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推薦】《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

【推薦】《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司馬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

《司馬光》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智慧,是人類的一種特殊品質。科學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科學的園地裏有無數偉大的發現和創造;軍事家運用自己的智慧,在戰爭的舞台上導演了一出出有聲有色的話劇;企業家在市場經濟的運作中,創造了數不清的財富。智慧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智慧給生活增添了許多瑰麗的色彩。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學情分析】

識字:這些小朋友經過第一個學期的學習,絕大部分能認漢字400字左右,對偏旁部首的認識不成問題。通過上學期如“日、月、火”等象形字,“日月明、人木休”等會意字的學習,已經初步感知到漢字構字的奇妙,掌握了“熟字加部首”、“數筆畫”、“熟字減部首”、“換部首”等識字的方法。在識字的過程中,收穫了自主識字所帶來的成功的喜悦,有了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去識字,並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閲讀去鞏固識字,增加識字量。這樣,通過上學期的學習,以及寒假時學生自主識字,有部分學生的識字量不斷提升,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識字量達到了600-700字,還有少數同學能認800——1000字左右。

寫字:在上學期的寫字教學中,老師從學生的坐姿,握筆的姿勢,字的筆畫書寫上都進行了非常嚴格指導和要求。大部分學生在寫字時,姿勢能做到: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端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老師們也利用兒歌不斷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兩個手指頭碰頭,中指乖乖低下頭。抬抬頭,踢踢腿,點點頭,擺擺尾;小小筆桿卧虎口。通過一個學期的不斷指引和強化學生寫字的坐姿和握筆的姿勢,大部分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

聽: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小朋友能聽完別人的講述才舉手發言,在聽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養成了認真聽的好習慣。

説:普通話是九洲基國小的校園用語,課堂講普通話,課間課後老師們自覺説普通話,學生和老師了用普通話交談,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他們絕大部分能表達清楚一件簡單的事情,能説簡單的故事,能看懂簡單的圖畫,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説一句完整的話,有的甚至能説兩三句完整連貫的.話。

【設計理念】:

體現“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統一的軌道,讓語文學習更具生機與活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故事之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發展思維。

【設計特色】:

以學習漢字及語言文字為重點,運用形象有趣的教學手段和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自我救護的意識。

《司馬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從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位朋友。他生活在古時候,離現在有一千多年了,他的名字叫“司馬光”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重點指導“司”的筆順、結構。

2 教師採訪學生:你姓什麼呀?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司馬”是複姓。你還知道哪些複姓呀?

3 齊讀課題,注意詞的節奏:司馬——光

【設計意圖:在揭示課題時,落實好一個生字的教學,既是解題的需要,同時也結合介紹了人物的生活背景。在創設語言環境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豐富了學生對姓氏的認識。】

二、初讀故事。

1 自由讀故事,遇到生字,結合拼音多讀幾遍。標好自然段。

2 同桌倆人互相認識課文後的生字,拿筆把對方有困難的字圈起來。想想用什麼識字方法記住這些難認的字。倆人交流識字方法。

3 教師瞭解學情後,課件出示本課生字。針對學生普遍難認的字進行重點指導。鼓勵學生採用聯想法、熟字加減偏旁的方法識字。

如:砸——拿着石頭砸裝了毛巾的箱子(三框兒)。

破——小心石頭割破皮。

4 回到文中再把課文讀一讀 ,爭取讀流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充分發揮孩子互幫互助互動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和能力,最後達到熟能成誦的目的。教師的指導做到重點突出,有的放矢,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遊戲鞏固。

1、去拼音開火車讀。

2、摘桃子游戲。

【設計意圖:遊戲是兒童接受知識最喜歡的方式,在玩中學習,有的放矢,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分段導讀。

1、同學們,我們的朗讀接力又開始了,誰願意第一個站起來讀?

2、前面同學讀完,由學生自願請另外一位學生讀,直到課文讀完,每位學生讀完都請另外一位同學評價。

【設計意圖:走進教材,充當故事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

五、指導寫字。

1、觀察兩個“口”字旁的字,説説發現什麼?

2、怎樣把兩個字寫漂亮?

3、師範寫,學生描紅。

《司馬光》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着、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後果。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⑴ 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⑵ 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

(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髮現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説話練習)

⑴ 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裏,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⑵ 給課文標段號。

⑶ 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複姓”兩個字)

⑷ 説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夥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譁誇 機智 勇敢

5、作業

⑴ 讀課文1遍。

⑵ 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⑶ 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複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複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麼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隻(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麼要砸缸?為什麼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⑴ 師:沒有慌神,説明他怎麼樣?(很鎮定)

⑵ 急中生智。“急”,司馬光遇到什麼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後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説話訓練,説清楚司馬光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麼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説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誇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在(沒有慌神)。

五、説話訓練:

誇誇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

學了司馬光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着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複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複習詞語:

強調:亭子、捉迷藏、譁、誇,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司馬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登”等7個生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講故事,感受司馬光的優秀品質。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説出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以歌曲《司馬光砸缸》激趣,接着介紹故事出處;複習文言警句,為學文做準備。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司”字。

3、交流複姓。

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1、讀準字音。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明確多音字“沒”在文中的讀音,並學會根據字義選擇正確的讀音。

2、讀出節奏、韻味。

(1)教師範讀,強調停頓,做到“聲斷氣連”。學生跟讀,讀出文章的節奏、韻味。

(2)學生自由練讀,體會文章內在的`邏輯停頓。

(3)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停頓要自然。

三、讀懂意思,讀出思考

1、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1)學生交流總結理解古詩常用的方法:藉助註釋理解、藉助插圖理解。

(2)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學習,交流解疑。

(1)學生帶着理解或疑問,根據學習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1)羣兒戲於庭

①教師提示,“於”可以理解為在。

②學生仿説。孩子們還會在庭院裏幹什麼呢?可以怎麼説?

(2)“甕”與“缸”。

圖片對比區別“甕”與“缸”。

(3)“跌”與“登”

①學生找出這句話中與足有關的動作詞。

②運用拆字法理解“跌”。“跌”是一個“足”加“失”組成的,那怎麼理解它呢?(失足)

③通過字理識記、理解“登”。

④利用寫字歌,指導書寫“登”。

⑤指導朗讀,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4)眾皆棄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危險,你會怎麼做?那文中的小朋友離開去幹什麼了?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解釋呢?(大家都被嚇壞了,連忙離開跑去找大人幫忙。)

教師小結:理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添加自己合理的理解。

(5)光持石擊甕破之

①情境表演,加深理解。

②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之”。

4、交流表達,感受人物品質。

落水的孩子獲救了,你覺得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四、走近古文,發展語言

1、文白對讀,體會文言文特點。

(1)出示古今文章,師生文白對讀。

(2)交流、總結文言文的重要特點:言簡義豐。

(3)學生朗讀無標點、豎排版的課文,深化理解。

2、角色體驗,靈活講故事。

(1)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嗎?

(2)如果要把它講給弟弟妹妹,你會用什麼形式講呢?

(3)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給講課的老先生講這個故事,又該怎樣講呢?

