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彙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彙編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彙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僅僅用了一個晚上,我一口氣讀完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這不是一本小説,是一本書信集。龍應台,是一個出生在台灣偏僻漁村,留學於美國,也曾紮根在德國,如今輾轉於香港台北上海,遊走在於書香飄逸的校園,徘徊在文人與政客交界線上的作家。在她身上,有豐厚的生活閲歷,有苦難生活留下來的純樸印跡,有寬闊的視野和胸懷,也有四海為家的無奈。

在眾多人生角色中,也許母親是她最願意擔當卻也是最需要花心思的一份天職。因為她的出色,因為她與兒子們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經歷,更因為工作使得母子曾經四年兩地分隔,使得她扮演地非常辛苦。我們的作家在這兩個歐洲年輕人面前,兢兢業業報着國小生的學習心態,試着通過他們的眼光去看世界,不斷去學習怎樣做一個母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在圖書館兜了兩年,每次瑟瑟去檢索學校網站檢索,永遠都是“已借出”狀態,沒想到最後是微信讀書讓我圓夢了,感恩~

安德烈,習慣了德國自由的生活,真切體會了liberal,很欣賞他,完全獨立的思想,還有自己的喜好,聽歌消遣。而MM則是從歷史從現實中走出來的時代智慧女性。很喜歡龍應台的文筆,每個對生活小細節的刻畫都讓人能真切體會到彼時彼景。

看完這本書,我最想説的反倒不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交流,我慶幸我有一對善解人意的父母,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可能我是一個可以讓人放心的孩子。有時候也覺得放蕩不羈也要有度吧,畢竟人生活在這世上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indivisual,而是別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或深刻或淺痕,都存在過。

看過1988的人可能會比較能理解做父母的不容易吧,德善排行老二,她不喜歡吃黑豆,她也想吃雞蛋,但是每次都那麼剛好只有兩個煎蛋,她沒有跟姐姐弟弟搶,因為她知道爸媽難做,但是有一天她還是忍不住了,總是被忽視肯定不好受,她爸爸過後跟她説“對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有了你們也是第一次經歷,所以希望你能包容”。

鼓起勇氣,好好生活吧。你若不負生活,生活便温柔待你。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大年初四請假去書店狂購一通,其中一本《親愛的安德烈》吸引了我的眼球。買回來後,一手抱着秣秣睡覺,一手看書,基本上一口氣看完了。

這是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在三年之間的書信集。看完後,我最大的感觸是,這根本就不象是一個18歲的孩子寫的信,很多地方非常深刻,涉及到對人生、社會等多方面的討論,一個從小被父母包圍、嬌寵,沒有經過歷煉的.孩子是斷斷寫不出這樣的內容的。甚至我都有些汗顏。

其實有了孩子後,有一些壓力,就是未來的教育壓力。我想讓他成為什麼樣的人,怎樣教育,怎麼以身作則,如何表率。這些年,我愈來愈覺得知識的短淺,不是專業方面的,而是文化方面。作為一個碩士畢業生,對中國的歷史瞭解多少對傳統文化了解多少?更不要提其他國家的歷史。很多社會現象,也沒有作過多的關注和思考。

這些年,也刻意的去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還是太少太少,也很不繫統。需要大大的補課。最起碼,我能夠在孩子應該讀這些書時,我能夠給以一定的指導,並和他討論。

讀書的任務很重,而且沒有時間再推託了。

努力,加油。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説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返回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説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人生三書中的一本,另外兩本分別是《孩子你慢慢來》、《目送》;個人十分推薦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它獲得過“第五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南方週末》最受歡迎的專欄之一、《亞洲週刊》20xx年中文十大非小説類榜首暢銷書;更重要可能是因為書中36封家書,沒有華麗的語言,卻無處不流露出滿滿的愛。在讀信的過程中,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包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吧。

