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國學經典14篇[精選]

國學經典14篇[精選]

國學經典 篇1

國學,中國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國學,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國學經典14篇[精選]

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歷史悠久的文化精髓,成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支柱,中華民族的文明之魂。縱觀古今,國學文化靜水流深,不顯不露,使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綿延至今而未曾中斷。

現在的我們,不得不感謝我們的祖先,他們毫不保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驗、感悟化為文字,流傳至今,讓後世的我們受益。我們在享受現代方便快捷的同時,又能飽嘗古人的豐富經驗,領略他們的親身感受,感受國學文化的奧妙,陶冶自己的情操,淨化自己的心靈,以致去發揚,去傳承國學文化,使我們這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不間斷地繼續流傳下去。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經濟,文化,知識,政治大爆炸的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面對知識的快速更新,經濟的迅速發展,競爭的逐漸激烈,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有的不應該是退縮,而是要快速地欣然接受,並且積極地投入其中打拼。所以説,加強我們目前的學習是當務之急。而學習當中的讀書自然而然也就是重中之重了。多讀書,在書的海洋中暢遊;讀好書,豐富自己不成熟的思想,提升自己並不強大的文化素質,增強我們並不熟練的應用能力。俗話説:“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確如此,現在的我們也許並不是適應了現在的社會格局,但這也不能説明以後的我們還會如現在一樣仍然不適應。我們只有全面地武裝自己,是自己各方面都強大起來,等到我們以後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激烈的競爭時,我們才不會被淘汰,才會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通過了完備的學習,我們對社會,對國家,乃至對全世界都有了深層次的瞭解和領悟。

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其實我們不僅要全面地學習知識,而且要有虛心的學習態度。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不要因為他人的某項缺點就完全地否定了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讓我們以孔子的話作為座右銘,保持一顆虛心學習的心,努力地去拼搏,去學習吧!

對於我們來説,精通國學之道,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只要我們嚴謹的去學習它,用它的內涵來約束自己。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對自己思想的提升,日積月累,相信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有朝一日一定會充分領會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併發揚我們的民族之魂。

國學,中國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國學,中國人勵志向上的精髓;國學,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慢慢地去體會,去聆聽,去從中得到更多的感想。

國學經典 篇2

這一段時間觀看了翟鴻榮教授的國學演講視頻,受益匪淺。這讓我想起一次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用“中國文化符號調查報告”歷時近半年的全國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漢語、孔子、書法、長城等入選最具代表性的前10項。調查報告還顯示當代文化符號的被認可度普遍落後於傳統文化符號。如當代人物符號中的韓寒、崔健、周杰倫等排名都在200名以後;科學家和當代新科技符號的排名均在中間線左右;文學形象符號,如林黛玉、阿Q等得分也都在200名之後。真結果令人欣喜。現在的年輕入雖然在日本動漫、韓流、好萊塢等影視文化包圍之下,追明星逐新潮,卻並沒有真正地遺棄自身的傳統文化,反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越加強烈起來。

中國古文化的確博大精深,國學的範疇龐大繁雜,國學的典籍汗牛充棟。它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

