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熱)家鄉的清明節作文

(熱)家鄉的清明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熱)家鄉的清明節作文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然而清明,一個令人懷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彷彿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好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就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就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就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別辛苦。在祭祀的時候人們總就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就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就是單一掃墓的方式,然而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裏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但就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祭祀新風。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藴涵着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我懷着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打開櫃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着姥爺的相片説:“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説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3

“清明艾餃松花糕,上墳芽豆呱呱叫。”每到清明,在我們紹興農村,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因此也叫艾餃,但味卻截然不同。

清明之後,天氣轉暖,多雷陣雨。田埂上,小河邊,草叢裏,一篷篷,一簇簇的的艾草長的旺盛。雙休日到了,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手提竹藍,三五成羣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葉,不一會兒,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藍子裏,煞是好看誘人。

回家後,媽媽將青艾或黃花果草洗乾淨,在煮一下,放點食用鹼,艾草容易搗爛,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頓時變成碧綠色的粉團,鮮嫩欲滴,還是半成品就讓我垂涎。準備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餡也是很講究的,常見的有芝麻白糖,也有筍絲豆腐乾加鹹菜的。

我與媽媽開始包艾餃了。這包果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緻些,那褶折得就像花邊一樣,一個個碧綠剔透,可愛極了,看媽媽包清明果也是一種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藝術品從媽媽手中飛出。那一個個碼放整齊的艾餃讒得我只得嚥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大約蒸了二十分鐘,蒸熟出籠的艾餃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人們用它掃墓祭祖,媽媽總也忘不了在城裏的.親朋好友,總在清明時節給他們送來自己做的清明果,那親情,那美味令人難以忘懷。俗話説“清明吃艾餃,不怕陣雨澆”。

每年清明,我是最高興的,因為不僅可以出遊上墳還有一種食品,叫作芽豆,也是必需的。而上墳為什麼要用芽豆?也是大有寓意的。因為“芽”再進一步就是“苗”,芽和苗都是有希望有想頭的東西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説的那樣。那天我起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半山腰可就不一樣。那裏雜草叢生,雜草高出我一個頭。走着走着,我們來到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墳墓上用些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等燒完還用帶來的水滅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裏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説:“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一遍,我們就下山。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説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不只是因為巧合還是因為什麼,只要每到清明節總是會淅淅瀝瀝的下着小雨。

我望着窗外,看着雨珠“滴答,滴答”打在窗户上。走到外面,一滴,兩滴,三滴。滴到脖子上,感覺冰冰涼涼的,讓昏昏沉沉的我清醒了不少。站在空地上,抬頭向遠處望去,天空依然不知疲倦的下着。想再看遠一點,可是老天好像故意和我作對,給她穿上了潔白的`輕紗,神神祕祕的。

清明節來了,我準備了一些小白花和紙錢。小白花你可以在商店裏買到,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動手做,非常簡單。只需三個步驟——1。將一張張長方形的紙放在一起,角和角之間對齊,再折成波浪狀。2。找到中心,套上鐵絲。3。將紙分開,在進行調整。一多漂亮的小白花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之前和其他東西當然是媽媽準備啦,媽媽做這些東西可都是老手了,眨眼間,媽媽就完成任務了。

萬事俱備,該去掃墓了,我們拿起了我們早已準備好的東西,去“爺爺家”了,到了“爺爺家”爸爸就拿起鋤頭開始為“爺爺家”清除雜草,我和媽媽也在一旁幫忙。這些都是我們這兒的規矩。

打掃乾淨了,可以開始獻花了,燒紙錢了。媽媽點燃了一些香,分了一些給我和爸爸。媽媽在輕聲禱告,我和爸爸在心裏禱告。禱告儀式結束了。我激動得把我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爺爺,我想爺爺應該會很開心吧!

開始燒紙錢了,是我和媽媽一起完成的。在我們這兒有一個奇怪的規矩——燒紙錢的時候必須點過,這樣才是你獻給祖先的錢。

清明節,人們都來來往往的掃墓,真是“路上行人慾斷魂”。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6

一封信,我心中的美好家園,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黨在小家鄉的清明節,大

太陽終於探出了半個頭,那麼大,那麼紅,接着像被誰推了一下,猛地跳了出來,變成了純金色。家鄉的清明節,大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麼大,那麼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裏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夏天,雨點嘩啦啦。天上的雨點像篩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瞭如鏡的.湖面,嚇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魚兒。這時候,一個高個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鋼口跑去。他頭上戴着鴨舌帽,鴨舌前吊着一副藍色的眼鏡,滿臉通紅,流着汗水,腳穿帆布襪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寫一封信,我心中的美好家園,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朦朧中,我發現房間裏還亮着燈。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書。啊!爸爸又工作到這麼晚。天氣又悶又熱,我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濕了。我輕輕地跳下牀,去拿毛由擦汗,順便也給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見他臉上、背上都浸着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汗衫與濕透了,幾隻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連忙一巴掌打過去,把爸爸嚇了一跳。我把毛巾遞給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頭工作起來。當我重新上牀時,只聽時鐘“噹噹噹……”地敲了12下。

