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的最後一課。課文向我們講述了非洲是一個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描述了非洲的驕陽藍天、花草樹木、動物世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風采,從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突出表現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這篇課文在篇章佈局、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十分鮮明。結構上採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後又概括總結全文的方法。開頭“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和結尾“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應,呼應課題,又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非洲風情文化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能夠快速瀏覽課文

2.通過看彩色非洲教學視訊和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非洲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對非洲的讚美之情。

教學準備:

蒐集與非洲相關的圖文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匯入。

1、聊聊非洲。 (學生交流對非洲的瞭解。)

2、在人們的印象裡,非洲和貧窮、落後、災難、疾病往往聯絡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經濟落後所導致。今天,老師卻要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非洲(師板書:彩色)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3.、這節課就讓我們隨作者彭仁一起走進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二、創設情境,整體感受非洲的風情文化。

1.播放課件:非洲風光視訊

2.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表達作者對非洲真切感受的兩個句子。課件出示這兩個句子。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發現。

3.默讀課文,思考:“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詞句來具體描繪非洲的色彩斑斕。可以做一下摘記,讀後同桌之間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出文章在結構上採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三.合作品讀,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斕的非洲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分組學習,讀悟交流:非洲的哪一處地方最讓你心動,讀一讀,品一品。

2、全班交流,彙報學習。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從哪裡看出這片藍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好在何處,並感情朗讀。

3.教師小結: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許多樹也開花”這一特點,寫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動物世界:

1.導語: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這一部分內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

4.資料交流:說說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

5.引語:人們曾說:非洲是上帝創造的伊甸園,這裡是植物的樂園,也是動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就在非洲!

6.課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動物。

7.小結:非洲的動物多種多樣,作者無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來寫,詳略得當,寫出了非洲動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導語: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無一不是彩色的!

2.學生交流讀書方法,如:(1)抓關鍵詞理解;(2)找出寫得最美的句子進行體會;(3)給自己提問題而後找答案等。

3.相機引導:作者通過花花綠綠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綠樹紅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顏六色的賓館,來體現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語:熾熱的赤道驕陽孕育了這一方面板油黑髮亮的非洲人,他們以自己的熱情奔放營造了七彩的生活.

6.課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輪車伕豔麗的衣著及市場人群多、食物多樣化,突出其五彩繽紛)

彩色的藝術:

1.導語: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藝術。

2.學生交流最令自己感興趣的句子,並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從彩色的繪畫、彩色的工藝品、彩色的音樂、舞蹈,來體現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

3.資料交流: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非洲的工藝品嗎?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嗎?

4.引語:人們常說,非洲舞蹈是非洲藝術的靈魂,非洲的舞蹈質樸、清純、火熱。請同學們朗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學生朗讀:“如果你有幸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那熊熊燃燒的火焰旁那穿著花衣裙歡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動的、五彩的旋律,你就會更深地領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湧動與無限的活力。”

6.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課件展示非洲舞蹈的錄影片斷。

7.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讓人激情洋溢,熱情似火。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共同傳遞這份豪爽,這份激情!

四、總結全文:

1.導語:這激情洋溢的舞蹈,來自舞者的心靈。它訴說著非洲的原始與神祕,訴說非洲的熱烈與奔放。難怪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2.學生朗讀這兩個感嘆句:“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師點題:是啊!說非洲是彩色的在於它的色彩斑斕,更在於它的多姿多彩!讓我們再一次讚歎這彩色的非洲吧!

學生再次感情朗讀這兩個感嘆句。

五、推薦閱讀:《非洲地理雜誌》、《非洲之旅》等。

教學反思:

對於這樣一篇美文,要讓學生感受它寫作的技巧,體會非洲的色彩斑斕,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恰到好處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開課時的出人意料:在《夢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再出示絢麗多彩的非洲圖片,讓大家感到驚訝、震憾。而在學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讀知大意,再讀抓重點,三讀談感受。我充分創設情景,播放非洲風光視訊,激起學生對非洲的神往,再引領學生將全文進行梳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達特色。而後和學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讀悟結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觀”,讓學生走進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動物世界,從文字中細細品味,用作批註的方法,讓學生與文字進行親密接觸,感情朗讀加深體會,全體交流盡情暢談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其餘部分的內容。課堂上,我注重精讀與略讀相融合,採用列提綱的方式來梳理本文的文脈,瞭解本文表達特色,給學生充分的言語實踐時間和空間,體現著略讀教學略教而不略學理念。再就是感悟與積累並重。採用作批註、激情朗讀等方式讓學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斕並內化積累。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通過品讀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以及母愛的偉大感人。

3、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就課文的主要情節和細節,引導學生注意從人物和環境的描寫,集中探究課文是怎樣表現“慈”和“深”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過的關於母愛的詩歌,大家還記得嗎?(師生共同背誦《遊子吟》)

2、母愛是偉大的,是值得讚美的。樑曉聲是怎樣讚美自己母親的?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慈母情深去感受一下吧。

板書:引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在讀的過程中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三、精讀課文。

瞭解“我”的家境的貧困(1—4自然段)

1、同學們,我們知道事情的起因只是因為一本價值一元五角的書。對你而言,買這樣一本書容易嗎?可對於當時的樑曉聲,買書容易嗎?

板書:不容易

2、請你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從哪些語句中看出買這麼一本書不是容易的事情?

3、理解“失魂落魄”

(1)“失魂落魄”什麼意思?(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2)從“失魂落魄”這個詞語你讀出了什麼?(作者很想要書,但苦於家境貧寒,得之很難。)

四、入景融情,感悟情深

1、面對這樣的家庭情況,“我”的願望有沒有實現呢?照理說,樑曉聲拿到錢,可以去買書了,心情應該是——高興,開心。可是文中的“我”拿到錢,卻是什麼反應?(鼻子一酸)鼻子一酸是什麼感覺?

2、為什麼鼻子一酸呢?請你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讓我鼻子一酸?請用筆恭恭敬敬地畫下來。(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3、交流

A、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音震耳欲聾。

(1)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麼?(環境很差)

(2)“震耳欲聾”什麼意思?“欲”什麼意思?(耳朵快要被震聾了。)

(3)假如這樣的噪音向你撲面而來是什麼感覺?(很難以忍受)

(4)可是母親卻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一起讀。

從“我”去到離開,這噪聲停止過嗎?讀……

昨天的母親在怎樣的環境中工作?前天的?明天?後天?

作為兒子看到這情景你會有怎樣的滋味?(很心疼、很難過)

看到自己的母親在這樣的一個令人煩躁的環境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工作,我怎能不——鼻子一酸。

你還找到哪些句子?

B、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著我的臉。

(1)從這兩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抓“極其瘦弱、彎曲、烤”)(母親的工作環境很不好,母親很辛苦)

(2)母親的背已經是極其得瘦弱了,當“我”看在眼裡時,是什麼感受?(心像被萬根鋼針紮了一樣)

(3)這樣,“我”又怎能鼻子不酸了。

C、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此刻,看到母親你是什麼感覺?(吃驚、心酸)

(2)母親吃驚地望著“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著母親啊!仔細觀察這些句子,作者在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連續使用三個“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出現在句子後面)對比讀。有什麼不同?(反覆強調“我”的吃驚,母親的疲憊、勞累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他從心底發出呼喚,所以“我的母親”連續出現)請你帶上這樣的感覺,再讀這個句子。

(3)聽老師範讀,指名讀。

(4)如果“我”今天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讀出母親的辛苦;如果“我”不近距離觀察母親,“我”又怎會懂得母親的疲憊,讀出疲憊。這般辛苦的母親不禁讓“我”“鼻子一酸”。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如果說這句話是慢鏡頭的話,那你能找到一組快鏡頭嗎?

D、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讀完這句話,帶給你最深的感覺是什麼?(忙碌)

(2)哪個詞語給了你這樣的感覺?(立刻又)你能給“立刻”找個近義詞嗎?(馬上、立即等)

(3)既然“立刻”有這麼多的近義詞,那完全可以把立刻換掉幾個,讓整個句子變得更豐富一些,更有變化一些,是吧?你把這些近義詞放進去,讀讀,和我們課文上的句子比比,有什麼不同?(用四個立刻,母親工作的節奏很強,很忙碌,一刻也不能停頓。)指名讀

(4)母親你是如此的憔悴,你就不能停一停嗎?母親你是如此得瘦弱,你就不能歇一歇嗎?母親你是如此得疲憊不堪,你就不能喘口氣嗎?(不能,我還得養家餬口,還要供你們上學,還要……)

然而,當兒子要錢買書時,母親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E、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裡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1)母親竟然是這樣說的,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讀。

(2)你的目光定格在哪個詞呢?把“塞”字圈出來,讀讀這個句子,體會母親是怎樣塞的?(毫不猶豫、使勁、堅定……)

(3)你說這是怎樣的一塞?放進去,讀一讀。

是的,不要小看這幾個詞語,這幾個詞語說明母親在塞錢的那一刻,她想過嗎?(沒有)是啊,這是迅速地塞,這是使勁地塞,這是毫不猶豫地塞,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母親塞到“我”手裡的哪裡是錢啊?是什麼?(母愛)

是的,是愛,是普通的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愛,是純真的愛,這一切都匯成了四個字——慈母情深。

五、拓展延伸

蒐集關於母愛的古詩詞,感受母愛的偉大。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一.文字分析

珍珠鳥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教材裡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馮驥才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珍珠鳥在“我”的悉心照料誠心呵護下,由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本文學習要求是:要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啟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本文特色是:語言質樸,清新而有文采;文尾的點睛之筆,亮出主旨,語言明快意賅,毫不含蘊遮掩。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珍珠鳥》一文線索清晰,情感細膩,語言質樸,含義深刻,學生愛讀、能讀,但不一定讀得懂。幸好課文有直接點明文章主旨的重點句,教學中可以憑藉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三.目標闡述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能認識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信賴”等詞語。

(2)能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到由於“我”為小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的信賴。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能在學習關鍵詞字過稱中運用誦讀和品味的方法。

能在體會課文情感中運用入情體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能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

4.教學重點

能瞭解“我”是怎樣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這“信賴”又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

5.教學難點

能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激趣匯入:老師想先問問大家,你們平時有養什麼小動物嗎?你們願意和小動物們交朋友嗎?老師想知道你們都和什麼動物教過朋友?

