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集錦15篇)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集錦15篇)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

調查時間:11月17日

調查地點:菜市場街頭的店鋪

調查目的:尋找街頭錯別字,關部門提出建議,並改正

調查材料分析: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招牌,店牌,標語牌看見各種各樣的錯別字,我共調查啦30家店牌和20張廣告牌,有7家店鋪亂用諧音亂改成語,亂改詩句和詞語。有5張廣告牌字普遍存在,有的亂用繁體字,有的亂用簡化字……除了廣告牌上有錯別字,各種服裝店,各種餐廳的店鋪牌上也有錯別字,如:服裝店把‘一見情鍾’寫成了‘衣見情鍾’,把‘三國演義’寫成了‘衫國演衣’,把‘挑三揀四’寫成了‘挑衫撿飾’。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啄磨、推搞甚至考究一番的話,還真有一點難以辨認呢!

通過討論,同學們認為街頭錯別字出現,主要有以下的幾點成因:

1、在生活當中,有很多近似的字如:‘在’和‘再’、‘拆’和‘折’

2、現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也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説,只有一兩家店。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1萬,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啦如下建議:

1、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2、看見了店鋪看有錯別字,修改不規範的字。

3、大家應該積極學習漢字,正確使用漢字和成語。

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

調查人:韓欣悦

時間:11月19日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2

現在社會上的人,誰不喜歡與有文化的人交往?錯別字常常成為沒文化的標誌。你開個店,招牌寫錯了,財源必定滾“去”;你要是門牌寫錯了,不説門可羅雀,至少登門拜訪的人少了一些。錯別字,雖小,影響至大。以下是“街頭錯別字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調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x、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x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一些街邊店面x上是出現錯別字,如“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就更是屢見不鮮。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調查目的:尋找街頭錯別字,並記載下來,改正。

調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x、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x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一些街邊店面x上是出現錯別字,如“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就更是屢見不鮮。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調查結果:

現在,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説是沒有了,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希望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感受:

我認為:這些不規範的字句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錯字,另一類是別字。有關部門應該調查一下,查查商店為什麼要用錯別字來做x招牌呢?好多國小生總以為x招牌上的字都是對的,所以寫了許多錯別字,影響了用字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希望我們以後看到的都是正確的字,不再出現錯別字了!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3

時間:

20xx年x月x日

地點:

武隆縣城

目的:

尋找街頭錯別字,並記載下來,改正。

參加調查的人員:

第二小組

分析:

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一些街邊店面廣告上出現錯別字,如“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伊拉克”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像這樣用字不規範的現象屢見不鮮。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調查結果:

現在,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説是沒有了,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希望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感受:

我認為:這些不規範的字句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錯字,另一

類是別字。有關部門應該查查商店為什麼要用錯別字來做廣告招牌呢?希望我們以後看到的都是正確的字,不再出現錯別字!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4

時間:

地點:

目的:尋找街頭錯別字,並記載下來,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一些街邊店面廣告上是出現錯別字,如“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伊拉克”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就更是屢見不鮮。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調查結果:

現在,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説是沒有了,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希望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感受:

我認為:這些不規範的字句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錯字,另一類是別字。有關部門應該調查一下,查查商店為什麼要用錯別字來做廣告招牌呢?好多國小生總以為廣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對的,所以寫了許多錯別字,影響了用字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希望我們以後看到的都是正確的字,不再出現錯別字了!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5

時間:20xx年寒假

地點:寧波街頭包括白沙菜場,各條馬路。

目的:

尋找街頭錯別字,並記錄或者拍下來,並分析原因。

我主要調查了菜場的廣告牌和商店的招牌,出現了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1、用諧音亂改成語。

如髮屋把“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伊拉克”寫成“衣拉客”、“非同一般”寫成“菲童衣般”,一家飯店把“海鮮急轉彎”寫成“海鮮急轉灣”等。

2、寫錯字、別字現象。

如白沙菜場攤位前鯧魚寫成叉魚,把雞蛋寫成了雞旦。又如補胎衝氣、禁止仃車等錯誤標示。

3、繁體字混用現象。

調查感受

1、很多商家有意把字寫錯,為的是引起顧客的注意,有一種廣告效應。2、調查中很少發現錯別字了,真正寫錯別字的是一些小攤小販,希望

他們加強學習,正確寫字。

3、我覺得這次調查意義非凡,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正確使用文字,在平

時的學習中也要認認真真,減少錯別字。

一、不是故意寫錯的(引號中為錯別字)

