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説課稿範文

教師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説課稿範文

教師説課稿範文1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髮展,提升學生運動興趣的基本理念。根據本教材和學生實際身體情況發展的特點及對技巧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在這一課時學習和掌握跪跳起的動作方法,發展下肢及腰腹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靈敏性,在課堂中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參與意識,促進相互學習與幫助,讓學生在愉悦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動作方法,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優良的意志品質及合作意識。

二、教材分析

跪跳起是水平二技巧教學內容之一。技巧"跪跳起"動作新穎、別緻,有一定趣味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在練習過程中不僅能夠較好的增強學生的腰腹力量,對學生身體協調性也有一定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克服困難的精神。通過對以往教學的觀察,在動作技術上突出了:"擺,壓,提"三個基本動作要點。同時在共同學習中,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學和互相促進,增強了學生體驗展示自我和合作學習的樂趣。針對教材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採用知識點逐個解決的體驗練習,讓學生在樂學中掌握教材的內容。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二的學生,學生年齡偏小,具有活潑好動、好玩、好思考,學習新知識速度快,模仿能力強,有較強的表現慾望和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等特點,在教學中採用形式多樣、簡單易行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對於發展身心,培養頑強、果斷的良好品質,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及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教學目標

1、學習跪跳起的動作,激發運動興趣;

2、掌握正確的跪跳起動作方法,提高學生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發展腰腹力量;

3、培養學生頑強、果斷、團結協作和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動作協調連貫,收腿迅速

教學難點:腳面壓墊

六、教法與學法:

1、教法:教師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激勵性教學法、評價法等教學方法,運用講解示範、預防和糾正錯誤、積極性評價等方法讓學生在寬鬆的氣氛中愉快的學習基本技能。在基本部分中,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和解決教學難點,針對"擺、壓、提"三個基本動作要點分別設置了幾個有層次的練習:一是解決"擺"的練習,即跪立墊上,做擺臂彈性起落;二是解決"壓"的練習,即跪立跳高;三是解決"提"的練習,即兩人一組,一人保護一人做跪跳起練習;四是將擺臂制動與腳面、小腿壓墊、提膝收腿起立結合在一起練習,即在體操墊搭建的小跳台上做跪跳下,並逐步增加難度,過度到平墊上練習;最後自主練習跪跳起動作;通過以上教法既突出了本課的重點,也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2、學法:學生主要採用觀察法、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小組合作法、練習法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首先通過遊戲活動,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採用幾個有層次的小練習,分別體驗和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正確的動作方法,體會成功的樂趣。

七、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深入分析本課內容。在組織教學上將場地設置的簡單高效,體操隊型開課,教師站於隊伍中部,可以充分照顧排頭與排尾的'學生,學生將體操墊摺疊後放置予自己面前。在準備部分遊戲結束後,直接將體操墊縱向打開。進入基本部分,小組活動時,前後四人一組,以第一排為基準進行練習,結束部分依然為體操隊形,體操墊橫向打開,場地設置簡單,即便於教師指導教學,又便於學生觀摩學生展示與教師的示範動作。

在準備部分中利用體操墊開展遊戲活動"找寶",對傳統教學中的熱身跑進行改進,遊戲熱身,在練習過程中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徒手操擺臂運動、踝關節運動和跳躍運動對學生擺臂幅度、踝關節柔韌性和提膝收腿進行練習,為順利完成基本部分教學任務做好準備。當準備部分順利將學習情緒調動起來之後,在基本部分就自然過度到主教材,首先將跪跳起這一技術動作進行分解,降低難度,設置了幾個有層次的練習:

一是解決"擺"的練習,即跪立墊上,做擺臂彈性起落,重點體會上體前傾,兩臂由後迅速向前上方擺至斜上舉部位制動這一動作;這裏進行教學組織是全班統一練習;

二是解決"壓"的練習,即跪立跳高,重點體會臀後坐、腳面和小腿壓墊這一動作;教師設置疑問,如何能跪着跳的高,讓學生進行體會,學生體會後教師選擇動作正確,跳的高的學生進行展示,分析總結評價動作方法,重點講解臀後坐,腳面壓墊,講解後組織學生統一練習兩組。

三是解決"提"的練習,即兩人一組,一人保護一人做跪跳起練習,重點體會屈膝上提、收腿動作連貫、協調,這個部分應採取學生就近原則,臨近的學生兩人為一組,教師應着重指導練習的同學在幫助下體會屈膝上提、收腿這個動作,提示保護與幫助的學生,注意方法和用力。教師指導個別學生體會動作。這個內容進行兩組之後,交換保護與幫助,繼續練習兩組。

四是體驗完整動作的小組合作"跪跳下"練習,

方法如下:

①分組練習,四人一組。

②將四塊體操墊擺成小跳台。

③在跳台後側站隊依次進行練習。這個部分逐步提高難度,降低錯層高度。提高學生練習興趣,體驗挑戰自我,體會成功後的感受。教師分別指導小組進行練習,注重指導小組內學生的分析與評價,每組學生進行兩次練習後,選擇動作規範,標準的小組進行展示,給予評價。對沒能完成動作的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對錯誤動作予以糾正。

五是跪跳起練習,重點體會動作協調連貫,收腿迅速這裏全體學生集合到體操隊形站好,體操墊橫向擺放,教師首先應語言講解並進行一次完整動作示範,示範後組織統一練習。組次不宜過多,練習後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

最後,在原有隊形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遊戲活動,"羣龍奪寶".利用體操墊組織遊戲活動,體現了一物多用的教學特點,提高了學生的興奮點。

結束部分中,首先有針對性的進行大腿、小腿、踝關節的放鬆,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一組的腰腹和背部放鬆活動,放鬆活動簡單、實效。放鬆活動後對本課的教學進行總結與評價,對今後學習提出希望。宣佈下課,指導學生收送器材。

八、場地器材

體操墊

九、運動負荷預計

平均心率:120次分

練習密度:40%-45%

我今天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傾聽。

教師説課稿範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叫,一個快樂的信息技術教師,快樂是我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我最大的優點,大家常説快樂是可以傳遞的,我希望通過我的説課將我的快樂傳遞給在坐每一個人,希望大家時時都快樂。事事都開心。我今天快樂説課的題目是《製作演示文稿》,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綜合各方面的知識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把握大綱,説教材

教學內容:本節是省編教材國中第二冊(下)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是根據《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這個主題創意,初步製作好演示文稿之後,在初稿中使用藝術字提高標題的可讀性,插入聲音音效,增強表達效果,使用模板、背景等技術提高版面質量。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是圍繞演示文稿的製作展開的,前面已經學習了製作幻燈片,本節課是對前面知識的延伸,對幻燈片內容的具體充實和美。,同時也為後面的幻燈片動畫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課時安排:1課時

本節課的重點:藝術字和聲音的插入與編輯,模板與背景的應用。確定的依據是因為藝術字和聲音的插入與編輯都是幻燈片修飾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他們插入和編輯後的效果都直接影響到修飾幻燈片的整體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使用模板可以方便、快捷的統一演示文稿的風格和外觀,設置恰當的背景可以是幻燈片生動豐富,所以我將它們定為本節課的重點。

本節課的難點: 聲效的設置。確定的依據是插入的聲音大都是事先編輯好的歌曲,可控性差。八年級學生知識合理運用的能力有限,有時會出現把不該出聲的出聲,結果造成整體效果雜亂無章。所以我將它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凸顯主體,説學情

知識和能力方面:經過前面powerpoint的學習,學生已經熟悉演示文稿的基本製作步驟,這節課的知識對學生來説比較容易上手,但是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地採取分層教學,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將放手讓他們自學,而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讓他們在同學和老師的引導、示範講解下完成任務。

生理和心理方面:八年級的學生對於製作演示文稿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青少年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求知慾強,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富有個性,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他們渴望學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術知識。在教學中為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更新理念,説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會使用藝術字,以提高標題的可讀性

會插入聲音音效,增強表達效果

能使用模板、背景等技術提高版面質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加以引導,讓學生了解修飾的必要性,並知道從哪些方面對演示文稿進行修飾;通過教師演示、學生自主嘗試、討論交流等方式學會修飾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鼓勵學生大膽演示、展示作品,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通過對幻燈片修飾,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信息素養。

發展目標

⑴培養學生創新、團結協作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四、依據理論,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方法恰當,才會有效。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教學中穿插創設情境法、提問引導法、分層教學法和賞識教育法。通過“創設情境法”和“任務驅動法”,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通過“感知——模仿——遷移——運用”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正確操作方法,運用操作方法去實踐,從而培養學生對於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處理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要求完成任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我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作為導線,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並將學生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共同探討,讓學生在探究與實踐中解決問題。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在教學中我採取適當的分層教學,並及時給予揚長性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