探求新知: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熟悉一種小鳥,它就是珍珠鳥。同學們翻開課本68頁。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請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內容,教師提問:同學們,說說通過朗讀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珍珠鳥長什麼樣?珍珠鳥的習性?)

3.細讀重點賞析語言

課文的第8到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學習這一段,主要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閱讀、想象、品味感悟語言文字。

(1)感受小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過程。

A.通過讓學生找出反映小珍珠鳥活動地點變化的詞:“籠子四周”、“屋裡”、“櫃頂”、“書架”、“燈繩”、“小桌子”、“杯子”、“筆尖”、“手指”,來感受小鳥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大,膽子越來越大,與“我”越來越親近。

B.通過讓學生找出描寫小珍珠鳥動作變化的詞:“飛”“落”、“站”、“撞”、“落”、“挨近”、“蹦”、“喝”、“瞧”、“啄”,繼續感受珍珠鳥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親近“我”。

(2)創設情境,想象小珍珠鳥親近“我”時的心理活動。讓學生把這一過程按“起先漸漸地後來”的順序進行想象。

(3)找一找寫“我”的反應的詞句,體會“我”對小珍珠鳥的友好態度,讓學生感悟到是“我”對它的喜愛和友好態度,才使小珍珠鳥對“我”那麼親近。

4.美讀課文體驗情感

(1)請學生自讀第1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感受這一幕情景。再請學生來說說通過朗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

從“居然”一詞中體會:小珍珠鳥能與我如此近距離接觸,出乎了我的意料。

從“生怕”一詞中體會:我真是非常喜歡小珍珠鳥,為了不嚇到它,我連寫作都停下來了。

從“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中體會:珍珠鳥和我之間已經沒有任何距離了,它對我是絕對地信賴了。

(2)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你們看,小珍珠鳥睡著了,還在不停地咂著嘴呢,好像在說著夢話。它可能會說些什麼樣的夢話呢?

(3)再配樂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讀出這一段的情趣。

(4)教師:“我”看著熟睡的可愛的小傢伙,不由自主地從心底裡發出了呼喚。出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齊讀)

教師:同學們,課文中是誰信賴誰?

教師:看著這美好的境界,我們也會被作者和小珍珠鳥之間的互相信賴所感動,也會從心底裡發出這樣的感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再齊讀)

5.模仿造句總結昇華

教師出示文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師:老師想請大家仿造這種方式寫一句話,把你對“信賴”的獨特感受寫出來,和大家感受交流一下。

仿句練習:信賴,往往。

五、板書設計

信賴

珍珠鳥我

怕不怕

創造美好的境界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裡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暫時、凝視造句。

3、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0 黃鶴樓送別

2、解釋題意:黃鶴樓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始建於公元223唐朝大詩人李白在這裡送別他的朋友孟浩然,還寫下了一首這篇課文就是寫送別的情景和介紹這首詩的。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並在生字上端注音,特別是其中的平翹舌音、前後鼻音和三拼音節。讀準生字的發音。

(2)聯絡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帶點字及詞語的意思:

餞行 暫時 孤帆 膾炙人口 唯見 滿飲觸動 依然 佇立 凝視 惜別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最後四行詩句併入第5自然段),讀順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含帶點字的詞語。(見上)

(2)指名讀詞語,特別注意讀準其中帶點的生字拼音兼三拼音;飲yin,前鼻音;暫zan,平舌音兼前鼻音;膾kuai,三拼音;炙zhi,翹舌音。

(3)指名解釋詞語,教師敲定答案。

餞行:設下酒食送行。 暫時:短時間裡。

孤帆:指只有一隻帆船。帆是掛在桅杆上的布篷,可以利用風力使船前進。(利用插圖畫面事物來理解)

膾炙人口:美味人人愛吃的意思,比喻好的詩文大家都稱讚。膾是切得很細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美味。 唯見:只見。

滿飲:喝下滿杯酒。 觸動:碰到。 依然:還這樣。

佇立:長時間站著。 凝視:聚精會神地看 惜別:捨不得分別。

(4)指名5人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出示“暮春三月美景”)

(2)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俯臨長江 飛簷凌空 仰望 遠眺)

(2)什麼叫俯臨和飛簷凌空?請看書上插圖。(俯臨就是下面靠著的意思,飛簷是翹起的簷角伸向天空)點示:黃鶴樓高高聳立在江邊氣勢不凡。

(3)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這裡的依依是什麼意思?(形容互相依戀著)

點示:這說明兩個人只是在看景,沒有說話,各自的友情依戀不捨。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

(寫黃鶴樓的氣勢和兩人看景)

(5)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飲酒 話別 友誼不絕)

(2)李白稱孟浩然為孟夫子是什麼意思?自答: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古人稱老師為夫子。李白對孟浩然就這樣稱呼,是表示對他的尊敬。

(3)李白對孟浩然的評價是什麼?(人品令人敬仰、詩篇譽滿天下)人品是什麼?(人品指人的品德)什麼叫譽滿天下?(意思是天下的人個個都稱讚)

(4)李白向孟浩然話別中還點出了盂浩然這次要去的地方是揚州,為什麼說您就要順江東下?(因為長江水是由西向東流的,揚州在黃鶴樓東面很遠的地方,所以說順江東下,前往揚州)

(5)孟浩然在話別時說了什麼?(學生答)(出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請齊讀一下。

(學生讀)問:這兩句詩是誰寫的?

誰還記得王勃,他是什麼人?(王勃是唐朝初期的大詩人)

教師解釋這兩句詩的意思:

天下只要有知己好友,哪怕遠隔天邊,也覺得就像近鄰一樣。海內指國境以內,比鄰意思是並排的鄰居。

請再齊讀這兩句詩。(學生齊讀)

提示:孟浩然話別時引用王勃這兩句詩,所以是在雙引號裡套用了單引號。

問:孟浩然引用這兩句詩是要表示什麼意思?

(表示彼此雖然暫時分別,可友誼是永世不絕的)

(6)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這一自然段寫李白和孟浩然飲酒話別,表示友誼永在)

(7)齊讀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白帆遠去 消失藍天 佇立 凝視 春水浩蕩 流向天邊)

(2)楊柳依依的依依是什麼意思?(形容柳枝柔弱,隨風搖擺的樣子)為什麼用點點來表示沙鷗的數量?(因為是遠望沙鷗,眼看只是一點一點的小東西)

(3)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表示什麼意思?(表示盂浩然乘的船越走越遠,終於看不見了)李白此時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能看到什麼?(學生答)請大家想象一下李白這時的心情會是怎麼樣。(悵惘若失,思緒萬千……)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觸景生情)

(5)齊讀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吟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廣陵是什麼意思?自答:廣陵是揚州的別名,之是到……去的意思,之廣陵就是到揚州去。

(3)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全詩。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寫李白心情激動,吟出著名的詩篇)

(5)齊讀第5自然段。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1、教師範寫,提示注意點。

孟:餞:酒:飲 暫:帆:膾:炙:孤:唯:

2、學生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3、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五、佈置作業

1、讀抄詞語,(文後練習3,暫不做造句)每個抄兩遍。

2、練讀課文,練背詩句。

3、藉助看插圖,將課文有關內容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四句詩一一對應,理解詩句的意思。

4、練習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加深體會。

3、通過排演課本劇,讓學生能夠在邊體味文章邊指導表演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對照課文與詩,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朗讀更有感情 (難點)

4、 通過文章的與友惜別,觸發學生尋找相關詩文的積極性,再加以淺析性地比較,得以更深刻地體會詩人詞句的精妙傳神,同時也讓學生知道摘抄的益處與應用 (重點)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相關詩句摘抄

一、朗讀、談話匯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黃鶴樓送別》,按自然段順序解讀了全文,初步感受到詩人話別的情景,領會到他們的友情,哪些同學能帶著他們那種依依惜別的感情讀課文呢?

讀前提示:其他同學在他們朗讀的過程中注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想想如果表演的話,該怎樣表演才能體現出兩人當時的心情

(指名5人分自然段讀課文)

(教師出示掛圖)

2、剛才幾位同學讀得如何?(簡單評議)

[nextpage]

二、課本劇排演

(一)激發興趣,淺析劇情

1、文章能讀好不一定就能表演好,特別是文中人物的動作想做得傳神、逼真還得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讓你們表演,你們有信心演好這出《黃鶴樓送別》戲嗎?

2、任何表演都離不開劇本的,你能把下面的表格一口氣填好嗎?

(出示小黑板)

劇名

人物

時間

地點

事件

(學生試說後,迅速指名回答)

看來你們已經掌握了這部課本劇的基本情況了,不過,拿著這樣簡單的劇本,演員有沒有辦法出演?演員表演時主要得有什麼(或問:有誰知道劇本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學生回答不出時,師可適當明示:劇情,尤其是臺詞、人物動作)

(二)準備臺詞,小組試演

1、這篇課文中已有一些現成的臺詞和人物的動作了,大家能不能利用這些現成條件,排一出簡單的課本劇呢?

2、四人小組任意搭配出兩組,每組兩人。一組先做演員,把自己對人物的體會融入要表演的人物身上;另一小組則做導演兼旁白,同時負責全程指導、評議,可中途要求停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演完,兩小組身份互換。至於道具問題,自己開動腦筋。

(小組試演,教師巡迴點撥)

(三)小組表演,全班評議8

哪一組同學願意來表演一次,我們請全班同學做導演,看是否把李白與孟夫子之間依依惜別的感覺表演了出來?

