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熱門】九九重陽節作文合集六篇

【熱門】九九重陽節作文合集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九重陽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九九重陽節作文合集六篇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1

昨天有朋友發簡訊說叫我一起去白雲上登高,我一驚,都是晚上七八點了還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嗎?後來一想,對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陽了,重陽有登高望遠的習俗,在印象中我的家鄉在重陽節就是在大門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麼用,但是自己也從未知道過重陽節的來歷。國小的時候學過王維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時候或許不能體驗這首詩的含義。但至今或許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陽節的來歷和傳說。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和朋友一路顛簸終於到了白雲山頂,那裡可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啊,看來來登高望遠的人好多啊,雖然一路爬到山頂已經是筋疲力盡,氣喘吁吁,但是好像人們都不只是衝著登高辟邪來的 ,或許是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看來中國古代傳統遺留下來的節日都是有深遠意義的!呵呵!不虛此行!!

九九重陽節的精彩作文篇4

重九逢佳節,銀芝耀眼明。

白菊生桐溪,風姿更超逸。 ---------—題記

家鄉的重陽節,充斥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登高賞景。眺望遠方,頓時感到胸懷若谷。

遍插茱萸。心情略有些沉重地插上茱萸,寄託心中對親人的思戀,對故土熾熱的愛。也祈願著一家平安。

吃重陽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願子女百事俱高。這是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多麼樸素卻又令人潸然淚下的愛!

飲菊花酒。屈原的《離騷》中曾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來飲菊花酒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後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於是,飲菊花酒的習俗就一代一代源遠流長。

……

不過,眾多習俗中,我還是最愛飲菊花茶。在溫暖的陽光下,呷一口純正的杭白菊花茶,頓感神清氣爽,精力充沛。

我的家鄉嘉興,盛產杭白菊,亦稱甘菊。以杭白菊加工精製的產品用以泡沏飲茶,其色、香、味、形堪稱“四絕”,有清心解渴、消暑除煩,潤喉生津之功效,能與西湖“龍井”媲美,素有桐鄉一朵花之稱,已有三百多年栽種歷史。杭白菊中的極品——胎菊,是杭白菊的精華,在一棵菊苗主幹上採摘下來的花蕾,它吸收了整棵菊苗的精華,最先含苞待放就被採摘下來。這時採摘下來的胎菊花粉最多,沖泡出來的花茶黃中帶綠、清香誘人,細細品嚐,令人心曠神怡!

杭白菊不僅僅是茶中珍品,更是極好的藥用材料。它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神農本審經》曰:"菊花味苦、平、主、風、頭暈、腫痛、目俗淚出、面板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血氣,輕身耐勞延年";《本草綱目拾遺》說:"……白菊花,千葉者佳,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療肌熱入氣";《本草從新》記載:“甘菊花…家園杭產者良,有黃、白兩種,單瓣味甘者入藥、點茶、釀酒、作枕俱佳。”據醫學分析,杭白菊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壓、偏頭痛、急性結膜炎等症。

杭白菊果真是珍品啊!

重陽節,飲菊花茶可真是的享受啊!

而桐鄉也因杭白菊種植面積廣,佔全國90%以上,而被譽為“百花地面”!

杭白菊,願她永遠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樸實的“百花地面”散發她特有的古樸、醉人的芳香……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2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詩《與楊府山塗村眾老人宴會代祝詞》:“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鋪敘了老人節宴會、飲菊花酒、祝健等活動場景。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重陽節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

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3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名稱,據魏文帝曹丕說,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故稱之為“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長壽。重陽節民間還重陽節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節日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學家有關。唐朝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看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為膾炙人口的重陽詩。其他詩人,凡寫重陽,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這兩件事。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重陽插茱萸,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溼,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

至於登高,重陽節期間秋高氣爽,適宜於登高望遠,這大概也是後來重陽登高發展為以遊覽活動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間恐怕還有生產上的原因。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裡的野果、藥材之類,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農民管這種採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這上面來的。

因為“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也有步步高昇的含意。這就是舊時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登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今天我們在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把重陽節稱為“老人節”或“敬老節”,多少也有這個意思。但除了祝願之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內涵。

