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彙編15篇)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彙編1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彙編15篇)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

xxxx年9月22日至9月28日,我有幸赴海南萬寧興隆參與了為期7天的海南省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師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培訓,傾聽了肖少北院長、劉海燕教授等6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用一個個顯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化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養的基礎教化,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化,可以削減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要實現提高學生素養,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老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從而讓我瞭解到心理健康教化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老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更體會到新時期對健康理念的重視使我們不容忽視。現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如下:

本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老師心理健康學習刻不待時。無論是從老師自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老師都有必要去學習這方面的學問。其實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識的否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一個正常的人都須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學問,更何況我們這些被稱為靈魂的工程師的老師呢?教化是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著困難情感的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不健康的老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實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老師的心理健康更是乾脆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因此,老師心理健康是培育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維護老師心理健康對於培育合格人才促進教化和諧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狀況是常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很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終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熬煎,開槍自殺;蘇聯聞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烈,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著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這充分說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肯定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只是嚴峻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老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溢競爭的社會,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老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教化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養是人的全面素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將來人素養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化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化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養,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育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化的詳細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相識自我,增加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實力;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特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的學生,賜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詢問和輔導,調整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化實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化,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須要,是推動素養教化的必定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化,可促使老師更新教化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化的成果;有利於學生的解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個優秀的老師應當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老師在須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始終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老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斷學習和駕馭新的學問,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駕馭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平安感。老師不斷地接受新學問,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老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化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養和心理水平肯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僅7天,但在我的心裡卻激起了層層漣漪。這次培訓賜予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學問,它會有一種持續性,影響著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後,我要從心理教化的層面上去教化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為了讓學生健康歡樂的成長,我會接著仔細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2

一、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教室是學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著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學生情操,充實了學生生活,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學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

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為朋友,為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學生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

現代的教育觀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裡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最後,我引用美國的柯賴齊亞和斯塔頓所著的《國小生健康教育》一書中的一段話來說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學會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讚揚中,他便學會自賞。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麼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發展。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3

一、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著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著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為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分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

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裡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才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物件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為不同,可以稱為"偏態行為".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鑑別學生的行為 , 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 ,回覆到正常狀態 ,那麼 ,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 ,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為 ,包括xxx行為和異常行為。所謂"非線性"地發生 ,是指這些行為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係,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國小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 ,這是一種異常行為 ,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為什麼會怕方格。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的特點 ,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為的產生就無法預測。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xxx行為或異常行為既沒有直接的原因 ,也沒有明確的行為動機 ,因此 ,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這類行為我們稱之為"變態行為".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為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 ,他們要求給予指導 ,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 ,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 ,應樹立正確的觀念 ,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並積極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五)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短短的兩天培訓時間,很緊張,也很充實。因為我們在這緊張學習的氛圍中學到了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給學生。我們將盡心盡力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因為我們是教師,我們的形象就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應當努力做一個樂觀、豁達、幽默、平和、耐心、寬容、富有同情心的教師,那樣,我們將會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頭,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綻開笑臉,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擁有平和的心態……

看過“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訓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4

20xx年的12月我校對全體教師開展了班主任培訓工作之心理輔導技術專項培訓,並於教育局對全縣教師進行了心理輔導技術考試。通過幾位我校實力雄厚的心理專項教師對我們進行的為期一週的心理輔導技術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學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後,我受益匪淺。

作為師範學校院校的一名學生,在大學我們都學習過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類課程,但是那時對於心理健康教育類課程的理解可能只侷限在對知識理論的理解與掌握上,很難切實地與現實遇到的問題相結合並加以運用,而現在通過在職崗位上專業人員對我們的培訓以及各自現有的在一線工作的經驗的結合,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的內涵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著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著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為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人的心理狀態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正常狀態指的是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不平衡狀態指的是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裡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亞健康狀態指的是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為,包括反社會行為和異常行為。

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為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給予指導,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並積極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因此我們不但教授給學生知識,還務必要關注學生的人格發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並時刻準備著。那麼在平時我們就得紮實專業技能與掌握心理健康常識與掌握相關的心理輔導技術,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在沒出現問題前做好預防開到工作,在出現問題時能及時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使學生健康地成長起來。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5

