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

《論語》裏提出君子應“日三省乎己”,這裏“三”不是具體數字,是多次、反覆的意思。換句話説,就是要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有哪些事我還沒做到?有哪些事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論語“學而”》中曾子每日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們每天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入手進行自省。

第一省——“為人謀而不忠乎?”

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給別人做事,給社會做事,我忠於職守了嗎?真正的忠誠不是忠於一個外在標準,真正的忠誠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忠於內心的良知。“忠”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能夠對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二省——“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譽了嗎?信守承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我們時常反問自己。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一個人不可沒有信用。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信”是多麼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第三省——“傳不習乎?”

要自省的就是“習”字,意思是説,老師教授的知識,你認真學習了嗎?對於知識,我們需要把它融進自己的生命裏,這個過程才叫“習”。學習之後要複習,學習之前要預習,温故而知新。學習,其實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知識的學習真正融入生命,時時不忘記學習,如此我們才可以説,我們真正有所長進了。

這三件事——對任務的忠誠、對朋友的信用、對知識的學習,用它們叩問自己的內心,其實就叩問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職業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我們終其一生都是為了扮演好這三重角色而努力。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日三省乎己”,那麼人生中又有什麼憂慮和恐懼呢?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

《論語》本身就是關於“仁”的。“仁”也是論語的最高追求。要實現這一追求就必須遵循“禮”。“禮”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規則。因此,《論語》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深深體會的。首先,《論語》使我懂得做人要有志向:“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要有對真理的執着追求:“朝聞道,夕可死矣。”學會做事之前要學會做人,做人不要驕傲:“泰而不驕;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做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做人要有胸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做事則要“三思而後行”,不管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負責:“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還要注意到分寸,時刻記住“過猶不及”。對待學習則要珍惜時間,端正態度:“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不能也;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同時,在與朋友的交往過程中要盡心盡力,要誠實守信(為人謀忠,與朋友交信),要對朋友的錯誤行為予以勸告:“忠告而善告之,不可則止。”看到別人的長處要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者而改之;見賢思齊。”與他人處理關係時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並且還要秉承中庸之道:“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愈。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對於財物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以上的論語中提到的話,很多都是我覺得我應該這樣做的',可以説是我努力的方向。對我而言,讀《論語》最大的,最確切的體會有兩點:一是關於語言與行動,一是關於持之以恆。這兩個方面恰恰是我的弱項。

孔子認為説話不要太絕對(言不可若有其幾也),不要講大話,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沒有辦成的事情不要張揚,即:“敏於事而慎於言;訥於言,敏於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而我通常則是事情沒有做成就先把話説了。這有兩種後果,一是説的話會成為一種激勵,二是其可能成為別人的笑柄,事情沒有做成的話就會成為光説不練的典型。要做成事情就必須腳踏實地,就必須堅持自己的目標,持之有恆。如孔子所説:譬如平地,雖覆一蕢,進,吾往也。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而我又是很浮躁的,做事情不能夠持之以恆。所以,《論語》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在今後要少説多做,踏踏實實。這可能很困難,會“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但至少我要嘗試地去改變,正如孔子所説:過,勿憚改。沒有嘗試,怎麼知道呢?希望會如孔子所説: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在《論語》中論述的人生哲學很深,特別是中庸之道。有些東西自己沒有相關經驗的話,很難體會。對我來講,有很多東西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慢慢體會。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3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平。"有一首歌其中有這麼一句歌詞,以前只不過哼哼而已。暑假在家,仔細閲讀了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雖然不是大徹大悟,但是心靈也有所觸動。

《論語》曾經是我在念中師的時候閲讀過的一本書,它是一本記錄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當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得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卻曾想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度較高的今天,竟然有一位女學者用自己的眼光,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來閲讀和理解,這的確是非常吸引人的一點。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但是,一度人們更願意稱他為孔夫子,代表了迂腐和固執。可是現在,于丹老師將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理解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把這樣一本難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結合現代的實例,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從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説:"孔子沒有温度,只有色彩"。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運用很多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我分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為人之道。