教師提示:給不同的人講述,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

五、豐滿形象,延伸課外

司馬光七歲砸甕;十二歲斬殺巨蟒;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開始步入仕途。後來成為了北宋時候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司馬光的故事,可以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宋史·司馬光傳》。如果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喜歡上了文言文,可以讀一讀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書中有中兩千多個有趣、充滿智慧的文言小故事,書中有原文,有註釋,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

六、板書設計

24、司馬光文言文

藉助註釋藉助插圖

機智勇敢沉着冷靜聯繫生活聯繫上下文

《司馬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知道司馬光嗎?你對他了解多少,能對大家説一説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説一説)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複姓,著有《資治通鑑》。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於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麼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③標出課文有幾小節。

4.師檢查讀文情況。①出示詞語,指名認讀。②出示帶點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3)“古時候”是什麼時候?從圖上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小結: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4)讀第二句,把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事讀清楚。(學生自由讀。)

(5)花園裏有什麼?(自由讀。)

(6)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水缸究竟有多在?缸裏的水多不多?你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讀出來嗎?(生練讀、評讀)

3.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的`?什麼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進水缸裏了,着急嗎?用着急的語氣讀讀。

(學生練讀、評讀)

4.學習課文第四小節

(1)小朋友們都怎樣了?“慌了”是什麼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2)交流彙報,師板書: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麼叫,怎麼喊?(學生試着叫、喊)

(4)讀出小朋友慌了的語氣。(學生練讀,評讀)

5.學習課文第五小節。

(1)司馬光是怎麼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麼?(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板書:司馬光沒有慌拿起使勁砸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6.學習課文第六小節。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鬆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穫: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麼?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麼?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麼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司馬光

慌了沒有慌

哭叫喊跑舉使勁砸

《司馬光》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朗讀形式,把課文讀準、讀通,讀出停頓和節奏,並嘗試背誦。

2.通過藉助註釋、結合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沉着冷靜。

3.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古今對比揭示課題

(一)出示圖畫,引出課題。

1.出示司馬光砸缸圖片。提問:看到這幅圖,你想到了哪個故事?(司馬光砸缸)讀過這個故事的同學請舉手。

2.出示現代文《司馬光》:你們以前看到的司馬光的故事可能是這樣的。

3.出示古文《司馬光》:但在六百多年前,司馬光的故事卻是這樣的。引出課題。

4.一起寫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司馬光姓什麼?名什麼?像這樣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姓,叫做複姓。你能説出幾個這樣的複姓嗎?其實咱們早在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姓氏歌》裏就曾經接觸過複姓,一起讀一讀。(PPT出示《姓氏歌》)

(二)感受文言文語言特點。

1.第一次看到這篇課文,你覺得它和我們以前學的課文有什麼不一樣?

(預設:字數少、句子短、語言不同)

2.揭示文體。

像這樣,用幾十個字就能表達幾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意思的語言,稱為“文言”。用這樣的語言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也叫古文。這個故事最早被收錄在《宋史司馬光傳》裏。

二、初讀文言文

(一)教師範讀課文。

(二)學生自由讀文。

(三)字音指導:“甕”和“迸”。

1.引導學生藉助註釋,理解“甕”和“迸”。

2.把這兩個字放進句子裏面,再讀一讀。

(四)藉助停頓符號,同桌練讀,讀出節奏。

讀文言文,不僅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得讀出文言文特有的節奏。請同學們藉助停頓符號,跟同桌一起練一練,看看怎樣才能把這篇小古文讀的更好聽,更有節奏和韻味。

(五)配樂全班讀。

(一)圖文對照。

1.出示三幅圖片,請學生把這三幅畫的內容跟課文中句子對應起來,並拿出學習單連一連。

2.指名反饋。

(二)學習課文第一句。

1.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這個故事是怎麼發生的?(“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2.這個“戲”字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讀懂的?(組詞、看圖片)(板貼“戲”)

3.“羣兒戲於庭”是什麼意思?(一羣孩子在庭院裏玩耍)

(1)我們平時説“誰在什麼地方玩耍”,古人卻偏偏説“誰玩耍在什麼地方”,這也是文言文的一個語言特點。

(2)一羣孩子在庭院裏玩耍,是“羣兒戲於庭”,一羣孩子在公園裏玩耍是?(羣兒戲於園)

一羣小鳥在樹林裏玩耍是?(羣鳥戲於林)

4.一羣孩子在庭院裏玩耍,本來應該是很開心的,可是忽然發生了一件什麼事?(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5.生字教學“登”。

(1)出示“登”的古體字,根據字形理解字義。

(2)“登”字書寫指導。

板貼“登”,教師師範書寫,並強調書寫要點,然後讓學生在學習單上寫兩個。

6.有孩子掉進了水缸中,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危險,危急)

7.從哪個字看出現在情況“很危險”?(沒,貼板書“沒”)

8.怎麼讀出這種危急的感覺?

(一)剛才讀的這一句,其實就是這個故事的起因。(板貼:起因)

(二)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這個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

1.這兩句話,一句説的是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時其他小朋友的表現,還有一句説的是司馬光的表現。你能分清楚嗎?

2.其他小朋友都嚇壞了,他們可能會做什麼?(一兒呼救、一兒大哭、一兒受驚,呆若木雞)

3.司馬光有沒有一同“棄去”?

4.採訪一下司馬光:“你何不呼救?何不棄去?”(指名作答)

結論:真是一個冷靜、鎮定的.司馬光,原來你早已經想到救人的辦法了。

5.想到辦法以後,司馬光一連用了三個動作,請把它們找出來。(板貼:經過、持、擊、破)

6.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讀這句話。(邊做動作邊讀“光持石擊甕破之”,讀出一氣呵成的感覺)

7.最後把什麼砸破了?(水甕)

“破之”的“之”,就是指水甕。

(三)學習課文最後一句。

這個故事最後怎麼樣了?

水迸,水流出來了,那個孩子得救了。這就是故事的結果。(板貼:迸、活)

(一)再讀課文

再把這個文言文故事連起來讀一讀。齊讀課文。

(二)講述故事

誰能把它當成故事來講一講?可以藉助註釋,也可以藉助圖片。(指名反饋)

(三)嘗試背誦課文

1.填空式背誦。

2.藉助板書背誦。

3.配樂背誦。

1.今天我們學習了文言文故事《司馬光》,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冷靜、鎮定、勇敢、機智)

2.我們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羣英薈萃。歷史上還有很多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孩子。老師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位,他就是“灌水”取球的文彥博。

這也是一篇文言故事,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學習到的文言文學習方法細細品讀。

《司馬光》教學設計6

  一、説教材

《司馬光》是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五組課文第20課,一篇歷史人物小時候的故事。本單元的主題是隻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故事通過司馬光小時候急中生智救出小朋友,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才能想出辦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我分兩課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13個生字,第二課時是感悟課文和會寫6個生字。

我教學的是本課的第一課時。在導入新課時,我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由故事導入,引出課題《司馬光》,再簡介司馬光。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讓他們知道他小時候很聰明即可。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13個生字,餘下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讓生字從課文中來,再回到課文中去。

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給本課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二、説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2、能正、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説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和識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説教法、學法

我的.教研課題是《多種方法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由於一年級學生接受能力有限,短時間內會認13個不常見的生字難度很大,必須讓這些生字在學生的眼前反覆出現,形成條件反射。在教學生字時,我先由範讀引出生字,讓學生藉助拼音認讀生字並組詞,我再領讀。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採用個人讀、男女生比賽讀、開火車讀的方式,及時評價,鼓勵學生。為了加深印象,師生一起分析字的偏旁結構。最後點名認生字,檢驗教學效果

四、説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提示課題。

1、師述: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特別聰明的小夥伴,他是誰你們想知道嗎?

2、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

3、隨課題認識司。

4、師簡介司馬光。(司馬光是宋朝的文學家,司馬是複姓,光是名。)

5、簡介古代幾位著名的人物。

【生動有趣的故事,對低年級兒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這一設計,旨在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示範讀課文,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幹什麼的事?

