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實用】清明節祭祖作文集錦7篇

【實用】清明節祭祖作文集錦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祭祖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清明節祭祖作文集錦7篇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1

今年是清明節休假實施的第一年,我也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

清明節祭祖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是莊嚴、肅穆的。

清明上山祭拜先人雖然十分累,有時還會摔幾跤,山路又十分難走,但祭奠親人的心情卻是虔誠的。

今天我跟爸爸媽媽一同去上奶奶的墳。奶奶去世時才50歲,我這時還沒出世,雖然對奶奶的影象不存在,但懷念奶奶的感覺卻沒減少,所以我更加珍惜這一次的掃墓行動。爸媽每年都來祭奠,為墓碑改改字,除掉些雜草。可是草的生命力這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我連忙拿起鐮刀除草了,我用力砍了下去,可不但草沒砍下,我的手指頭都要砍下了。這時,爸爸便過來幫我,他説:“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順着爸爸的方法,我還真會砍了!在我跟爸爸媽媽的努力下,終於把草清除乾淨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讓奶奶的墳地也變成一塊綠色環保的淨園。

清明定為休假日有利也有弊,儘管大家都可以有時間上墳了,但上山的交通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堵了一小時的車,看這些交警叔叔也指揮得夠累,我想以後這方面的`安全疏通得也有個規範吧。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跟尊敬。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2

有一回我家裏過清明節,全家都在忙上忙下。

奶奶從街上買菜回來,準備做飯。她買了茶幹、豆腐、白魚、燒雞、鴨子等等,就是沒有鹹菜。我很疑惑,問奶奶:“奶奶,為什麼這裏面沒有鹹菜呀?”奶奶温和地回答:“祭祖的時候是不可以有鹹菜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去找爺爺,看看他在幹什麼。

爺爺正在擺桌子。他把桌子擺在屋子正中心,還把桌子轉了一圈。我不解地問:“爺爺、爺爺,為什麼要把桌子轉一圈呢?”爺爺回答:“因為要請先人吃飯,這是一個禮節。”他説着,一邊從櫃子裏取出香爐、蠟燭、打火機和香,把它們放在桌子上,並且點燃。

上好菜以後,奶奶和爸爸他們一起拿出一個大大的筒子,在裏面放了一些稻草,爸爸説這些稻草代表着金條,又往裏面加了許多手工做的“銀子”。然後爸爸從筒子裏拿出一隻“銀子”,從香燭裏借了一下火,點燃了“銀子”,站在門口。我問他:“爸爸,你在做什麼?這是很危險的!”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我正在給先人發信號,要請他們吃飯了。”説着,他把手上的紙錢丟進了筒裏。不一會兒,火就燒起來了,那火似乎像是先人們在品嚐我們的食物,在讚美我們的食物呢!我和大人們在火盆邊上,把紙錢扔進火爐,希望先人們在另一個世界裏不受苦受累,生活變得更美好!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的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4

昨天是清明節,我懷着沉痛的心情來到祖父祖母的墳前......

“祖父,祖母我們看你們來了!”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説。接着,我們把剛摘來的杜鵑花放在祖父祖母的墳前。此刻,我的眼眶模糊了,“祖父,您......您在天堂過的好嗎?沒人欺負您吧?”我默默地想着,“想當初,您對我的照顧可以説是無微不至的。