五、結合學情,説學法: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魚,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和能力的知識。我根據八年級學生思維特點,努力給學生創造一種美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着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合作討論和成果展示等學習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活動過程中實現知識傳遞、遷移。對於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聲效的設置,我通過展示優秀作品,讓學生評析它為什麼好,好在什麼地方,使學生在評價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並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究狀態,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積極營造信息技術課堂“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六、整合資源,説準備

課前需要做好以下教學準備:

『硬件準備』:一間擁有多媒體平台的計算機網絡教室。

『軟件準備』:電腦裝有PowerPoint20xx、多媒體電子教室、教師製作好的課件。

『素材準備』:上節課製作好的幻燈片初稿。一些背景圖片和聲音文件

七、情感互動,説過程

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學設計應注意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因此,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如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讓學生打開上節課製作好的白色背景的《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最簡單幻燈片,我再通過大屏幕投影插入了藝術字和聲音、使用了模板、背景等技術的《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幻燈片。讓學生説説喜歡那個演示文稿,並找出不同之處,然後師生共同分析討論應該從哪些方面對演示文稿進行修飾,從而引出本節課內容:如何修飾演示文稿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反生強烈的反差,利用國中生強烈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為能順利實現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任務驅動,層層深入

揭示任務一:插入藝術字

提出對於文章的標題和每一個頁面的小標題能不能進行設置達到更好的效果的問題。根據預習內容同學會説使用藝術字進行修飾。然後告訴學生根據課本提示自主學習完成幻燈片中標題的設置,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

A、與同學交流

B、向老師求助

【設計意圖】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別人幫助下也能完成任務。

在學生完成了上述操作之後,我讓學生找到繪圖工具欄中的“藝術字”按鈕

問學生:你能夠使用繪圖工具欄中的藝術字按鈕改變一下藝術字的格式?試一試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我説:可能有的同學在觀看老師播放幻燈片時有音樂,並且注意了在“插入”菜單中有“影片和聲音”,是的,背景聲音應用於幻燈片時,會達到特殊的效果,讓幻燈片聲情並茂,可以烘托氣氛,從而引出下一個任務

揭示任務二:插入聲音

這個環節我首先通過示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後讓學生試着將準備一些聲音文件加入到幻燈片中,並體驗一下效果,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讓學生帶着下面三個問題練習。

①你如何做到播放時不顯示聲音圖標

②你能區分聲音自動播放與單擊時播放的用途不同嗎?各適合用在什麼地方?

③如果讓一個聲音文件在多張幻燈片放映時連續播放,你能找到相關位置嗎?

建議學生小組內互相協作學習,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既聰明又細心。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也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

通過問題:我們現在所有的幻燈片都是白色的底版,非常單調,我們有沒有辦法快速的改變所有幻燈片的底版

揭示任務三:應用設計模板

要求學生根據課本介紹,自主學習完成應用模板的設置,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應用模板前後的變化,提示學生要選擇與主題相配的模板,防止選擇的模板不當影響主題的展示。讓順利完成任務的同學示範講解,和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學後有一個交流,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時讓任務沒有完成好的同學進一步掌握方法。

我説:應用設計模板後,每一個模板的背景是固定,如果不滿意這個背景我們也是可以修改的

揭示任務四:設置背景

這個環節要求學生根據課本提示,自主學習完成圖片作為背景的設置,同時提醒大家注意,除了圖片可以做背景,還可以設置背景的顏色,過渡、紋理、圖案等特殊效果也可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審美能力,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3、知識平展,鞏固創新

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每組同學利用上面的操作方法,完成幻燈片的修飾。小組內互相合作完成作品,班內展示各組的作品,每組派一個學生説出作品的設計構思。通過全班共同評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修飾的靈活、合理的運用。最後教師點評,鼓勵學生能有所創新地完成任務。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4、歸納總結,梳理知識

教師與學生一起簡短回顧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有插入藝術字、加入聲音、使用設計模板和使用背景的方法,使得我們的幻燈片作品修飾得更加漂亮和實用。這樣將前面所學的零散知識彙總,使學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大膽體驗,嘗試,主動探究不同的操作帶來的不同的效果。提醒學生要靈活、合理運用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5、知識的遷移

今天我們學習了修飾幻燈片的一般製作步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將老師製作的《四季圖》的初稿進行修飾設置。

八、步步清晰,説板書

修飾演示文稿

(一)、插入藝術字

(二)、插入聲音

(三)、應用設計模板

(西)、設置背景

九、優化教學,説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直觀教學法,創設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和分層次教法),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整合的問題。本課在注意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習外,同時注重語文素養、信息素養的培養,從而形成語文、信息技術、美術等學科的整合,如觀察、傾聽、述説、演示等。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4、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不同對象分別對待)

5、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通過意義建構,學生的技能不斷加強,實效性強。教學活動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策略豐富、實用而新穎、獨特,突破了學生的認知障礙,突破了難點,優化了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十 、分析教學,預評估

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我在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悦。本堂課學生的興趣應該相當的高,在完成相關任務時,積極主動,同學之間友好互助。學生在展示作品時,不但鍛鍊了語言組織及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通過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促進了學生完整、和諧的個性發展。

美國詩人羅伊娜説過:“對於那些內心充溢快樂的人們而言,所有的過程都是美妙的。”我相信我已經將快樂充滿你的內心,此時你是不是認為我的説課內容是個美妙的產物呢?請用您高高的分數肯定一下這個產物吧!謝謝大家!

最後,我把自勉的幾句話再次送給大家:

請用信任的目光鼓勵你的學生去嘗試;

請用微笑的目光鼓勵你的學生去創造;

請用讚許的目光評價你的學生提素養;

請用高高的分數再次肯定我的説課內容。

教師説課稿範文3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是曰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關於美和審美的哲理散文。現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解釋。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本單元設計的目標是通過閲讀現當代散文,學會在總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的基礎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語言。學會整體把握__思想內容,學會體會散文語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冊第二單元的最後來一篇課文,__以發現海棠花未眠寫起,從3個方面論述:自然美是無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重視自然美,崇尚寫實精神。__由因此哲理散文,加上學生對藝術觀賞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內容懂得較難。如何把難懂得的__深入淺出的講解好,使學生能較好的懂得體會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

2、教學目標:

按照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課特點,特制定兩個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懂得__主旨,讓學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識。(2)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整體把握__內容,品味散文語言。能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學會創造美。

3、教學重點難點:

按照教學目標的設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斷定為:懂得__主旨與鑑賞__語言,懂得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説教法

__教學重點是懂得主旨和鑑賞語言,因此教學中讓學生整體把握__是關鍵。運用前幾篇課文所學的提要鈎玄的方法,學會勾畫圈點重要的句子,抓住關鍵句子懂得主旨。採用重點段落重點閲讀的方法進行。同時輔之以多媒體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儘快的抓住關鍵。同時也採用問題激趣討論法,使學生能自主地探討問題。

  三、説學法

本課內容較難懂得,特別是有些哲理性較強,隱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語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等,懂得較艱苦,因此,課堂上要激發學生的探討興趣,讓學生自由的發表意見,自主合作的探討問題。

四、説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以一組鮮花圖片展現其自然的美,讓學生自由發表觀後感受,引起學生對自然美的注意和觀賞。此設計直接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接着由蘇軾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粧”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標題。

2、簡介作者川端康成。

3、初步懂得__主旨:首先指定學生朗讀第三段內容,接着考慮: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啥?或者説有啥感悟?接着讓學生評價是否批准這個觀點?能否説説他們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過這個過程的閲讀,學生就能整體把握到__的一個觀點: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時也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們四周特別多事物是特別美的,只是我們平常沒有留心,讓學生明白平時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考慮作者又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中發現海棠花的美的呢?學生通過閲讀課文學會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點起來,我一個人凝視着海棠花,更感到它美極了。” “我之發現花未眠,大概也是由於我獨自住在旅館裏,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由吧。”接着教師小結:作者能夠發現司空見慣的海棠花的美,緣由有二:一為“靜”;二為“孤單”。學生通過這一環節的自學,就去把__的第二觀點“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找到並有所懂得了。

5、出示文中出現的有關藝術作品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考慮關於這些藝術作品作者持啥態度?它們有啥共同點?藉此讓學生再去讀__關於這些內容的段落,明白這些藝術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結合,能夠給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響自然美的藝術作品更能引起觀賞者美的共鳴,能夠提高人對美的感受能力。

6、通過這幾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對內容有了全面的懂得,教師此刻再加以總結,學生就對內容有了更明確的懂得。教師小結: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寫起,論述了自個兒對美和審美的3個觀點,即: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親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藝術品能提高人對美的感受能力。這3個觀點事實上一定是要告訴我們要發現存在的美,感受發現的美,創造有所發現的美。

7、學生對內容有了較深入的懂得,接着再進行遷移拓展就順理成章了。設計一個遷移訓練,讓學生從讀到寫,出示一個名家描寫自然美的語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個學生習作的片斷(幻燈顯示)。也請學生把自個兒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話把它描寫出來。

8、最後來一個環節一定是品味文中精美的句子的含義。這個環節撒手讓學生自由討論,你感覺精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懂得的句子。教師可舉例引導如:(1)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2)假如説,一朵花特別美;

那樣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9、最後來教師總結:通過學習,我們能夠發現,儘管這是一篇談論美學問題的__,但是它本身也是美的。事實上美無處不在,美就在我們的四周。我們應當感謝川端康成,他告訴我們只要仔細腸去查找,用心腸去視察,我們就能夠發現美,感受美並能創造美。那就讓我們以這種美好的心態去擁抱我們殘暴的明日吧!

