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要用到事蹟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事蹟材料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王延利同志在社群文化建設工作中,立足社群,本著科學發展,文化奠區的主線,以打造書香文化社群和建設和諧文明新社群為目標,廣泛挖掘轄區資源,深入發動文藝愛好者和居民群眾,先後成立了居民教育、就業指導、各類知識講座和志願者服務隊等5支文化宣教隊伍;組建了夕陽紅舞蹈隊、永樂協會秧歌隊、殘疾人文藝隊、廣場健身隊、巧婆姨剪織坊和民星民歌隊等6個文體活動組織。充分發揮社群多媒體電教、科普圖書室等文化陣地和文體隊伍的作用,不斷創新形式,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文體活動,推動了社群文化工作的健康繁榮發展。

一、以身作則,加強學習,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在提升黨員幹部綜合素質方面,王延利同志帶頭組織幹部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政策和省市縣各類會議精神;在業餘時間利用網路、電視等拓寬知識面,採取3+2、白加黑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藝和先進人物事蹟及各類知識的學習,平均每年抄寫學習筆記5萬餘字,撰寫學習心得體會6篇以上。同時,經常組織幹部認真開展專題討論,針對社群文化工作中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全面展開討論研究和實踐,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保證社群文化工作全面有序展開。

二、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全面推進文化發展

在繁榮社群文化,豐富廣大居民群眾業餘生活,促進和諧社會共建的實踐中,王延利同志精心設計載體,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全面推進社群文化工作。

一是利用建立國家雙擁模範縣城契機,與幹部、居民和武警戰士結成軍民一家人互動對子,利用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互動開展地方文藝進軍營國防知識進社群等活動,每年清明節祭掃革命先烈,接受愛國知識教育。不斷豐富駐地官兵生活,激發居民擁軍愛國熱情。讓身處異地他鄉的戰士感受到家的溫暖,讓社群幹部和居民體驗軍旅生活的歷練。

二是組織幹部與國小生及家長開展社群課外教育,六一兒童節組織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結對比賽活動,拉近家長與孩子心的距離,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教育,為今後成人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舉辦各類知識講座,提升居民綜合素質。王延利充分抓住召開居民教育會、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科技之春宣傳活動等機會向居民講解各類知識條例、思想道德知識手冊、居家安全指南、科技致富、醫療健康和應急避險等方面知識,豐富居民文化內容、擴充套件居民文化視野,提升居民綜合素養。在社群康復戒毒和反邪教幫教工作中,主動帶頭與受害人正面接觸,耐心幫助,使2位毒癮患者走出毒品惡魔的危害,重新回到了社會,重新成為一個正常人。

四是全力打造書香社群。王延利經常組織居民黨員和廣大群眾來社群圖書室開展一月一本書讀書活動,閱覽完畢後相互交流閱後感。同時,黨員幹部廣泛蒐集好書,開展薦書活動,全面培養社群群眾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習慣,增加文化氛圍,全力打造書香文化社群。

五是充分發揮社群活動場地作用,王延利組織轄區內居民以區組為單位開展乒乓球聯誼賽羽毛球聯誼賽象棋聯誼賽等活動,調動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專長的居民,豐富居民業餘生活,增進群眾間的關係,為建設和諧、文明社群做出積極地貢獻。

三、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順應時代文化潮流

王延利始終把發展和繁榮文化看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目前社群在文化隊伍建設方面體現了專業化、規模化、高效化。

專業化是王延利經過對社群群眾的.摸底走訪,選任擅長文藝、有文化修養的居民胡宗保作為社群文化聯絡員,協助社群文化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聘請轄區內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高曉清同志為文化活動指導員,在組織居民開展文藝節目編排時,邀請高團長對節目進行指導,而且還對文化隊伍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與實踐舞蹈動作、快板說書技巧指導,使社群文化隊伍走向正規化、專業化。

高效化是王延利充分利用遠端教育、多媒體電教裝置、小區廣播等及時組織文藝隊伍成員收看各類文藝節目,保證社群文化順應新型社群發展的需要;同時,把社群編排的文藝節目以電視報道、廣播播放的和簡報等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播報出去,體現社群文化工作的高效化。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王延利同志始終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為社群的文化事業一如既往地奮鬥著。在她的正確帶動下,橋南社群的文化事業正在蒸蒸日上,所取得的優秀成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相信通過王延利同志和社群幹部居民積極的努力和配合下,橋南社群文化事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繁榮錦繡的明天。