1、飯店門口:“抄”飯

2、修車店門口:補胎“衝”氣

3、零售店鋪門口:“另”售

4、傢俱店門口:家“俱”

5、裝潢店門口:裝“璜”

6、失物廣告:失物“啟示”

7、安裝公司門口:“按”裝

8、洗車店門口:洗車打“臘”

9、飯店門口:“合”飯

10、水果店門口:“波”蘿

11、飯店菜單:雞“旦”

12、五金店標牌:“扦”座

13、體育用品店標牌:“蘭”球

14、快餐店門口:大排“擋”

15、農貿市場標牌:“蕃”茄

16、停車場招牌:“仃”車收費

17、嚴打宣傳標語:嚴“歷”打擊

18、某機場橫幅:年“青”

19、某交通宣傳標語:超限超載“殆”害無窮

20、某食堂菜牌:魚“園”

二、故意寫錯的(引號中為錯別字)

1、藥品廣告:“咳”不容緩

2、山地車廣告:“騎”樂無窮

3、補品廣告:“鼈”來無恙

4、眼鏡廣告:一“明”驚人

5、驅蚊器廣告:默默無“蚊”

6、透明膠帶廣告:無可替“帶”

7、網吧廣告:一“網”情深

8、鋼琴廣告:“琴”有獨鍾、一見鍾“琴”

9、熱水器廣告:隨心所“浴”

10、空調廣告:終生無“汗”

11、服裝店廣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廣告:“衣衣”不捨

13、某房產公司廣告:萬“室”俱備

14、某蛋糕廣告:步步“糕”升

15、胃藥廣告:一“不”到“胃”

16、賽馬廣告:樂在“騎”中

17、電熨斗廣告:百“衣”百順

18、快餐店廣告:“燒”勝一籌

19、洗衣機廣告:“閒”妻良母

20、帽子公司廣告:以“帽”取人

21、治結石病廣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打印機廣告:百聞不如一“鍵”

23、塗料廣告:好色之塗

24、冰箱廣告:製冷鮮鋒

25、治痔瘡藥廣告:有痔無恐

26、花園公寓廣告:隨寓而安

27、跳舞機廣告:聞“機”起舞

28、海鮮廣告:領“鮮”一步

29、口腔門診廣告:“快治”人口

30、禮品店廣告:“禮”所當然

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時時刻刻都會接觸到漢字,無論是耳朵聽,還是眼睛看。

如果沒有它,我們的生活將會怎麼樣?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經常會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發生錯誤。

為了瞭解人們寫錯別字的.原因,幫助人們規範用字,我展開了調查研究。

錯別漢字的具體情況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看了往往讓人捧腹大笑。有寫別字、繁體字、音同字等等。現歸類如下:

(1)寫別字。這佔的比例最多。

我曾經在看電視時,聽到裏面的人把“高樓大廈”錯讀成“高樓大夏”,真讓人哭笑不得。我還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王武的人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別人的心臟,使那人當場身亡,王武在寫悔過書時竟把“竹溜死人”寫成了“溜竹死人”,而縣官不經調查,就根據悔過書定了他死罪。一個人因為兩個字的錯誤賠了性命,這樣嚴重的後果真叫人聽了不敢相信。聽了這個故事你説王武死得值不值?

再有,“課程表”中“程”寫成了同音字“成”。有的商店為了推銷,打出了“衣衣不捨”,“雞不可失”的成語。這樣成語本身不僅發生了錯誤,並且改變了意思,誤導別人用含有錯字的成語,影響教育,有不少害處。看那條小弄裏的一家裁縫店招牌上醒目的寫着“李氏載縫”四個紅色大字。“載”和“裁”店主怎麼分不清呢?這真是一個大笑話,哎!

(2)寫繁體字。

“趙國”寫成了繁體字“趙國”;街道邊的“石頭記、玲瓏廣告部”等一系列的公司、商店名都用上繁體字。

一家小飯館便把“酒”寫成“氿”,給他人帶來了許多不便,還把“帶魚”寫成,只是為了探討方便就索性寫成別字。

走在我們家鄉的街上,一定能看到許多酒店和商店為了顯示氣派,時常會用繁體字來寫店名。但是一些字沒有繁體,只好用簡化的,並且繁體字筆畫較多,一不小心就會寫錯。好比説是“新開元大酒店”就寫成“新開元大酒店”。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我那天差點走錯了地方。像是“貳”字,有多少人會給它加上一撇呢?

