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精華】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十篇

【精華】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十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十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格列佛遊記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它的的作者是英國的斯威夫特。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英國一個酷愛航海旅行的人。他年青時學醫,後來在海輪上擔任外科醫生,多次環遊世界,到過許多地方,有過不少的奇遇。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馬國的四次遊歷。

文章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社會的主宰,而人則化作髒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教師,是一群普通的人所從事著的一份聖神的事業。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所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在於自己的理想。通過閱讀(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使我對愛,對教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有句話說:“活在當下”。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雖然從出生到長大,基本是家長在為自己做主。但今後還有漫長的幾十年,仍然有自己選擇的機會,是選擇努力踏實地度過還是空虛而歸,全在自己。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我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覺得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教育的最終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一個人具備品德的高尚?我想: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他為金錢去奮鬥還是為理想奮鬥,只要是努力的奮鬥,公平的競爭。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時時去幫助別人,他都可以說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資訊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教師人文讀本)裡面的文章都是經過編者精心挑選編排的。每篇文章都在寫我們教師。第一篇文章(名師)就深深打動了我。文章中講述的幾位老師,都是一些名師,從一些瑣碎小事,從不同的角度,表現出平凡老師的不平凡之處。這幾位老師無愧於“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這些名師讓我懂得了要用良心去對待每一位孩子,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用良心去教育每個學生。

書中有一篇(我不知道該怎樣進行教育——關於陽陽的故事)的文章,在很多教育文章中我都曾經看到過。不禁讓我想了很多。在自己短暫的教學之路上,也碰到過不少象陽陽這樣很有個性的孩子。他們中大多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表揚和認可。而我們則往往被他們的調皮、豐富的想象力給嚇到,不願意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甚至說話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對他們往往是很嚴厲的。而陽陽的老師總是鼓勵他、提醒他、點撥他……他覺得老師是自己的朋友,心裡話都願意和老師說,同時對學習也產生了興趣,陽陽變得非常優秀。我不禁感嘆,陽陽遇到了一位好教師。

不管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我們老師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受到老師一直在關注著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包圍著他們。

教師要以“四真”贏得學生,而不是用教師權威壓服學生。“四真”即:“真情實感,真抓實幹,真才實學,真知灼見。”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當中去,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猜測和武斷地下結論最容易傷害孩子純潔的心靈。用心靈走進心靈,這既是教育的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身,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給孩子真誠的愛,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教師人文讀本)讓我更懂得了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才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蘇霍林斯基曾說:“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裡,誰有耐心和細心,誰就能取得成功。” 徐匡迪先生也說過一句話:“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這本書裡面的故事,裡面所說的每一句話,所講授的每一個道理,在今後的道路上會成為我從事教師職業的指明燈,教育者之人格,需要不斷的勵煉。

我們要用愛去教育學生,“要學生親其師,教師必須先愛其生”的道理,相信我們經常會談到,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熱情地幫助每一位學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才能使每一位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本書中也說到:人文精神博大精深,但首先是愛,惟有了愛,我們才能成為一個育人之人。我們愛祖國、愛同胞、愛親人,當然也愛自己。愛科學、愛藝術、愛自然,但我們對教育和可愛的學生應付出更多的愛。在愛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堅守和充分我們為師的一些基本觀念:平等、真實、守信、博學、崇德…這些是我們立足於世的根基,是我們生活的座標,也是我們為人師表的基矗

首先,教師要抱著一顆愛心,師生共建“民主”的教學氛圍。“要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首先要放下“教師”架子,以真實又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流,消除學生的疑慮和畏懼,讓他們敢與老師講真話,樂於和老師講心理話。在課堂上的我,有時侯會不經意就出錯了,學生會毫無顧忌的指出來,我也欣然接受。教然後知困,學而後知不足,與學生民主平等,真誠以待,平等對話,彼此有了收穫。他們也會將一些競賽題目等他們喜愛的知識來考考我,久而久之,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就會既平等又和諧。成績差的學生往往比較有自卑,在課堂中有好勝的心但缺乏取勝的力,在平時希望親近教師卻又怕被老師看不起,對於他們來說更需要教師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撇撇嘴、搖搖頭、瞪瞪眼、皺皺眉都可能挫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而點點頭、笑一笑、蹺蹺大拇指等細小的動作都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其次教師要有慧眼,學生的潛能是靠教師去發現,去挖掘的。(學習的革命)一文告訴我:“做教師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你才會認真地教每一個人。”我領悟到,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當我看到書上的這一個片段時,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有很多孩子在學習上特別懶惰沒有吃苦的精神,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激發出熱愛學習的慾望,讓她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那樣才會有動力。比如,面對成績落後的學生,老師首先要從心裡接受他們的差異,認同他們的學習認知能力,放大他們的優勢,從內心接受他們,喜歡他們,冷靜思考他們目前的狀況,找到問題所在,想辦法一點一點幫他們把基礎補上,把能力提高。發自內心的關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能感動學生的,它能讓老師耐心指導,能讓老師想方設法和他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內心的關愛也能讓學生感到無比的興奮,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求知充滿渴望。我們身邊很多優秀的老師,她們用無私的愛,用真誠的心,去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讓他們更好地成長,更健康的發展。

