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14篇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1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14篇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的人間悲歡情愁,讓古今多少人流下了惋惜之淚。

在我讀第一遍的時候,曾以為大觀園是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但重讀後我發現我錯了,這燈紅酒綠的生活掩蓋了社會骯髒黑暗的一面。小說中穿插著許多愛恨情仇,我也從中明白了很多。

書中我最喜歡林黛玉的《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喟嘆的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悲哀,也許在不久後的他年,不光林黛玉自己,就連大觀園的一草一木也都消失不見了吧。縱使純潔如妙玉的人,最終也落個狼狽收場。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最淒涼的一句聯,也是林黛玉對自己結局的最為精準的預測。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是孤獨的,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就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她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只有一個丫鬟在為她默默哭泣。賈寶玉,一個外表柔弱還帶著點天真的男孩子,也許到最後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可能是看破了紅塵吧。姐妹們都成家後,他的內心漸漸成熟了,但還是被騙與寶釵成婚。美好的青春就這樣斷送了。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感慨萬千,它豐富的內涵又有幾人能夠參透。一首《葬花吟》怎能概括的盡,真是一紅樓一世界。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2

今年寒假,我看了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使我感動,王熙鳳的種種作為讓我恨不得跑進這個故事中把她害死,《紅樓夢》在中國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傳神地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

《紅樓夢》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反映了複雜的社會問題,揭示了深刻的人性、世態炎涼、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的哲理。

《紅樓夢》是寫賈家、王家、薛家和史家發生的事,主要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和史湘雲。在這部小說中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林黛玉的特點可用“悽美”概括;薛寶釵容貌美麗,舉止嫻雅;王熙鳳非常毒辣;史湘雲則豁達開朗、豪放。

在這部小說中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人物使我意義深刻。賈寶玉號怡紅公子,出生時嘴裡含著一塊玉,成為賈母的寶貝,他的詩雖不勝於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李紈等人,卻有一番風韻。賈寶玉在其中也是一個可憐的主角,賈母讓他與薛寶釵成親是賈寶玉所預料不到的,他的心中只想著林黛玉,最終還是依了賈母他們。

林黛玉與賈寶玉相比之下還是林黛玉可憐得多!林黛玉從小體弱多病,很少麻煩他人,只因她與賈寶玉相愛。最後由於賈母讓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正病著,她想念賈寶玉,不久後就死去了。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3

春,靜悄悄,雨,滴嗒滴嗒,在窗戶上作畫。雨過天晴,陽光耀灑,躺在我的膝蓋上,我又捧起了這本書——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

賈寶玉和林黛玉是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文章的開頭以很神奇的一塊石頭來展開文章,此外這本書還被稱過《石頭記》。這本書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封建社會賈府從盛到哀的全過程。

在這多彩的文章中林黛玉初入賈府時,作家曹雪芹花了重筆墨繪出了一個為自己的利益而見風使舵的鳳辣子王熙鳳。王熙鳳在那一次中出盡風頭但在後來王熙鳳卻自殺了。

我認為賈府其實就是一朵花,是命運養得一朵花,花的一生是一波三折的,從原本那朵弱不禁風的,經過命運的整頓,花會開得更美更繁盛。花苞小小的受到營養,汲取多樣的營養,讓花瓣一片片完好的長出,成為命運手下最美最堅強的'那一朵花,命運將會特別的顧及你。每個生物都會有哀弱的時候,花凋了,但她卻依然堅持著。堅持著不讓別的花有機會超越自己,終究有一天她會掉有灰黑的泥土裡,不再如盛期。

曾經,我以為世界上的時間能倒退,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再也回不去了,當你回憶往事有太多的彌留遺憾,不過時間不復返了。既然你已經錯過了自己的美好年華那為何不提醒別人珍惜當下呢?

活在當下,珍惜當下!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4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在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中,我為林黛玉犧牲了太多眼淚,就是她那清靈秀麗而又多疑多妒的氣質吸引了我的目光。黛玉的一生就是一個悲劇,她與寶玉兩小無猜的戀愛也是註定的悲劇。黛玉瘦弱的身體、孤傲的個性與自定終生行為都不是賈母所喜的。於是,她懷著純潔的愛對世俗的憤怒離開了塵世間,實現了她:“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的誓言。

黛玉小小年紀,父母便離世,過著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她常聽母親說,外祖母家與別人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率真與鋒芒去抵禦,抗拒侵害勢力。

黛玉的.淚所表達的是世間最貞潔的感情,是對“異端”的崇敬,更是對自身的憐憫。黛玉葬花便是這性格的真實寫照。她不忍看著落花被玷汙,希望它們“質本潔來還潔去。”她追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於是她用錦囊收集花,用“一杯淨土掩風流。”一首《葬花吟》道出的是她一生淒涼的感情和衝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昨晚紅樓入夢裡,紅樓夢裡夢紅樓。“林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嚴酷現實中香消玉殞,而賈府最終也歸結紅樓。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5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我,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籍,有幽默無比的《淘氣包馬小跳》;有讓我笑口常開的《笨狼的'故事》;有寫出了女孩心聲的《賈梅日記全傳》;還有情節感人的《紅樓夢》。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樓夢》。