2、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

3、學生自由讀通課文。

4、檢查朗讀。

(1)指名分自然段讀。

(2)讀完後學生互評。(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課文講的是誰幹什麼的事?你覺得故事中的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故事情節簡單,通俗易懂,在引導學生主導通課文的同時,初步體會司馬光的品質。】

三、指導學生識記生字詞。

1、課件逐個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並説出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2、去掉拼音認讀有生字的詞語。

3、爬山比賽。

四、我來猜字謎

師課件出示,提醒學生這些字就藏在我們剛才認識的字裏面。

犬字上面兩個口()

元字掉在框框裏。()

另有立刀旁。()

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

五、迴歸課文,朗讀理解

1、學生齊讀課文。

2、簡單的講述課文內容。

《司馬光》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字。

2、正確跟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4、學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説出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富含情趣的朗讀形式,讓學生熟讀背誦文言文。

教學難點:

通過學法遷移,讓學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和其他課文在語言上的不同。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人的文章

2、板書課題:司馬光齊讀

3、提問:知道司馬光姓什麼嗎?

他姓司馬,是一個複姓。

4、指導書寫“司”字。

讓學生觀察。想寫好這個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裏邊的橫和口要寫在框外。

5、通過課前預習,你對司馬光有哪些瞭解?用一兩句話給大家介紹一下。

6、指名答。

他是北宋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小時候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瞭解學情

1、提問:昨天預習時,你發現這一課和平時學過的課文有什麼不同呢?

2、指名答,歸納總結。

字數比較少,內容很短

特別難讀,讀後還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篇文言文,和以前學的現代文不一樣;

有些字右上角還標有數字。

3、那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麼用?

對,下面就有這個字的`解釋,這是一個很大的發現,如果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就可以往下看註釋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要求碰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解決難讀字音,提問:你覺得哪些字音比較難讀?

出示生字,誰願意來當小老師,帶大家來讀讀這些生字呢?

3、指名領讀

4、比較“甕”和“缸”。

出示兩者不同的圖片,解釋這兩種都是裝東西的容器,只是在形狀上有所不同,你發現了嗎?收口為甕,敞口為缸。

5、這些難讀的字音你都會讀了,相信這個難讀的文言文也會讀了,那麼誰願意第一個站起來展示讀一讀呢?

6、指名讀。提示:讀文言文不僅要讀得正確,還要讀出節奏來。指導學生根據魔法小棒讀出停頓

7、再指名讀,最後齊讀一遍。

四、理解感悟

1、瞭解起因‘羣兒戲於庭’

2、學生試着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3、以‘戲’字引出組詞法

4、感悟運用“於”

提示:在庭院裏嬉戲,古人説是“戲於庭”

如果在田野裏嬉戲,古人會説“戲於野”

如果在庭院裏學習,古人會説“學於庭”

5、一羣孩子在庭院裏嬉戲,你覺得他們的心情一定特別開心。指導朗讀這句話。

6、過渡:正玩得開心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呢?

7、學習經過

8、出示句子:

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9、學生自由練讀。

10、思考:句中意思不懂的字怎麼解決?你有什麼好辦法。

11、指名答。歸納總結:

12、組詞法、註釋法、聯繫上下文等。

13、根據這些方法自學理解不懂字的意思。

14、個人彙報交流。

15、重點學習代詞“之”

這裏指甕,可以聯繫上文理解。

若持石擊缸破之,那這“之”指的就是缸

若持石擊鼓破之,那這“之”指的就是鼓

小結:原來後面這個之就是指代前面的詞語。

16、不懂字的意思都明白了,那句子是什麼意思就不難理解了

17、學生自己試着翻譯這兩句話。

18、同桌相互練習講,再指名講。

19、再指名有節奏地讀。持石擊甕加快語速

沉着冷靜 機智勇敢

20、指導背誦。

出示提綱:

羣兒( ),一兒( ), ( )。 眾( ),光( ),( ),兒( )。

六、拓展延伸

1、運用本節所學理解字的方法,同桌合作,讀懂古文。

2、出示《道邊李苦》

3、學生自學,彙報交流文

《司馬光》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着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説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師備)多媒體課件。

2.(生備)蒐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這堂課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請學生讀準"司"。告訴學生"司"是"司機"的"司",在這裏與"馬"組成複姓。再請學生讀準"光"的音。提示"光"的音。與生一起空寫"光"。學生完整地讀課題。

二、過渡激趣,整體感知

1、司馬光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能寫在課本里讓我們大家學習呢?

2、看課件(動畫),注意聽、注意觀察。

3、再聽讀,自己可小聲跟讀。特別要注意看清課文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長句子。

(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留心聽,聽後互相評議。

5、(課年展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

三、突出重點,教學課文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很遠很遠了,課文第一段用了一個什麼詞表示?學習古時候"讀準"時"。

2、有一回,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突然,發生了一件很危險的事,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己學習二到六段。要求:仔細讀課文,畫出講司馬光表現的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交流討論。

(1)發生了什麼危險的事?誰來讀二、三兩段課文?其他人注意聽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

(2)別的小朋友年看到小夥伴掉進小缸,他們怎麼樣了?先指名回答,再讀有關句子。然後引導學生學習生字"都、慌、嚇、哭、喊",啟發學生自己分析"嚇、哭、都"的字形。(看課件,齊讀第四段)

(3)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指名(看課件)讀第五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強調出司馬光與別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評議,練習朗讀。

(4)結果怎樣?

這裏採用師生對讀方式怎樣?朗讀最後一段。

四、練習(課件出示)

1、完成課後練習2。

2、完成課後練習3。

先讀讀"塊、快",引導學生髮現它們讀音相同,右邊字形相同,左邊偏旁不同。瞭解"塊"常指"土塊、石塊",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時間短,也有"快要、將要"的意思。然後讓學生試着自己填空,然後集體訂正。

3、補充練習。

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辦法:

①把小朋友拽出來;

②在缸裏,拉他出來;

3/把缸推倒等。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們愛動腦筋,然後將方法進行比較:

大家想的辦法基本是讓人離開水,但在當時情況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來不及,司馬光能及時想到用大石頭砸破缸,使水流出,讓水離開人。這個方法巧妙而實用,這與他遇事愛動腦筋是分不開的。

《司馬光》教學設計9

課前透視: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他七歲的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敍事性強,利於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感召作用。

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城鄉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突出以讀為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同時應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增進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3、能從課文插圖中觀察出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4、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掛圖或課文故事的VCD、課件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這節課我們來拜訪一位古人,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這個人你瞭解嗎?相機教認生字司,介紹複姓司馬以及司馬光。

(創設談話情境,引發提問,組織學生談話交流,瞭解學生對人物及課文內容的感知,為新課展開做鋪墊。)

2、觀察:出示插圖,從圖中你看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把觀察與談話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質疑,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的放矢。)

對話平台:

自讀:(掃清字詞障礙,打下讀悟基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培養自我讀書能力,確保讀書活動有效,應該從一點一滴抓起。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識字(多種方法鞏固識字,促進學生記憶。)

1、同桌利用字卡,互讀檢測。藉助我會認和我會寫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如換偏旁、猜字謎、組詞識字等。

2、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隨機選擇生字擴詞或選擇句子指導朗讀。強調重點字玩、司的讀音,同時引導學生注意一的不同讀音。

(課標指出:識字和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二年級語文教育的重點。多形式的識字與交流識字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寫字(突出重點字的指導,培養良好寫字習慣。)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中的六個字,發現六個字的規律: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注意什麼?

