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2017年三伏是什麼時候

2017年三伏是什麼時候

2017年三伏是什麼時候?以下是聘才網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三伏是什麼時候
2017年三伏是什麼時候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時間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時間: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時間:2017年8月11日 庚午

2017年三伏天時間一共持續30天,從2017年7月18日開始到8月17日結束。

什麼是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何時入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夏九九歌謠

“冬至”數九過冬寒,有的地方也有“夏至”數九過酷暑的歌謠。

“夏九九歌”: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濕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牀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三伏天身體最怕6件事!

一、頸椎最怕吹

天氣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着空調,頸椎對着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痠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温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着空調。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

由於氣温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温水對身體最好。

三、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四、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清晨,植物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吸收氧氣,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樹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點前,燒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等產生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峯期,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6點。

五、家裏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着在空氣裏,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於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六、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牀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標籤: 三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zuowen/n6y5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