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精品】清明節假期作文集錦十篇

【精品】清明節假期作文集錦十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假期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清明節假期作文集錦十篇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1

就像杜牧詩中寫的那樣清明節三天小長假裏,每天都下雨。4月6日星期一本來和爸爸媽媽説好去上海博物館的,可是早上起來外面雨下的好大,只好取消了行程,心裏非常失落。吃過午飯,爸爸媽媽看到雨停了,決定還是帶我去參觀一下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新館是1996年建的,建築由方體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型出挑組成,形如銅鼎,暗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音樂課上吳老師跟我們講過)。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十三萬件。藏品包括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璽印、錢幣、少數民族工藝等。我最喜歡看的是書法和繪畫。雖然書法裏我好多字都不認得,但是這些藏品有的寫的蒼勁有力,有的寫的龍飛鳳舞。有好多好多不同的字體。我還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學國畫,媽媽説等我學會寫毛筆字了就去學,我非常開心。

時間總是過的非常快,一下午馬上就過去了,決定下次和好朋友一起再來參觀。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2

4月6日,我和媽媽表姐小裴阿姨去黃河灘放風箏,那裏的人真多,天上飛滿了各樣的風箏。地上還有剛露頭的小草,有一種草叫茅根草,它的花叫毛芽,剛長出來圓圓的,鼓鼓的,一拔就掉,我拔 了好多,再像扔飛鏢一扔出去。我盡情的蹦啊、跳啊,玩的太開心了。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放假了一天,我們準備組織去果園看看,各種樹的花,瞭解春天的生機勃勃。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一年的月4日至4月6日之間,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要去踏青,尋找春天。

到了下午,我們集合之後,便開始上了路了。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看見了許多用粉筆畫的圓圈,裏面好像寫着什麼字,上面還蓋着紙燒完的灰。我不明白那是什麼,便問媽媽:“媽媽,你看地上用 粉筆畫的圓圈是什麼意思?”“這是那些遠離家鄉的人無法回家上墳,所以在這裏燒些紙錢,祭奠和懷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希望他們在冥界過的更好一些。”媽媽回答道。

我們在路上悠閒的騎着自行車,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説,時而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果園。

走進果園的時候,先看見了蘋果樹、桃樹、杏樹、杏梨樹等幾種果樹,其中杏樹開的最好了,一朵朵潔白的小花,那麼聖潔。只要輕輕搖一搖樹枝,那白色的花就像雪一樣紛紛揚揚的飄灑下來。

走到最前面,在往果園深處走,你可以看見一從綠油油的小苗,仔細觀察會發現在綠葉的掩護下,有許多小白花藏在哪裏,有的還是花骨朵呢。

等享受完美景之後,我們開始返回了,在返回的途中有看見了玉蘭花、迎春花和梅花,他們依依不捨的在跟我們打着招呼,爭先恐後的再跳入我的眼簾,想讓我欣賞他們的美麗,感受它們的魅力,分享它 們的快樂。

我們今天走進了春天,看到了漂亮的花,欣賞了美麗的景,感受到了春的勃勃生機。春天,充滿了能量,孕育着希望。此時,果園花朵爭豔;秋天,果園瓜果飄香,美麗的果園將會是碩果累累,一片豐 收的景像!

我期待着。秋天,我一定要再去果園,收穫果子……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4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學校放了假,我和爸爸買了紙、香、鞭炮準備給老祖宗上墳。

一路上,桃花開了、杏花也開了,小蜜蜂在樹下飛。一幢幢新樓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在綠樹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我記得往年這裏都是一座座低矮的平房。經過了一片核桃林到了墳地,我們幾個人誠心誠意的上香、燒紙、爸爸還領我磕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祭奠完了祖宗。

回家的路上,爸爸和二伯在談論家鄉的變化。是啊,“5?12”大地震以後在國家的支持和好心人的幫助下人們住上了寬敞的樓房。就像二伯説的一樣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生活在和諧美好的大家庭裏,我們需要的是愛,更是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着這句詩句,然而大家必須會説,這就是關於清明的,這還不完整,這就應就是關於清明掃墓踏青的,也就就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就在今年,我親自經歷了一次掃墓活動。

清明節那一天,我要去掃我曾祖父和曾曾祖父的墓。我們三五成羣地來到墳墓邊,大家就忙忙碌碌地幹了起來,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掃地,還有的在閒聊,幹完了這些,只見旁邊幾個老人拿出打火機,拿出一張張紙錢,在墳墓前燒了起來,紙錢越燒越多,火也越來越旺,火堆裏還冒出一團團濃煙,撲鼻而來還散發着一陣陣臭味,整個墓場都烏煙瘴氣。突然,一陣風吹過,一張帶着火的紙錢就飄了起來,我心裏想會不會引起森林火災啊!我心裏正為山上的樹木們着急,它們要瀕臨死亡了,這該怎樣辦呢?我正着急的時候,有個人拿着掃把上前制止了這個“火芯”,我的心才平靜了下來,之後,我就問媽媽:“他們為什麼要燒紙錢?,這樣多危險啊?”媽媽説:“就是啊,他們還不懂科學 你也能夠投稿,以為這樣做就是對過世親人的關愛,也想讓他們給自我及家人帶來好運,其實,這就是錯誤的,然而只要我們心裏對過世的親人存着懷念就夠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經過了這次掃墓,我明白了清明節的好處。我更期望每個人都能用科學環保去掃墓,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6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隻他娶她時送的銀鐲子,已經被磨損的看不清花紋;老到他為她戴上銀鐲的手,已經變得顫抖。清明時節雨紛紛,讓人想起那時的他和她。