教師説課稿範文4

一、教學內容

本節教材是圍繞"電能"這個概念展開的。課文開始既用兩幅組合圖,從供電和用電兩方面展現了電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接着介紹了電能的單位及計量電能的儀表──電能表,最後引出電功的概念。

教材注重讓同學們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內容上循序漸進,逐步上台階,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同時教材也體現了注重全體同學們的發展,滲透科技意識等課標中的新理念。

現代生活與電的聯繫是最為密切的,因而物理教學有必要也有責任把電學知識作為提高全體同學們科學素養來處理。本節教材就是在同學們瞭解了一些基本電學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素材來激發同學們們的求知慾望,進而學習電能的。同時由於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較多接觸"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因此突出"能量"會使同學們在學習物理知識時發揮生活經驗的作用,更有利於同學們的學習和探究。因而對於這個更深層次上反映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本質的能量的單位及電能表的使用是本節的重點,而電功的概念則是本節的一個難點。但教材沒有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概念的嚴密性,降低了傳統物理學中歷來受到重視的知識的難度要求,所以對"電功"概念的要求不必過高,這樣才有助於同學們在學習中獲得自信。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課件中豐富的視屏資源為同學們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它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起導向作用,併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教材特點以及同學們實際等因素,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目標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能的單位是焦耳,另一個單位是千瓦時。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瓦或千瓦。

2、會讀家庭電能表。

(二)過程與方法

體驗電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

1、瞭解電能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

2、認識節約用電的重要性。

三、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同學們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方法為主的綜合啟發式,同時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作用。在教的方面,整個教學過程要充分體現以同學們為本的教育思想,貫穿以同學們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線索的原則,堅持啟發式。在教學各個環節不斷地為同學們創設問題情境,設置懸念,適時點撥誘導。

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同時也為了使教學內容具有形象性、生動性、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有效的節省教師講解、板書、板畫時間,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可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而利用Authorware自制了具有交互功能的CAI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學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教學內容只有放進一定的教學環境,才能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應。將章首語配上圖片和朗讀配音,播放給同學們看:廣袤的戈壁灘、勁舞的狂風、轉動着扇葉的風車田……把同學們課間休息時還尚未安定的心帶進神奇的物理世界,讓他們在聽和觀察的過程中,充分思考和遐想,在憧憬中走進電能的大門。 (二)提出問題

當同學們還沉浸在驚奇和遐想的氛圍之時,教師提出第一個問題:今天的人類已經離不開電能了,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所使用的電能是通過那些方式獲得的嗎?

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有了適宜的問題就反覆一石激起千層浪,必然在同學們思維的海洋裏激起軒然大波。

(三)同學們分組討論

現代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而社會分工的細化則又限制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範圍。因此個人之間和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小組討論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與能力,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積極思考,熱烈討論,並把交流結果寫在草稿紙上。

(四)小組展示討論成果

可讓某一小組推薦一代表發言,其他小組幫助指出不足並進行補充,培養同學們準確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以及在合作中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尊重他人的品質。作為教學資源的提供者、設計者的教師要及時展示各種獲取電能途徑的視屏材料和圖片資料,讓同學們身臨其境,體驗發現的歡樂,為人類智慧的偉大而感到驕傲。同時還要捕捉同學們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五)提出問題二

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教師要設計好問題線索,讓同學們思維的漣漪一圈圈盪漾開來。

問題二: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看見電能的存在,同學們能列舉出電能被我們利用的`實例嗎?

(六)小組合作交流後展示成果

"莫以善小而不為"雖然電能被廣泛應用的實例非常之多,但讓同學們們依然交流討論並展示,一方面潛移默化地讓同學們感受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全體同學們,特別是一些困難生對於物理的熱愛。蘇霍姆林斯基説"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七)多媒體展示

利用圖片及視屏展示電能的應用實例,並從能量轉換的角度引導同學們分析人類是如何應用電能的,同時也為電功的引入埋下伏筆,做好鋪墊。

(八)提出問題三

用電是要付電費的,同學們都知道你們家的電費是怎樣被計量出來的嗎?對於電能表,同學們有哪些瞭解?又想了解些什麼?

(九)同學們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小組藉助課本和課前收集的電能表説明書對電能表的功能、規格、讀數等進行交流探討。允許個別好奇心強的同學上講台查閲教師製作的有關電能表的課件資源,資源有:

(1)電能表在家庭電路中安裝位置的視屏素材;(2)演示電能表工作時的Flash動畫;

(3)能夠進行交互操作的有關電能表銘牌上數據和單位的物理意義;

(4)有關電能表讀數及電費計算的例題;

(5)IC卡電能表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6)焦耳的照片及一度電的作用的圖片(可對同學們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教育以及節約用電關心科技發展意識的培養)。

(十)小組彙報探究結果

可採取由一個大組專門找問題,另一大組進行答辯,其它大組進行補充,而教師則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進行潤色、強化和拓展。

(十一)介紹電功

利用多媒體再次展示、引導同學們回顧人類從能量轉換的角度應用電能的實例圖片,歸納出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是電流做功的過程,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就説電流做了多少功。並讓同學們再補充列舉一些電流做功的實例。

(十二)反思與小結

在臨近下課時,師生可共同對探究內容進行反思,討論本節課究竟學了哪些知識,為什麼學這些知識,學的過程中有什麼經驗與失誤,下一次怎樣改進才能做得更好。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強化和潤色。最後,留一些方法具有多樣性或問題具有趣味性、挑戰性,可研究性的作業,使同學們的探究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作業為:假設生產的電能只供家庭使用,那麼請你查閲資料,我國20xx年的發電總量可供應多少個家庭?

五、板書板圖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搞好教學的一項必備的基本功。由於本節課採取的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因而可在反思小結環節,將板書內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來,力求能直觀地顯示教材的思路,同時也對同學們養成整潔、美觀,有條理的書寫習慣產生一個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板書如下:

六、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電能"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在實際執行教學結構中的各個程序時,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擾,這就要求教師沉着冷靜,隨機應變,排除干擾,適時適度地調整原定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案,以求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説課稿範文5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新穎的泥名片》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對作品、媒材、工具、製作過程的體驗及探索,培養學生初步對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現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國小2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體會製作泥名片的意義,形成用泥設計、製作文字和圖形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泥名片,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1、瞭解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和文字裝飾。

2、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會表達、學會交往。

教學難點是:製作得新穎,生動,作品美觀,富於個性。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2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説、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學生自我介紹

2、引出課題。

3、教師出示自己的泥名片,感受泥名片的新穎之處,欣賞名片。

4、出示課題。

(二)、欣賞分析。

1、通過分析老師的名片,瞭解名片的組成部分。

2、瞭解更多的名片造型,開闊學生眼界。

(1)欣賞名片,總結特點。

(2)放手討論探究,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問,並自己解決。掌握製作方法。引導學生解決:

a 、這些名片是用什麼來裝飾的?裝飾的方法除了用橡皮泥粘,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藉助哪些工具?(還可以用壓、印的方式,尋找身邊的工具,請學生示範)

b、底板的形狀可以怎樣做?不同顏色的底板是怎樣做的?(教師發給學生各種形狀的卡紙底板,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底板進行製作。同時示範在卡紙底板上製作泥底板的過程,可採用搓、壓等方式。)

c、名字用什麼方式來製作?應注意什麼?(不要太粗了)

d、製作步驟:底板——名字——裝飾。

e、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小結:

這些同學的泥名片顏色鮮豔,形狀各異,圖案豐富,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品展示。

1、師:你學會了自己設計名片,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也可以讓自己認識新朋友。(請學生拿着自己的名片來介紹)

2、活動:找朋友。

師:在找朋友的活動中你欣賞了很多新穎的名片,你最喜歡誰的?説説他的名片好在哪裏?

