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必備]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6篇

[必備]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6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我們的端午節有很多別名,如:重五節、端陽節、龍日……

端午節還有許多傳說呢!有說紀念伍子胥的,有說紀念屈原的,有說紀念孝女曹娥,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人,楚王相信那些奸佞小人,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將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中,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佔領了,傷心極了,他抱著大石頭,投入江中。當地老百姓知道了,個個都痛哭流涕,漁民為了尋找屈原的屍體,划著小船找。還有一些人將米團扔進江裡,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屍體。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由此而來。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南方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香囊。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與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與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裡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裡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與花生、肉餡與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似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日,重陽節孝順老人,中秋節團團圓圓,春節喜慶快樂,兒童節歌舞昇平。每個節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

傳說,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屍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粽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裡餵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裡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粽葉,小心洗乾淨,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後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黃。接著,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捲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後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摺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摺,捲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後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著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脣齒留香。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裡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又快到了,媽媽和我說:“今年端午我們回老家去過節, 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包粽子。”

每年的這一天,外婆就會把剛剛在河谷裡摘的新鮮粽葉,在鍋裡煮開後再泡到水裡。接著把米洗乾淨,倒在面盆內,也是用水泡上。有時候還會準備紅豆泥,大紅棗還有鹹肉之類的東西。一切準備好了之後就是包粽子了,取出兩張粽葉,連在一起,再把它捲成一個喇叭,一頭尖尖的,米放進去不會漏出來,然後放一點米、一塊紅棗或者放一點鹹肉,把米塞緊,然後把粽葉卷一下,扭兩下把口封住,最後用繩子把它紮緊,一隻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包好了,外婆會把粽子放到煤爐上慢慢煮,家裡到處飄溢著粽葉的清香味。吃著剛剛包出來的香甜的粽子,聽著外公講端午節的.傳說,這樣的端午節最開心了。

家鄉的端午節沒有電視上的的賽龍舟,也沒有很多熱鬧的活動,和平時沒有什麼區別,到處都是安安靜靜的,但是家家戶戶傳來的粽子的清香味告訴人們端午節到。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嘿喲,嘿喲!”咦?是哪兒來的聲音呢?哦,原來今天是端午節,他們正在賽龍舟呢!你看,每隻船可以坐12到8個選手,有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劃去,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裹著紅布,手上拿著兩隻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隻的前進。擂鼓打鑼的坐在船的中部,在船前進時便彭彭鐺鐺的`敲打起來,調整槳手的划槳節拍。這場激烈的“戰爭”多麼驚心動魄!選手們一個個揮汗如雨,但他們任然在堅持,努力爭奪第一名!

端午節不僅要賽龍舟,還要包粽子,吃粽子呢!這香噴噴的大粽子,讓人忍不住口水嘩嘩往下流,很想吃一口!這香噴噴又美味的粽子,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跳江後,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他的身體,便把糯米投入江中。後來怕魚蝦因糯米分散而去吃屈原的屍首,便用粽葉把糯米包住,再用線纏上,這樣魚蝦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首了。

我喜歡端午節,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傳承下去,讓全世界都對中國文化有所瞭解!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裡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裡,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裡,院子裡頓時瀰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煞是好看。薰艾蒿,我們這裡離山遠,艾蒿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裡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薰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薰五毒吧。帶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裡面放上香料,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要帶。但最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裡拔“聖草”了。這裡說的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裡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裡。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製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矇矇亮,我們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著蒙著神祕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聖使命。農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裡,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這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紅的這種草,今天不怕它,採。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採回家,這樣這些神祕的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現在想來,還覺得這種神祕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覆原貌的神祕。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裡藏著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jr/duanwu/1wvr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