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學生讀後感(集合13篇)

學生讀後感(集合13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讀後感(集合13篇)

學生讀後感 篇1

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但成功僅僅依靠天賦是遠遠不夠的。讀完《傷仲永》一文,讓人掩卷深思,感觸頗多。古往今來,天才少年層出不窮,但真正成才並在史書上留下印記的卻寥寥無幾,他們大多因為種種原因而“泯然眾人矣”,方仲永式的例子司空見慣。其實,取得成功,下面三要素缺一不可。

要素之一:天賦

愛迪生説過: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天賦是成功的基石,至關重要,天賦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善於利用自己天賦的優勢,成功就會事半功倍。方仲永自小天資過人,“竟能指物作詩立就”,成功之路已然具備良好的基礎,可他卻自恃天資聰慧而不知珍惜和利用,整天遊手好閒,最後落得類同凡人的下場。

要素之二:勤奮

有人説: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勤能補拙,有個叫“笨鳥先飛”的成語,講述的就是沒有天分的人如果能勤勉上進,發奮圖強,成功也並非遙不可及的道理。愛因斯坦天資一般,但經過無數次的艱苦挫折,憑着勤奮與努力,創立了相對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天資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去描繪美好的.未來,避免方仲永式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要素之三:堅持

古人云: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成功之路是漫長的,需要持之以恆,一以貫之的堅持和努力。唐代詩人李白自小貪玩調皮,常在課時從家中溜到山間玩耍,一次,在溪澗邊看到一位老婆婆奮力打磨一根鐵棒,心生疑惑,詢問原因,老婆婆回答道:我想把它磨成一根針。“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讓李白大徹大悟,從此發奮圖強,毫不懈怠,終於成為一代“詩仙”。“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一直堅持,往往會讓努力半途而廢,堅持了,量變終會演化為質變,成功也就唾手可得。

成功,看似可望而不可及,其實卻很簡單。當天賦、努力和堅持三要素都具備的時候,成功不就已經近在咫尺了嗎?

學生讀後感 篇2

閲讀了北京市十一中學校長李希貴的《學生第一》,每一個故事都充滿着創新和智慧,凝結着十一中所有老師的心血與汗水,在每一個小故事中,都詮釋着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這才是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學校開展各種各樣的精彩活動,為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自信提供展示的平台。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影院、學生大使團、帶學生參加重要活動、模擬國際新組織等,讓我們感到: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學生第一”

在十一中,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校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學生參與下完成的。李校長説: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校長有約,共進午餐”:給學生表達想法提供了場所,並且努力使那些合理的、富有創意的想法在校園裏變成現實。請學生參加校務會,在校務會上響起學生的聲音,學生票決餐飲公司去留等,給予學生無限的尊重。

一位優秀的校長,一位優秀的教師,能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視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態教育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裏想法。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把學生的需要和成長放在第一位,給他們搭建舞台,提供空間,創造條件,這就是李校長和他的同事們努力探索和踐行的教育理念。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樂園,學生是學校的真正主人,在十一中,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校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學生參與下完成的。

課堂、課本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不一定給學生們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在十一學校推行的素質教育正是基於這樣的教育理念,相信十一學校的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都體會到了這種“幸福”。《學生第一》讓我們教師用這種力量去愛每一個孩子,真正做到學生第一。

學生讀後感 篇3

我讀了很多的中外圖書、古的、今的、名著的……其中,我要給你介紹四大名著的其中的一本有關中古戰爭的書,這本書就是《三國演義》。

故事是這麼説的:三個國家的戰爭,十分激烈,這三個國家各有一些大將,如:禮賢下士的劉備、為人光明磊落的關羽、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勇武魯莽的張飛和姦詐狡猾的曹操。這幾個英雄人物中的故事各不相同如:刮骨療毒、空城記、火燒赤壁和草船惜箭。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關羽的刮骨療毒。

在刮骨療毒這一篇文章中説道:關羽喝叫曹仁投降,可是曹仁聽到後,並命令小兵們弓弩齊發,可是有一箭,把關羽的左臂射傷了,並派人把關羽帶了回來,關羽回到寨後,拔下了箭,可關羽卻看到箭上有毒,自己的左臂已經青腫。關平想把關羽送到荊州治療,而關羽不聽。