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林黛玉,她很愛哭,但很有才華,做詩、畫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玩耍,兩小無猜。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畫畫,彈琵琶、辦小報……。呵呵,好像跟林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愛哭,而且,哭起來沒完沒了。不過,這些應該改正,現代的孩子要堅強些,不要那麼多愁善感。我覺得,林黛玉在我心裡是《紅樓夢》裡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把裡面的人物寫得那麼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學習,練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6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柔中帶剛的男子賈寶玉,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裡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裡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7

我讀過《水滸傳》裡面的武松打虎,《三國演義》裡面的桃園三結義,《西遊記》裡面的大鬧天宮,還讀過有著朦朧感情的《紅樓夢》……在這些書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樓夢》了。

《紅樓夢》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賈寶玉的男孩,因為從小就生活在一群女人的身邊,所以就有點像溫柔中藏有幾絲堅強的男孩。自從林黛玉進賈府之後,賈寶玉就喜歡上她了。黛玉是個多愁善感,身體虛弱的女孩。賈母她們不怎麼希望黛玉做寶玉的妻子,便打算騙寶玉,趁寶玉頭腦不清醒時,把寶釵嫁給了寶玉。黛玉一氣之下就病倒在床上,吐血過逝了。最後寶玉清醒過來,得知黛玉去世以後,就遵守當年的諾言,出家當和尚了。

看著這跌蕩起伏的故事,我的.心情也有著不斷的變化。曹雪芹寫《紅樓夢》足足有了十年。可還是沒能完成他的作品。最後還是一個名叫高鄂的人,幫助了曹雪芹完成了他的作品。在《紅樓夢》這部悲歡離合的小說當中,我學會了曹雪芹運用的一些巧妙方法,他把每一個人物都描寫的栩栩如生。每個人物都有非同一般的特點。比如潑辣的王熙鳳,帥氣的賈寶玉,聰明的薛寶釵,愛哭的林黛玉,笑嘻嘻的史湘雲……彷彿這些人物都是真人一樣。這些人物對人們再熟悉不過了。

讀完《紅樓夢》以後,《紅樓夢》裡的這些人物卻永遠的刻在我的腦海裡。感謝曹雪芹給我們創造出了這麼多有趣的人物,也感謝他為中國作品中添加了濃厚的一筆。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8

在讀《紅樓夢》是,心裡越來越沉重,也越來越鄙視明政府的腐敗無能,深深感受到清政府的無能。

《紅樓夢》主要講了主角賈寶玉身處賈家,一生從高處走向低處,最後人去樓空。賈寶玉一家原本大富大貴,父親是朝廷大官,姐姐是後宮妃子,一家人說有多風光就有多風光,而這些也不是長久的,姐姐在宮中病死,賈府被進朝廷查抄,賈寶玉最終遁入空門。

想想其實也就知道原因了。

例如,原來奢華的大觀園,園子裡眾多女子,綾羅綢緞,珠環玉翠,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

又例如,有一次宴請劉姥姥,只一道茄子就用了數十隻雞做配料,而且還用金筷子來耍劉姥姥。

由這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當年賈家生活的奢侈浪費。這樣的.生活開支絕不是一個清廉的官員能承受的,賈家必然會走向衰敗。

在當時的統治階級每年浪費的食物足夠全國人口食用 1 年,而百姓卻過著食不裹腹的日子,成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寫照。

通過讀《紅樓夢》一書,我瞭解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制度,看到“大觀園”里人物的種種不幸,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9

我今天看了《紅樓夢》這本著名小說,《紅樓夢》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先讓我先介紹一下作者吧。作者是曹雪芹,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親身經歷家族由盛轉衰的重大轉折,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晚年,她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創作了《紅樓夢》這部鉅著。

這部著作主要寫了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純潔的愛情。金陵賈家是個顯赫的官宦家族,卻出了個頑劣的公子賈寶玉,他聰明伶俐卻行為怪癖,不愛功名不羨官場,只成天與府中的丫頭小姐廝混,並說女兒清爽怡人,男子卻濁氣逼人。表妹林黛玉自幼父母雙亡,寄住在賈府,她體弱多病但才情過人、心高氣傲。兩人情投意合,互為知己。黛玉葬花的柔情幾人知?黛玉與寶玉真心相愛卻因為封建禮教和家族的不容,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而導致了這場愛情悲劇。最後,黛玉含恨離世,寶玉大悟後出家。每個人的命運都各不相同。尤三姐為了愛情,情願獻出寶貴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心狠手辣的王熙鳳逼死了尤二姐,甚至連死都沒有個墓碑。讓人不禁為他們的命運感嘆唏噓。曲折的故事情節,性格分明的人物,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紅樓夢》這部著作讓我時而感到高興時而又感到憂傷,時而感到憤怒時而又感慨萬千。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10

《紅樓夢》,這本既是女性的頌歌,也是女性的悲劇的書給我了多少深刻的印象啊!它是了不起的!它在我的心裡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它在中國古典文學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它帶來了一個在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東西——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把人不當人,尤其是把女人不當人.這樣一比,就看得出《紅樓夢》確實偉大.