《論語》説的是人,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君子"是孔子人學的理想人格,是"士子們"道德修養所努力的方向,它對社會大多數人而言,帶有懸格的性質。一個人,一個生活於平均化的日常生活狀態中的普通人,"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是孔子"為人之道"的主要內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愛是一種展開於具體的人際關係當中的差等之愛,而在傳統的人際關係當中,最重要的關係主要有夫婦、父子、長幼、朋友和君臣等五個方面。在今天我看來我們教師教育學生上要"耐心",把學生當作朋友來對待,我們經常是這樣説,也這樣想。但事實上,我們許多時候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幫助他下次完成作業,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二)、處世之道。

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交友還是工作,人們都想找到一個適中的生存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談到了一個職業化的工作態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説每個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也就是常説的本職工作,這也是所有人所需要推崇的。孔老夫子説:過猶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于丹老師認為,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于丹老師所給我們講述的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讓我們從簡單的事情當中明白一個不簡單的道理——心態決定一切!於是,我不禁想到:在教育形式日益變化的今天,以怎樣的心態對待我們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感受到來自工作的快樂呢?當然是心態的和諧。"心平則氣和,氣和則神安",只有保持心態和諧,才能理性的處理期望所欲與利益所得的博弈關係,堅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和社會義務,合理定位自己的價值觀,正確對待教育教學的各種困難,這時我們就能夠勇於接受挫折,樂於迎接挑戰,客觀看待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至上榮譽。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心態和諧,擁有和諧的教育職業心態,才能安心植根於默默的育人事業當中,不為世間的功利和浮躁所擾,從辛苦的教育工作中深深感悟,至情享受奉獻社會、奉獻教育的快樂,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滿足。

(三)、交友之道。

我想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過很多的朋友,但是究竟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你一把呢?于丹《論語》心得中,也説道了,對待朋友也要有一定的尺度,保留一條界限,朋友才能夠交往得久遠,有很多朋友間彼此傷害就是因為,沒有保持一定的友情距離。所以,于丹《論語》心得也告訴我們,在這樣一個物質會社,交怎樣的朋友,怎樣交朋友。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温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四)、理想之道。

人應該有理想,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怕的。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孔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是最後的總結,所以我們現在只能説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我想,這正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心態的真實寫照,和別人攀比,比到最後常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這是沒有什麼必要的,人要學會知足常樂。

我想,這不僅僅是《論語》裏面的一種道德理想,它同樣適用於21世紀。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所享受的那種歡樂,同樣是我們今天快樂的源泉。這大概就是《論語》可以給我們今人最大的借鑑和經驗所得吧讀了這樣的一本書,彷彿給自己的心靈澆了一次水,沖走了一些煩瑣世俗的念頭想法,滋養了自我的內心世界,讓我更積極地去面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

遍觀《論語》最有名的,莫過一那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表明了孔子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時隔數千年,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其中重視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和重視修身律己的觀念,不論對學術界還是普通國人更要重視和提倡的,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記得,我是在國中學到這句話的,因為課本中那節《論語十則》。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由教科書的安排中,可見這句話的地位之一斑。

論語不是一部由單獨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們合力編撰而成的,所以,在《論語》中,不但有子曰,還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當中,曾子曾經曰過,一句很著名的.話,他説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別人謀劃操辦卻不盡心盡力嗎?同朋友交往卻不講誠信嗎?對老師所傳授的學業沒有好好温習嗎?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了。《周易》説:君子以反身修德。現在也常説,批判與自我批判。自古以來,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見曾子這句話的影響力之深遠了。是為金玉良言也。

上述兩句,是我在《論語學而》中,最為喜愛的,故有感而發。當然,這不是《論語學而》的精華的全部,也不是《論語》的全部精華,不可一概而論之。

已經讀《論語》兩三個星期了,僅僅讀完《論語》中的第一篇《學而》。也許有人要問我,你為什麼讀的那麼慢?給我兩三個星期,我都可以讀幾百萬字了!

對此,我也不想爭辯什麼,於《論語》而言,有人可以在一個星期裏一口氣讀完,也有人宣稱一輩子都讀不完,哪怕他已經讀《論語》讀到可以背了。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呢?這裏,我不得不感歎一下,那些把國學經典當快餐文學讀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誇耀自己已讀了《史記》《老子》《孟子》《孫子兵法》等等好幾本國學經典,自稱通其關竅,不過數週。當時,我是甚羨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看,不禁訝然,朋友何其才也,於數週間,通其關竅,吾不如也,恐周樹人先生亦不如也,真乃國之大才也!