2、自由練寫,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右雙耳的寫法。

3、書寫展示,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課標指出:識字與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紮紮實實的加強寫字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討論(讀書交流,理清故事內容。)

1、指名分段讀文,引導學生思考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如:小孩子是怎樣掉時缸裏的?當時情況怎樣?是誰救了他?是怎樣救的?等。

2、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讀懂的問題。

(充分發揮學生自讀交流的優勢,實現生生互動,培養了學生閲讀、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導入(自然引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司馬光是個聰明、機智的孩子,那麼在救小夥伴的過程中,他是怎樣表現的?這節課讓我們來更加深入地閲讀課文。

讀議(通過讀書,想像討論。)

1、自由讀文,引導學生體會那口水缸在哪?是什麼樣的水缸?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相關的語句,以瞭解故事發生的環境。

2、觀察插圖,認真讀書,想像思考: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破缸救小朋友?教師相機引志學生想像:小孩子落水的情景和他落水後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融觀察、想像、朗讀、表達於一體,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進面初步體會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讀演(讀書體會,表演,感悟司馬光的勇敢。)

1、引導學生閲讀怎樣救的段落,畫出相關的句子及重點詞語,如:沒有慌使勁砸幾下子等。重點體會讀一讀。

2、組織學生表演體會司馬光救小夥伴時的表情動作,同學之間互相評議,也可組織學生在讀4、5節的基礎上,分角色表演(掉進缸的小孩、其他小夥伴、司馬光),在表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體會。

(閲讀與表演的結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提高最閲讀能力,促進了他們對課文及人物品質的感悟。)

背誦(練習背誦,促進積累。)

1、採用自由背誦、小組比賽、師生共背等形式,練習背誦。

2、同學之間互相配合檢查背誦情況。互相評議。

討論(激發學生思考,引發想像,深化認識,拓展思維。)

1、從司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麼?請你對司馬光或那個被救的小朋友説句話。

2、如果你在場,你還會有什麼方法救那個小朋友嗎?組織學生討論表達。

3、假如你身邊發生了意外的事,你會怎麼辦?(如:一家長到校想要把一名同學帶走,而老師不在怎麼辦?在熱鬧的大街上和家人走散了,你會怎麼辦?)

(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想像思考,並結合生活實際開發課程資源,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並對學生生活適應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體現了大語文的觀念。在這個環節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注意引導學生的把句子説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

《司馬光》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過程與方法:以讀代講,讀懂課文,想一想,説一説,司馬光是怎樣救人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司馬光的聰明,鼓勵學生做一個善於動 腦筋的孩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司馬光遇到危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有一個聰明又機智的少年郎穿越時空隧道來到了咱們一(6)班,他就是司馬光。咱們一起把他的名字寫出來吧。(齊讀課題)關於司馬光,你瞭解多少?司馬光姓什麼?司馬光姓司馬,是由兩個字組成的,這樣的姓叫做複姓。中華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我國曆史上就有一些名人,他們的姓是複姓。比如:上官婉兒,諸葛亮。

今天我們特別榮幸,因為司馬光要帶領咱班同學攀登智慧山。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闖過讀文關、識字關、寫字關,就可以到達最高峯,人人獲得小勇士的稱號,大家有信心迎接挑戰嗎?

二、 讀文關

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們來學習司馬光小時候見義勇為的一件事。請大家打開語文書85頁。

1、聽老師讀一遍課文。

2、司馬光特別想聽一聽6班的孩子讀課文,大家自己藉助拼音寶寶,把課文讀一讀。要求:1級音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朗讀比賽,看看誰是朗讀小達人。

(恭喜大家闖過第一關:讀文關)

三、 識字

司馬光把詞語寶寶請到了大屏幕上,讓詞語寶寶和我們來一場對抗賽呢!

帶拼音讀:

1、1級音量同桌互讀

2、小老師讀(獎勵最佳小聽眾)

去拼音齊讀

1、齊讀,讀出温度

2、開火車讀識字

司馬光來到了現代,有許多漢字都不認識了,需要我們的幫助。蘇老師先來拋磚引玉,我來講解救字,求加反文旁就是救,當有人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就要伸出援助之手。救的偏旁是反文旁,這一學期我們已經學過了反文旁的'字了,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反文旁的前世今生。反文旁由攴字旁演變過來,在金文中,它就是木棍的樣子,因此,帶有反文旁的字都與棍仗或鞭打有關。你能想到哪些帶有反文旁的字(放、牧、收、救)

花園裏的花開了,但是,你把生字寶寶介紹一下,讓同學們記住,它們才會開出美麗的花來。

司 嚇 慌 塊 勁

指名讓學生上台講解,做種花朵的遊戲。

司馬光也對我們豎起了大拇哥呢!

四、 迴文

朗讀接力賽

1、面對突發事件,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2、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3、你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誇誇司馬光。

4、司馬光誇咱班的孩子真機智!

我們都非常喜歡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還有人把它編成了歌曲,咱們邀請司馬光來跳跳舞吧。

五、 寫字

講解,組詞,觀察,書空,描紅,寫字。

六、 課堂小結

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穫?

恭喜大家闖關成功,司馬光獎勵大家做一做手指操呢。

《司馬光》教學設計11

《司馬光》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敍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識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0.司馬光

沒有慌—→搬石砸缸—→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積極動腦—→決問題

作業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填空、看拼音寫漢字、組詞、練習説話。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司馬光

2.告訴學生“司馬”是複姓,“光”是名。司馬光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大文學家,大史學家。本課介紹的是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範讀課文,瞭解大致內容

1.範讀課文。

2.思考:本課寫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什麼事?

三.看圖答問,出示生字新詞

1.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的事?你是怎麼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花園是個什麼樣兒?(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這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4.那個小孩掉進缸裏,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各有什麼表現?(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勁、救)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板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a.指名讀,讀後討論:哪些字音容易讀錯。

b.去拼音讀。

c.開火車讀卡片上的生字。

(2)檢查字形。

a.指名説説哪些字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

b.指名説説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記憶。

c.師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學生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讀,想想詞義。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試讀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二.講讀課文

1.講讀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名説説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3)用自己的話説説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有關人物。

(4)指名看圖説説水缸,假山的位置。

(5)再指名説説水缸的樣子。

(6)指名朗讀。敍述的語氣。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那個小朋友怎麼會掉進缸裏的?他會遇到哪些危險?為什麼?

(3)看圖説説“別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從哪裏看出他們慌了,他們可能會喊什麼?

(4)指導朗讀。

要用緊張的語氣讀、指名讀、齊讀。

3.講讀第三段。

(1)看圖。

掉進水缸裏的小朋友非常危險,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馬光這時候會怎麼想?(啟發想象,練習説話)

(2)指名讀課文。

(3)用“——”把寫司馬光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4)從哪些地方看出司馬光沒有慌?

(5)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b.他搬起一塊石頭。

指名讀句子,説説有什麼不同。司馬光為什麼要搬“大”石頭?從這裏你可以看出司馬光怎麼樣?

a.司馬光雜那口缸。

b.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

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哪句話好?“使勁”寫出了什麼?表現了司馬光怎麼樣?

(6)司馬光的方法行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7)指導朗讀。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鬆。

三.總結課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説説司馬光是個怎麼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麼。

四.作業

填空:

別的()()()都慌了,()()哭,()()喊,()()()跑去()()()。()()()沒有慌,他搬起一塊()()()使勁砸()()()。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

2.在正確的讀音下畫“——”。

時(sishi)找(zhaozao)座(zhuozuo)砸(zazha)

二.練詞説話

1.看圖複述故事。

同桌練説,小組練説,各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來説。

2.用詞練習説話。

(1)不小心

(2)有的……有的……有的……

三.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gushihouyihoujindoulailezhaodaren

2.組詞區別。

古()時()候()

石()村()後()

那()缸()找()

都()紅()我()

【教學目的】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方法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蒐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⑵認讀字卡片。

2、教師:

⑴吹塑紙剪成假山、水缸。

⑵課文插圖,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司馬光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位古時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他小時侯的事。

(板書課題20、司馬光)

(從圖入手,引出課題,激起學生對司馬光了解的願望。)

二、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讀通課文:

⑴藉助拼音。

⑵問別人。

⑶聯繫上下文猜字。

⑷聽別人讀。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麼樣。

(學生評價訂正讀音,教師隨機利用卡片指導學生鞏固認讀字。)

4、運用遊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師:現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還認不認識?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遊戲識字。

(方法: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

讓學生在小組裏摘字,説説用什麼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師:誰來説一説哪幾個生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住的?

