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淺談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淺談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發展性評價的理念

淺談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伴隨着高職教育的發展和變革,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一個內涵建設也在不斷獲得豐富和充實。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旨在通過對教師專業意識的養成和專業素質的培養來促進教學能力的發展與提升其職業地位。教師專業發展首先強調教師作為一個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要經歷一個由不成熟到相對成熟的專業人員的發展歷程;其次強調教師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專業人員,其發展的層次與內涵是多層面多領域的,既包括了知識的積累、技能的嫻熟、能力的提高,也涵蓋了態度的轉變、情意的發展。我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着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實踐證明,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最重要的保證,是高職教育能否辦出特色的關鍵所在。

二、發展性評價的內涵

發展性教師評價是在充分尊重教師的前提下,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有效指導,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最終目的的評價。是教師自我或在他人指導、支持下,設計自我發展性目標、能動實踐、主動接納外部信息及自我調控發展的過程。

(一)發展性教師評價是旨在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制度。發展性教師評價是一種以促進教師發展,以教師為核心,以發展教師個體為理念的教師評價。它通過縱橫比較和隱顯結合,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以教師素質提高為核心、激勵教師個體發展,並通過教師發展來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

(二)發展性教師評價是面向未來的評價制度。它不僅注重教師個人的工作表現,而且更加註重教師和學校的未來發展;在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的過程中,讓教師充分了解學校對他們的期望,培養他們具有主人翁的精神。

(三)發展性教師評價是一種形成性的評價制度。發展性教師評價,強調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注重動態監控,即關注教師原有的教學水平,也關注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過程,併為教師將來的發展提供指導和相應的機會。

(四)發展性教師評價是一種交互式的評價制度。它重視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發揮其積極性,通過多層次、多類型的交流,獲取全面、真實的教學信息。評價目標和評價計劃要由評價者和教師協商制定,雙方認同,把實現教師個體發展目標和實施評價看作是雙方的共同職責。

(五)發展性評價能夠引導教師改善知識結構。教師的知識結構呈現出複合性,知識的增加和改組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面。要獲得知識結構的豐富,教師不僅要吸收前人歸納、總結出來的已經獲得確證的知識,而且要獲得個人的實踐知識,要擁有“實踐智慧”。發展性評價遵循的是“反思實踐者”範式,認為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關鍵源於具有個人特徵的實踐知識。這類知識不是教師從他人那裏直接學習來的,而是逐步積累得到的,反映的是教師過去的經驗、現在的行為和將來可能的表現。"

(六)發展性評價能夠引導教師完善能力結構。教師能力是教師專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性評價具有引導教師關注能力結構均衡發展的作用,尤其是能夠提示教師關注兩種在獎懲性評價體系下較少得到發展的能力。其一,目標定向與整合能力。發展性評價注重在評價過程中,通過溝通、宣傳使教師瞭解學校在教師發展上的規劃和學校未來發展的目標以及學校對教師的期望,使教師能夠根據學校的發展和自身的實際制定個人發展目標,從而把個人目標與學校目標協調起來。其二,反思能力。在發展性評價中,要求並促使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的行為和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不斷髮現問題,蒐集教學反饋信息,進而改進自己的工作,形成理性認識。

可以看出,發展性教師評價,在評價方向上立足現在、兼顧過去、面向未來,不僅注重教師的現實表現,更加重視教師的未來發展,重在促使教師自身的“成長”。通過建立教師業務發展目標,引導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方向發展,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三、發展性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將立足點放在教師的未來發展方面,而不是放在通過鑑定選擇續解聘、升降級、加減薪等獎懲性方面。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已不再是為了單純的獎懲教師,而是為了促進教師和學校未來的發展。

(二)主體性原則。發展性教師評價旨在達成被評價者的主體取向,改變被評價者的被動地位和防禦態度,使被評價者與評價者之問形成平等互動的關係。

(三)雙向性原則。發展性教師評價非常重視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校內與校外間的溝通,鼓勵全體師生員工、學生家長以及校外有關人員積極參與教師評價工作,要求評價過程務必是一種雙向過程。