16、17日兩天,在貴陽市第六中學舉行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方法創新”培訓班。作為班主任的我和來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學習。專家們的報告,內容精彩生動,個案典型且具有普遍性,時常迎來陣陣掌聲。可掌聲之餘,更多引發的是大家對自身常規教育與管理的感慨和共鳴。

一、把最大的煩惱變成最大的樂趣。

張久祥教授以“把最大的煩惱變成最大的樂趣”的主題報告,結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健康諮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典型案例分別從“什麼是煩惱”“煩惱一定是還的嗎?”,幾個方面分析,如何把煩惱變成樂趣。

二、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

鄭學志老師的“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專題報告,詳細的介紹了班主任應如何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這是做好班級工作的必需條件。就班主任如何與家長聯絡溝通的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服務意識

2、有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識

3、與家長聯絡溝通要有理性的意識

4、與學生交往時應多考慮家長所處的困難,多提管理孩子的建通過專題報告,在這裡,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說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著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於神祕,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的懂得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6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為指導,嚴格按照市心理健康的要求,全面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發展。

一、培訓目的和意義:

1.促進校內師生的身心健康,構建和諧校園。

2.有利於瞭解全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防患於未來,構建安全校園。 3.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疏導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減少長期教學所造成的疲勞感,幫其獲得動力和幸福感。

4.提高教師的心理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心理,採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和教學方法,有利於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以及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

5.幫助教師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樹立良好的形象,以積極的姿態影響引導學生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二、培訓內容:

1.教師心裡減壓

2.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3.如何識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4.教師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技巧

5.教師人際關係疏通

6、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注意身體保養。

三、培訓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講座2.聘請知名專家作專題講座。

四、培訓流程:

1、成立領導小組,提高思想覺悟

學校將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緊迫的任務來抓,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領導小組,抓緊師資隊伍的培訓,力求全員參與。我們要切實加強和提高教師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加強全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2、骨幹教師講座。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做專題講座,並現場解答相關問題。

3、心理培訓學習,提高活動質量

為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樹立和諧、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我們要積極組織教師聽專家、教授的講座和看教學錄相,安排教師參加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心理素質。定期進行研究討論,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研活動。

20××年3月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7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我有幸參加了嘉定區教師進修學院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我來說,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多位專家老師的理論課,還有課上與課下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結下的深刻友誼,讓我有了揚帆起航的足夠信心和力量。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中以及對於未來的一些所思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學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國小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調查表明,學生中存在著心理異常、患有心理疾病的為數不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為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發展過程,所以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不應該簡單地下結論,要有科學的方法,要具有專業資格的人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心理健康教師個人的責任,是我們大家共有的責任;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二、學習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和實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要成為有耐心有專業素養的老師,必須要深入的去理解知識,去運用知識;必須先改善和提高自己對自我、外界事物、環境的認知;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同學。另外,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和自我探索才能得以提高自我水平,只有通過體驗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才能得出與實際相符合的結論。

三、我們的服務主體是“人”,人是複雜多變的,情感豐富的。

所以,培養自己的耐心非常重要。此外,一名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還必須博學,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這在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才能很好地與同學交流溝通。使老師同學迅速消除隔膜,減少心理教育的磨合期,使教育更加順利。

四、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知識的領悟。

在這次的學習中,培訓機構認真負責、處處替學員著想,老師講授精彩、內容充實,學員聽課認真、討論積極、發言踴躍,這是我這之前沒有想到的。給我的感覺是,原來學習是這樣快樂和輕鬆,無形之中減輕了原來對學習的`擔憂,增加了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容易了一些。

五、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我們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眾志能成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有我們的熱情是不夠的。通過這次培訓,給我的啟示就是,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學校各育、各科要滲透心理教育;優化學校、班級文化心理環境;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開設心理輔導課,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訓練。

