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生物藥劑學論文

生物藥劑學論文

生物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與排泄過程。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生物藥劑學論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生物藥劑學論文

  生物藥劑學論文一

1案例教學法在生物藥劑學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1.1運用案例法闡述生物藥劑學學科的發展歷史

生物藥劑學是20世紀6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藥劑學新分支,闡述藥物的療效不僅與藥物的化學結構相關,還受藥物的劑型因素和機體的生物因素的影響。此時,向同學們提出疑問:是什麼改變了人們的“只有化學結構改變藥效”的看法?是什麼引起了人們對製劑質量體內評價的重視?待同學們思考片刻後,以“苯妥英鈉“事件為例,使同學們理解藥物的療效與劑型因素的關係:即1968年澳大利亞生產的苯妥英鈉片劑,療效一直很好,後來把處方中的輔料硫酸鈣改成乳糖,其它成分未變,結果連續發現中毒事件。這時,又向同學們拋出疑問:為什麼會這樣呢?稍停片刻,告訴同學們:後來經研究發現,輔料乳糖促進了苯妥英鈉的吸收,使其血藥濃度超出安全範圍而發生中毒。再者,以沙利度胺(反應停)致畸性為案例使同學們深刻理解藥物的療效與機體的生物因素的關係:沙利度胺對小鼠大鼠不產生致畸性,但靈長類動物出現嚴重致畸性。通過後期研究發現靈長類動物具有轉化沙利度胺成致毒物質的代謝酶,而小鼠大鼠體內不表達此種代謝酶。通過案例的學習,不僅可以深化同學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1.2運用案例闡述課程的基本概念及原則

藥物的給藥方式很多很多,譬如口服給藥,注射給藥,皮膚給藥,肺部給藥等。而不同的給藥方式,藥物的吸收特點、吸收途徑及其影響因素存在差異。如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些知識點是一個關鍵問題。作者發現運用案例分析法講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譬如在闡述口服,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藥物吸收的特點及其各自的優缺點時,可以採用案例:鏈黴素是最早出現的有效抗結核藥物,其可以快速殺滅細胞外的結核菌,WHO建議的給藥途徑和劑量是成人每日肌內注射0.75g。應用鏈黴素治療結核病時能否採用口服給藥方式?鏈黴素能否靜脈推注?這個案例不但可以激發同學們的興趣,還可以讓同學們通過對比而牢固掌握口服,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的特點。在講解胃空速率對藥物吸收的影響時,採用案例:為什麼維生素B2在飯後服用的效果好?同學們通過討論,最後得出結論:胃排空速率增大時,藥物的吸收加快。若飯後服用,維生素B2連續不斷緩慢地通過十二指腸,主動轉運不會產生飽和,使吸收增加。在講解皮膚給藥的藥物吸收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時,採用案例:某患者採用雌二醇片劑治療和預防更年期綜合徵,每天給藥3次,每次口服2mg,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改用雌二醇貼劑,每三天貼1劑,每劑含雌二醇0.05mg,療效與口服給藥一致,不良反應消失。長期口服雌二醇為什麼會導致肝功能異常?改用貼劑後給藥劑量大大降低,療效沒有下降,不良反應消失,為什麼?通過回答這兩個問題,同學們不但回顧了肝腸循環的概念及意義,掌握了皮膚給藥的藥物吸收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而且對為什麼要進行劑型改造與開發有一定的理解。在講解舌下給藥的藥物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時,採用案例:患者李某,男,60歲,醫院診斷其患有心肌梗塞,醫生囑其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備用。一日李某半夜突覺心前區疼痛難忍,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幾分鐘後症狀緩解。硝酸甘油為什麼要舌下給藥?藥物是通過什麼途徑吸收的?什麼樣的藥物適宜舌下給藥?圍繞着這些問題,老師啟發和鼓勵同學們展開討論,並在討論中讓同學們掌握相關知識點。

