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精選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六篇

精選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六篇

一天又結束了,這一天裡,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清明節日記模板合集六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星期六時候,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掃墓,在爬山時候我看見許多油菜花,它們開得金黃金黃非常漂亮,到我們掃墓地方,爸爸就拿著鋤頭把墓旁邊泥土和長草地方,給弄乾淨,被風吹下來樹葉,我爺爺就把那些樹葉掃乾淨,直到沒有一點點垃圾時候,我們就開始燒紙錢,在燒紙錢時候我一直在把紙錢往火裡面放。燒完紙錢,我們還要放鞭炮,我們在放鞭炮時候草都被鞭炮炸爛,放完鞭炮奶奶就抓住我手來到墓前讓我說一些保佑我和爸爸媽媽話,說之後我們就下山,下山之後我和媽媽又要到外婆那裡去,外婆也要去掃墓我和媽媽還有外婆和外公一起去太太太公墓前掃墓,就這樣我和媽媽一天都在掃墓,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在回柯橋路上都很累,只好託我舅舅開車到柯橋時候已經十一點多舅舅回家之後,我爸爸就開車回家,第二天在家裡我全身都有點痛,寫作業時候還有點頭暈,那時候我才知道我生病,後來吃一點藥就好,看來我體質還不好連回老家一趟都要感冒。我和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家看到和我同歲鐵樹,它非常大我都可以在它根部乘涼,而且爺爺奶奶家還多好多植物,吊蘭、鬱金香還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些都枯萎。

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錯的,每年清明都是陰雨連綿,正好寄託人們的哀思。

每逢清明,父母都會起早,燒鍋做飯,蒸上幾碗魚肉,然後帶上我們,去給地下的親人們掃墓。爺爺的墳很近,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爸爸會用上鐮刀,細細的將墳墓上的草除去,傳說那是親人的頭髮,要輕輕梳理剪去,可馬虎不得。除完草,媽媽擺上魚肉,燒上幾柱香,放上幾串鞭炮,啪啪聲傳得很遠,似乎在提醒爺爺,兒孫們來看你了。給爺爺掃完墓,其它親人按照親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遺漏,在農村的習俗,遺漏代表著不孝順,誰也不敢擔當這樣的罪名。到了中午,我們祭完回家時,青山中,已是白幡點點,在風中飄揚。

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樣盛事。媽媽拿出前幾日採摘來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蘿蔔為主,蝦仁、豬肉為輔的餡,捏成花狀,很是精緻。每當此時,我也會捲起袖子,上陣捏果,雖然不成樣子,但蒸熟後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覺鮮美。

這清明果啊,也算是為這哀傷的清明節,增添了一點生氣。

清明節日記 篇3

在中國,清明又稱之為“踏青節”。在這個假期,首先,我花費了很多時間做作業、做運動。然後,我還幫我父母做了很多家務。

在星期三,風很大,所以我和我的朋友去公園放風箏。風颳得很猛,我們的風箏飛得又高又好。在這一天,我們玩得很開心!

清明節日記 篇4

前天是清明節,爸爸說帶我去爬青雲山。我一聽樂啦,一蹦三尺高。坐車到了山腳下,呼!和我一比,這山可謂巨人中的巨人。看著大山的面孔,彷彿大山正在對我說:“小孩子,您還是別爬了吧,可不要自不量力哦!”這下可把我惹急了。心想:不就一座山嘛,我要是爬不到山頂,我以後就不爬山了!可沒想到,困難還在後面等著我呢!剛和爸爸爬到山腰,我就累得喘不過氣來了,說什麼也不往上爬了。爸爸這下可急了,這都快到山頂了,又不爬了,怎麼辦呢?突然,爸爸管都不管我就自己往上爬了。我毛了,慌忙上前追趕爸爸。事後才知道,爸爸為了讓我繼續爬,才使出了這招“激將法”來激我的,原來如此!

爬呀爬,剛剛爬到一個夾道旁,一股股風迎面吹來,涼快極了,與山下炎熱就相差許多了。從夾道旁休息片刻,我們又準備出發了。可是映入眼簾的,確實不可能爬上去的石頭,雖然石頭上面有人工鑿開的小洞,但是看著那麼光滑的石面,怎麼也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最終沒有戰勝恐懼的我還是讓爸爸硬拉上去。到了山頂,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房屋是褐色的,農田,森林都是綠色的,水庫是澄清的,山下的人們象一隻只小螞蟻,在費力地向上攀爬著。。。。。。眼下的景色就象一幅畫,它沒有山水畫的優雅,卻賦有濃濃的詩意;它沒有《蒙娜麗莎》的安詳,卻又是那麼美麗。坐了一會,要下山了。爸爸為了試試我的膽量,所以是從西面下山的。那個地方沒有石階,全部都是平整的石面,我一看,傻眼了,這能下嗎?爸爸教給我一個小竅門:不要看前面的路,要看您腳下的路,否則您只會更加的恐懼!我試了試,還真管用!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地挪下了山。不過爸爸的話倒給了我一個啟示:再成長的路中,不需注意您前面的路是否長短或是否好壞,只需注意您腳下的路是否平整,這樣您的成長道路才會更加堅定與踏實。這次爬山可真不尋常啊!

清明節日記 篇5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裡拿出祭品,把紙錢燒,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說:“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著輕鬆和慰藉離開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老百姓依然保持著這裡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節這天,老天並沒有如詩中所寫,而是陽光燦爛,晴空萬里。

一大早,咱們全家人帶著祭品,開上車去郊外上墳。野草沐浴著春風變綠了,樹梢發芽了,柳色青青,春意盎然。到了郊外的墓地,大人們準備祭祖,先把美食獻上,再圍在墳頭焚燒紙錢,最後大家恭恭敬敬給先人磕頭,送去咱們的思念。之後,咱們又玩了一會兒,到了中午就回家了。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咱們要牢記先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認真做好應該做的每一件事,不辜負大家對咱們的期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jr/qingming/k7q0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