(邊表演,邊指導、評議,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四)換個說法,解釋詩句

1、文章中最後一段的詩句,大家可能均把它作為現成的臺詞,咱們的“李白”們大都直接情不自禁地吟出。假如是在現代的話,李白這首詩可以怎麼說呢?這段臺詞怎麼改變成為現代的語言,讓劇本完全“現代化”呢?

下面就請各小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哪個小組能讓“李白”同志又快又準地“實現現代化”?注意,可一定要說通啊,別讓觀眾聽不明白!

(學生巡視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反應可作適當提示:看看詩句中的詞語能不能與文章前面的詞語掛上鉤呢?有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句?)

2、哪一位同學願意來表演成了現代人的李白,我們請全班同學做觀眾,看看能否聽明白?

(評議,可再指名同學說說詩意,同學給予適當的鼓勵)

你們是怎樣轉換臺詞的呢?詩句分別與文中的哪些詞句相對應的呢?能不能舉例說說?

(指名回答)[“孤”“唯”何意?]

3、同座之間互相當一回“李白”,互相說說看

4、小結:

其實,詩句同課文中自然段意思相對應這樣的文章我們以前見過沒有?

(指名回答課名)

這種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一首詩寫作情境的形式,我們稱為“文包詩”。今後我們還會遇到。希望大家能用剛才的方法,在預習的時候就可以說出全詩的大意,有沒有這個信心?

三、比較摘抄,體味詩文

1、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是講了件什麼事?

文中的李白與孟浩然在分別時有些什麼表現?說明了什麼?

你們的摘抄中有沒有也是送別的詩句?那他們是不是在分別時心情也是一樣灑脫?說出來大家一起分析。

2、師分型別舉例。(可適當點評)(小黑板摘選其中一二出示)

豪爽灑脫型: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到江南。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

莫怨他鄉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此別應須各努力。

莫言歸去人無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含蓄委婉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愁悶痛苦型: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相送巴陵口,含淚上舟行。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強飲離前酒,終傷別後神。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臨歧別數子,握手淚再滴。

一別音容兩渺茫。

勸君更進一懷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錐心泣血型: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月影徘徊。

送君腸斷秋江水,一去東流何日歸?

人間別久不成悲。天涯相遇一魂消。……

3、你們在與實習老師分別時是什麼心情?你想用什麼詩句來形容呢?

4、現在請大家帶著李白與孟浩然在分別時那種依依惜別的感覺,齊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請大家帶著李白與孟浩然在分別時那種依依惜別的感覺齊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四、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視時間而定]

1、 分兩個大組,一組讀,另一組聽,再交換讀、聽一次。

2、 同座二人交替背、聽各一遍

3、 全班背誦。

4、 指名背誦。

五、練習

1、抄寫詞語。(文後練習3)

2、能夠不看課本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並會默寫該詩。

3、用暫時、凝視各造一句。

4、把摘抄的詩句與課文中的詩句比較,寫出你比較後的感受。

附板書:

25、黃鶴樓送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

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後兩段話的含義。

4、教育學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於付出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後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後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媒體:

投影、卡片、錄音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先學:

1、閱讀:作家卡片——高爾基

2、通讀課文,瞭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導人新課。

1、出示畫像(高爾基像)。

同學們,你們知道畫中的這位老人是誰嗎?告訴你們,他就是我們今天要

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爾基。

(板書:高爾基)高爾基是誰呢?預習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誰能用文中

的一句話簡單介紹一下?

(明確: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

2、高爾基簡介——高爾基是前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偉大代表,他出生於

一個貧苦的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歲就開始獨立謀生,

做過各種各樣的苦活兒,工餘渴求知識的他勤奮讀書,終成一位偉大的作

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間》、《母親》、《海燕之歌》等。

3、揭示課題。

(1)我們這篇課文中還有一個小主人公,他是誰?

(板書:他的兒子)

(2)老師還沒有將文題寫完整呢,同學們看還差一個什麼字?

(明確:差一個“和”字。提示學生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發生在高爾基與

他的兒子這對父子間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學生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輕聲試讀課文。

2、畫出帶生字的詞語。

3、標自然段序號。

檢查:

① 卡片出示生字,讀準字音,注意區分下列讀音:

“探、染、欣”是前鼻音, “ 芳”是後鼻音

補充:

多音字:假( )期 搖晃( )

輕聲字:兒子( ) 妻子( )

② 朗讀下列詞語:

瞧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養 欣賞 盛開 奼紫嫣紅

③還有哪些詞語沒讀懂?

三、細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名讀每一個自然段。

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瞧,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兒子紅撲撲的臉龐啊!

“要是你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

的生活該會多麼愉快呀!”

“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

’愉快……”

3、聽錄音,學生體會。

4、學生再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相機指導。

5、學生輕聲齊讀課文。

四、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思考:課文講述了關於高爾基與他的10歲 兒子之間的哪幾件事?分別是哪

幾個自然段寫的?

討論,板書:栽花賞花 寫信教子

根據上述板書提示,把課文分成三段。

五、綜合訓練

指導寫字。

1、提示:

“妻、瞧”:這兩個字筆畫繁多,書寫要注意字的形體須勻稱。

“染、芳、寄”:注意把中間一“橫”寫長一些。

“欣”:左右結構,且左右相等。

2、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行間巡視,進行輔導,提示寫字

姿勢。

六、拓展延伸

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寄來的信,很激動,決定也給爸爸寫一封回信。同學們

想一想,兒子的這封回信應該寫些什麼內容呢?(指名說)

①爸爸,讀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種的鮮花開了,你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

②讀了你的信,我懂得了一個道理……

第 二 課 時

課前先學:

熟讀課文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後兩段話的含義。

3、教育學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於付出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後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朗讀下列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探望 染紅 欣賞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養 賞 香 紫 紅

3、課文講述了關於高爾基與他的10歲兒子之間的哪幾件事?

二、細讀課文。

(一)導學第2-5自然段

1、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讀,思考:這件事交代的時間、地點是什麼?

交流 小結

②試背。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高爾基的兒子幾歲了?

對比分析: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

高爾基的兒子10歲了。

自由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何不同?

交流、板書:只有 還沒有

(2)引讀:來到爸爸身邊以後……

(板書:顧不上 一直 各種各樣)

(3)你們猜一猜,這個小小年齡的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明確:“只有10歲”的兒子這樣做,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親表達愛)

板書:愛

(4)試背誦。

3、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用文中一句話概括這個自然段的大意。

(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

(3)這一自然段寫得很美,同學們一定和老師有同感,美在哪兒呢?

(色:姥紫嫣紅;味:陣陣芳香、引來一隻只蜜蜂)

(4)隨機指點:同學們平時作文時應學會觀察,從不同角度去描寫事物,這樣就會使文章增色。

(5)試背誦。

5、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朗讀。

(2)高爾基欣賞兒子種的花時心情如何?

映示:高爾基坐在院子裡,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瞧,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兒子紅撲撲的臉龐啊!

指名朗讀。

高爾基此刻心情怎樣?為何高興?

認識打比方,說說把“盛開的花朵”比作“兒子紅撲撲的臉龐”,由此可

見高爾基什麼樣的心情?

(3)試背誦。

三、細讀6—9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關於標點符號使用的說明。(兩處半引號表示引用了信中的兩個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單引號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映示:“我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這句中“美好的東西”指什麼?破折號起什麼作用?

4、提問: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什麼?

(“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更愉快……”)

5、討論:聯絡第7、8自然段,理解“給”、“拿”的內涵。

(明確:“給”是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拿”即是向人們索取。付出永遠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親在信中諄諄教誨自己的兒子,希望他成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這更是一種博大深沉的愛)

板書:愛

6、說話訓練:結合實際或聯絡課文,談談自己對“‘給’,永遠比‘拿’

愉快’……”一句的理解。

7、試背誦第6—9自然段。

四、綜合訓練

播放音樂,指導背誦。

指導: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有一年”、“春天到了”、“傍晚”、“不

久”、“你回去了”、“那時候”等詞語理解順序,邊想邊背。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說兒子栽花給高爾基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給高爾基帶來

了愉快;那麼高爾基的信給兒子帶來的又將是什麼呢?請大家從老師這一

省略號,展開豐富的聯想,選擇寫一段話。

(2)出選擇性作業。

A:代高爾基的兒子給父親寫一封回信。

B:讀後感,字數不限。

C搜尋類似的故事,演小品。

舉例如下:

A讀了您的信……

B《“給”永遠比“拿”快樂》

C《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3)據時間給予練筆傾吐機會,寫最經典的句段表達自己的感受(配上《

愛的奉獻》背景音樂)。

六、作業佈置

1、閱讀高爾基的《童年》或《母親》或《在人間》

2、閱讀:《愛的教育》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懂得北大荒的好看、富饒,激發學生對祖國邊境的神往和熱愛,樹立長大會開發邊境建設邊境的志向。

2.懂得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聯絡高低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入的語句。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慣用“驕傲”、“清亮”造句。

5.有情感地朗讀課文。練習小作文。

教學重點

懂得課文內容,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聯絡高低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入的句子。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師:我們國家幅員廣闊,物產豐富。在我們國家的最北端就有一個特別好看的地點,過去叫北大荒,現如今叫米糧倉,我們課文中講到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個地點。請同學們聽老師範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個簡單的懂得。

(二)學習生字。

1.生字要會讀、會寫,還要懂得它的意思。因此,我們先來填寫生字表,認識生字。

2.讀準字音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發音特別,只在小領域內使用,因此要特別記憶。

一字多音的字也要注意指導。

3.認識字形,正確書寫生字。

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但每個字的筆畫都是有規律的,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

4.辨析字形,正確掌握字義。

字形相近的字特別多。只有掌握了字義才好區別。請同學們做一組相近字填空練習,以掌握漢字。

(三)學習生詞,正確懂得詞義。

1.查字典弄明白詞義。

2.辨析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四)熟讀課文,懂得草塘的好看風景,豐富物產,按事情發展次序給課文分段。