書中36封家書,個人對龍應台分享給安德烈選擇伴侶的“心得報告”非常有共鳴。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説,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説的真好,爹爹也曾經也告訴俺類似的'話:將來一起生活的人,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標,不僅要“同甘”更要能“共苦”,最起碼不要在該“共苦”的時候拖後腿。當然,不如龍應台講的有哲理,卻對小編來説十分受用。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作為父母家長,作者對成年孩子的感情態度和足夠的理解尊重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非常贊同的地方是學校教育應該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應該培養人格的養成。就人格的養成來説,兩兄弟都有自己清晰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慾望和手段,有洞察世事和努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有為自己和別人的權益發出強烈吶喊的行動,這都歸功於母親一向主張的民主和給夠的自由。唯一我覺得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母親本身的政治偏見。為了民主而呼籲民主,沒有充分了解大陸的背景。她忽略了民主要建立在理性的高素質和自律的法治精神之上,否則有可能就是災難。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自立自強的.獨立國家,不然,在別人操縱下的看似民主,怎麼看都是鬧劇。作者總是以西方的價值觀來比對中國的文化,明顯就是對中國文化的不自信。沒有咖啡館就沒有文化了?咖啡對中國就是個舶來品,為什麼中國的作品沒有在咖啡館裏產生就沒文化了?

菲利普反而是比另外兩位更客觀,觀察也更仔細。中西文化差異大,龍代表的卻是西化的東方價值觀,不足以代表東方文化。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三年時間,母親與孩子書信交流,構成了這本書。

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 “問、瞭”,是孩子喜歡、能接受的交流方式,但父母擅長的往往是“判”。交流變成説教,孩子選擇閉嘴。父母與孩子間,交流戛然而止。

由於時代、文化、品味不同,父母與孩子的代溝不可避免,如何減少因代溝產生的衝突,需要學習,需要抱着理解、溝通的心態,相互尊重。我可以不喜歡你的愛好和選擇,但我尊重、理解你的愛好和選擇。對父母,這樣做很難,但有效。

父母,特別是母親,應該早早明白,“孩子”是一個個人、一個“別人”,早已不是你的'“孩子”,可是,要讓抱着、奶着、護着孩子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孩子當某個程度的“別人”,不容易啊!

孩子最初面對這個世界,需要母親。隨着孩子漸漸長大,母親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原地,看着孩子離開。對母親來説,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充滿不捨。但是母親退出,孩子才能成長、獨立。

雛鷹離開巢穴,方能學會振翅高飛。父母子女一場,終究是漸行漸遠的旅途。正如泰戈爾所言:“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作者龍應台用她優美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父母的無奈和辛酸,還有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方式,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給她兒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因為這一封信讓我看到了一個想深入孩子內心,想真正瞭解孩子,想打開那扇神祕的、無形的大門的母親。而那時雖然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卻也還是遠遠不夠的,不是嗎?從這封信中間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被母親愛着的'孩子是幸福的,我們也都和安德烈有過相似的經歷和感觸,比如:父母的關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們嫌棄,被我們當做嘮叨,不想去聽。

當我看完這本書,我看到安德烈的變化,他從無奈的跟媽媽説幾句,就覺得沒什麼話可以跟媽媽説,還覺得很厭煩,到最後主動的想跟他媽媽多説話,多交流。想想現實中的我,雖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動上卻做不到對父母的關心。

通過這本書我也知道了自己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擔心和煩心。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 龍應台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他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每每看到他們的書信,讓我嫉妒,又讓我喜歡。我嫉妒他能有這樣充滿智慧的母親,但我也深深喜歡他們的文字,感覺心靈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禮。他們能以這樣的方式去溝,這並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現在的社會,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記了和父母的交流,他們習慣於在網絡上敲打文字,以無聲的方式和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從而很多問題就出現了,孩子的叛逆,這就是缺少溝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長大時,他是否也願意和我説説心裏話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們母子之間的關係,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終於讀完了“人生三書”之一——《親愛的安德烈》。這是一本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分。

作者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分隔在異國他鄉,兩人的關係似乎沒有曾經那麼親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齡、閲歷導致的不同視野等等。