記得那天,爸爸媽媽出去了,只留下了您和我。中午時分,飢餓像一隻螞蟻一樣,鬧得我難受。您見我如此飢餓,從未下廚過的您,身患重病的您竟然為了我,您的孫女燒起了飯。不僅如此,您還為我洗衣服......、想到這些我不禁放聲大哭起來:“祖父,您對我的愛,我會永記在心的!”説完,媽媽拿出豐盛的祭品放在他們的墳前,我們也默默作了祈禱,過了不久我們把“金條”“元寶”等東西放雜一個盆子裏,然後點燃火柴,只見那火燒得很旺,很旺......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詩中名句,抒發了詩人在清明時節哀傷沉痛心情。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爸爸早早起牀,要我和他一起回老家給我奶奶掃墓。我們坐車回到老家,爬上一座山坡,就到了奶奶墓前,爸爸先把奶奶墓前供桌打掃乾淨,擺上供品,然後,爸爸清掃奶奶墳墓周圍枯枝爛葉,爸爸慢慢清掃,可見他心情十分沉重,眼中充滿着憂傷和懷戀。我看到這一切,心情也十分沉痛,禁不住鼻子一酸,潸然淚下。晶瑩淚光中,不由得想起奶奶。我小時候,奶奶最親我。那時,奶奶總是抱着我,在小村子裏轉悠,每見到一個人,奶奶就會説:“你瞧,這是我小孫子,看,又白又胖,長大一定有福……”説着,奶奶就開心地笑了,她一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臉上皺紋更深了。我還依稀記得,燈光下,奶奶在一針一線為我納鞋或者縫補我由於貪玩而弄破衣服,奶奶手很巧,總能在我衣服破洞處縫上一朵花或者一隻小動物,常令我小夥伴們羨慕不已。我淚水一滴滴灑落在奶奶墓前,這時,我感到天空似乎暗下來了,風吹着樹葉,颯颯作響,似在奏着悲傷樂曲。

掃墓快要結束了,我和爸爸給奶奶深情地三鞠躬。我擦乾了眼淚,可心中還是有一種説不出酸酸滋味,我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唸道:奶奶,明年我還會來看您,下次,我要用優異成績來告慰您。到時,我要讓奶奶知道,她孫子確是一個爭氣孩子,她孫子已經長大了。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6

又是清明節,一大早,父親便開車帶着我和爺爺去農村給祖父、祖母和祖先們掃墓。一路上,春寒料峭,遠遠望去,路邊的小草、大樹,綠得充滿生機,還不時掠過一束束桃花,但我卻無心欣賞,心中飄蕩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們來到我們張氏家族的墳山,這裏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先人們都在這小山坡上安靜的長眠。父親從車上拿出一捆花花綠綠的紙花和紙錢,爺爺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爺爺首先來到祖母的墳前點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淚水也在眼眶裏打轉;父親把紙花小心翼翼地掛在竹竿上,然後深深的插在墳堆上,風兒吹過紙花,隨風擺動,好像在為祖母跳着一支悲傷的舞,突然爺爺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這聲音打破山野的寧靜,把我從沉思中驚醒。接着,又是一陣噼噼啪啪聲,煙霧瀰漫,火焰熊熊,整個墳場熱鬧起來了,只見每家每户都在各自的祖墳上,扎紙花,燒紙錢。他們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寄託着對祖先的感恩之心。

掃完墓,回家的路上,我彷彿看到了祖母那燦爛的笑容,還撫摸着我的頭説:“只要你認真學習,鍛鍊好身體,我也就放心了……。”

清明節祭祖作文 篇7

清明的雨使我想起了奶奶。

在我的家鄉,並不是只有清明才要去祭祖,像清明、中元、寒衣等等這些日子都是祭祖的日子。

往往都是父親或者奶奶買了煙酒和紙,奶奶再把紙剪成紙錢,然後父親拿去祭祀。紙是專供祭祀的一種特殊的紙,但不是買來就可以用,買來之後還需要把它剪成錢的模樣(説是錢的模樣其實並不像錢,只是象徵性地在紙上剪幾個缺口)方可使用。每一次奶奶做這項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搬個小凳子坐在她旁邊幫她把每張紙揭開,以便利於燃一燒。奶奶剪紙錢不是用手和剪刀,而是用他的心和她的思念。