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20xx年2月20日,是個激情盪漾、烈日炎炎的夏日。在xx社群王書記的辦公室裡,剛剛踏出大學校園的我,放棄了留杭州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了家鄉寧波,並在社群就業合同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清楚的知道,這是我走過26年人生中的一個重大選擇,從此刻起青春腳步踏出了象牙塔,踏上的是這個平凡而神聖的社群服務工作崗位。在這裡,沒有令許多人趨之若騖的財富和權利;但在這裡,我已經決定用全部熱情與青春奉獻在這份工作上,苦與樂融入工作,融入漫漫人生。

一、破繭成蝶——完成人生重要角色的轉變

初到社群,由於上任的團關負責人因人事調動要離開社群,我就接管了團關工委的工作,雖有先前幾個月實習期對社群工作的瞭解,但要在管理片區內近300戶居民外,獨立負責作為團關工作重心的暑期活動,這一切,對於剛畢業的我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與挑戰,頓時孤立無援,苦惱失落的情緒,充斥著整個工作生活,但在這時,是社群李老書記給了我的一番語重心長的教導:社群本是個服務群眾的良心活,從事社群工作不僅要依靠奉獻和熱情,而且要肩負著一種情感和責任,克服浮躁心理,磨鍊嚴謹作風,對工作抱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宿感,成為實實在在為人民辦事的優秀青年,這才是你在社群工作的最該學會的,這也將會是社群工作帶給你最大的財富!精練而深刻的一席話讓我頓然醒悟,重拾了信心和鬥志!現在回想起來覺得人的心思真是很奇妙,從初期的暗自辛酸,到如今對工作的'無比熱愛,自己彷彿是在上演著一出"破繭成蝶"。

二、紮實工作——在平凡中體現不平凡

如今我已是一名普通社群工作者,當太陽在頭頂上火辣辣地照射著,強烈的陽光直射得人眼睛白晃晃,出入居民區檢查衛生,瞭解居民情況已經是我每天必修之課,由於暑期又是團關工作的重點,為了保證青少年活動的有序開展,我必須負責前期策劃,人員召集,活動組織以及後期的資訊撰寫及報送……常常是深夜,總還獨伴孤燈案頭前,為活動稿件而高頻率的敲擊著鍵盤……

正是這種樂此不疲、責無旁貸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督促我探索青少年暑期工作的新思路,運用所學知識,根據社群特點,策劃了以天使小分隊生態環保教育實踐為基礎,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青少年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為核心的青少年暑期教育活動,並聯合社群關工委成員和寧波大學教育學院志願者,三效合一,寓教於樂,在落實學校放假、社群開學、雙向互動、制度保障的教育模式的基礎上,極大的激發了青少年參與社群活動的積極性,也讓他們真正體驗到了快樂、健康、有益的暑期生活。

主題為“開心伴我行,成長不煩惱”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引導青少年吐露了心聲,並由寧大的志願者針對他們的煩惱和心理特點,就如何正確處理與父母的溝通,面對學業壓力,以及如何處理好朋友間的人際交往等問題進行了適宜的解說和引導,使他們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面對生活,使成長的過程中不再煩惱;作為XX社群暑期閉幕式的“社群之夜,今天我主角”少兒才藝展,出現了多幕“一人表演、全家出動”的親友團風景,孩子們興致勃勃,通過歌、舞、樂器等形式體驗了快樂,增強了自信,體會到了親情的美好,家長們也通過此次活動感悟到了童心的健康、童趣的活潑以及童真可愛,整個現場充滿了無限的歡樂,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此外,邀請區關工委陳兆章老師進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的宣講,寓愛國主義教育於有聲有色的活動之中,給未成年人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學習“當代孝子——張尚韻”的精神,以模範人物為榜樣,努力學習,勇於實踐,爭做跨世紀的“四有新人……

三、無悔付出——朝著理想邁進

當忙碌一天的腳步停下來時,理順一天紊亂的心緒後,遙望深穹中閃爍的星星,想想工作中的收穫,想想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我會不禁欣然……