一天,一位老人從江東來到寨前,自稱是華佗,聽説關羽負傷,就趕來醫治,華佗進到營帳見關羽時,可見關羽正在和馬良下棋。華佗見了關羽的傷,便説“此處是弓箭所傷,箭中、含有毒藥,這些毒藥直透入骨,要是不早些醫治,這隻手臂也就無用了。”關羽問。“用什麼藥物才能治好。”華佗説:“我自有我的治療方法。”你的傷,要把手臂放在一個鐵環子中,在把環子釘在一根柱子上,在用繩子把你的手臂固定在環子裏,然後用尖刀把皮肉割開,一直割到骨頭,把骨頭上的毒割去,用藥敷之,在用線縫上。”關羽説:“這容易,不用鐵環,就只要在桌上擺上酒和菜就行了,關羽讓馬良陪他邊喝酒邊下棋,關羽伸出左臂讓華佗醫治,華佗拿出尖刀,讓小校捧盤在下面接血,華佗割開皮肉,只見骨頭已經發青了,就嚓嚓颳了起來,關羽邊談笑邊下棋,一點痛苦也沒有。不會兒,華佗刮盡了毒,縫合了傷口,敷上了藥。關羽大笑着説:“胳膊一點也不疼了,先生真是神醫!”華佗説:“我行醫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樣能忍住疼痛的,將軍真是神人!”

在刮骨療毒這一篇文章中,關羽真是神了,連華佗先生都覺的關羽厲害,那我們應該更覺得關羽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學生讀後感 篇4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失去了眼睛將十分痛苦,三年級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意義深刻的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海倫·凱勒,故事主要講了:海倫出生不久後因一場高燒失去了視覺和聽覺,聽不見也就不能説話,成了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殘疾人。雖然身有殘疾,但品格、思想、見識、毅力卻高於常人,在安妮·莎莉文以及其他好心人的幫助下,海倫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

書中提到的海倫的啟蒙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她為了海倫的學習費盡了心思,尤其是在教海倫學習説話的時候,莎莉文老師教了一遍又一遍,可海倫還是不會,記得有一次,莎莉文老師想讓海倫弄明白“水”的意思,而海倫卻把“杯”和“水”混為一談,為了使海倫弄清楚,莎莉文老師帶海倫來到井房,打開了噴水嘴,一股清涼的水流了出來,海倫這才明白在她手上流動的東西才是“水”。在以後的生活中,莎莉文老師總是以實際生活來教海倫,使海倫懂得了許多知識。最後經過這樣無數次練習,海倫終於能勉強説話了。

啊!正如書中所説,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是啊,老師是多麼重要的啊!如果沒 有莎莉文老師,海倫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的。不過,只有莎莉文老師,沒有她父母的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海倫同樣也不會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正是因為海倫父母的不懈努力,才請來莎莉文老師的。在父母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海倫也終於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書讀到這兒,我想起了電視上的`那些“糊塗”的父母,因為家裏窮,就把自己的孩子丟棄了,難道這些家長就不能學習一下海倫的父母嗎?

一個盲聾人都能接受教育,而我們健全的人不是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嗎?不更應該珍惜時間、尊敬老師、幫助他人嗎?

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一個盲聾人都能做到的事,我們也要盡力去做到。尊敬師長,幫助有困難的人,好好學習,超越自我,到達理想的彼岸。

學生讀後感 篇5

課文《滴水穿石的啟示》先講安徽廣德太極洞內的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最後終於把石塊滴穿,再用中外名人的事例説明他們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告訴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讀完課文,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學琵琶的事情。6歲時,我開始學琵琶。一開始,我彈得斷斷續續,聲音特別難聽,簡直就是噪音。儘管這樣我還是高高興興地練着,琴藝也漸漸有了進步。可才練了幾個月,我就不願意再練下去了,因為琵琶很沉,長時間豎在腿上,腿很痛很累;手指尖要緊緊按住那細細的鋼絲絃,還在弦上不停地滑動,真得非常疼;而且曲子的難度越來越大,要彈出悦耳的聲音,雙手還要配合,而我總是兩手不協調,顧了右手,左手跟不上,顧了左手,右手配不好,我的琴聲比彈棉花聲還難聽,把爸爸媽媽震得都頭暈了。老師和爸媽見了,就跟我講了許多道理,最終我被他們説服了,同意繼續學琴。一年,兩年,三年六年過去了,如今我琵琶九級了。現在我演奏的曲子節奏準確、聲音委婉動聽,能令人陶醉。

