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精選春節味道作文合集8篇

精選春節味道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味道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春節味道作文合集8篇

春節味道作文 篇1

這味道是自豪

年前,聽聞“泉州將成為春晚分會場”的消息,我便激動地往泉州文廟奔去。

喜慶的紅燈籠掛滿了整個文廟,水池中花燈造型,或蓮花或天鵝,非常吸引人。如此精心的裝飾,相信文廟勢必被打造成華麗的舞台,將古樸氣息與現代流行相融合。

當春晚節目播放時,我聽到泉州分場主持人用閩南語向觀眾拜年,看到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大氣的船隻造型彰顯着宋元期間泉州“東方第一大港”的氣魄。晚會節目更是將拍胸舞,提線木偶,惠安女,跳篝火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讓人一覽閩南風情。

我為自己是泉州人而自豪。

這味道是歡聚

回到鄉下老家,更濃地嗅到春節的味道。這味道里,有八仙桌下敬天公時的喃喃祈福,有青苔石階上孩童互扔鞭炮的歡呼,有家家户户點燃煙花響徹村莊的絢麗綻放,有陽光難掩的石窗和紅豔的對聯,有煙霧繚繞木魚脆響的廟宇,有闔家歡聚的燈火通明,有我對過去的追憶與對未來的期盼。

庭院裏的樹依舊是綠色的,茶花不分四季的絢爛,不顧時間而響的雞鳴聲陣陣,大花貓喵喵叫着怯生生不肯近人。煙囱從天窗伸了出去冒着白煙,一家人圍着木圓桌一起忙活着年糕的製作,用着鄉音互相打趣,灶爐旁圍着圍裙的舅媽把枯枝扔進火堆裏,外婆叫我吃飯,我應聲而去。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就是這裏啊,心裏想着它是我長多大走多遠也想要回來的地方。

這味道是喜慶

《宋書》中就有關於古時泉州鬧花燈的記載:“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泉州的花燈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賞花燈的習俗更是一直延續至今。市區裏大街小巷的大人牽着迫不及待想要掙脱着去花燈下細細觀賞的孩童的小手,而孩童手裏呀,則提着點了燈的小燈籠嚷嚷着,站在一盞盞花燈下驚歎着,歡呼着。

那一盞盞花燈形狀各異,其中有幾組花燈吸引了我的眼球:一組小精靈造型的花燈,那些小精靈手上各自拿着不同的南音樂器,體現了異域元素與泉州傳統文化相結合;一組使用舊衣物和廢舊鐵絲製成的漁女頭飾和漁女形象的花燈,體現了環保節約的`理念和惠安漁女與潯埔漁女勤勞美麗的身影;一組在燈籠內膽裏放着旋轉的屏幕,上面放着泉州各地的風景。

“歸騎不令歌吹歇,萬枝燈燭度花樓。”蔡襄在體驗了泉州的元宵後就寫下這句詩。人們跟着踩街的隊伍行走,人們抬着轎子和神在街上游走,彩車穿行在大街小巷。鄉下的男女老少啊也不缺乏活動,他們抬着轎子和神,在篝火旁跳躍着,歡呼着,半個村的村民們都提着紙燈籠繞着村落行走,花炮照亮着人們前行的路。

春節的味道,瀰漫在廟宇的煙霧繚繞裏,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裏,在爆竹聲聲裏,在阿嬤的親切呼喚中,在那孩童嘴裏忙不過來的年糕湯圓炸食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唯有用心感受,唯有置身其中地去參與,才能細細地品出那一番甜蜜。

春節味道作文 篇2

今年,我們在老家山東過年,讓我實實在在地嚐了一把北方人過年的滋味。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大家都在為新年忙着。大年三十那天,雖然大霧濛濛,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人們過年快樂的心情。午飯過後,爸爸和爺爺就忙着打掃衞生,這就是辭舊迎新。隨後他們又忙着貼春聯……我也沒閒着,跑裏跑外,忙得不亦樂乎。

最有趣的是包餃子。奶奶笑眯眯地對我説:“明天就是大年七年級了,要吃素餃子,這便是我們明天的早餐。”“奶奶,大年七年級早上為什麼要吃素餃子呢?”我好奇地問。“這個我也不知道了,”奶奶笑容可掬地説,“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現在已經無法知道了。”我失望地點了點頭。