(3)寫同音字。

我們在寫作和默寫時經常會犯“音同字不同”的錯誤。有人竟把年年都講的“歡度國慶”寫成“歡渡國慶”。我倒是真想問問他國慶是條河嗎?我相信幾乎每個人都在寫作時把“的”、“地”、“得”,混淆過,原因就是它們的發音是一樣的。如果它們是同一個字就好了。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在默寫《童年的朋友》這篇課文最後一段時把“連結”寫成“連接”,誰叫它們的發音相近呢。還有“近”和“進”。如果不區分它們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誰能聽得出來是哪一個詞或字呢?

四、調查後記

漢字表意豐富,歷史悠久,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熱愛漢字。如果我們連自己的語言漢字都無法正確使用,我們如何學習其他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要優化文字環境,正確使用漢字,更要杜絕公共場所的錯別字。

建議同志們從用好漢語文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並加大宣傳,提倡全社會都來正確規範地使用字體!

語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而且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樣強調也不為過的。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公共交流的基本工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濫用繁體字、亂造簡體字、企業取“洋

名”和“洋字號”、網絡語言滿天飛┅┅出版物、廣告、包裝、商店招牌、公共設施甚至一些影視劇中,對語言文字的使用有些隨意,時有錯誤出現,給語言文字的使用帶來了混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假日時間,對街頭巷尾一些不正確使用漢字的情況進行調查,並寫出總結報告。通過這次活動,明白漢字規範使用的重要性,從而尊重她、愛惜她、保護她。特別是在中國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國際影響愈益擴大的今天,我們更應當把自己的母語發揚光大,甚至應該立下一個偉大的志向:讓我們的漢語像英語那樣走向世界。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6

調查對象:

街頭招牌,廣告,作業本

調查目的:

增加對漢字的瞭解,學會規範用字

調查原因: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綜合性學習倉頡造字。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漢字的歷史。我們祖國的漢字文化源遠流長,漢字的發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可在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都不太在意漢字的規範性,都不會規範用字。於是我決定,對身邊的錯別字進行調查,開展一次“規範用字”的調查活動,以便更好的瞭解漢字,書寫漢字,運用漢字。

調查過程和內容:

首先,我走上街頭,統計街上所看到的商店的名稱。我目不轉睛地盯着眼前的每一個招牌,生怕有一個錯別字從我眼皮子底下溜走。可找了老半天,連一個錯別字都沒有。我心裏好高興呀,大家都很規範的用字,可一想我的作文就又失落起來,萬一沒有一個錯別字我可怎麼寫文章呢?!

於是,我更加細緻的觀察,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忽然,我眼前一亮,一個服裝店的招牌出現在我的眼前——“布依布舍”。估計是服裝店為了招攬生意,所以才把“不依不捨”寫成了“布衣布舍”。意思是對那裏的衣服很留戀。

接着,我又發現了一個賣祖傳止咳藥的小廣告,把“刻不容緩”寫成了“咳不容緩”,意思是它配置的'祖傳止咳藥很神奇,有藥到病除之效。天啊,原來錯別字真是無處不在呀。

最後,我又回到家翻了翻我的作業本。結果,又看到了許多錯別字。把“磨蹭”寫成了“磨曾”,把“鋼琴”的“琴”字多寫了一點……看着一個個寫錯的字,我心裏慚愧極了,羞愧的低下了頭。

調查結論: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錯別字大概有以下幾種。

1、同音字,形近字:如“食不果腹”誤寫為“食不裹腹”,把“感慨”寫成“感概”。

2、意思混淆:如“湊合”寫成“湊和”。

3、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規”誤為“默守成規”。原因是不知道其中的“墨”是指戰國時期的人物。

調查後建議:

1、規範用字,正確掌握漢字的含義和規範書寫。

2、宣傳漢字的規範使用,糾正身邊的錯別字。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對漢字的規範使用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今後,我要檢查多翻翻《新華字典》,讀一讀《説文解字》,多瞭解一下中國的漢字。以後一定要正確的使用漢字,儘量避免在錯別字在作業中的出現。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7

關於街頭錯別字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8日。

調查地點:小區門口。

調查目的:蒐集街頭錯別字並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調查資料分析:一出去,便看見琳琅滿目的店鋪,以及旁邊放置的招牌廣告上的錯別字,比如某體育用品店,把籃球錯寫成“藍球”。某小吃店把水餃餛飩寫成“水餃混飩”某手機店把搶佔先機錯寫成“搶佔鮮機”還有的.童裝店,把大同小異錯寫成“大童小衣”。還有的把裝潢寫成了“裝璜”。甚至有些飯店門口把炒飯錯寫成了“抄飯”不仔細查看,還真不知道哪裏寫錯了呢!