其實寫,讀《論語學而》有感,這個題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這篇小文中,切實的説,也就寫了《論語學而》中的兩句話,而舉證參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自身感想又太貧乏,真才實學不多,甚至沒有,亦談了不少題外話,箇中因果實是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淺,不自量力矣!疑在有譁眾取寵之嫌!似為滿足虛榮乎?當真愧不能當,但實在於《論語學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記之,又無力於作題目,只好姑且妄之。請讀者姑且聽之,萬望見諒。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點一二,吾當應了孔老夫子那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5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談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君主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用法制禁令來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求得免於犯罪受罰,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國方針是重道德而忽視刑罰,法制的作用,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説,他認為只要周君用道德來教化,諸侯就像眾星圍繞北極星一樣來拱衞周朝,也就是垂拱而治。也可以看出孔子只想着維護周朝的封建統治而不重視百姓,像希臘雅典制定法律是用來維護公民的.權利,而這的刑罰是用來維護封建統治,這就是東西方民主思想的不同。

孔子"以德治國"的理念在當今社會依然是重要的,一個名叫"小悦悦"的幼小生命,連續被兩輛車碾過,旁邊的路人竟然熟視無睹,任由其身受重傷,最終不治身亡。可見道德的重要性。然而越來越多的老人假摔騙錢,就需要公安部門必須依法嚴懲,拒不姑息,應當追究法律責任。只有提高了"假摔"騙錢的違法成本,才能讓"假摔"者安分守己,保護本以薄弱的公眾道德。

由此只有將道德和法律相結合,把法律作為約束行為的一個底線,提高道德水平,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6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為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為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

可是,就如孔子説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温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曾子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卻恰似給我們亮了一盞明燈: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有關她的學生的故事。那個學生學習很好,很受同學與老師們的歡迎,但是卻有同學發現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從此,那名學生開始被同學們排斥,最終不得不轉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這些便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後,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7

現在是信息社會,什麼東西變化都快,連教材也是如此。從本週開始,我們結束了高中語文必修課程的學習,開始了選修課程的學習。應當説現在的教材編的有特色,能讓使用者學到較為系統的知識。不過説是選修課,但選什麼卻是上面早就定下來了的,並無選擇的自由。本學期我們選修的是《先秦諸子選讀》。

該冊書的第一單元是《論語》選讀。《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著作,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內容記載了幾位弟子的話。前人對《論語》的評價極高,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而孔子則是與蘇格拉底、佛陀、耶穌並列的四大聖人之一。孔子的思想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今天“孔子學院”已開辦到了很多國家。作為孔子故鄉的中國人,更有必要學習了、瞭解孔子的思想。

春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孔子,經歷了社會變革的大動盪,“禮崩樂壞”是那個時代的特點。如何使動盪的社會變得有“序”,變得更好,各家各派各抒己見。孔子開出的藥方是以“禮”治理天下。孔子的“禮”,是對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對人際關係以及社會秩序的一整套規範。

它既要求個體社會成員具有某種內在與外在的合理性,又要求社會羣體也具有某種合理性。為達此目的,他主張“仁”,要求人們“克己復禮”,即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視、聽、言、行都符合禮的規定。孔子積極向別人宣揚自己的主張,更是躬行自己的主張。孔子明知自己的主張無法實現,但還是執着地去追求。他從不會因為環境的.險惡因為別人的不理解別人的反對而放棄自己的追求。孔子的偉大,既在於他的思想,更在於他的實踐。

我們可以從《論語》選讀的第一篇課文中,看到當時的惡劣環境,看到孔子的執着。儀封人(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説:“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來號令天下。)(桀溺)説:“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天下到處都是像洪水一樣混亂的情形,你與誰改變它。)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

以上三人中,一個是國家中級公務員,一個是農夫(隱士),一個是佯狂者,他們無一不認為天下大勢已去,混亂不堪,從政危險。可見,孔子所處的環境惡劣。而且,三人中,除了那個公務員理解孔子外,隱士連指下路的幫助都不肯給,楚狂連句話也不肯跟孔子講。但孔子不為所動,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孔子的思想與實踐應當會給社會和諧帶來積極的影響。前人半部《論語》可以治理好國家,今人呢,一部夠了麼?