我告訴你一個小祕密:這裏的`餃子皮都是自己做的。只見奶奶一會兒加麪粉,一會兒加水。接着,奶奶用她那熟練的雙手使勁地揉着面,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大面團,奶奶把麪糰揉成一個長條,又均勻地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又壓扁,用擀麪仗擀成一個個餃子皮,那餃子皮就像一個個手掌心那樣大小。這些動作,奶奶一氣呵成。

開始包餃子了,奶奶把韭菜、雞蛋、粉條、蝦米切碎來當餡,又把餡夾到餃子皮中。她做的餃子也與眾不同,只見她按住一邊,然後左一下、右一下,左一下、右一下,不過一會兒,餃子的花邊活像“小老鼠”的脊背,整個餃子宛如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老鼠”。我和媽媽在邊上興致勃勃地學着,但這絕對是一門技術活,我們怎麼也學不會,只有在一旁羨慕的份兒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早早地起牀了,奶奶正在煮餃子,不一會兒就聞到了餃子撲鼻的香味。沒過多久,餃子就出鍋了,奶奶把它們盛好端上來。放好鞭炮,就可以吃餃子了。美味的餃子預兆着新的一年裏幸福、快樂、美滿……

春節味道作文 篇3

窗外,漫天飛雪,整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上的行人都換上了新裝,孩子們在雪中追逐、打雪仗,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響個不停,空氣中傳來濃濃的春節的味道。

我吃完早飯後,便騎上自行車,去找夥伴們。身後傳來爺爺急促的呼喊“小心點——!”

自行車在積雪上行走,輪胎深陷雪中,十分難行,走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深深的痕跡。但我很興奮,今天是春節的第一場大雪,怎麼能在家裏度過呢。

雪地上太滑了,車把手很難控制,突然輪胎往右邊一滑,“砰”車倒了,我也重重地摔在地上,幸虧雪比較厚,沒把我摔疼,但當我扶起自行車時卻發現脱鏈了。這可怎麼辦呢?推回去吧,還有好一段路呢!去修吧,可這大過年的,人家都回去過年了,哪有人呀?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朝我走了過來。

等走近了些,我發現他和我爺爺差不多年齡,頭上戴着厚厚的帽子,精神矍鑠,他在我前面停下,呵呵一笑:“小朋友,怎麼了,愁眉苦臉的?”我指指車子無奈地説:“車壞了。”老人蹲下身子,卻輕鬆地説:“原來是脱鏈了,小事一樁,你放心,交給我吧。”我一聽,心裏頓時平靜了下來,真是雪中送炭啊。

老人伸出雙手,開始擺弄自行車的鏈條,這是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我藉此打量了他一下:一頂褪色的大棉帽,臉上的皺紋很深,但嘴角卻是上揚的,很慈祥,雙手又粗又大,佈滿了老繭,已經滿是油污。他熟練地把鏈條對準齒輪,轉動車輪,鏈條“咔”的一聲就裝上了。老人站起身來,從雪地裏抓了一把雪,搓了一會,洗淨污垢,然後拍拍雙手,站起身對我説:“好了,你騎上試試。”我十分感激的連聲説謝謝。他搖搖手説:“這點小事算什麼,大過年的,大家開心就好。再見,路上小心!”這句樸素的話像一股暖流流進我的心底,他的背影越來越遠,我的心越來越暖。

雪還在下着,我又想起了出門時爺爺對我的關照,這位素不相識的老人多像自己的爺爺,在這個春節裏,我體驗到了一份不一樣的味道——暖暖的、温馨的味道。

“別動!”中年男子突然不耐煩的.罵了一聲並且粗暴的用手拽開那個小孩的手。孩子的臉上露出驚慌的表情,嚇的忘記了哭。“哦哦,寶寶乖,嗚嗚……”奶奶帶着那有些鄉音的普通話一邊安慰着孩子一邊慈祥的撫摸着他的頭。

一會兒,奶奶把西瓜稱好了,小心翼翼地裝好,笑着點頭把西瓜遞給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接過西瓜,轉身帶着孩子走了。奶奶收拾着攤位,整理東西時,卻在車子邊上發現了中年男子挑瓜時落下的手機。

奶奶立馬停下了手中的活,站起那有些麻木的雙腿向着中年男子的方向跑去。“誒誒,你的手機……”也許是不常這樣跑,也許是太着急,她有些喘氣。中年男子恍然大悟地回頭,”謝謝!”“不用謝!呵呵。”奶奶帶着額上的汗水走了回來嘴角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夕陽斜射在奶奶瘦弱的身上,我目睹了這一切。紅色的短袖鍍上了一層金色,不知是因為夕陽還是奶奶散發的光輝。

春節味道作文 篇4

春節的味道,體驗着難忘,回味着悠長!