回想這六年中,我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夏天,熱得大汗淋漓,我抱着琵琶練琴,冬天,冷得手指發僵,我抱着琵琶練琴;有時連續幾天沒空練,動作生疏,彈得聲音不堪入耳,被媽媽責罵,還得加時練;有時連續練習3小時,坐得腰痠背疼,練得手指僵硬最終在爸爸媽媽和老師的鼓勵下我戰勝了它們。

讀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我慶幸我堅持了下來,現在我深深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名言的道理。我要向課文中的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學習,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努力,努力,再努力,向自己的理想前進,前進,再前進。

我還想告訴所有和我一樣學琴的孩子:堅持吧,堅持就是勝利,決不能半途而廢。

學生讀後感 篇6

《養花》這篇課文,詳細記敍了老舍爺爺在養花勞動中的苦與樂,充分表達了老舍爺爺對勞動的熱愛。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勞動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體會。 “要是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也不在乎。”勞動中要是沒有苦,又怎麼會有甜呢?世間沒有不勞動就獲得的快樂,也沒有可以不吃苦的勞動。老舍爺爺的經歷不正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嗎?勞動先苦後甜,我寫作文不也要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嗎?吃完了苦,看到自己滿意的作文,心裏是多麼甜呀! “多得些知識並不是壞事。”説得多好啊!不過,要獲取知識,如果不付出勞動,不嚐盡酸苦,怎麼能行?又怎會取得快樂和甘甜?吃不得苦的人,永遠無法邀遊知識的海洋。我以往學習,吃不得苦,想學好功課,卻又改不掉貪玩貪睡的毛病。

經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育,我終於明白了“學習應當吃苦耐勞”的道理。現在,我放棄了過多的.玩耍,抓緊時間努力學習,掌握了、更紮實的知識,終於嚐到了學習的甜頭。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多麼富有哲理的話呀!

老舍爺爺不但説明了勞動的重要性,還揭示了為人做事的真理。這句話將永遠是我的座右銘: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試問,不勞動又哪來什麼作為呢?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製作飛機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陽火辣辣的,熱氣的人,蚊子“大軍”更是令人煩惱不堪,但我還是專心致志地拼裝,拼裝相當困難,勁兒使大了,零件往兩邊滑;勁兒用小了,又粘不牢。塗膠均勻也很難做到。第一次失敗了,我毫不泄氣,再來第二次。我把膠水均勻地抹上去,使勁地握在手心裏,毫不放鬆。一秒鐘、兩秒鐘……一分鐘、兩分鐘……我的手心裏積滿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堅持不懈地擠壓着,連零件的鋭角劃破了手也不在乎。終於,一架精緻的小飛機模型在我的手中誕生了。我愉快地想:雖吃了些苦,值得! 讀了《養花》這篇課文,我深深認識到了勞動的真正含義:在嚐盡了苦、辣、酸、鹹之後,才會有不盡的甘甜。 我一定永遠熱愛勞動!

學生讀後感 篇7

“女兒當然不是插曲,女兒是父親的宿命,使生存和死亡,都足夠平靜……”這是一首隻屬於妞妞的詩,她的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飄零。

“有一千條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條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它就是我對你的愛。”這就是一位平凡的父親——周國平,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了只在人世間借住了18個月的女兒的短暫一生,這不僅僅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滿心關愛,也是作為一個父親和丈夫的承擔與責任。

妞妞眼中的世界是黑暗的,但她用自己心靈的聲音訴説着對黑暗的厭倦和對光明的渴望,用失明的眼睛望着塵世的天空,所以她一直在努力的用心去感受着僅存的微弱的光。也正是這個稚嫩的小生命,面對病魔的恐嚇時,依然微笑的接受病魔帶來的“禮物”。儘管微笑的同時會伴隨着疼痛,但是她還是一直笑着。妞妞雖然是不幸的,但她收穫了來自不怕把女兒寵壞的父親的如痴如醉的戀和牽腸掛肚的愛。