叫──收球──救

師用“開火車”的遊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的家中,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幹什麼?用簡短的話説一説。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出示了四種識字方法,這樣既複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識起字來饒有興趣,在教學中引入遊戲。這樣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效果。)

6、四人一小組讀課文,可以齊讀、分段讀、表演讀。講講自己讀懂了什麼?

(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以自主閲讀為主,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小組彙報交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到、別”兩個生字:

1、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找一找兩個字的相同點。

(學生知道這兩個字是同部首的字,學習立刀旁)

2、教師範寫,生描寫

3、請寫的好的`學生説一説怎樣才能寫好。

4、生練寫,同桌互評。寫的滿意的畫一個。

《司馬光》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同時感悟司馬光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好聽的故事,大家齊讀課題;司馬是複姓,注意節奏,再讀;“光”是因為當時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在“光山”這個地方做官,所以起名“光”,再次讀好課題。

2、詞寶寶看到我們小朋友坐那麼好,急着要和大家見面呢!

3、讀得真好,告訴大家,這幾個詞還能編一個小故事呢,你來試試。

二、精讀感悟

第一自然段:

1、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帶着你的喜歡讀讀他的名字。

2、司馬光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出示: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你能讀好嗎?誰能把大家帶到很久很久以前,齊讀。

第二、三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發生什麼事?

2、自讀,交流,什麼樣的大水缸?

3、出示:假如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評:不錯,你的水缸最大,裏面的水也很多,齊讀。

4、就是這麼大,這麼滿的水,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去了。

5、“一不小心”?出示:練習,你能試説説嗎?

6、一不小心掉進去了,你什麼心情?試讀讀。(害怕、着急)

第四、五自然段

1、過渡:你為什麼不救他呢?水缸太高了。

2、其他小朋友什麼表現,先看圖,看看書上怎麼寫的?

3、交流:都慌了。慌成什麼程度?

4、生活中遇到兩種以上情況都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

5、出示填空。通過説話告訴老師你理解了,那齊讀,讀慌張樣子。

6、小朋友可能會喊什麼?再讀讀。

7、過渡: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怎麼做的?

8、找兩個小朋友讀。

9、老師把“搬”換成“拿”你覺得好不好?指名交流

10、誰上來把司馬光砸缸樣子通過朗讀讀出來?

11、司馬光當時怎麼想的?再讀。

第六自然段

1、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高興齊讀。

三、總結昇華

1、出示全部填空。

2、司馬光當時怎麼想的,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人?

3、大人會説,同伴會説,你會説?

四、拓展延伸

1、如果商場迷了路,你會怎麼做?

2、司馬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遇事不慌,積極動腦,學習他勤奮好學,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慌了

司馬光:沒有慌

《司馬光》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兩個字,

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3、能用“因為所以”説一句話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難點:

能用“因為所以”説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生親近感,並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1)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麼?(相機指導瞭解複姓,理解“古時候”)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司馬光小時候發生的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朗讀要求①、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②、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寶寶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檢查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課後“司、假”等13個生字(帶拼音)讓學生認讀

(2)去掉拼音讓學生認讀,個別字讓學生給他找朋友(組詞)

(3)出示課文詞語讓學生讀

古時候(輕聲)、司馬光、假山、一口水缸、裝滿、舉起、叫着、使勁、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師:小朋友們,這些詞語裏有兩個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着、得)

強調“一”是變調不是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讓學生拼讀

三、明白課文大意

1、生字詞語都會讀了,相信課文就難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們自己再把課文讀一讀,過會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分段朗讀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的是誰嗎?哪一段介紹了他?(出示第一段,注意古時候,孩子是輕聲詞)

2、誰能説説在課文裏司馬光做了什麼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救人

師: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救小朋友呢?請你們自己讀讀2、3兩個自然段,從課文中找一找,找到的答案可以用“————”劃出來

師:小朋友們找到了嗎?大部分找到了,還有個別小朋友找不到。老師要請兩位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兩段(課件出示)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課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時掉進水缸裏了(在第3個自然段中找答案)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完整

4、師:小朋友們讀的真仔細,這麼快就把答案全部找出來了

四、説話訓練(會用因為所以説一句話)

1、你能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句式把上面兩句話連起來説一説嗎?

2、課件出示因為________所以_________。

師:那你能用因為________所以_________來造句嗎?先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反饋

五、小結

1、師:小朋友們真是一次比一次又進步。

2、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了,快要淹死了。那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會怎麼做呢?小朋友得救了嗎?我們下節課再來一起學習

1、這節課我們要來學寫兩個新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別、到”兩個生字,先讓學生觀察怎麼寫,再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2、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六、佈置作業

在抄寫本上把“到、別”兩行字寫好。

【課後反思】

《司馬光》這篇文章是司馬光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主要講司馬光砸缸救人,體現出他聰明、機智,勇敢的品質。第一課時,我主要以字詞為重點,讓學生初步瞭解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能夠用“因為所以”説一句話。課上字詞較紮實,就是在朗讀方面不夠多,老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讓給學生自由探討的機會不多,以至於學生上課積極性不夠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從讀中發現問題,從讀中自己解決問題!

《司馬光》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瞭解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想出新辦法,發展創新思維。

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或多媒體,生字卡片,小黑板。

學生:讀課文,標註生字、自然段;收集關於司馬光的資料。

第一課時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認讀生字“司”。齊讀課題。

簡介司馬光。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老師範讀,學生邊聽邊看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裏遇到了什麼事?

指導朗讀2、3自然段。

引導看圖(或用多媒體演示當時的情形)。

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指名讀第3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小夥伴們是怎麼做的?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大家試着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老師引讀: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小夥伴──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呢?……最後……。

課後思考,拓展思維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第二課時

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着機智,救出了小夥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

學生自己想辦法。

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到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適時評議辦法的優點和不足。也可以與司馬光的辦法比一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瞭解在當時的情況下,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再次朗讀課文,並説説司馬光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複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鼓勵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積累詞彙,鞏固識字)教師給予肯定或指正。

採取小組競賽、詞語接龍等形式,完成“讀讀説説”的練習。

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根據故事發展的順序,教師引導背誦。

指導生字書寫

認讀“別”“到”等6個字。

引導觀察這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雙耳的書寫位置。

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議。

《司馬光》教學設計14

《司馬光》這一課,講述了司馬光和小朋友在花園裏玩的時候,有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沉着冷靜,用水缸旁邊的大石頭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教學方法】

看圖讀懂課文法合作探究法自主識字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看圖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和小朋友。

4、從司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啟發,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不慌張,支腦筋發明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1、讀準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同學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勇敢聰明的小朋友。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

2、簡單介紹:

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我國此宋時期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圖

1、出示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麼?

同學能從圖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小朋友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小朋友正伸手去扶那個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同學1:爬出來的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裏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同學2:是誰救的掉進水缸的小朋友,他是怎樣救的?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藉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要多讀幾遍。

2、讀準生字和會認字的音。

⑴自身藉助拼音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⑵同桌小夥伴互讀、線糾正。

⑶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⑷做猜字遊戲,激發同學學習興趣,鞏固字音。

⑸電腦出示詞語的演示文稿:

小朋友嚇哭沒有假山慌了喊叫

舉起砸破救人古時候司馬光一塊石頭

3、再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

4、同學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讀的字音是否準確。

四、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⑴指名讀第一段: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⑵電腦出示插圖;讓同學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載來理解:“古時候”這個詞語。

2、學習第二段:

⑴指名讀第二段:從他的讀中你知道了什麼?