每年的春節,我都是回老家後與爺爺奶奶一塊過的。春節前幾天,我們就忙起來了,貼春聯,貼福字,買肉買魚買菜,置辦年貨家裏總是忙碌碌的景象。

除夕夜裏,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前,品嚐着美味的飯菜,簡單的祝福裏邊飽含着濃濃的親情。

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逛廟會,廟會裏的人呀,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多是年輕人,他們拿着手機,這裏取景,那裏留影,還時不時的駐足,手指在屏幕上劃來劃去,在朋友圈曬一曬,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道路兩旁,小販的叫聲也響徹雲霄。我四處張望,忽然一個小販的叫聲吸引了我:賣冰糖葫蘆,甜甜的冰糖葫蘆唉!不甜不要錢!我尋聲走過去,只見小攤一旁的靶子上插滿了新鮮的山楂串,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十分誘人。

叔叔,給我來串冰糖葫蘆。好嘞!只見他熟練的將白砂糖放到平底鍋裏,慢慢將它熬成金黃色,之後從靶子上抽出一串紅山楂,讓它在鍋裏滾了一圈,頓時鮮豔的糖葫蘆被金黃色的糖絲包裹住了,香氣四溢。待它冷卻後,叔叔將糖葫蘆遞給我:小朋友給你,新年好呀!我付了錢後,嚥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真好吃,真甜!紅紅的山楂和甜甜的糖,在這充滿年味的冬天裏,滋潤着我的'心。

春節的味道,是年夜飯的香味,是糖葫蘆的甜味,更是親情的滋味。我覺得,我和我的家人,正像這一顆顆的山楂,因為我們之間的愛被串了起來,成了山楂串,而那股濃濃的親情,便成了那包裹着我們的甜甜的糖。

這就是春節的味道。給失意者動力,給奮鬥者活力。

春節味道作文 篇5

每年過春節時,總聽到有人感慨:“這年味越來越淡了。”年味真的淡了嗎?

其實只要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年味並非不濃。當你在除夕之夜聽到“噼噼啪啪”響個不停的鞭炮聲時,你一定感受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熱鬧;當你在走親訪友拜年時,看着家家户户門前的春聯,你會感受到“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喜慶;當過年最後一天正月十五賞花燈時,你會感受到“東風夜放花千樹”的歡快。。。。。。這些場景,都散發着濃濃的年味。

年味也存在於過年時的生活習俗之中,比如貼春聯、掛年畫、放鞭炮、耍龍舞獅、守歲。。。。。。還有一些看起來古怪的習俗,例如七年級不倒垃圾,打碎了碗碟要説碎碎(歲歲)平安,“福”字要倒着貼等。這些習俗是中國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反映的是人們對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生活的嚮往和祈盼,也是一代代人對過年的記憶。

最有年味還是除夕夜的年夜飯。人們無論工作再忙、離家再遠,也會在除夕前趕回家,全家團圓一起吃年夜飯。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宴席,雞鴨魚肉,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全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吃過飯,春節聯歡晚會就要開始了。大家坐在電視機前欣賞節目,歡聲笑語在每家每户響起。除了很小的孩子和精力不濟的老人,大家都會守歲到新年的鐘聲敲響,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除夕過後就是正月新年了。人們穿着新衣,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路上遇見相識的'人也互祝“新年好”。最高興的就是我們這些孩子了,因為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還有很多零食等禮物。雖然壓歲錢最後大部分都被爸爸媽媽收去“存着交學費”了,但我們還是很高興。過年期間街道很乾淨,路上車流少了,店鋪大部分都放假關門了,到處張燈結綵,洋溢着節日的喜慶,年味在大街小巷中飄蕩。

新年的慶祝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滿月未免有些遺憾。也許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人們在元宵節要吃元宵,寓意“團團圓圓”,晚上要從家裏來到街上,逛花燈,猜燈謎,鬧元宵。一輪明月掛在天上,花燈如繁星點點落在地上,天上人間交相輝映,炫彩奪目。年也就在元宵節熱熱鬧鬧的夜晚中過完了。

