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五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資料梳理

五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資料梳理

第一單元 沉和浮

五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資料梳理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準。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

3、物體的沉浮與自身的(重量和體積)都有關。

4、(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相同,(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

5、(潛水艇)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7、鋼鐵製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於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

9、(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塊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小船和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裏,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體)和(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12、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體(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時就(上浮);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於重力)時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於)重力。

14、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它們的(材料)和(液體的性質)有關。

15、(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

16、(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17、(不同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體積)的水(重)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輕)的物體,在水中(上浮)。

19、(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

第二單元 熱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

2、加穿衣服會使人體感覺到熱,但(並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3、水受熱以後(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4、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5、(許多液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變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6、物體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的變化,這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感覺到或通過(一定的裝置和實驗)被觀察到。

7、(氣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8、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裏不斷地(運動)着。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

9、(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0、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例如(銻)和(鉍)這兩種金屬就是熱縮冷脹的。

1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温度較高)的一端向(温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温度高的物體向温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温度相同。

12、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

13、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

14、(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15、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16、(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

17、(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

第三單元 時間的測量

1、(“時間”)有時是指(某一時刻),有時則表示一個(時間間隔)(即時長)。

2、鐘錶以(時、分、秒)計量時間,鐘面上的(秒針)每轉動(一格),表示時間流逝了(1秒鐘),秒針轉動(一圈)則表示時間流逝了(1分鐘)。

3、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相同時間)(時長)的主觀感受會不一樣,但時間是以(不變的速度)在延伸的。

4、藉助自然界有規律運動的事物或現象,我們可以(估計時間)。

5、時間可以通過對(太陽運動週期的觀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來測量,一些(有規律運動的裝置)也曾被用來計量時間。

6、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7、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日晷”)與(“圭表”)是根據(日影長度)製成的(計時器)。

8、在一定的裝置裏,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製作(水鍾)用來計時。

9、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鍾計時更加準確。

11、滴水計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

12、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精確的計時方法,隨着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製作的(計時工具)越來越精確。

13、計時工具準確性的提高要靠(設計、材料)等的改進。

14、雖然像(日晷)、(水鍾)以及(燃油鍾)、(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鐘,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鐘。(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

15、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製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16、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17、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

18、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19、注意擺繩的長度不等於擺的長度,(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20、(機械擺鐘)是(擺錘)與(齒輪的操縱器)聯合工作的。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1、(晝夜交替現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2、(晝夜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3、(“日心説”)和(“地心説”)中有關地球及其運動的觀點都可以解釋(晝夜交替現象)。

4、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5、(“傅科擺”)擺動後,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6、(傅科擺)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

7、(天體的東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而發生的現象。

8、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昇西落(相反),即(逆時針)或(自西向東)。

9、(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早)西邊晚。

10、不同地區所處的(經度差)決定了地區之間的(時差)。

11、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經,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1小時。

12、天空中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3、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

14、(恆星的周年視差)證明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其他的證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15、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

16、(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

17、(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18、(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範圍。

19、地球確實在(自轉和公轉),證據不僅有來自(人造地球衞星)的觀測,還有來自(觀察或實驗)的多種現象。

20、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逆時針(自西向東),週期為(24小時),地球圍繞(地軸)自轉,地軸是(傾斜)的。

21、與地球自轉相關聯的現象有:(晝夜現象),(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看上去(北極星不動)等。

22、(恆星周年視差)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的關鍵性證據。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yuwen/m4rr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