通過調查,我認為錯別字出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商家故意寫錯別字。

2.商家並不知道哪裏錯了。

3.商家對漢字知識太淺。

針對上述現象,我提出以下建議:

1.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範的廣告牌。

2.發現並讓商家修改錯別字。

調查感受:

雖然我們國小生的錯別字越來越少了,但是那些店鋪的廣告牌廣告詞卻有增無減,希望那些寫錯別字的商家及時改正,這樣,讓世界上錯別字越來越少,甚至沒有。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8

:20xx年7月xx號

地點:xx市華龍區

人物:我和同學

目的:尋找街頭錯別字,並記載下來,改正,

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許多錯別字,亂用錯別字的現象真的是五花八門。比如:某熱水器專賣店門頭上寫着“隨心所浴”;服裝店門前寫着“衣衣不捨”;往前走,我又發現了一個小餐館叫“開心食刻”;理髮店門頭上寫着“今日説發”;藥店裏的廣告更讓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緩,被他們説成了“咳不容緩”。

關於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調查經過: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對國小生錯別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簡單的分析之後,接下來,將有針對性地指出解決國小生錯別字的幾條具體辦法。那麼,如何解決國小生錯別字問題呢?

調查報告500字 調查報告是人們對某一情況、事件、經驗或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而寫成的書面報告,它反映了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規律,並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是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成果。學習撰寫調查報告,有助於同學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一些自行車維修攤前放着“修車衝氣”的牌子,其實應該寫成“修車充氣”;一家理髮店的大門上粘貼着“贊停營業”,其實應該是“暫停營業”;還有一家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伊拉克”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就更是屢見不鮮,

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如“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傢俱”寫成“傢俱”、“摩托車”寫成“麼託車”、“百依百順”寫成“白衣百順”。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星期五下午一放學,我就和幾個同學一溜煙兒跑回家。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飯後立即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機廠及市區調查家鄉的環境情況。

現在,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説是沒有了,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希望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分析: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是一時大意而寫錯了字。

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

調查結果:

現在,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説是沒有了,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希望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如今錯別字已經屢見不鮮,什麼小攤小販的招牌、網絡文章、廣告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因此,我決定來一次錯別字調查報告。

他做題時,喜歡看着幹想,而懶於動手。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未做筆記。這正是他學習懶惰的體現。我清楚地知道:他有時會給我帶來“沉重”的打擊。記得有一次,我給他講解了,他聽課時,顯得有些吃力。我講完後,問他是否還有疑問。他點頭表示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為了檢驗複習的效果,,我感覺自己彷彿從九霄雲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他根本沒聽懂,或者沒有深刻理解。面對懶惰成性的他,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懶惰是學習的“大敵”。,只得不時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漸變得勤快起來。

感受:

我認為:這些不規範的字句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錯字,另一類是別字。有關部門應該調查一下,查查商店為什麼要用錯別字來做廣告招牌呢?好多國小生總以為廣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對的,所以寫了許多錯別字,影響了用字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希望我們以後看到的都是正確的字,不再出現錯別字了!

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渴求的重要內容,尤其是來自家庭成員的上門探視、打電話問安等形式,他們渴求的探視頻率要求在一週或一月一次。他們渴求向配偶、子女或親友傾訴煩惱。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9

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8日

調查人:

孫偉豪、陳寶君

調查地點:

萬達金街

調查目的:

查看街頭上的錯別字,向有關政府提出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

在我們現代街頭商場會出現很多錯別字,如“水餃餛飩”寫成了“水餃混飩”;還有街頭馬路上的“嚴厲打擊違反禁漁區禁漁期規定捕撈的人和事”寫成了“嚴勵打擊違反禁漁區禁漁期規定捕撈的人和事”;小廣告上的“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紮實開展創建國家衞生城市活動”結果寫成了“深入實施城鄉壞境綜合治理工程,紮實開展創建國家衞生城市活動”。

我們一共調查了三個小廣告,其中有一個廣告是帶有錯別字的,而且是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而寫錯的。有一家的店名叫“大童小衣服裝店”,我猜測是故意寫錯的,應該是“小童小衣服裝店”,這家店的名字非常奇葩,完全是吸引顧客去買服裝。