這位平凡的父親與女兒的相見,都是在死神身邊的.歡聚,因而彌足寶貴,每一分一秒都將永遠珍藏在這位父親的心裏,即使死神最終都將女兒奪走,但奪不走女兒留給父親愛的贈禮,更奪不走妞妞在這個世界上曾到過的痕跡。

人生是一個過程,結果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因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顯得格外寶貴。不是每一個生命的結束都是悲劇和罪過。死亡本身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見至親至愛的人一步一步走向凋零的過程和等待煎熬,是那樣的無可奈何。

活着可能充滿了磨難與坎坷,但路還要一直走下去,可也正是這些磨難,讓人們有了強者弱者之分。在生命中總有些事是你無法預料的,無法改變的,但這需要你去勇敢的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無論是為了你愛的人,或是愛你的人。

學生讀後感 篇8

寒假裏,我閒的實在無聊,正巧,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叫《最後一塊拼圖》。我是一個書蟲,只要無聊,我就會“啃”起書來,而且一啃就會廢寢忘食,一發而不可收拾。

當然,碰到朋友推薦的書,我還是“勉強”接受下來了。每一次寫讀後感,是絕對不會放過介紹主要內容的。咳咳,我給大家介紹介紹它的精彩內容吧!

科爾內留斯,是一個自小就沒有見過親生父親,過着孤寂而又無聊的生活的男孩。他的母親總是讓他練鋼琴,自己就花很多的時間玩兒到最後總缺一塊的拼圖。

一次偶然的'邂逅,讓他認識了亨利埃特,她就像是一位中了魔法的公主,把科爾內留斯帶出了他生活的小圈子。由於他在鋼琴方面的天分,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大人物,戴夫、約亨和讓?保羅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好搭檔。

在一次外出表演的機會之中,科爾內留斯見到了自己的生父,這又再一次揭起了他心靈的傷疤。

經歷了許多事情後,他終於明白了,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沒有把握住現在的幸福。

合上書,我意猶未盡,老是想着後面會發生什麼,後面會發生什麼更精彩的事。唉!別想了,別想了,我又來談談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吧!

這一本書主要講述了初露天賦的少年鋼琴手的故事。在你拼拼圖的時候,可能會拼錯位置,也可能會缺少一塊,拼拼圖的遊戲貌似簡單,而它也意味着人的一生。

在一生當中,總會遇上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只有不斷努力往上爬,堅持不懈,你才有可能看到最美麗的一面。科爾內留斯小時候,他是一個自卑的、缺少父愛的孩子,而當他認識亨利埃特時,一種奇妙的感覺進入了他的身體,使他有了信心面對生活、面對挫折。

有些時候,往往就只差這麼一塊拼圖,就可以看到最完美的結局,可是,你會選擇前功盡棄。一生中,你會遇到許多困難,但這往往是成長的契機,失去的拼圖能夠再次找回,而人生的拼圖需要用心去補齊……

學生讀後感 篇9

今天我讀完了曹文軒純美小説系列裏的《青銅葵花》這本書。

在這本書裏我認識了聰明、善良的農村啞巴男孩青銅和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城市女孩葵花。葵花的爸爸是位畫家,他帶着葵花在鄉下勞動的時候淹死在大麥地的河裏,葵花成了孤兒,被油麻鎮大麥地村的一户農家收養。這家有個叫青銅的男孩,小時候因為發高燒成了啞巴,葵花從此就和青銅一起生活。

青銅一家雖然很窮,但為了撫養葵花,他們卻是用盡心力,青銅更是像親哥哥一樣默默地照顧保護葵花妹妹。最讓我感動的是為了給葵花照張相,全家做了一百零一雙蘆花鞋讓青銅去賣,其中一雙是給青銅穿的,青銅賣到最後,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都給賣了,而自己卻赤腳踩着積雪走回了家。看到這裏,我想,青銅冬天連一雙棉鞋都沒有,而我光冬天的靴子就有好幾雙,和青銅相比,我的生活是多麼優越啊。

葵花不僅懂事,還很孝順,她為了攢錢給奶奶治病而放棄上學,小小年紀就離家去江南撿銀杏賣錢。雖然她掙回來的錢很少,根本不夠給奶奶治病,但是她的孝心讓人感動。我不由的'又想起自己平時買東西的時候也不知道節省,其實花的錢都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來的,有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生父母的氣。現在想想真是慚愧呀,我以後一定要像葵花一樣孝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無理取鬧,多為爸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好詞:萎靡不振、目瞪口呆、煙霧濛濛、耳鬢廝磨、無窮無盡、銀光閃閃、活蹦亂跳、清脆悦耳……

