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必備8篇)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必備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必備8篇)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有人喜歡中秋節,有人喜歡春節,而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還可以自己包粽子呢!

早上,媽媽和我們收好東西了,就去坐車回老家。一路上我邊看風景邊吃東西,不一會兒就到了老家!

我們走過橋就到了,我快速跑到家門口“咚咚咚”地敲起了門,沒有反應?我又“咚咚咚”地敲起來。媽媽説:“沒有人就別敲了!”媽媽打了個電話給奶奶了,聽奶奶在電話那邊説道:“一下就回來了,在那裏等我一下!”我們就在外面玩一下,過了大概20分鐘奶奶就來了。奶奶把門打開,就在聊了起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到了晚上。我靈機一動,説道:“媽媽,要不要包粽子呀?”“你問奶奶吧!”媽媽回答道。“奶奶,要不要包粽子呀?”我又跑向奶奶那裏。“一定要包,我都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奶奶堅定地説道。

到了晚上6點,奶奶把糯米捧上來了,還有粽葉也拿了出來。我先觀察一下奶奶是怎麼包的,觀看完一個粽子的產生過程,覺得並不是很難。我也拿了兩片粽葉放在手上,兩邊向中間一折,再用小杯子舀了一杯的.糯米放在粽葉上,再把剩下的粽葉蓋上來。最後用不要的粽葉,撕下一條線型狀在我包好的粽子上捆上幾圈就包好了。欣賞着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別提我有多開心了。我自己一個個地包,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奶奶誇我做得好。過了一會,糯米用完了,粽葉也正好用完了。

奶奶要開始煮粽子了,粽子在大鍋裏“洗澡”,過了20分鐘我們就開始吃了。我先嚐了一口,味道好極了。感覺像走進了粽子樂園,我一下子吃了3個粽子。

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包粽子!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説中,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你們知道嗎?我喜歡的節日是什麼嗎?它不是春節,也不是國慶節,也不是聖誕節,告訴你們吧,我最喜歡“六一”兒童節。

兒童節這一天,我可以看到同學們表演的精彩的節目,他們表演得有聲有色。有時我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圖畫,有時高年級的同學在搞“義賣活動”,我也可以去買一些需要的物品,獻上我的愛心。我還可以參加熱烈的彙報演出,讓家長來觀看,評價。

兒童節這一天,爸爸媽媽送我許多禮物,我非常開心。記得有一次,媽媽送我一個可愛的小熊,這是我夢寐以求的東西,我高心地一蹦三尺高。還有一次,兒童節放假,爸媽帶我到遊樂場去玩。在每一個兒童節的晚上,有許多親戚來向我祝福,還帶來禮物送給我。我吃飯吃得津津有味,那天,我做什麼事情都是樂滋滋的'。

兒童節是我們的節日,在這歡樂的節日裏,我們快樂地度過這一天。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4

c的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還有重陽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家家户户都要貼春聯、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每到春節,我的'家鄉都要舉行舞龍大會。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舞龍大會。我們來到廣場,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龍燈,有火龍、有毛龍、還有板凳龍。有一雙閃閃發光的眼睛,還有一對漂亮的龍角,黃色的龍身閃閃發光,我伸手數龍節,一、二、三、四……一共十二節,真是威風極了!

這時,一陣陣鑼鼓聲響起,那條龍舞動起來了,時而在空中騰飛,時而在地面盤旋,真像一條鮮活的龍來到了我的家鄉,給我們帶來歡樂吉祥。鑼鼓鑼鼓聲漸漸清了,舞龍慢慢地停了下來,人羣中立刻響起了陣陣掌聲。

過了春節就是元宵節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象徵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逛燈會、猜燈謎

聚效

在這些節日裏,我最喜歡春節和元宵節!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除夕節、元宵節……然而,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

有一天,我在一本書裏看到了關於除夕的由來。

據説,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獸。它的口腔,上下長了兩排鋒利的牙齒。頭頂上還有兩把鋒利的劍。它的眼睛,可以像變色龍的眼睛一樣,可以自由的上下轉動。因此。人們把它稱為年獸。

年獸長期住在深海里,每到了除夕,年獸都會上來殘害老百姓,還吃完了家家裏生畜,只有到了九九八十一天後,年獸才會回到河裏,這讓老百姓們不能安寧。

這時候,一位老人站出來説:“到了年獸來的那一天,你們就躲到深山裏去吧!”

到了年獸來的'那一天,鄉親們聽了老爺爺的話,扶着全部老人跑到深山老林去了。那位老人,也跑到了深山老林裏面去了。

但是,老人想着:“這樣也不行,必須給老百姓們想一個辦法。”於是,老人天天觀察年獸,終於,老人發現了一個祕密。

他跟着年獸走到一棵蘋果樹的下面,突然,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了下來。

年獸被嚇了一大跳,又低頭看了看紅色的蘋果,落荒而逃了。從這樣子看來,老人想出對付年獸的辦法了!

