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作文大全【9篇】

傳統文化作文大全【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作文大全【9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我從“嘉一”學習回家,就馬上打開電腦,找起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我一打開傳統文化的資料,就出來了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筷子。中國象棋。風箏。十二生肖剪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劇臉譜,中國結。所以我花了一個京劇臉譜,中國結太難畫了,就叫媽媽買了一個。

媽媽買的中國結非常特別,很好看。中國結是用兩條線編成的,外面一圈是紅色的。裏面一圈是黃色的'。而且,中國結下面還有一個接一個的京劇臉譜。第一個是紅臉的,第二個是藍臉的,第三個是白臉的??其中最有趣的是那個黑臉的。我問:“小姨他叫什麼”小姨説:“你看他的臉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包公”。我又問:“小姨,為什麼他是包公”。小姨説:“你看,他額頭上有個月亮,這就是包公。”我聽了小姨話想:這些臉譜可真有趣啊!

以後哦,我一定要多看京劇,瞭解更多的京劇臉譜。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今天早上八點鐘,我們聖火小隊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塘棲古鎮,準備尋訪我們身邊優秀的傳統文化。

剛下車,我們就被古鎮的古韻味給深深地吸引了。抬頭望去,想不到這地方還真有戲台!哇,這戲台搭得還真有模有樣呢!我仔細一看,上面有演員化粧、排練的地方,戲台的後面,還有一個寬敞的後台呢!大家想看戲,卻被家長的話給雷倒了,“戲下午一點才開始呢!”

“啊?”我們異口同聲地喊道,一個個發亮的眼睛又暗淡了。“不過,這兒可有古街了!現在快過年了,小鎮裏的傳統文化可以堪稱第一了!吃的、玩的全有哦!”“百聞不如一見,我們快去吧!”一個同學的話又將無精打采的我們給電倒了。

大家朝古街跑去,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裏面有做年糕的、粽子的、糖葫蘆給能甩出尖尖的、纖細的糖風呢!吃一口,甜津津的,化在嘴裏的味兒散不開呢!最有趣的還是看師傅做年糕,他先把年糕放在一個大婁子裏,用一個超重的`錘子使勁地打,一面打好,又打另一面,打累了就換一個人,過了好一會兒,年糕打好了,於是,師傅們便把年糕放在石板上,用手弄出個香腸形,然後,他開始使用絕招-----用繩切年糕!他先動作熟練的把細如絲的繩子放在年糕下面,然後再從上把繩子交叉一拽,哈,説也絕,年糕就被切下來啦!

大家圍在旁邊,久久不肯離去,手實在癢癢了,就拿起一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有些厲害的師傅會把年糕做成金元寶的樣子,在邊緣粘上金燦燦的糖兒,剛做好,就被一羣貪吃鬼給一窩蜂似的搶走了。

吃好看好,享受了這麼多古鎮鄉民的優厚待遇,自然也得為他們做些事了。於是,大家開始寫福字和春聯送給鄉民們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很快就回家了!原來我們身邊一直都充滿着優秀的傳統文化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説起香道,估計十有八九不知其然,或者聯想到上香拜佛。

其實,香道是古代中國的標籤,正如茶道,但也快被日本註冊為他們的文化遺產了。

古代我國,品香與鬥茶、插花、掛畫並稱,為上流社會優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但如今茶道與插花,已成為隔鄰日本的國粹,而香道這門極純粹、極高雅的中國藝術也快被日本註冊為自己的文化遺產了,而徹底煙消雲散了。

古人所言,“焚香看畫,一目千里,雲樹藹然,卧遊山水,而無跋涉雙足之勞。”講的正是,居於斗室之間,燃起一壺名香,再掛上一副山水佳畫,便有一日神遊天下山水,而無腳足之勞的悠然之意。

中國人用香大約起源於秦漢,那時以湯沐香,淨身與淨手在上層貴族日常生活之中都是很普遍的事。到了漢魏六朝則流行道家學説,更是薰香文化大行其道,更繁衍出覆手香囊之類的物品。