最後教師還應該是一個全才,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個競爭的社會中,工作中的人,不僅要學習實踐知識,還要不斷充實理論知識,因為知識也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舊的知識會不適應這個社會快速前進的車輪,你不努力去學習,就會被社會淘汰。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人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但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更新,尤其是網路媒體的崛起,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遠遠不止課堂教學一種形式,學生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也日趨多元化,教師要想維護其在知識上的權威地位,並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方面正確引導學生,教師擁有“一桶水”已遠遠不夠了,教師應該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所以,教師要學為人先,與時俱進,做適應時代要求的學習型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資訊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著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就會得到的是更多的愛和尊重。

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在教學過程中優化實施素質教育的人文環境。具體地說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尊重學生的愛好,給學生一種期待的目光。

陶行知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為此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愛好,給學生一種期待的目光。面對學生眾多不足稱道的小愛好,老師應多一份理智,少一份衝動。

二、尊重學生的差異,給學生一種進取的力量。

差異普遍存在。人的知識有多少,能力有大小,學生是一個有著強烈求知慾望的發展中的人。尊重學生的差異,要有足夠的精神力量去關心他們,要有包容的愛心去激勵他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他們的轉變。不能以教材和考綱為本,必須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本,給有差異的學生一份公正,讓他獲得一種進取的力量。

教師在與學生相處中,應當主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祕密,給學生一份自我料理的土壤。

尊重學生個體,營造一個讓他們樂於生活其中的溫馨世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善師生關係,切實優化素質教育的人文環境,才能喚起學生生命的全部熱情,使學生心扉得以敞開,情感得到釋放,能力得到發展,個性得到張揚

情感有遷移的功能,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遷移到學習上,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教師看到的將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漲,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

教師首先要放下“教師”架子,以真實又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流,消除學生的疑慮,讓他們敢與老師講真話,樂於和老師講心理話。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我能行”。教師不能總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評判學生的勞動結果,任何的輕視和諷刺都可能讓學生從緊閉心靈之門,不再與老師真誠地交流。因此,教師應積極支援並參與學生引發的問題的討論,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積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樹立自信。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無錯原則”。正面看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各種活動,理解他們可能出現的錯誤,允許、容忍學生的錯誤,做到“讓敢於發言的學生不帶著遺憾坐下”,“對每個積極參與的同學都畫上滿意的句號。”

教學活動是學生知、情、意的綜合體現。融“智慧碰撞、情感交流”於一體的師生對話,會保護和滿足學生情感的需要、自主活動、成功展現自己的需要,同時也帶來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這樣,學生們也從老師給他們的熱情的、語重心長的話語中,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友好、尊重、理解和期望。這一做法,使學生的苦惱和困惑得以消融,幫學生辨明瞭是非,明確了前進的方向。老師的愛心換來了學生進步的信心;老師的熱心、誠心贏得了孩子們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顆顆純真的心。

蘇霍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裡,誰有耐心和細心,誰就能取得成功。”讓我們通過飽含愛心、耐心和細心的情感去打動學生的心絃,使校園不只是成為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學生精神的家園。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當讀到考試壓力的時候,他說他自己也有考試的壓力。考試的時候,特別緊張,像韋達漢一樣手心冒汗,手裡總想抓點東西,情緒很興奮。

當讀到成績好就等於快樂嗎?我問軍會選擇做專題研究還是照常寫作業呢?他選擇做專題研究,原因竟然是專題研究用不了十五天,剩下的時間就可以玩兒了。

當讀到“我也有目標了”一章時,文章中寫到崔高芬哥哥各種好習慣,崔高芬同學卻說他是“怪物”時,我問軍對崔高芬的哥哥有什麼看法,軍也覺得崔高芬的哥哥是個好“怪物”,他能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把書都排列整齊,他讀書有目標,有計劃,他說他也要向崔高芬哥哥好好學習,把圖書漂流的書也制定一個讀書計劃。

當讀到崔高芬向哥哥請教不會的題,哥哥指出她的錯誤時,軍搶著說“我也有那樣的錯誤,一看到閱讀題就害怕了,也不看提示,也不去思考,直接跳過去不做,其實後來看看,那些題並不是太難。”聽了他的話,我也找出了他考試時出現空題的原因。