少年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國家教育方針的實施、民族素質的提高等戰略性的問題。所以,作為一名心理健康教師,要善於動用心理戰術,以心育心,努力使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讓學生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真正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

需要描述的學習感想不盡餘此,這次培訓不僅填充了知識的盲點,更讓我懂得了怎樣擁有一個好心態去面對人生!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這次寶貴機會,在將來的工作中,我一定用學來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8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這個學期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

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是在我聽了周明成老師的課後之後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裡健康就尤為重要了。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菸、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憶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資訊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啟用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指通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受益匪淺,對我以後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9

今天下午,在xx國小聆聽了xx老師心理安康常識的講座,她的樂觀和認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範老師講到:“要把興趣當養花一樣培養,把興趣培養成志趣了,就是把花養活了。”是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興趣入手激發孩子的潛能。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怎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確立課堂的吸引力,而精心設計每節課的'課前導語那麼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再加上靈活多變的課堂模式,滿足了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與日愈濃。

其次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對教師講的內容卻無動與衷。而今天的學生思想活潑,自主意識及表現慾望較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他們自覺地掌握知識。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內在的持久動力,是學生學習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這樣,就會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0

7月份參加了教師發展線上趙麗琴老師主講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網路課程學習,趙麗琴老師講授的課程指導,使我收穫頗多,現就這門課程的心得體會做一個簡要的總結:

近幾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高校、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在現在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從高等學校的角度分析,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加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調節,大學生心理健康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合理疏導,是這門課程講授的意義。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我通過這十一節課程的學習,對這門課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每一章的重點,怎麼進行課程匯入、

課程設計、如何與學生進行互動,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趙老師用比較平實的語言詳細講解,根據學生們的心理特徵,將一些理論性的知識融合進日常的例子中去,學生們接受這些理論的阻抗會很低。把學生的需求與我們課程的理論有機結合,對於不同的專業用不同的事例,課程更加切合學生的理解'課程當中注重互動,鼓勵學生參與體驗式的教學模式是學生更容易接受並效率比較高的。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清晰了今後課程改進的努力方向,認清了從哪裡入手效果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這次培訓是我今後課程教學工作的一個新起點,同時對趙老師表示忠心的感謝。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1

通過這次心理安康教育教師職業技能遠端培訓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因為我不僅接觸了這種新穎高效的學習方式,也更能使我瞭解了心理安康的多方面內容,給我帶來了良好的學習契機。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多樣,既包含了教師心理安康的內容,還涉及了學生心理安康的新知識,也讓我意識到心理安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安康教育不再是我們片面認識的學生心理,它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需要加強的一種教育。尤其是國小心理安康教育,因為未成年學生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和自我意識,所以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的積極引導和有效解決自身、學生以及師生之間的關係。

