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除夕 >

【精華】除夕作文集合10篇

【精華】除夕作文集合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除夕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除夕作文集合10篇

除夕作文 篇1

我最喜歡過春節中的除夕了,因為那晚最熱鬧。

吃完飯,爸爸就拿著一個大紙箱激動地說:“來,我們來放煙花好好的慶祝一下。”說完,爸爸拿著打火機就點燃了紙箱,一小會兒只聽“嘭”的一聲,一束束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絢麗綻放,像仙女散花一樣星星點點漂亮極了。我們小孩子看著這美麗的煙花叫著、跳著,連身旁的小狗也被煙花吸引了,“汪汪汪”地叫著連蹦帶跳撲向了煙花,那可愛又滑稽的模樣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放完煙花,剩下的就該我們小孩子上場了。我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沖天炮、擦擦炮,一人一把,你點燃我的,我點燃你的,到處響著“噼裡啪啦”的聲音和飄著嗆人的煙霧。我們就一直這樣樂此不疲地玩著,直到周圍突然響起“爆炸式”的鞭炮聲,我們不知所然地立在那兒,媽媽才走過來說:“12點了,人們在歡迎春節的到來呢!守歲也結束了,快去睡覺吧!”。這時,我們才戀戀不捨地回屋睡覺。

唉!最熱鬧的除夕夜就這樣結束了,如果天天是除夕那該多好啊,我一邊期待著一邊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除夕作文 篇2

她,是一席鄉愁,她,是一曲凱歌。她吹化了冰雪,溫暖了寒冬。而她,就是中國人心頭那抹最溫暖的記憶——除夕。

——題記

中國人的心間總有一個故鄉的除夕情節,這是那自從呱呱墜地之後所沾染的故鄉節日氣息。她是在億萬中國人心頭所息的靈動的美,是所有海外學子魂牽夢縈的故地——節日。中國人聽到這個平淡卻又蘊意不凡的詞,心頭總會為之一顫,隨後便又勾起無盡止的思念……

雪覆蓋了整個村莊,遠處的樹林被白色的思念所淹沒。這彷彿是上帝做了整整一夜的大蛋糕,奶油該點到的地方,都被點到了。

狗用吠聲喚醒了孩子們。

隨之一條小路也陸續醒來。

今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孩子們蹦蹦跳跳地喚醒那條還沉睡在白色夢幻中的小路。他們偷偷穿著只有春節才能穿的新衣服,不知是愛美還是怎的,他們東瞅瞅了,西看看,生怕那晶瑩的雪花變成一顆顆頑固的油斑。他們互相推嚷著,手裡還甩著去年還未燃壞的花燈,但那雙霧濛濛的眼睛卻是死死地瞅著河對岸的石橋頭。因為他們就在上一年,在這兒有了新書包用,在這兒有了新衣服穿,還能在這兒見到那夜夜夢中出現的人,他們在等待,如同那些等待父母歸巢的幼鳥一般,伸長脖頸,張開雙翅,他們再等待……

一陣馬達聲來,一輛摩托車馳雪而來,那個最幸運的孩子被雪花打溼了眼瞳,淚水與父母衣襟上的灰塵融化在了冰雪之中,他們之間的親情載著摩托車駛向村莊……一陣又一陣的馬達聲,一次又一次的歡喜與失望,譜出了除夕最揪人心腸的美——等待……

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桌上鋪滿一年的傢什,有豐收,還有喜悅,有人眼裡噙滿了淚水,有人把話鎖在喉嚨,唯一不變的是那一席鄉愁,是那一曲凱歌,是我們心中的故地。家人的牽掛,故土的召喚,我們的心再次被除夕的韻味所編織成更好的情結。一句“回家過年”,不知曾是多少人的諾言,又是多少人的思念,而終究讓我們掛在心上的,也是一個“家”啊!

