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熱門】清明節的作文合集八篇

【熱門】清明節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清明節的作文合集八篇

清明節的作文 篇1

去年清明節,我收到了一份讓我倍感意外的禮物:兩名女生下課時跑上講台,送給我兩朵紙質的小白花,祝我節日快樂。那一瞬間,我本能地感到尷尬和不悦,這是在咒老師嗎?多不吉利!

冷靜下來之後,我陷入了思考,孩子們還小,她們以為過節就該送禮物,卻並不清楚清明節的含義。作為語文教師,我有責任對學生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今年清明節,我變被動為主動,給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送學生一份特殊的清明禮物。

首先,我上網查找資料,瞭解清明節的由來,知曉清明節的風俗。我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製作成圖文並茂的ppt。當清明節專題學習的ppt文稿呈現在班班通大屏幕上時,學生們眼前一亮: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常見的風俗習慣有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原來清明節是這樣的一個節日,還有這麼多的風俗習慣呀!學生們眼裏閃出驚喜和興奮。

專題學習只是第一步,我為學生們設計的豐富多彩的週末活動也正緊鑼密鼓地展開。連續兩週的週末,學生們和家長一道外出郊遊踏青、植樹、放風箏,並撰寫活動日記。在我的建議下,三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家長們紛紛帶着孩子給逝去的親人們上墳。

學生郊遊踏青,我也沒閒着。在週末,我探訪了茶花園,遊歷了空山洞,閒走了文峯公園,攀爬了水庫大壩&&我要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提高辨識能力,以便更好地捕捉學生活動日記中的真善美,迅速發現學生習作的缺憾和不足。

為了讓孩子們對清明節有更直觀的認識,我開始着手準備兩個活動烈士公園掃墓和公園踏青遊玩。為了讓活動開展得更有意義,我還專門制定了活動方案,擬定了掃墓議程、挑選了掃墓學生代表,推出了小主持人,準備了鮮花。

烈士公園祭掃活動在清明節前一天如期舉行。學生穿着整齊的校服,舉着鮮紅的隊旗,拿着自備的小白花,來到烈士公園。在紀念碑前,孩子們默哀、宣誓、敬獻小白花,神情是那樣莊嚴、靜穆、認真。我舉起照相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祭掃結束,我便帶着學生去公園踏青遊玩。到公園後,孩子們像快樂的小鳥飛散開來。他們在沙坑裏跳躍,在石象上攀爬,在飛機下簇擁,在神祕洞穿梭,在淺水溝裏嬉戲,爭相在老師鏡頭前擺拍,忙得我不亦樂乎。

清明小長假第一天,不少學生迫不及待地將祭掃踏青活動的習作以郵件的方式發給了我。我再次徜徉在孩子們的歡樂和喜悦中,徐行在孩子們的成長和教育中。清明小長假三天,我一刻也沒閒着,選習作、忙修改、作點評、編目錄、制封面、洗相片、電子排版、紙質打印。一切都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

清明節的作文 篇2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説,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牀,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咱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咱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裏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咱們走進站內的時候,咱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裏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咱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裏也十分的擁擠,可咱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和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裏,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咱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的時候,馬路上的情景把咱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着。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説,包公像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説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咱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的時候,咱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着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咱們這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着,一邊喝着,一邊講着。交流着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的時候才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

清明節的作文 篇3

4月的風吹到臉上,帶來了一縷牽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開學就在背的詩,剎那間被吸入時間的河中,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是祭拜祖先的,可不是嘛,這一天我們就帶着一堆東西上了山,農村的空氣非常新鮮,天空湛藍,不像城市那被污染的空氣和灰濛濛的天。

過了很長時間,終於到達山頂了。

很多長輩都來了,我傻乎乎地跑過去看,很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拿一堆假錢幣來燒,我便問媽媽:“他們説假錢幣幹嘛呀?”媽媽白了我一眼,開玩笑地説:“嗯……因為我們的祖先在天上沒有錢花呀,所以我們要送點錢上去!”沒等我回過神來,奶奶叫我來祭拜祖先們。我又傻乎乎地跟着奶奶的節奏鞠了兩個躬,就下山了。回到奶奶家就看到桌上擺着“餃子”,其實是青團啦,做法跟餃子很像,用菜汁和麪粉,這樣一來餃子就是綠色的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作文 篇4