首先教師應該有安康的心理,教師對待自己要做到會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被小事激怒,甚至做出有失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針對學生應該做到對待任何一個學生都要平等、公平,要學會尊重學生。對待任何一個孩子,不能有私心有偏見,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順孩子之天性,讓孩子們快樂地成長。在此根底上,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另外,我認為我們對待每一個孩子,除了要公平公正平等,還應該要發自內心地去愛他們。真誠是最重要的,與孩子進展平等對話,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想孩子之所想,知孩子之所需。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一位孩子,只有這樣,我們與孩子之間才真能建立互相信任、彼此幫助的關係。還有,我們教師還應該多關心那些有缺點的孩子,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因為某些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擬孤僻、叛逆,心理變得很脆弱。如果他們一旦學習或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勢必會對學習和生活產生的影響,有可能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或嚴重的事情。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展談心、交流,從而到達心與心的交流,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真誠感化學生,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從而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其實談到這點,我自然地想到了我們班級裡的一個小男生,他現在是六年級的學生,根據以前教過他的老師描述,他這個孩子淘氣頑皮,愛惹事,腦子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通過六年級以來這半年的觀察和接觸,我發現老師們對他的評價還是很到位的。詳細分析起來,尤其是他的課堂表現,他在課堂上永遠直不起腰來,懶洋洋的樣子,明顯的.讓人看出他是在走神。即使在課堂上給他點出來了,下一秒他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這樣讓我感覺自己的課堂沒有吸引力,甚至還會影響我上課的心情。除此之外,他在課下總是有意無意地惹事,不管是哪個年級的學生,他總愛招惹他們。但是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他其實並沒有“膽量”。根據他的情況,我也與他的家長溝通過,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總結起來看,家庭教育的缺失或縱容,導致他缺乏紀律的約束。而且他還缺少根本的判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針對這一點,我曾經找他談過心,剛開始他並不想和我聊天,對我有抗拒性,後來在我和他聊聊我自己的故事後,他才慢慢放下戒心,逐漸談談出自己的看法。他說他欺負我們班的好學生,特指男生,其實是因為看不慣他們比自己學習好,看不慣他們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當我聽了之後,我有些無奈也有一絲欣慰。無奈的是他太自我,永遠把自己看得多重要,受不了自己看不慣的現象存在,這說明他還是很自私自我的,一旦走到國中高中,甚至社會,往往會做出衝動的事情。欣慰的是從另一方面看出他還是很想得到老師及長輩表揚和鼓勵,說明他還是很有上進心的。抓住這點積極的方面,我與他聊天、談心,告訴他現在的心理狀態,也告訴他怎樣才能做到心理平衡,從而更積極地肯定自己。從那天的聊天之後,我發現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我發現他的這種對學習缺乏熱情度的現象仍然存在,這還是需要我長期催促他的。這也說明心理安康的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教師有耐心有恆心。

另外,我從此次研修的過程來看,如何把心理安康教育滲透到課堂中也是當務之急。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開展的過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把心理教育滲透到課堂中去,比方在語文課上,以教材中超多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上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學生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開展潛力和個性。如果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把心理安康教育滲透到之中去,那樣就實現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心理安康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作為教師,更應該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開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開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歷。心理安康教育的學習,我們一直在路上,我相信,我們以後通過多種方式,會使自己更加充實,更加提高自己。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2

(一)教師心理健康學習意義深遠

本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刻不容緩。無論是從教師自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教師都有必要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其實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識的否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正常的人都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何況我們這些被稱為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呢?教育是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著複雜情感的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對於培養合格人才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課程學習中的收穫以及不足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發展性心理問題、適應性心理問題、障礙性心理問題這三種教師心理問題有所瞭解。同時根據課程學習,和作業訓練,我對自卑,自負,焦慮,抑鬱,衝動等教師心理問題有了更全面的瞭解,並且學習到了許多實用的調適方法。通過對教師職業倦怠心理調適的學習。我對教師這一行業的職業特點以及教師職業倦怠有了更多得了解。這將有助於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自我調節,遠離倦怠,做一名樂觀、積極向上、陽光的教師。

(三)教師學會情緒管理的必要性

聽完培訓老師對教師情緒管理的闡述,我意識到了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培訓老師把教師如何管理好自身情緒的一些方法介紹完之後,我不得不也打心底裡感謝國培帶給我們這樣的學習機會。培訓老師說:“情緒沒有對錯,它只是症狀而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管理情緒如何處理情緒。”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開始對情緒有了一個正確的瞭解。同時我也能坦然的承認並接納自己的一些情緒,並努力採取正面的方法來處理一些負面情緒。

總之,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如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3

20xx年9月22、23日兩天,在淮北實驗中學舉行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方法創新”培訓班。作為班主任的我和來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學習。專家們的報告,內容精彩生動,個案典型且具有普遍性,時常迎來陣陣掌聲。可掌聲之餘,更多引發的是大家對自身常規教育與管理的感慨和共鳴。

一、以人為本,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以“以人為本,塑造學生良好行為——人本主義療法與積極心理輔導應用”的主題報告,結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健康諮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典型案例分別從“教育有效的必要條件——真誠、通情、尊重”“表揚為主——塑造學生良好行為”“好學生是誇出來的”三個方面作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為,濫用懲罰是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誘因,也是教師職業枯竭的表現。例如“兩個看書睡覺的學生”,一個是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另一個是成績差、喜歡調皮搗蛋的學生,兩人看書時都同時睡著了。試問,我們班主任老師如何處理這一狀況?莫讓偏見矇住眼睛。可現實中,我們很多班主任老師卻都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但你可知,你的一個小小舉動或一句很平淡的話語卻會影響或制約著孩子的一生。