在講解表觀分佈容積的概念和意義時,採用的案例1:某患者,體重70kg,口服0.5mg地高辛,平衡時測得血濃為0.78μg/L,求Vd?由計算的結果延伸到表觀分佈容積的概念,並闡明它只是用來評價藥物分佈的特點,表徵藥物在血漿和組織中的動態分佈特性。案例2:抗菌消炎藥,A藥V大,B藥V小,如果手受傷了,該選哪一個藥?為什麼?通過這個案例,讓同學們深刻掌握表觀分佈容積的重要意義。在講解藥物代謝性相互作用的概念時,採用案例1:有一位年輕的`妻子,一直口服避孕藥左炔諾孕酮進行避孕,三年來從未發生過意外;半年前,出現結核病症狀,被確診為肺結核後,口服利福平進行治療。近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這位年輕妻子一直在服用避孕藥,怎麼會突然懷孕了呢?原來,她同時服用的抗結核藥利福平,它能夠誘導代謝酶CYP3A4的活性,使避孕藥左炔諾孕酮的代謝加快,導致其藥效下降,從而使避孕失敗。案例2:左旋多巴與維生素B6合用,療效會下降。為什麼?因為vitB6是多巴脱羧酶的誘導劑,可以增強多巴脱羧酶的活性,使左旋多巴在腦外的脱羧增加,進入腦內的左旋多巴減少,療效下降。案例3:甲苯磺丁脲和磺胺合用,降血糖作用增強,可引起低血糖。甲苯磺丁脲在CYP2C9的作用下,可氧化生成4-羥基化甲苯磺丁脲,而當與磺胺合用時,磺胺可抑制CYP2C9的活性,使甲苯磺丁脲的代謝減少,血藥濃度增加,降血糖作用增強,可引起低血糖。通過這些案例,同學們深刻掌握了什麼是藥物代謝性相互作用。在講解藥物的排泄特點及其應用時,採用的案例1:臨牀對水楊酸類藥物中毒時給予NaHCO3,而對弱鹼性藥物如阿托品、度冷丁等中毒時則選用NH4CL,為什麼?案例2:為什麼甘露醇可作為利尿藥應用於臨牀?案例3:患者,女,42歲,因尿毒症引起左心衰,每天服用洋地黃毒苷0.1mg,1周後患者出現噁心、嘔吐,全身乏力,失眠。入院診斷為洋地黃中毒。立即停藥,進行血液透析,於第二天測得洋地黃毒苷血清濃度為3.2ng/mL,第三天仍為3.1ng/mL。後服用考來烯胺,患者中毒症狀明顯減輕。該患者洋地黃毒苷中毒原因是什麼?為何經透析治療後,血清洋地黃毒苷濃度仍保持較高水平?應用考來烯胺後,血清洋地黃毒苷濃度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什麼?通過這些案例的分析與學習,同學們不僅深刻掌握了藥物排泄的相關知識點,並且學會了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臨牀出現的問題。

1.3運用案例闡述如何根據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特點進行製劑設計

對於如何根據藥物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的特點進行製劑設計是一個由理論上升到應用的知識點,採用案例分析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譬如,根據藥物的吸收特點進行製劑的設計,採用的案例:5-氟尿嘧啶抗癌活性好,但僅能靜脈注射給藥,口服吸收差。為增加其口服吸收,對其結構進行改造,接上一個四氫呋喃基團,製成前藥,不但可以口服好,而且毒性低,作用持久。根據微粒給藥系統分佈特性進行製劑設計,採用的案例1:阿黴素是非常有效的化學藥物,但是其心臟的毒性非常大。怎麼辦?如果把阿黴素設計成微粒給藥系統-脂質體,可以改變阿黴素的體內分佈,靶向於病灶部位,減少其向心髒的分佈,既可以提高藥物的療效,還可以降低藥物的毒性。根據藥物代謝的特點進行劑型設計,採用的案例:多巴胺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藥物,其很難通過血腦屏障,臨牀應用其前體藥物左旋多巴,轉運到腦內後,被腦內脱酸酶脱去羧基轉變成多巴胺而發揮作用。但左旋多巴不僅被腦內的脱羧酶脱羧,也能被消化道、肝中存在的脱羧酶脱羧,所以口服多巴胺首過效應強烈,生物利用度只有30%。怎麼辦?提出問題後,同學們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劑型因素、生物因素和臨牀需要等給出不同的方案:加大給藥劑量來維持有效濃度;製成十二指腸迅速釋放的製劑;組成複方片劑等等。同學們討論激烈,並在討論過程出得出合理的劑型設計。根據藥物的排泄特點進行製劑設計,採用的案例:腸肝循環,使得膽汁排泄成為藥物在體內消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對藥物的血藥濃度、藥物療效的強度和維持時間長短等具有中藥的意義。將阿黴素用葡萄糖醛酸苷化製成阿黴素前藥,該藥能選擇性的被細胞外的葡萄糖醛酸酶激活,提高其治療作用。