每逢重陽,母親都會囑咐我去市場買重陽糕說吃了糕節就算過了。是的,重陽接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當中秋節,端午節進入法定節假日時,蟲陽節還在頂點次頂點次受深秋冷。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詩人王維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故里就在我的家鄉山西祁縣,後隨父親遷於蒲州(今山西永濟)。山西位於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卻別有滋味地渲染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從“每逢”二字來看,加倍的孤獨感不是這個節日才有,以前的諸多節日已有過。正是孤獨感久受壓抑,於今尤甚的情形下,詩人把凝聚在內心深處的佳節思親情結一吐為快。由於“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語極其精警,為人人心中所有,又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來也就引起廣泛的共鳴。不過,前兩句畢竟是直賦心源,尚須曲折變化,才能餘味無窮。於是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晉朝周處《風土記》說:“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又云茱萸會。”因為這個節日風俗,是採摘茱萸(zhūyú朱娛)花枝插頭,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齡有“茱萸插鬢花宜壽”,白居易有“舞鬟擺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之類的句子。洪邁《容齋隨筆》卷四摘錄此類詩句甚多。關鍵在於此詩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從中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精心意象,展示一個頗有情趣的兄弟共樂的場面,從而把“共樂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寫得令人心顫而餘味無窮了。

九月初九,稱為重陽節、重九節。九這個數字,是個位數中最大的數字,稱之為至數。古人特別講究物極必反的事物規律,而其時在自然氣候的徵兆上,又是暑熱已過,寒秋襲來;百花多數殘敗,樹葉開始飄零;清陽之氣逐漸消失,肅殺之意陣陣逼人:預示著寒冬即將來臨,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所以在古人眼裡,九月九日完全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此時是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天地之氣交接,便會產生一種不正之氣。為了避免邪氣中身,便採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進行抗衡。至遲在西漢時期,重陽節就成為固定的節目了。後來在長時期的演變過程中,避邪習俗,逐步被注入了歡快的內容,形成了今天的娛樂形式。

登高,古人本要是為了避邪。唐人王維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這種情景的寫照。茱萸,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燃薰後可以闢蟲虺。古人習慣在九月佩戴以驅邪。

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蹟,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鄉寧縣這天學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登山活動。家長們往往要乘興觀看,一塊攀緣。

萬榮縣傳統在稷王山舉行廟會。趕會的人,都以登高為樂事。

晉北地區登高習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輕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雞,屬於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騎馬練射的遺風。近年來,一些青年學生,逢節喜歡相邀結伴,攜帶佳餚,欣然出遊。登高環視,天高氣爽,雲淡山清,枝頭碩果,田園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鍊鍛鍊。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痛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幹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為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後,習慣舉辦菊花展覽。萬人空巷,齊睹勝景。山西民間卻習慣採一朵野菊花。插在頭頂或戴在胸前。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九月九日,農村婦女習慣休息一天,不幹農活。嫁出去的閨女,習慣回孃家過節。

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臺縣等地,習慣吃壽麵。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5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這讓我想起了唐朝王維寫的一首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是不是也想起來了呢?

這個星期的週六是重陽節,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和爺爺一起參加“重陽風采情”主題活動。

活動可精彩啦!都是爺爺奶奶們表演的,他們個個都身懷絕技,有抖空竹表演,樂器演奏,花鼓戲“劉海砍樵…"臺下的爺爺奶奶們都看得可入迷了,只聽到掌聲不停的響呢。最讓我難忘的是旗袍秀的表演,那些奶奶化著精緻的妝,穿著漂亮的旗袍,看上去就像是漂亮年輕的阿姨,她們在臺上走起來就像牆角開出的野花,又像那翩翩欲舞的蝴蝶,充滿了舊時代與新時代氣質的完美融合,我覺得美得就像一副美麗的圖畫。媽媽還告訴我說她們還是老年大學的學生,那我真要向奶奶們學習呀!奶奶的年齡都那麼大了,還不斷的在學習,更何況我呢。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6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有一個節日叫重陽節,重陽節是尊敬老人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人們都要登山、看菊花、飲菊花酒、插茱萸。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人民公園看菊花。人民公園裡人山人海,這裡的菊花有紅的、黃的、白的、粉紅的。五彩繽紛,美麗極了,讓你數得眼花繚亂。過了一會兒,我便叫起來:“看了那麼久的菊花,肚子都餓了。”多虧爸爸帶了好多好多的小點心,於是,我們就坐在一片樹蔭下,開始吃了起來,這些小點心太好吃了,我一口氣把它們全吃完了。

我太喜歡太喜歡重陽節了,重陽節有吃的、玩的、看的,還能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公園玩。

過重陽節真好啊!

標籤: 九九重陽 六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jr/chongyang/mq3g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