好句:—初夏,蘆葦長出長箭一般的葉子,滿眼的綠。

—起風了,蘆葦蕩好像忽然變成了戰場,成千上萬的武士揮舞着綠色的長劍,在天空下有板有眼的劈殺起來。

—流水的嘩嘩聲與蘆葦的沙沙聲彷彿是情意綿綿的絮語。

—流水在蘆葦間流動着,一幅耳鬢廝磨的樣子。

學生讀後感 篇10

當讀完《我愛祖國的藍天》之後,我的心受到了震撼。原來那蔚藍色的星球現在已變得傷痕累累。那黑的一塊(黑煙),那白的一塊(白色污染)還有那地球母親破破爛爛額衣服(臭氧層)。是那麼的刺眼,令人傷心,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水污染。

眾所周知,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一旦沒有了水,萬物都會隨之而消失,雖然地球三分之二被水覆蓋,但是能供人和動物飲用的淡水資源也是十分稀少,並且絕大多數淡水資源分佈在兩極,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了。水在植物體內佔50%~70%,在人體中佔三分之二,可見誰對於生命是多麼重要了,水還可以在農業、工業上。在農業上主要是為了維持農作物生長;工業上的溶解和冷卻需要水……所以水資源便如黃金一樣寶貴。

水資源十分寶貴,但水污染卻屢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並且隨着其他各因素因素,水資源越來越少了。

就世界而言,約有十億人喝不到合格的飲用水。就中國而言,近五十年來,我國湖泊減少了數千個,中國的羅布泊已逝去,鄱陽湖的面積在減少,如果不採取措施,鄱陽湖將成為下一個羅布泊。聯想到四川、雲南等地的大旱,那兒的人們飲水成了困難,洗澡成了願望,這會多麼不可思議。它嚴重的向人類發出警告,水資源已不多了。但各種污染卻並沒因此減少,廢水廢渣和廢氣形成的酸雨全部湧上河流,這條河變成了死水,又進一步加劇了水匱乏的程度。水如同黃金一樣稀少。

對於我們而言,我們中學生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不浪費一滴水開始。比如我們可以用洗臉水澆花,在馬桶後的蓄水池放入一塊石頭或一個裝滿水的瓶子,甚至我們可以影響其他人,告訴他們有關節水的知識,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這些事看似都是小事,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事,節約水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

面對水資源,這流動的黃金財富,我們應盡全力保護和節約使用,共鑄美好的藍天,同住蔚藍色的星球。

學生讀後感 篇11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凡爾納寫的名著,他是著名科幻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説之父”。暑假裏,我邊讀《海底兩萬裏》,邊和主人公一起進入奇妙的海洋世界探險,領略種種神奇的經歷。

這部作品寫了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和夥伴尼德蘭等人在和海底“怪獸”搏鬥時,無意間進入了這個神祕的“怪獸”中,他們發現這是一艘巨大的潛水艇,裏面有許多人,船長尼摩是個開朗、慈祥的人,是他建造了這艘潛水艇,他帶領阿龍納斯和夥伴們從太平洋出發,去了印度洋、紅海、地中海……並且又戰勝了敵人,但又為海洋犧牲了兩位朋友,他們的屍體永遠埋在海底的深處,靜靜地安息……

這本小説非常精彩,你可以從中感受種種驚奇的事,美麗的水下森林,豐富的海底礦物,巨大的殺人烏賊,無數沉船中的金銀財寶,傳説中的遠古文明,人跡罕至的南極,世界最深的'海溝,神祕的密道……

我最喜歡書中的尼摩船長,因為他是個做事冷靜、不慌張的人,當船被冰山困住時,尼德蘭早就驚慌地破口大罵,而船長冷靜地想辦法,最終大家砸冰、用潛艇撞冰,終於穿過了被冰山包圍的地方。

船長還是個奇怪的人,大多時間總是不露面,還經常在一對母女的照片前哭,我始終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船長還是個慷慨的人,把金銀財寶都分給沒錢的窮人。