翟教授講了的孔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學思想,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為人處世等傳統美德;第一個要感恩:感恩父母,我們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像孫悟空那樣從石頭裏冒出來的,我們的生命本體發乎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的血肉之軀是父母的精華賜予的,不是任何元素所能造成的。是父母把我們養大,雖然父母有可能沒有給我們金錢、地位、豪宅或者美麗的容顏,但他們給了我們世界上誰也無法代替的生命。感恩師長,“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中國尊師的良好傳統仍值得我們繼續發揚。沒有他們持續的辛勤,我們仍處於矇昧無知的原始時代;沒有他們無私地指引,我們會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是他們,開啟了我們智慧的閘門,使我們看得更清,想得更深,懂得更多,走得更遠。感恩單位,因為他們的“有限”造就了我們的“無限”。感恩領導,社會是由組織構成的,有組織就必需要有秩序,有秩序就必需有維護秩序、主持公道的人。這些維護秩序和主持公道的人,就是領導。沒有領導,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就像是無頭的蒼蠅不知所終。沒有領導的世界,是沒有秩序的世界;沒有領導的組織,是鬆鬆垮垮的人羣;沒有領導的部隊,是一羣烏合之眾;感恩領導,因為沒有頭的身軀,即便再龐大,也會頃刻倒下。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所以心胸寬廣坦蕩;小人患得患失,忙於算計,又每每庸人自擾,疑心他人算計自己,所以經常陷於憂懼之中,心緒不寧。據説當年林彪很是欣賞孔子這兩句名言,但他自己在歷史上卻留下了一個“長慼慼”的形象,終歸是“小人”而不是“君子”。就我們今天來説,物質文明越發達,心理醫生行業越興盛,所謂現代病、世紀病,是否正是聖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 “算來算去算自己,不如輕輕鬆鬆過一生。”我們要學習《亮劍》中李雲龍的笑。笑能改變自己,笑能給人以力量,笑能創造良好氣氛,笑帶給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階梯。在家多與父母長輩交流,瞭解他們需要什麼,學會關心他們,在單位多與同事溝通,多幫助他們,做他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的知己。

翟老師講到一個成大事的年輕人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要把每一個陌生的面孔都望成親人的模樣”這句話掀起了我內心的波瀾!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明確自身肩負的重任。不去抱怨崗位的平凡,收入的微薄,學生的底子差,要心中有愛,用愛心托起每一個家庭的太陽,用責任心鑄就三中的輝煌!

翟教授他心懷古道、古德,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他身系諸子百家,將史學、史識、史才、史德古為今用,他的講座觀後可以使人在震驚和覺悟過後獲得思想、行為以及心態上的突破,感歎自然科學偉大的同時,也為我們國學的偉大而感到自豪。

國學經典 篇3

就是那麼拖沓啦,一拖沓就拖沓了一個星期有麼有......

來吧~~~~

第一部分:學習筆記

我是筆記控哇,學習,怎麼可能沒筆記,以後還可以推薦一個記筆記的方法,讓大家記下的筆記就忘記不了。

華麗麗的文化介紹

Bisou 戴亮老師不斷的強調法國人其實很含蓄,但是他們的貼面禮卻讓我們有點不知所措,不過還好,貼一貼,無傷大雅。Bisou的時候也需要因地制宜,Paris、Lyon和Provence都不一樣~~~ le pain 法國人愛麪包,我們愛飯碗,是不是因為在人類最起始的時候都是餓肚子的,所以才“民以食為天”呢?

Se vendre comme des petits pains. 暢銷啊~~像麪包一樣的暢銷

bon comme le pain 真是一個好人

avoir mangé plus d'un pain 見多識廣哇!!

?ter le pain de la bouche 苦飯碗,苦工資

long comme un jour sans pain (沒有面包的日子)度日如年哇~~

看到一堆華麗麗的pain,還沒吃早點的肚子哇~~~不知道法國人稱呼愛人滴時候會不會講我的小麪包呢?不過也沒有中國人講我的小飯碗哦。。 ma+~~~一種傳襲的宮廷教法,讓我突然想到了Hugo的作品啊~~還有那個讓我始終糾結的ma fille,哈哈。

華麗麗的實用句型以及知識點提要

Bonjour! 初次見面以及正式場合,反正怎麼用基本都不會錯的.一句話。同等的還有Salut!在那部笑死人的電影,Tais Toi裏面,那個傻的可憐的鋼蛋,順便一提,他的演員就是第三課裏面提到的Gérard Depardieu,他在監獄裏見到人的時候都是傻笑着跟人家講Salut~的 Je m'appelle...這個s'appeler的邪惡變位告訴我們,法語無定性哇~~~其他的還有,Tu d'appelles, Il s'appelle, Elle s'appelle 和 Vous vous appelez. 沒有一樣有沒有!!!!!! s'appeler是個代動詞,代詞se 和動詞 appeler 的縮合,所以跟着主語都要變啊!!!!!!