二、淨化心靈,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職業倦怠,在每一行從業人員身上都會或多或少有所體現。隨著社會鉅變、市場競爭、生活水平等諸多因素影響,教師偶爾會出現“這山望那山高”的現象,心理產生猶豫和波動,但又擔心“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或“前怕狼後怕虎”的選擇衝突,從而導致了教師心理的倦怠。我個人認為,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應該在教育崗位上“好好過日子”。“克服職業倦怠,提高幸福指數——教師壓力與情緒管理”鄭教授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以啟發教師重新審視教育以及教師這一職業為出發點。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宣洩、轉移、幽默、放鬆、脫敏、滿灌、暗示、昇華、代償、希望、自我安慰、助人等12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在思想衝突或思想悲觀狀況下,我們教師更應該理智,力求做到“三思”:一思是否有理,二思發怒後果,三思替代辦法。“萬事萬物,皆有陰陽。”我們只有首先接納自己,才能更好的善待別人。

三、調整心態,踏踏實實做人師。

人的成長是不可預測的,而教育的目的是讓人優秀、讓人幸福,為受教育者指明一個方向。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用文化來“化”人,使人文化,不要用條條框框來約束人。一個不能教育、管理、發展自我的人,即是一個不能教育、管理、發展別人的人。一線的全國十佳班主任、特級教師鄭立平老師以“七個問題、五點感悟”詮釋了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鄭老師認為教育有兩個任務,即幫助學生找到適合他自己的成長道路以及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揚、發揮人的真、善、美。報告中,他以七個問題即“你如何理解教育?”、“你如何認識工作?”、“你怎麼看待學生?”、“你如何對待選擇?”、“你如何證明自己?”、“你怎樣理解人生?”、“你如何擁抱未來?”,引發所有教師的深思。爾後,結合案例談及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傳達了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有效的經驗和方法。他認為,導致班主任工作“五無”(即無情、無趣、無閒、無序、無效)的重要原因是被動等待、反應過度、主次不分、無視規律、急功近利。他以自己的人生實際感悟,引導了班主任老師去重新認識教育、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幫助老師們樹立了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和歸屬感,體現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偉大。

四、放手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倡“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等教育理念,目的是讓學生在所有教育活動中體會和掌握知識的獲取過程,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國家關工委特聘專家、湖南省優秀班主任鄭學志老師關於“自主教育管理的機制建設”的報告圍繞了“七個機制”和“八自教育”兩方面展開。其中,“七個機制”包括:全員參與機制——全員參與才能確保管理無死角;競爭機制——讓學生身不由己地為你奔忙;獎勵機制——恰當的獎勵讓學生喜不自禁;協調機制——良好的協調機制是班級自主的潤滑劑;幹部機制——把每一個人都變成獨當一面的領導;監督檢查機制——建立一個陽光、透明、高效的監督機制;自糾機制——讓班主任徹底放手的關鍵武器。“八自教育”包括生活自理、行為自律、責任自知(基礎)、學習自主、道德自省、精神自強、意志自制、人格自立——終極目標。鄭老師提出,班主任帶班有四種境界——權利管理境界、情感管理境界、制度管理境界、文化管理境界,認為這四種管理的境界逐次提升並以四種境界結合為最佳。

兩天來,三位專家的精彩報告,分別以育人、塑人為宗旨,通過一個個經典的案例,向所有參訓的老師詮釋了師生心理輔導及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方法,讓與會老師們深受啟發,感慨頗多。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我,通過此次培訓,更感班主任工作艱鉅。班級管理無小事——讓我從點滴做起,從常規做起,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切實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4

