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範文14篇

論語讀後感範文14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讀後感範文14篇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1

《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與他的弟子的言行的書。《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夫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是我們許多人耳熟能祥的,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今天仍然能為我們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供一份溫馨的勸導。于丹教授的《論語》分為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交友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七個部分。為我們很好的詮釋《論語》的精華。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你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海鷗無法改變大海的寬度,

但它改變了自己翅膀的力度;

雄鷹無法改變天空的高度,

但它卻改變了自己振翅的強度;

同樣,我們也無法決定人生的長度,

但我們可以拓展它的寬度!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2

這學期,老師組織我們閱讀《論語》,我每每被孔子的情懷所感動,有了很多收穫。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發展中,孔子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孔子之善教,在於以自身無比之精誠、無限光輝之德的人格來感召學生,引發其竭力求學明道而不肯休止。學生自覺開啟自身生命真誠來契接孔子之教訓,竭盡所能以奮進,使生命愈發精純。孔門師生互以生命之真誠相感通,於此見之。

孔子不怕困難,始終堅持學習,孔子不論貴賤、貧富、智愚,都熱心教導,開創了中國平民教育之先河。這種精神值得每一位現代教師的學習,我希望我們的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才能,分別採取不同的方式加以指點,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反省,鼓勵學生學習和思考相結合,還要經常向孔子,能坐下來與學生多談心,多交流,誘導學生立志。也就是說,我希望我們的老師除了教授我們一般的知識和技能外,尤其要重視對學生人格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孔子不但有大度的氣概,而且做事從來都一絲不苟,對自身要求也非常嚴格,現代許多人已拋棄了這種觀念。我是一名高一學生,目前雖然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我深知自己還有許多缺點,我做事缺乏耐心,我做事沒有執著的追求,我做事沒有堅毅的品質,我與人相處並不是很大度,我對自己還缺乏嚴格的約束,這些都嚴重製約了我的發展。讀了《論語》,瞭解了孔子,我幡然醒悟,我的學習生涯還很長,我要好好珍惜這珍貴的學習時光,我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豐富知識,還有培養優秀的品德,我要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中學生。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品讀經典文學能讓我們從前人的經驗中得到許多知識和感悟,從而更好地修繕自我。近段時間我再次認真閱讀了《論語》,又一次與孔夫子產生了跨越時空的思維碰撞。

《論語》是敘述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全書圍繞著“仁”“義”講述了其對學習方法和思想修養上的認識,我從中領悟到了許多東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全書中我印象頗深的其中一句,它給予了我學習上莫大的啟發和幫助。大家都說,三年級到四年級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大坎,在跨越它的過程中,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如每當在課上遇到較難的知識點,跟不上老師的思維時,弄不懂時,我就會在課後認真把所學的`知識不斷溫習鞏固並細細咀嚼。經過這段時間的反覆學習,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數學這門科目有了新的領悟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同時,書中的“言必信,行必果”這一句也讓我明白瞭如何健康地成長,更好地做人。記得有一次,好朋友宇傑約我週六一起去書店買書,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週五的晚上,姑姑說:“小川,明天我帶表哥去漂流,你要不要一起去?”其實我內心十分渴望去體驗一把暢快淋漓的漂流,可是想到自己已經答應了朋友,不能言而無信呀!我就果斷地對姑姑說:“我不去,我已答應朋友一起去買書了,我不能違約!”姑姑就笑哈哈說:“小川,你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姑姑很喜歡你!”我雖然沒能體驗到自己盼望已久、十分嚮往的漂流,但我收穫了比去漂流更大的快樂——言而有信。

《論語》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是因為其歷史年代的久遠,更是因為其亦師亦友的美好形象。它把仁與義的美好修養、道德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更好地做人,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4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每每讀到《論語》中的這句話,總會生髮些許感慨。是啊,在這浮躁的時代,人們總是知易行難。臨睡前腦海中的激情澎湃,在第二天卻連早起都做不到。人在做事前說得慷慨激昂,似乎一切艱難險阻都無所畏懼,卻在實施時,由於自己的懶惰和好逸惡勞使計劃往往以失敗告終,不僅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還使別人對自己的信譽產生懷疑。