2案例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的關鍵要點

2.1案例選擇應遵循客觀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原則

案例的客觀性是指案例的材料來自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於教師自己編寫的案例,要儘可能多地蒐集素材,在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基礎上,精心取捨編制,體現其科學性,這是案例選編的第一原則。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徵,不是任何一個事例都可信手拈來,作為案例使用,案例必須符合生物藥劑學課程的教學要求,能為生物藥劑學的教學目標服務。趣味性是指案例應該選用那些既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夠提高學生興趣,並且能夠促使他們深入下去進行探討的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可讀性的案例。

2.2案例分析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

在給出案例時,對於涉及知識點及因果關係的關鍵詞語,應加強語氣或標以符號重點提示,但不要急於給出答案,應該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並有意給出一定的模糊度和懸念,留出思維空間,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當前的案例進行分析和判斷,以提問互動啟發式的形式進行。

3結語

教學是教師最重要的工作,而其主方向是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喜歡民主、平等的課堂,期待得到老師的讚揚與鼓勵。教師應該根據生物藥劑學的課程要求與特點,把典型案例的分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起來,以啟發和鼓勵學生的方式,展開課堂討論。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客觀、典型和有趣的案例的學習分析,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以及加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物藥劑學論文二

  【摘要】

藥物給藥方式各不相同,其中口服藥物最為常見。而口服藥物的主要吸收場所是小腸,口服藥物的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膜通透性、溶解度、穩定性、Ph值等生物藥劑學性質。研究影響口服藥物吸收的因素對於改善藥物的吸收和提高藥物的療效意義重大。本文將從生物藥劑學的角度分析口服藥物的吸收的影響因素,先對生物藥劑學做一個總體概述,再分析口服藥物的吸收機理,最後分析影響口服藥物吸收的生物藥劑學因素。

  【關鍵詞】

口服藥物;藥物吸收;生物藥學;影響因素

  1 生物藥劑學概要

1.1 生物藥劑學內涵 20世紀60年代後,隨着藥物化學和藥劑學研究的深入、藥物動力學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此藥學新學科。它是研究藥物及其製劑在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用藥對象的生物因素與藥物效應間關係的學科。

1.2 生物藥劑學研究目的 生物藥劑學的研究目的是正確評價藥劑質量,設計合理的劑型、處方及生產工藝,為臨牀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以使藥物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它的產生,積極地影響着藥學工作者的研究思路與工作方法,為提高藥物研究水平與臨牀應用水平產生積極的作用。

1.3 生物藥劑學研究內容 生物藥劑學通過定量研究不同藥物或不同藥物在不同個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揭示了藥物的劑型因素、人體的生物因素與藥效之間的關係。對生物藥劑學學科的理解,有賴於對其定義中的藥物效應、劑型因素、生物因素三個要素的理解。

  2 藥物吸收機理

膜轉運是重要的生命現象之一,在藥物的體內吸收、分佈及排泄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藥物的吸收必須通過膜轉運。口服給藥後經胃腸道吸收,包括胃、小腸、大腸,其中以小腸吸收最為重要。藥物的吸收機理主要分為藥物膜運轉和胃腸道結構分析。

2.1 藥物的膜運轉

2.1.1 生物膜的結構與性質 細胞外表面的質膜和各種細胞器的亞細胞膜統稱為生物膜。細胞膜由膜脂、蛋白質和少量糖類組成。其中膜脂包括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生物膜具有流動性、半透性和不對稱性的性質,這與物質轉運、細胞融合、細胞分裂、細胞表面受體功能等關係密切。

2.1.2 藥物轉運機制 細胞通道轉運是指藥物藉助其脂溶性或膜內蛋白的載體作用,透過細胞而被吸收的過程。這是脂溶性藥物及一些經主動機制吸收藥物的通道,是多數藥物吸收的途徑。藥物轉運機制主要包括被動轉運、主動轉運、膜動轉運、促進擴散等。藥物的轉運機制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藥物以何種機制吸收與藥物的性質和吸收部位的生理特徵密切相關。

2.2 胃腸道的結構 胃腸道是口服藥物的必經通道,由胃、小腸、大腸三部分組成。

其中胃中吸收機制主要是被動擴散,口服藥物在胃內停留30-40min,大部分崩解、分散和溶出。液體劑型能與胃壁更好地接觸,有利於藥物通過胃粘膜上皮細胞吸收。

而小腸是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也是主動轉運吸收的特異性部位,此外還有被動轉運,小腸液的pH約5-7,是弱鹼性藥物吸收的最佳環境。

大腸有效吸收表面積比小腸小的多,藥物吸收也比小腸差。除直腸給藥和結腸定位給藥外,只有一些吸收很慢的藥物,在通過胃與小腸未被吸收時,才呈現藥物吸收功能。結腸是特殊的給藥部位,可作為多肽類藥物口服吸收部位,大腸中藥物的吸收也以被動擴散為主,兼有飽飲和吞噬作用。