3、總結:同學們的名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給了我們美的享受,我們生活中還有很的美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吧!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泥名片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板書設計:

(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新穎的泥名片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教師説課稿範文6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課題2的內容,具體內容主要有常見金屬的三點化學性質及置換反應的定義。本課題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這樣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更加完整。它側重於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些

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提高,而且學好本課題為以後學習酸、鹼、鹽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科學、簡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實際,切實突出重點,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展性。鑑於理解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②初步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

③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①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信息

②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②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我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後教學的影響來制定教學重、難點的。教材介紹了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金屬與鹽的反應,這三點化學性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説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為今後學習酸、鹼、鹽的知識做了鋪墊;而且金屬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我確定本課題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由於金屬活動性順序比較抽象,需要學生記憶,而且在運用時需考慮一定的條件;又緊密結合學生對金屬的認識、思維能力、生活經驗以及這個年齡段的特徵等因素,我確定本課題的難點是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4教法分析

根據新課標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

本節課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啟發法、歸納分析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新課標要求,國中化學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教材的重點放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設計這些探究過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善於動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客觀事實中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再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年齡特徵,所以我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使學生通過探究過程,瞭解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突出重點。再結合使用一些輔助的教學方法幫助同學們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實際問題,突破難點。多種教學方法互相穿插滲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優化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5學法指導:

根據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的學習主要採用以下學習方法:實驗法、歸納總結法。實驗是反映化學學科特點,學習化學知識的最有效途徑。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邊觀察、邊記錄、邊思考,在教師指引下按科學的方法處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結論。這樣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逐步學會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方法。結合歸納總結法,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歸納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對所得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

6教學程序

為使學生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緊湊、有效,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特意把置換反應的概念放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探究之後討論,並在教學程序的最後,通過反饋練習來鞏固,以求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境,温故導新以科學事例創設情境,回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在現今考古中,發現從地下出土的文物裏,金銀器具總是比鐵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鐵器早。你知道為什麼嗎(設計意圖)以科學事例創設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寓示着本課題的重點。

二:活動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屬與氧氣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改進);

3、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

置換反應:

設計意圖:

通過三個探究過程: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 2.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採用實驗——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從探究中發現知識,通過對幾種金屬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用途,突破重點。在每個探究後都精心設計問題或列舉事例,聯繫生活、生產實際,加強對金屬活動性運用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緊密結合課後精選的反饋練習,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交流討論、歸納小結。學生回顧、反思,課堂小結。

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突出重點。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使學生能對獲得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四)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啟發學生反思有助於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繫實際教學過程,有利於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及發現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於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鑽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

交流討論歸納小結

【小結反思】談談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意圖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啟發學生反思有助於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繫實際教學過程,有利於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及發現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於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鑽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

板書設計:

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現象:金屬表面有氣泡冒出。

結論:(1)根據反應劇烈程度可知同種金屬活動性:

Mg > Zn > Fe > Cu

(2)金屬活動性較強的金屬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3、金屬與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2Al+3CuSO4 ==== 3Cu+Al2(SO4)3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結論:(1)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Al > Cu > Ag

(2)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置換反應

1、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2、特點:A+BC=AC+B

7:教學理念:

側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思路的綜合評價。

聯繫生活、生產實際,加強對金屬活動性運用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緊密結合課後精選的反饋練習,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教師説課稿範文7

幼兒園大班藝術説課稿《王老先生有塊地 》

一、説設計意圖

為了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我們大班教研組經過研討圍繞我園目前上音樂活動中能讓小朋友熟記歌詞,並有感情的演唱,設計了這節課。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目標為:

1、通過演唱歌曲,能夠感受歌曲給孩子帶來的快樂。

2、理解歌詞內容,熟記歌詞,並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樂器來感知音樂中的節奏。

三、説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詞內容,熟記歌詞,並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動難點:用樂器來感知音樂中的節奏。

四、説活動準備

圖片、歌曲磁帶、打擊樂樂器。

五、説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玩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節活動教師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當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導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討論法、啟發聯想法、情緒體驗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説學法

我創設了一個學習的氛圍,引導幼兒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去感受、體驗樂曲,並根據樂曲作出他相應的反應,在“玩中學,學中玩”,儘量營造寬鬆的環境,讓幼兒樂學。

七、説教學程序

根據欣賞的一個過程以及每節活動的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以故事導入,目的想吸引幼兒的興趣。

2、欣賞樂曲

在此環節中,我沒讓盲目的去聽歌詞,而是我讓孩子帶着問題去欣賞。

3、在情境中記憶歌詞。把歌詞變成一幅圖畫,讓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記憶歌詞。

4、聽音樂試着打節奏為用樂器做準備。

5、最後進行樂器表演,從中感知節奏並體驗快樂。

幼兒園中班藝術説課稿《天天鍛鍊 》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班的藝術教學活動《天天鍛鍊身體好》。音樂是表現情感、情緒最好的方式。《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感受生活和藝術的美。而今天這首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正好行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文中字詞優美,簡單易懂再加上一些身體動作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更好更快的學會兒歌。

二:説目標

根據本次活動的設計了一下幾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符合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特點,理解歌詞大意,並學會唱兒歌。(2)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三:説重、難點

重點: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突出音樂的中鍛鍊身體的重要性。難點:正確

唱出兒歌,理解兒歌。

四:説準備

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

五:説教、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活動方式。(1)情景教學法---(2)視聽唱法----(3)多種感官體驗參與法。

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大意的內容。掌握兒歌有感情地唱出兒歌。鼓勵幼兒創編動作,體驗音樂的美好。整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為主,引導幼兒看一看、説一説、想一想、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參與。體驗到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的作用。並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六:説過程

創設環境、激發興趣----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學唱歌曲----遊戲表演

(1)導入:拿出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今天老師手裏面拿的是什麼東西呢?有誰知道圖片裏出現了哪些畫面呢?使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幼兒談話。正如《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説、敢説、喜歡積極主動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就需要老師的多多提問。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更好的理解兒歌的重點《天天鍛鍊身體好》

(2)欣賞歌曲:欣賞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播放兒歌要求幼兒認真傾聽。然後根據歌詞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剛才我們一起聽過了歌曲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裏面有什麼感興趣的東西呢?他出現了哪些詞語。

(3)學唱歌曲:教師分段教學幼兒,一句一句的把歌詞交給幼兒讓他們理解大意。如老師説跳一跳跑一跑歌詞就可以加以動作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更好的讓幼兒理解。

(4)遊戲表演:通過分組進行遊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為基礎活動,每個活動都離不開遊戲,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把活動推向高潮。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真棒!!今天都學會了唱這首兒歌。那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唱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哦。。我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吧身體鍛鍊得棒棒的喲!!!

教師説課稿範文8

一、 説教材:

《愉快的勞動》這一單元,包括歌表演《種玉米》、《不再麻煩好媽媽》,和聆聽曲目《勞動歌》、《海娃的歌》四個以勞動為主題的教學內容。本課欣賞曲目《勞動歌》是美國動畫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為A大調,2/4拍,三段體,情調活潑。歌曲《種玉米》是一首堅定有力、充滿熱情的勞動歌曲,為2∕4拍,G大調,歌曲一開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產生了果斷、帶有號召性的旋律,旋律突出運用了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使得音調更為堅定、有力。

二、説學情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為此,我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因為這樣的教學最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所以,我為這一節綜合性的音樂課確定了一首歌曲和一首欣賞曲目作為教學內容,即:初聽歌曲《勞動歌》和演唱歌曲《種玉米》。

、説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課標要求及單元目標的分析,結合教材分析和對教學對象的認知能力、身心發展等因素的認識掌握,我為這一節針對二年級學生的、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擬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和激發對勞動的熱愛,體驗合作創造的快樂。

2、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歌曲並在音樂活動中加強對應音樂節奏的感受。

3、附點音符及兩拍長音的準確演唱。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難點:

1.要有內在的力度,藴含着力量。

2.附點音符的準確演唱,特別是連續兩個附點音符。

五、説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它由四大環節構成:

第一環節:組織教學和導入新課。

1、播放《勞動最光榮》,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經過常規的組織教學後,()初聽歌曲《勞動歌》,並提問:這首歌曲講了什麼樣的故事?(七個小矮人在礦井勞動的故事)它的情緒如何?(活潑歡快)接着由此故事來提問:他們愉快的勞動情景感動了印度尼西亞的一羣小朋友,他們用甜美的歌聲召喚我們也一起來勞動呢!仔細聽,讓我們都做哪些勞動?

在這一環節中,我根據初聽與本課相關的歌曲來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運用了律動教學法和欣賞法來導入。通過律動能活躍課堂氣氛,通過音樂欣賞,可以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記憶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教學任務完成較好。

經過這一環節的教學後,迅速過渡到本節課的下一個教學內容,帶着問題聆聽歌曲《種玉米》。

問題有如:

1、這首歌曲都讓我們做些什麼勞動啊?(除草、施肥、撒種、澆水、);

2、試着給歌曲起個名字。(出示課題)

3、這首歌是幾拍子的?(四二拍)

4、情緒是優美抒情的還是歡快活潑的?