令我疑惑的是:船長的真名是什麼?因為書上説尼摩是拉丁語,意思是沒有其人。他是哪國人呢?他戰勝北冰洋風暴了嗎?船長還活着嗎?他要繼續進行可怕的對人類報復嗎?所以我很希望阿龍納斯能弄清這些事情再逃走。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我可愛讀了,有時因為時間太晚了,我不得不和海底世界告別,但是,我在夢裏還回憶着這世界,回味着神奇的生物,想像着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還沒讀過的同學,快打開書的第一頁,看看吧。

學生讀後感 篇12

看完這篇課文後,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思念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

這篇課文是以回憶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生母永久的愧疚和對祖國母親永恆的依戀、思念;令人最為費解也最為對兩位母親的懷念的是這一句:“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在這一句中,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情感是,作者在他國的時間很長,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不僅有憂愁,還有無限的思念。這是作者變得十分淒涼,但是當作者想起在故國時的生活情景、好朋友時,心中又多了一份安慰,一絲甜蜜;在這一段中,作者通過比較的方式,將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表達的淋漓盡致,從而體現出作者的思念。再看看這兩句:“看到她的神情,我想到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和這一句:“天色陰的如黑夜。心裏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看看,看看,僅僅一個神情便能想到母親,僅僅一個陰如黑夜的暗天便可想到故國,從中可見作者對生母和祖國母親之間多麼深的'思念和眷戀呀!還有最令人深刻的兩句話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和:“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從第一句的頻來入夢就讓我明白他對祖國母親多麼深的愛與思念,只有不停的思念一個人,才會做這樣一個夢,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則第二句的“天哪”一詞可以讓我感覺到作者的內心是多麼的絕望、痛苦和對他生母的愧疚。

同學們,讀完這篇課文後,我們可以看到季羨林老先生的悔恨,也請讓我們把握親人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學生讀後感 篇13

近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管好自己就能飛】。

這是一本讓父母放心,讓老師省心,讓同齡讀者更加開心的自我成長讀本。作者以自身的變化故事,將那個長久困惑家長,老師和同齡人的疑問一掃而光,靠家長的逼,老師的嚴和自身的懶説做不到的事情,自我管理可以做到----自我負責是最好的進步,自我管理是最好的成長。

這本書裏有很多的突發情況的解決方法,我覺得這一件事最能體現吳牧天【這本書的作者】的智慧。

那一天,一個人和他搭訕,那人笑嘻嘻的,使他放鬆了警惕。這個人把他慢慢帶進一條偏僻的小巷,吳牧天覺得不對,往回走時,那人一隻手緊緊地抓住了他,另外一隻手拿着一把鋒利的小刀抵住了他背後。

他冷靜地應對,他看見遠處有一家飯館,他會經過那兒,一路上他很配合那個人,等那傢伙對他放鬆了警惕,感覺抵着背後的刀有鬆動的時候,他猛的一彎腰,從他手中掙脱,快速地衝進飯館,看見桌子上放着幾摞高的碗碟,毫不猶豫地撲了過去。只聽“嘩啦啦”一片響,碗碟打碎了一地。

飯館裏的顧客,都用驚訝的眼神齊刷刷的往他那裏掃過去,巨大的響聲把飯館的工作人員都引來了。既然給飯館造成了損失,飯館的'工作人員自然不會放他走,剛才抓他的那個人無奈地匆匆走了。

吳牧天回過神來後,報了警,給他媽媽打電話。

就這樣,他得救了。如果是我,我絕對做不到像他那麼冷靜,也不會想任何辦法。

我覺得吳牧天太聰明瞭,遇事沉着冷靜不慌張,自我管理學習也相當認真,以10A的成績考上湖南重點中學——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他會總結自己的不足,即使錯了,也有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

掩卷沉思,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我會把【管好自己就能飛】這本書當做自己的榜樣,向吳牧天學習,做一個能自我管理,優秀,冷靜的好學生。

點評:這篇文章寫得還比較具體。着重突出了中心思想。要説明一個什麼問題。讀者看了整篇文章所受到的啟發和領悟都比較不錯。遺憾的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不是很多。希望以後能加強詞彙的閲讀量。以積累更多的豐富詞藻。為以後的作文打好基礎。

標籤: 讀後感 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guanhougan/lomy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