我們有調查了十家店,其中有三家店有錯別字的.店名。

通過討論,我們認為出現街頭錯別字有以下原因:

1、寫字人的文化水平太低。

2、故意寫錯,為了吸引顧客的好奇,而獲得自己的利益。

3、相關部門管理太鬆,沒注意到。

通過這次錯別字的調查我提出了以下兩個建議:

1、應該成立“錯別字小組”,專門修改街頭上的錯別字。

2、應該提升現代人民的文化水平,不要出現錯別字。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0

當我看了書上“褲(庫)存小商品”的招牌後,就想:杭州街頭會有多少錯別字呢?於是我就在上週日上街尋找。

很快,我就發現了一個錯別字——臣信房屋。我以前也看到過這個招牌,認為只是一個店名而已。但今天我不這麼認為了,因為它有可能把一些學齡前兒童引入歧途。接着我又在“臣信房屋”附近發現了未萊——一個家居館。它裏面賣的東西可能先進,取的名跟代表以後這個意思的“未來”只多一個草字頭;再過去一段路,就是一家名叫“銘品鞋”的`店。這個店名跟之前兩個不同,既誤導兒童,又關公打噴嚏——自我吹噓,讓人誤認為這是“名品(牌)”鞋店;還有一個海報寫了幾個大字:年終“聚”惠。這個海報的錯別字比前幾個更嚴重——究竟是“聚會”呢,還是“巨惠”?讓人琢磨不透。一個個錯別字招牌如小精靈般接二連三地在我眼前閃過。

是什麼造就了這些錯別字呢?當然是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眼球從而大撈一筆的心態。但他們沒有注意到這會影響多少兒童接受正確的漢字文化教育啊!在此,我建議商家能在錯別字後寫出正確的漢字。這不僅僅為了一些學齡兒童,更是為了保護我們中華漢字的純潔。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1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9日

調查地點:瓜渚景園附近的街頭小巷

調查目的:走上街頭,調查招牌,廣告標語等用詞是否不規範,交流感受,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通過一天的仔細調查,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可是,我們很們社會中很多人仍然不怎麼能好好運用這些千變萬化的中華漢字。

我們一共調查了50多家商店的招牌,總共有15家商店的招牌出現了繁體字或這錯別字這樣的錯誤,有一家飯店的招牌應該是“趙家小餐館”,可是“趙家”的“家”上面少了一點,還有一家電器店,賣節能燈炮的,但這個“節”字,人家卻寫成了“傑”出的傑。還有一賣手機的店,叫“疾速手機店”,我覺得他應該叫“極速手機店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家公司門口的.防火栓的“防”字竟然寫成了“放”字,雖然只一字之差,但意思卻完全相反,看後真讓人啼笑皆非。

通過調查統計分析,我認為街頭錯別字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造成:

(1)、寫字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漢字的使用比較隨意,有的明知道是錯別字還習慣的寫上,不願意去改正。

(2)、同音字混淆比較多。

(3)、近形字分辨不清。

(4)、字義分析錯誤。

(5)、筆劃多少錯誤。

(6)、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針對上述現象,我提出以下建議:

(1)、倡議商家制作標準的、規範的招牌。

(2)、組織同學成立糾錯小組,利用週末時間上街向有錯別字的商家提出糾錯意見。

(3)、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廣告牌的審核。

調查人:陳家琛

  20xx年11月19日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2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6日

調查地點:齊賢鎮街頭

調查目的:蒐集街上的錯別字交流感受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1、飯店門口:“抄”飯

2、修車店門口:補胎“衝”氣

3、零售店鋪門口:“另”售

4、傢俱店門口:家“俱”

5、裝潢店門口:裝“璜

6、失物廣告:失物“啟示”

7、安裝公司門口:“按”裝

8、洗車店門口:洗車打“臘”

9、飯店門口:“合”飯

10、水果店門口:“波”蘿

通過討論,同學們認為街頭錯別字出現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寫字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漢字的使用比較隨意,有的明知道這個字是錯別字,還是習慣性的.寫上去。

2、同音字混淆;知,辨。辨,採。彩,長。常,擔。耽。眈,度。渡。

3、音相近混淆;緝拿(ji)—編輯(ji),白紙(嘻zhi)—抵達(di),貪婪(tan)—貧困(pin),浙江(zhe)—淅瀝(xi),競選(jing)—竟然(jing),肆虐(si)—肄業(yi),豆豉(chi)—鼓動(gu),蕭條(xiao)—笙(xiao),