一篇文章是由各個部分連線在一起的整體,是按一定線索連線的,這線索一定是分段的根據。學生們明確了分段的根據,分段的精確性就會大大提高。

《可愛的草塘》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次序組合成篇的,這一點五年級的學生一般能夠通過讀書懂得到,因為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敘事為主的文章大都根據事情的發生——通過——高潮——結果的次序來安排材料的,有的文章有“高潮”就可分為四段,有的文章沒有“高潮”就可分為三段。

教師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是有利於正確分清段落的。

指導學生以事情發展次序為根據分段。文章首先寫到作者初到北大荒時的情景。接著寫作者來到草塘以後,感受有所變化。再寫通過小麗的介紹,作者對草塘有了更深入的懂得。最後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確信能精確地劃分段落。同時各段的段意也就自然地歸納出來了。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初到北大荒,感到無聊,小麗要領“我”外出散心。

第二段:(第5自然段)“我”在草塘邊上看到草塘的好看風景。

第三段:(第6~13自然段)小麗向“我”介紹草塘春、冬兩季特有的氣象。

第四段:(第14~ 19自然段)“我”在河裡逮魚和看到清凌凌的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對草塘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五)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段意解釋了每一段的內容,將每一段的內容以簡潔的話語連線起來一定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本文主要講了“我”到北大荒,小麗向“我”描寫了草塘四季的氣象,以及親眼看到草塘的美好風景,從而對草塘產生了深深眷戀之情。

(六)讀課文,懂得草塘的好看風景、豐富物產,體會“我”思想情感的變化,為進一步分析課文做預備。

(七)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

《可愛的草塘》講的是北大荒的事。過去的北大荒天氣嚴寒,人煙稀疏,交通又不方便,土地資源儘管豐富,但長期得不到開發。現如今的北大荒經歷幾十年的開發,差不多成為米糧倉和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開墾區還生產有人蔘、鹿茸、貂皮等。還有好看的草塘。

(二)教師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作者看到的草塘是啥樣的?

教師讀全文,學生能夠按照“問題”把注意力放在二、三段上。

1.請同學討論、答覆作者看到的草塘是啥樣的?

2.畫出重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看得出草塘特別美。那樣,怎麼樣懂得“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湧向遠方”這句話呢?(將這一句話寫在小黑板上,指導學生充分討論,深入懂得。)

這句話喻意比較深入,學生不行懂得,教師能夠提示:作者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適應,感到沒意思,猛然間看到這樣的好看風景,作者心情舒服,流連忘返。所以才有了這樣好的感受,這樣美的語言。

請同學們在懂得的基礎上有情感地朗讀這句話。

特別顯著,走過這樣的草塘真的像置身於大海中一樣。但是草塘的色彩也在不斷地變化,“認真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後來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請同學畫出這句話,想一想為啥?

請同學們聯絡高低文想想這兩句話所刻畫的美景,從而體會作者“不由自主”的欣喜和誇獎的心情,以及北大荒人的驕傲感。

指導學生有情感地朗讀這部分內容,也能夠決定與文字相符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讀書,感受其中的美。

草塘的確特別美。草塘有三大特點,哪位同學差不多意識到了?

板書:草塘特點

板書:大 綠 動

是的,作者已被“那樣大那樣綠”的草塘深深地吸引了。因此,作者不由地誇獎。

3.找出描寫草塘可愛的句子,體會北大荒人的驕傲。

作者是怎麼樣誇獎草塘的?請同學來答覆。

(這草塘真美啊!)

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誇獎。草塘還有啥可愛之處嗎?有。作者又按照不同季節具體地描寫了草塘的可愛。請同學默讀第三段,劃出有關內容。

這些內容是通過小麗的介紹來表述的,請同學認真地再讀一遍,想一想小麗這番話的深入含意。

(小麗的介紹充滿了作為一位北大荒人的驕傲,言談中使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有了進一步的懂得。)

通過小麗的介紹,你們懂得到啥?請一位同學來講。

師:作者對草塘越來越感興趣,但是小麗卻“關上話匣子”,啥也不說了,為啥?找同學答覆。

(小麗有意關上話匣子,是為了讓作者自個兒去視察和體驗北大荒的可愛。)

板書:物產豐富

4.鞏固練習:

(1)出示投影,請同學口答。

①第二段寫出了草塘的三大特點,它們分別是大、綠和動。

②“物產豐富”指的是:

瓢舀魚、捉野雞、逮狍子。

③文中用“大海”比喻草塘,“浪花”比喻蘆葦和蒲草。

④浪花“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湧向遠方。”是擬人寫作手法。

⑤“野雞飛到飯鍋裡”是誇張的手法,用以形容北大荒野雞特別多。

(2)請同學討論形近字的異同,再組詞。

芒(光芒) 崩(崩潰) 陷(陷阱)

茫(茫然) 蹦(蹦跳) 焰(火焰)

(3)齊讀二、三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5.小結。

作者在草塘邊看到草塘的美景,“那樣大那樣綠”,“就像置身在大海中”,“綠得發光,綠得鮮亮”,“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而且是“歡笑著,翻滾著”,顯示著勃勃活力,使得作者不由自主:“這草塘真美啊!”再加上這個地點物產豐富,樂趣無窮,生活在這兒的北大荒人無比驕傲,作者由此對草塘有了更深的懂得,越來越喜歡這可愛的草塘。但是作者一開始不是這樣的,是啥樣的呢?最後來又有了啥變化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一、四段。

第三課時

(一)導語。

作者在草塘邊看到草塘的美景,在小麗的介紹下,更加懂得北大荒的草塘,在情感上發生了特別大變化。他初次到北大荒的感受是怎麼樣的呢?

(二)學習第一段。

師:請同學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作者心情的句子,談談感受。

板書:沒意思 以書為伴

在小麗的帶領下,作者走近了好看的草塘。請一位同學把二、三段中描寫草塘好看的句子讀一遍,有意識地複習、回想二、三段的內容。請同學們畫下來。

師:草塘不但好看,而且物產豐富。

請問:這個地點主要盛產啥?

(這個地點主要盛產魚、野雞和狍子。)

作者在草塘邊走一走,看一看,不由自主地發出誇獎“太美了”,他在與小麗的交談中,又懂得到這個地點物產還特別豐富,因此作者的思想情感發生了一些變化。有啥變化呢?請看第四段。

(三)學習第四段。

小麗“關上了話匣子”,目標是要作者自個兒去體驗。作者有啥體驗,收穫怎麼樣?請同學讀課文,掃清文中障礙,接著答覆問題。

“水泡子”是比較淺的水塘。在這樣淺的水塘裡,為啥“水面上波光粼粼”?聯絡下文來懂得。

(因為水泡子裡魚特別多,魚游到水面上,銀色的魚鱗閃閃發光。)

還有形容魚多的詞語嗎?

作者親自跳進水塘逮魚,“一條又一條不住地往岸上拋”,特別高興。為啥?

(他體驗到了小麗前面介紹的“瓢舀魚”的歡樂。所以作者特別高興。)

請問:哪些詞語反響了作者思想情感上的變化呢?

板書:有意思 泡中逮魚

正當作者戀戀不捨地上了岸的時候,小麗又把另一個奇異的景觀亮在了作者眼前。是啥景觀呢?

(一條清亮的小河奇蹟般地出現如今作者眼前。)

為啥是“奇蹟般”地出現?

(因為這是作者沒有想到的,也解釋作者的心情是又驚又喜。)

這條小河使作者對草塘又有了更深地認識,接著文中用了3個排比句來描寫這條小河,寫得特別美。請問:你是怎麼樣懂得這幾個句子呢?先讀後談。

板書:喜歡 綠草 藍天 白雲

正是因為小河清亮可鑑,能清楚地倒映草塘上的一切景物,並且互相襯映,更顯光榮。所以就使得作者又一次地“不由自主”……

教師讀最後來一個自然段,同學們考慮、討論為啥?

“我朝前緊走幾步,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然而我遲疑了,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

再讓學生重複朗讀,抓住這段文字中的主要詞句,聯絡高低文來懂得作者的思想感。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園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園子中的活動,體會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自由,感悟祖父給予作者的深深的愛和溫暖,以及對祖父的懷念。

3.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讀中感悟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預習匯入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祖父的園子》一文,通過課前閱讀你認為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園子?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園子。

過渡:在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園子裡,小作者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

二、 教學新課

(一)感悟小作者的童真童趣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小女孩做的那些有趣的事,這些趣事表現了小女孩的什麼特點?反覆品讀,用關鍵詞做批註。(提示:文中共有五處)板書:讀思 批註 關鍵詞

預設1. 第4自然段,關鍵詞:好奇、愛模仿、瞎胡鬧、頑皮等

師:小孩子對園中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什麼都想嘗試,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師讀前半句,生接後半句。

預設2. 第5自然段,關鍵詞:搗蛋、幫倒忙等。

預設3.第13自然段,關鍵詞:自由快樂、無拘無束。

師:一會吃黃瓜,一會捉蜻蜓,一會又捉螞蚱,真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真是我的地盤我做主,隨心所欲,好不自在呀!

預設4. 第14、15自然段,關鍵詞:調皮、淘氣、天真、可愛、有趣等。

師:你們澆過菜嗎那看過別人澆菜吧?這水不往菜上澆,而是往天上揚,而且還大聲喊著:“下雨囉!下雨囉!”,你們喊的還沒拼盡力氣呀,要拼盡力氣大聲喊,這樣才開心喲!

好,現在你們玩的開心嗎?誰還想來開心的玩一次?

預設5. 第20自然段,關鍵詞:自由、隨心所欲等。

你看看,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席地而睡,好不愜意!

小結:讀到這裡,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腦海中的這個小女孩是個什麼樣子呢?(長個什麼樣子)(大大的眼睛,梳著兩個羊角辮,臉上黑一塊,白一塊的,光著小腳丫,一手拿著個半截黃瓜,另一隻手拽著只拴著繩的一條腿螞蚱。)板書:想像

過渡:如果,你在家也這樣頑皮、淘氣,會有什麼後果?但在祖父的園子裡,祖父打她了嗎?她種菜把菜種踢飛了,祖父管她了麼?她澆水,澆到天上去,祖父管她了麼?她隨便找個地方睡覺,祖父管她了麼?她鋤草時把穀穗鋤掉,祖父管沒管她?為什麼單這件事管她呢?