年過完了,年味也就慢慢散了。大人們又要去努力工作,孩子們又要去學校認真學習,更有那些要離家的遊子淚眼婆娑地告別親人,奔向遠方。也許隨着時代的發展,那些烘托節日氣氛的禮儀、符號和習俗終究會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讓一些人覺得年味會越來越淡,但中國人嚮往團圓、期待新年美好的情感長久不會改變,這是我們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認同,也是濃濃年味的源泉,因此年味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未來還將更加醇厚。

春節味道作文 篇6

當大地銀裝素裹的時候,當炮竹聲聲響起的時候,年就來了。

説起“年”,從小就聽爺爺講過一段故事:相傳,古時候曾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長相很是猙獰,頭上還有兩隻尖角,這怪獸極其兇殘,脾氣也很暴躁,再加上身軀龐大,沒有人敢惹怒它,只能任它亂闖。“年”一般是在下雪的這幾天出現,所以人們總要去別處避難。一次,一位外地來的老人得知“年”的故事後,便讓人們在門上貼上大紅紙,穿上紅衣服,在多燒點火。人們不信,還是很怕,便問老人為什麼,老人捋捋鬍子,説道:“用火的顏色,火和燒火的噼啪聲來嚇跑‘年’,古代人不就是用火來驅趕野獸的嗎?”人們一聽,覺的有道理,便壯起膽來。於是,人們便用這種方法試試看,果然靈,‘年’見到街上到處都是火紅火紅,還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就大驚失色,狼狽地逃進了樹林裏。後來,人們把這些習俗流傳了下來,正月七年級也成了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怪獸趕走了,人們是歡樂,是喜悦的。今年春節,我也嚐到了“年的味道”。

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在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剛進門,我就發現門上少了些東西-----春聯。我想讓奶奶看看我多能幹,便去門口的超市買了幾張大紅紙,裁好,準備自己露一手。拿上毛筆,我想了想,就寫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吧,橫批寫萬象更新。寫完之後,我又連忙貼好,一不小心,有點歪。可奶奶看了後,卻一直在笑,我問:“不好嗎?”“好!有點歪歪的好!”奶奶有些嘲笑的意思,可她的眼神卻又那樣慈祥,柔軟。接着,她説:“您看,這‘皆’字怎麼成這樣了?”撫愛中帶着些嚴厲。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這字怎麼錯了?於是我反駁起來“對的呀,就是對的!”雖這樣講,可這心裏卻還有點不確定,“真的嗎?”奶奶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我跟前問我。“恩,那個,真的,確定。”我現在更認準答案了,我又小心地看了一下奶奶,可奶奶卻張口笑了,一口白白的牙齒露出來。“您答對了!”“哦!奶奶錯了!”我蹦着跳着跑了出去。年的味道是一種不同的教育

除夕之夜,少不了的還有守歲。一晚上,我都吵着鬧着要守歲。媽媽也幫我説:“嗯,我陪您一起守,好吧!”十點了,爸爸睡着了,只剩我和媽媽在守歲,我們便打開電視看春晚來消磨時間,過了一會我也困了,上眼皮直碰下眼皮 。媽媽便讓我睡一會兒,到十二點時喊我。媽媽輕輕給我蓋好被子,然後等了好長時間。終於到了!媽媽把我喊醒了,我們一起傾聽新年的鐘聲,看着窗外空中綻放的五顏六色的`煙花,聞着空氣中濃濃的火藥味,感覺一股新意撲來。這時,我發現桌上有一個紅包,媽媽説是給我的,我連説謝謝媽媽,媽媽卻一直在笑着看我。年的味道是一種不一樣的親情。

正月九年級,我就一個人在家,爸爸媽媽送人去老家,要很晚才能回來。於是一大早,我便準備出去玩。剛準備出去,便聽到敲門聲,原來是好朋友來我家找我玩。是啊,在這美好的春節之際,怎能忘記朋友?這天我們一起看書,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堆雪人,我們就連吃東西也覺得很開心。寒冬的臘梅開得正旺,也許是因為有松柏和翠竹的陪伴吧!畢竟它們是歲寒三友!年的味道是一種不一般的温暖。

過年了,吃着香噴噴的米飯,嘗着五顏六色的菜餚,您會感到那裏有年的味道。

過年了,收着鼓鼓的壓歲紅包,聽着甜絲絲的祝福問候,您會感到那裏有年的味道。

過年了,看着朋友送的禮物,傾聽人們的歡笑,您會感到那裏有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只是“愛”,一種不一樣的“愛”。

春節味道作文 篇7

春節的味道是什麼?