他年輕時,也是個皮相極好的小夥;她年輕時,也是隔壁村裏愛漂亮又樸實的農家女。或許是一天,她揹着揹簍在清明的小雨中,偷採了爛在山中的白茶,在温泉邊奢侈地用茶泡腳,遇見了他;或許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墳,卻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總之,好像是緣,兩個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葉縈波荷s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簪頭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銀鐲子,穩穩地。

親戚鄰里們説,她嫁得好。她是農家女,卻真不會做菜做飯。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饅頭,煮好豆漿,她便起來了。每年清明,她準會吃到她做的清明饃饃。聽她講晉文公,介什麼推。他是文化人,也是愛讀書的農村人。他是説過怎樣做清明饃饃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聽着,因為她知道,他會做給他吃。

後來他們有了一雙孩子,他是嚴父,她是慈母。他做父親可做得真好,孩子們還未入學,他便把他們抱在腿上,講講氣壯山河的歷史人物,長長的中華歷史。那會兒農村,有哪家孩子受這般教育,他是前瞻遠見式人物。每每過節,他也會應時節講講玉兔嫦娥,年獸,晉文公,介什麼推的。他講這些時一向嚴肅,板着臉,唔,他説敬畏文化和歷史。她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但對村裏的其他鄉親,他卻熱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難,他手一揮,便把他們的小半積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內心的善良、熱忱以及執着。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緊肋褲腰帶時,他再借錢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裏的苦澀。在他心裏,四周的鄰里,均是骨肉至親,村子裏的每個人,都與他有着同一個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並不完美。那時無油無鹽的飯菜,她也會做,卻無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燈下,等她的丈夫從大隊下班回來。

再後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

他們給她買了電飯煲,她終於可以煮香白的米飯,雖然有時夾生。他們可以供養他們了,田裏的農活在逐漸減少。她經常在午後,同他踱到後面的竹林打麻將,口中哼着老舊的歌。竹林裏的鄰里都是和他們差不多年歲的。一羣老人顛三倒四地打牌,稀裏糊塗地開心,一元兩元的不謂輸贏。

更後來他們有了孫子,他和她在慢慢變老,他的執拗勁更厲害了。他接孫子放學,孫子今天的拼音還沒掌握牢。那會兒教育開始現代化了,漢語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孫子往路中間一放,直到孫子把拼音念得滾瓜爛熟,他才用自行車把孫子載回家。她只是在聽到糟老頭的倔脾氣後,想起了當年那些借走的錢。轉眼間利息已經回來,黃二孃的雞蛋,王五的魚,張小子的桑葚……這次他所堅持的',説不定也是這因果的鏈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講起清明寒食的來源,是為紀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給孩子孫兒們講的語句,年年都講,連她這個農村老婦都記得了。

後來他們更老了。他開始經常傷風咳嗽,她倒還健康,時時照顧他。

有一次他不知從哪裏聽來醫生給他用的藥不對,犟脾氣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藥。於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訴醫生。醫生趕至,責怪他生病還那麼武斷,居然不遵醫囑。他臉色鐵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當他是一時犯倔脾氣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記了怎樣喝水,怎樣咽飯,怎樣穿衣。好像一剎那,她把什麼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認不得經常玩的麻將,甚至,有時,連他們的孩子也不認得了。但她唯一記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樣、聲音,熟悉而清楚。自從生了病,她變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裏最好的醫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着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醫院守了幾天,竟傷了風,但仍不忍離去。

冥冥之中,他們都感受到了什麼。她在孩子的勸説下,縱心裏不捨,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養病。他説,好,明天來看你。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發,站在村口最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車,他慢慢走近。夕陽很暖,他牽着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寧願被火燒死,也抱着樹不放,不離開母親,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離開他們,不離開安謐的村莊,他們的家。

又是清明,門口開花的的玉蘭樹因小雨變得疏落。空氣裏泥土開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人,漸漸遠行。孫女要向他學做清明饃饃,她知道,或許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動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沒學會呢。她,他和他們的子孫去給祖先上墳。雨一直不停,落在葉面,落在泥土上,匯成細流,和他們的光陰一同逝去。或許有一天,他們也要這麼,長眠地下。她想,誰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來臨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來臨之後,他願同她,靜靜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煙雨紛紛。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7

又是一年清明節 ,又叫掃墳節,也就是我們祭奠 死去的親人,去給他們上墳的日子。

今天 我起得很早,因為我要去鄉下給爺爺 上墳,爺爺的墳墓在我們隔壁的一個縣城,坐車大概要一個來小時,一路搖晃着不知不覺就到了,一下車,哇!

人真多呀!