三天的培訓結束了,總的來講,這三天的培訓給我的感覺就是累但快樂著。累是指連貫緊湊的時間讓我身體有點吃不消,尤其是最後一天,張老師考慮很多老師的家離花街比較遠,下午要趕著回家,中午13:30就開始了。快樂是指心靈上的,這也是我此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我接觸到了一些新的理念、親自體驗到了心理活動的樂趣、得到了專家的啟發、堅定了自己工作的目標、認識了幾個同行朋友。

首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什麼先進理念和意識。而是宋飛老師在活動和講座過程中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的話語闡述。例如在組織活動時,碰到不配合、滿是不服和怨言的人時,心理輔導員自己首先要做到情緒穩定、鎮定自若。當然這句話不僅適用在工作中,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同樣適用,當你碰到孤傲的人時,想想這句話,也許看他的眼神就不再是鄙夷的,而是去努力探索他身上值得他驕傲的資本了。記得有一句話是:當你閉上嘴的時候,你就打開了眼睛;當你閉上眼的時候,你就打開了心靈。真的是這樣,閉上眼睛,就發現,這一刻,一切都是靜止的,外在的一切全都被拋開,惟一可以解讀的就是自我。當我們身心勞累時,嘗試著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閉會眼,找回那個迷失的自我。

除了專家的教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我體驗到的一系列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組織主持活動的技巧、方法;從活動中體會到了活動的內涵。這些活動是我不曾體驗的,自己融入到團隊中,從最初的旁觀、被動到後來的積極、主動,我是被活動的魅力一步步吸引進去的。每做完一個活動,我都會想,這個活動我也要給我們學校的學生、老師們做,讓他們也有快樂的體驗、昇華的思考。

當然,三天的培訓,除了收穫,自始至終,我都有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一部分是因為初次步入心裡健康教育的壓力,一部分是意識到自己的很多能力真是有待提高,自己離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師、活動主持人的距離還很遠。這一條路漫漫且艱辛,但心底裡卻有個強有力的聲音告訴我,一步步地去走,一件件地去做,我終會到達理想的彼岸。一切,只因,我熱愛這份工作。加油!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訓研修心得體會4這次在北京市朝陽區師範附屬國小風雨操場會議廳參加了由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學心理學研究會舉辦的首屆“成均杯”中國小心理健康優課大賽、第六屆學術年會暨遊戲心理輔導研討會專題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我想就此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在短暫而愉悅的三天培訓當中,我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但自己的收穫卻是不少。12日上午由伍芳輝教授致開幕詞並宣佈“成均杯”優課大賽總決賽開始。通過一天的學習,我被老師們精湛的專業技藝,追求專業成長的情懷和刻苦鑽研專業的精神及不斷充實自己的勇氣所折服。和他們相比,我感覺我還是剛剛推開心理健康教育的門,往裡邊好奇的張望的孩子,裡邊還有許多未開墾的知識園地需要我去付出辛苦和汗水,我相信我會做的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充實。

在13日的上午,是由傅納博士給我們做專題報告,其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真正的教育是心育”這讓我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它重在健全學生的人格,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育要全方位的滲透,不單單只是在課堂上的40分鐘。要多渠道、多方面的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學習我覺得,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堅守這些育人觀:

鼓勵永遠比讚美或責備有用。

孩子能做的就不要幫助他。

智慧巧妙地養成孩子規律的習慣。

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承諾。

不要把孩子的學習胃口變壞。

請真正的相信孩子。

不要拿孩子比較。

孩子小時候闖禍比長大後闖禍更有價值。

上帝幫孩子關閉了一扇門,一定幫孩子開啟了另一扇門。

委婉而堅定的設限,別因鬧而妥協。

管孩子像是放風箏,不能握著不放,也不能放的太快。

不會玩的'孩子問題多。

13日下午我們在孟沛欣博士的帶領下體驗了繪畫療法,繪畫療法它通過創造的意象和場景來表達自己,直觀顯示內心世界,從而可以繞開諮詢中的阻抗,繪畫療法的本質在於喚醒個體潛意識與軀體感覺,碰撞出某種最本源的心理內容。中間讓我們親自動手畫了生命樹和家庭海洋館,並且教會我們該怎麼樣去解讀自己的繪畫作品和完成自我修通。也讓我明白了繪畫療法的功能主要是認知、診斷、和修通。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訓研修心得體會5首先,通過本次培訓學習,結合我的工作實際,使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為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其次是對教師的重要性。作為教育者我們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以身作責,所以具有卓越的專業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與健康心態也勢在必行。的確,有的教師患上“職業倦怠症”。影響了身心健康也波及了學生,真應該重新校正一下心裡執行航向,有利於自身發展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怎樣解決呢?聽了這次心理健康培訓,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我們總教育孩子興趣是的老師,那我們就把自己的興趣培養起來吧。你看那些靠出苦力搞裝卸工作的人們,他們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賺到並不可觀薪水。而且我們是坐在辦公室、站在班級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多麼幸福!這就叫知足者常樂!看一看我們每日的工作,雖備講批輔考,看似緊張忙碌點。但樂趣太多了!教學相長使我們知識愈加淵博。教師是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同程度等,也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惑和壓力。但只要我們盡力了,凡事都問心沒愧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有正確的人生觀就會締造連城的人生價值。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訓研修心得體會6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備的條件和基礎,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這次通過閱讀這本書,收穫很大。

首先,我感覺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教師的心理健康主要還是要靠自己的調整和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裡也有“一杆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著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教師應多學習,多接受新知識,以加強自身修養。教師也可以堅持收集有關他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資料。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更清楚地知道是否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

心理健康培訓教育心得體會15

通過學校的安排,我參加了本市組織的為期兩天的“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此次培訓為週六和週日兩天,本市各個學校都有安排老師過來參與這一次的培訓。這一次市裡面組織的教師培訓,邀請來了全國著名的心理專家xx過來給我們進行培訓講座,專家的培訓講座,令我收穫頗豐。現在將我這兩天參與培訓的心得體會回報如下:

一、專家講座,解釋詞意

本次培訓的開始並不是給我們傳授怎麼做,做什麼,而是先給我們解釋了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並不是什麼很罕見的東西,而是一直就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而已。我們平時跟過關注的都是“身體健康”,喲沒有感冒有沒有哪裡碰到了等,但很少回去關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我們心理在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都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比如積極的態度、正確的認識、合理的情感表達等等。

看似很陌生的片語,卻有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許多的教師在講課遇到難題的時候,是消極還是積極對待;面對調皮的學生是生氣處理還是冷靜處理等等。

專家還通過網路上的各種事故,告訴我們忽視心理健康的危害,以及告知各種事故的心理層面的原因等等,這些例子讓我們認識道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本次培訓的物件

這一次培訓講座的主要聽眾,都是來自我們市內各個學校的老師,但是主要的面向物件卻不僅僅是我們在場的教師,還是所有學校的教師,更加是我們自己教的學生。不僅僅是我們到場的教師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問題,其他老師和同學們同樣需要關注心理健康的問題。

專家講,我們這是“小球帶打球”,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們回去給其他老師和班上的.同學進行培訓,呼籲所有人都能夠關注到到這個事情上面來。自卑、抑鬱、壓力大等這種問題現在是十分突出的,網上經常能夠看到有承受不住心理壓力自殺自殘的例子,這都是自己和身邊的人不重視心理健康所導致的。所以我們教師需要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健康,還要重視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他們進行疏導。

三、解決問題才是這次培訓的根本要求

心理上面的問題,不像身體上的問題,哪裡痛醫哪裡。心理上的問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需要我們教師需要身邊的人長期努力。

我們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要關注學生的各種心理狀態,是否健康。我們要學會釋放壓力,培養一種正確看待問題的方法,學會調節問題矛盾。比如空閒的時候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去釋放壓力,比如通過運動,通過聽歌,以及跟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狀態尋求他人的幫助等等。

這一次的培訓,讓我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們平時不能僅僅關注“身體問題”,還要關注“心理問題”。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重視自己的健康,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加強溝通與瞭解,杜絕悲慘事件的發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gr/xinde/jjmw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