接着到了盛唐,薰香已經很普遍了,此時方鑑真和尚東渡,不僅把佛教傳到日本,同時也帶去了與佛教有密切關係的薰香文化。

進入宋代,由於士大夫對物質生活的高標準嚴要求,又從精神層面着力倡導和提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琴棋書畫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現出博大雄渾的態勢。薰香至此也成了一門藝術,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經常相聚聞香,並制定了最初的儀式。

而今天,國人説到薰香第一想到的卻是佛寺禪院裏已經變的.有些畸形的裝神弄鬼的上香了,作為外來宗教,佛門無疑自漢魏兩晉以其需要變相繼承的薰香,然而究其實質早已沒有了那種文化沉澱與精髓。

相比較與隔海的東瀛,在薰香文化發源地的中國大陸,唐宋以後的一千年裏,特別是清嘉道以降,由於戰亂頻仍,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趨於粗疏萎頓,香席的儀式與詩、詞、樂、舞、棋等純粹的藝術形式一樣也日漸式微,隨着國勢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日漸退出貴族和文人的清閒生活。這爐香傳至清末,終於在風雨飄搖中火盡灰冷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有着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其中,武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中國武術又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核心,幾千年來代代相傳,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自豪的文化瑰寶之一。

我從小就開始練武術,雖然學武術很苦很累,但我一直在堅持,並且樂在其中。寒冷的冬天也要早早起來,我卻在練功房裏練得滿頭大汗,夏天就更不用説了。但在武術的學習過程中,我不僅鍛鍊了身體,還養成了勇於拼搏、不怕吃苦的武德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食物過敏扁桃體腫大,還發了燒,媽媽在頭天晚上問我,第二天去不去練武術,我毫不猶豫地説要去。那天在課上我仍然練得很認真,喊得很起勁,徐老師説我很棒,我真高興!

還有一次,我早上起來,看到外面雨下得很大,風也很大,我怕路上時間長遲到了,着急地叫媽媽快走快走。我們一到外面風夾着雨撲面而來,我兩隻手緊緊地握着傘,可還是被吹得東倒西歪,等我到教室時全身又冷又濕,都打哆嗦了。可我換好練功服後,很快就練得滿頭大汗,一點也不覺得冷了,你説神奇不神奇?

不過,練武術可不是用來打架的哦!你看!這個“武”字就是結合了“止”與“戈”的會意字,它的意思是以止戈為目的,才是真正的武。

以後,我不光要自己好好練武術,強身健體,還要將中國的武術發揚光大,讓它走向世界,讓世界知道中國很強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南方,有香甜可口的湯圓;在北方有香脆多餡的餃子,不管是南方湯圓還是北方餃子,我都鍾愛。

媽媽告訴我餃子和湯圓有區別,但是我看不出有多大的區別,因為我的饞嘴都很喜歡吃,我的`眼裏只有吃,哪還能看出他們的區別。

湯圓我喜歡在元宵的時候吃,代表團團圓圓,畢竟一家子在一起才是幸福美滿嘛。每逢元宵時節,媽媽總會煮好一大鍋湯圓,我在一旁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湯圓,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掐一口或者直接吞掉。湯圓們在鍋裏面沸騰,彷彿在裏面狂歡似的,真令人喜歡。

“開動啦,小饞嘴。”媽媽親切地説。我已經等候多時啦,終於來了,我都要等不及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往下面夾起來,可是頑皮的湯圓們不讓我夾,油膩油膩的,一夾起來,就會滑下去。所以媽媽讓我用勺子來吃,這樣以來,他們就掏不出你的手掌心了。

我們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都一起團團圓圓地吃着圓圓的湯圓。我喜愛白白胖胖的湯圓,因為,他讓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

到了冬天,唯有餃子令人喜愛,可口又多餡。有玉米餡兒的,有肉餡的,也有玉米火腿餡的,真是趣味多多。冬至的時候,雖然我們在南方,但是我也喜愛吃餃子,餃子給了我們温暖,讓我們家庭温暖如初。

當然了,餃子什麼時候都能吃,因為隨便去街上逛一逛,都能看見沙縣等小吃餐廳,都把餃子列為特色小吃。我每次去都會來幾份。每逢晚上我肚子餓了,就會去買幾份餃子充充飢,順便也讓家人們飽滿。我喜愛多餡的餃子,因為餃子解決了我們的温飽,讓家庭美滿。