Tu d'apelles commet? 就是第二課講的,如何和別人溝通,問對方名字。

而Vous vous appelez 裏面,含有尊稱,用在正式場合比較不錯,第三課講啦。 Je suis 很早我就認識了Je suis 這種説法,也認識了,être 這個詞,可是我就不知道他們有什麼聯繫,而後來發現,原來suis 就是 être 的變位有沒有!!!!!!變出來沒有一個是一樣的有沒有!!!!!!je suis, tu es, il est, elle est, nous sommes, vous êtes, ils sont, elles sont...沒有一個一樣吖!!!!!!

je suis 後面可以加國籍,加職業,加所在城市的,國籍和職業前面不需要加介詞和冠詞,所在城市前要加à,這是第一課講的,如何自我介紹

Et toi? 很喜歡這樣的發音啊,尤其是toi,很美妙哇~~~ 不過這是針對tu 的反問,針對vous 反問要講,Et vous?

這裏是重讀人稱代詞和主語人稱代詞的差別,法語規定,在省略句中,要用重讀人稱代詞來代替主語人稱代詞。

重讀人稱代詞: moi toi lui elle vous

主語人稱代詞: je tu il elle vous C'est...後面加名字加職業,可以介紹自己,介紹別人。和這個相關聯的有幾個知識點。

用C'est 來回答的問句是 Qui c'est? 同樣的還有,C'est qui? Qui est-ce? 好像最後一種問法比較討喜。都是 ce est qui 的組合拳。

當介紹別人説,C'est... 的時候,還可以形容一下品質啊什麼的,Il est... Elle d,e gentil,le之類。

第二部分:學習感悟 法語真變態哇~~~~英語真可愛哇~~~~~~

第三部分:設定目標 拿下之,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國學經典 篇4

真情流淌於血液,文化藴含於精神。國學則是從古至今所有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朗朗乾坤,堂堂中華。高齡五千歲,繁衍百億人。

在過去渺遠的歲月當中,撫慰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心;如果你聽過<<廣陵散>>,你就能夠體會古人那種簡遠淡泊;如果你欣賞過<<風雨雞鳴>>你就可以讀懂中華兒女的悲慨過往。滄桑流淌於指尖,神情落墨在紙上,人生如棋,落子無悔,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人生態度,是國學帶給我們的生命真諦。

天空之大,唯有白雲漂浮其中;文化之深,唯有國學熠熠生輝。

當我們靜下心來,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是否曾被其中璀璨的文化所震撼?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一個擁有五千年智慧的國家。

看着台上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少年,從口中流暢的道出一幅幅押韻的對聯和一句句優美的古詩,我的眼中充滿了羨慕,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我們明明年齡相同,而且同樣是中學生,可是他們是如何留出足夠時間來背誦,瞭解和欣賞這些優美的古詩詞呢?難道自己當下的學習任務就可以放輕鬆了嗎?

帶着疑問,我繼續認真看下去,台上的'兩位少年依然是伴隨着古色古香的中國古典文化和振奮人心的音樂進行比拼。如果答題速度跟不上,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對方回答自己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台上的人絲毫不分心,他們始終保持一個信念:我永遠是最棒的!而在生活中的一些人,僅僅遇到一些雞毛蒜皮,不足掛齒的小事就滯留不前,自暴自棄。國學,不僅僅是古文,古詩,對聯等方面,它還包括着一個人最起碼的信念,在感覺自己無路可走時,我們一定要堅持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神,在遭受別人冷漠是,我們一定要學習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的的精神--亦君子乎。

我想問題也該解決了,學習國學,是一個人基本的道德修養,是用來提升自己水平,昇華自己能力的一種方法。所以,現在開始,讓我們愛國學,學國學,敬國學,共同歌唱屬於我們中國自己的典雅文化。

現在,無需壓抑,用一副對聯來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敬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炎黃子孫萬代千秋。

國學經典 篇5

學校作為傳承與發展文化的載體,在引導和弘揚先進文化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學校文化建設是我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我校結合實際情況,本學期開展了全校性的國學經典研讀活動。活動開展至今,我們深刻體會到學經典就是尋民族精神之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做人明理之本。在研讀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藴。對我校開展的`國學經典研讀活動情況簡單總結如下:

一、國學教育活動準備充分

1、開學初成立了得力的“大坪學校國學經典研讀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確保活動的順利實施。

2、制定了《大坪學校國學教育活動方案》,做到活動有計劃,目的明確、責任清楚。

3、以國學經典教學作為本學年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科目,一至六年級每週每班一節,確保有充足的教學時間。

4、以《弟子規》、《三字經》、《唐詩三百首》、《論語》、《增廣賢文》、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等作為本學期國學經典研讀活動教本。

5、安排文化素養較好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任課教師,確保教學質量。

二、國學教育活動形式豐富

1、學校國學經典研讀領導小組,大力宣傳國學經典研讀活動的目的意義、實施目標和方案以及措施步驟,讓國學教育活動深入師生心中。

2、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三年級以上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了“我是小書蟲”讀書交流活動、講故事比賽等活動。學校教導處組織了經典誦讀活動、傳統文化徵文活動、國學手抄報展示活動等。通過出評比活動我們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國學經典的理解程度。

三、取得的成績

這次活動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抓好經典研讀活動領導重視是前提,老師參與是基礎,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關鍵。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熱情日益高漲,氣氛濃厚,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

四、努力方向

國學經典的學習還得不到部分學生尤其是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學生雖然學習了經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為還是沒有改變,沒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們今後的工作中還要更加努力,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這項活動。向着“傳播國學知識,提升綜合素質”的目標努力奮進。

國學經典 篇6

小時,《三字經》《弟子規》我能信手拈來,可那時我只是背,直到上了國小,聽老師慢慢地給我們講了其中的含義,國中以後大多接觸到的是古詩詞,還有些名言,《赤壁》讓我體會到杜牧的遠大志向,《春望》讓我體會到杜甫的愛國與無奈……我明白了國學是很深奧的,但有些名言確實能讓我懂得一些道理。

其中最讓我受益頗深的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出自於孔子《論語》中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記得剛上國中時成績還比較穩定,然後慢慢地就降下來了,那時的我非常不解,為什麼我作業明明認真做了,課餘時間我一直在背書,可有些男生,下課瘋趕打鬧,作業經常因做的不好而被老師批評,課餘時間還會打遊戲,可為什麼這種“天天在玩”的男生成績就是比我好呢?這個問題伴隨了我很久,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把我的不解告訴了爸爸,爸爸只是説了這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好好領悟。

一段時間後,我似乎解開了我的疑問,我發現這種男生上課聽講是非常認真的',説明他們注意力集中;而在下課與他們的交談中我發現他們懂得悠久的歷史,現在的國事,説明他們看到新聞和讀的書多;他們的作業寫的很快,而背書都是在早上上學之前背的,俗話説“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的記憶力是最好的,這説明他們的學習方法很好,而且毅力很強,可以每天堅持克服早起的惰性。

“擇其善者而從之”所以我要學習他們上課認真聽講,多看書,看新聞,注意力集中,學習他們良好的學習方法。而又要“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要學習他們作業不認真完成,浪費時間的壞毛病。

感謝這句名言,讓我瞭解這些道理,讓我進步,讓我成長,我們應認真地去體會,去領悟,去享受國學的精彩世界,充實我們的生活!

國學經典 篇7

六年級一開學,爸爸給我買了《論語》。

我翻了翻,沒興趣,丟在一邊。第二天,爸爸對我説,要不要聽故事?我馬上來了精神,好的!爸爸開始講了起來:古時魯國有一羣人周遊列國,經過匡城時,被匡城人圍住了。因為以前魯國的陽虎曾經攻打過匡城,匡人一直記恨在心。此時,匡城的簡子認準其中一個正是陽虎,心想:這正是替匡人報酬的好機會!於是,轉身去召集兵卒。這羣周遊列國的人一天旅途下來,準備好好休息一下。突然聽到外面喊聲驚天動地,只見無數兵卒鎧甲齊備,把他們的住所圍了個水泄不通,並高喊:“快快讓陽虎出來受死!”這羣周遊列國的人中有人非常憤怒,手舉畫戟,要去與匡人拼命。這時,人羣中一位智者制止了他們,説:“為什麼不多從仁義方面想一想呢?我們本來不是陽虎,別人卻把我當成陽虎,這不是我的過錯,那是命運啊。來吧,我們自管自唱歌吧。”就這樣唱了三遍之後,簡子的圍兵就撤退了。