聞一多先生說“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他似乎並沒有“說”,但他卻刻苦研學,不屈不撓,實現真理,不顧一切,做出了輝煌的成就。回顧往昔,又有哪一位偉人不是像聞一多先生一樣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呢?大禹治水,我們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卻不知他三次在家門前駐足的嘆息與淚水。絕世智者臥龍諸葛為興復漢室,一生鞠躬盡瘁,積勞成疾而死,只為報三顧茅廬之恩和踐行對先帝劉備的許諾。周先生總理從小立下巨集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的努力和不斷奮鬥,使他沒有辜負這句話,他所建立的豐功偉業,使中國人民敬仰,也贏得了世界人民尊敬。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表明的'不僅僅是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亦是對社會和國家的信譽的保障。為人民服務不僅僅是社會的口號,如今醫療保障,城鄉建設,脫貧攻堅戰略等民生政策的實施和不斷改善,是社會對其承諾的踐行。國家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不斷髮展進步,使中華民族的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多邊貿易,對外開放,現代絲綢之路亦是國與國之間的承諾。

吾輩若欲成芳華,必須無問東西,走遍風雨兼程。與其對別人侃侃而談自身星辰,不如用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斬破眼前的黑色長空,用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使心中的夢在汗水的澆灌下熠熠生輝。只有無問東西砥礪前行,夢想之花才會燦然開放。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5

這學期以來,學校轟轟烈烈地舉辦了讀《論語》的大型讀書活動。每週星期二早讀課上校園裡到處都能聽到讀《論語》的琅琅書聲。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受益匪淺,從中領悟到了許多學習、做人上的道理……

在學習方面,有許多名言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既能認真學習又能按時溫習,不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嗎?這句話讓我明白了複習的重要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而不能滿足,教導別人要不知疲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這句話中,我讀懂了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我們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與此同時,我聯想到自己以前的`學習態度:學習了新知識卻不知溫習,取得了一點成績便驕傲自滿,自以為是,我為以前的行為深感慚愧。我們應該向孔老夫子所說的那樣,做到“學而不厭”,這樣才能取得不斷進步!

在做人方面,也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說話要誠實守信用,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有修養的君子嗎?我們要不斷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向古代的“君子”看齊。“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讓我們明白了:要注重忠實誠信,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聯絡到生活實際,我不禁聯想到社會上存在的許多欺詐行為:假冒偽劣產品不斷湧現,以次充好,欺騙顧客的現象屢屢發生……這些行為實在可恥。同時我們也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不同不相為謀”等名句,時刻告誡自己:要向榜樣學習、看齊,從他們身上汲取進步的力量。

《論語》這部著作是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結晶。它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每讀一遍都會讓你有不同的體會,令你百讀不厭。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6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方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通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露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事的原則。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裡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工業文明的社會裡,于丹的論語讀後感所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暖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想,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對映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行修養,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7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傳統文化》的書,其中我覺得最有道理的是孔子的《論語》八則。

《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讓我回味深刻。其中,我記憶最深的有這兩句是:其中一句是,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意思是:孔子說,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地積累知識;勤奮學習,從不自滿;教導別人,從不厭倦。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我認為孔子這句話說得十分有道理,別人來請教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要謙虛,要耐心的教給別人,不能厭煩,這一點,我覺得我做的不是很好,因為有時候朋友來問我問題時,我因為自己的一些私人的事情,會拒絕他們,我以後一定要改正。我們學習是永遠不會學完的',所以我們不要對學習輕易滿足,我覺著這一點,我做到了。我看到有的同學比我學習好,我會把他看做我的榜樣,去追趕他。追上後,我還是不會滿足,我會再去追趕更好的同學。

另一句話是: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思為下矣。意思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人,是最下等的人。

背過這句話以後,我想:我是第幾等人呢?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的人,也不是遇到困難才學習的人,更不是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人呀!那我應該就是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啦。這正像《論語》八則中孔子說的那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民以求之者也。我想,我就是這樣的人吧!