當寒冷的冬風呼嘯離去時,春姑娘就悄悄降臨人間。燕子在呢喃,黃鶯在歌唱,原野披上了綠裝,萬物生機勃勃,啊!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裏,咱們緬懷着對祖輩的.思念之情,跟着爸爸去掃墓。

一路上,咱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遠處是秀麗的青山,山上開滿了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到了山上,咱們先去祭奠祖爺爺和祖奶奶。

來的人可真多呀!有舅公一家、婆婆一家和爺爺兄弟一家。大家分頭幹活,二位婆婆負責清除墳墓四周的雜草、樹枝,舅公、舅婆在墳前擺上飯菜、水果等祭品,磕頭祭拜。奶奶和爸爸則拿着冥錢紙,三五張做一疊的用石頭壓放在墳墓的四周,而我則在旁邊玩,我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一個個人頭攢動,像一個個小螞蟻。此時,一位小男孩撐着雨傘,從咱們身邊走過。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不一會兒,冥錢就燒完了,我去磕了個頭,舅公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我問奶奶,為什麼要過清明節?奶奶説:“百善孝為先,咱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那份濃濃的親情。”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心想: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習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我也要為這份寶貴傳統出一份力!走了一會兒,就到了山下,奶奶拿出幾個剛祭奠完的青粑粑,分咱們吃,我咬了一口,不僅吃到了甜甜的芝麻,還吃到了一樣可貴的東西——親情。

清明節的作文 篇5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節了,根據新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父母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清明節遇上了難得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與爺爺踏上了掃墓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後,我們來到了奶奶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噼裏啪啦鞭炮聲也遠遠轉開了,同時,我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着比較艱苦生活,生下父親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父親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父親去學校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後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拋出了車外……從此,奶奶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愛卻留下來了,您愛可以永遠照耀着活人。這份親情讓我們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於水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心不會變。不是嗎?

清明節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雨天的清明,誰能不斷魂呢?

當我走在泥濘的鄉間小道上,刺鼻的泥腥味不斷衝進我的鼻孔,遠處的一大片油菜花闖進我的視野,那油菜葉鬱鬱葱葱,鮮黃的花瓣經雨水打濕後,越發顯得嬌豔。爺爺的墓快到了,也許是因為想快點與爺爺談一下話吧,腳步便快了許多。泥巴就更戀我的鞋了,一踩一滑,彷彿在練滑冰。

到了爺爺的墓前,六姑媽已經開始在那裏向爺爺哭訴一些對他的想念,我的心底竟也泛起了一絲線形像六姑媽那樣的漣漪,但眼淚還是忍住了。

燒紙了,燃燒的紙屑好像我與爺爺打電話,傳達我們的心情,望着那離我越來越遠的紙屑,就打開了我對爺爺的記憶。

小時候,爺爺的身體特別好,冬天了,他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還在冰冷的湖裏冬泳。並且説好他教我放風箏的,也一直沒學,現在心裏一直很慚愧,懂了什麼叫過去了就不能再有,也懂了什麼叫珍惜,懂了什麼叫慚愧。

在這雨天的清明,讓我懂得了一份真摯的情感——珍惜。

清明節的作文 篇7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徐州姥姥家,我曾經在那裏整整生活了3年的時間,這次回去一是要重新認識一下小時候的夥伴,再有是觀賞那裏一望無際的梨花。要知道,媽媽老家但是著名的“果都”,那裏的“梨花節”也是出了名的旅遊項目。

再次見到那些小夥伴們,剛開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來了,我們一起玩耍、做遊戲,一起去果園欣賞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鬧。盛開的梨花,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層厚厚的雪覆蓋在了樹冠上,特別壯觀。這個時候,蘋果花還在含苞待放,而大棚裏的桃樹,則已經結了果實,正在茁壯成長。

我們還一起去挖野菜,春天裏,大地給予我們的是在太多了,有很多東西可以吃,有薺菜、蒿蒿草、香椿、枸杞葉、榆錢兒,挖回來的野菜做成各種食品,真是太好吃了。

這個清明節,對我來説,太有意義了,重新認識了小夥伴們,又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還認識了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這些説給我的同學聽,和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

清明節的作文 篇8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曆制定的。陰曆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曆書》中“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今天爸爸、媽媽也去為老爺爺、老奶奶去上墳,老天爺今天的心情也不好,天灰濛濛的,而且還下起了小雨,這使我想起了杜牧寫得《清明》這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正是今天的寫照。

標籤: 八篇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jr/qingming/yyqd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