⑵教師提問:

①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司馬光)

②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教師鼓勵同學能夠聯繫上下文考慮問題。

④藉助圖弄清花園裏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和是怎樣的一口缸。

⑶指導朗讀:

①教師範讀第二段,要求同學認真聽,聽出什麼了?(教師在讀時注意突出“大”和“滿”字)

生:我聽出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裏裝滿了水。

②同學自由練習朗讀。

③指名讀這段;讀後同學評議。評議時同學們先可以説説他哪兒讀得好!然後説説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最後他自身的體會讀出來。

④由於本段的第二句是個長句,不容易讀的教師再範讀,讓同學注意看清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⑤同學自身練習朗讀。

⑥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⑦指名讀,集體糾正。

3、學習第三段:

⑴指名讀課文,聽他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⑵提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麼全掉進大水缸裏呢?請你們聯繫上下文説一説。

⑶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沒留神掉進大水缸裏。)

⑷應該怎麼讀呢!同學們自身練習朗讀這段。

⑸指名讀,大家評議。

⑹必要的時候教師範讀指導。

⑺提問: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沒留神掉進了大水缸裏。啟發同學想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怎樣呢!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十分緊急,掉進大水缸裏的小朋友假如不急時救上來就會有生命危險。

⑻過渡語,就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同學自身輕聲讀這段,讀後説説你瞭解到了什麼?邊讀邊畫出表示小朋友動作的詞語。

②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麼想的?

③小組彙報得出結論:讓他人來幫助,我這麼小,沒有方法,有的嚇哭了,不知道怎麼辦。

④為了讓同學理解:“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局面,教師提問: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裏,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假如你也在場,那都慌起來了是什麼樣子?請同學扮演當時的局面。

⑤教師指導同學有語氣地讀好這段。

⑥過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⑵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自身讀讀第五自然段,考慮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畫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②請同學看圖,並模仿司馬光的動作。

③師: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怎樣做才叫“使勁”砸呢!再請同學們做動作。同學在扮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④教師指導同學讀後四、五段。

5、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⑴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提問: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一口大水缸裏時,司馬光的表示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示有什麼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小朋友?組織同學討論交流。

⑵自身與司馬光的比較:

①提問:同學們也動腦筋想一想,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麼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同學討論後全班交流。

方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來。

方法二:找一根長竹竿,讓小朋友抓着竿爬上來。

方法三:去喊大人,讓大人把他救上來。

方法四:可以找來抽水機把水抽出來。

方法五:可以拿來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

②提問:大家想了不少好方法,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司馬光的方法和大家的方法有什麼不同?

③教師演示覆動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從缸中拉出來,人離開水。

教師板書:人──水

④請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救小夥伴,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⑤教師再一次演示“人離開水”的復動投影片。

⑥司馬光用的方法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呢?教師演示:水從缸中流出,小夥伴得救。

過渡:這樣水就離開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從這樣事情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小朋友?小組討論後交流。

⑧師總結:

你們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都是讓人離開水,但時間又來不和。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沒法讓水離開人,這是反向思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6、學習第六段:

⑴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嗎?

⑵請同學帶着高興的心情讀第6段。

五、發明性的思維訓練

師: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們會説些什麼呀!請同學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巧記本課6個生字的字形,瞭解字義。

2、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練習題。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字義。

2、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詞。

〖教學難點

1、巧記本課生字的字形。

2、正確地書寫“那、都、到”這幾個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司馬光這篇課文,司馬光給你們留下什麼印象呢?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二、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1、鞏固生字、詞的讀音:

⑴自身認讀生字。

⑵同桌互讀生字、詞。

⑶搶讀生字詞卡片。

2、巧記字形、理解字義:

⑴讓同學自身動腦、選擇自身認為最巧妙的記憶法記憶。

⑵同桌小夥伴互相説一説。

⑶請小組彙報或讓同學當小老師講解。例如:

嚇:同學用形聲字的方法記“嚇”字。為什麼是口字旁呢?可讓同學做出受驚嚇的表情,體會人受驚呀時往往會不由得張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組詞:驚嚇,嚇一跳。

⑷指名抽讀生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三、書寫生字詞

1、先自身觀察每個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表義。

2、在書上獨立書寫6個生字,提出難寫的字。

3、同桌同學相互評改!

4、同學提出比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到、那、都”這3個字。

5、同學在書上的第二個田格中練習書寫生字。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同學的寫姿和執筆方法。

6、同學寫完後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同學作業,大家相互評改!

四、鞏固練習

1、同學獨立書寫生字和字詞。

2、完成課後練習“讀讀説説”

五、教師小結,朗讀全文

《司馬光》是國小階段安排的

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但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有難度,因為這是他們與文言文的正式相遇。在做這篇

文的教學設計的時候,

個立足點便是立足三年級,關注學情。

在本節

的教學中,我認為學生

次與文言文接觸,重要的

點就是要解決朗讀,通過教師的兩次範讀,示範正音以及詞句間的停頓,幫助學生熟悉古文的語感,讓學生感覺自己可以從容面對,感覺舒服,從而願意去親近古文。之後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等方式,經歷多次朗讀後,幾乎可以背誦,至此,完成

後的

題要求。

方面,學生在獲得初步讀懂文言文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語言感受力,另

方面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弘揚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興趣。所以在

堂上推薦了

篇簡短的小古文《孔融讓梨》,同樣也是學生熟悉的故事,讓學生學以致用,保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在

後推薦了兩篇帶有故事色彩的小古文,

是司馬光的另外

則小故事,

是稍微長

點的學生熟悉的古文,讓學生自讀自賞,體驗閲讀的樂趣,激活繼續深入瞭解的願望。

反思這節

還存在着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從教學的方面上,

個環節——朗讀,本班學生從低年級就有進行經典誦讀,如《論語》、還有本學期的《道德經》,學生對於古文並不是

張白紙,若是可以讓學生先自由試讀,隨後再是老師的範讀、帶讀,給學生較為充分的自學自悟的空間會,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其二,在於

文的講解上,比較零碎,講解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做到以讀代講。若是換為

個問題“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進行彙報,抓住學生的

堂生成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收穫會更大,對於

文的理解會深刻;其三,在板書設計方面缺少故事“結果”的呈現,板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用簡潔的語言、符號等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在本節

上缺少司馬光破甕的結果,簡單的故事情節呈現,再分析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有助於學生藉助註釋,用自己的話講

講故事,從而達到本節

的另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學有所獲,但如何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能力,如何培養質疑的能力,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尋找出預設與生成的關係,這方面還需要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努力。

《司馬光》是六年制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為5節,寫的是司馬光小時候急中生智砸缸救人的故事,説明司馬光小時候聰明、果斷,遇到緊急情況鎮定、沉着,能動腦筋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根據課文的特點和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教學中抓住“慌”字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能取得牽一字而動全篇的效果。

一、“慌”中知險情

在導入新課後提問:課文哪一部分寫“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裏去了?讓學生讀讀第二節,接着問:當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怎麼樣?他們為什麼都慌了呢?學生們不難理解,是因為缸裏盛滿的水會把那個小朋友淹死的。至此,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險情已發生了。

二、“慌”中品形象

險情發生了,別的小朋友都慌了。這時,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文第一幅插圖,讓學生看圖説説圖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説話。再邊讀課文第三節邊思考:別的小朋友“慌”成了什麼樣子了?劃出課文中説明小朋友都慌了的詞語(叫、喊、跑、找)。然後指導學生用慌張的語氣齊讀課文第三節。這樣,能使學生憑藉這一具體的語言環境。比較深切地理解“慌”字的意思。之後,又讓學生細讀課文的第四節,接着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那麼司馬光又是怎樣的呢?(司馬光沒有慌)緊接着又進一步讓學生討論:司馬光為什麼沒有慌?當時他心裏會怎麼想的?他想出了什麼辦法?在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後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提問:哪個小朋友能根據課文中的插圖,想象出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情景?至此,司馬光在險情面前臨危不懼的形象,一個“揮石救人圖”就會深深地印在學生們的腦海中。

在學生們已經大致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問:別的小朋友在險情面前都慌了,而司馬光沒有慌,他在想辦法,並且想到了用石砸缸的辦法。司馬光救人的辦法與別的小朋友叫着、喊着去找大人的辦法,哪種好?為什麼?那時候只有用這個辦法才能救那個小朋友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獨立見解,迸發求異的火花。在學生們進行充分而熱烈的討論後,使他們明白,此時只有用石頭砸缸,缸破水流,人才能得救。接着又問: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這樣事中懂得了什麼?(司馬光遇事沉着,善於動腦,是個聰明、勇敢、機智的孩子,我們也要像他那樣,遇到危急情況不能慌,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從而領會了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

《司馬光》教學設計15

一、複習鞏固

走迷宮:出示課件,學生分組依次認讀生字,全部讀完方可走出迷宮。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3)古時候是什麼時候?從圖上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小結: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4)讀第二句,把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事讀清楚。(學生自由讀。)

(5)花園裏有什麼?(自由讀。)

(6)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水缸究竟有多大?缸裏的水多不多?