(四)個性化與社會化統一原則。社會因人組成,人因社會而存在,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社會對教育必然有其需求的一面。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的成員之一,在設計目標時必須思考社會發展對事業的要求,將個體發展目標納入社會發展目標的體系中;在評價中既要注意自我描述的發展進程,又要關注禮會發展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要求,使教師真正理解社會責任與自我發展的意義。

(五)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單項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靜態因素與動態因素相結合的原則。在評價過程中,對評價數據、信息、評價結果等能進行量化處理的,以數據的形式反映評價結論,而對於不能用於量化處理的信息要採取定性表述。

四、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個體與學校共同發展的目標體系

這一體系的建立關鍵是使教師參與發展目標的設計過程。首先學校應組織教師學習,理解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要素與內涵,進行反思,尋找自我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要素。其次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教師提出的相關發展要素進行分析、歸類,並依據學校發展與社會要求,將這些與教師發展相關要素轉化為學校與教師共同發展的'近、中、遠期目標,且建立發展的目標體系。

(二)構建個人與學校共同發展的實施機制

1、管理者應打破原有教師管理的定勢,創設既能有效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又能使教師主動發展的管理氛圍。

2、管理者依據教師背景的差異性和階段發展的選擇性,儘可能地將選擇基本一致的人員組合,形成同質發展的教師羣組,並納人學校宏觀管理、指導和服務的範疇。

3、學校提交階段發展規劃,並提供有效支持與服務,組織、指導同質組的成員建立合作互動、共同研究、共同成長的合作關係。

(三)構建個人與學校共同發展的實施過程

1、初次面談。初次面談一般安排在評價週期的第一年初,通過初次面談,評價者和被評教師擬訂評價過程的具體框架。初次面談要解決如下問題:"

2、收集信息。評價者必須大量收集有關被評教師的信息。可從課堂聽課、教師自我評價、徵求第三者意見和查閲文獻資料等途徑獲得。

3、評價面談。信息收集完畢以後,進人評價面談階段,這是發展性教師評價的核心部分。評價面談一般在評價週期的第一年末進行。評價者和被評教師共定被評教師的未來發展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某種修改。評價面談結束時,撰寫評價報告。

4、複查面談。在實現個人發展目標的過程中,評價雙方應定期舉行中期複查,反省既定目標的適切性及達到程度,必要時可調整或修訂目標。

(四)構建個人與學校共同發展的評價方法

2、學生和家長評價。學生和家長參與評價的方法可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來收集學生、家長對教師日常教學的評價意見。

3、同事評價。在教研室中開展聽、説、評課,用評價標準衡量被評對象的教學,肯定優點,明確問題,進行綜合分析,適時與評價對象交換意見,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時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同事評價方法可靈活多樣,但要把握一個原則,評價必須是以調動積極性促進專業發展為目的,切忌在評價中相互鬧矛盾,評價結果不應直接與教師的各種利益和名譽掛鈎。

4、學校或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學校領導對教師的教研課、學校説課比賽等,及時進行聽、評課,收集教師課堂教學信息。根據評價體系,對被評教師作出恰當的評價,作為期末評價量化的依據。

5、檔案袋評價。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教師將教學的過程資料、包括優秀教案設計、精彩的教學實錄、教學案例與論文,教學反思、與學生的談話,獲得各種獎勵等反映成長過程的資料都裝入檔案袋,定期展示,讓老師們既與自己縱向比較,又與別人橫向比較,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五、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一)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進行自我教育,不斷完善、提高自己。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與學生、家長、社會以及整個教師羣體都有着廣泛密切的聯繫和接觸。在教師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在通過互評,使主客體雙方意見得以溝通,逐步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

(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過程中,能量化的則量化,不能量化的則加以描述性分析,為教師提供自我價值的機會和空間,滿足教師的成就感。

(三)教學流程管理評價與教師自我發展評價相結合。教學流程評價是指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等進行考核評價。而教師自我發展評價,主要指科研、學習現代教育手段、進修培訓等情況。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的靈魂是以人為本,吸收了人本管理的思想,適合教師的發展,順應管理科學化的趨勢。只有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才能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具有最穩定、最持久的動力。沒有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的發展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把促進教師可持續的專業發展作為核心任務,對全面提高學院的教育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mjv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