社群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我們,是黨員,是社群工作者,是一群最平凡的人。但是你卻無法忽視我們的存在。因為無論你走到哪裡,或是喧鬧的大街、謐靜的小巷,或是錯綜複雜的住宅區,都能瞥見那匆匆而過的身影;無論你是家藏萬貫,或是貧寒無助,還是安享小康,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總是會第一個想起我們,因為我們是你的知心人,是與你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一個群體。我們就像社會這部大卡車上的螺絲釘,不經意卻又時時維繫著車的完整和安全,用我們辛勤的汗水呵護著你的安寧和幸福。我們就像永遠不知疲倦的老黃牛,任勞任怨、勤勤懇懇,默默的耕耘著歲月,耕耘著這一片熱愛的黃土地。

我們是繁忙的。社群的工作千頭萬緒,是總也做不完的,我們是辛勤的蜜蜂,不知勞苦的為這個世界增色添彩。小小的辦公室裡永遠擠滿了前來辦事的群眾,舊舊的辦公桌上永遠堆滿了做不完的資料,而那輛吱呀亂響的自行車上永遠載滿了我們為人民服務的一腔熱情。人口普查期間,我們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吃過一頓熱飯菜。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我們頂風踏露,披星戴月,總是趕在人們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後,守在門口調查登記。熟悉的、陌生的、熱情的、冷漠的,我們看遍了所有人的臉色。在關鍵的時期,一眼望去,辦公室裡的燈總是通宵透亮。有多少回,婆婆抱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尋找年輕的母親;有多少回滿眼痛心的丈夫陪伴著身懷有孕的妻子,有多少回擔憂的父母一遍遍地催問深夜還不回家的女兒。我們是辛苦的,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世上最辛苦的職業,但我們是快樂的,因為忙碌讓我們體驗到了人生的價值。

我們是無畏的。非典肆虐的時候,市民談之色變,而我們卻不得不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挨家挨戶噴藥消毒。發放宣傳資料和藥方,還要配合白衣天使上門為返鄉的人員建立檔案,跟蹤查訪。全天24小時只要電話鈴聲響起,我們就要走出家門。我們來不及為家人和孩子熬一碗中藥,也顧不上多安慰年邁的雙親,更無暇顧及自己的安危。因為我們知道群眾需要的是我們真誠的.微笑和熱情的關懷,我們是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所以,我們別無選擇。

我們是無私的。5月12日,撕心裂肺的大地震摧毀了兄弟姐妹美麗的家園,也撕碎了我們的心。當黨和政府日夜營救著每一個生命時,千里之外的我們,也站在了同胞們的身後。我們為親人哭泣、與國同殤;我們微笑喊加油、鼓勵同胞挺起胸膛。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捐款,繳納特殊黨費;我們四處奔走,發動群眾為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國家、為災區人民分擔痛苦。因為我們是黨員,與國家共進退,與人民共患難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可是我們也是脆弱的。當同樣忙碌的家人好不容易抽空想和我們談談心時,我們只能報以歉疚的眼神;當鄉下的父母想要我們陪她們逛逛街,我們又讓老人失望而歸;當因為加班而把年幼的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時,孩子委屈的面容依然會讓我們潸然淚下……想起這些,我們便會感到滿心的酸楚和難過,因為我們也是人,有著和別的人一樣的心情和慾望。我們渴望富足、平淡和安逸,我們渴望別人的理解、寬容和信賴,但因為我們是黨員,當我們站在黨旗下莊嚴的宣誓時就決定了我們必須無私的付出和奉獻,得到的卻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沒有奢華的住房,沒有優厚的待遇,也沒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可我們為什麼卻從不退讓?詩人艾青曾這樣寫道: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滿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因為愛,我們努力拼搏;因為愛,我們開拓創新。我們用青春的色彩讓黨旗在陽光下更加鮮豔,我們用無私的愛讓黨性在平凡的崗位上熠熠生輝。讓我們張開真誠的翅膀,在社群建設的藍天上自由飛翔,用我們的汗水和智慧譜寫出人生最華麗的篇章!

立意新穎,非常受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hy/cailiao/q56n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