你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讀出來嗎?(生練讀、評讀)

3.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的?什麼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進水缸裏了,着急嗎?用着急的語氣讀讀。

(學生練讀、評讀)

4.學習課文第四小節:

(1)小朋友們都怎樣了?慌了是什麼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2)交流彙報,師板書: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麼叫,怎麼喊?(學生試着叫、喊)

(4)讀出小朋友慌了的語氣。(學生練讀,評讀)

5.學習課文第五小節:

(1)司馬光是怎樣表現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話好?為什麼?(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板書:司馬光沒有慌拿起使勁砸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6.學習課文第六小節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鬆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三、讀中積累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2.背誦課文。

(1)指名看圖敍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誦。

(3)自由背,喜歡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誦全文。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穫: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麼?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麼?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出什麼辦法救人?

《司馬光》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複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範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範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麼事?

三、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的事?你是怎麼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花園是個什麼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這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範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後()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司馬光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瞭解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想出新辦法,發展創新思維。

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或多媒體,生字卡片,小黑板。

學生:讀課文,標註生字、自然段;收集關於司馬光的資料。

第一課時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認讀生字“司”。齊讀課題。

簡介司馬光。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老師範讀,學生邊聽邊看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裏遇到了什麼事?

指導朗讀2、3自然段。

引導看圖(或用多媒體演示當時的情形)。

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指名讀第3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小夥伴們是怎麼做的?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大家試着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老師引讀: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小夥伴──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呢?……最後……。

課後思考,拓展思維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第二課時

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着機智,救出了小夥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

學生自己想辦法。

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到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適時評議辦法的優點和不足。也可以與司馬光的辦法比一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瞭解在當時的情況下,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再次朗讀課文,並説説司馬光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複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鼓勵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積累詞彙,鞏固識字)教師給予肯定或指正。

採取小組競賽、詞語接龍等形式,完成“讀讀説説”的練習。

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根據故事發展的順序,教師引導背誦。

指導生字書寫

認讀“別”“到”等6個字。

引導觀察這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雙耳的書寫位置。

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議。

《司馬光》教學設計13

  【課前透視】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他七歲的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敍事性強,利於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感召作用。

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城鄉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突出以讀為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同時應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增進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3、能從課文插圖中觀察出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4、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説一説。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你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嗎?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出示有關課件)

(圖上畫的是花園的一角,有假山和樹木。花園裏有五個小朋友,他們中的一個正從被砸破的缸裏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邊、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個小孩子就是司馬光 。)

3、回答:這一課寫的'是司馬光的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生字、詞

1、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生詞。

2、藉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讀着,聽對方讀得對不對?不對請給以糾正。

4、彙報:指名讀字音,如有不對的及時糾正

5、記住字形:

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如換偏旁、猜字謎、組詞識字等。

四、討論(讀書交流,理清故事內容。)

1、指名分段讀文,引導學生思考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2、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讀懂的問題。

 五、寫字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中的六個字,發現六個字的規律: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注意什麼?

2、自由練寫,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雙耳”的寫法。

3、書寫展示,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語

二、朗讀、理解課文

1、指名讀課文,數數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⑵ “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你還知道哪些朝代?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⑵ 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畫,請你説説: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

(缸很大,比小孩還要高,缸裏裝滿了水(課件播放)

⑶ 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瀆給你的同桌聽—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 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⑵ 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什麼心情呢?請你仔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説説此刻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⑶ 為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哪些危險呢?

⑷ 你準備怎麼讀?

⑸ 組內練讀後,全班彙報讀。

5、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⑴ 思考:小朋友們為什麼這麼驚慌?

(因為這關係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無辦法)

⑵ 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⑶ 小組內練瀆。

⑷ 個別同學展示讀。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⑸ 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這個辦法不好。雖然大人個子高或者能想辦法去解救孩子,但是等大人來了,孩子的性命不一定能保住)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遇事不慌,很沉着)試着用這樣的語氣讀讀這段。

⑵ 試着做司馬光砸缸時的動作。評議:誰表演得好?為什麼?

(學生砸缸的動作要十分用力,才能體現是“使勁砸”)為什麼司馬光要用這麼大的力氣?小組討論。(因為這樣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⑶ 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⑷ 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司馬光的辦法最好,因為缸大,水深,水對缸中小朋友威脅最大,如果讓水流出來,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嗎?所以他想到砸缸,並且用力砸,贏得了時間)

⑸ 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遇事不慌、善於動腦筋、 聰明勇敢的孩子)

⑹ 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⑴ 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⑵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8、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嗎?

三、總結全文

天氣晴朗,司馬光和一大羣孩子一起出去玩,路上,有一位孩子提議大夥來玩捉迷藏,輸的人要翻跟斗,大家都同意了。

“石頭剪子布!”

“哇!司馬光你輸啦!你來抓!”

説完,孩子們一下沒了蹤影,藏得非常隱祕,只有一個躲在假山後面的孩子在探頭探腦地張望,可一不留神,“撲通”一聲掉進了缸裏。

大家聞聲而來,不由得着急了,在那兒議論紛紛,有的説想把水舀幹;有的則慌張得不得了,詢問是否要叫大人過來。只有司馬光鎮定自若,只聽他大喝一聲:“慢!”説着就拿起大石頭砸去。他知道,時間緊迫,不能讓人離水,就讓水離人。一,二……

“等一下!等一下!”村長聞訊趕來對司馬光説:“孩子,缸砸不得!這是咱地區的利税大户。”司馬光定睛一看,缸上印着“酒”這個字。村長對司馬光搬出了“地方保護主義理論”:“雖然是假酒,但咱們得靠它謀生哪,孩子死了不要緊,酒才是最重要的……”

面對這樣的場面,如果你是司馬光,你該怎麼辦?的確,這真是現代社會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生命與財產,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司馬光》教學設計14

22.司馬光·教案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後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瞭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容後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藉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麼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缸。然後啟發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麼掉進缸裏的?掉進缸裏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什麼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後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説説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麼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覆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麼救人的,為什麼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瞭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説説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説説,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藉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裏的?