(糧食來之易,從小要愛惜糧食)

(二) 感悟祖父深沉的愛。

師生表演讀(6——12)讀中思考,祖父是怎麼管她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慈祥、耐心、寬容、疼愛)哪個詞更能體現祖父的耐心、寬容?

師:正因為有了祖父的寬容、寵愛,我才會在園子裡玩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那祖父的園子中還有什麼也是自由快樂的呢?

(三)體會園子的自由,構建自己的樂園。

自由朗讀17自然段,讀後哪些詞在你腦海中閃現?

(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憂無慮等)

這段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裡是自由自在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讀這段的中心句,讀出自由。園子中都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讀文,師讀前半句,生接後半句。

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也沒人過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一隻白蝴蝶。

師:你看,它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你還能用上面的句式說說園子中別的事物麼?

願意......就......;若……就……

師:園子裡的一切都那麼自由,那麼快樂,你也想擁有這樣的樂園嗎?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樂園裡都有些什麼,你在園子裡是怎麼玩耍的?(心中的樂園)

三、總結學法。

學習本課讓我們知道,讀一篇文章,我們要邊讀邊思,學會善於提取文中的重要資訊,反覆品讀,用關鍵詞做批註。在閱讀時,邊讀邊想像,並能及時地把自已的想像寫下來,這樣堅持下去,你也會成為蕭紅式的大作家。

四、拓展閱讀,介紹作者及小說《呼蘭河傳》。

本文選自現代著名作家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小說中作者回憶許多童年的趣事,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閱讀,也可以把你的童年趣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自由快樂祖父的愛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一、名言匯入,理解“毀滅”。

同學們,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這樣說:“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它有著只要想象才能企及而無法用語言描繪的建築物,一種如同月宮似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它有著如同月宮似的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板書圓明園。

二、圓明園的毀滅“不可估量”

1、看,這是昔日的圓明園,如同仙境一樣,有山有水有綠樹環繞,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麗。(對比示幻燈片)再看,這是今天的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宮殿,今日卻成為斷壁殘垣,這都歸結為一個詞那就是“毀滅”。大家注意這個毀的寫法,看我的筆畫順序。大家一起讀課題。課題是圓明園的毀滅,我現在把它改成圓明園的毀壞,可以嗎?

2、人們這樣評價圓明園的“毀滅”: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3、理解“不可估量”。時隔這麼多年,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圓明園毀滅帶來的悲痛,這足以說明圓明園的毀滅讀。

這是歷史發出的沉重的嘆息?那麼圓明園到底毀滅的是什麼呢?以至於人們會有這樣的嘆息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自由朗讀課文吧。

二、痛惜圓明園的毀滅。

1、課文讀完了,哪一個自然段具體講到了圓明園的毀滅。(最後一段)最後一段的開頭提到了一個時間,是哪一年。圓明園的毀滅正是源於是1860年的那場浩劫。我們來看一段視訊。視訊展現了圓明園的毀滅,最後一段也展現了它的毀滅。請大家醞釀好心情,讀這段話。

2、同學們,這是侵略者在赤裸裸毀滅我們的圓明園圓。他們是如何毀滅的呢?請把表示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句子畫上橫線。

3、大家一起讀。讀了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我們之所以有這些體會,是因為他們在毀滅圓明園。

4、圓明園到底毀滅的是什麼呢?要想知道圓明園毀滅了什麼,就必須知道它曾經擁有過什麼?課文的第2—4段介紹的是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我們一起去看看。

三、追朔圓明園的昔日的輝煌。

(一)第二段

1、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這一段中,有一個詞叫“眾星拱月”,“月”指什麼?“眾星”指什麼?(月指圓明園,眾星指小園。)

2、通過“眾星拱月”這個詞,你能判斷本段寫了圓明園的什麼嗎?(寫了圓明園的佈局。)這種佈局怎麼樣呢?(精美的佈局)

(二)第三段

圓明園不僅有“眾星拱月”般的精美的佈局,還有許多獨特的景觀。

1、齊讀,讀完後,你覺得這個自然段的句式有什麼特點?(很對稱。有……也有……,有……也有……,不僅有……還有……)

2、原文填空。作者運用這樣對稱的句式,是想告訴我們,在圓明園中,填空。

3、幾組對比,想說明什麼呢?(金碧輝煌的殿堂和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對比,熱鬧的買賣街和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對比,現實的和虛幻的對比,民族的和西洋的對比)

總結出圓明園建築的特點:巨集偉、壯觀。

(三)第四段

1、齊讀第四段。這段講述了什麼?(文物,文物的特點是什麼,珍貴。板書)

2、欣賞一組文物,配上文字,讀一讀。當你讀到、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時,你會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擁有這些稀有的文物而感到驕傲、自豪。

四、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座歷經五代皇帝花費無數勞動人心血和智慧了修建150年的圓明園中,有風格別緻的佈局,有巧奪天工的巨集偉建築,有無數稀世珍寶,難怪中外的史學家們給與它至高的榮譽: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正如雨果說,“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薈集於圓明園。”

五、思考“毀滅”。

1、毀滅的是什麼?板書:文化。文化是屬於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歷史不禁這樣嘆息:“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2、文章題為“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花那麼多筆墨寫圓明園的輝煌呢?

這是一種反襯手法,昔日越輝煌,今日的損失就越大,也越能夠體現出對侵略者的痛恨。

圓明園的毀滅成了每個中華兒女心中無法抹滅的傷痛!面對這斷壁殘垣,(出示照片)我們不禁深深地嘆息: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的朗讀,感受到鼎湖山泉聲的多美響,感受到泉聲的豐富變化,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評賞析感受到泉聲的美妙,在讀中感悟。

2.通過想象,感受到泉聲的變化多端,體會泉的趣味。

三.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師:板書“聽”字。(聴)猜猜這是什麼字。

2、揭示:它是“聽”的繁體字,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大家看看這個字,這是一個會意字,從這個字的結構上你能看出些什麼?仔細看看它的組成。像這“聽”字帶個耳朵很容易理解,用心去聽,你們嘗試過嗎?那好,今天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耳朵、帶著我們的心一塊到鼎湖山聽泉去。

板書:鼎湖山聽泉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書上把描寫泉水的詞語畫記下來。

(生按要求進行自主學習)

2、交流找到的詞語。(交流過程中理解:不絕於耳 交錯流瀉)

3、同學們畫記了不少詞語,老師歸納了一下。

課件出示:

淙淙 不絕於耳 清純悅耳 歡快活潑

清亮 時隱時現 交錯流瀉 遮斷路面

4、自己讀讀這兩組詞語,看看你能發現些什麼?比較一下這兩組詞語,你會發現——

(第一組描寫的是聽到的泉水的聲音,第二組描寫的是看到的泉水的樣子。)

板書:(不絕於耳)

師:泉水不但清純悅耳,而且形態多樣。

5、這兒還有一組詞語,誰來讀讀?

課件出示:濃陰、繁花似錦、草豐林茂 、古木參天

師:這是寫什麼的?

生:花草樹木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是的,你們看,鼎湖山上綠樹成蔭、草豐林茂、繁花似錦、古木參天, 課文中還有一個地方對“草豐林茂”作了更為生動的描述,誰能找出來?

(愈往上走樹愈密,綠陰愈濃。溼漉漉的綠葉,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湧向山頂。 )指導朗讀這句話。

設疑:綠從腳下伸展開去,漫山遍野,鬱郁蒼蒼,好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可這些景物的蓬勃生機和泉水又有什麼關係呢?

(是泉水滋潤了萬木。)

6、教師小結:看來泉水不僅美妙動聽還滋潤著鼎湖山的萬木,蘊育出蓬勃的生機,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這美妙的泉水和泉聲吧。

(出示課件)

7、再美美地讀一讀。自由讀。

8、配樂朗讀。

9、過渡:是啊!在這雨後寧靜的暮色中,看到這美麗的景色,聽到這悅耳的聲音,誰不為之傾倒呢?所以作者忍不住循著鐘聲,來到了半山腰的慶雲寺,並決定就在這座寺院裡借宿。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入夜,山中萬籟俱寂,只有泉聲一直傳送到枕邊。一路上聽到的各種泉聲,這時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板書:用心品味

1、輕聲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描寫了哪些聲音?

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

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

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

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作者把它們比作了哪些聲音?(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銅管樂)

2、你聽過這些琴聲嗎?(課件出示音樂聲音及特點)

小提琴:輕柔 琵琶:清脆

大提琴:厚重回響 銅管樂:雄渾磅礴

(相機指導:試著讀出輕柔的感覺,其它可學生自讀)

3、照著一二兩句的樣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4、讓我們閉上眼睛,和作者一起去用心聆聽、辨識、品味......

課件出示音樂,教師範讀。

5、泉聲匯聚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曲。大自然就是這交響曲的作者,泉聲就是一個個跳動的美的音符。讓我們通過朗讀,深入到課文的字裡行間,來細細品味這些美好的感覺。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第四自然段。

(配樂、分角色:教師引讀開頭,第一、二組女生讀小提琴聲,全體女生讀琵琶聲,第三、四組男生讀大提琴聲,全體讀銅管樂聲)

6小結:還有一些泉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那是泉水正在繞過樹根,折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

咦,流連是什麼意思? (捨不得離開。)為什麼它要在花間流連呢?