我聽了之後,好奇地問:那位智者是誰呀?爸爸:孔子。這個故事就在《論語》裏,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個小故事,卻能告訴一個個大道理。剛才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危急時刻更需要靜下心來”的道理。於是我慢慢翻開這本小冊子,驚奇地發現,原本以為高深莫測的神祕經典竟是用如此樸實無華的詞句寫就,一句句,一章章,無不是生活中老師對學生的諄諄教導,以及師生之間簡單樸素的對話和討論。

然而每一篇短小精煉的辭章卻都是微言大義,包含了無盡的人生智慧。

國學經典 篇8

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2、造化之功,發乎動,畢達乎順,形諸明,養諸容載,遂乎説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張載《正蒙》

3、上達則樂天,樂天則不怨;下學則治己;治己則無尤。——張載《正蒙》

4、義,仁之動也,流於義者於仁或傷;仁,體之常也,過於仁者於義或害。——張載《正蒙》

5、仁通極其性,故能致養而靜以安;義致行其知,故能盡文而動以變。——張載《正蒙》

6、能通天下之志者為能感人心,聖人同乎人而無我,故和平天下,莫盛於感人心。——張載《正蒙》

7、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所謂「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所謂「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者也;以眾人望人則易從,所謂「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責己責人愛人之三術也。——張載《正蒙》

8、有不知則有知,無不知則無知。——張載《正蒙》

9、以心求道,正猶以己知人,終不若彼自立彼偽不思而得也。——張載《正蒙》

10、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偽不相似。——張載《正蒙》

國學經典 篇9

中華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在一本本經典中沉積下來。《詩紀》、《禮記》、《論語》……從這一本本經典之中,我感悟到了——

——惜生命。《周易》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間最大的道德竟是生存、是生命。正如《莊子》所説:“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是的,只有生存,才算得上有德性,也只有愛惜生命,才會愛身邊的事物。但有些人卻不會去珍惜他那寶貴的生命。有一個男子,竟為欠債還不上就準備跳樓輕生。這樣就是不應該的了。錢乃身外之物,如果你死了,那不就真成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犧牲品了嗎?而且,如果真為錢而放棄了生命,想想也不值呀。可是有人説,珍惜生命是貪生怕死。不,不是這樣的.。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十年,卧薪嚐膽,吃遍了苦頭,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保住性命,報那覆國之仇。只有有了生命,才懂得珍惜生命,才會懂得去愛惜別人的生命。

——貴寬容。孔子説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寬容了每一條河流,大海才如此遼闊;正是因為接納了每一片雲彩,天空才如此美麗。寬容也是一個人必須擁有的品德。唐朝的唐臨有一次去弔唁一個朋友時,僕人卻拿錯了衣服,但唐臨去説他今天不宜傷心,也沒有去追究這事了。還有一次,僕人為他熬藥時熬得不夠精細,唐臨也不説破,只是説:“今天天氣陰沉,不宜吃藥,這藥,就倒掉吧。”這怎麼不是一個大丈夫所應有的寬厚仁慈之心?但是去有許多人抓住別人的一點錯誤不放,這樣的處世之道是不行的,我覺得應該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才能算得上有包容心的人。

——尚勇敢。“見義不為,無勇也。”勇敢,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有一個小女孩,在一次廟會中被人別走,但她卻勇敢地與強盜周旋,在他身上留下了記號,最後還機智逃脱,這就是勇在一個小女孩身上的體現。我覺得勇不一定必須要鬥歹徒、抓盜賊,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小事之中。如主動提出老師講錯的地方,主動承認錯誤等。“悍戇好鬥,似勇而非。”生活中有些人的行為看上去挺勇敢,但這不是。像有些人在馬路上放開車把騎行,闖紅燈,這些不是勇敢,而是危險而又魯莽的。所以勇敢是在危急時刻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所做的正確措施。

