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有關清明節日記14篇

有關清明節日記14篇

一天又結束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清明節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清明節日記14篇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祖的日子。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掃墓,但是,就掃墓這一件事國中作文就引發了諸多隱患。

一些年邁的老人,喜歡根據家鄉的傳統,燒香磕頭,用一些迷信的方法來上墳,但是,近幾年來,非理性、非科學、非文明的祭祀之風愈刮愈烈,這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卻變得“火氣十足”“俗氣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煩。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開始氾濫。在紙紮的冥器中,“別墅”和“賓士”、“寶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場。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逝者生前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死後就盡情的享受吧!這樣不僅浪費金錢,還破壞環境。這種祭祀方式,會讓中華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終會是社會的悲哀。

在過去,清明節大家除了上墳之外,還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歡在這一天踢蹴鞠,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植樹等等,每一項習俗都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大家代代相傳,最終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現在,大家都講究文明祭祀。不破壞環境,有的在網上發表自己對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紀念碑獻花圈,學習偉人的事蹟……讓我們增長見識,感受偉人的一代風采,還保護了環境,發揚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託我們的思念。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一年一度的四月四日清明節已到來了。

今天,我們全家準備了拜祭的貢品,就要開始出發。一路上,人山人海。馬路上,人們來回穿梭,看著密密麻麻的車子,我吧禁淚如雨下。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回到了家鄉侖昆。我們與四伯聚集之後,就一起上山拜祭爺爺。我們翻過了一座座的高山,渉過那一道道河流,走過了一片片的森林,終於是到爺爺的墓前。個個累得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只看見,墓前長滿了高高的野草。爸爸拿起鋤頭鋤草,雖然是很累,但是爸爸仍然堅持著。可見爸爸是多麼牽掛著去世的爺爺啊!鋤完草後,大夥們有的放鞭炮、有的插蠟燭,有的撒石灰……

當我還未從鞭炮聲中回過神來,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說;"燕,快過來跟爺爺說出自己的心願吧。”我來到墓前,雙腿跪下來,手合成十,眼裡閃著淚光說;“爺爺,雖然您已去世多年,但我們依然牽掛著你,回憶我們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您就像與山同高,與水同流,與天同大,奶奶的一人在家鄉非常的孤獨,無聊。不過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接她去我們家,給她好吃的、穿好的,睡好的,甚至講故事,講笑話,逗她開心!陪伴她過幸福的日子。爺爺,您在天之靈,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快樂!您安息吧!”我用絲巾檫去了眼淚,然後就把一束菊花插在公爺的墳墓上,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望著這鬱鬱蔥蔥的樹木,自由自在的小鳥,各式各樣的白雲,綠茵茵的草叢中點綴著那五顏六色的野花,我輕輕的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裡。

我將永遠記住這美好的清明節!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要去外婆賓掃墓。

掃墓那一天,我們沒有買艾糕,因為時間還早,外婆與舅媽上山先去拔艾草,我認為這一定很有趣,於是趁大人們不注意,悄悄跟在外婆後面,到了半山腰,我被正要拔艾草的舅媽發現了,可是,因為走了一半路了,沒有退路了,於是我就一起幫忙拔了起來。我不認識艾草,直到舅媽發現一大片艾草時,我亂拔起來,其中有很多野草、野花,拔到兩手拿不下了,我們才罷休。下了山,媽媽與外婆洗艾草,舅媽找弄艾糕的板子,並且將粉團好,我比較愛玩粉,弄到滿身都是,還把粉當成橡皮泥玩。

媽媽端了一大盆艾草(洗完了),放在鍋裡燒了幾分鐘後,連水一起倒在放粉的盆子裡,一起“加工”,我們所有人聚集起來,一起做艾糕。外婆燒了一大碗筍煮肉絲,放在艾餃裡,可好吃了,我的想象力太奇怪了,一會兒弄圓餅,一會兒又弄西瓜形狀的,反正很怪。

做完了所有艾糕艾餃,用完了所有的材料,外婆放在一個超大號鍋裡,蒸了一下,我先嚐了一個孫猴子的艾糕,挺好吃的,嫩嫩的,軟軟的,香香的,讓我想起了米餅,也是這個味,我又吃了個艾餃,不錯不錯,肉香餅嫩,色香味聚全呀!我認為呢!原來咱們這人呀!手藝真心不錯,不是一般,我只是個貪吃的,來搗亂的!這人呀!連高階廚師的級別都差不遠呀!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評價哦!你們什麼時候有空不試嘗下!對了,好的話千萬別忘點個贊哦!後來,我們拿了一大份艾糕上山了,我們準備去掃墓了!想知道的話我下次告訴你們。

拜!我們去掃墓了!下次再說哦!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準備做青團,一個個圓圓的青團,就表達了我們在清明時的團團圓圓。

