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1

一、教材分析及能力要求:

數列前n項和是數列單元的重點內容,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的基礎上課題的延伸;要求學生對公式能理解並掌握,並能根據條件靈活運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學

數學公式只是一些符號,學生記憶容易,但用起來困難,因此,公式的記憶要藉助於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本節的教學中,我設置了一個帶有生活知識的趣味數學題作為引子,設置的問題由易到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一步一步引向本節的課題,讓學生在問題中尋找規律、方法,並加以總結,最後得到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兩個公式;在課堂練習中,增加討論、小節這一環節,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歸納方法,通過分析前n項和公式中的四個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三個量就可以求另一個,歸納為“知一求三”的問題,如果是求兩個量,可以用公式聯立方法組解決問題。這樣,通過對問題解決方法的歸納,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教學過程反思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學思路清晰、明確,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也比較踴躍,並能對問題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找出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法。因此,對等差數列的前n公式的推導有一個科學的分析過程,學生對公式的獲取思路明確,理解比較深刻,較好地完成了課前預設的目標。但由於教學內容的緊湊,過於追求教學的量,在教學、訓練中側重於方法的指導而忽略了過程的.詳細講解,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變形能力會產生不利影響,這一點,在第二天的作業中就體現出來。另外,過多的羅列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但學生課後沒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就顯得的不足。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2

探究式教學走進課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多樣化的活動方式,這裏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並採用了學生朗讀,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並彙報成果,個別做答,集體做答,學生演板,學生説教師寫等方法,感覺學生對定義和通項公式掌握不錯,對一些基本問題,能按照要求利用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知三求一,體會方程的思想。在推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時選用了不完全歸納法與疊加法,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強調了思維的嚴謹性。不過在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1、在回答等差數列的特點時,有的同學會説“前一項與後一項的差為常數”,那麼我們講數列從函數的觀點來看是當自變量從小到大的依次取值時,所對應的一列函數值,所以我們以從前往後發展的眼光來看用“後一項與前一項的差為常數”更為妥當。

2、“如果a,A,b三個數成等差數列,這時我們稱A為a與b的等差中項”。其實A也是b與a的等差中項,即b,A,a三個數成等差數列。

靜下心來思考,在今後的教學中其實還應該注意:

1、在證明等差數列時,學生往往用有限的幾個連續兩項的差為常數就得到此數列為等差數列的結論,其實這是一種不完全的歸納,是由特殊到一般,這種方法是不嚴密的。應該用等差數列的'

數學表達式來證明。怎樣用等差數列的數學表達式來證明等差數列還需要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專門訓練,因為在大學聯考有關數列的考題中往往第一問就是用定義證明等差數列。

2、用數學建模解決實際問題時絕不是單純的幾個計算而已,一定要強調格式,解應用題,數學模型一定要交代,而且要交代清楚,平時的訓練中不能忽略這個問題,在對答案時要把文字部分反覆幾遍要學生用筆記在解答過程中,這樣他們才能引起重視,以後學習解概率題時不會丟掉必要的文字敍述。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3

一、教學策略的選擇:

1、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為理論基礎。根據《集合》這節課在高中教材的基礎地位,也是高中數學的第一課。首先,主要內容雖是對集合及創始人的一點材料。但在這裏創始人康託,年青,開創,受挫,患病,科研,最後被認可。這曲折的一生與偉大的成就不得不令我們對他產生崇敬之情。尤其是在患精神病發作的間歇還能從事研究。他的執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也能激發出對集合這個要學習的內容求知慾。集合是什麼令康託如此執着。然後,再向同學們簡單的介紹集合在數學中的基礎地位。讓同學們感到學好這堂課的重要性。

2、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培養學生的總結規律的能力。

(舉例子、總結)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理論,知覺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功能主要依靠過過去的經驗。因此,在學習集合的概念的時候,首先,根據“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常理,讓同學們舉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近而再舉出數學中這樣的例子,一是為總結集合的`做前提,二是讓同學們能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然後,自然而然的結合這些能組成集合的例子對集合這個概念進行理解。

3、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自學,合作,師生互動,舉例子,實際操作)本節課的內容,多而雜。一些簡單的,一看就能明白的,需要記憶的,就由同學們來自學。例如:集合的表示方法,數集的記法,元素的概念,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與集合的關係,集合的分類。都要求學生來自學。而對於元素的確定性這一難點,就設計“跳繩比較的同學能不能組成一個集合?”這個問題來讓同學們討論。而對於互異性這個難點,通過對學生對“互異”的理解,先做解釋,然後,舉出在使用電腦時,在同一個地址下不能保存兩個完全相同的文件。又解決如果有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怎麼辦?通過舉例子“把1.1.0,三個數字組成的集合是什麼樣的呢?”再動手操作,把一個蘋果,三個桔子,四個大棗歸入一個集合(放到一個盒子裏)。

4、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來多角度,多層次的選擇練習題。(口答,筆答,判斷,選擇,解答)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還選擇了問答接龍,搶答等形式。

二、教學中的不足,及改進方法。

1、教學經驗不足,對課堂的馭的能力還要加強練習。上課時,膽怯,口誤經常出現,對課堂的語言組織能力更有待提高。

2、對於學生也要加強心理素質培訓,不要出現在課上很簡單的問題也解答不上來的局面。

3、數學教學不要侷限於單純的知識教學,同時也要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教書育人是不分的。

教師課後反思的經驗總結範文4

對於大學聯考班來説,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儲備足夠的知識和經驗,迎接大學聯考。而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題中,創新題多數都是數列部分的題目,所以,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複習《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點,掌握大學聯考常考題型,並能達到舉一反三。

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首先向同學們總結了近五年的大學聯考題中數列部分的'題目所佔分值的平均分,意在引起同學們的重視,然後展示本節課的複習目標,讓同學們能夠了解考試大綱的要求,第三讓同學們總結本節的知識要點,並利用一定的時間記憶,主要是記憶公式,因為這部分的題目主要是選擇適當的公式解決問題,第四是典型例題,我總結了三種例題,也是大學聯考易考題型。

根據本課學習目標,我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多而不亂,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學思路清晰、明確,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也比較踴躍,並能對問題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找出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法。

2、教學方式符合教學對象。複習課就是要以總結的方式對學過的知識加以鞏固,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複習目標,很方便的瞭解了重難點,通過典型例題直觀的瞭解考試要點。

不足之處:

1、時間安排欠合理。在讓同學們背公式的過程中花費時間太長。課後反思,如果當初就把幾個公式展示出來,讓同學們背,然後通過教師考察或小組成員之間考察,可能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放”的力度不夠。在分析典型例題時,總擔心個別基礎不好的同學不會,本來可以由學生闡述解題方法,也由我來説,所以學生的主動權給的不夠多。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搭建學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實力,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總之,認認真真準備一堂課,課後會有很多感觸,及時整理自己教學上的得與失,如果每一節課都這樣精心準備,每一節課後都認真反思,確實對自己今後的教學很多的啟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oq5l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