除夕作文 篇3

聽說外婆家有個習俗,就是過年要吃餃子。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跟媽媽說:“媽媽!媽媽!今年去外婆家過年,好嗎?”媽媽爽快地一口答應了。

終於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乘著火車,來到了外婆家——湖南長沙。那兒的風景美極了,我顧不得欣賞,一口氣跑到了外婆家。到了晚上,外婆和媽媽一起合作包餃子。我眼珠子一轉,想到了“計謀”:如果我在餃子皮裡放上辣椒,哪個吃到了,可好玩了,哈哈,多有趣。說幹就幹,我趁外婆和媽媽不注意時,把一撮辣椒放進了餃子皮肉餡裡,心裡想著會是誰“中獎”呢。

吃年夜飯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開吃了。我既高興又緊張地搜尋著每一隻餃子,看看我的“傑作”進入了哪位小姐或是先生嘴裡,因為我在特別的餃子上做了手腳,可是,經過一蒸,我怎麼也找不到那只有兩隻小角的餃子。正當我納悶時,忽然看見小表妹夾的那只有點兒像,我想有好戲看了。咦!怎麼還沒動靜?虛驚一場,原來不是那只有辣椒的餃子。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啊——啊——”地怪叫聲,爸爸一邊吃著餃子,一邊擦著眼淚,嘴裡不停地叫著“是哪個調皮蛋在餃子裡放辣椒——啊——”哈……哈……原來是爸爸“中獎”了,大家都捧腹大笑,眼淚都笑出來。外公外婆看著我,直誇我是個小開心,小可愛!

我也樂了,蹦蹦跳跳去放煙花爆竹了。真是個有趣的大年夜!

除夕作文 篇4

除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大年三十。今年的除夕我們一家是在鄉下婆婆家過的,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實在太高興啦!

除夕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么爸、么媽、媽媽、婆婆一起做年夜飯。我想去幫忙,媽媽說:“那你嘗味道吧!”“好!”。這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是太合適不過啦!

等我跑進廚房時,他們已經開始做菜了。我嚐了其中五道菜,這五道菜太好吃了!味道不鹹不淡,還散發著蔬菜自然的清香。我們的年夜飯實在太豐盛了,有油炸花生米、涼拌粉條、涼拌折耳根、木耳炒肉、紅燒豆腐、回鍋肉、糖醋白菜、蘿蔔排骨湯,還有婆婆親手做的紅糖糯米飯?? 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我們把菜端到桌子上,大人們舉起酒杯,小孩子端著飲料,一起幹杯,互相說著: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吃完飯,我就去放煙花,爸爸也放鞭炮。煙花五彩繽紛,漂亮極了;鞭炮聲噼噼啪啪,震耳欲聾。旁邊的人家也開始陸陸續續的燃放起了鞭炮和煙花,火光把鄉村夜晚的天空照耀得亮堂堂的,到處漂盪著一股濃濃的年味。最後還有一個習俗:守歲。除夕晚上越晚睡越好,守得越晚今後越長壽哦!

這個除夕過得真是又熱鬧,又有意義呀!

除夕作文 篇5

不為別的,首先是除夕該留下些許文字,另外也不能讓日誌空著。呵,反正舊的去了,新的總還是要來的。

今年發生了太多太多,上半年我還時常含著淚眼裝純情,半夜熬到幾點幾點的苦戰九年級,下半年就念完高二了。在此,要對家鄉的教職人員表示無上的敬意:算你們狠!人啊,在慢慢的磨礪中會適應逆境,如此的情感波動時常出現,我們也就變得司空見慣了。慢慢地,我們適應了高中的節奏,開始懂得了競爭正慢慢地像我們走進。可是,我們還小啊,我們還不想懂啊。

只有在中國,我們才能每年固定時間的收看十三億人共同演出的溫情大戲——年。 只有在中國,我們才能為了至親的人去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近期,我看到了很多,忘記了更多。

文字需要文化的沉澱,而文章需要文字的黏合。除卻文字,又有幾人懂得字裡行間粘連的深情。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懂:為何單曲迴圈的是你愛的人愛的歌;為何手機桌面放得是你愛的人愛的畫;為何夢裡造的是你愛的人愛的事;為何心裡念得是你愛的人,卻不愛的自己。有時候,會傻到去百度你的一切,然後詛咒那麼多的和你同名的人。雖然知道這不公平,畢竟他們也用著和你一樣可愛的名字。