做青團的第一部就是準備好做青團的材料,那就是地莓和糥米粉,地莓要摘新鮮的,糥米粉也是要上好的。先把地莓洗淨放入水中煮一會,再將地莓剁細和糥米粉用水勻均地混合在一起。青團的美味主要來於它的餡料,要是餡料好吃,那青團也就好吃了。瞧,我家的餡料中就有肉末、胡蘿蔔丁、豆腐乾碎、面絲、筍絲、蝦皮等一類的蔬菜,再將它們炒好。

開始動工了,我從大團的麵糰中扯下一小塊,可是麵糰實在太粘了,似乎不願和姐弟們分離,我只好使出渾身解數,用力一拉,出來了。怎麼做呢?是不是像玩像皮泥似的,搓圓再說吧!可下面我不會了。看媽媽怎麼做,再說——

只見媽媽揉成一個小球,然後從中心戳出了一個小洞,再從中擴大做到能包多一點的餡料為止,儘量大,儘量圓。然後,豬肉丁、麵條絲、豆腐乾碎,胡蘿蔔等一股腦兒新增進去,把口子用手沿著輪廓往裡縮,從邊緣慢慢往上面修補,儘量變圓,變薄,直至把餡料完全包在麵糰裡去了,輕輕地按壓頂部。如此,這樣一個青團就完成了。

看著媽媽得心應手地做了一個,我也一心而試,照著媽媽的方法慢慢地做了一個,雖不是太成功,青團的一邊露了餡,但也小有成就感,說到這裡我忍不住想秀一下我的小知識了,在青團蒸煮中,只要青團不粘手,那這個青團就可以吃了。

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取得的成果就是的財富。這個清明過得蠻有意思的!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5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與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與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與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裡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與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與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已故先人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清明節天氣大都是陰陰沉沉的,今年也不例外,灰暗的天空彷彿在代表人們的心情。

今天,吃完中午飯,在爺爺的帶領下,一家人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拿著掃把、有的拿著供品、香燭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滿山都是掃墓的人,他們把原本光禿禿的山裝飾得花花綠綠,五顏六色,非常好看;我們首先來到曾祖父的墳前,發現四周長滿野草,墳前有沙土、袋子、紙盒等垃圾,讓人看了很心痛。“開始幹活吧!”爺爺一聲今下,我們便開始動手;我們有的拿起鋤頭除草、有的掃地、我和小弟則幫忙把五顏六色的紙花貼在曾祖父的墳上,經過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曾祖父的墳變乾淨了;一眼望去像穿著一件五彩的外衣,太好看了,爺爺把供品放到墳前,點香祭拜、放鞭炮,祭拜完了往下一個地點出發,我和小弟邊吃東西邊跟在後面走,吃得很開心。

直到了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才掃完才墓,回到叔公家裡。家裡已經準備好了點心,有排骨湯,還有很多菜和花生末、海苔等等,把這些菜用一層薄面皮捲起來吃,也就是我們說的‘潤餅’,哇!太好吃了,我吃了兩個還想再吃,可是肚子裝不下,奶奶說:“過兩天我們再做”。聽完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今天雖然辛苦了一天,但是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7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父親母親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父親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父親母親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假如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母親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母親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母親說:“當時,家裡不是很富裕,但是,母親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母親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母親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8

清明節那天,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跟我去興慶公園。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這一天天氣陰陰得很,太陽公公躲到雲層裡偷偷地看著大家,風兒輕輕地吹來,還有點冷呢。

到了興慶公園,我看到到處都是盛開的花朵,有紅色的像紅色的晚霞、黃色的像金色的麥浪、白色的像軟綿綿的被子;我們走啊走,到處看著、欣賞著,公園可真美啊!忽然,我們聽到了一陣陣呼喊的聲音,原來我們走到了遊樂園。這有一項讓人害怕的遊戲,那就是讓人坐在凳子上,慢慢把大家升到高空上又快速的掉下來。上面坐著的人們:啊呀、媽呀地喊個不停。我和哥哥說:這是不是跳樓遊戲啊?太可怕了。等我們長大後估計還是不敢玩。

接著到了一個笨豬跳的地方,哥哥問我敢玩嗎?我鼓起了勇氣決定要嘗試一下笨豬跳!我被放在一個蹦床上面,穿上了特製的”安全帶“,剛開始時,我蹦得不高,可是在慢慢地,我蹦得越來越高了。在我們蹦時,爸爸媽媽給我們拍照。媽媽負責拍我,爸爸負責拍哥哥,我們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我還在跳起來時裝做要起飛的超人和鎧甲勇士呢!