爺爺去世的比較早,撇下了七個孩子,全憑奶奶一人照料。一個女人扛起一個八口之家可不是意見像剪紙錢那麼容易的事。奶奶一步一步是怎麼過來的也都藏在奶奶的心裏。這些,奶奶不願和別人説,就只給她剪的紙錢説。大概奶奶是想讓這些紙錢不僅能給爺爺帶來財富,也帶來家裏的訊息。奶奶是很想和爺爺分享這一切——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別人總是説:人,一旦上了年紀,也就變得絮叨而且腦袋也不好使了。後來,我就並不覺得奶奶絮叨了。奶奶的每一句話都説的很清楚,而且她的每一句話都不會讓人聽不懂。只是她説的多了,大家也就聽倦了。奶奶不糊塗,她深知自己有多愛她的孩子和這個家,她也知道如何去愛她的孩子。奶奶不喜歡麻煩她的孩子,從來沒因為何事而向她的孩子開口。但是,很多事情憋在奶奶的心裏又有一種不吐不快的心情。儘管爺爺去世幾十年了,奶奶依然沒丟掉愛念叨的習慣,有時候針對我們這些孩子,有時候甚至針對她養的貓兒。

每次祭祖的時候,奶奶的心情總是和往常不一樣,甚至可以説是些許興奮。奶奶迎接這個日子就像迎接一個非同尋常的大日子一樣。其實奶奶每次都會數着日子,等待着父親來她這裏取紙錢。父親一進門,奶奶便會寒暄一句:“來了!”但是奶奶並不吃驚,因為奶奶早已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而且早已知道父親這個日子會來,儘管有時候會早一天或者晚一天,這一天永遠不會讓奶奶等的太久。奶奶把紙錢交給父親,就好像把一封寫了許久的信交給郵遞員一樣。自己遠在天堂的丈夫終於又等到家裏的消息了!有時候,除了寒暄,奶奶偶爾也會抱怨幾句,紙又比去年的薄了許多,或者煙的價格又高了,但這些也都是無關緊要的。

後來我慢慢長大,父親每次去祭祖的時候也開始有了顧慮,但是父親從來不説。我知道父親是怎麼想的。他還怕我們以後找不到祖墳了,想帶着我和哥哥一起去祭祖,但又覺得我還小。母親知道父親的心思,就跟父親説:“把海明(海明是我的小名)也帶去吧。”父親並沒説什麼。後來有一次,父親果真讓幾個哥哥帶着我去了。看着爺爺的墳頭上上一次父親給爺爺帶來的紙錢還在,我想爺爺的墳頭必定早已在父親的心裏紮下了深深的根。

就在我即將成年的時候,奶奶走了。

到了該祭祖的時候,父親的心沉了下來。

如今,剪紙錢的已不再是奶奶,而是母親。奶奶為爺爺剪了幾十年的紙錢,不知道奶奶生前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也會有人為她剪紙錢,如果奶奶想過這些,不知道奶奶想到這些會是什麼心情。儘管母親沒有奶奶幾十年的經驗,剪起紙錢來依然有模有樣。有一天,看到母親在剪紙錢,習慣性地搬着一個小凳子湊了上來,我揭開一張紙,取下母親手中的剪刀告訴母親:“讓我來吧!”母親抬起頭來疑惑地望着我,這時,我的鼻子已經酸了。母親不知道,這十幾年來,在奶奶的身邊,我已經把剪紙錢的技術掌握得爐火純青了,儘管沒有一次奶奶讓我親手剪紙錢。跟奶奶學了十幾年的剪紙錢,如今,這第一次卻要為奶奶剪,想到這些,我的手生澀了,感覺到剪刀不那麼聽使喚。幾十年來,奶奶每次剪紙錢的時候,總是要跟爺爺(紙錢)絮叨幾句,就好像爺爺一直坐在她旁邊。奶奶是要告訴自己爺爺一直在看着自己剪紙錢,這樣,剪刀動起來才不會很吃力。

又到了清明。但是今年的清明,我和哥哥都不在家,家裏只有父親和母親,當然是母親剪紙錢,父親去祭祖。我不知道父親今年父親去看爺爺、奶奶會不會有更深的顧慮。可是對爺爺、奶奶,我的心裏卻有着更深的歉疚。父親的頭髮幾乎全白了,爺爺、奶奶的墳頭的草比以前更深了。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以後我是否還能找得到他們;我不知道,五十年後我是否還能記得祭祖的日子;我不知道,五十年後我是否還記得祭奠爺爺、奶奶的時候要帶着我親手為他們剪的紙錢。

標籤: 集錦 清明節 祭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qingming/kk06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