通過讀《論語》八則,我懂的了更多的道理,使我改變了很多,我會把我的缺點儘量的改正,把我的優點發揚。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8

初讀《論語》,無外乎“之乎者也”,無外乎“仁”,無外乎“克己復禮”,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長,越來越覺得,《論語》是我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汪國真曾經說過:“我不管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是啊,人生百態,誰能夠一生無憂呢,孔子在許多人的眼裡,不過是個渺小的夫子,可真正懂得孔子的人,都認為孔子是個聖人,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論語》一書,有很多精闢的話語,其中我認為能夠真正形容孔子的就只有這句:知其不可而為之。

生活中的我,不善辭令,苟於言笑。是《論語》教會我堅強是人生的準則,永不放棄,永不拋棄。於是,我對生活中的許多應接不暇的事情都付諸一笑,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泥濘,我都會堅強到底,永不服輸。我堅信,堅強為人是智者的'選擇,我無悔於青春,因為我有堅強的人生。

堅持,是一種無愧於心的表現。孔子一生周遊列國,在當時,它的學說並沒有被應用,也很少有君王重視,但孔子堅持了一生。它認為自己是對的,不被採納的意見,不能阻止孔子前進的道路,孔子一路坎坷,但是他的成就是當代人無法想到的,一絲文明的曙光照耀著中華大地,映出來的是孔子,是大成至聖的先師。這是孔子一生堅持的結果,當年嘲笑孔子的人,都被淹沒在歷史的波濤之中,只剩下了孔子。

《論語》一書,可以說的上是中華民族的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而珍重堅持到底的精神更是《論語》教給我們的瑰寶。有了它,我們可以戰勝一切艱難危險,不畏人生中的坎坷,不屑於路人的嘲笑。

每當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都會靜下心來,默默地詠讀《論語》,覺得有一位千年前的智者在告訴我一些道理,這已經使我一生受用。

在低谷裡,我遠眺山峰。

在挫折中,我笑納苦果。

在淡薄裡,我靜思明志……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我對這句話頗有感觸。

記得在我剛上國小時,根本沒有什麼時間概念可言。每到星期天,我都會將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玩樂上。一旦到了該寫作業的時候,心裡總會想著:再玩五分鐘吧!再玩五分鐘吧!五分鐘過到了,我卻絲毫沒有半點動靜。因為我又想著:反正時間還很長,再玩一會兒吧!就這樣,一拖再拖。終於,在太陽落山之際,我的作業本上一片空白,比那初開的梅花還要白淨。週末我依舊重蹈覆轍。於是,我每週末都會通宵寫作業,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星期一頂著雙“熊貓眼”就去上課了,不過,好在我在家人和老師的幫助下改正了這個壞毛病。

長大後,我再憶起自己曾經因為玩樂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時,總是心如刀絞,忍不住感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溫故知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之前學過的知識,可以使我們得到新的體會。

曾經有這樣一篇文章,寫著:“羊吃草,總要吃很多次。第一次,將草吞入腹中。吸收草內的部分營養,那些未被吸收的草就會被羊吐出來,再一次被羊吃掉,再一次……直至營養被它完全消化,它才會停止這個看似噁心,滑稽的舉動。”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每次吃飯時,都要將口中的飯菜咀嚼成碎粒後吐出,然後吃掉,再一次吐出,然後吃掉……這樣反覆重複三次。他每本看過的'書都會定時重溫,這樣他所學的知識才不會“流失”。

連尚未開發靈智的動物和幾千年的古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們哪有理由不明白?我每年除了看新書,也會在閒暇時看一看之前讀過的書,這能使我讀起來更方便,並且可以順便鞏固我之前學過的知識。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放下手中的遊戲機,溫習一下是之前學過的舊知識,這樣可以使你的自身修養更進一步,在知識方面奠定牢固的基礎。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10

《論語》作為孔子思想的精華,中華文庫璀璨的書籍,給人們帶來了許許多多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閱讀《論語》不僅使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可貴,而且領悟到了了孔子精神在現實生活中的延續。

《論語》中記載的瞬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則是這樣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樣的樂趣是最純真的`,最自然的。相比於我們現實生活,那些玩遊戲後的熱愛,卻是非常的不自然的,不純真的,他們帶給人只是一種暫時精神上的快樂,而這種全身心的根源,卻是最本真的樂趣所在!