生活幸福,社會和諧,任何時候都是人們嚮往的!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8

假期中,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中的“《論語》心得”我聽的不完整,有了一些瞭解。從心底講,很欣賞于丹“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知性女子氣質,侃侃而談間流露着一個學者的聰明睿智,從容自信。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尤其一些古文,還沒讀懂的感覺。讀第一遍,雖然有些不流利,但還是深深地吸引了我,於是,我又讀了一遍,隨着閲讀的深入吸取着更多的心靈雞湯。我覺得讀了這本書,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于丹《論語》心得一書中,曾以一個空杯子作比喻説明了“致虛極,守靜篤”的人生感悟,給了我很大啟發。所以我今天就想以“杯子”為題來談談的學習體會,只是一些粗淺的想法。

一談杯子,做人常懷謙虛之心。

就從這隻空杯子談起。“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空杯子之所以能盛水,就是因為它的虛,它的不滿。由這隻杯子我想到做人,就應常懷謙虛之心,只有常懷謙虛之心的人,才能包含更多。

我校是一個藏龍卧虎之地,學校中資歷比我深,能力比我強,學識比我淵博,處事比我練達的大有人在,所以我更要以謙虛之心,多看、多聽、多學、多想、多反思、多積累。在學校中,我曾擔任過不同年級、班級的教學,每一段崗位經歷,對我而言都是嶄新的一段人生體驗。就如同這隻杯子,它曾經裝載過我的喜怒哀樂、得失成敗,如今我要再一次傾空它,為新學期的教學留出空間。

二談杯子,看人切記一分為二。

當你往杯子中注入半杯水時,你看到了什麼?有人看到了它空的一半,也有人看到了滿的那一半。心境的不同,決定了眼光的不同。

作為教師,在學校裏肯定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就如同這裝了半杯水的杯子,有的深一些,有的淺一些。當我們在抱怨那些不太出色的學生時,那往往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它空的一半。但如果調整心態,放正眼光,你就應該看到那已被加入水的一半。所以一個成績不太優秀的學生,他可能很關愛集體,可能在運動場上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員,可能動手製作的能力比同齡人強,也可能正好有一副好嗓子??

作為教師,看待同事也是如此。每個老師身上都會有自己的長處、短處,要多看到他們的優點,多鼓勵他們的優點。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時,聽到老教師們或當面或背後議論我們年輕人什麼都不懂時,心裏多多少少會有些反感。如今我也成了一名不算太年輕的老教師了,就發現自己也有了一些“倚老賣老”的心態,如今想來,這種心態很是要不得。

三談杯子,學習力求不斷進取。

有一個故事,説老和尚讓小和尚把一隻杯子填滿。小和尚先裝進了鵝卵石,老和尚説,不滿,還能裝;小和尚再裝進了小石塊,老和尚説,不滿,再裝;小和尚再裝入細沙,可老和尚還是説,不滿,説着倒入了清水??

由這個故事我想到了學習。學習,只要你想學,總能擠出時間。擔任中層幹部以後,我發現自己鑽研業務的時間少了,看書的時間少了,靜下心來寫點東西的時間少了。有時也會自己原諒自己:“學校裏的事兒太多,忙不過來。”可心裏也知道,忙併不是自己原諒自己的理由。人多多少少總會有些惰性,而離開學校後的學習靠的完全是自律,是自我要求。

還有三隻杯子,並排放在桌上,有搪瓷做的大杯子,質樸渾厚;有白瓷的茶杯,杯身繪上雅緻的圖案;有玻璃的`小杯子,剔透玲瓏。當你要用時,你會選哪一隻?

