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關於清明節的記事作文七篇

關於清明節的記事作文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記事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的記事作文七篇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1

清明節記事又是一年春來早,清明節到了,學校放假三天,我隨爸爸媽媽又能回老家祭祖,踏清了。星期天,爸爸駕着車,載着我和媽媽,沿着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了我的老家吳莊村——一個美麗的小善村。

我們到達老家的時候已經是夕陽,在老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也就是4月5日清明節,我們一大早就起來了,吃完早飯,我們帶着鮮花、果品、酒、紙錢和鞭炮,隨大人們去村外墓地掃墓,紀念祖先。在野外,我看見麥子綠油油的,果樹都開了花,很美麗,有很多人在田裏辛勤的勞動,讓我想起辛勤的蜜蜂,爺爺説,只有努力勞動才會有收穫,希望我努力學習。到了墓地,爸爸教我看了一些石碑上的刻字,我知道了吳莊建立於四百年前的明朝,這位了不起的祖先就是村子的創立人。

午飯後,我們告別了爺爺奶奶,離開了老家,不到兩個小時,我們又回到了城裏自己的家。媽媽誇獎爸爸的駕駛水平又提高了。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去了外婆家,外婆家住在郊區,那裏空氣十分清新,景色秀麗宜人,所以我非常喜歡去外婆家,清明記事作文450字。

下午吃完午飯,我和姐姐到了外婆家的老房子,那裏有一個菜園,我們先去了菜園收菜,菜園裏的蔬菜品種可真豐富啊,如?青菜、香菜、大蒜、韭菜、菠菜…,看來收菜也不是容易乾的活呢!你瞧,我和媽媽、小姨、姐姐、外公、外婆正在不停地收菜:外婆她們在收菜,而只有我在拿把小剪刀在拔菜剪菜,我先把菜連根拔起,然後把菜根和泥土都剪了,由於我剪的太多,把許多菜葉都剪了,姐姐説我浪費,可我怎麼剪都不行,我只好放棄,拉着姐姐去田埂上放風箏,田埂兩邊有金燦燦的油菜花,我和姐姐在田埂上開心的奔跑追逐,油菜花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玩的十分盡興,雞羣下餵雞,拿來菜邊菜葉和給雞吃,果然,有許多雞都聚在一起吃,連蹲在雞窩裏的老母雞也出來吃東西了,“老母雞下蛋了!”外公衝我和姐姐喊道,並連忙把雞窩裏的兩個雞蛋拿出來,你瞧,還有一個是雙黃蛋呢!沒想到餵雞也可以學點新知識啊!真好!

轉眼間便到了晚上,我該回家了,我一邊坐着公共汽車,一邊想?“清明踏青可真好呀,我以後一定要多去踏青!”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3

清明的習俗, 掃墓前, 都要做一種糕點——艾糕。 今天, 我們開台了做艾糕、艾餃這些綠色點心。

我們先準備好鹹的餡、甜的餡、米粉、印模等西。 這時外公開始煮艾草了, 外公一邊煮, 一邊攪拌, 當艾變得有點糊了的時候, 外公把艾草撈到裝有米粉的盆子裏。起先,外公用筷子開始攪拌綠綠的艾草和白白的米粉,後來,外公幹脆用手攪拌。看着粉和艾草漸漸的溶和在一起,麪糰變得越來越細膩。我好奇的問外公:“若是粉加多了,怎麼辦?若是艾草多了怎麼辦?若是水多了又怎麼辦呢?” 外公説:“若是粉多了就加一點艾汁, 若是艾多了就加一點米粉, 若是水多了就加一點米粉……” 我們正説着,外公已經揉好了麪糰, 我看着這團綠油油的麪糰, 偷偷摸了一下,軟軟的、熱熱的, 我又聞了一下, 一陣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 我用力地吸着鼻子, 當時,我真想把所有香氣都吸光呀!

接着我們開始了分工合作做艾餃和艾糕。 外公擀艾餃皮, 外婆放餡,媽媽折艾餃的花邊(這可是最難的部分哦!),爸爸放艾餃, 舅媽做圓團, 我做艾糕, 我先把圓團放進模子裏, 接着用力一按, 拿到舅舅那兒, 舅舅用棒子在模具上啪啪兩敲, 一塊塊漂亮的艾糕就從模具裏跳了出來。

在嘻嘻哈哈中, 一盆盆艾糕出爐了, 哇, 真好看呀!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紀念離我們而去的親人,也是掃墓的日子,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我奶奶的墓前來掃墓,沒想到墓園有那麼多人和車,這真是人山人海,路邊擺放着一輛又一輛的小車,遠遠望去就好像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再往裏走就聽到墓園裏放的悲傷的音樂,看着人來人往,再看看墓碑一個接着一個,我當時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這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真是活着的人來這裏紀念着離我們而去的人,你聽鞭炮聲一聲接着一聲,但是卻聽不出熱鬧的'氣氛,只感到一陣陣悲傷。

我們來到奶奶的墓前,媽媽拿着一個小掃帚在奶奶的墓碑周圍開始打掃,爸爸手拿濕毛巾把奶奶的墓碑擦得乾乾淨淨,打掃完以後,我們開始擺放奶奶平時最愛吃的水果和點心,開始放鞭炮,我們來時折了幾枝嫩綠的新枝把它擺放在奶奶的墓周圍,又將紙錢焚燒,媽媽説:今天是奶奶的節日,今天你講到的話奶奶都能夠聽到,她還能夠看到你,想和奶奶説啥,就盡情地説吧!