每一年的春節,我都是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春節前幾天,我們就忙起來了。貼春聯,貼“福”字,買肉,買魚,買菜,置辦年貨……家裏總是忙忙碌碌的。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品嚐着豐盛而又美味的飯菜,簡單的祝福語裏面飽含着濃濃的親情。勞累了一年的身心在親人的關懷中放鬆下來,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盡情享受着美好的除夕之夜,享受與家人團聚的快樂。

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逛廟會。廟會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多是年輕人,他們拿着手機,這兒拍拍,那兒拍拍,還不時地駐足,手指在手機屏幕上翻飛,在微信微博上曬一曬,將老北京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了全國各地。道路兩旁,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我四處張望着,忽然,一個響亮的叫賣聲吸引了我:“賣冰糖葫蘆!甜甜的糖葫蘆!不甜不要錢!”循聲望去,只見小攤一旁的糖葫蘆靶子上插滿了新鮮的山楂串,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十分誘人。“叔叔,我買一串!”“好嘞!”只見他熟練地將白砂糖放進平鍋裏,慢慢地熬製成金黃色,之後從靶子上抽出一串紅紅的山楂,讓它在鍋裏滾了一圈,頓時,鮮豔的糖葫蘆被金黃色的糖稀包裹着,香氣四溢。待它冷卻後,叔叔將糖葫蘆遞給我:“小朋友拿好了!過年好!”我嚥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真香,真甜!紅紅的山楂和甜甜的糖在這充滿年味的冬天裏,滋潤着我的心。

春節的味道,是年夜飯的香氣撲鼻,是糖葫蘆的.甜蜜四溢,更是親情的味道。望着手中這串紅通通的冰糖葫蘆,我恍然明白:我和我的家人,就如同這一顆顆山楂,因為我們之間的愛被串在了一起,成為了山楂串,成為了一家人;而包裹我們的糖稀,是那濃得化不開的親情,讓我們變成了一串美麗的糖葫蘆,永遠在一起。

春節味道作文 篇8

過年的時候,人們總愛説要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但誰也不知道年味究竟是什麼。是那年夜飯的味道,還是空氣中瀰漫的鞭炮味,又或是貼春聯的那股油墨味。其實,只要投入自己的心去過年,就能明白什麼才是年味。

我慢慢地靠近放在地上的煙花筒,顫巍巍的手拿着打火機靠近那根墨綠色的導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點燃了導線並立馬跑得老遠。我站在那等待着它開放的那一刻,空間如同凝固了一般,終於,“咻”的一聲,煙火在我的眼前綻放開來,它像噴泉一般湧出火星,看着它在空中劃過的優美的弧線,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煙花的硝煙味立馬瀰漫開來,不過,這僅僅是個開頭而已。因為每年過年的主場必是——年夜飯。

年夜飯的味道令人着迷,當然不僅僅是飯菜飄香四溢的味道,更是因為這裏親情的味道濃得驚人,或許全家人只有在今天才能團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我悉心地擺好碗筷,待大家都圍在圓桌旁時,我感到這裏沸騰了,不僅僅是討論的聲音,而是年夜飯的氣氛。好像家裏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沸騰的氣氛了。

我用筷子夾起菜來放入碗中,顧不上吃,看着火鍋的縷縷白煙慢慢地在空氣中散發。耳邊的交談聲,問侯語竟不讓人覺得嘈雜,反而覺得有一絲温暖注入心頭。大家互相夾菜、問候、談笑,好久沒有有一絲温暖了呢。

我聞着空氣中愈來愈濃的親情味,突然猛地一震原來,這才是年味。只有在今天,大家才會拋開手機、電腦、工作、學業和自己血脈相通的人進行心與心的碰撞。只有在今天,大家才可以慢慢地和家人吃一頓熱鬧的晚餐。只有在今天,才能清楚地看見父母雙鬢的白髮,孩子的成長,以及時間飛逝的痕跡。

在這個時光飛逝的今天,能看見時間的流逝是彌足珍貴的。也許正是因為過年濃厚的親情味,才使它如此讓人着迷。

標籤: 春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chunjie/7l54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