  3 影響口服藥物吸收的生物藥劑學因素

3.1 生物因素

3.1.1 消化系統因素 消化系統因素主要包括胃腸液PH值、胃排空率、腸內運行、食物影響以及胃腸代謝作用。

消化道中不同的pH環境決定弱酸性和弱鹼性物質的解離狀態,分子型藥物比離子型藥物易於吸收;胃腸道中酸、鹼性環境可能對某些藥物的穩定性產生影響。與胃粘膜接觸機會和麪積增大的藥物,在胃中吸收的弱酸性藥物吸收會增加。特別對於需立即產生作用的藥物(如止瀉藥),胃空速率會影響藥效的及時發揮。腸的固有運動可促進固體制劑進一步崩解、分散,使之與腸分泌液充分混合,增加了藥物與腸表面上皮的接觸面積,有利於難溶性藥物的吸收。食物一方面可改變胃空速率,因而可以延緩或減少藥物的吸收,另一方面由於進食後組織器官的血流量增加,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大。消化道黏膜內存在着各種消化酶和腸道菌叢產生的酶,能使藥物尚未被吸收就發生代謝反應而失去活性,對藥物療效有一定的甚至很大的影響。

3.1.2 循環系統因素 循環系統因素包括胃腸血流速度與血流量、肝首過作用、腸肝循環、胃腸淋巴系統等因素。

血流量可影響胃的吸收速度;血流量對小腸吸收影響不顯著,因為小腸黏膜有充足的血流量。肝首過效應愈大,藥物被代謝越多,其血藥濃度也愈小,藥效會受到明顯的影響。有腸肝循環的藥物在體內貯留時間長,某些藥物血藥濃度形成雙吸收峯。藥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主要通過毛細血管向循環系統轉運,淋巴系統的轉運幾乎可忽略,但對大分子藥物的吸收有重要作用。

3.1.3 疾病因素 常見的疾病因素有胃酸缺乏的患者,其胃的pH的變化能影響藥物從劑型中的溶出及吸收;腹瀉時,腸內容物快速通過小腸而能降低藥物的吸收,或改變腸絨毛生理功能干擾吸收等等。

3.2 藥劑因素

3.2.1 藥物的理化性質

藥物的解離度 對弱酸性或弱鹼性藥物而言,由於受胃腸道內pH值的影響,藥物以未解離型(分子型)和解離型兩種形式存在。細胞膜的類脂結構決定了脂溶性較大的未解離型分子容易通過。

脂溶性 脂溶性太強的藥物可因難以從類脂膜中游離入水性體液中而使藥物吸收率下降;因此,口服藥物應具有適宜的親水親油性。

藥物的溶出 口服固體藥物製劑後,藥物在胃腸道內經歷崩解、分散、溶出過程才可通過上皮細胞膜吸收。藥物在胃腸道內的溶出速度直接影響藥物的起效時間、藥效強度和作用持續時間。 3.2.2 藥物在胃腸道中的穩定性 有些藥物由於胃腸道的pH值或者受消化道中菌叢及其內皮細胞產生的酶的作用,使口服藥物在吸收前產生降解或失去活性。

3.3 劑型與制型因素

3.3.1 劑型與藥物吸收 劑型(dosage form)中藥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情況取決於劑型釋放藥物的速度與數量。口服劑型生物利用度高低的順序為:溶液劑>混懸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包衣片。

3.3.2 製劑與藥物吸收 製劑處方加入輔料以及製備工藝都會對藥物吸收產生一定的影響。加入輔料雖然可以增強主藥的均勻性、有效性和穩定性,但許多輔料對固體制劑的吸收可能會有影響,無生理活性的輔料幾乎不存在而且輔料之間或輔料和主藥之間都有可能產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物的吸收,這種影響採用一般的鑑別方法、含量測定及崩解度試驗等不易檢測出來,只有通過體內研究才能識別。輔料包括黏合劑、稀釋劑、崩解劑、潤滑劑、增稠劑等等,而製備工藝則包括混合、制粒、壓片、包衣等技術。

  4 總 結

綜述全文,藥物的生物藥劑學性質對口服藥物的吸收有着重要的影響,其中藥物的溶解性、穩定性、膜的通透性等制主要因素。同時,藥物在製劑處方設計、藥物結構設計、臨牀用藥方法上應該突出生物藥劑學性質的影響。

標籤: 藥劑學 論文 生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hy/shengwu/3k0q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