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精華】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

【精華】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1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 每年過春節,晚上我在客廳準備就餐,媽媽這位大廚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在外面有説有笑。開放了,有皮蛋拌豆腐,回鍋肉,麻辣雞翅……都是我最愛吃的!乾杯聲,歡笑聲,祝福聲,都在我耳邊迴盪。吃晚飯,我們迫不及待跑去放鞭炮,頓時,屋前屋後便成了煙花炮竹的世界,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升上空中,又慢慢落了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流星,猛地躥上天空。這絢麗的色彩真是美麗極了! 我們正玩得高興,我看了一下手錶;呀!快到八點了,春節聯歡晚會要開始了。大家紛紛走進房間看晚會。大家坐在電視前有説有笑。這時,爺爺拿了一個大紅包向我走過來説;發壓歲錢了,新年快樂! 我喜歡過春節!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一年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小孩子很盼望的節日。

大年三十,人們都開始貼對聯,包餃子、打掃衞生,三十吃餃子意為着在外面工作的、上學的都要回家吃這個團圓飯。家家户户都是忙忙碌碌的,但人們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等到三十晚上的十二點左右,村裏就響起了噼哩啪啦的'聲音,原來是村裏人在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大年七年級,早晨還沒等我起牀,就被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吵醒了。我急忙穿好新衣服和爸爸一起去放鞭炮。七年級這一天,人們互相拜年,我也收到了壓歲錢,我的壓歲錢媽媽都會給我存起來。春節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春節的氣息才漸漸沒有了。

同學們也很盼望過年吧,因為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東西,還可以放鞭炮,我喜歡過新年喲!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每年的正月七年級,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每當春節一到,大人們便會在廚房裏忙得不亦樂乎。嬸嬸就像大廚一樣,那熟練的手法,魚被洗掉一點兒腥味都沒有;媽媽開始洗秋葵,洗完後,還要把秋葵的頭摘掉,最後只要把秋葵對半切就行了;嬸嬸洗完魚,就開始洗螃蟹了。螃蟹東爬爬,西爬爬,真是太難馴服了。

開始炒菜了,只見嬸嬸右手拿鏟子,左手持大勺,一會兒加料,一會兒顛鍋。鍋裏的菜在嬸嬸的操縱下,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頓美味的大餐就做好了。

我們小朋友們一邊吃着美味的飯菜,一邊喝着可口的飲料;大人們喝着酒,互相舉杯,説着祝福語:祝你財源廣進、工作順利……聊得可嗨了。

吃完後,我們就去街上買了許多鞭炮:有圓錐形的.、圓柱體的和一條一條的等各式各樣的鞭炮。嬸嬸點燃了一個很大的鞭炮,開始像噴泉一樣,後來,鞭炮突然像發怒了一樣,噴泉一下子變成了暴風雨,可嚇人了!

啊!春節可真有趣啊!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讀起這首兒歌,我又想吃粽子了。

端午節吃粽子可是重頭戲,我最喜歡媽媽包的粽子,軟糯清香的粽子,撒上白糖,真是人間美味,想想就流口水了。

有一次端午節,我看媽媽嫻熟包粽子的樣子,我的'手也癢癢了,想跟媽媽一起學包粽子,但是糯米就像跟我過不去似的,不是從這頭跑出來,就是從那頭跑出來,我總是在“搶救”中,為了不讓米露出來,我一片不夠再來一片,再來一片,最後被我包成了一個“大肚子將軍”,還是被俘虜的那種,渾身五花大綁,逗得媽媽哈哈大笑。

煮好粽子,一打開蓋子,香味瀰漫了整個屋子,一口咬下去,口齒留香,真好吃。我的大粽子躺着鍋裏沒人要,我只好把它幹掉了,雖然賣相不佳,但也挺好吃的,哈哈!

端午節,因為有了又香又甜的粽子,變成了我的最愛。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我最喜歡過春節了,因為過春節可以放煙火、貼春聯。每個地方几乎都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送舊迎新的活動舉辦得熱鬧非凡。而且,我還知道壓歲錢的來歷呢!