——別善惡。“勿以晉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惡分別是一點點積累的,但是,是不是壞人就一定是不可饒恕的呢?陳寔是東漢人,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小偷為偷他家的東西而藏在房樑上,他沒有説明,只是召集子孫們説:“不要沾染上那些壞習慣,否則,久而久之,品性就壞了。房樑上的那人就是這樣。”那小偷聽了,急忙下來磕頭認罪。陳寔説:“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是壞人,想必是被生活所迫,回去要深刻反省自己呀!”説着,又叫人送了兩匹布給他,那小偷千恩萬謝地走了。你看,善惡本是一念之間,我們千萬不能因為平時的壞習慣而使品性敗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相信古人的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為我們帶來幫助的!

國學經典 篇10

為了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着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説完了總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委敬禮,接着,我班便出場。緊接着,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囉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國學經典 篇11

9月26日,國學小達人的比賽開始了,我懷着一顆砰砰直跳的心進入賽場。

比賽開始抽籤了,我抽中了4號台,我坐到了座位上,那時人已經滿了。我和一位大哥哥一個組,哪位大哥哥非常厲害,這使我放鬆了很多。

第一輪是必答題,前幾桌的題目都非常簡單。輪到我了,李老師問“雲對雨,雨對風,晚照對什麼?請回答。”“晴空。”我回答道這一輪,我們一組明顯領先,有了180分。

第二輪是搶答題,問了好幾個問題,我們一台的那個大哥哥全部答對,我們台又加了30分。這時,李老師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誰説的?”我跟旁邊的`一位大哥哥説:“我會!”“誰呀?”大哥哥的話音剛落,第3台就搶去了機會。不過,他們答錯了,沒有加分。我有點後悔,晚按了鈴,白白失去了分數。

下面幾題我都不會,大哥哥卻表現的十分出色,又為我們加了70分。李老師問:“你能説出四個有水的成語嗎?”我一愣,我們一台又可以回答了,大哥哥只説出了兩個,我以為完蛋了,便低下頭,緊咬着牙,等待結果。幸虧,另一位剛剛及時提醒了他,加了50分。大哥哥又連續搶了一個50分題給我們加了50分。我算了算,一共有380分了。

之後,我們讓大哥哥進了決賽,評委老師給我們加了40分,我們有了420分,得了第一。我手握獎狀,想:我終於知道了國學的重要,我可要好好努力了!

國學經典 篇12

讀吾國之博學,誦千秋之經典。

——題記

“人之初,性本善……”這朗朗上口而富有教育深意的三字經,是我最初的國學讀本,鑄就了我與國學的相識;“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一首首經典的古詩詞,是我上學之後的讀本,開啟了我對國學懵懂了解;“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一篇篇千古傳誦的佳作,是我上中學之後的讀本,也更讓我對國學對經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自此,我徹底愛上了國學,喜歡上了經典,並與之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們。

喜歡國學,因為喜歡國學感情真實的文字,如一泓清明的湖,映出天空最真的模樣;喜歡國學,因為喜歡國學美輪美奐的恰好,那些固定格式的詩詞,如一灣美滿的'月,恰到好處的美;喜歡國學,因為喜歡國學動人心絃的傳誦,千年的距離,無法阻止文化的傳遞,如一襲柔滑的旗,柔軟卻不失本色。

喜歡國學中的古詩詞,因為它們有美,因為它們有情。“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的孤獨寂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岑參的豪情萬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憂國憂民;“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是陸游的心繫天下;“人比黃花瘦”是李清照的萬千愁緒……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博大精深。儘管我對國學只是最淺層面的瞭解,卻已知其內涵豐富。在國學這條路上,路過朗朗上口的最初教育讀本,走過優美華麗富有感情的古詩詞,掃過含義深刻的文言文,最終尋到它的大門。門後,一定是那如月如珠般明亮精緻的漢字,拼湊而成的華麗樂章。