三隻杯子取哪隻,關鍵看你派什麼用,人也如此,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關鍵要讓他發揮己長,即“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一雙慧眼,有一顆伯樂之心,讓每個學生都在班級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而這個發揮的過程就是一個走近他,瞭解他,信任他,激勵他的過程。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為什麼要“時習之”呢?我的體會是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景況境遇,會使人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人生感悟,因此才要不斷學習,不斷體驗,不斷思考,不斷反省。以此與各位老師共勉。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9

在現今社會中,由於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做人乃至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現在社會中的理性的道德體驗。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這是《論語》的精華之一,它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俗話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是説朋友的重要,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這從另一方面説明,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你的整個世界。有一種説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説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又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論語中,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説,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我感觸較深的首先是:友直就是説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引導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其次是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和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這樣的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寬容,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第三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修身養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淡定,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孔子説:“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説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那麼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説是“天命”。不見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説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在這裏説了“知命、知禮、知言”三個境界。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于丹認為,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理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論語》中那些充滿了温暖的、新鮮的、樸素的小故事告訴我們,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説,讓自己修煉好,是對社會、家、國負責的第一前提,而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態,而是一種樂觀、光明的態度。一切從修身養性開始,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把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有一顆讓自己快樂的心,讓自己成為一縷陽光,去照亮他人,温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這不僅是《論語》裏面的一種道德理想,它同樣適用於當今社會,同樣是我們人格的大歡樂所在。因為他人的歡樂,世界的歡樂與我們自己修身養性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這大概就是《論語》給我們最大的借鑑和經驗所得。

結合實際學習《論語》感到最大的收穫還在於淨化了心靈、調整了心態,儘管我們在一些事情的境遇中可能會受到某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事實”的顛倒,但仍會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只要你靜心去體會,過程比結果更能讓人感悟真諦。遇事不要過分計較,又要寬以待人,坦然淡定的處世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中的陽光和雨露,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諸多真誠的回報與快樂!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0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的語錄體散文,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記錄整理而成的一本書。整本書共分20篇,分別是《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衞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該書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著作。同時,該書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對於《論語》,我也只是大概地讀了幾遍,沒有去深入地考察研究,但即便是這樣,也在字裏行間被孔子的言行深深地感動,為他的寬宏仁愛的胸襟和超人的智慧折服!也許會有許多現代的年輕人對於這本老祖宗留下來的書不屑一顧,覺得都已經是21世紀了,那種老朽的思想早已經不適合我們現在了。其實正好相反,生活在物質欲盛行的年代的我們越是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讀讀這本《論語》,聽聽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講講仁愛、孝順、誠信、和為貴等的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無盡的物質慾望衝昏了頭,離我們的本真越李越遠。其次,論語裏面的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等,到現在看來還是很有實用性的。當然,畢竟是那個時候的著作,裏面的一些思想在現在我們看來是片面的或者完全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讀這本書,取其精華,取其糟耙。對於這本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我們現代人是很有必要一讀的。下面我就大概地講下我讀這本《論語》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要善於學習,虛心求教

《論語》裏面雖然大都是講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也有些孔子關於學習方面的經典論述,這些論述到我們現在看來都是非常有理的,都是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的地方。例如,《論語》裏面講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這些告訴我們現在應該抓住機會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後進入了社會才能遊刃有餘,才能有所作為。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温故而知新”,從以前學過的內容裏面再發現新的知識。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幹,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

孔子很重視學習的態度,不僅要求我們要“敏而好學”,還強調我們要終身“好學不厭”,要有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同時他提倡我們“不恥下問”和虛心求教,鼓勵我們時刻反省自己,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然後加以改正。孔子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裏的“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自己的人,大多時候是我們身邊無數的普通人。對於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的“善者”之處,我們就要及時吸收借鑑過來,進而提升自己:對於“不善者”之處,我們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裏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優點,都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幾句話,卻道出了我們學習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態度,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好好品味和學習。

二、要對人仁愛,孝順守禮

孔子説:“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我們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的觀念和價值。孔子認為“仁”是君子的本質所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正直誠信的君子,首先必須要學會仁愛。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時,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他本人首先卻沒有做到對別人給予關愛和應有的尊重,這種事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提倡仁愛,提倡我們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要先學會去關

愛他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愛。

其次,孔子對孝道和禮節非常注重。《為政》裏有句話孔關於孝道的話,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段話的意思是講:“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要依禮服侍他們;父母不在世了,我們要依禮埋葬他們、依禮祭祀他們。”《論語》裏對孝的語錄是比較多的,這也説明了我們這個國家歷來是重視“孝道”的。從這段話裏,我們還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種各樣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順為主的思想。再如,“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即説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又與犬馬有什麼區別呢?這些話就告訴我們要多關心長輩,常回家看看,而不單只是給點錢給父母就算了。不過,孔子對“孝”的有些闡述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合理的,例如孔子説:“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要正直誠信,廣交良友