當讀完最後一章時,我問他覺得考試是什麼,他說不上來。我趁機告訴他書裡寫的“考試是檢查你平時學會了多少的一種方法。”“只要你平時認真聽講,做好課後作業,考試的時候就不必緊張,即使考不到滿意的成績,只要你查漏補缺,把不會的學會了,就達到考試的目的了。”我看出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老師的話:升在班裡是比較早熟、個性沉穩的男孩子,他很有主見,也很愛思考,他的讀書筆記完全是自己完成的,令我讚歎。《天才特訓班》交給他讀,我忠實記錄了他的原文,沒做任何改動。升的爸爸說,這本書令他受益匪淺。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幼兒教師 讀書筆記。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著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個小改變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寶,對他的改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那麼驚喜。孩子年紀小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不要給以孩子過高的期望。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在他實際的基礎上發展,而不是作別的孩子的複製品。所以當他學會寫第一個字.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現在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援。不要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裡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為愛他關心他養育他的父母,更不應該有這樣消極的想法。應該用你的溫暖去呵護他成長,讀書筆記大全《幼兒教師 讀書筆記》。

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找別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調皮鬼一類裡的孩子,為什麼他們總是在犯錯之後還是改不過來?其實他們的心並不是真的很壞!一直想和老師作對!而是我們給了他們認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這麼想的:大家都不喜歡我,連老師都說我不聽話。乾脆壞到底吧誰也不敢來惹我!這樣總比悶著好。這樣的例子我身邊也有發生:我班有一個小孩很好動,跟人家接觸的時候動作特別粗魯,常傷害到別人,他的力氣也比較大,常喜歡起腳踢向別的小朋友。他的行為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奈的發洩,因為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裡很難受。其他老師對他的態度都是很嚴厲的。有一次,我上課我故意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誇張地表揚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來他像變了一個人很安靜專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讓讓他把教室裡的油畫棒盒疊好,他一個人忙得滿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疊整齊!之後還問我“老師,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嗎?”當時我對他的舉動感到無比的震驚!確實,我給他的信任讓他感到很自信和驕傲,因為老師已經認可他是個能幹的孩子了!

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常告訴孩子們,你真棒!!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今天,天空陰沉沉的,太陽躲到雲彩裡睡大覺了。我拿起了《弟子規》這本書,細細地品讀起來。讀到“父母叫,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時,我深受啟發。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讀到這裡我感到非常慚愧。平時,每當爸爸媽媽教育我怎麼做人處事時,我只會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罷休,有時氣得爸媽哭笑不得。

總之,通過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以後要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再也不讓爸爸媽媽操心了。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對教師智慧,劉教授總結的非常系統簡潔,“課程智慧---吃透教材,補充教材,更新教材”,“教學智慧---傳道,授業,解惑”,“管理智慧---民主管理,管理技巧,教師威信”。

劉教授所談論的課程智慧給我最多啟發,其實我們做教師的大部分對吃透教材都能做到,但是也僅僅停留在吃透教材這個階段,沒有走到“補充教材和更新教材”的階段。應對大學聯考,學生成績的確是我們必須關注的,但是站在教材的角度,我們只能仰視大學聯考,但是如果跳出教材,我們是否有俯視大學聯考的可能?這是我追求的境界。

我喜歡的話“理想的生活就是流浪,真正的流浪是精神流浪,不斷突圍,不斷更新,不斷去尋找新的方向。”“讀書是很美妙的事情,很愉快。”現在還記得他在廣州華南師大給我們上課時說的,他從來不怕塞車,因為手邊有書,可以隨時看。我也愛讀書,珍惜時間,所以我是最沒有耐心等待的,總認為的浪費時間。現在我的包中也就放了書,等車時,等餐時,等人時拿出來哪怕讀上幾行,也感覺時間沒有浪費,人也就會變得從容、淡定。

我也很同意劉教授所說的,教師首先要過人的生活。老師首先要熱愛生活,享受生活,而不是總是談犧牲,過苦行僧的生活。所以,我們不僅僅需要的是教學上的智慧,更需要生活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高度,做智慧的老師,享受教學,高質量生活。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你可曾讀過《海底兩萬裡》?當我讀完這部作品時,我的感觸頗深。這本科幻小說講述的故事真可謂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

納斯和僕人康塞爾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誤進“諾第留斯”號後的種種經歷。儘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在他的文章裡絲毫看不見虛偽的痕跡,反而真實而驚險的冒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凡爾納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他巧妙地將科學與幻想結合起來,將水下的生物描繪得淋漓盡致。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髮,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衝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令我讚歎不已!