本來不想煽情的,輕撫著鍵盤卻又忘記了這不想。你們知道什麼是寂寞嗎?不像從前:青燈古卷,紅燭金佛。空床對月,墨染字氈。取一方竹盤,沏一壺淡茶,不為親杯,只為飲香。從古至今,寂寞文人不少,卻愈漸失了那份淡雅。如今或許是,笙歌耳畔,禁閉屋門。轉椅頓心,望屏生嘆。擁一間蝸屋,敲一篇日誌,不為揚名立萬,只為暫留此情。你們知道什麼是文采嗎?不像從前,讀書破卷,滿腹經綸,張口乃史家之絕唱,舞筆是四海之河山。如今或許是,寂寞學子,為情所困,糾結於兒女情長之間,煩惱在莽莽紅塵之內。如今對於好文章的定義,有了新的要求,那便是夠不夠煽情。於是我天朝丈夫不再文能安邦,武能服亂,真就變成了那麼個醋罈子泡大的書生。

剛有個朋友問我是不是受了情傷,呵呵,除夕之夜怎麼會呢?不過是看得太多,若有所思,而且也不過是個若罷了。

除夕作文 篇6

大年三十,就是除夕,也叫春節。 在這天大部分人都要吃餃子,特別是我們北方人。南方人要吃年糕,年糕,諧音為“年高”放上芝麻,寓意為:為芝麻開花節節高。而餃子又像“元寶”。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預示著明年會有一個好的開始。 除夕之夜,家家都要吃年夜飯。不管多遠的遊子,在這天都要趕回來與家人團聚,共同分享這快樂的時光。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有些家庭特別講究,年夜飯的桌上有一條看起來特別美味的魚,但是,只能看不能吃。為什麼呢?因為老人說:這樣才會“富貴有餘” 在我的記憶裡,過年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可以像男孩子一樣的放花炮;可以打扮得像一個小公主一樣;可以理直氣壯地接過爺爺奶奶給的紅包,但卻不會受到媽媽的.責罵,因為這是個特殊的日子,嚴厲的媽媽會在這幾天變得十分溫柔,我也就趁這個機會在媽媽懷裡多撒幾次嬌;還可以跟一年見不上幾次面的爸爸美美地玩上幾天 …… 在我國這麼多傳統節日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同學們,你們喜歡嗎?

除夕作文 篇7

我盼望已久的除夕終於到來了,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從放寒假第一天開始,我們就不停地翻看著日曆,盼望著除夕夜的到來。

好容易盼到黑天,吃過團圓飯我迫不及待的來到院外,終於可以放鞭炮煙花了。放鞭炮煙花可是我的一大愛好,每到快過年時爸爸和舅舅就給我買上一大袋子各種各樣的煙花鞭炮,每次都能全放完 。媽媽說我是個煙花迷。

我和鄰居家的姐姐在外邊一會兒放砂炮,一會兒放摔炮,一會兒放煙花玩得格外興奮。我用香點上一支“鑽天猴”,“鑽天猴”嗖的一聲鑽上了天,隨之啪的一聲在天上爆了。大地開花在地上轉了 好多圈,可漂亮了。我們點燃的各種煙花,五顏六色在空中飛舞,有的像閃閃的星星,有的像燦爛的紅寶石,有的像晶瑩的藍寶石。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了,煙花也一點點的變少了,最後只剩下一個大禮 花,放它,需要空曠的場地,小區裡到處停滿車,無法燃放,我只好戀戀不捨的回家了。

12點敲鐘了,屋外的鞭炮聲一陣高過一陣,我又長了一歲。在新的一年裡我要更加認真地讀書,不辜負父母的希望。除夕夜真熱鬧,我喜歡除夕的晚上。

除夕作文 篇8

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要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牌位,行跪拜禮。