讀吾國之博學,誦千秋之經典。願與國學相望,望世間榮華,睹世間蒼涼,繫世間滄海。願我與國學,今後相知更多一點。

國學經典 篇13

國學如同一碗香甜可口的濃湯,向四周洋溢着淡淡的清香,製得你去細細品味精雕細琢。“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的紮下深根,就是粒種子讓我一步步踏入國學的大門,正如孔子所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確實如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月夜思鄉的情景歷歷在目。“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該是怎樣開朗,達觀的情懷?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大學》,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如果説國學是一片汪洋,那麼我們就只是一滴牛毛細雨罷了;如果説國學是片森林,那麼我們只是其中的一片葉子而已;如果説國學是浩瀚無比宇宙,那我們只不過是一隻渺小的螞蟻。我們對國學的接觸也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罷了。

國學不僅是中華文史知識的源泉,更是中國文化的起源。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國學,它教我們明白事理,辯是非。讓中國文化站在世界的頂峯。

中國,擁有着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漫長的歲月為她積澱了厚重文化底藴,字骨,畫魂,音容,文氣,詩節,篆刻下了五千年曆史的興頹變遷,凝練成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鑄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從我們剛開始説話,就在接觸國學歷史,我依稀記得小時候媽媽教會我的第一首詩,是唐朝詩人李坤的《憫農》,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詩。這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還有我國小背的《三字經》,裏面的孔融讓梨教會了我們要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就不應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温暖。還有“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教會了我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能文會算是做大事的本錢,要做一個才德兼備的人,就必須從這兩點做起。

還有很多關於國學經典的故事,我們要在學習中不斷成長,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祕。

國學使人進步,國學使人明智,每一個少年兒童的美好人生,將從國學開始。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讓國學陪伴我們成長吧!

國學就像一片汪洋大海,而國學經典就是那騰起的浪頭,雖然只是表面淺淺一層,卻承載了一個個先輩們的思想和無價的精血組成的道理,去鼓勵我們深探、去鑽研、去踏上研究國學的旅程!

從娃娃起我就慢慢接觸到《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由於太深奧,年幼的我呆站在國學的大門口,進不去也不可離去。所以我對它既熟悉又陌生,他陪着我一起成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是懂非懂的語言,直到我現在才初步的理解它。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們小時候天性是善良純真的。“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性格是與向善的表現相近的,因為習慣又決定了性格,而習慣又受環境所迫,所以沒有根本的好人和壞人,只有根本擁有好習慣和壞習慣的人,所以我們先要養成的就是好習慣、好禮儀。如此簡單幾句,道出了莫大的哲理。“親師友,習禮儀”也讓我明白古人對禮儀的重視程度有多大!從此我開始步入國學的大門,試着去品嚐、去鑽研。終於我發現國學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基本常識,做人的根本!

品國學,國學像大海!鑽國學,國學像蜜糖!它給我們無窮的啟發。它就像一把把鑰匙,引領我們去打開那一扇扇智慧的大門。而我將用我的一生去國學之海中漂流。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國學經典更是數不勝數。《周易》、《孟子》、《論語》、《三字經》等更是出類拔萃。

《孟子》中,寫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古人立世的標準,也體現了中國人的骨氣。我們現代人也應該傳承這種精神,培養自己的高尚人格。

《周易》中,寫到了“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一定要講誠信。這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基石。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人人講誠信,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傳遞“正能量”。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只知道學習而不知道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所以在學習方面,我們要做到學思結合。

《三字經》裏説:“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教育我們要尊重父母,耐心聽取他們的教導。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學經典,它們會告訴我們很多人生的道理,我們要細細去品味。

讓國學經典伴我們成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朗朗讀書聲從我耳邊傳來,我想起了國小時老師教我們的一首首古詩。這是我小時候學的一首,那時候的我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兒,並不能體會到這首詩的含義,但隨着我慢慢長大,所學的知識越來越多,我明白了,原來它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們辛辛苦苦才種出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除了這些詩、詞以外,我們還讀過一些經典名著,在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四大名著裏的《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收了三個徒弟,其中一個那可是神通廣大啊。在這師徒四人裏面,我最喜歡的就是他了,他是誰呢?他就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一會兒變成小鳥,一會兒又變成蚊子,但我最羨慕的就是他那金箍棒,它可以細如針,也可以粗如擎天柱,變換自如。