根據學生的討論,老師適時的提示,使學生明白:這首歌種讓我們除草、施肥、撒種、澆水,可以給歌曲取名種玉米,這首歌曲是四二拍子,情緒是活潑歡快的。

這一環節中的欣賞過程,我沒有運用圖片、錄像等其它形式來提示、幫助學生們感受、理解音樂,因為我認為:音樂藝術應該運用音樂來體驗與表達,理解音樂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細地聆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

經過了前兩輪環節的鋪墊,終於到了本節課的"學唱歌曲"這一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將主要運用:以難點節奏為切入口,教學、學生自學相結合的學習手法,教學生演唱歌曲、表現情感,具體過程是:(重點説:教唱的過程及對重難點的解決方法、手段)

1、解決難點;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

小聲跟着老師琴聲有感情地讀歌詞。拍手打擊節奏

2、重聽錄音範唱,思考:

想讓玉米有個好收成都要經過哪一些的勞動

3、請説説種玉米的基本過程,同時,師出示書中歌詞

(1) x x x x|x x x |x x| x —

校園地裏播種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 x |x x| x —

我來鋤 地 你來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嬌嫩需 要 勤 澆 水

第一句由教師示範x. x節奏

第二、三句學生觀察和第一句的異同處,自學

4、教師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學生分組練習互教互學,遇到的困難説出來,教師面向全體同學指導、糾正。(如:"鋤""要""種"三處附點要唱清楚,讓學生體會"馬蹄聲")

5、請學生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教師總結學生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意見,表揚唱得精彩的地方,並糾正唱錯的詞句。

6、熟悉歌曲,將歌曲完整地演唱

7、要求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有力的氣勢和開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堅定有力的聲音表現勞動氣氛,還要準確演唱二分音符的時值)

8、教師對孩子的演唱予以評價

在以上的教學環節中,我以解決難點為切入口,循序漸進的打開學生的音樂智慧之門,從而一步步的解決了難點,突出了重點。這一環節我主要運用談話法,練習法等方法,還注重生生評價與師生評價,因為在二年級音樂教參的.第一單元中提到,要注意培養學生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的能力。

第四大環節:表演歌曲,我主要採用創編練習的方法來完成。

1、請孩子們出示自己製作的打擊樂器沙錘,以及發出短音的打擊樂器。對孩子們的製作表示讚賞,對特別有創意和製作特別精美的樂器的孩子獎勵。

2、請孩子對以上三句歌詞進行創作伴奏。

3、教師示範教材裏的伴奏

沙錘的敲擊方法:左手一下,右手兩下

4、全班孩子練習

5、教師鋼琴伴奏,學生邊唱邊分別用沙錘伴奏

6、師評價

雖然學生們創編活動的質量高低參差不齊,但是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這時則變成了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比如:彈伴奏、放音樂、組織評比等,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藝術的薰陶。

當然,由於時間的緊迫,學生們的創編在這一節音樂課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現出來,我將選擇其中較好的小組的創編在本節課上進行當眾表演,並鼓勵其它組創編的形式,課後進行再加工,下一節音樂課為老師和同學進行表演。

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適時的拓展,而且,還將這一內容擴大到了課後,為下次的音樂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最後,我對本節音樂課做了最後的總結。

總之,我設計的這節針對二年級學生的音樂課,體現了新課標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則,並在單元目標的總體規劃下,體現了音樂課獨特的施教特點,完成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授課目標。

教師説課稿範文9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___好!(曾經有同學對我的名字這樣解釋道:“樹林裏有香水”,我覺得樹林裏應該是有花香的味道才對—鳥語花香,玉樹瓊林。xxx就是我,我的名字就叫xxx。)我來自教育科學系的一個讓我們迴歸快樂童年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祕》。我將從以下七個板塊來分析此次

説課的內容:

一、説設計意圖 二、説活動目標 三、説活動重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五、説活動準備 六、説活動過程 七、説活動延伸

(下面我來具體分析,首先看第一板塊-)

一、説設計意圖:(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説設計意圖-第一,第二,)

(首先我們來看)

(一)説教材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

受大自然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知興趣,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是科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教育要求。

(二)説幼兒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

行科學學習,再結合着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髮展特點,所以我設計的是幼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祕》,通過讓孩子親身體驗,親自觀察探索,對風有初步的瞭解和認並嘗試製造風,以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並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分享。(以上是我對設計意圖的分析,闡明瞭設計意圖,接下來根據設計意圖來看第二個板塊—説活動目標)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結合着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髮展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分別從情感,認知技能,社會性出發)

1、 試着感受風的大小、探索和判斷風的方向,並嘗試製造風。

(根據《綱要》,以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奧妙,為幼兒提供觀察、

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2、 初步瞭解風的利與弊,辯證地看待問題以形成初步的科學思維意識。

(根據《綱要》,以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其認識能力。)

3、 學會與同伴合作,並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髮展特點,這個時期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即與人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識。)

(有了目標便有了前進的方向,下面來我們來看第三個板塊—説活動重難點)

三、説活動重難點

重點:(重點的依據是隻有初步的瞭解才能嘗試着去做,才能理解和掌握。正如蒙台梭利所説,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所以重點是)對風的初步的瞭解與認識,嘗試製造風,以培養認識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

難點:(難點的依據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孩子沒有基礎知識,對一些抽象的東西無法理解。所以難點是)初步瞭解風的利弊,在合作中進行交流學習。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如果想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提升,那麼就要有一個正確的適合孩子的方法,所以我們來看第四個板塊—)

四、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根據《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幼兒動手動腦主動探究的過程,所以我採用以下教法:

1、提問法:通過提問引起孩子的思考然後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孩子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去探索,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

3、集體討論法:針對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孩子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

二)説學法:(根據《綱要》指導要點,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教師要讓孩子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所以活動中涉及的主要的學法是:

1、觀察法: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2、實驗法:通過實驗,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3、討論法:培養孩子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從小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前面我想大家分析了活動的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的重難點以及教法學法,接下來似乎該進入活動的過程了,但是,如果想要活動能更順利的進行,必須要先有充分的活動準備。所以接下來是第五個板塊—)

五、説活動準備

(首先,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認識自然環境,初步瞭解自然與自己的關係,所以首先是)

1、 知識經驗準備:1)孩子每天記錄天氣狀況並着重關注與風有關的內容;

2)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風力的風進行記錄;

3)請家長配合,事先收集一些與風有關的資料。

(既然是探索那麼就少不了探索的工具,所以)

2、 物質材料準備:1)吹風機、打氣筒、氣球、羽毛、扇子、紙板、風車等;

2)分類板、記錄筆若干;

3、自然環境準備:既然是探索風的奧祕就要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活動的目標是通過活動的過程來實現的,過程是一個活動的存在方式和展開形式,下面我要具體來説第六個板塊—)

六、説活動過程

《綱要》指出,科學活動要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在這個活動中我突出重點,把握難點,最大限度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所以活動過程我講從以下三塊來説:(一)説活動導入,(二)説活動展開,(三)説活動總結

(我們來看 –首先-)

(一)説活動導入

根據《綱要》要求,充分利用孩子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我採用的是自然導入法,以激發孩子對接下來活動的興趣。

例如,老師:“孩子們,過幾天我們就要出去旅遊了,大家都應該非常關心天氣情況,那麼誰最勇敢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近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進行設問。例如,老師:“南風2—3級,我們是怎麼知道有風的呢?”

(孩子可能會根據以往的經驗説:柳條在擺動,紅旗在飄舞等。為了讓孩子證明自己的説法,剛好帶孩子去户外進行觀察探索)(所以接下來重點説第二塊活動展開”)

(二)説活動展開(我主要從以下三點來説活動展開)

1、探索並感受風

《綱要》要求,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並學會跟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所以接下來我採用教法一提問法)例如,老師:“寶寶,你們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讓幼兒用圖畫或者幼兒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分類板上,進行集體討論後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體現了本活動的活動目標。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們對風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根據《綱要》並結合活動目標,所以接下來的活動是--)

2、探索判斷風向

首先我將採用教法一提問法引導孩子到户外進行觀察探究以證明前面討論的結果。例如,

(老師:“天氣預報説今天是南風。‘南風’這是什麼意思呢?”(南風就是從南邊吹來的風)“那我

們是怎麼來判斷風向的呢?”······)

然後採用教法二活動探究法,帶孩子到户外可以觀察也可以動手操作。例如,

觀察:柳條擺動、紅旗飄揚; 動手:讓把孩子羽毛或氣球放在地上,讓其隨風飄動。

(在對風做了初步的瞭解後,鼓勵孩子在經過討論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風的方向)

(根據《綱要》指導要點:學習科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並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並積學會交流與分享。所以接下來的活動是--)

3、嘗試製造風(我講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 《綱要》指出,科學活動首先要激起孩子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所以我將採用教法一提問法。例如,老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説呀他想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大家看看他是誰呢?dadadada(拿出風車)咦!好好的風車為什麼轉不起來呢?”