孔子很提倡正直誠信的品格,經常提起君子這個名稱。孔子認為,君子主要是用來指有道德、有修養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的情操人。在我們現在看來那也就是一個正直而誠信的人。對於君子所具有的正直誠信的品格,孔子有很多的論述。例如,他説:“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認為君子的生命是向上發展和延伸的,小人的生命是是向下發展和延伸的,孔子道出了君子一個正直上進的品質。孔子又説:“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在他看來君子應該是正直的',光明正大的,是沒有什麼見不的人的東西的。孔子很重視人的誠信問題,他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可見誠信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像大車少了輗,小車少了軏,車子還怎麼能走呢?孔子教導我們,無論是個人的修身養性還是待人接物,無論是做學問、教學生還是治理國家,誠實守信都是一個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論語》裏寫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可見孔子對朋友之間的交往是很看重的,在他看來朋友有時也是良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當我們要實現自己的某種崇高的價值或理想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是不可缺少的。當然,孔子擇友的標準很嚴格的。“無友不如己者”,告訴我們交友必須交優秀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對於與人交往時,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從人際交往來説,“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朋友相交重在一個“信”字,論語裏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我覺得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沒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來朋友。孔子告訴我們要廣交良友,誠信交友,因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需要朋友的相伴,那樣我們才不會孤獨和無助,我們的人生才更加地順暢,更加地有多彩。

四、要自然平和,泰然處世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泰然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論語裏的一則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所謂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麼呢?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種自然、平和、泰然處世的心態絕對是值得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去追求的。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不追求我們做的工作要多麼偉大的,只要跟我們的實際能力相符合就可以。

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論語·先進》“侍坐”。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談論他們各自的理想。在孔子的其他學生都説出自己的“遠大”理想後,曾皙卻對孔子説自己的理想是,“暮春者,春風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霧,詠而歸”。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奏中,我們內心深處的心靈的聲音則恰恰被遮蔽了。正如於丹老師所説,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

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也許不同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那樣的沉重,它卻是所有那些人生大道社會理想得以實現的內在基礎。

論語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依然有許多共同之處。對於生活在充滿物質欲的21世紀的我們,其中的許多思想是我們的精神楷模,是我們應該去追求和學習的。

對於論語給我們的啟示,許多人都各有各的看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闡明:“《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所以,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1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論語·子罕》

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他尊禮,守禮,行禮,並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一種自我修養。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不管這個人多麼年輕,他也一定要站起來;如果他要從這些人面前經過,他就小步快走,這表示對這些人的一種尊敬。

這就是一種禮儀,這就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完美無缺,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申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別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們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他人,我們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應有的尊重。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情、平靜的心境,去面對所有事業上的強者與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運者與不幸者。

尊重,是一縷清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劑。它常常與真誠、謙遜、寬容、讚賞、善良、友愛相得益彰,與虛偽、狂妄、苛刻、嘲諷、兇惡、勢利水火不容。給失敗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失敗後的同情、安慰與鼓勵;給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成功的敬佩、讚美與追求。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間的真情在,就有未來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後的繼續奮進,就有失敗後的東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沒有原則的廉價奉迎,更不是沒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別人的重要,並不等於如何尊重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説,尊重也是一門學問。學會了尊重別人,就學會了尊重自己,也就學會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義。

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地體味與摸索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2

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校長推薦給我們的《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簡單的一百多頁字卻足以讓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的心靈都有所觸動。我也不例外,讀完這本書,我對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有了重新的定義,並試着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一切。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告訴我們許多的人生哲理和做人處事的道理。

這本書給我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天地人之道中的“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緩和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這一段。説實話,作為教師,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從教一年的我面對這個稱號真覺得慚愧,想想我對學生的態度,往往是以一副嚴肅的面孔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孩子做錯了事犯了錯誤,要麼指責要麼批評教育,很少用一種平和的、從容不迫的心態來和學生平心靜氣的談論,然後把道理給他們一一講清楚。我知道我的這種教學態度就像書中所説的“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

