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工程 >

語文版9年級上冊孔乙己説課設計

語文版9年級上冊孔乙己説課設計

一、 説教材

語文版9年級上冊孔乙己説課設計

《孔乙己》是蘇教版初級中學課本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第四單元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安排《孔乙己》,主要用以指導小説的賞析。

《孔乙己》這篇小説全文總共不到3000字,卻極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劇和整個社會的世態。它揭露了為封建科舉制度所戕害的讀書人的病苦,是一篇討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戰鬥檄文。小説運用側面描寫、對比映襯、白描手法,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鮮明地表現了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這個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教學《孔乙己》這篇小説,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小説的思想內容,而且還能啟發學生怎樣去欣賞小説。

二、説目標

小説的欣賞,主要是使學生了解欣賞小説的意義,提高欣賞小

説的興趣,初步學會欣賞小説的基本方法,從而培養和提高他們對小説的欣賞能力,為今後更好地閲讀和欣賞小説打下基礎。魯迅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使之成為我國現代文學畫廊裏很突出的一個人物形象,同時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可以這樣説,只要成功地解讀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欣賞《孔乙己》這篇小説的目的就能達成。因此,我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問題討論,篩選關鍵語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徵和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過問題討論,全班交流,評析孔乙己這一人物的社會意義。(評價和賞析能力)

這樣的教學目標,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了教學方向——人物分析和評價,教學方法——問題討論,評價標準或教學結果——學生能分析、評價人物;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欣賞小説的方法和途徑之一——通過篩選關鍵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和性格形成原因,評價人物的意義,理解小説的主題。要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對孔乙己性格特點的分析是教學中的重點,而由於學生對小説的背景和小説所反映的當時的社會現實缺乏較多的瞭解與較深的認識,因此,我們把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定為教學難點。

三、説教法

文學鑑賞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精神活動。正如魯迅所説: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同一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眼光,不同時代的人的眼光更是千差萬別。教學中,我們設計了許多問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充分的交流。學生的回答,只要是經過認真思考的,表達出來又能自圓其説的,我們就肯定。課堂中形成了一種全方位的“立體交流”,這種“立體交流”,與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和一般的“問答式”教學方法相比,有着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它既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又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它作用於教學雙方,充分反饋信息,使學生一反被動、靜止的狀態而富於強烈的參與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説設計

配合上述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教學設計上我們作了如下安排:

1.出示課題,提示背景——為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説主

題提供基本條件。

小説所寫的是清朝末年的事。一九一一年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

革命,推翻了反動腐朽的清王朝,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並沒有完成,舊的封建教育制度根本沒有改變。一些封建復古主義者頑固地維護着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針對這種現狀,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在“五四”前夕,寫下了這篇戰鬥的小説。

2.分析人物的悲慘結局——從課文結尾入手進行教學,追求教學素材設計的“動態”效果。我們認為,教材處理,尤其是現代文閲讀教材的處理,要改變舊有觀念,摒棄文章學的理論指導,改變每文必分析結構層次,每課必講授寫作方法的做法。運用信息論、語用學的理論來指導教學素材設計,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進行分析,展開教學,通過語言文字的研究,來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教材是教學信息的靜態分佈,調整教材原有的邏輯順序和結構,使之形成一種新的順序、新的結構,這樣,教材內在的知識信息就變原來的靜態為“動態”。這個“動態”的含義在於:所建立的新順序、新結構,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和認知,因而更富於有效性。我們在課文結尾處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小説最後一句寫道: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你認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還是活着?為什麼?

設計這個問題,目的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培養篩選能力;二是為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及其社會原因打好基礎。

3.分析人物的性格及其社會原因。

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是為突破“社會原因分析”這個教學難點做準備,同時,通過對孔乙己性格的分析,讓學生初步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為此,我們要求學生深入具體語言,從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方面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徵,通過討論交流,理解小説通過具體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寫法。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從文中篩選重點語句,進行分析、歸類,加以論述,多角度分析孔乙己的死因。

4、評價孔乙己這一典型形象的意義。

為了使學生對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孔乙己》這篇小説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也為了使教學更有層次感,我們設計了“評價孔乙己這一典型形象的意義”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對下列問題的討論中,理解孔乙己這一典型形象的意義所在。具體問題如下:

⑴你對孔乙己這一人物是否同情?為什麼?

⑵你對孔乙己這一人物是否怨恨?為什麼?

⑶作者為什麼要刻畫孔乙己這個典型形象?

5、教學小結

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一堂完整的語文課,必須要有一個教學小結。我們認為,教學小結要具備兩大功能,一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二是整理課堂教學思路與方法。為了充分發揮教學小結的這兩個功能,我們設計了下面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完成對本課的教學小結:學了《孔乙己》這篇以後,你在思想認識和閲讀小説方面有什麼收穫?

6.拓展訓練

要真正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和能力,僅靠課內閲讀是遠遠不夠的。課內閲讀教方法,課外閲讀去實踐,雙翼齊飛,才有提高。為此,我們在拓展訓練這一環節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運用課內所學,課外閲讀魯迅小説一篇,認真分析小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體會小説反映的主題思想。

7.板書

要讓學生對一堂課的'結構和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一個好的板書設計是不可缺少的。好的板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為這堂課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孔 乙 己

魯 迅

好喝懶做、庸俗迂腐、自命不凡、麻木不仁的個性

死? → 死。 → 死!

貧富懸殊、世態炎涼、科舉毒害的封建社會特性

這個板書設計的特點是:結構清晰,語言簡潔,內涵豐富。中間一行,從問號的“死”到句號的“死”再到感歎號的“死”,既體現了本堂課的教學思路和線索,又揭示了對孔乙己這個人物的認識過程的不斷深入。而上下兩行的內容,則是這種認識過程不斷深入的具體體現。

這堂課的設計,體現了兩個特點:一是課堂教學層次明顯具備了“逐層推進,螺旋上升”的特點。它有兩點追求,第一是追求學生能力的逐級提高,將整個教學過程作為培養一般學習能力的系統來加以考慮,每一個層次的教學活動各自培養某一級學習能力的功能並呈現出級級上升的勢態;第二是追求目標學習的反覆強化,圍繞孔乙己這個主要人物進行充分分析和討論。這樣的教學層次設計,使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興奮優勢保持始終,學得實,學得活,課堂教學自然是高效率的。二是課堂提問由幾組主幹性問題組成,問題有思維量,有層次性。我們認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層次的推進,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無不依賴於提問技術,問題設計是教材處理的重要環節,它是教材處理成功與否的外顯標誌。之所以在這堂課中設計這麼多的問題,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針對教學目標去“學”——從哪些角度去學,用什麼方法學,學到怎樣的程度。從教學結果看,這堂課是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gongcheng/ppo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