(孩子們利用之前的經驗肯定會説“沒有風!”)

老師:“沒有風,那我們能不能製造點風呢?”“那我們怎麼製造風呢?”

(2) 根據《綱要》指導要點,接下來帶孩子去活動區,開始讓孩子自己動手尋找製造風的材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靈活的動手能力,培養合作意識。也很好地體現了活動目標。

(3) 採用教法二活動探究法,鼓勵孩子主動探究,用各種方法嘗試製造風,例如,有的孩子用扇子扇,有的孩子用吹風機吹,等等

(4) 經過操作試驗之後,讓孩子與大家分享各自採用的製造風的方法。

(依據:活動過程是一個完整活動必不可少的部分,為了進一步鞏固活動的內容,突出活動重難點,所以要對活動過程進行一個總結。下面我來説第三塊—)

(三)説活動總結

主要是與孩子一起回顧活動的內容及過程,加深孩子對活動的印象。例如,

“我們已經知道風是存在的,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以孩子集體回答為主,加深孩子對風的瞭解與認識。)

“哦,剛才我們在操場上看到:柳條在擺動,紅旗在飄揚,?(與小朋友一起回顧,讓孩子對風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小朋友剛才還嘗試了許多製造風的方法,有:用扇子扇,用吹風機吹?(與小朋友一起回顧,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掌握製造風的方法。)(以上這是我對活動過程的分析,最後我們來看第七個板塊--)

七、説活動延伸

根據《綱要》的教育要求,要鼓勵孩子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分享,也為了把握好活動的難點,結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特點,我設計的活動延伸是:

探討風的利弊

老師對孩子的表現先進行簡單的總結評價,然後引出討論話題。例如,

老師:“今天你們呀想出了很多製造風的方法,有的用紙板扇,有的用吹風機吹等等,你們的小腦袋真聰明!”“那,小朋友你們喜歡風嗎?為什麼呢?”(集體討論交流)

(一定是有的小朋友喜歡有的不喜歡,讓孩子們討論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通過與夥伴的交流分享瞭解風的利與弊,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形成初步的科學思維意識。)(好,這是我對活動延伸的簡單介紹。)

以上這七大板塊就是我對本次説課課題(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祕》)的分析。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教師説課稿範文10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八年級音樂課本上冊第一單元《青春的旋律》。在《青春舞曲》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體驗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引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相互合作,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表現歌曲的多形式創作練習和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學會歌曲《青春舞曲》,在這個基礎之上了解音樂相關知識,產生喜歡民族音樂的情感並能懂得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嘗試在聆聽、模仿、討論、探究中自主學習歌曲,並能積極參與彈、唱、跳等音樂活動中體驗和表現歌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了解維吾爾族音樂特點,並可結合維吾爾族服裝、樂器、舞蹈動作,體會音樂與舞蹈的結合。通過音樂活動,積極參與意識,自我養成節奏感和創造力,訓練協調性,加深對歌曲風格的理解。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根據以上三維目標,我制定瞭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不同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和了解圍繞“青春”主題的不同音樂作品的內容和音樂風格特點,並激發學生對“青春”的更深層次的理解。用自然的聲音準確地演唱《青春舞曲》。

教學難點:本單元所選的歌曲和樂曲均屬小型作品,在教學中,既要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掌握應學的知識,課堂氣氛活躍,充滿“青春氣息”,同時還要發掘“青春”的思想含義。

二、學情分析

國中學生具有自主性探索性的年齡特點,八年級學生理解歌曲的能力較好,學習興趣高,音準。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視、聽、動、想”等要素,讓學生主動感知。學生表現慾望羞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重要,針對這一點我充分運用直觀生動的圖像、動作、實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現在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對於一些本民族及世界優秀的傳統音樂不感興趣。因此,採用一些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是很重要的。

三、説教法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海陸空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中課件播放維吾爾族舞蹈片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參與學習的意識。

2、體驗法:倡導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悦的感受和體驗。

3、合作探究法:在為舞蹈創編動作和編配打擊樂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

四、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去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跳等活動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通過創編活動,讓學生體會愉悦學習帶來的快樂。

五、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我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形象導入—學唱歌曲—舞蹈表演—課堂小結等環節組成,首先是形象導入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節,我採用音樂加形象展示的方法進行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播放《大阪城的姑娘》,引導學生想一想“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討論,自由回答,接着學生從圖像、和我的穿着中來對新疆地區有初步的印象,從而引入歌曲能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我的教學活動中。

(二)學唱歌曲,感受體驗

學唱歌曲屬於本節課的重點環節,學生隨着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在學唱之前我先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在欣賞之前我讓學生思考幾個問題:

1、歌曲的速度如何?

2、這首歌曲的旋律、節奏各有什麼特點? 3、歌曲的情緒如何?請同學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選擇選項,通過選擇把學生對歌曲不為準確的描述正確引導過來。

學生討論回答後我點評並總結。

學生欣賞完歌曲後不一定能明白什麼是魚咬尾的創作手法。我一邊介紹我國民族音樂特殊的旋律發展手法、“魚咬尾”,一邊向學生展示譜例,引導學生將內容與譜例相結合,更加直觀的理解“魚咬尾”的概念。

之後我引導學生通過樂譜、多媒體瞭解“魚咬尾”及重複的創作手法,並嘗試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自由創編旋律,強調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

在學唱環節我將採用聽唱,教唱,分組唱等方法突破這一難點。

在引導學生的同時,讓學生反覆聆聽和觀看這首歌曲的視頻,讓學生在歌聲與畫面中去體會作品的藝術特色及新疆民歌的旋律特點。

首先我引導學生聆聽和觀看這首歌曲的視頻,教師帶領學生學唱歌曲。

學唱歌曲環節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我採取了聽唱、模唱等活動,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的過程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對錶現對進步的同學應及時的給與獎勵。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力都得到發展,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係。

在學唱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找出難點:大家找一找哪個地方不太好唱?中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我放手讓同學們自主地探究學習,改變以前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儘可能地解決問題。也就是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

學生隨鋼琴唱詞,體會旋律汲取的新疆民歌的素材,採用通俗音樂的創作手法。由於歌曲的旋律學生還沒熟悉,所以我安排跟鋼琴學唱歌曲,學生通過學唱歌曲找出其中難唱的樂句,我將難點範唱,學生跟我模唱,經過練習逐步掌握,解決課程中的難點。

最後跟隨視頻齊唱歌曲(加深情感體驗),學生在歌聲與畫面中去體會作品的藝術特色及新疆民歌的旋律特點,同時再次鞏固歌曲的旋律與演唱風格。

(三)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在拓展延伸環節,為了使學生能更好體會新疆民歌的藝術魅力,在此我安排了舞蹈表演的活動。通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舞蹈創編,更加深刻的感受新疆民歌的獨特的藝術魅力,並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表演,加深對歌曲的印象,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課堂小結,點題昇華

在這節課的最後,我採用了歸納式的收尾。作為新一代青少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把握時間。並請學生説説自己對如何更好的把握時間的理解,鼓勵同學們多多傳承我們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教師説課稿範文11

一、本課設計的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通過學習耐久跑技術,讓學生學會一種運動技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終身體育的意識。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二、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是選自七――九年級《體育與健康》耐久跑為教材1、火炬接力(情景) 2、耐久跑 3、競走接力比賽(遊戲)

三、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一種運動強度不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它對場地器材沒有過高的要求,且技術簡單,它貫穿於學校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也是最容易掌握和開展、終身都可參與的羣眾性健身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其單調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視的項目。耐久跑是人獲得的保持健康的基本途徑,是發展健康性體能最很簡便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發展耐久能力的增加意志品質。是培養“終身體育”的有效途徑。國中生練習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重點掌聲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以;瞭解“極點”;克服極點現像是耐久跑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南嶽中學九年級1班,該班學生活潑好動,有較強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好,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但是對於耐久跑這樣單調又枯燥的運動項目,興趣不大,加上老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耐久跑有些誤解和牴觸情結。絕大多數的同學談跑變色。怕苦、怕累,不能堅持持久。那麼如何使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練習?教師不公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理、心理狀態,更主要的是要從教法上多下功夫,將枯燥乏味的.教法變為靈活多樣的趣味教學,使學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課的任務和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實效。

五、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情景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耐久跑的體育活動,發展體能,獲得運動技能,提高健康水平,養成良好鍛鍊的習慣和終生體育的意識。

運動技能: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學會耐久跑的基本技術,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從而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身體健康: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明白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拼搏、自信、堅持等等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六、教學法與學法