在曹雪芹的筆下,一個個人物變的栩栩如生.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王熙鳳、鴛鴦、紫鵑……我覺得那幾十個女人,不僅僅是外表的美麗,也是內心深處的美麗.就如賈寶玉所堅信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所堅持的“凡山川日月精秀只鍾於女人,鬚眉男子只不過是些肉沫而已”。但我反而認為賈寶玉是“通靈寶玉”,他才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讀《紅樓夢》時,總是覺得賈寶玉有點像魯迅作品中的“狂人”。細細品味時,一比較,才發覺:那時的賈寶玉比現在的“狂人”更模糊,更薄弱……

書架上的《紅樓夢》包含著許多我不知道的東西,等待者我再讀《紅樓夢》……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11

在這本書中,薛寶釵和襲人等是《紅樓夢》的主演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的悲劇貫穿始終。由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了《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我認為看了《紅樓夢》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時常投入不已。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很有分量,府裡上上下下都聽她的。而林黛玉雖愛哭,但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玩耍,兩人青梅竹馬,十分要好。做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很好,愛好廣泛,什麼讀書,畫畫等一樣不能少。但我們要堅強,不要學林黛玉老哭哭啼啼的`。我覺得林黛玉是《紅樓夢》裡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動的人物!

這本書是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而且裡面的人物個個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說話似的。我太愛讀這本書了!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12

今天讀紅樓夢,感受頗多。

談起黛玉,更多的是心疼。

在賈府,賈母看似慈善,對劉姥姥施恩有加,但是實際上自吹自擂。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手段,黛玉看來,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很喜歡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不過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偽。就連被王夫人認為“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雲,卻也逃不過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於是,黛玉被認為“小性,多心,心窄”,沒有大家閨秀風範,不能入選“寶二奶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然是“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為“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痴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諳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為她之過,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慮。

宴席上眾人嘲笑鄉下人劉姥姥,獨無描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並不是這樣,只是她維持了大家閨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鳳認為“不幹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覺得“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譏諷聽若惘聞,讓人以為她從不記恨。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形成鮮明對比。於是,寶釵被認為“大家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奶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對於寶釵,我始終是不喜歡。太過於圓滑,在我看來就是虛偽。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13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題記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傳唱著。這句詩出自於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了《紅樓夢》的悲慘結局和它之中蘊含著的作者對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與無奈。

前幾天,我剛讀完《紅樓夢》。第一次讀時,那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清高,寶釵的大方,鳳姐的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但當我再一次細細品讀之後,隨著見識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俗氣的故事了,他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回想的黛玉初進榮國府,府中上上下下,都一片歡迎。然而,當她父親死後,那曾經對她噓寒問暖的人,便一點點冷淡下來。而當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候,又有誰管過她的死活?

她的一生,正如她當年所吟唱的詩句一樣: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掉陷渠溝。

玉黛林中柱,金簪雪裡埋。——後記

安徽省蕪湖市鳳鳴實驗國小六年級:李蕾

國小生紅樓夢讀後感 篇14

我津津有味地讀著《紅樓夢》這本中國古典名著,雖然似懂非懂地讀著,但我還是愛不釋手。

《紅樓夢》這部不朽的名著出自著名文學家曹雪芹之手,它以獨特的手法傳神的勾膩出了每個人的性格特徵。特別是對每個人的肖像描寫,更為精彩。作者善於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捕捉傳神的動作,然後用精妙的語言描繪出來,堪稱絕妙!比如說《紅樓夢》第三回作者對王熙鳳、賈寶玉的肖像描寫,十分逼真。作者為了讓王熙鳳“乖巧”、“潑辣”的性格特徵更突出,所以把她單獨介紹了出來。作者先讓王熙鳳在笑聲中出場,用未聞其人、先聞其聲的手法,給我們一種非同一般的印象。接著,作者通過對她華麗的裝飾、風騷的容貌,把王熙鳳這位嬌容華貴的少婦形象完美無瑕的展現在我們眼前。“一位年輕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這就是曹雪芹筆下賈寶玉的外貌,讓人看了,一覺就是一個美男子。在作家的筆下,賈寶玉是一個自幼嬌身慣養,受老太太疼愛的富貴少爺。我通過深讀發現,賈寶玉的思想性格是不願受封建傳統,他厭棄對功名利祿的追求,他要求獨立,要求個性解放,以致在賈府居於“無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這就是讀完《紅樓夢》後,我學會的寫作知識,我今後一定會把這些運用到我的寫作中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xy/guanhougan/oq3l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