撇開別的不談,就來說說內容情節吧!開頭小說就讓我走進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麼飛走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讓我看了感到刺激不已,法國人阿龍納斯、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進入神祕的“諾第留斯”號之後和尼摩船長一起在海底作類似的環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巧妙。我記得“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林,但是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使人“跌到”,可是,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困難,我們就要像阿龍納斯一樣,決不唉聲嘆氣、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計去克服困難。還要做到在哪裡跌到就在哪裡站起來,堅持到底,那麼就是成功的開始。《海底兩萬裡》這部小說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極其驚險的氛圍,給我們以視覺上的享受。這真的是一部值得我們閱讀的作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書不愧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你“走”一定會有許多收穫,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它讓我受益匪淺,書中主要說了:由於黑柳徹子小時候的無知,而讓人們誤認為她叫小豆豆。小豆豆因淘氣被原校退學了,因禍得福,她來到了美麗而又奇特的巴學園。而她在小林校長的精心愛護下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那個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就因常人覺得應該做好,卻被她“搞砸”的事,在作者充滿自嘲與調侃的筆下,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那歡笑,令我們感受更多的卻是她那純真、善良、樂觀、積極向上的天性和那傻乎乎而堅定的信念,可能就是這種傻的信念,而又讓她走向成功的道路!

讀書筆記作文 篇9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劉心武小說》。我覺得書中讓我難忘的文章是《第八棵饅頭柳》。這篇小說講的是,丈夫出門後,妻子會在陽臺上看著,在第八棵饅頭柳那,可以看見丈夫的身影,終於有一天,因為小小的陰差陽錯,夫妻間的真摯的愛意才像化不開的濃霧,瀰漫在這千字文中。

世界上有好多種溫情,可能用幾十萬字去描述,仍嫌不夠。而這篇短短千字文章,可以感到沉甸甸的夫妻之愛壓在心頭,揮之不去。它告訴我們真愛是深埋在心底的,它使得夫妻間的情感隨生活和歲月的流逝而日益刻骨銘心。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夫妻間的對白:妻子觀望第八棵饅頭柳的祕密,“每次她總是欣慰地在預計的時間裡預計的位置望見丈夫寬厚的背影,特別是那隻經丈夫設計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揹包,她總是默默地對著揹包送去她的祝福。”丈夫在電話對白,“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別看我進門的時候跟沒事似的,其實,我一走到那棵饅頭柳下,就忍不住抬頭望咱們家的陽臺,咱們家的窗戶,有時一站好幾分鐘,特別是晚上,那一窗燈火,讓我心裡好愛你們!……”。文中通過夫妻間的對白,展現了夫妻間的愛不必大起大落,不必拘泥於形式,心中有愛,就不必在乎距離的遠近。

夫妻,因為愛生活在一個屋簷下,走到一起,從完全沒有關係發展到一種人類最佳的愛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的兩個人,又難道還不值得彼此珍惜嗎?愛是相互的,自然有付出才會有收穫。如果沒有付出,那麼愛早晚離你而去。夫妻之愛是需要互相經營的,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體貼,多一些溝通,才能幸福地相伴一生。

哲人說:“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的是詩篇,其餘則是平淡的散文。”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如果說戀人之愛醇如酒,讓人陶醉,那麼夫妻之愛就淡如水,那一份默契,那一份相守,那一份關愛,雖然不轟轟烈烈,纏綿悱惻,但讓人在平淡之中慢慢地品味到越來越綿長,細膩的真情至愛。這也許是夫妻之間最本色、最長久的愛戀。

劉心武不僅是宣傳家、政治家,還是教育家。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他的小說魅力在於緊跟時代步伐,但又不隨波逐流;重視小說藝術性結構,文體語言力求創新,力求個性化、精細化,同時在字裡行間傳達著深刻的道理,《第八棵饅頭柳》就是這樣。

讀書筆記作文 篇10

我們學了一篇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它的作者是英國作家王爾德。主要寫了:從前一個村子裡有座漂亮的花園,孩子們非常喜歡到那裡去玩耍。有一天巨人旅遊回來了,看見孩子們在花園裡玩耍,非常生氣,把他們趕出花園。當我讀到村子裡又鮮花盛開,巨人的花園人仍然是冬天時。我想:巨人啊!你應該讓孩子們進來,這樣你的花園就不是冬天了。

有一天,孩子們又從花園的破損處鑽進花園玩耍。可是巨人又生氣了,又凶狠地把孩子們趕走了。一個男孩用愛把巨人的心感化了,巨人終於明白,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是自己的任性、冷酷趕走了春天。從那以後,巨人和孩子們在花園裡快樂地玩耍。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有愛心,樂於與別人分享快樂,自己才能更快樂。做人不要太自私,否則你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xy/dushu/5gy9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