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作文400字精選八篇

端午節作文400字精選八篇

1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400字精選八篇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説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説,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説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2端午節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媽媽問我:“泓傑,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我還真沒在意,隨口説了一大串:“勞動節、兒童節……”我拍了拍腦袋:“噢,想起來了,端午節。”媽媽説:“端午節要吃粽子的。”媽媽很快買回來粽子。

我看見粽子呈三角形的,裏面有糯米,還有紅紅的大棗。一聞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媽媽説:“想吃嗎?”我抓起一個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叮鈴鈴!”門鈴響了,會是誰呢?我拿起對講電話,一聽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樓一看,他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會。我就讓他自己練習,他有了基本功後我開始教他了。我教得很仔細,他也學的很認真。我們正教學投入的時候,媽媽説學作文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就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操場。

今天我這個端午節過得很充實!

3端午節

端午節別名端陽節、有重五節、菖節、蒲節、龍舟節、粽子節等二十多個別名,據説端午節的叫法在我國所有傳統日叫法中,排第一。

各各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不一樣,比如南方,人們要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的粽子、雄黃酒。我們當地要吃黃鱔、鴨蛋、黃酒、莧菜、烤鴨。

另外,我們這裏還有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比賽那天,莫愁湖公園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人來觀看比賽。只見每一條龍船上有十幾個人分兩邊坐,每支隊伍都穿着不同顏色的衣服,分別是紅黃藍綠,比賽開始了,一個人站在船頭敲鼓,其他的人就隨着節奏划槳。他們爭先恐後地向前衝,一會這支領先,一會那支領先,最後好不容易有一支般隊以領先一個人的距離而獲勝。相傳,划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古代大詩人屈原。

這就是我知道的端午。

4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它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伍子胥等人流傳下來的活動。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江南大部分地區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紀念動比如:賽龍舟,祭祀活動,抬屈原像上街遊行……

今年,由於我們家鄉的河水比較淺,所以沒有舉辦賽龍舟這項活動。但是舉辦了盛大的遊街活動,這次舉辦的活動比往年更加熱鬧,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遊街的隊伍最前面是舉着五顏六色彩旗的隊伍,後面跟着的是打腰鼓的隊伍,再後面的是抬着龍王和屈原像的隊伍,還有敲鑼打鼓的花燈的……

當然,最典型的就是吃粽子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包粽子。我奶奶包的粽子可好吃了,快來嚐嚐我奶奶的手藝吧!

5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演變而來的。

屈原二十多歲被封為左徒,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是有好多人歧視他,在皇帝面前説他的壞話,使屈原被降職為三閭大夫,但他還是對皇帝忠心耿耿,有好多好的建議,但皇帝始終不採納。屈原就去了一個小村子,每天到江邊散步,藉以排解心中的苦悶。不久,皇帝去世,兒子繼位。皇帝的兒子整天國事不管,終於,在他繼位二十多年時,秦軍攻破了都城,消滅了皇帝。聽到國亡時,屈原想不開,抱起一塊大石頭跳到江裏自殺了。村裏的人聽見了連忙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江水悠悠,哪還有屈原的影子啊!村裏人只好把粽子往江裏扔,不要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子!

我們從小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小時候努力學習,將來向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6端午節

屈原是故事後的一位愛國詩人,他在十幾歲是就當上了左丞相,十分的皇帝的重用。知道有一年,幾位奸臣看着屈原這麼受皇帝的重用和寵愛,心裏非常妒忌。一起想了一個計策。過了幾天,他們開始行動了。他們這些人,天天圍繞在皇帝的邊上,每時沒刻都在順皇帝的心。那皇帝也真是的,是一位受不起誘惑的皇帝啊,幾句甜言蜜語,就把他“迷”的天昏地轉。

皇帝有在奸臣的勸説下,把屈原流放,在流放的土中,屈原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説自己的國家被敵軍搶走,百姓生不如死,於是屈原跳進汨羅江。

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於是趕緊划着船在江裏撈屈原的屍體,有些人包棕子投進江中,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

現在你們因該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了吧,也因該知道賽龍舟和吃粽子的原因了吧!

7家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期——端午節。

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反抗壞人的殘酷迫害,於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便組織小船到江中尋找屈原的屍體,同時,為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裏餵魚蝦,好讓魚蝦吃飽不去吃詩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端午節。

又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民間有許多跟“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的。人們用藍、白、黃、黑、紅五種線系在兒童的手腕和腳上,稱“長命縷”。小孩子繫上這種線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的門上插菖蒲、艾草等東西,讓這些東西給人們帶來平安;在這一天,大人們為我們準備了水,在水裏放了些艾草,給我們淋浴,希望我們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的,灑下艾草水,把毒蟲殺死。

我的介紹,你喜歡聽嗎?

8不一樣的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天下着零星小雨,路上行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粽子,趕着回家過端午節。我也拎着書包急急忙忙的趕回家。一打開門,迎面撲來的是二個香噴噴、油膩膩的粽子。我迫不急待的咬上一口,香味立刻瀰漫了整個房間。

我問媽媽:這粽子是從哪來的?媽媽説:是對面的鄰居送的,他家自己包的”。以前我家衣服被風吹掉到樓下,是對面的鄰居幫我們撿回來;以前有好吃的東西,也是對面鄰居送我們的,媽媽經常送給他們一些好吃的東西。媽媽常説:“鄰里之間相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這個端午節媽媽雖然沒有給我包粽子,沒有給我準備端午節的食物,家裏也沒有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過節氣氛,但是鄰居老爺爺讓我們感覺到了一絲温暖,讓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標籤: 八篇 端午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duanwu/gn4e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