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關於清明節六年級作文合集9篇

關於清明節六年級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節六年級作文合集9篇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去給姥姥掃墓了。

到了姥爺家,我們把疊好的紙錢放在桌上。來的人有大姨,二姨,三姨和四姨,人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去了姥姥的墓地。在路上有很多來來往往的車。

到了上墳的地方,大姨在姥姥的墳前畫了一個大圈,然後把我們所帶的東西一個一個燒給了姥姥,希望姥姥在九泉之下能夠安息。

燒完了,我們回家吃飯了,我想清明節是對故人的想念,懷念,今天我真正明白清明節的意思了。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2

“今日難得放一次假,偏偏作業堆成山。假期生活逝去的快,全是因為作業多。”我看見了作業多,不禁發出感慨,這次放假太難安排了。

放假的第一天,我進行了作業全面檢查,還要進行主課複習,做完了就可以玩一會兒電腦,再吃中飯,傍晚還要去清江河邊散步鍛鍊身體,這樣我這小身板肯定會健壯起來。然後回家洗澡。這一天就無聊的過去了。

星期五我正在回想昨天的事情,發現自己不珍惜時間,寫字時,時間消逝在筆尖上;一句話,正讀著會讓時間溜走,而反著讀不僅不會讓時間倒轉,還要浪費時間,所以我開始珍惜時間,不要浪費一分一秒,所以我要合理的安排剩下的兩天。

星期五下午陪媽媽逛街,我不再像原來那樣皺著臉,而是微笑對待。一切不像原來那樣無聊了。好像一切順著我似的,我不禁發出感慨,“天上地下,雖不由你。對他微笑,就對你好;愁上愁下,倒黴到家。微笑面對,萬事大吉。”

珍惜時間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難。在母校的日子也不多了,我要開始綻放自己,珍惜時光了。真捨不得呀!時間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母親還有姐姐一起去替先祖上墳,這一天的天氣有點陰沉,像要下雨的樣子,讓我想起了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句。一路上,我看見許多人手持菊花、還有鞭炮、冥幣……一些燒給祖先的東西,而我則和母親一路找著姥姥的墳,那裡的墳可真多,有祖墳(就是整個家族的墳)。

到了姥姥的墳以後,我們先燒香,接著再把準備好的冥幣燒給姥姥,願姥姥願姥姥在天國裡得到很多的錢,買東西給自己吃,買自己衣服穿,買小轎車開……等等一些要買的東西。到最後我像姥姥祈禱祝願我的成績步步高昇,一年四季不感冒,鼻菸也不要經常犯,而姐姐已經高三了,今年就要面臨嚴峻的考試了,當然希望考個好的大學啦!每年上墳都是這些程式:一、燒香。二、燒冥幣和一些天國用的東西。三、叩頭。四、燒鞭。這也是對死去的親人一種紀念吧。

想著想著,我就想起我小時候姥姥還沒有去世的時候。那時的姥姥雖然滿臉皺紋,頭髮都白了,但還是會很慈祥的對我們下一輩的人笑,姥姥慈祥的笑,給我從小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那笑,使我忘掉膽怯;她那笑,使我感到親切;她那笑,使我由衷的感到長輩對下一倍的關心……

從小,姥姥對我們就非常的關心,愛護,姥姥家後院有一大片菜地,每年她都會種一些青菜、桔子、地瓜、豆子,收成以後,都會分一些我們這些下輩人,所以,我和母親每回去姥姥家的時候,回來時,都會提一些姥姥菜園子裡的菜回來,那一段時間,我就非常有口福,因為我有姥姥種的好吃的菜,所以我非常喜歡姥姥。但是姥姥在前幾年去世了,當時我非常傷心,因為,我再也看不見姥姥那慈祥、溫馨而又親切的笑了,再也吃不到姥姥種的香甜可口的菜了,再也看不見姥姥了,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又浮現在我的耳邊,每當想起這句詩句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那些離我們而去到天國的親人,總是不禁的想起他們,想起他們的對我們這些人的好,而這些人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我們會每年4月4日去看他們,替他們掃墓,也算是一種寄託哀思吧!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我一大早起來看了一下掛曆,今天是清明節,是掃墓的節日。我們一家就去了老家,到家媽媽買了一些冥幣和紙元寶。我們就去墳地裡,我們去給姥姥燒紙。

然後我們就回家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也看到很多人在燒紙,還有人掃墓。我姑姑學校裡組織的掃墓活動,很多人坐一輛大汽車一起去的,他們去給烈士掃墓,他們是很值得我們敬佩的!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

下一年的清明節我也要去掃墓,去看望這些烈士們!期待來年的清明!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5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w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中的詩句。但清明節到底應該怎麼度過才算是最傳統的過法呢?

