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秀)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秀)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秀)

《文化苦旅》讀後感1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是一種怎樣的旅行?為什麼非要用到一個“苦”字?

沒錯每一種文化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是歷史產物,能留下來的可供緬懷的是那樣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個簡單輕鬆的詞彙,置身於文化的海洋裏,總是不免讓人有一種蒼老的感覺,越是古蹟,越是更多的駐足者,越是有那麼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既是憑古,又怎能不傷感,既是碰撞也怎麼避免悲悲劇。

思想的構建本身就是一件繁複而枯燥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報以熱情的,文學創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純粹的相加。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其中既有個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榮辱,更有國家的興衰。

南懷瑾先生説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都不會翻身。”

我們國家的文化歷經三千多年而連綿不絕,其間也歷經苦難,才成就瞭如今的燦爛中華文明。

餘老的這篇散文文字非常優美,寫到人文景色時猶如欣賞一副山水畫,寫到敦煌莫高窟等寶藏時,有驚歎有驕傲更多是心疼,寫到都江堰時,猶如發現寶藏,仿若我國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散落的珠寶。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看了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説説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説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説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説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着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了長城。也是由於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了,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讚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看只能寫到這了,感動的毫無思緒了,也不知道怎樣來敍述了,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和驚歎作者描寫古蹟所用的詞句。是那麼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4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裏。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着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着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台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着這世界……

傾聽!為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為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為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為中華文化為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於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祈祝,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通過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國名山大川之間的餘先生或輕拭汗漬,或佇立思索,亦或是與一行好友歡快暢談。

餘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進行一場朝聖,去和所到之處的人文歷史進行一場精神的對話。在他的眼裏每個城市都是擁有生命的,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畫線條中能夠找到朝代的變遷,三峽的河道中滿載先人的贊詠,廬山的方寸間遍灑文人的風情。

為什麼如今我們很難感受到風景中的藴藏?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交通便捷,各個地方的'逐漸同化,更多的可能是因為我們缺少了一種敬畏和敏覺吧!每個城市都逃不掉奔忙的車流,擁擠的人羣,繁華的商品市場。每個人呢!都變得浮躁,只把風景留給了相機。照片是對時空的定格,只是為了給我們日後的回憶增加一些斑駁的色彩。如果我們的旅程只是為了日後的回憶,那麼現在又有什麼意義?

今後的旅行我們不妨學習學習餘先生,用心去體味一處風景的韻味,用語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風土人情,用思索與先輩進行一場精神感應。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香茗,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的是一顆單純、乾淨、坦誠的心,筆端流溢出的是對悠久文化的體察和感悟,對漫長曆史的'無窮玄思,既能讓我感知文化的至真至美,體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民族責任感。細細密密的文字中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使我震撼。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我一邊潛心默誦。吟詠。品味。咀嚼。彷彿自己已經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像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閲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説,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同,生活也因此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受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著名學者餘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跡來丈量中華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吸引了每個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裏銜接着歷史,連帶着現代,希翼着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內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軼失的古經卷的歎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為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致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所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只是淺淺的閲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着何種態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所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着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我把它當作一本枕邊書,天天讀幾個章節。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 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烏台詩案”是中國文化史上毫無疑問的恥辱,一場由最淺薄的妒忌心編織的鬧劇,卻險些葬送了宋朝江山中最偉大的詩人,蘇東坡。

被抓的時候,他幾乎完全不知事情的始末。一羣小人在這位大詩人尚還悠然自得之際,無比牽強地在他的`詩文中挑挑揀揀,臆測出一篇“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對政府的譏諷,自此輿論在朝廷中大肆蔓延,這盆髒水,也終於潑到了木秀於林的蘇東坡頭上,將原本處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他,一把拉進了污濁的泥沼。

泥沼中的蘇東坡,睜着一雙茫然的眼睛,聽一羣小人將他的詩文狠狠地錯捏,最後完全變了形,面目全非地向他湧來、將他淹沒。這位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詩人面對這邪惡、低賤、粗暴的語言和行為系統,笨拙得説不出話來。

直到他經受不住這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逼供,直到泥沼的污濁滯塞了他的胸口,蘇東坡只能伸出手去,捧起污泥,澆到他的詩文上去。“於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説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在譏刺當朝大人。”這樣的黑白顛倒,讓我看了,都覺得寒心。一段無比瑰麗的文明,就這樣在骯髒的水中浸了又浸,被洗掉了原本的顏色。

幸好還有良知,幸好還有仗義,幸好那些敢於表露真心、不怕受到牽連的人向皇帝進言,救下了泥沼中奄奄一息的大詩人。也幸得如此,否則這一步之差,會讓整個文化歷史全盤改易,如今的我們,也不可能閲讀到這麼多蘇東坡的筆觸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第一次明白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僅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此刻,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禮貌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禮貌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文化苦旅》中的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和震撼,我在閲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很多地方不一樣的韻味。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餘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陽關雪》、《道士塔》兩文,描寫了漠漠黃沙彌漫下,黃河文明的興衰,從寂寥曠遠中,將積澱千年的.歷史進行了真實的還原;《白髮蘇州》和《江南小鎮》等,展示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那種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藴,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江南文化的那種婉約和清新,同時將世態人情演繹得形神兼具。《西湖夢》是餘秋雨進入人文景觀作文化之旅的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它既寫出了西湖外在的形”,又寫出了西湖內在的“神”。它通過對西湖所承載的那些非常稠厚的象徵性特象的闡釋和文化內涵的開掘,標示出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文化地位。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一開始,寺廟似乎很容易跟學校搭上邊,連誦經都要説成“做課”。而學校裏的老師態度相反,一聽到誦經聲就會關上窗子,並不喜歡聽到這聲音。但看了國小生的作文,看見土匪在寺廟改過自新的事,老師便開始對寺廟產生敬畏之情。再後來,得知精通現代文化教育的李叔同去投向了佛教,老師們便對佛教非常敬畏了。

整篇文章連在一起,就講了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看完國小生寫的那個土匪故事,我非常震驚。進了一次寺廟而已,竟能使一個土匪完全變了,説明信仰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前的他,被上林湖的潮水沖走了。”——這個土匪在和尚們的唸經聲中改過自新了。學生們高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我也會唱,從小唱到現在,直到讀了《寺廟》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它的作者李叔同後來去做了弘一法師。“這是倒退,還是提升?”我覺得是提升。佛教給人那麼大的影響,能讓一個土匪開始做好事,那麼我們就要去學習它的好的地方:教人向善。希望在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相互融合中,讓佛教所提倡的“善”也能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能夠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很棒。如果在遣詞用句上可以再“不厭其煩”一些,該展開的地方詳細一些,同時多琢磨原文那種深刻的表達,讓文章在清麗之餘,多一些“成熟”,那就更棒啦。加油!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曾經有位哲學家説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

文章的開篇《道士塔》,它以一個“小人物”出賣自己的良知,反映這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敦煌,本該是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文明,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它最後卻是中華之傷。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而這個國家的主人,放縱文化的流失才是萬惡之根源。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我曾聽人説起,國外的書十分昂貴,課本的價格也不低。許多留學生都會提前在網上買好二手課本,即便如此,用完之後還會在網上尋找下一個買主。國外對於書籍的重視,可見一斑。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自己的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幼時背誦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彷彿真的向我們鋪了一道歷史的畫卷。蘇州是嫻靜的。它像一位婷婷裊裊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做不了大文章,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葱葱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它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可不正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的小巷中,無數的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正是這些靈魂,使蘇州保存了風韻的核心。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hy/wenhua/pm63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