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學習知識的互動過程。課的教法與學法應根據學情和教材的特點制定,本課的教法與學法主要以下幾種:

教法:1、示範法:運用示範可以給予學生真實的、動態的、正確的動作形象和概念,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2、啟發教學法:通過啟發讓學生更好的瞭解排球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遊戲法:通過遊戲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七、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呼吸節奏與跑速變化的配合

難點:極點的克服

八、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採用通過遊戲的導入,教師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教學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九、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跟要求

(二)準備部分(4’)

徒手操(3’)

學生跟隨教師的口令集體進行熱身活動。

(三)基本部分(30’)

一、火炬接力(6’)組織形式:同時進行

班級在奧運火炬的背景下,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健康的運動精神,同時激發學生的熱情。

二、堅持就是勝利――耐久跑(14’)

根據學生體能的差異,全班分成三個組別(男女混合),每個組別分配不同的練習方法跟運動負荷。

練習方法:變速跑、定時跑,任務式

A式:跑內道

B式:跑第4道

C式:跑第8道

要求:注意安全;各組練習過程中要有組織性,組員要互相鼓勵,不脱隊,不掉隊;

三、競走接力(遊戲)(10’)

遊戲過程:1、分組上同接力遊戲

2、各組一分鐘的討論、佈置

3、開始遊戲

4、學生講述心得

(四)結束部分(4)

1、集合放鬆(吐納法)

2、課後評價,師生互動

3、收回器械

4、師生道別

四、場地器材:火炬三個

五、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為45%,運動負荷為中上

教師説課稿範文12

一、 説教材

《我的老師》這篇課文是西師版國小語文教材的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寫人為主,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典範,體現了第二學段到第三學段的過渡,既是對學生學習簡短篇章的提高,又是為以後學習長篇文章打下基礎。課文選自著名的作家蘇叔陽的《理想的風箏》。課文由春天的風箏引出對國小歷史老師的回憶,從劉老師上課和放風箏的情景來刻畫了一個熱愛生活的幽默樂觀敬業的老師形象,表達了我對老師的深深的敬佩之情。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身殘志堅的教育文章。整篇文章充滿激情,文筆優美。正印證了作家本人説的“作家要有能點燃別人心靈的激情之火。”正是他的文章也點燃我們學習的激情之火。

根據新課標對第三學段的閲讀和習作要求,品讀文章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運用於習作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學情——有一定的閲讀感悟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課時的學習目標:

1、 複習鞏固生字詞,並隨文理解。

2、 通過品讀探究重點段落,感受老師的人格魅力,激發我們對老師的敬佩。

3、 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和寫作的順序,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並進行片段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老師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 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進行片段練習。

二、説教學方法:

課文本身激情飛揚和文采優美,那麼演繹激情與心靈碰撞將成為本課堂的主旋律。

1、激情品讀法:情發自心,只有心靈產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閲讀是情感的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和理解。品讀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結合法。語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探究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礎,既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也體現學生的合作性,也演繹了學習的`激情。

3、角色體驗法:只有真實的體驗得到的感情才是最真切的,通過角色互換體驗,讓學生實現真正和文本對話,和人物對話,和作者對話。

4、片段訓練法:語文的工具性就是要通過閲讀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安排片段訓練,正是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學以致用。

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恰如其分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激情,和學生一起演繹作者的激情。

三、説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從課堂上認識了一位殘疾的歷史老師劉老師,他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這問題的設置目的是複習上節課感受的劉老師的形象。學生通過回答朗讀,温故而知新,為本節課堂做感情鋪墊。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上課 幽默 樂觀 敬業

2、回憶上節課感悟老師形象的方法,並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歸納為:

抓住重點詞句激情品讀

角色互換體驗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總結歸納方法是理論知識的提高。

3、“這樣一個殘疾的老師,他卻演繹了生命的激情。今天我們將和同學們再次走進他的心靈,卻探詢老師內心世界。讓我們再次讀課題——我的老師”。

我用充滿激情的導入將學生帶進文本,這樣的設計既複習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對老師在外貌上有個初步的印象,為後面品讀課文打下感情基礎。而且還檢查了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學生的學情而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

(二)品讀課文,感受老師形象

1、同學們,看春天來了,引讀課文描寫春天的語段(用課件展示:北方的冬季漫長而又枯燥。當春風吹綠了大地的時候,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裏盡情搖擺,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着長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在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感受引出劉老師放風箏的部分。

朗讀優美文段是對語言的積累,也是享受祖國文字的優美,使語文真正姓“語”。

2、“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放風箏的部分。説説你心中的劉老師是什麼樣?“

這是引領整堂課的線索,我牢牢抓住這條線索,帶動學生去品讀,去感悟文章內容,和劉老師一起放風箏,和作者一起走進課堂,真正實現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把書讀厚,讀透。

A、自主探究

請同學們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運用學過的批讀課文的方法,把你獨特的感受批註在課文中。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也體現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閲讀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標,也體現閲讀的層次性。

B、 同桌交流,感受老師形象。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訓練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感受老師的形象。

C、合作探究,感悟老師人格魅力。

(1)、根據學生的交流我適當地課件出示描寫老師放風箏的句子。學生找到一處,就品讀一處。採用角色體驗和激情品讀的方法來解讀文本。

舉例:根據學生回答,我課件出示: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任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枴杖,蹦跳着去追趕繩端,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終於,他氣喘吁吁地抓住了線繩,臉上現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A、首先説説自己感受到什麼?從什麼地方感受到的?

B、你是劉老師,你跑起來很困難,幹嘛不讓你的學生幫你放好,自己拿着就行了?

你是劉老師,你望着自由翱翔的風箏,你笑什麼呢?

你是劉老師,你的腿腳不靈活,幹嘛做這麼多的風箏?

此時此刻作為劉老師的學生的你,就看着奔跑着的,腿腳不方便的的放風箏的劉老師,你會想什麼?

你是劉老師的學生,你就站在劉老師身邊,望着把風箏放上天空的劉老師那得意和滿足的笑容,你又會想些什麼?

通過對不同學生的角色體驗的追問,是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那堅強、活潑對生活的熱愛。也體會到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敬意。

C、最後把自己的感受送進文字中去讀。

這樣一步步真實的體驗,走進老師的心裏,學生感受既真切又強烈。真正體現了語文閲讀對個性感悟的要求,對獨特感受的診視。

(2)、討論昇華感情

A、課件展示:最後一段話

理解“淳樸的愛與追求”是什麼?説

B、你覺得作為一個少年自己應該怎麼做??

有了前面的情感積澱,學

生有感而發,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滔滔不絕,也體現了語文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自然就會聯想到自己的思想行為。這種設計也體現了語文的思想性,教育性。

(四)揣摩文章表達方法,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一定要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們不能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本組的寫作訓練點也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因此揣摩表達方法,並運用習作,是事半功倍。

1、 根據板書回顧課文,想想是怎麼來描繪劉老師的形象?

學生找到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老師板書),並朗讀體會。

通過典型的事例

2、本文的協作順序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回顧課文,從全局來把握文章的寫作順序,學會倒敍。

3、片段訓練,拓展延伸。

學到這裏,學生的情感積澱和寫作方法的積澱後,我也激情的引導:“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用自己的生命演繹着生活的激情。孩子們,你心目中的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想告訴我們嗎?選取一個片段,來説説,讓我們也從你的語言從你的文字來感悟老師的魅力吧。”根據學情,可以採取思考後説一段,時間允許就寫一段,還可以交流,如果時間不夠就可以作為課外的小練習,為這組的習作打基礎。

4、展示欣賞作品。

四、説板書:

上課 敬業 樂觀

我的老師 敬佩

放風箏 熱愛生活

好的板書是課文濃縮的精華,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題和這內容。我的板書從三個方面概括老師的形象,一目瞭然。

五、説作業設計:

1、寫片段《我的老師》

2、讀蘇叔陽的《理想的風箏》

3、魏巍的《我的老師》

4、讀“跪着教書36年的老師”的故事。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作業體現的是科學性,人文性。寫片段是教學生能把寫作方法遷移,讀《理想的風箏》是更多瞭解作者,讀魏巍的《我的老師》是為了比較閲讀,讀“跪着教書36年的老師”的故事,是為了 感受更多優秀老師的人格魅力。這樣的設計是體現了竇桂梅老師的提倡的“主題教學”思想。

教師説課稿範文13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能力目標:自讀自悟,以讀促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個性化朗讀、口語表達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解讀,懂得從小就要學會質疑問難,大膽思考,科學求真,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

三、説教學方法

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用活教材,通過感悟朗讀、拓展補白等方式,提升語文閲讀的廣度與深度。

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緊扣學生的關注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質疑解難、拓展學習、讀讀議議、讀寫結合等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獲得情感體驗,進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創造潛能。

四、説教學流程

課前,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

接下去是第一環節:攜問會文,走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考查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程度,要引導學生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懷特森先生的初步看法。

第二環節是:精讀會文,走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説説為什麼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生的暢意表達,靈活開展教學。設計了情境導讀“看到這鮮紅的零分,同學們個個都很憤怒,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學生,你會有什麼反應?” 在學生忿忿然時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產生內心真實吶喊:算哪門子老師?然後及時轉換角色,“得了零分,誰也不高興,可懷特森先生其實也是用心良苦的,誰來替他説説話?” 學生進入懷特森先生的角色,義正詞嚴卻又語重心長地侃侃而談,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間接引用的懷特森先生的一番話條理清楚地表達了出來。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對懷特森先生的做法進行理性分析與判斷,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並且在以後的學習中內化為一種學習態度。然後讓學生説説聽了老師的解釋後怎麼想的?