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後,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司馬光》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本文是國小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羣孩子在庭院嬉戲。一個小孩爬上甕,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下子噴湧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圍繞“司馬光砸缸”這一核心事件,全文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並通過抓住主要人物的動作描寫,用一系列“動詞”,生動再現了一兒失足落水及司馬光“持石擊甕”那一瞬間的場景,語言極富形象感、畫面感。面對“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的緊急情況,眾皆棄去”,而司馬光卻選擇了“持石擊甕破之”。在這行為對比中,司馬光富有愛心,遇事沉着冷靜的品質顯露了出來。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對應着故事的結局:甕被砸破水從中噴湧而出,司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夥伴。插圖有助於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感受司馬光愛護同伴的美好品質。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這種文體,教學時一定要降低難度,消除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畏懼心理。可以先讓學生聯繫已有的學習經驗,簡單地講述“司馬缸砸缸”的故事,使其對本課的學習產生期待。要運用多種方法充分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加深對文言文的感受,但對朗讀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着老師讀出正確的詞句停頓即可,至於朗讀的語氣、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藉助註釋、插圖,藉助文白對照的方法來理解詞句的意思。從中段孩子認知出發,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適當展開想象,從而在走進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內容、領悟人物品質,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重新組織語言講述故事。除此之外,由於是首篇小古文的學習,可以在學習中適當總結閲讀小古文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字。

2、正確跟讀課文,能借助註釋瞭解課文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背誦課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説出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1、正確跟讀課文,能借助註釋瞭解課文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背誦課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説出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感受不同

1、揭示課題,學寫“司”字。今天,我們的教室裏也來了一個小朋友,他就是——司馬光。司馬是一個複姓,他姓司馬,名光。指導寫“司”字,三筆起筆成一條斜線。

2、聯繫舊知。關於司馬光,你瞭解多少?交流:如愛讀書,很聰明,支持編纂《資治通鑑》。聯繫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你能説一説這個故事嗎?

3、感知特點。(出示古文)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這篇古文跟平時學的課文哪裏不一樣?交流:短小,難讀難懂。

4、學習註釋。你還在哪裏看到過這樣的註釋?今天學古文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去請教註釋這個不説話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初讀正音。至少試讀兩次,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指名讀,相機正音。

2、指導難讀字。關注兩個後鼻音的字:甕,迸。借註釋、看插圖理解“甕”,瞭解甕和缸的區別。

3、指導朗讀。個讀、齊讀等多形式朗讀,要求讀正確。

三、再讀課文,讀出味道

(一)讀出節奏

1、教師範讀,學生劃出停頓。彙報交流,劃錯了的同學趕緊改過來。對的小朋友自己讀一讀,注意讀出停頓讀出節奏。

交流: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二)讀出拖音

1、拖音地讀。部分音節適當拖音,學生練讀,指名讀。

2、搖頭晃腦地讀,入情入境。

四、讀懂課文,理解文意

(一)第一句: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1、隨機交流學生不理解的地方。

(1)根據字形理解“跌”。

(2)聯繫生活理解“庭”“羣兒”。什麼是庭?你家有庭院嗎?你的庭院裏有什麼?課文的庭院裏有什麼?羣兒是什麼意思?拓展羣山、羣鳥、羣馬。這個羣兒裏邊裏都有誰呀?交流:司馬光、掉進缸裏的小孩子,司馬光的朋友等等。

(3)想象拓展理解。羣兒在庭院裏幹什麼呢?哪個字的意思就是玩耍嬉戲?在庭院裏嬉戲叫戲於庭,在樹林裏呢?在公園裏呢?在水池裏呢?

(3)指導寫“登”字。

2、文白對照理解。小朋友,第一句話你讀懂了嗎?我來考考你們,我來説白話文當中的句子,你們就説小古文當中意思和它一樣的相對應的句子。

(二)第二句話: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1、同桌合作貼一貼。文白對照是學習古文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請小朋友們拿出抽屜裏的學習紙,同桌兩兩合作,把小古文當中的句子貼到和白話文意思相對應的地方。上台彙報交流,説説理由。

2、師生合作讀一讀。教師讀現代文,學生讀小古文。

3、理解“棄”字。眾是誰呢?就是羣兒嗎?全部都在裏面嗎?司馬光也在裏面嗎?一個小孩一不小心掉水甕裏,他們在幹什麼?哭,丟下缸裏的小朋友光在哭了。在喊救命,丟下水缸裏的小朋友去找大人來救命了。丟下水缸裏的小朋友跑了。丟下他,其實就是哪個字“棄”。

4、聚焦司馬光的行為。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我。交流:光持石擊甕破之。

5、理解拓展“之”的用法。光持石擊甕破之。在這裏,“之”是指什麼?持石擊甕破之,之就是“甕”,(手拿碗)那持石擊碗破之的之呢?——碗,(手拿杯)那持石擊杯破之的.之呢?——杯,(手指教室的牆壁)持石擊牆破之呢?——牆。總結:呀,這個“之”字可真有趣!以後咱們在讀文言文時還會經常讀到它。

6、小朋友們,現在這個小古文你讀懂了嗎?你能借助註釋藉助插圖,把這個故事講下來嗎,自己試試看,然後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五、總結學法,嘗試背誦

1、總結學習方法。這節課我們知道了小古文跟其他課文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還用了借註釋、看插圖、聯生活、文白對照、演動作的方法來讀懂小古文,以後我們還會學到更多的方法。

3、背課文。現在你能把課文背下來嗎?來,我們一起來看着板書試一次。自己試試看。

4、寫字指導。接下去請小朋友們翻開語文課堂作業本,開始寫字,先把我們課內指導過的這幾個字寫起來。課堂作業本,寫字:登、跌。還沒寫好的帶回教室寫。

作業佈置:

晚上回家以後把這篇小古文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要求,一要背正確,二要背出記節奏,三要背出味道,如果你還會搖頭晃腦地背,爸爸媽媽一定會表揚你!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繼續學習

1.回顧背誦。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篇文言文,誰能背一背?

2.回顧故事。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一講這個故事?

二、走進現場,感悟品質

1.小組合作表演,再現故事場景。

全文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可司馬光砸缸的場景卻好像發生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可以通過表演來重現當時的場景。

表演分工建議:一人當旁自;一人演登甕落水者:一人當司馬光;2~3人演“眾皆棄去”的“眾”。

同學們先選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怎樣依據課文的描述,準確而生動地演出情境現場人物的所做所思?在默讀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請一組同學到講台前即興合作表演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2.教師演中採訪,聚焦人物品質。

(1)教師在學生表演後隨機採訪。

採訪觀看錶演的同學:你們覺得“落水者”和司馬光都演得對不對?依據是什麼?(應依據文本中的“動詞”描寫,評論“演員”演得是否準確從中感受到這篇小古文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可以隨機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動詞,如:“沒水中”的孩子:“登一跌一沒”:司馬光:“持一擊一破”)

採訪眾人:當時你們為什麼都跑了呀?(預設:驚慌害怕、沒有辦法、想找大人幫忙等)。

採訪司馬光。司馬光,你呢,你慌嗎?那你也太鎮定了,人都掉水裏去了。你怕嗎?真的不怕嗎?我可是很害怕的。你為什麼不跑啊?(預設救朋友,是呀,時間就是生命呀,在水裏多呆一秒就多一分危險。你真勇敢,講義氣,聰明等)。

(2)説説你眼中的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交流:機智、勇敢、講情義等等。

3.鏈接相關資料,深化人物形象。

出示補充資料,組織討論:説一説你對司馬光又有了怎樣的認識?

交流:司馬光遇事不慌、沉着應對、機智果敢的特點。

三、角色體驗,發展語言

1.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故事很開就傳開了,在京城和洛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以至於“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讀讀看,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交流:在這以後京洛兩地把這個故事畫成了畫記錄下來。

2.假如現在學校的文化牆也出現了這幅圖,想讓你向低年級的小朋友介紹介紹,你會怎麼講這個故事呢?注意可以加入恰當的想象,讓故事的來龍去脈聽起來更清楚、更生動!自己講一講,將給同桌聽一聽,全班展示。

四、補充資料,推薦閲讀

1.補充課外資料,擴充人物形象認識。

交流:聰慧,愛讀書。

2.推薦閲讀《宋史·司馬光傳》。主要記載了司馬光的一生,既有他幼年的故事,也有他成年後在朝為官的事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5elr1.html