7、再聽音樂,想像一下它好像還像什麼聲音?它們在幹什麼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我們走進了山泉的世界,我們用心去聆聽、去感受,於是體會到泉水的生命之美。作者謝大光在文章的最後他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嘆――來一起讀。

蒙朧中,那滋潤著鼎湖山萬木,蘊育出蓬勃生機的清泉,彷彿汩汩地流進了我的心田。

2、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鼎湖山聽泉,我們用耳朵去聽,我們更用心去聽,於是我們便發現了與眾不同的美。此時,老師只想借作者謝大光的一段話來結束我們今天這次愉快的鼎湖山之旅。(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說什麼“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卻道,“山不在名,有泉則靈”。蘊育生機,滋潤萬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這一夜,只覺泉鳴不絕於耳,不知是夢?是醒?夢也罷,醒也罷。我願清泉永在。我願清泉常鳴。)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衝寄託了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瞭解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

[教學難點]

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

[教學方法]

朗讀法,情景教學法,扶放結合法。

[學法]

讀文悟情,讀句悟理;抓重點詞句,一點帶面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梅花掛圖,《紅梅贊》歌曲VCD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重點:自學字、詞,瞭解內容,理清層次。

一、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1、出示梅花掛圖。

2、談話匯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梅花嗎?你喜歡它嗎?你喜歡它的什麼?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個有關梅花的故事。

3、板書課題。理解“魂”的意思,那麼“梅花魂”指的是什麼?設疑激趣。

二、初讀課文,完成自學要求:

1、利用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通過寫梅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畫出最使你感動的語句,體會其中的情感。

4、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清敘述的順序。

1、根據回憶內容、非回憶內容給課文分段。

(首尾各為一段,中間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據課後思考題1前半題的提示:“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哪幾件事?”給第二段分層。

分為五層:(一層一件事)。

第一層(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著讀著就流出眼淚。

第二層(3自然段):外祖父對一幅墨梅圖分外愛惜。

第三層(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

第四層(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

第五層(14一15自然段):船快開時,外祖父又遞給外孫女繡著梅花的手絹。

3、自己體會文章開頭與結尾之間有什麼聯絡?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重點:理解全文

一、複習回顧,揭示任務。

1、說說課文圍繞梅花說了哪幾件事?(回顧舊知,做好鋪墊)

(1)讀詩落淚;

(2)珍愛梅圖;

(3)不能回國;

(4)贈墨梅臥;

(5)送梅花仇;

2、從題目入手:梅花是一種名花,但為什麼說梅花魂呢?課題“梅花魂”與本文所記敘的五件事有什麼聯絡?

這就是我們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從“愛梅”入手,直奔重點段“品梅”。學習第二、第四件事,體現“教”學。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現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第二件事:珍愛墨梅圖)

2、指名讀。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情有獨鍾?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罩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從中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老人對梅花圖的珍愛。

(2)“我不小心在梅圖上留下髒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沾汙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汙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通過老人的語言,行動來體會他對梅圖的珍愛。

a、體會“輕輕、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達效果。

b、“清白”是什麼意思?“沾汙”又是什麼意思?

c、爺爺是讓媽媽管教好我的行為、還是思想?

(思想)從何而知?(“這清白的梅花,是沾汙得的嗎?”)

3、“這清白的梅花為什麼不能沾汙?”一向寬容慈愛的外祖父為什麼這次會大動干戈呢?匯入第四件事的學習。

4、教師範讀“臨別贈梅圖”一事。

(1)老人深情地說的那段話,其中哪幾句話點明瞭梅花的品格?

(“這梅花,是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

(2)由此可見老人愛梅其實愛的是梅花的什麼?(梅花的精神)

(3)電視播放歌曲《紅梅贊》: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紅梅,優美動聽的旋律,深情讚美的歌詞。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對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認識。

(4)說說此時,你對梅花有了什麼更新的認識?

(5)指名讀“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討論:

a、梅花的秉性像什麼?(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

b、此時作者用了什麼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見,老人贊梅花,實則讚美的是什麼?

(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

(6)再次播放《紅梅贊》,同時指出:這首歌是電影《江姐》的主題曲,影片中江姐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對敵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動搖,大義凜然,最後含笑走上刑場,倒在一片梅花燦爛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實在讚美江姐。聲情並茂的導語使學生深深領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老人愛梅花,就是因為梅花是祖國的象徵。

(7)外祖父儲存這幅梅花是為什麼?(是讓自己儲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國人的氣節。)現在他把它送給外孫女又是為了什麼?(也讓外孫女保持這種秉性、這種氣節。)這就是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此部分內容。

三、總結方法,幫助學習第一件事。體會“梅花魂”何在,“中國心”何在!體現“扶”學,培養能力。

1、默讀第一件事:吟詩落淚。

2、思考討論:

(1)“常常教我讀唐詩寧詞”說明什麼?

(老人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不忘中華民族文化,也要讓自己的子孫也不忘自己祖國的文化。)

(2)“讀到一些詩句就落淚”是因為什麼?

a、適當解釋說明三句詩的出處、意思及其表達的情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意思是:獨自一個人在遠方居住,每到過節的時候格外思念故鄉的親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出自王維的《山中送別》意思是:明年春天綠草如茵的時候,您回來不回來呢?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隨風飄飛的落花,輕得好像夜裡的夢,滿天無邊無際落著的雨絲,細得好像心裡的愁。

這些詩大致都體現了一種思鄉懷親之情。

b、明確老人的思鄉之情是他落淚的原因。

(因為這些詩句觸動了老人的思鄉之情。他思念祖國,卻身在異邦,不能回去,所以傷感地流淚了)

四、放手自學第三件、第五件事,體會“梅花魂”何在“中國心”何在!體現“放”學,發展能力。

1、從“聽到不能回國,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一句,體會老人一直熱愛著、思念著祖國,卻不能回去,他難過地哭了,充分表現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2、從“赤道吹來的撩亂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體會到思鄉的深情,孤獨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從“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個手絹,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面繡著血色的梅花。”體會到老人把自己對祖國的一片眷戀之心讓外孫女帶回祖國,成了卻自己的心願。

五、學習最後一段,點明中心,總結全文。

1、齊讀最後一段,說說這段對全文起到了什麼作用?

(點明中心)

2、回顧全文,口頭概括本文的中心。

(課文講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

3、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聯絡?你體會到了什麼?

(開頭和結尾緊密聯絡。開頭講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結尾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這樣前後呼應,首尾連貫,更加突出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4、談談學完課文,你在寫作上的收穫。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1、讀詩落淚

2、珍愛梅圖

15、梅花魂 3、不能回國 中國心

4、贈送梅圖

5、遞梅花巾

教案簡析

教者從課題“梅花魂”著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內涵為突破口,尋找貫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這樣的教學構想,抓住了課文的關鍵,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中先指導他們理解體會課文的難點:老人愛梅花是愛祖國的表現。掃除學生自己閱讀上的障礙。再放手讓他們從文中的幾件事中,尋找表現老人愛祖國、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的內容。體現閱讀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的特點,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教者在教學中還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電視播放歌曲《紅梅贊》,創設情景、激發情感。為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針對本文內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點,教者又採用了情感朗讀來配合教學。讓學生從讀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師的適時點撥,學生一定能透徹地理解全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十一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作品讀、對比研讀、拓展閱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說明方法的靈活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策略

1.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在品讀中體會情趣。

2.合作品讀,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感悟方法。

3.對比研讀,在比較中總結提升。

4.拓展閱讀,鼓勵學生大膽發現,總結規律。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瞭解作者,讀讀資料袋。

2.學生介紹松鼠。

3.播放一段小松鼠視訊。

請學生談談松鼠給自己留下的印象。(靈活、聰明、敏捷、可愛……)

【設計意圖】視訊的播放,使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小松鼠的可愛,讓他們一下子就愛上這種可愛的小動物,能夠充滿興趣地投入學習。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師:今天我們也跟隨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去看看他筆下的松鼠是怎樣的。

生:自己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出示課件:

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良 乖巧 清秀 矯健 機警 玲瓏 帽纓 歇涼

榛子 櫸實 橡慄 蟄伏 錯雜 苔蘚 圓錐形 梳理

出示圖片:解釋“帽纓”。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一看十八世紀法國女士帽子上的帽纓,從而進一步感受到作者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纓是多麼生動形象。

(三)合作品讀

出示課件: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呢?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再說說哪裡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1.這段話有幾條要求?哪個是基礎要求呢?指名讀要求,然後想一想。

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呢?怎樣表達出自己對松鼠的喜愛之情的?在表達上又有什麼特點呢?(明確共有三條要求,“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是基礎的要求。)

師小結:看來閱讀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文章的內容,再體會作者的情感,最後瞭解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更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孩子深入理解課前提示中提出的學習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先認真自學,思考前兩個問題。

小組討論:圍繞一個方面,用讀一讀或者說一說的方式來呈現你們的討論結果。

小組發言:

漂亮──面容:清秀、玲瓏;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尾巴:美麗;吃食:端莊;姿勢:優雅。

乖巧──橫渡溪流:智慧;有人觸動大樹:警覺;儲備食物:聰明;蹦跳動作:輕快、敏捷;叫聲響亮,不高興發出恨恨聲:情感豐富;搭窩:智慧。

解釋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聰明伶俐),機智。

馴良──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活動時間:晚上(不騷擾人)。

解釋馴良:和順(溫和順從);善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

其他:生育、換毛、喜歡潔淨。

小結:讀文章開頭第一句話,文章在課文開始用這樣一個總起句統領全文,後文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具體介紹松鼠,這就是總分的寫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讀書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並且自主設計閱讀交流的方式,可以採用讀一讀、說一說等方式。

3.體會語言的優美: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呢?讀一讀句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師出示詞語:這些詞語都是從同學們剛剛讀過的句子中提取的,你讀一讀,體會到了什麼?