第三個環節是:延續話題,讚美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以“懷特森先生用這麼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怎樣的影響呢?”這個問題導入6——7自然段的學習,力圖想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

第四個環節是真情感言,情灑最好的老師。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寫寫學了本文的學習感言,從而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了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師説課稿範文14

  一、説教材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必修1第2章第2節的內容,屬於“課程標準”必修部分——生物1:分子與細胞的相關內容。《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脱水縮合方式、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習了糖類和脂質,以及元素的相關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另外,本節課的學習又為後面學習核酸、酶的相關知識做鋪墊。因此本節課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説學情

高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並對探索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及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對於本節課抽象的知識的學習有一定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應採用一些圖片等直觀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説教學目標

1、説出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説明脱水縮合的過程。

2、通過對氨基酸脱水縮合過程的分析,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逐步認同“結構決定功能”的生物學基本觀點。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説出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概述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其中説明氨基酸的脱水縮合方式是本節課的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直觀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採用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六、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採用複習導入的方式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前面學過的糖類由哪些元素組成?可分為幾類?有什麼功能?

2、脂質有哪些種類和功能?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答案。

順勢引出本節課要學習另一類重要化合物——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採用複習導入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前面知識的掌握,並能很好的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2、新課展開

在新授環節,首先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有哪些?學生通過生活經驗積極回答,肉類、蛋類、奶類、豆類中含豐富的蛋白質。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攝入人體的蛋白質,可以直接被消化利用嗎?會通過什麼樣的過程被利用。預設有些思維敏捷的學生會提出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我會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相應的鼓勵性評價。順勢總結得出自然界中已經發現的氨基酸約有100多種,在生物體內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生物體內的氨基酸又有共同的特點。接着出示不同的氨基酸,引導學生觀察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小組觀察,討論得出:在每個氨基酸分子中,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與同一個碳原子相連,這個碳原子還分別與一個氫原子、一個可變的側鏈基團(R)相連接。學生通過觀察,小組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自主得出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接着我會請部分學生上台嘗試書寫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其他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書寫。請同學上台嘗試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順勢提問不同的氨基酸區別主要在於什麼?學生觀察得出在於R基的不同。

對於氨基酸間的脱水縮合方式,首先提出問題:蛋白質是生物大分子,不同的氨基酸是通過什麼方式結合的呢?出示教材中2個氨基酸分子脱水縮合形成肽鍵的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學生小組討論得出氨基酸之間的脱水縮合方式。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肽鍵、肽鏈、多肽等概念。在這部分難點內容,先以一個簡單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小組討論,由簡到繁,共同總結出氨基酸間的脱水縮合方式,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對於氨基酸的功能,首先我請同學説一説了解到哪些蛋白質的功能,再出示教材中蛋白質的部分功能舉例表格,幫助學生了解蛋白質的功能有哪些。

3、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在黑板上出示幾個例子,引導學生自主判斷哪些不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幫助學生加深對氨基酸特點和結構通式的掌握。

4、小結作業

課堂的最後,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並佈置如下作業:是否可以和糖類、脂肪的鑑定一樣,用某些化學試劑也能使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發生特定的顏色反應,從而鑑定蛋白質,引導學生課下蒐集資料。

七、説板書設計

教師説課稿範文15

  一、説教材

(一)説課內容

我的説課內容是:《學校體育學》第四篇《學校體育管理》第二章《體育教師》第三節《體育教師的基本條件與職責》中的“體育教師的基本條件”,在課本391-396頁。依據的教材是人民體育出版社於11月出版的體育學院通用教材《學校體育學》。

(二)教材分析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着傳遞科學文化知識、培養人才的重任,教師素養的高低直接關係着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國從啟動了新一輪的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課改後的體育課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着我國學校改革的成敗,並影響着社會對體育人的看法,所以對即將走向體育教師工作崗位的學生講授“體育教師的基本條件”這節課,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體育教師的基本條件”屬於整本教材的第四篇“學校體育管理”方面內容,是這門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必講內容,也是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等專業學生在瞭解、理解、掌握《學校體育學》前三篇知識的基礎上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而必須要講解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次課屬於新授課。本次課主要內容有:

體育教師基本條件

高尚的道

德品質

寬厚的理論基

礎與廣博知識

良好的專項技能技術

先進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全面的專業

工作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強健的體魄

基礎理論知識

專業知識與技能

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橫向學科知識

運動能力

訓練能力

組織能力

教育能力

教學能力

科研和創新能力

社會交往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總結,學生能夠明確做一名合格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

2、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並通過分組討論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加強。

(四)教學重點: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有哪些?學生如何理解認識這些基本條件?

(五)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在今後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切實提高上述有關方面的能力。

確定本次課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主要依據是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實用程度及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説教法

在上節課佈置讓學生預習本次課的內容,所以,本次課雖然是新授課,但學生對教學內容並不陌生。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自身特點,主要採用演示法、討論法、講解法這三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演示法:通過觀看兩個視頻短片,讓學生比較兩個短片中體育教師的行為,引發學生思考。通過音像視頻演示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體育學習的效果。

討論法:結合自身經歷和視頻短片,讓同學們分組(全班共66人,18個女生,48個男生,根據學生座位情況,將相鄰三排的學生分成6組)討論和思考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並請各組派出1名代表闡明所在組的主要觀點。討論法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講解法:在學生提出觀點的'基礎上,教師結合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中優秀體育教師案例,詳細講解做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使學生清晰明確體育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並使學生更加清晰瞭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以後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

三、説學法

本次課的教學對象是我院07級運動訓練5班的學生,學生年齡在18-20歲之間,處於抽象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時期,也是學生形成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班級男生人數佔總人數73%,學生活潑愛動、思維較活躍,但對現實問題缺乏敏感度,對理論知識缺乏興趣,對一些問題的認識缺乏自己的觀點。通過觀看視頻短片,可以使學生直觀看到現實中的案例,提高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同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同學們的分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自身能動性,集體共同努力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並提高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同時也增強了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們討論的情況,適時的進行引導。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本次課分為六個部分

(一)課堂常規部分(2分鐘)

師生問好、考勤。

(二)導入新課部分(5分鐘)

步驟如下:

1、教師通過談話法,與學生共同回顧上節課的主要內容。

2、教師結合新課改及新課改中出現的教學改革實驗狀況(啟動的新一輪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提出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三級目標體系,僅提出了“學生達成該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幹什麼”,這對體育教師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呢?國家教育部在全國十五個示範活動區開展的“體育、藝術2+1項目”改革實驗,到現在進展不暢,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引起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認識,提出與請同學們帶着問題觀看兩個視頻,觀看的同時,請注意觀察視頻中兩個體育教師的行為。

(三)觀看視頻及提出問題部分(6分鐘)

通過觀看視頻短片並結合自身經歷提出問題,主要由任課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出的問題主要是:

1、在自己所接觸的體育教師中,印象最深的有誰?原因是什麼?

2、視頻短片中的體育教師及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體育教師,他們身上都具備了體育教師的哪些條件?

(四)學生分組討論部分(17分鐘)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本次課的主體部分,主要是學生們之間就上述兩個問題展開積極的討論、思考,並大膽闡明自己的觀點。具體的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學生的座位情況,讓學生就近進行分組討論(5分鐘);

2、然後請各個小組各派1名代表發言(12分鐘)。

(五)教師總結部分(14分鐘)

這部分是本次課主要授課內容。主要是教師對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的小組提出表揚和鼓勵,並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分析、歸類,同時結合課本內容和優秀體育教師案例進行清晰、系統的講解。

(六)佈置作業部分(1分鐘)

在課的結束部分,佈置作業,安排學生到圖書館查閲相關資料。

五、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視頻演示,增強了學生興趣;並結合學生自身的一些經歷,提出問題,引發同學們積極的思考,並進行分組討論、小組成果展示等教學形式,很多同學勇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高了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最終通過老師的講解,大部分同學可以深刻理解並掌握一名優秀體育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達到了本次課的目標。

標籤: 範文 説課稿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kd6g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