幾顆大而亮的星星掛在夜空,彷彿是天上的人兒提着燈 籠在巡視那浩瀚的太空。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思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就像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就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別辛苦。在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裏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可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祭祀新風。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藴涵着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8

清明節是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唐朝大詩人杜牧以“清明”為題寫的一首絕句詩。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使人讀得朗朗上口。這是杜牧描寫的清明節的景象。

從“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知道,清明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而在這種天氣裏,田野裏會長出一種叫“綿菜”的植物,這種“綿菜”就是我們清明節吃的清明果之中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説起清明果,我們非常不陌生,在清明節就會吃到,可你知道清明果的製作方法嗎?有多少人只知道吃清明果,連清明果怎麼做都不知道。在清明果的皮裏,主要由綿菜和糯米制成,先把綿菜洗乾淨,放在開水裏煮軟,然後把綿菜撈出,放進石臼裏與糯米粉一起搗,直到把它搗成糯米糰,它看上去綠綠的.,非常好看。清明果的餡兒也有很多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糖餡兒的,它是黃豆粉與紅糖摻和成的。清明果還有蘿蔔絲和肉餡兒的。每一種餡兒都有不同的味道,紅糖餡兒的雖然好吃,可吃多了會上火。蘿蔔絲和肉餡兒的清明果其實還有很多配料,如:香菇,木耳,蝦米等等。但蘿蔔絲和肉是最主要的。清明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掃墓,祭奠祖先。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清明節這天我們要做清明果,掃墓,祭奠祖先,但在別的地方,清明節還要做些什麼呢?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説的那樣。那天我起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與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半山腰可就不一樣。那裏雜草叢生,雜草高出我一個頭。走着走着,我們來到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與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等燒完還用帶來的水滅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裏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説:“表示祖先與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與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一遍,我們就下山。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説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從何時起,然而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就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我懷着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打開櫃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

我輕聲的對着姥爺的相片説:“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然而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説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都就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就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然而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父親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母親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一個字都不敢説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

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父親母親,我父親母親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裏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

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父親母親的樣子,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我的父親母親在説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

最後,我父親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説:“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説:“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父親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説:“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父親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2

明天是清明節。聽奶奶説,清明節是祭拜祖先的節日。所以爸爸宣佈明天全家人回老家長樂下洋掃墓。“老家”在我的腦海裏一點概念都沒有,僅存的只有:一片荒涼的小村莊,幾座稀落的草屋或是瓦片房,枯黃的樹木,田間幾頭年邁的牛。雖然如此,但一聽明天要回老家,心裏還是有些興奮。

天剛矇矇亮,全家人便驅車回老家。天公作美,到中午,太陽高照,陽光明媚,火紅的太陽露出一張燦爛的笑臉。

山有些陡,只要一不留神就會往下滑。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爬到了目的地。我瞬間被眼前熱鬧的景象呆住了,想不到當年荒涼的小山村,今天竟是如此的熱鬧。我帶着疑問詢問了爸爸,爸爸告訴我説:"清明是一個大節,是祭拜去世的人們,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視.。於是大家都會在這一天不遠千里的趕回來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香、送花,寄託對他們的`一種思念之情。我聽了連連點頭。

大人們開始做一些準備工作,我與妹妹就在旁邊看着大人們忙前忙後,腦袋中總浮現一些畫面:是不是墳裏的人都已化為魂昇天戓入地了?

過了一會兒,祭拜祖先的活動結束了,我把摘到的清明花也放在墳墓前,給予表達我對那些逝去的親人的尊敬與懷念之情。雖然裏面睡着的人我是不認識,或是也許照片裏聽大人們提過。最後大夥們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3

清明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從南寧一起回老家富川朝東去祭拜祖先。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來到田野上,只看見綠草如茵,家鄉的空氣裏到處都瀰漫着春天的氣息,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追求着鮮豔與俏麗,到處繁花似錦,好似一幅美麗生動的畫面。咱們一邊踏着綿軟的泥土,感受大地那獨特的氣息,我好像感覺到了春天婀娜多姿的俊俏姑娘在向咱們走進。

按照當地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香火、大公雞、鞭炮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我和爸爸他們一起先來到爺爺的墳前,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祭品,先上香,然後燒紙錢,爸爸在向爺爺祈禱着,我也默默祈禱着:爺爺,希望您能保佑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我的學習進步,全家幸福。爺爺,您聽見了我的心聲了嗎?