清秀 玲瓏 閃閃發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警覺 銳利 敏捷 響亮

乾淨 光溜溜

漂亮 馴良 乖巧 討人喜歡

提示:一組形容詞,一組褒義詞,一組體現作者喜愛之情的詞。

師:看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是通過這樣的詞滲透在字裡行間的,讓我們感受到他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這種漂亮、乖巧、馴良的小動物。那你帶著這樣的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更深刻地體會這種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文中找到體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再由句子到詞語,深入體會到作者在字裡行間表達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學習這種嚴謹巧妙的表達方法。

(四)對比研讀

出示課件:閱讀要求

與《鯨》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填寫表格,然後交流。

課文 內容上 表達方法上 語言風格上 《鯨》 形體大、進化過程、 種類、生活習性 列數字、舉例子、 打比方、作比較 語言平實、樸素 《松鼠》 外貌、性格、行動 比喻、擬人 語言生動、融入了喜愛之情 《馬》 《螞蟻》 相同之處:都是介紹動物的文章,都是說明文。

師小結:通過這樣的對比閱讀,我們也感受到,同類文章放在一起學習,進行閱讀比較,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研讀,讓學生深入比較同樣是說明性的文章,所用方法有相同的,也會因介紹物件不同,作者寫作風格有所區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習作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說明方法。

(五)佈置作業

閱讀《馬》或者《螞蟻》,和兩篇課文進行比較,完成學習表格。

【設計意圖】拓展性作業,激發學生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說明性文章的認識,掌握說明方法。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暴躁”、“傾注”、“如飢似渴”、“不屈不撓”等詞語的意思,並能初步學會在表達中運用。

2、通過朗讀體會課文語言,領悟海倫·凱勒的內心活動,體會海倫·凱勒的不屈不撓。

3、走近海倫·凱勒,通過了解她的作品逐漸豐富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感悟法和自主探究法,體會海倫·凱勒堅毅的品質。

2、通過情境教學法和讀寫結合訓練法,昇華對海倫·凱勒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感受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堅毅的品質,激發學生對海倫凱勒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難點】

國小生沒有可供借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儲備,對海倫“不幸”的命運,“艱難”的成長過程和“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的“奮鬥精神”不容易產生共鳴。因此,讓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走近海倫的內心世界,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為我確定的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教法學法】

誦讀法、情境教學法、讀寫結合訓練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

設計理念:本文篇幅較長,內涵較深。五年級學生雖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讓學生的心靈與文字產生心靈的共鳴難度太大。

【教學過程】

一、 激發情感,質疑匯入

1、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工工整整地寫一個名字,一個曾經感動世界的名字——海倫·凱勒。 (師板書課題)

2、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19世紀有兩個最偉大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師指課題,生齊讀)

3、對了,你們想看看她嗎?幻燈片1(課件出示四幅海倫·凱勒不同時期的照片)再請大家輕輕地滿懷尊敬地呼喚這個名字——海倫·凱勒。

4、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幫學生記錄他們的問題)

二、整體感知,走近人物

1、帶著問題自由小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2、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迴指導,瞭解學情。

3、交流反饋。

⑴出示詞語,指讀:幻燈片2

暴躁 脾氣 乾燥 傾注 夜以繼日

醒悟 吮吸 包紮 玫瑰 不屈不撓

(關注學生易讀錯的音:吮、扎、瑰等)

⑵用其中一些詞語介紹一下海倫·凱勒。

4、從課文中,你感受到海倫凱勒是一個怎樣的人? (同桌可交流)

5、交流預設。 (板書:不屈不撓)

6、再讀課文,找找文章的哪些地方體現出了這種“不屈不撓”?

三、細讀課文,感動內心

(一)螢幕出示:幻燈片3

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地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

1、請齊讀這段話。

2、這段文字僅僅讀一遍是不夠的`。大家再讀讀,你發現有哪些詞語值得我們注意,用筆將它圈起來

3、你發現了什麼詞?請大家讀讀這些詞,你會有什麼發現? (板書:讀盲文)

4、你能讀好這段話嗎?請大家練習朗讀,讀出你的體會。

5、 我建議,如果大家想著畫面來讀,一定能更好地讀好這段話(齊讀)你看到了什麼畫面?指生交流。

6、你看到這些畫面了嗎?來,我們閉上眼睛,用我們的想象走近海倫凱勒的世界。

音樂響起,幻燈片4教師創造情境:也許這是一個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可是你看海倫已經在做什麼了?早過了吃午飯的時間,但海倫呢,他在做什麼呢?我們繼續看,夜很深很深了,萬物進入了夢鄉,她還在幹什麼?一陣陣倦意襲來,海倫打起精神她仍在做什麼,連手指頭都摸出了血,海倫忍住疼痛,她還在……同學們,你們看到了嗎?

7、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倫不分晝夜——(出示幻燈片3 學生齊讀)

你感動了,請你來告訴大家,海倫——(展示幻燈片3 學生齊讀)

面對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倫——(展示幻燈片3 學生齊讀)

8、教師小結 這段話幫我們感受到了海倫就是這樣不屈不撓地摸讀盲文的,還有哪段話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詞?

(二)螢幕出示:幻燈片5

為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高聲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

1、學生總結前一段的學習方法。

2、學生交流學習方法。(讀、找、悟、品)

3、小組合作學習品讀感悟 (板書: 學說話)

四、深入體悟,昇華情感

1、正是靠著這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海倫學會了“算術”、學會了寫字、學會了說話。這也正是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的。不過,這篇課文還告訴我們海倫凱勒的什麼方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特別注意3、5、8幾節,你又對海倫有什麼認識?

2、小組合作交流

幻燈片6

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

——《衝出黑暗》

在我四周的一切也許沉默黑暗,但在我心中,我的性靈裡卻有音樂和光明,我的一切思想都閃耀著色彩。

—— 《敞開的門》

雖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無論處於什麼樣環境,都要不斷努力,都要學會滿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不要埋怨別人對你設下困難,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難,即使失敗了我覺得也不會太傷心,但我堅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則是你肯定會成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別人耳朵所聽見的音樂當作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快樂。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交流感悟 (板書 愛)

4、讀了這篇課文,感受了海倫的語言、行為,現在,同學們,你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話要說?你有什麼啟發?請你仿照剛才讀的名言的形式寫一寫好嗎?

5、生動筆並交流、評價。

五、拓展作業,激情總結

1、只讀了關於海倫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這樣深的感受,如果去讀一讀更多有關海倫的文章,或者去讀一讀海倫寫的書,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穫。老師為大家推薦幾本,願意看嗎?(幻燈片7 出示書籍封面:《海倫凱勒自傳》《敞開的門 》《我生活的故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課的最後,讓我們伸出手,再來寫一寫、記一記這位感動我們,感動世界的名字吧!﹙配上師聲情並茂的引讀﹚

六、作業設計

選讀有關海倫凱勒的課外書

板書設計:

海倫·凱勒

摸盲文

愛 不屈不撓

學說話

 【教學反思】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體會到語文課程應有目的有計劃的預設。成功的預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走入文字。

《海倫凱勒》這篇課文思路很清晰,就是通過海倫學習盲文,練習說話兩個具體的事例來體現她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教學中,我也緊緊圍繞這一條線組織教學。然而如何讓學生深受感動,並通過這一節課深深地記住這個偉大的名字?國小生沒有可供借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儲備,對海倫“不幸”的命運,“艱難”的成長過程和“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的“奮鬥精神”不容易產生共鳴。即便理解也只是趨於表面,如果學生能有親身體驗的機會,我想對於他們理解這篇課文,走進海倫一定大有裨益。

課前我安排學生做遊戲,他們一聽說“做遊戲”,興趣倍增。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兩組男同學兩組女同學,一組男同學和一組女同學先活動:他們捂住耳朵用紅領巾矇住雙眼向前行進30米,另一組男同學和女同學分別負責他們的安全,不能指路,在他們遇到危險比如快掉到樹坑裡或碰到臺階上時才提醒。剛開始,學生很有興趣,真的有點“做遊戲”的感覺。經過兩輪,學生不再鬧了,也鬧不起來了,他們的動作遲鈍,表情痛苦……還有十分鐘下課時,我宣佈遊戲結束。當學生從眼睛上把紅領巾取下來的那一刻,他們興奮異常,“藍天太美了!”“樹真綠啊!”“能看見東西,聽見小鳥叫,太幸福了!”

“老師,這種遊戲我們別再做了,行嗎?”“為什麼?”我一臉迷惑。“太難受了!”“太壓抑了!”……

在學生親身的感受之下,我們學習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茅塞頓開,明白了為什麼要做這個“遊戲”。他們讀得有情,說得動情,從他們的眼睛裡神態裡,我知道海倫已經走進了他們心裡。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瞭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有激發主動閱讀名著的興趣。

學習難點:

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麼關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明確閱讀要求

1、(播放《好漢歌》,由電視劇主題曲匯出名著《水滸傳》。)

2、請一名學生來介紹《水滸傳》。

3、《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條好漢,你認識幾個?(引出武松,揭示課題,板書:20.景陽岡。)

4、指名讀課文前的導語,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導語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螢幕出示)

(1)認真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麼關係。

(3)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通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據閱讀要求,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提示:“這酒真有氣力”──這酒很有勁;“篩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武松只顧往大蟲面門上眼睛裡亂踢。

2.老師巡視,指導學生養成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批註的好習慣。

三、檢查自學效果、組織交流

1.學習彙報: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武松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找出相關段落。

(課文的8~12自然段寫“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寫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

2、分角色朗讀課文,並引導學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幾個回合裡,描寫雙方動作的詞句進行比較體會。

①男生讀老虎,女生讀武松,看看老虎怎樣,武松又怎樣。一人一句對讀。邊讀邊畫出描寫武松動作的詞和句子。

適時板書:撲——閃

掀——閃

剪——閃

剛才這一段誰比較厲害?(老虎)

②請左邊這兩組讀老虎,右邊這兩組讀武松,看看這回誰厲害?

適時板書:兜——掄劈

撲——跳退

搭——揪按

掙——按踢

剛才這一段誰比較厲害?(勢均力敵)

③最後誰佔上風了?(男生讀武松,女生讀老虎)。

適時板書:沒力——揪打

不動——棒打

3、一字“論”英雄:

螢幕出示:武松,你真( )啊!