南湯圓,北餃子,我都愛,我都要;每吃幾口口水流,家庭吃了幸福留,肚子餓了就找它。

中國傳統文化,我真的超愛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京劇、茶、詩、詞、飲食、畫。。。。。。但人們接觸最多的還是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多得數不清,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第一線一個節日的背後都有數不盡的故事。如,春節放鞭炮是為了驅趕年怪,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此外,篆刻、剪紙等把我的祖國裝點得絢麗多彩。暑假裏,我還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看到了古代的指南針——司南、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中國人的造字等許多傳統文化。做一箇中國人真自豪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民以食為天”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那麼,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但隨着時代發展,我們逐漸淡忘了一些中國的飲食文化。

隨着科技不斷髮達,經濟變得繁榮,高樓大廈代替了低矮房屋,而一些飲食文化也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洋快餐。這讓我們不瞭解飲食文化,甚至是不知道哪些屬於傳統的飲食文化。

我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一種廣州人都吃過的東西——艇仔粥,也許大家都會問艇仔粥到處都有得吃,哪裏算消逝?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正宗的廣州艇仔粥是在碼頭或小河邊開或停着一艘小艇上賣的,而現在的艇仔粥都變成普通的粥,沒有了老西關的特色,失去了文化氣息,所以這種飲食文化就這樣消逝。

這種大家都熟知的飲食文化沒有被真正傳承下來,就更別説一些大家不知道的飲食文化了。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冰室是什麼呢?”,我猜很多人都不知道,冰室是一種專門吃各種雪糕或冰棍及其製成的'甜品的一個店鋪。以前,在廣州有很多,現在就剩下兩三家了,但在一些廣場也會見到“冰室”的身影,不過他們其實是茶餐廳的代名詞,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冰室了。

由此可見,一種種飲食文化正在消逝,而我們卻還沒有意識到,更沒有采取行動去挽救它們。但世界上許多國家並不像我們一樣,比如説日本,他們雖然已經有很多快餐,但他們大部分人依然保留他們的飲食文化——吃壽司和便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這是因為日本人懂得保護和傳承自己的傳統飲食文化,而我們卻任飲食文化在逐漸消逝,甚至破壞它。

飲食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中國人靈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保護並傳承它們,不要把我們祖先的智慧的結晶丟掉。

最後我想呼籲大家行動起來:我們要努力將飲食文化傳承給下去,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要讓這些美好的飲食文化繼續消逝!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要説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數不勝數,如剪紙、對聯、古詩、傳統節目,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

據説,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後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户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閤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叮鈴鈴,叮鈴鈴……”同學們隨着清脆的下課鈴聲來到了操場上我也信步走出教室,扶在走廊的欄杆上,俯身向樓下的操場望去。

這個操場不大,但人卻不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玩單槓,有的在跳繩……大家都玩得很起勁。可最熱鬧的還是西北角,十來個一年級的女同學正在玩“丟手絹”的遊戲。

十來個人圍成一個圓圈,拍着手,唱着歌:“丟手絹,丟手絹,輕輕第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她們雖然嘴裏唱着歌,眼睛卻偷偷地輕瞄,生怕手絹丟在自我身後,自我又沒有及時發現。

一個扎蝴蝶結的小女孩撇着手,拿着一條花手絹,正繞着園圈在悄悄地走着,走啊,走啊,小女孩找到了目標,把手絹放在一個小個子的女孩身後,又裝着若無其事的樣貌向前走了幾步,然後猛跑起來。

小個子女孩很機靈,立刻就察覺身後的手絹。她扭轉身,抓起地上的手絹,一躍而起,向小蝴蝶結的小女孩追去。“快!快!抓住她!”“加油!加油!別讓她抓住!”圍坐着的小女孩們為那兩個你追我趕的小女孩助威,到底還是沒有抓住蝴蝶結的小女孩,被罰唱了一首歌。

在繼續進行,快樂的笑聲、優美的歌聲……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zuowen/1w5r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