接下來我們又到了拓展區,我們興高采烈地衝了進去。我第一個就衝到了第一關的橋上,然後跑了過去,這對我太小兒科了。這時我要過獨木橋,可是哥哥來了,我看著他的表情,好像要阻撓我!我二話不說,直接跳到了橋下的氣床上,跟哥哥打鬧在了一起。順利地過了好幾關,終於到了最難的過網橋了。我看著下邊,不敢走,害怕摔下去。可是在媽媽和哥哥的鼓勵下,我終於走過了這個網橋,攻下了這一關。今天我和哥哥玩的真開心,真是一次難忘的遊樂時間。我和哥哥商量好了,準備下次再來!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9

清明節前夕,我們全校師生來到岱山公園門前,開展了“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清明節主題大隊會活動。

主題大隊會開始了,經過出旗後,一位大哥哥向我們講述了陳岱山同志事蹟。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親人所設立節日,而我們來到岱山公園,也正是為了紀念在熊熊烈火中為搶救國家財產而英勇犧牲青年陳岱山。聽了這位大哥哥介紹,更讓我們懂得了岱山公園紀念意義與汽車工業對人類重要性。聽大哥哥訴說,眼前彷彿呈現出了一片火海,隆隆聲音在耳邊轟鳴,火光在眼前跳動,年僅二十幾歲陳岱山同志拎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想,一種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為國家少了這麼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同學們表演了各種各樣節目,如:跳舞、詩朗誦………最使我難以忘懷是一、二年級小同學們跳舞蹈。看得出來,那些小同學跳得特別賣力,舞姿是那麼優美。她們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可愛,那麼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氣息。然後,就輪到一年級入隊儀式了,他們是繼我們之後又一代,承接民族優良傳統,也應了大隊會標題“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最後,我們遊覽了岱山公園,祭奠了陳岱山烈士,天空是那麼蒼涼,彷彿也在悼念陳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湧上我心頭……

這次清明祭掃,給我心靈留下了莫名震憾。我們是汽車城下一代,我們要“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10

清明節到了,老師帶我們去掃墓,同學們高興極了。老師說,掃墓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可不能嬉皮笑臉呀。大家立刻安靜下來,一個個非常莊重的樣子。

烈士陵園可真大啊,河邊是一排又一排淺綠色的柳樹,山坡上是一大片一大片蒼翠的松柏,紀念碑矗立在山頂上,人們都往紀念碑的方向走。同學們隨著人流往前走,忍不住又熱鬧起來了。

我們來到一塊巨大的'石碑前,石碑上寫滿了烈士的名字,大家都在上面找啊找,都想找到跟自己同姓的烈士名字,每找到一個,就能聽到一聲驕傲的尖叫。我找到了熊光登,熊三朗,熊益生等等,我激動地說:“我也是烈士的後代,真是感到太光榮了,我一定要向我的這些太老爺爺們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活動正式開始,《國歌》奏起來了,我們都跟著一起唱。唱到“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時,不知怎麼的,我的鼻子酸酸的,只想哭。我的腦海裡浮現出戰場上的情景,只看到無數軍人向敵人衝過去,我的太老爺爺也在中間,只見了衝在最前面,英勇殺敵,突然一把刺刀伸向他,他倒下了……

接下來,我們朗誦詩歌《在紀念碑前》。同學們站得筆直,一個個表情嚴肅,聲音巨集亮:

“五星紅旗為什麼這麼鮮豔?”

“因為染上了先烈們的熱血。”

朗誦完畢,我們向烈士獻上了插滿白色和黃色菊花的花籃,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老師和同學們都恭恭敬敬,我也從來沒有這麼恭敬過。

今天是我參加活動最認真的一次,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一天。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11

清明節是一個拜祖先的日子,也就是給祖先燒點食物的,燒給他們。

4月5日星期六,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起床,連早餐都沒吃,就從濮陽開車回老家掃墓。一回到老家,我們都把鞋換成拖鞋,因為去掃墓祖先的路是一條水泥路很髒,換完鞋我們就出發了,來到第一個地方時就看見有許多人在把草挖開,這裡每年都會這樣的到處都是草,所以每次來這裡都得挖草,挖完之後,我們就開始給祖先蘋果、包子、雞……的食物,接著,第二個地方那裡有許多個祖先,其中最裡面的第二行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祖先,首先是燒些食物給祖先,然後燒一些拜錢給他,最後燒鞭炮,做完這些以後,我就上前去拜拜祖先,並雙手拿著水壺倒茶給祖先喝。拜完之後,我們就去第三個地方拜另外兩位祖先。