可是對於家裡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九年級,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裡,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除夕作文 篇9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進臘月,奶奶就開始唱小曲了,她一唱,我就知道年馬上來臨了。

像我一樣的小孩子都盼著過年。過年能穿新衣戴新帽,爸爸媽媽也放假了,然後從超市裡選好些豐盛的食品帶回家來。大年三十那天最忙碌、最熱鬧了,被稱為忙年。

一大早爺爺起來貼春聯,我也早早起來幫忙。大紅的對聯一貼,顯得特別的喜慶,不知道今年春節下雪嗎?如果下雪,堆個雪娃娃,用紅紙給她染上紅紅的腮,特別好看。爸爸媽媽忙著清掃院子,奶奶忙著炸魚、炸藕合。一家人,終於湊在了一起,雖然都忙忙碌碌的,可是都笑容滿面的。

而我最期待的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吃“福”這個習俗。聽奶奶說那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吃“福”,就是吃水餃,不過這個水餃做地很特別。除夕夜奶奶、媽媽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邊製作有“福”的餃子。待她們把香菜和豆腐用花生油食鹽調好餡子後,奶奶就讓媽媽把一角的硬幣用開水燙上五個。這個硬幣的個數比一家人口數多一個。等開水洗淨後,就分別包在五個餃子裡,這帶有硬幣的餃子,就是有“福”餃子。奶奶說誰吃的最多,誰就最有福。我每次吃到的最多,原因很簡單,趁奶奶媽媽不注意,我把那五個餃子都做上了記號。

媽媽說有些迷信,爸爸說那是傳統。但是我覺得那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象往,不然我也不會調皮的把除夕的“福”都吃進我的肚子裡。

除夕作文 篇10

蛇,生肖第六位,因入肖之蛇身生金皮,固有像龍,此有“金小龍”一美稱。 除夕,是與龍告別的時候了;除夕,是與蛇相識的時候了。

備戰除夕,我們家是早有準備的。除夕一早,我媽便把我有力地從美夢中拉了出來,我不願起床,便像烏龜一樣,縮排被子裡。“幹什麼呀?”我不耐煩地問。“今天除夕,我們有好多事要幹呢!快起來。”這讓我想起了幾天前:想起了家裡的玻璃雙面,清潔起來太慢,就買了一個雙面玻璃清潔器。想起除夕會來客人,可家裡什麼都沒有,便買了水果,瓜子,糖。想起……東西都備好了,但我們家的人有一個缺點——不想幹。 簡單的吃過早飯,一家人就此開動。我的任務是將全家的門“洗”一遍,“簡單!”我哈哈大笑。“挺自信的,去幹吧!”母親笑著說。拿起抹布,一沾水,挽起袖子,用力扭幹,展看,疊起來,開幹!我的眼緊緊盯著第一扇門,“挺乾淨的嘛!”我順手把抹布往門上一貼,“啊!”我瞪大雙眼,“原來塵土有時看不見啊!”我好似恍然大悟似得,賣力地幹了起來…… “呼——呼——”我已大汗淋漓,“才第六扇,還有7,8,9,……”我這樣子突然讓我想到了六年前的除夕,母親同樣在擦這扇門,當時母親的樣子同我如此,我做在沙發上笑她力氣小,她不罵我,只同我一起笑。如今看誰的力氣更小一些呢?當年的我只是再取笑現在的我罷了。 直至下午四點,我才擦完了最後一扇門,中午飯自然沒吃,肚子裡的“鬧鐘”正好也響了。“吃餃子嘍!”我爸笑著端上了熱騰騰的餃子。他總是在我最失落時帶給我最重要的幫助,也總在我最餓的時候給我做最好吃的食物,這就是我爸。

吃上這美味的餃子,心裡暖洋洋的,心想:這算是我一天的勞動成果吧! 至晚,新朋好友來到我家,同我們一家人一起收看春晚。 福滿金蛇,肖揚祝您新年快樂。

標籤: 除夕 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jr/chuxi/5gl3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