對一位母親而言,不論你的年齡有多大,都始終是她的孩子。龍應台,也是這樣一位母親,只是我認為她的愛有些過盛,自始自終都將安德烈當作一個幼童來對待。而安德烈,雖然有愛,但卻成為了一個彼此不認識不瞭解的人。

在最開始,這份母愛名曰“佔有”,但後來,卻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鳥兒一樣,不喜歡被束縛的感覺。與其讓孩子每天像一個提線娃娃似地聽從指揮,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開創一片新天地。我想這個道理大多數家長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嘗試,並且沒有中途放棄的,又有幾個呢?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也相當重要。寫信這種方式其實比面對面更好。因為在有些時候,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會忍不住端起長輩的架子。而寫信,能更好地讓父母換個角度與孩子溝通。由此觀之,龍應台很成功。她處在一個朋友的視角,與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夠接受那些大多數家長無法忍受的詞彙、言語。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希望我們能走在他們為我們鋪好的路上。但我們走遠了,他們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護,我們全部都牢牢地記在心裏。當然,我們也願意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父母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的我們,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母愛的回信,也許會對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台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後,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閒暇的日子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台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牆,但她沒有越過這堵牆,而是透過牆上的窗户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並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裏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閒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為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裏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裏,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陸陸續續的最後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狀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唯美的網名

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發奮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在這我上國小高年級的時候,發現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談話越來越少;與父母越來越疏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化。在早上起牀後對父母只説“爸爸媽媽早上好。”然後就做自己的事情齒。吃飯時自己猶如與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發。猶如與父母站在同一塊冰山上,最後這塊冰山不知被什麼?是兩代人的代溝;還是因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就一個人呆在學校裏,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與父母談話。最後慢慢得與父母疏遠,慢慢得與與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七年級我的`成績很不理想,父母幫我找了一位家教,當時我只是默認。補習了一段時間,那位家教知道我與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給了我一本書叫《親愛的安德烈》……

在這本書中寫了作者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14歲的時候離開了歐洲,去了台北任職,在等到她回來的時候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小夥子。龍應台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年;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東西文化龍應台覺定一定要認識18歲的安德烈。於是龍應台與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因此龍應台在人生中認識了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母親。

在我讀完這本書後自己深有體會,覺得自己應該與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訴説自己的心裏的痛苦和快樂…在書中第16封信中寫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鎮以及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像我覺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適感到快樂感到不寂寞的小鎮,也許這算不上是一個小鎮,一個家,但是卻令我感到一種特別的眷戀。也許以後你要永遠告別這個小鎮,永遠離開你的那些朋友,也許你和他們還沒有深交,也許以後,他們將從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遠就是這樣,一條道路往前走…現在就應該回想自己擁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裏,讓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記得自己是從哪裏來。而對於一個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個成人的人千萬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囉嗦,因為他們永遠都是為你好,為你的將來考慮,而且他們永遠都是你最親愛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近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這本書是龍應台和安德烈合著。龍應台出生於1952年2月,是一位台灣作家,安德烈是她的兒子,出生於1985年12月。這本書被稱為“人生三書”之一。

一開始,我對這本書沒有什麼興趣,挺不情願看的,但後來在媽媽的強烈推薦下才開始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安德烈和他母親龍應台的“家書”,“家書”這種方式使我感到好奇,母子之間明明可以打電話,為什麼要用“家書”這種書信呢?我猜是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情吧。

其實內容講的是安德烈和他母親的對話---只因他們母子之間相互不理解:媽媽焦慮,孩子自以為有見解。於是他們就採用了這種方法來溝通,後來孩子理解了他的媽媽,通過三年時間慢慢的理解對方,安德烈説“家書”記下了他們三年的生活歲月。

平時我和爸爸有許多不理解,現在也沒有解決,我準備用同樣的方法溝通,同時,我也推薦爸爸能讀讀這本書。我也要向安德烈一樣,耐心和父母溝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guanhougan/dkro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