3、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如下建議;

1、成立''淨化錯別字小組''定期檢察。

2、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範的廣告牌。[我愛中國的漢字]調查人;楊可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3

一、問題的提出。

如今,街頭不規範用字已經非常普遍。在街頭上行走,從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標語牌中均可看見各種各樣的錯別字。這些錯別字不僅影響了城市的容貌,還有可能讓不識字的小朋友把錯的字一直記在心中,把正確的字當做耳旁風。

二、研究方法。

1、尋找不規範用字。

我調查了一百零二個街頭廣告,之中有四十八個街頭廣告出現了錯別字,錯誤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一。錯別字的`樣式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把“打折”寫成了“打拆”;“尋人啟事”寫成了“尋人啟示”;“停車”寫成了“亭車”。更有人把“防火栓”寫成了“放火栓”,看後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2、查找圖書。

我通過學校圖書室、圖書館得知:街頭錯別字之所以會這麼多,一部分是因為寫字人文化低,對漢字使用隨意;一部分人明明知道錯了,不過就是不改。

三、資料整理。

寫字人文化水平低,對漢字的使用十分隨意。有的人明明知道錯了,還是習慣性使用。這樣十分不好!

1、同音字混淆。如“事”寫成“示”。

2、行進子混淆。如“折”寫成“拆”;“防”寫成“放”等。

3、字義分析錯誤。如“停”寫成“亭”;“像”寫成“象”等。

4、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4

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1日

調查地點:

城市街頭

調查目的

蒐集街頭錯別字,思考為什麼會寫錯別字,並杜絕錯別字出現。

調查經過:

行走在街頭,商店的招牌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我發現不和諧的字符普遍存在。看那邊幾家服裝店,一家把“一見鍾情”寫作”衣見鍾情;另一家把”百依百順”寫成”百衣百順”……網吧門口,"一網情深"四個字是那麼刺眼。那一家商店門口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停車,竟把”禁止停車“寫成了”禁止仃車“。飯店門口的'招牌上,”雞蛋“變成了”雞旦“,”酒水“成了”灑水“。路邊貼着的”尋人啟事“卻是”尋人啟示‘,真不知道找人有什麼深刻的啟示......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調查反思:

通過調查,我認為錯別字出現主要因為:

1、故意篡改詞語,提高生意效益。如“步步糕升。

2、文化素質低,導致寫錯字。

3、貪圖方便,亂寫簡體字。如:“戴“寫成了“ ”。

4、同音字混淆,如“再”與“在”。

5、形近字混淆,如“已”寫成“己”。

6、沒有理解字義,如“像”寫成“象”。

看着這些錯別字,我感到很難受。我們中華漢字歷史悠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果我們任由錯別字氾濫,就會給社會造成混亂,破壞了中國文化。因此,讓我們一起改正錯別字,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文化素養,不寫錯別字,用規範字,成為一個有智慧、有思想、有個性的人!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15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8日

調查地點:萬達柯橋金街

調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錯別字,交流感受,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通過一天的社會調查,可以看出街頭錯別字還真不少。

我調查了三十七家買吃的東西的店鋪,三家手機維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種各樣的店鋪。

我發現有十二家店鋪有錯別字和繁體字的情況,一家飲品店將抺茶的抺寫成了末,緊臨的一家小餐館的招牌上把西遊記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寫成了膜,還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寫成了帽,還有把與寫成魚的,把路寫成滷的,把無寫成烏的,把太忙寫成泰芒的……

也有寫繁體字的',有的將合格證的證寫成了它的繁體字,將一點的點寫成繁體字,把鵝寫成了繁體字,把龍寫成了繁體字,把眼鏡的鏡寫成了繁體字,把世界的世寫成了視,又變成了繁體字。

希望這些店家寫之前要翻看一下字典,以免寫錯字。

通過討論,同學們認為待頭錯別字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寫字人的文化水平低。

2·同音字混淆。

3·形近字混淆。

4·字義分析錯誤。

5·多筆少畫。

6·有關部門監管不力。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建議:

1·成立“淨化街頭語言文字小衞士”活動小組。

2·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範的廣告牌,儘量不要寫錯。

3·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

調查人:許楚澤

  20xx年11月19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z/diaocha/y95p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