傳説有一個叫“祟”的小妖,他每年除夕夜裏都會摸小孩子的腦門。之後,小孩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於是有一對夫妻就不睡覺,守着“祟”。而且,他們還在枕邊放了用紅紙包的錢,“祟”來的時候,忽然發出一道金光,他尖叫着跑了。之後,大家紛紛絞仿,“祟”就再也不來侵擾了。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春節中最好玩的就是放爆竹了,一仰起頭,哇!千姿百態的煙花飛上天空,有的像一個花苞,在天上欣然怒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衝向雲宵,還有的像一條威武的龍,在空中神氣地遊動……,各種各樣的煙火多得數不清。

我放了一個樣子很奇怪的火炮,蝴蝶形狀的.紙片上還繫着一個小鞭炮,我把它放在地上,然後小心翼翼地點着,只聽發出“撲,撲”的聲音。只見小蝴蝶從地面搖搖擺擺地轉到了空中,時不時“吐”出燦爛的火花。

生活中處處都有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祖國的寶玉,是要我們代代相傳的。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6

中華民族有許多流傳至今的傳統節日,如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許多傳統節日。

我向大家介紹我最喜歡的節日——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端午節是來源於很久很久以前,自從屈原投江以後,他一直被人們所懷念,我也不例外。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物,將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佩戴花線、荷包、喝雄黃酒,還要吃粽子和賽龍舟,這種習俗已經延續了兩千年之久,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滿懷愛國主義精神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懷抱石頭投淚自盡。兩岸的百姓知道後,紛紛來撈他的屍體,並向水中投放粽子,使魚蝦吃飽不再吃他的屍體,這個古老的傳説就慢慢地沿襲了下來,變成為如今的端午節吃粽子,還有就是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五月初五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的永世敬仰!我要向愛國詩人屈原一樣,擁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棟樑之才!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7

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一跋都過春節(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過年時要用糯米飯喂牛,並將紅紙貼於牛角上,趕到水井邊給牛“照鏡子”。此外,還過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趕秋節(立秋)、八月十五、吃新節(稻穀、玉米成熟時)等節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舉行熱鬧的鬥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青苗”稱“踩花山”為“奧道”,“紅苗”稱為“厚道”,意即“睬坡”。節日活動由兩三户人家聯合主辦;主辦人稱為“尤厚道”,通常由無子嗣而為祈求子嗣者充當。舉行節日之前,主辦人家負責栽插一棵高約兩三文的五彩花杆(多用大龍竹)於選定的乎緩壩坡上,並陳設好酒於花山場內。屆時,遠近各村男女皆來參加。節日期間內容極其豐富,小夥子和小姑娘對唱山歌選擇情侶是花山節的主要內容。

此外,青年小夥子要跳蘆篷舞,還有鬥牛、跳獅子等活動,持續數日,熱鬧異常。苗族還有很多傳統購宗教節日。部分苗族正月八年級、四、六三天要殺豬祭門,謂之“祭門主”,或稱為祭“火龍豬”,麗江有的苗族稱“殺中柱豬”,祭時殺小豬一日,門外懸掛鬥整一個,外人和女子不得參加,漢族不得偷看,這部分苗族習損認為,祭了門主才能得到祖先保佑。河口一帶有的苗族二月八年級要舉行全寨性的“祭龍”。祭時各家派一男子參加,嚴禁女子參加,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文山“偏苗”六月二十四要祭土地神;正月或二三月全寨要在寨旁山坡上祭火星(火神)。祭時由魔公主持,並由魔公牽一隻羊或一條狗唸咒,念畢,眾人以石擊殺羊或狗,煮而食之,以此儀式祈求寨內不發生火災。苗族對人真誠,講究信義,爽直,好客,年節間盛行“盤根古”——串親戚,每有遠客到來,必以好酒招待,若是親戚,來時要送禮物,定時主人照樣要以禮答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zuowen/0eww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