縣城的,鄉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們先到街上買了些小紙作就上山了,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的清明節可不一樣哦,陽光 明媚的,大老遠就能看見山上的祖墳,我們先到了老爺爺的墳上,按照我們這裏的風俗,先要除掉墳墓旁邊的雜草,然後再進行祭祖儀式,由於今年政府規定不能在山上點香燒紙,以免引起火災,所以我們只是象徵性的在墳上壓了些紙錢,在墳墓旁邊圍上了我們親手採摘的映山紅。

掃完了老爺爺的墳墓,我們又得掃爺爺的墳墓去,翻過了一座山就到了,爺爺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輕的,到了爺爺的墳墓上,奶奶 就想起了爺爺的許多往事,嚎啕大哭起來,受她的影響,大家不免都有些傷感的情緒,同樣我們也是把爺爺的墳墓清理了一下,壓上了香紙,就下山了。

一天的掃墓 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雖然爬山有些難,但是我還是跟着隊伍順利的完成了這次活動。我喜歡清明節這一天。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8

這天,陽光明媚,微風中似乎還有些涼意。在這個春風拂面的清明時節,我們去濕地花園踏青。

路上,我興奮的觀賞着路邊的風景。桃樹已經開了花,粉紅粉紅的,給馬路增添了幾分生氣。花壇裏的草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襯托着那粉紅粉紅的花朵。春風像媽媽那温暖的手輕輕地撫摸着我 的臉。我迎着春風,不一會兒就到達了濕地花園。

剛走進濕地花園的大門口,那迷人的景色就把我迷住了。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的樹木都已抽出嫩綠的新芽。往裏走有一個大湖,湖邊上栽種着許多花花草草,它們爭奇鬥豔,競相開放。 看,那雪白的櫻花,一簇簇,一串串。還有紅色的櫻花也開了,滿樹花朵開得火紅,一朵朵,一團團,像孩子們的笑臉。最漂亮的要數那桃花了,奼紫嫣紅,遠遠望去,好像從天上落下來的一片片朝霞 ,散發着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吸着香氣,好像總也聞不夠。走近一看,有的桃花半開半合,只綻開兩三瓣,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桃花全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在枝頭怒放着;有的含苞欲放,好 像一個等待出世的嬰兒。總會引來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它們圍繞着一朵或兩朵花不停的飛,有時停在那上面吸點花蜜。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再往裏走,我們發現了一大片漂亮的油菜花地。金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美麗極了。我不由得深深呼吸,那香味沁人心肺,讓人心曠神怡。那誘人的香味還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 一時間,我彷彿進入到了一種幻想的情境當中。我在油菜花中跑着,跳着,笑着。真像是“待到油菜花開時,我在叢中笑”。

不知不覺,我們都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濕地花園那美麗的景色仍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我不會忘記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明時節。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9

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團,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學回家,我來到廚房,看見盆裏有一大團看上去發黴了似的綠東西,覺得很奇怪,便去問外婆:“這是什麼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説:“這是用麪粉搓合一種草,再加上一點水做成的麪糰。別看它這麼難看,其實是用來製作青團的。”聽到包青團,我就來勁了,一定要幫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麪糰來反覆搓揉,使麪糰變軟。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沒力氣了,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看到外婆還是那麼用力地搓,我也就堅持了下來。

搓好麪糰之後,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把麪糰分成一塊一塊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塊拿在手上繼續揉。外婆説:“先在粉團的中間戳一個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後把粉團做成碗口形狀,就可以放餡了。”我照着外婆説的去做,但不管我怎麼努力,就是做不好。這粉團太不聽話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對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棄的時候,外婆説了一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於是,我又繼續做。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粉團捏得有點像碗口的形狀了。然後,外婆又教我怎樣放餡,怎樣封口。原來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講究的。我學着外婆的樣子,認認真真地做,終於把一個青團包好了。我激動地嚷了起來:“我成功了!這個青團一定要留着自己吃。”外婆看着我這興奮的樣子,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我看見外婆把包好的青團貼上幾片葉子,再把葉尖剪掉,覺得很好奇,就問:“為什麼要貼上葉子呢?”“這樣蒸起來才不會黏着鍋,方便拿出來。”外婆邊貼着葉子邊説。我見外婆這麼忙,也過來幫忙。

最後,是把青團放入鍋裏蒸。我又想起了一個問題,就問:“外婆,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外公聽見了,搶着回答:“吃青團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傳統習俗。就拿我們這些農民來講,青團又稱苦團,吃了青團後,就要開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開始了。”聽了外公的話,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青團蒸好後,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湊近一看,個個青團晶瑩剔透,就像一塊塊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説:“青團要涼一會兒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涼了一會兒,我們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團。我嚐了一口,真是又軟又香,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這次包青團,不僅讓我嚐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團,還了解到了關於青團的知識和傳統,真是令人難忘啊!

清明節假期作文 篇10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這天的早上,媽媽和奶奶早早地就起牀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葱、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説: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鐘的時候,我們帶着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着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説,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羣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説,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裏,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着。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着,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着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着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説:“糟糕,下雨了。“小姑和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説:“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着“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着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qingming/01mv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