師提問: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4、品句子,“識”英雄:

a、那隻大蟲雙飢又渴,把兩隻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撲,從半空裡躥下來……

指導:①“躥、掀、吼”寫出了虎的氣勢,虎的聲勢,寫虎是為了寫人,虎如此有氣勢,那麼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這是反襯的手法。襯托出武松的勇。

b、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讀出武松的勇敢無畏。

c、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後……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

突遇大蟲的“一撲”、“一揪”、“一剪”,他的對策是“躲閃”、“閃在青石邊”、“閃在大蟲背後”、“閃在一邊”……

品“閃”:一段話裡連用了許多個“閃”字,能否換成“躲”字呢?

(“閃”既是本能的反應,又是防禦的手段,準確刻畫了武松在遭到大蟲的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的動作。“閃”這個動作,具有突發性,用在這裡很能表現人物的機警敏捷。而“躲”卻顯得很被動。這樣,充分說明了這一個連一個的“閃”字,絕不是重複、雷同,而凸現了武松的有勇有謀、智勇雙全。)

5、小結:

在描寫武松打虎的段落中,作者用了“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動詞,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過人的高大形象。

6、交流、品讀精彩語句。

①學生自主朗讀描寫武松打虎的語句,進一步體會武松的性格特點;並把自己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句子多讀幾遍。

②小組內交流:選擇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同學們聽。

③全班交流:比一比,讀一讀,看誰最像武松。

7、小組討論:這一部分是通過什麼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

四、縱觀全文,全面認識武松個性。

1.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打虎前喝酒,和店家的對話,自己的心理活動。)

2.快速默讀這一部分,畫畫相關的句子,體會武松的性格特點。

3.引導,並板書:

豪爽、倔強、勇敢、酒量驚人、膽量過人。

4.你是通過哪些句子體會到武松具有這些特點?

5.這些內容和武松打虎有什麼關係?(師生交流)

五、課外拓展

1.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

2.一英雄,一故事,籌備開展“水滸傳英雄故事會”活動。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一、填空題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

2、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3、《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國小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絡,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5、漢語拼音能幫助學生識字,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幫助學生閱讀。

6、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

7、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不僅要重視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而且要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訓練。

8、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9、《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0、語文綜合性學習應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群等教育資源。

11、“交融式目標”在敘寫時不會出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幾個明顯的提示語,但它的每一點目標卻極好地把二維乃至三維的目標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優點就是敘寫方便。清晰明確,乃是教學目標敘寫的靈魂。

12、《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評價必須在具體的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

13、語文素養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14、課程資源從獲取途徑看,可以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網路化資源三大類。

二、基本概念題

1、語文素養P1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等。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2、探究學習P5

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資訊蒐集和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態度,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習方式和過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主動探究的意識,獲取探究樂趣。

3、課堂即時評價P41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真實情境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質性評價,稱為“課堂即時評價”,亦稱“情境性評價”。

4、人本語文課程資源P50

以人為載體的語文課程資源。包括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相關人士等。

5、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P1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基本理念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三、簡答題

1、 新課程教師角色應如何定位?

答:新課程強調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把教師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新課程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角色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新課程提出要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教師角色由教材使用者轉變為語文課程的開發者。

2、《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了哪些要求?《語文課程標準》P14

答:《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教學的要求是: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

3、什麼是閱讀教學?閱讀與閱讀教學有什麼區別?P15

答:《國小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學會讀書,學會理解;通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4、與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習作教學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

答:①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②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③應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④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實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5、“分解式目標”與“交融式目標”的異同是什麼?P29

答:(1)區別:分解式目標: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每個維度根據實際情況羅列若干小標題。這種敘寫方式,思路清晰,具體明確,便於操作。

交融式目標:在敘寫時不出現 “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幾個明顯詞語,但它的每一點目標都把二維或三維的目標交融在一起。優點是敘寫方便。

(2)相同點:無論是“分解式目標”還是“交融式目標”,他們都將目標的“三維”進行有機整合。無論是由目標導向的學習過程還是由目標指向的學習結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觀察性和可測量性。

6、新課程倡導怎樣的學習方式?P5

答: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是與接受學習相對而言的,是指學生自己有目的的學習,對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有自覺意識和自我控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的關鍵在於引導,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讀書、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見解以後再去“合作”。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不斷豐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認識,獲取深刻的體驗。

探究學習,即“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習方式和過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的本身。要培養國小生主動探究的意識,要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

7、你認為,當前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存在哪些問題?P55

答:當前新課程起始階段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合作學習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之間根本沒有產生與合作。第二,合作學習沒有明確的分工,任其自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技能。第三,合作學習的時間沒有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被大量剝奪。第四,採用合作學習過於隨便,不考慮合作的時機,信手拈來。第五,團團圍坐成擺設,小組學習有名無實。第六,角色輪換週期長,“優生”“獨舞”唱主角。第七,離開課文講遷移,捨本逐末,漫無邊際,學生預習失去依託,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課。第八,座位設定老一套,不運用小組學習的學習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動。

四、觀點論述題

1、談談你是如何理解“語文素養”的?P1

答: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把“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分為6個層次: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可見,《課程標準》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絕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是個體融入社會、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

2、在當前正在進行的課程改革中,有許多老師認為新課程特別強調三維目標中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那就是意味著“知識和能力”不重要了。請問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P29

答: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教學目標中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並非簡單的並列關係,而是彼此滲透、相互融合,統一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在這三個維度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實現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關兩個目標維度的載體。過程與方法是連結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維度的橋樑,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昇華。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假如把語文素養比做一座大廈,由三維目標構成,知識與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

3、你覺得怎麼做才能使各種學習方式更加有效呢?請選擇一種學習方式具體闡述。

答:國小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組成了一種整體的學習方式,相互作用。在具體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正確理解,合理利用。(2)注重方法的指導。(3)加強過程的引導。(4)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如合作學習:

(1)把握“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定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前就要做認真的準備,要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從而避免一些形式主義的做法,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課中,當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是等待,不是觀望,更不是幹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組當中,瞭解學生合作的程序,討論的焦點等等,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安排作好充分的準備,擔負著更大的管理和調控的職責。

(2)規範“小組合作學習”的行為,營造合作的良好氛圍。

課堂氛圍是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合理分組是前提,規範合作行為是保證。(簡答題7)

(3)形成“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促進合作習慣的養成。

課堂上的小組合作不僅僅只是完成學習任務,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與人合作的方法。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傾聽,處理好踴躍發言與虛心聽取的關係。其次是讓學生學會思考,處理好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關係。第三是要讓所有的人積極參與,特別關注小組學習中保持沉默的學生。

4、有人說語文課程建設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專家的事,我們只要按教科書教完該教的書就是了,何況我們基層(農村)也沒什麼語文課程資源。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為什麼?P50—54

答: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因為,我們一線的許多老師對於“課程資源”的認識比較模糊,總認為語文課程資源建設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專家的事,我們只要按教科書教完該教的書就行了。其實這也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的誤區。語文課程資源是教學的基礎,是語文實踐的必要。語文課程資源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校內、校外一切課程資源。對於國小語文課程,其可以開發與利用的資源很多,可以開發的素材豐富多彩。如:語文教材、學校圖書室、實踐基地、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相關人士,語文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師生的生活經驗,校園課間文化等。因此,作為一線的語文老師,進行語文課程建設和語文資源的開發是必要的,也是有條件的。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樹立課程資源觀,積極開發利用新的課程資源,以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

5、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對學生有利無弊。請談談你的觀點。

答: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運用多媒體,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也使課堂教學目的完成,教學難點的突破更省時,更省力,更有效。但有時我們片面誇大了其作用,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過多過濫的使用,只會適得其反,降低了文字閱讀材料的地位。替代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使學生的思維定格在畫面上,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五、教學設計題

1、請設計教學片斷,讓學生學會“左”、“右”二字。(音、形、義三者結合)P10

答題要點:音、形、義三部分綜合考慮,左的字音難點、左右字形的比較、左右方位的辨析、詞語的積累等。

2、北京將在 舉辦奧運會,請你以〈〈奧運——北京〉〉為主題設計一個綜合實踐活動片段。P22

答題要點:教學過程的展開要強調實踐性,教學方式的選擇要強調自由性,學習的組織要強調合作性,學習活動要發揮創造性;重實踐、重過程、重參與、重體驗;

基本流程:(1)談話匯入,明確目標;(2)圍繞目標,收集資料;(3)學生分組,交流資料(相關奧運的知識、圖片等);(3)確定主題,分組準備(小組討論彙報的形式、選用的內容,分工完成設計、圖片處理、文字編輯等工作);(4)小組彙報,師生評議;(5)全班展示,暢談感想。

3、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擬一份教學設計。P25

答題要點:以閱讀理解為基礎,以日常生活和語言積累為素材,將課文的學習和學生習作有機結合起來。讀寫結合的形式:續寫(《凡卡》:凡卡把信寄出後,會發生什麼?)、仿寫(《四季》、《春雨的色彩》)、擴寫(《燕子專列》:“於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籲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炎車站”,假如你是瑞士政府的發言人,你會怎樣呼籲大家?)、改寫(古詩比較多,《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補寫(《紙船和風箏》:小熊和松鼠吵架後,在等待和好的日子裡,會發生什麼事?)等方法。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金色的魚鉤》是一篇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閱讀課文,文中作者通過對老班長外表的描寫,和以“我”的言行、神態作烘托,揭示了老班長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的崇高的內心世界。教學時可打破“順著課文次序逐段閱讀”的陳規,試用“幅集跳躍法”進行教學,從課題入手,先把學生引到課文的最後一段,讓學生體會“金色”的含義,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後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分別找出描寫老班長的外貌、神態、行動和語言的詞句,並通過這些詞句來分析、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表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的。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匯入新課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結: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二、默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學互相解疑,教師適時點撥

解詞: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混躲閃。

安頓:安排妥當,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衰弱:體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氣。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1、快速默讀,標在書上。

2、小組討論後小結。

3、放錄音。

四、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讀課文,讀後說說自己體會。

2、圍繞老班長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採取讀讀──議議──評評的形式。)

3、小結提問: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1、在小組裡練習。

2、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

標籤: 五年級 語文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hy/sheji/mo99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