而且還有一則: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使我們不僅體會到這他的堅強樂觀,而且體會到對生活的熱愛、渴望和激情,從而使得他最後的成為孔子最得意的門徒之一,這樣的高尚品質又怎能不令我們學習呢?想想我們現在在衣食豐厚的社會裡,卻經常抱怨著各種各樣的不滿足,比比閆慧,這樣的樂觀,這樣的曠達大度,這樣的能把自己的胸襟籠罩世間的萬物,這種精神我們又怎能不學習呢?

閱讀《論語》,還是我還發現了許許多多在自己的不足。因為《論語》中孔老夫子對許多的生活中許多的“惡”,以及許多社會的不美好的一面都作了抨擊。比如: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所以,我以後也一定要最好遵守這些品質,成為一個高尚的有道德的良好的公民。收斂自己的不正當的行為,端正自己的思想,像孔夫子精神光芒發揚到我的生活中和學習中去。

這次閱讀《論語》的體驗,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種精神震撼,而且是道德品質的提高,以及是各種各樣美好品質在我思想上的延續。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11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麼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於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託,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對映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無畏。在於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並用輕鬆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12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國小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可是我發現:楓樹“性惡溼”,不宜生長在江邊.我又查閱了一下,發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江邊的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採取第二種解釋.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現在大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於爭論之間,還是選擇第一種更為妥當.”老師還誇我善於思考、探究呢!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說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境,保守自己的節cao!我們應勇於挑戰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13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後裔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其遠祖遂成為宋國貴族孔子出生於魯國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為士。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學無常師尤其留意於周代的禮儀制度以恢復周初的“德政”為自己的理想並很早便以博學知禮而名聞遐邇。

“儒”在甲骨文中作“”象形字本義是沐浴儒身指那些以為人相禮祭祖祀神為本質的人。因相禮前他們必須沐浴齋戒故稱之為“儒”。

說到了儒家經典就自然要提到《論語》。“論語”二字的解釋有很多。《漢書·藝文志》曰:“《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即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說法有很多很多現代人一般皆從《漢書》之說將其理解為語言的論纂用現代漢語說就是語錄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對孔子言行的追記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論語》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私人著書的.開始它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潛在我們的生命中熔鑄成我們民族的個性。

《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此中“仁”出現過109次它是一切理論的中心。

說到為人處世孔子提倡的是自愛和愛人,說到為政治國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

總之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統帥著忠恕孝悌寬恭信敏惠智、勇剛毅等諸多道德規範。

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的潮流相背離的如政治上的復古傾向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對婦女、勞動的輕視等但瑕不掩瑜祖先具有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為之驕傲的。

論語讀後感範文 篇14

孔子的言行思想被弟子所記錄,著成《論語》,20篇文字鑄就了儒家的經典,融入了中華文化,體現了孔子的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人生哲學和教育理念。“論”即論纂、“語”即言行,圍繞著“仁”這一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進行闡述。

“仁”,是孔子提倡的人生哲學,也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關於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愛人也。”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他一貫堅持的,也指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其次是人格的塑造,或者說是自我修養。在孔子看來,誠信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儒家還非常具有反省精神。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也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傳承幾千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其仁者愛人的核心思想是古今醫者信守的醫德準則,其仁愛、重道、中庸、講究誠信、注重禮儀的核心內容與現代醫院管理的醫德醫風建設、規範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塑造完善的醫院文化息息相關。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眼下尷尬的醫患關係,愈發覺得孔子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華所在。在工作中,醫生和患者若能嘗試換位思考,我們的醫生便會更負責,更有耐心,態度更好。而患者也會更配合,更理解,更支援醫生的工作。若我們醫務工作者秉承“仁者愛人”、“恕”道的儒家核心思想,就能夠讓醫患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若你我做到,我們就能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係,邁向孔子所講的“醫患大同”!

標籤: 讀後感 範文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xy/duhougan/4lq1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