又到了年獸上來的日子了。老百姓又逃到深山裏面去了。而那位老人,身穿紅色長袍,身上揹着一個麻袋,別人都不知道袋子裏裝的是什麼。

老人身邊正好有一把火,老人從袋子裏拿出竹子,那時候鞭炮被人們稱為竹子,老人用火點了點竹子,就響了起來。年獸再也不敢來了。

這便是除夕的由來,我長大以後,一定要讓中國的傳統節日繼續流傳下去!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6

幾度春冬,幾度秋;幾度蒼落,幾度愁。風吹柳絮漫天飛,情愛離別多苦愁,吾君早已隨風去,徒留滄桑於心頭。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近在眼前,我突然變得傷感起來,有種“明月殘照,鉛華盡,夜已諒,對灑東風,心之所憂。回首昨時,共落人斷腸。白日西歸,鶯蝶舞,暮春往。人之所春,桃之夭夭,卻是舊時香。”的感覺。或許這是青春期的騷動吧?

從古書添入新詞,從前世走到今生,傳統節日伴着我們走過了多少年華。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傳統節日已不再是簡單的吃好、玩好、穿好,更多的是多年不見的好友聚在一起,大家共敍往事;或者是家人結伴外出遊玩。

也許是我們的保護傳統節日的觀念淡薄吧?記得九年級時,學校老師出政治題的時候曾問過:請例舉一下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我們年級有200多名學生,但有接近50名學生都有回答:月餅節,粽子節,湯圓節……可能很多人看了卷子後都只會覺得可笑,但我卻感到了莫大的悲哀。

很多人都説90後是頹廢的一代,因為很多人都不記得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是用來記念什麼的。

回想起韓國將端午節註冊為自己國家的`節日時,在國內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感觸,人們還是和往常一樣平靜地生活,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原本一直以為自己是最能堅持的人,為了保護某件事物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我以為我能夠與千千萬萬麻木的人們抗爭,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選擇放棄,我亦不會。走到如今才逐漸懂得,有的人選擇放棄,並非出自最本質的有的願望,只是無法與時光抗衡,逐漸淡了心底熠熠生輝的夢想,這是人之可悲,也是人之幸事。人終其一生揹負着夢想的十字架踽踽獨行,人生勢必充滿勞頓與不堪,而倘若人因恐懼勞頓抑生計而放棄夢想,則必將為自己平靜的人生添幾分悲涼……

我知道,光有我一個人醒悟是不夠的,寫這篇文章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夠醒悟。

我不奢望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請學會保護傳統節日。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7

上個星期,我們班開展了綜合性學習活動,瞭解了許多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上網我知道了中國傳統文化有:諸子百家、琴棋書畫、傳統節日、中國戲劇……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是傳統節日中的春節,並仔細地研究了很多有關春節的知識。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節,俗稱“過年”。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天性兇猛,以吃人為生。它住在深海海底,到了大年七年級它就會上來吃人。我讀到這裏想:啊,它真壞!當時的人們真可憐!因為年在大年七年級會上來吃人,所以每年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到山上去避難。有一年,一位老婆婆在避難的途中碰見了一位奄奄一息的乞討者。老婆婆施捨了乾糧給乞討者,救活了他。乞討者為了感謝婆婆的救命之恩,決定幫助人們把年趕走。讀到這裏我想:乞討者説他能把年趕走,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法寶呢?夜裏,年來了。它看見村東頭的婆婆家門上有紅色的對聯、窗花,有些害怕,它怪叫一聲,低頭走進一間沒有貼對聯、窗花的屋子,突然看見屋內的灶台裏爆出火花,併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年一聽到這種聲音,立刻逃離了村莊,呆在深海海底再也不敢出來。哦,原來年害怕看見紅色的東西,聽見“噼噼啪啪”的聲音,難怪每年春節家家户户都會貼對聯、窗花,放鞭炮。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好好去研究。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8

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要到了,這是一個非常快樂的節日。

端午節又稱五月五,時間為農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的“端”字代表“初”的意思,“午”同“五”字,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孝女曹娥;紀念伍子胥……

我還是簡單地講講愛國詩人屈原吧,相傳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汩名羅江,而使人們尊他為江神,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免魚蟲爭食其身,並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的`詩辭。民間就有了吃粽子和賽龍舟。

往年我家的端午節也過得非常快樂,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場買艾葉插在門上,這天還要吃粽子。至今,端午節仍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zuowen/j1jw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