跟學生商量着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其實,我們這樣做也許是因為現代學生共有的特點讓教師改變了教學的態度。但是,在現代這樣一個追求“人”的大的`教育環境下,我們不得不向古代先賢“取經”。那麼,以後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我的工作中,我都會以一種平和的、快樂的、緩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因為“人是值得(轉載需註明來源ww。hawod。co)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當然,這本書告訴我們的為人處世的道理還遠遠不止這一點,但它將會作為我從教之路上一本永遠的教育書籍教會我怎樣教育學生。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3

題目:讀《論語》“學而之道”透視人生態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一門課程,即“兩課”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其中有一課是關於樹立人生觀的。其中人生態度是人生觀中最根本的東西,即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根本看法。前一陣跟着老師學習教學方法論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一個啟發,人生觀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對己、對人、對事。通過這學期學習《論語》,特別是“學而之道”,我對人生態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對己。

人生態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用什麼來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省”就是檢討過去,檢討走過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敗的地方;有什麼經驗,有什麼教訓。

我們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凡是往前看。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奔波。我們經常忘記了在前進中停下自己的腳步,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教訓,這是彌足可貴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臨睡之前,像過電影一樣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為,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遠遠不夠的。這對於成長中的我們,對於我們將來以更加優秀更加卓越的自我走向社會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我們作為二十幾歲的青年人,應該怎樣確

立自己的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呢?《論語》中有四個字可以解釋:君子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是説一個有作為的人,“務”則可以理解為致力於,“本”就是根本,在這裏指的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態度或根本立場。也就是説,“君子務本”是指一個有作為的人,首先要解決好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只有這樣,人的思想方面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會隨之定性。反之,如果一個人連立身處世的根本立場尚未確定,其行為也就不可琢磨,搖擺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難成大事。

當今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特別是對於我們八零後的青年人而言,有人説我們這一代是浮躁的一代,我們大部分人沒有自己處事的根本立場,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沒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僅憑自己的一腔熱血是很難成就大事業的。所以在今天,我們在四處尋找自己的出路時,首先要樹立自己的處事立場,找到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然後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價值實現中,應該怎樣提高自我?子曰:“君子不器”。孔子在《易經》中講,“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也就是具體的東西。“君子不器”可以理解成人不要被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束縛住,不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眼前的、具體的事物上,放在一些瑣碎的事上,應該學會超越自我,去掉小我,實現大我,高屋建瓴的看待一切。這是一種生存境界。

人很狹隘,就不能做大事,不能有大貢獻。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周恩來從小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大志向,而不是為了自

己當官發財的小願望。對於我們而言,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難能可貴。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還是擺脱不了“器”的束縛,一味追求晉升、提薪等,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人們其實就是被這些“器”束縛住了,活不出真實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要被一些瑣事困住,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灑脱的自我,活真實的自我,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4。俗話説: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確實如此,自己往往是最難克服、最難剋制的。一個成功者往往是有很強的自制力的。尤其是一個人的情緒世界,是非常難以自控的。人的成功與否,幸福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情緒的把握,一個人情緒不穩定,行為就不穩定,事業也就會有波折。孔子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我,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氣。這樣的人才能遇事沉得住氣,才能擔當重任。別人不瞭解自己、誤會自己,甚至懷疑自己,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來自外部世界的流言蜚語,這也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二、對人。

人生態度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對待他人,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問題。《論語》也給了我很多啟示。

1。對待別人首先要了解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簡短的一句話卻是一部人際關係學。這句話是説:我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是擔心我不瞭解別人。俗話説:“知人者智”。要想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首先要學會了解他人。“知人”,一方面應該

瞭解別人的優點和確定,“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一方面,瞭解了他人的脾氣、性格、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尋找共同點,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儘量少的產生摩擦、最大限度的在一起和睦相處。

這正是我們八零後所缺少的一種習慣。我們這一代人是個性鮮明的一代,每個人都非常有自己獨到的想法,每個人都想以自我為中心。但是我們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人的想法、意見。在與他人相處時,真正做到“知人”,才能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2。在處理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尤其是師生關係、上下級關係中,在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巧言令色”。