我的眼睛一片朦朧,最後,咱們磕了幾個頭要去奶奶那邊了,我有些捨不得:爺爺是很早以前就去世了,雖然我沒有見過他,但是我從他的照片能看出他是一位慈祥和善良的老人。接着咱們又去祭拜了奶奶,奶奶是在我出生後一個月就去世了,我也是從看奶奶的'照片知道奶奶的模樣,奶奶是一位非常和藹可親的老人。我給奶奶磕了幾個頭,心裏在祈禱:奶奶,您要保佑咱們全家平平安安,我快樂成長。最後燒完祭品,咱們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頭,默默地離開了墓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寫的沒錯,雖然今天晴空萬里,鳥語花香,但在懷念逝去的親人們時,咱們的心情是悲傷的,那陣陣和風在咱們的眼裏,也是漫天的風雨。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4

清明節是放假的。我們全家乘着車子去鄉下,為逝去的親人掃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的天空該是灰濛濛飄着些雨絲的,正如大人們虔誠而肅穆的神情。而今年好像格外的清澈澄明,該是為着“灑脱天地間”的孩子出遊踏青吧!鄉村四月是沒遮沒擋的綠着。麥苗、蠶豆、野草……就像一羣孩子撒開兩腿肆意奔跑着。溝渠邊,田壟間,哪怕背對着太陽的小河岸,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或深或淺地綠着。這綠不知要蔓延到哪兒,一路穿行,總覺五臟六腑也變成綠的了。綠中鋪開的是金燦燦的菜花。指甲大的小花卻明亮得耀你的眼。一壟壟,一塊塊,一片片……它們肩並着肩,手挽着手聯袂演繹着四月的歌。不經意中,我的衣服,臉頰已與這淡黃的花粉相映成趣了!這次出行的主要任務該是掃墓了。我們每到一處先人的墳前,過程是差不多的。

先是爺爺將象徵着追思的紅紙剪成波浪狀,夾在小蘆柴棒裏,插在墳前。然後燒紙,我們相繼磕頭。爺爺説,這些紙灰墳墓裏的祖先會收到,並在他們的世界當着錢用的。看着隨風翻飛的紙灰,我就想:多燒點吧,雖然我沒有見過你們,但你們是我的祖先,就應該讓你們生活得更富足!最後,我們來到外公的墳前,一個我四歲時就離開我們的老人。清瘦的'臉龐,微笑的眼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裏。外公看到我常常大聲地笑,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外孫來了,最喜歡將我高高地舉起,用硬硬的胡茬扎我。

可如今,外公您在哪裏呢?您的外孫已經長大了,我燒的紙灰您真的能收到嗎?想着,想着,眼淚不覺流了出來,我認認真真,畢恭畢敬地磕了個頭……家鄉的清明節,綠着,黃着,一如心底的哀思無邊地延伸着……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這裏過節總有自己的特色。

現在我就給大家説説我們這裏過清明節吃的兩種特色食品—鬆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吧。臨近清明時,家家户户都去山上砍松枝,揹回家裏,用刀把粗糙的老松樹皮輕輕削去,再用手把裏層新鮮的松樹皮剝下來,曬它個三五天。松樹皮曬乾後,又將它放在罐子裏,再放入適量的水和柴灰,把蓋子蓋上,用火將松樹皮煮熟,這時候松樹皮已經變成紅色的了-煮鬆皮是做鬆皮子粑粑的一大主料。(聽外婆説,罐子裏的灰要好,木匠師傅做木材時推出的刨花就不行,如果把刨花燒成的`灰放到松樹皮裏,既不能把鬆皮很快煮熟,也不能使鬆皮變紅,做成的粑粑也不會好吃。)鬆皮煮熟後,又將它從罐子裏倒出來,進行清洗,直到沒有任何灰燼為止,然後把它舂細,待用。做鬆皮粑粑的另一大主料是糯米。將糯米提前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去推磨,將糯米磨成粉,拿到家中將米麪和舂細的鬆皮混合揉成一團面,混合時要加點水,這樣麪粉和鬆皮才能融為一體,還要放適當的鹽,這樣煎出的粑粑才有鹽有味。鬆皮子粑粑的煎法和煎一般粑粑的方法一樣,揪出一團面,捏成一個個圓餅樣的小粑粑,油辣後放入鍋裏,不一會兒,香甜美味的鬆皮子粑粑就煎熟了。

那清香的味道,很遠就能聞着,讓人垂涎欲滴,讓人越吃越愛吃。除了鬆皮子粑粑,我們這裏有名的還有茴香粑粑。顧名思義,茴香粑粑便是以糯米麪和切細的茴香為主料做成的粑粑,茴香粑粑也很好吃,但我還是喜歡鬆皮子粑粑那清香宜人的味道。

我們這裏過清明節,其它習俗與別的地方大同小異,我就不説了,只是不知道看了我的文章,你是否想嚐嚐我們的鬆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呢?如果想吃,就來和我們過清明節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qingming/2gl4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