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實用)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實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春節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實用)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 篇1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春節。

過年了!所有人都忙碌起來,家裏有的'人在拿手機搶紅包,有的人在相互拜年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還有的人在做團圓飯。團圓飯裏我最喜歡的是薯條和烤全羊。

過了一會兒,團圓飯做好了。我大口地吃起來,爸爸給了我一個羊腿,我一下子就吃完了,烤全羊就像一大片彩虹烤肉,你只要吃了一口,就永遠忘不了它的美味。

後來,吃完團圓飯,我拿起了一個沖天炮玩,沖天炮一點燃就“嗖”的一聲,飛了出去,就像我在海盜船上放了一個大炮,炸燬了一艘船。我又拿起一個比我還大的鞭炮,和一個打火石,一點,鞭炮噼裏啪啦地燃放了起來。我和小夥伴連忙跑開,捂住耳朵。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不僅很喜歡,還要把它永遠地傳承下去!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它象徵着團圓、興旺,是對未來寄託新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背誦着王安石寫的詩句,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回家鄉過年。還沒到家呢,就聽到了“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進到家裏,四處都掛着紅辣椒和紅聯,象徵着紅紅火火。

“快來吃飯哪!”爺爺吆喝着。哇!望着那些好吃的,我的口水都流了三丈了!吃年 夜 飯,必有炒青菜,聽人説吃了代表“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為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代表“吃剩有魚(餘)”。

到了夜晚十二點,該放鞭炮了,這代表一年的開始會是紅紅火火。“砰砰砰”的'幾聲,天空中出現了五彩繽紛的火花,有的像鮮花綻放,有的如繁星點點……家家户户都燃起了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親人團聚的節日。一家人在一起吃年 夜 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最開心的時候。豐盛的年 夜 飯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在桌旁,那時的心情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一次的重要節日。

我最喜歡春節的理由有兩點:第一就是壓歲錢了,記得上次春節的時候,姐姐正在看書,突然一個鬼主意在我腦袋裏跳了出來,我趕緊湊到姐姐跟前對她説:姐姐祝您春節快樂,萬事順利,身體健康。無事獻殷勤,想幹嘛?姐姐問道。這春節到了,您是不是該給我點東西咧?呵呵,想要壓歲錢吧!何必拐彎抹角呢?還對我説:祝你學業蒸蒸日上。謝謝姐姐。我剛接過壓歲錢,就被爸爸的雷達眼發現了,瞬間我手上就空空如也。嘻嘻!這錢就算你投資的。爸爸樂呵呵的對我説。哎我歎了一口氣,我那可憐的壓歲錢呀

理由二:春節的時候,聯歡晚會那是相當的精彩。我最喜歡的就是小麗和小明瞭。記得上次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他們跳了一段古怪的舞蹈,實在是太好玩兒了。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和親人團聚。

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春節。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 篇4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關於除夕有這麼一個傳説:古時候有一個怪物叫夕,每年的歲末它就會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聲響和紅光。於是到了那天,大家就點燃鞭炮,貼上春聯,把夕給嚇跑了。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大年三十定為除夕日。

今年的.除夕日,早上我和哥哥換上了新衣服和鞋子。媽媽一大早就在廚房忙活了,爸爸帶着我們去貼春聯,貼福字,還在陽台上掛了燈籠。

下午,我去廚房幫媽媽包餃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些餡,小心地放在餃子皮上,對摺一下,兩手一捏。由於用力過猛,餃子擠破了餡一下子冒了出來,剛堵住這邊,餡又從另一邊冒了出來,弄得我手忙腳亂,好不容易不溢餡了,但餃子看上去看個小籠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埋頭苦包了起來。我把餃子皮的兩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然後粘在一起,並且捏出漂亮的花邊。

在我們的努力下,一桌豐富的年夜飯閃亮登場。有紅燒魚,寓意年年有餘,有小雞燉蘑菇,寓意吉祥如意,還有紅燒肉,寓意紅紅火火,餃子,寓意安康福祿

吃完飯,爸爸媽媽一人拿出一個紅包給我,我迫不及待把它壓在了枕頭下,媽媽説希望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成長。接着就坐等春節文藝晚會了。窗外不時傳來鞭炮聲,絢麗多彩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我不由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傳統節日春節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線户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春佳節,比如舞龍獅、説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亦樂!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直吃到深夜。

看着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着熱氣騰騰的飯菜,聽着窗外陣陣的爆竹場,一家人享受着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説,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 歲錢”、“壓崇錢”因為歲與崇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崇,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大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五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隔和諧與安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zuowen/jplw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