面對複雜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處世態度,有的人情緒豪爽,表裏如一,對上對下只有一個面孔。另一種人,性格陰險,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對上一個樣,對下一個樣。對下態度傲慢,盛氣凌人;對上,對自己用得着的人,脅肩諂笑,百般逢迎,甚至低三下四。孔子用“巧言令色”四個字,勾畫出了人的這一現象的扭曲。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無論在官場上,還是商界,甚至教育界,都有這種“巧言令色”的'不良社會風氣。在我國轉型時期,實現社會公正,打擊腐敗現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等,都要消除這種“巧言令色”的現象。孔子説,巧言令色的結果是:鮮仁矣。就是説,巧言令色的人是沒有高尚道德的,是遠離“仁性”的。在現實中,我們所説的這種人大多是圓滑世

故的,不可深交的“小人”。在與他人交往中,我們自己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表裏如一、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對待這種“巧言令色”的人,在交友中也要看清人的真實的一面,不要以貌取人。

三、對事。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這句話可以説概括了我們對人生活動的整個態度。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很多人理解成:君子吃的不要追求更好,只要吃飽就好;住的也不要有更高的追求,能安安定定的就行。但是我覺得儒家學説是一種積極入世的學説,所以孔子也不同於老子,不是安逸於現有的生存狀況。我認為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君子不應只滿足於吃飽,不應只滿足於有住處,除此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對現實來説就是説,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滿足於吃喝上,有吃有喝,日復一日,湊合着過。人們應該不滿足於現實,應該確立更高的目標。

孔子在提出了人們要樹立更高的人生目標,接着就回答瞭如何實現更高的人生追求。“敏於事而慎於言”這七個字中講的是兩件事,一個“事”,一個“言”,實質上説的是人的“行為”和“思想”。孔子把“敏於事”即行為放在前面,把“慎於言”即思想放在了後面。孔子對一個人的要求,要重視“行”的一面。“敏於行”説的是做事要靈活,有辦法,學會變通。“慎於言”即説話要慎重,不要亂説話,説假話、説大話、説空話。孔子對人們處事的要求給了我們很好的啟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4

大家都知道《論語》這本千古名書是孔聖人孔老夫子所寫的。但是不要以為,《論語》是千古名書,就高不可攀了。其實,《論語》就是要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就像《論語》的最前幾句話,“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它正適合我們。第一句是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温習它,不是很高興嗎?”這正告訴我們,學習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困難,只要你用心了,複習了,自己的心裏是很高興的。後面一句是在講“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我們的心裏是很快樂的。”在生活中,我們要用慧眼找出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這樣,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就會有一個能和自己説説心裏話的夥伴陪伴自己,人生才會快樂。最後一句也就是講“人家不理解我,我卻不怨恨,就是君子。”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不斷結交新的朋友。新朋友有時可能因不太瞭解你而誤會你。你沒有生氣,也沒有怨恨,這就是一個君子的作風。

在人們眼裏如聖書一般的《論語》,其實在教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記住,《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15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句話的意思為:孔子説:“《關雎》這首詩快樂而不放蕩,悲哀而不傷情。

初讀《論語》中這句如此簡短的話,我認為,這只是孔子當時隨口評價一下《關雎》一詩,並沒有特別的道理,但再去細細品味、推敲,會發現“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一個引人深思的道理。

七年級升八年級期末考試前的一次數學模擬測試,我毫不驚奇地迎接了我的.九十七分,認為期末考試時數學一定會掛科。出乎意料的是,考試中的每一道題型,老師講過,我也做過許多遍。這些題目沒有一個觸碰到我的盲區,考卷交上後,我高興地歡呼雀躍,可能會掉線的一科竟成為最有可能拿滿分的一科!在考場上我簡直坐不下去,滿心都是120分,120分!從九十七到滿分,這是一個充滿着奇蹟的進步!巴不得能讓每個人都知道我的數學進步史。“樂而淫”的心情溢滿全身。

成績公佈了,點開查分網址,先查數學!我期待着“120”的出現……什麼?112分?我激動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當得知因為計算題而失去八分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灰心地在心中一遍遍地去無濟於事地想:我要倘若能再重考一次……得知了如果不失去八分的話,我就離前三十名不遠時,“哀而傷”襲滿全身……

今日,我又一次讀到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我開始回想當時自己的作為,感到不能理解當時我為什麼要開心、悲哀過度。

無論何時,我們都要懷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高尚心態,快樂而不放蕩,悲哀而不傷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0e2n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