雖然奶奶和我們陰陽兩隔,但我不會忘記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在她的墓前除了傷心、懷念,就是想在這時和她多聊會天,因為她能夠看到我還能夠聽到我的講話,我問她前幾天我給她寫的信她看到了嗎?我又囑咐她在那邊要照顧好自己,別仔細了,不要再操我們的心了,我們都很好,要她在天上好好的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一切順利,還有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將來長大有出息。

最後所有的儀式都進行完了,該説的話也説完了,就要和奶奶告別了,我的心裏又是一陣難過,給奶奶磕頭、行禮,再見!奶奶,我會每隔段時間給您寫信的,不要您在那邊寂寞。

哎!雖然我每年都過清明節,但是從來沒有這樣過過,這一次可是我親身體會的清明節,也是我感觸最深的一次,今年的清明節過得可是真有意義呀!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另外興趣班都停課了,唯有早上的一節語文課。也就是説,上完語文課,我必須馬上趕往老家吼山。

心不在焉地上完語文課出來,媽媽已經帶着菲菲在下面等我了。汽車像離線的箭一樣衝了出去,由於心急,開錯了好幾次。不過路上的風景美得使人驚歎,一開出城外,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灰濛濛的天配上山路上的行人,不禁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這首詩。

汽車行得很快,一會兒就到老家。拉上了強強哥哥後,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墓地。由於強強的指點,這次總算沒有開錯。到了墓地,一打開車門,一股新鮮的空氣夾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撲面而來,讓大家忍不住做了幾個深呼吸。走上泥土地,就看見一片片茂盛的叢林,裏面不時傳出幾聲清脆的鳥叫。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抹鮮豔的紅色——映山紅!鳥聲開始密集,樹反而越來越少了。到了,到了!媽媽把堆在墳前的荊棘和樹枝掃到了一旁。這時大姐姐帶着一家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燃放了煙花,又在墳頭插了一支松樹枝,便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一片竹林,裏面長着不少筍,經得主人同意後,我們挑了幾支剛探出頭來的嫩筍挖回了家。

下午,我們還去了吼山,吼山風景還是一層不變。但是,我拍了很多張照片。

清明節的一天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我收穫的不僅僅是照片,還是愉快的心情和放鬆的心態。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6

每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透過蒙蒙細雨總能聽見一聲聲叫賣:“賣青團啦!賣青團啦!”一陣陣芝麻的濃香攜着松花的清香帶着清明節的味道鑽進你的鼻孔,蹦入你的腦海,讓你垂涎三尺。

做青團要先拔艾。艾有荷花艾、苦艾等等。比較常見的艾是荷花艾,在鄉村的路邊經常可以見到。把艾拔來之後還要洗淨煮熟。做青團可不能沒有松花,否則做出來的東西又軟又粘手。另外,加了也加了一份香味兒。如果你還想在香味兒中加一份兒甘甜,那還要把芝麻和糖拌在一起當餡兒。

現在開始和麪。麪粉和水融合成了一個麪糰。可是,麪糰還要煮半小時哩!這半小時我們可不能閒着,還要搗艾呢。先把艾切碎,再把艾放進石臼,在搗球上上下下的飛舞中,艾草早已粉身碎骨。哦,麪糰出鍋了!快拿過來,趁熱和艾草拌在一塊兒。一開始面是白的,艾是綠的,界線分明。可過了一會兒,麪糰就不再清白了,艾草有點兒把它染綠了。當它們成為形影不離的摯友時,就可以做了。

捲起衣袖,一手握住麪糰的一端,一手按住另一端。一揪,一個小麪糰就被依依不捨地扯出來了。把它做成碗形,用手包攏,留下一個小口子,往裏面放一勺芝麻陷,一扭,一擰,綠色的皮兒就硬生生把餡兒吞進了肚。最後一步:滾松花。滾松花是一門藝術,讓小麪糰先平平地圍上腰帶,後穿上淡黃色的禮服,再用手拍打幾下,把多餘的松花拍掉。最好的顏色是黃綠色。

青團,軟、糯而不粘牙。

青團,柔、滑而不粘手。

青團,香、甜而粘心。

清明節的記事作文 篇7

今天是清明節,按理來説,我們應該已經在老家準備給已逝的親人上墳、燒紙,可是我們沒有這麼做,因為上個星期已經回去過了,因此既然已經放假了,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玩。

我們的目的地是位於浙江東陽的橫店影視城——“清明上河圖”,據説是按照宋代大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改建而成的,許多劇組都來這兒取材拍戲,只是可惜,我們並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劇組在拍戲,講解員阿姨説,劇組一般都在早上拍戲,而我們則是在中午才來的,前幾天《奔跑吧,兄弟》剛來過這裏,拍了幾組戲。

我們靜靜地欣賞着周遭的景象,即使從電視屏幕中看,這些地方宏偉錦繡,但以正常的視角來看,卻發現這裏並沒有那麼大,甚至還會有些渺小。進入了一個建築,才發現原來是和另一個建築是相通的。走進去,看到的景象卻使人有了些許失望,除了建築以為,什麼都沒有,並不像電視銀屏上看到的那般繁華,反而因為空蕩蕩的看上去有着幾分空洞與荒蕪,土地裏長得並不是什麼牡丹芍藥,而是幾株綠意正濃的小苗,給灰白的建築增添了幾分生機。

樹上幾隻逗趣的小鳥正在嘰嘰喳喳的唱着一曲曲清脆動聽的春日之歌,使人在這煩躁的炎炎太陽中得到放鬆,感到悠閒。

這一次來“清明上河圖”玩的並不是很好,但是我也從中收穫了不少。

標籤: 七篇 清明節 記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qingming/mko1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