第三個地方去的路全是水泥,把我的腳弄髒了。我上前去問爸爸:“爸爸,是不是拜完第三個地方就回家了。”爸爸回答說:“是呀!然後12點準時出發去吃飯。”我聽完之後就在去的路上摘了許多花,因為我想把這些花送給祖先,希望他能保佑我身體健康,步步高昇。來到之後,我看見有兩位祖先,我仔細看了看水泥上的字,原來他們是一對夫妻,我們還是按老規據給這對夫妻送上水果,燒一些錢和煙給他們,還有茶和白酒,做完以上這些工作,我就去拜拜他們,把所有剩下的茶倒給他們喝,並把我剛才在路上摘的鮮花送給他們,希望他們在天堂能更加相愛。

拜完所有祖先後,我們就回家。其實,我並不喜歡清明節拜祖先。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12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日子。早上,我與父母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黃菊花與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地。

快到龍王山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人放,濛濛細雨中飄一些灰白色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父親把花送到外祖母與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趣事與父母健在時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自己父母健在時候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生活。

回家路上,我看見停放許多外地車輛,母親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人車。母親也跟我說起她兒時事情,母親說:“當時,家裡不是很富裕,但是,母親總能夠從你外祖母與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母親在當時算是很幸福孩子。”說到這兒,母親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外祖母與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幸福安逸!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13

在傳統上,清明節是去為祖先掃墓的日子。這個清明節,我回到了我的家鄉——連州,為祖先掃墓。

早上十點左右,我們就到了鄉下出發上山了。我看見父親和一些伯伯都帶上了鐮刀、鋤頭等一些用具,我心想:“咦?不是去掃墓嗎?為什麼要帶上這些呢?

我們來到了山腳下,我一看,嚇了一大跳。哇!這真是名副其實的“行山”啊!一條路也沒有,雜草甚至高過我的頭,只能踩泥或是小草,而且山還很徒,一點兒也不好走。聽爺爺說,有的草可以摘來煮著吃,有的樹木碰到不久全身就會發癢、過敏等現象,彷彿走進了原始森林,真象探險!

到走進大山裡,才知道,原來鐮刀是用來掃墓除草和除草開路的呀!有時會由於草多過不去,就用鐮刀來除,為我們開路的,我正想著,一聽父親叫:“張曉澄,快來拜拜你的祖先!”,我連忙跑過去,學著大人的樣子,點上三支香,對著墓恭敬地拜了三下,嘴裡念著什麼保佑大家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什麼的。接著,大人們開始燒紙錢了,過燒邊說:“領錢啦!”我撿起一張,噍了噍,問道:“媽咪!這紙錢上是‘天地通銀行’出品喲!這可比你們中國銀行強多了!天地都通用呢!”母親和旁邊的大人聽了,不禁大笑起來。過了一會兒,錢燒完了。只見爺爺匆匆地走來,拉著我的手,走遠一點兒。便對我說:“等一下他們要放鞭炮,太大聲了,走遠一點就稍好一點!”,就這樣,我一會兒拜祖先,一會兒燒紙錢;一會兒就躲著炮,連續拜了十多個祖先。最後拜完了我爺爺的母親,已到山頂了。

大約三點左右,我們就回去了,我邊看著山頂上的美景,一邊感嘆:今天真累啊!但覺得很欣慰,今天子子孫孫都回來看祖先們了,他們在天之靈也會感到高興的!

有關清明節日記 篇14

常聽爺爺奶奶講,無錫有座很的古橋,叫“清明橋”。在國慶60週年放假期間,媽媽說要帶我去看看,還要幫我拍一組清明橋背景的照片,我可高興了。

我換上大紅旗袍,帶著小紅紙傘來到古運河邊,清明橋旁。媽媽說,無錫是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的城市。從有運河開始,無錫先民就傍河而居,清清的水,兩岸小橋流水,孕育了獨具特色的運河水鄉文化。媽媽說從小在這一帶長大,常在清明橋玩耍,現在來到這裡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

如今的清明橋經過修復,向我們呈現著她它的清麗動人丰姿。她橫跨在運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全橋用花崗石構築,橋欄上沒有雕飾,每側立兩個望柱,顯得十分古樸。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的景點,也是最吸引中外遊客的地方。

媽媽幫我橫拍,豎拍,指點著我擺各種姿勢,她新買了臺新相機,總以為自己是個攝影家呢。開始我對著遊人,總感覺裝腔作勢不自在,後來就越拍越自然了。遠處開來一艘古船,穿過大拱橋,徐徐向清明橋開來。媽媽又幫我搶拍了幾張。

我們來到橋下石板路上,我突然發現地上刻著字,媽媽說那是無錫話。例如“一踏刮子”意思是“全部”,“上腔”意思是“教訓人”——真有意思啊! 通過遊玩,我感受到家鄉人文風景的魅力,使我感受到:我愛家鄉的清明橋和無錫話。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把家鄉無錫建設得更美麗!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jr/qingming/djmn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