他的火眼金睛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妖魔鬼怪,他的金箍棒不會對任何一個妖怪留情,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退縮。這,就是孫悟空。正是因為有他,取經路上才會安全,唐僧才會平安的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也會用一些詩句來表達我們的請感,比如:《秋思》中的‘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表達了在外遊子的思鄉之情。而《遊子吟》看似是一個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卻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看,這些國學經典就在我們身邊。

在時間的長河裏,直到現在,我們已經整整度過了十三年,而國學經典也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從在媽媽肚子裏便開始搖頭晃腦的默唸古詩,到出生時的激昂誦讀。從一歲時的牙牙學語,到兩歲半的倒背如流。從唐宋三字經到論語百家姓,直到最後的大學,中庸。從紅樓、三國、西遊、水滸,再到後來的背影、匆匆、受戒、孟子。甚至深入到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的內心,每一個作者的想法。

從經典裏,我們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論語》中,老子和他的弟子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知道謙虛,懂得廉恥。在《三字經》中告訴我要心胸寬闊,懂得謙讓。在《紅樓夢》中讓我瞭解了大家族中的心機謀慮,以及那之間的兒女情長。《三國演義》讓我明白了戰爭之中的殘酷和江湖中的愛恨情仇。《西遊記》令我看到了師徒四人努力取西經的堅強意志以及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水滸傳》中,梁山伯一百零八好漢使我忍不住為他們的兄弟義氣拍手叫好,他們一個個歷經曲折且都是有罪之身,但他們齊聚梁山之後衞國報效,也讓我知道了他們的愛國之心。

多讀經典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如聞雞起舞,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都令我知道他們那其中的紛紛擾擾,甘之若霖。

直到如今,我也還在讀更多的國學經典,學習更多國學經典中那一個個的小故事,我相信,國學經典將會伴我成長!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離騷》中有許許多多道理,仔細品讀。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從中讀懂了許多道理。

國學經典源遠流長,我希望能一直流傳下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來了眾多讓後人們受益匪淺的國學經典。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一説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時候的我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其中所藴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就是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的教誨。“冬則温,夏則清,晨則省,温則定”就是告訴我們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儘管現在大多數家裏都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是我們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真心的去愛我們的父母。

關於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温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告訴我們在學習上面不能弄虛作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焉。”比喻到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告訴我們應該去多向別人學習,而不是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盯耿馳際佻宦寵為觸力處比。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選擇他們中的優點跟從着學習這些優點

現在國學經典已經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風向標,是我學習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陪伴我一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國學經典 篇14

原先在我的眼裏,國學就是一本無聊的書,但是自從我進了國學誦讀班,國學就不再是一本無聊的書,而是有趣的、充滿睿智的知識海洋。

那天,朋友邀我一起去上國學課,我極不情願地答應了。走到教室門口,看到教室裏坐得滿滿的學生,我遲疑了,媽媽見狀,沒容我都想一把把我推了進去。我只好坐下來,聽老師講課。

這是一位已經退休的女老師,瘦瘦的身材,鼻樑上架着一副眼鏡,和藹可親,我們都尊敬地叫她段老。

段老知識淵博,課講得非常生動活潑,聽着聽着,我就像着了魔似的,全神貫注的聽了起來。《論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不再無聊、不再枯燥了。老師有時候講得幽默,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有時候講得繪聲繪色,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有的時候講得一本正經,我們聽得專心致志。唐詩,宋詞裏描寫的景象就像一幅幅圖畫一樣展開在我們面前;聲律啟蒙,使我們朗讀起來就像唱歌一樣,韻味十足。

我逐漸喜歡上了國學;而國學也教給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規矩。如“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即淨手”,這些道理和規矩在老師長期的.講授和我們不斷的誦讀中耳濡目染,已成為我自覺的行為習慣。我喜歡國學,我要堅持學下去,永遠在國學的海洋裏遨遊。

標籤: 國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guoxue/e779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