今年清明節放假那天,我歡呼著坐車來到了我的老家衡東。一路上,天空正飄著??饗贛輳?咚俟?返牧腳裕?切塹愕愕乜?艘恍┙鴆硬踴蚴茄┌椎撓筒嘶ǎ?鏌襖鍤且煌?藜實穆躺??洞Φ納醬似鴇朔?Q矍暗惱庖磺芯跋蟾?說母芯蹙褪牽?頤遣皇竊諳質檔氖瀾韁行凶擼??孟袷竊謁???寫┬幸話悖?姨兆碓謖餉爛畹拇禾斕木吧??辛恕?/p>

就這樣,我們夢幻般地來到了目的地——衡東,我來到了爺爺家。吃過飯後,濤濤闖了進來,“周啟之!我來了!”我欣喜若狂,“濤濤哥哥!”於是我和濤濤一起玩了起來。第二天,我們一起去武家山去掃墓,就在快要走的時候,小藝追了上來,“我也要去!”“好呀!”我和濤濤異口同聲地說。

我們先開車去買花、紙錢和鞭炮,我對父親說:“教師說的,鞭炮要少買一點。”父親爽快地答應了,“好!”買齊了東西,又坐車到了武家山。一開始我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石門,那是用天然的石頭砌成的,穿過這個石門,我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橋,我覺得很新奇,就對父親說:“開快點!我要去走橋。”父親把車停在路邊,我、濤濤和小藝,飛也似地衝下車,跑向那些有趣的橋。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幾個木樁,我問:“那是幹什麼用的?”濤濤賣了個關子。說:“你跟我來。”我跟著濤濤跑了過去,他踏上第一個木樁,我緊張地問:“你要幹什麼?”濤濤回頭對我笑了笑,然後又跳向第二個木樁,只見他順著木樁擺放的順序跳到河對岸去了,他在那邊大喊:“你快過來呀!”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第一個木樁,發現我的腿不夠長,夠不到第二個木樁,我看了看,腳下的水並不深,於是我準備跳過去,“一、二、三,跳!”搖了搖,站穩了。我又按照剛才的順序跳到了河對岸。“我成功了!”

到了這個小島上以後,我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些豎著的方塊石頭,定眼一看,是一些墓碑。旁邊有一些桃花樹,上面開滿了粉色的白色的火紅的桃花,美麗極了。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周啟之,開過來。”我順著聲音跑了過去,看見濤濤他們站在一個墓碑前,上面寫著老爺爺的名字,父親說,“這是我的爺爺的墓,也是你的老爺爺。”我們在墓碑前放了幾束鮮花,幾盤水果,父親拿出鞭炮,濤濤和我搶著說:“我來!”父親就把鞭炮分成兩半,每人一半,鞭炮點燃了:“啪啪啪啪!”一陣響聲之後,周圍又安靜了下來。我們又燒了一些紙錢,在跳動的火焰中,我們彷彿看見了老爺爺那和藹可親的面孔,我們三個又向老爺爺的墓碑叩頭,我在心裡說:“老爺爺,你還好嗎?我給你燒了些錢去,你用這些錢多買些衣服,別涼著了,啊?”父親提議每人對老爺爺說一句話,濤濤搶先說了起來,“老爺爺,我最近學習又進步了,你高興嗎?”我也喊了起來:“還有我還有我!明年清明節,我們再來看您,好嗎?”小藝也跟著說:“老爺爺,您辛苦了一輩子,好好休息吧。”

出了小島,我們沿著湖邊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掠過幾只黑白相間的小鳥,“是燕子!”母親叫了起來,“啊?”我們的目光就一直跟著小燕子四處遊蕩,沒錯,正是小燕子,我們高興地追著小燕子到處跑。

我們就這樣在春天的風裡快樂地跑著跑著……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這就是清明節最好的過法吧?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7

又到了清明節,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天空下著綿綿的小雨,這場小雨讓我更加思念我逝去的親人。

又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日子,在去掃墓的路上,我的心情很是酸澀,但那些開心快樂的往事浮現在眼前。

想起那時我很淘氣,總是在太姥爺家搗亂,我的太姥姥總是抱怨我太淘氣了。但我的太姥爺總是慈祥的笑著,他總說:“她是小孩子,很正常的,你就別和她生氣了。”

太姥爺每次都會為幼小的我拿得到的櫃子裡放一些小玩具零食,我每次都會去那裡翻一翻,我姥爺說:“您別這樣縱容她了,看她現在一點規矩都沒有了。”我太姥爺說:“你也別把她這樣說,女孩子就是要嬌生慣養的。”

在我記憶裡,每當太姥爺牽著小小的我出去轉的時候,有人問:“這麼可愛的小朋友是誰呀?”我代老爺總是驕傲的說:“這是我們家的小重孫女。”

還有很多很多的溫馨場面浮現在我眼前,我的眼淚就像泉水一樣,止不住的往出湧,淚水滴在花瓣上,花瓣閃了一下,就像太姥爺在安慰我一樣。

我在太姥爺的墓前深深的鞠了一躬,我雙手合十,對著遠在天邊的太姥爺,送去我最真摯的祝福。

又到清明,讓我想起天堂裡的太姥爺,你還好嗎?我會一直想念你的。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8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麵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絡,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9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一大早,媽媽帶著我與家裡人去洛陽給姥爺掃墓。

終於到目的地了,我們手捧鮮花走進陵園。“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的天氣卻異常晴朗。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樹木小草都發出了新芽,桃花與玉蘭花在陽光下盛開。這告訴我們,春天來了!放生池裡,有許多快活的金魚游來游去。

一到姥爺的墓碑前,我與哥哥馬上收住笑臉。我們把帶來的桃酥、蘋果、沙琪瑪、小蛋糕……各種食物都拿出來擺好。然後把香燒上,再把用金色紙折的元寶放到燒火的盆裡,邊燒邊給姥爺說話。說著說著,姥姥的眼睛漸漸紅了。最後,我們把鮮花的花瓣散在姥爺的碑上後,給姥爺磕了頭。

清明節這是一個追思逝去親人的日子,雖然我從沒見過姥爺,但我一樣懷念他。

標籤: 六年級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jr/qingming/1oop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